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吴国的故事,就是从后稷开始说起的,后稷的后代主要住在大河洛地区,即是咸阳附近的彬県,汾河平原以南,渭河以东及洛阳等地。并且一直与夷狄各族混合杂处生活在一起,经历了很多很多世代。
后稷的部落,其实是一个小国,名豳(音彬,现今的陜西彬县,亦即是周族的前身),与夷狄混合生活了很多年,大多相安无事,直至有夷狄名熏育族(又称严允、猃狁、荤粥等,《诗経•“采微”》亦有提及到此事,在汉朝之后,成为匈奴(匈格奴)(匈牙利)的先民,见《史记•匈奴列传》)薫育族経常搔扰后稷部落,他们不单止要财物,还要后稷部落的土地(见《史记•周本纪》),于是在商朝武乙六年,公元前1200BC(大约3200年前),新的后稷部落领袖,古公亶父(黄帝的二十五世孙,死后葬于岐山),他觉得虽然与薫育族打起仗来,都可以取胜,但不想双方面的族人有所伤亡,况且跟夷狄们同住了很多世代,与他们通婚的大有人在,己経很难去分出谁是谁了,亶父不忍心发起这场战争,于是决定把土地让给他们,从大本营彬県,举族搬到有姻亲关系,两族互婚的羌人部落的地区,那地方名周原(陕西岐山県),从此称自己部落为“周”。此事在古代历史里都有记载《史记卷四周本纪》《诗経·锦》《吕氏春秋》《尚书大传·略说·下》等等都有证实此事,古公亶父当时亦得到商朝的认可,在岐山正式建立诸侯国,名周 国。时年为商朝王武乙六年,见《竹书纪年》,因地处羌人的周原,故此黄帝后代的姬姓族人,从始改称为周人,但仍然是姬姓,同时亦开启了周朝。近八百年的基业(参考批注一,周族与羌人的故事)。
周太王古公亶父举族迁至岐山下的周原地区之后,就定居下来,先去除他们本身戎狄游牧民族的习惯(要留意的是文献记载他们想去除本身戎狄游牧民族的习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戎狄游牧民族!泰伯的母亲是牧民,难怪吴国早期出土的三脚鼎等等,脚很高像游牧民族的鼎,与吴国后期的不同),开始营造城廓,建房舍,设宗庙,立百官职位,无论在文化,农业技术与生产方面,都比以前有进一大步的发展,慢慢地周族强盛起来,富甲一方。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大(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公季),在古代长子称伯,二子称仲,三子称季,据文献记载,当时古公亶父认为第三子季历最贤能(但并不表示泰伯是无能之辈,你看泰伯后来开创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吴国),其实最重要的是季历的儿子昌(即是后来的周文王),昌又称西伯(四伯),昌出生时有祥瑞出现(见《尚书·帝命验》的记载),说到昌(周文王)儿时己有王者伟人的风范,亦是一名神童,古公亶父有意先传位与三子季历,后再传位给季历之子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这样周族就可以更兴盛了,事实证明古公是对的,后来周朝达八百年历史之久,《史记·周本纪》古公亶父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当时传帝位是立嫡立长的,怎可以无缘无故地废长而立幼?岂不是见笑于天下?在经过父子、家族商量过之后,长子太伯及其二弟仲雍为了孝顺父王的旨意,让位与三弟季历,亦同意离开周原(就连二子仲雍也让位)。
搬家对泰(太)伯来说并不难,在未搬到周原的时候,以前跟父亲古公亶父都是过着牧民生活,祖先公刘时代,常常将整批族人搬来搬去的,(从甘肃庆阳搬到陕西),反正亦是刚刚搬到此地周原,泰伯的母亲亦是牧民羌族,所以搬家并不是难事,也习惯了,难是难在搬到那里去?
泰伯仲雍们研究一下形势,长江北部都是和他们常有矛盾的殷商统治势力范围,自己身为周族长子,可能会遭杀身之祸,至于西北方这地区, 以前就是因为他们才搬到周原的,现在怎能再搬回去。当时整个大地羣雄割据,有数以千计以上的诸侯小国,《史记》说周初就有一千八百个小国,各有其地盘(看后来周武王灭商时,有八百诸侯参加会盟就可以想象了)。(参考批注二,周武王伐商纣王)。经过一番探查之后,可以生活下去而又不会被当地人打压,加上又还未有统治者的地方,那时候就只有江南水乡这个地区了。这地区原来已经有先进的文化,例如六至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遭洪水冲走淹没之后,到了泰伯时代,这地区竟然沦落为“荆蛮”之地。(参考批注三,文明之地变荆蛮)
泰伯们从周原搬家到江南水乡这个地方,搬起家来利用水路会较陆路容易,在扶风岐山、宝鸡门前就是渭河,向东行可接黄河出海,往南行可入嘉陵江,之后可转入长江顺流直达太湖无锡等地,至于三千年前,先祖们是如何从水路漂流到很远的地方?(参考批注四,结连与格兰)
泰伯仲雍为了孝顺遵从父王的旨意,让位与三弟季历,找个借口搬出周原,但是仍然保持密切联络,见《吴越春秋》《论衡》记载;殷商武乙二十一年,大王古公亶父卒,兄弟二人回去奔丧。后来三弟季历(周文王父亲)被商朝暗害而死,泰伯仲雍又再次回到岐山奔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