吴人东渡日本 成为神话

《隋书·倭国传》记载:“开皇二十年,倭王姓‘阿每’⋯⋯使者言倭王以天为兄”⋯⋯开皇二十年是600AD ,是隋文帝杨坚的最后一年,在倭吴国是圣德太子时期,圣德太子刚刚把倭吴国改称为「日本国」。日本历史学者大多数都认为日本的国君是没有姓的,但《隋书·倭国传》的记载谓倭王姓「阿每」,“阿每”日语读作“阿妈”,“阿妈”是天的意思,即“天”皇,像汉王,吴王,周王⋯⋯汉王不是姓“汉”的。

根据东倭吴国历史文献《古事记》的原文记载:「雄略天皇于其处立大御吴床而坐,其御吴床弹御琴」。为何天皇的床叫吴床,因为是吴人也!河洛人称睡的地方为“床”,用来进食的枱亦称为“床”。即是起居饮食的席地可称为“床”。席地用的席,称为“吴席”,用黄豆制成的饮料称“吴汁”, 日本传统的服装“和服”,真正的写法是“吴服”,高科技的造镜称“吴镜”。“和”“吴”“倭”乃同音异字。

另外由于部份倭吴人在古代多住在大船上,习惯了大船上的生活方式, 到后来虽然搬到岸上生活,但多少还会保留着当年住在大船上的生活方式和礼仪等等(直至1960年代左右,还可以见到「家船」人生活在日本水上)。

日本「天皇神族」的由来:根据日本古代重要文献《先代旧事本纪》的记载解释,开拓古代日本(原来称倭吴国,600AD后才改称日本)「天皇神族」乃是渡海而来。渡海时总共有六十四人。日本古代文献记载六十四人的名单上包括:五伴绪之:“天儿屋命”“布刀玉命”“天宇受壳命”“伊斯许理度壳命”“玉祖命”“天忍日命”“天津久米命”等等六十四人。在当时能够制造这种(楼)船,每条(楼)船可载几拾个乘客和工作人员,又要懂得天文, 航海,技术和船保养的国家,当时就只有夫差的古吴国了。《先代旧事本纪》此文献可信度极高,因为作者并非普通人,乃是畿内东倭吴国第一代国君,神武天皇曾祖父之兄的后代———物部氏所著。倭吴国(日本)做吴镜的先祖“天糠戸命”,他亦证实他与此文献作者物部氏的祖先是同一条船到达古代日本的。由此可以证实开创倭吴国日本的祖先们,都是坐大船由远古吴国到达(日本)的。因为这些“渡海神话”不曾是发生在日本本土,所以当年“吴王舰队渡海”铁一般的事实却成为后人们的“神话”!

这六十四人里,其中的人物,例如“天儿屋命”,后来成为“中臣”“连”氏的祖神(姓氏始祖),“布刀玉命”成为“忌部”“首”姓氏的始祖,“天宇受壳命”成为“猿女君”姓氏的始祖,“伊斯许理度壳命”成为“作镜”“连”的姓氏始祖,“玉祖命”成为“玉祖”“连”姓氏的始祖,“天忍日命”成为“大伴”“连”姓氏始祖,“天津久米命”成为“久米”“直”姓氏始祖等等。这些数据都是有文献记载可供查证的。

古代日本著名僧人中岸圆月,在元朝时由日本派去古中国学佛,他的著作《日本记》里提及日本国的开国者乃「国常立尊」,又称「国底立尊」。「国常立尊」乃远古吴国国君泰伯之后代。即是日本国的开国者乃泰伯之后代!出家人是不会乱说话,更何况古代日本普通百姓是不能成为僧侣的。

东倭吴国日本历史文献《古事记》记载:雄略天皇(年份不详)把渡来的吴人安置于吴原(今日之奈良県高市郡,古代之畿内东倭吴国范围)。古代日本历史文献为何不去记载其他人渡来而只记载吴人。因为雄略天皇本身就是倭吴人!

在中国方面,现今遗下关于古代日本的唯一文献记载,就只有陈筹的《魏书•倭人传》(参考批注十四 :《魏书•倭人传》的故事),很多学者,尤其是日本的学者,将《魏书》奉为经典,亦有学者穷一生的精力想根据《魏 书》来找出答案,结果都很失望,原因是这本文献的可信度很低,而且又是后人的手抄本,其正本早己失传了!

《魏书•倭人传•卷三十》的正式名称是「乌丸鲜卑东夷倭人略)。人们误解了以为“倭”是单单地指日本而言,其实不是的,因为倭地的范围很大很广。(参考批注十 倭与倭)。

《倭人传》内有很多是抄袭《汉书》的,《汉书》作者班固32-92AD,《魏书》作者陈筹280AD左右人物。陈筹等人根本就从未去过古代的倭吴国(日本)。传里可以看到「到达」古代倭吴国日本的人,根本就不懂得当地的语言,他们如何去理解当地的生活情况,习俗,节日等等,并且能够写出如此详细的古代日本倭国传记。当时西晋时代有那些人能够制造及拥有出大海洋的船队,和天文航海知识?可能是作者集合了很多在船上工作的人员和他们的航海故事之后,编在一起成为传记,所以传内有些可信,有些不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