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们从周原出发,到了江南水乡「倭」区,开始过落地生根的生活。(“倭”
亦写作句吾、攻吾、乌、倭,勾句吾,具,干吾,干䱷,到后来的“吴”、等等无数
的河洛语同音异字)(参考批注十:倭与倭)
当地的人们说的是倭地语,泰伯与家人说的是古代语言之一的河洛语, 所以后来的文献记载夫差等泰伯的后人在倭(吴)国说的是周族方言(即是《史记》所称的河洛区,就是泰伯的家乡语言河洛语)(参考批注五:河洛语),虽然泰伯与大家都暂时未能沟通,但由于当地的人很快就知道他是周族长子,于是推举他为首领,泰伯亦乐于接受这个职责,他带领大家从水利,耕种,饲养,文化等等都有很大的发展,为日后六百多年历史的倭(吴)国打下根基,泰伯为当地人们所爱戴的领袖。你看三千年后的今日,人们还在纪念他。尤其是他以歌为教学材料的概念。他的歌被收集在《诗経》里,六朝时候的《陈书》亦提及此事,后人称之谓“吴歌”。
泰伯所居住的地方就是无锡的梅里,附近住的都是当地居民,头发短短的,多以捕鱼为生,身体本来已经晒得很黑,但还在身上涂了黑碳灰或纹了身,令人看上去就更加黒了,黑色在古河洛语的发音是“All”,所以中原来的人称当地的居民为“All”人(意思是黑色的人,指他们喜欢用黑碳灰涂身),他们所住的地区,就称之为“All”人之地了。
泰伯入乡除俗,亦称自己为“All”人,称自己建立的地区范围为“All”地,(到后来扩大成为国之后亦称为“All”国)。当时仍然是周朝的金文,甲骨文时代, “All”地在三千年前的泰伯时代是很少有文字的,文字的历史记载更是少有,到泰伯的五六百年之后当地才出现些“文字”,(参看勾践剑及夫差矛上面的文字)。所以当地的“All”人们多用口述而绝少有文字的历史记载留下,直到后来当地发展出比较健全的文字的时候,人们才将“All”这个音“写”成了“句吾”、“干吾”、“攻吾”、“倭”、“勾吴”、甚至后来才出现的“吴”字等等,都是“All”的同音异字而矣。
泰伯住在梅里之后,鉴于附近有诸侯国喜欢攻击和抢掠其他的部落,于是他领导大家像以前在周原一样筑「城」保䕶其部落人民,后来人们称之为“All(吴)城”,参看文献是如何记载此事:
《舆地记》记载:泰伯当殷之末,中国侯王数用兵,恐及于荆蛮故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廓三百余里(这里不是指城墙,乃是指天然障碍例如山之类)在吴西北隅,曰故吴墟。
《史记》记载:太伯所居城在苏州北五十里常州无锡県梅里村,其城及家现存。(司马迁时城还在)
《正义》记载:(作者为张守节)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県,东南六十里, 至十九世孙寿梦居之,号句吴。
《史记》司马迁说的是从苏州出发北行五十里到梅里,张守节说的是从另一地方常州无锡県出发,往东南方向行,六十里便到梅里。
泰伯所建的吴“城”,一直被他的后代所居住,到第十九代的吴王寿梦, 还是住在那“城”,从来没有离开过。文献记载在唐宋时代,吴“城”还在。
我们来看看有关于吴城(泰伯城)的其他故事:
司马迁可以说是目击证人,他在公元前116年(116BC)即是夫差之后的三百五十多年,汉武帝时代,才二十歳的他己到过吴城(泰伯城),见《史记·列传》太史公曰: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这里说的春申君故城,乃指泰伯的吴城,因楚王把吴城封与春申君)。
《史记》谓春申君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
《皇覧》曰:吴王太伯冡在吴县北梅里聚,去城十里,太伯始所居地名句吴。
《江阳県志》:谓吴被越所灭,越被楚所灭(楚之春申君被封到吴城为邑, 所以说春申君故城即吴城)
《吴越春秋》及很多地方志都记载到吴城(泰伯城),亦记载到从泰伯仲雍起一直到吴国第二十五代的吴王夫差为止,二十五代人都住在无钖、苏州、梅里。从来没有离开过那地方,亦没有突然间从别的地方搬到梅里、苏州或无锡。
看看其他文献有关泰伯到倭(吴)地的事实记载:
《左传·昭公三十年》吴,周之胄裔也(周王室后代),而奔海滨,不与姬通
(周王室都姓姬,太伯在内)
《左传·哀公十三年》吴人曰:于周室,我最长。(夫差在黄池诸侯大会时候的发言)。有学者认为夫差等人非周室后代,只想附会周室后代来提高自己的身份(参考批注六:夫差与周宗室)
让我们来简单地看看倭(吴)国开国国君泰伯的其他故事,泰伯的真名不详,(河洛语称男性长辈为太伯、泰伯或大伯)
泰伯乃姬姓,周朝古公亶父的长子,黄帝的后人:
黄帝⋯⋯少昊⋯⋯蟜极⋯⋯帝喾(音库)⋯⋯后稷⋯⋯不窋(音竹)⋯⋯鞠⋯⋯公刘⋯⋯庆节⋯⋯皇什⋯⋯差弗⋯⋯毁隃⋯⋯公非⋯⋯高圉⋯⋯公叔祖类⋯⋯周太王亶父⋯⋯泰伯。
泰伯的出生日期不可考,有说是大约殷高宗商朝时代,卒于帝乙四年? 三月初三(年份日期待考),亨年九十多岁。
为何孔子称赞泰伯“三让”,“三让王”故事的由来:
《论语·泰伯篇》谓:大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一向卑视蛮夷的孔子,都这样称赞泰伯,难怪司马迁将泰伯列入《史记· 世家第一》。
“三让王”里的第一让,是指泰伯与其弟仲雍还在周原的时候,父王古公亶父
要传位与三弟季历,身为长子的他把王位让了出来(二弟仲雍亦没有反对)都是
为了遵从父亲的旨意。
第二让是,当父亲古公亶父寿终之后,他们兄弟俩回去奔丧,文武百官,家人都要求泰伯登位,但是他和二弟却仍然遵从父王的旨意,让位与三弟季历第三让是,季历(周文王父亲)接位后,扩大周领土,励精图治,忌于殷商而被喑害之,泰伯仲雍此时又回到周原奔丧,季历之子昌(后来的周文王),和文武百官再次要求泰伯登位,这时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父王及三弟都死了,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王族宗室,不知犠牲了多少性命,打了多少场仗,才得到这个机会,无论辈份与才能,泰伯和仲雍都是绝对可以胜任的君主,但他们仍然坚持遵从父王的遗愿!让位与他的侄儿昌,为了孝顺父王,放弃大王不做, 而宁愿回到“荆蛮”之倭吴地。难怪孔子及历代数不清的帝王将相都非常尊敬这位三让天下的“蛮夷”泰伯 了。
泰伯在位共四十九年之后,卒于殷商朝代的帝乙四年?(日期待考),三月初三,享年九十多岁,葬于无锡鸿声鎭鸿山, 据地方志记载,泰伯得倭吴地人的敬仰和爱戴,来奔丧的人,万人空巷。 后来人们都一直纪念着泰伯,感谢他对倭吴地区所作出的贡献,在他去世的三千年后,人们仍然在他的忌日农历三月初三,在鸿山举行纪念仪式。
历史记载东汉永兴二年(154AD)汉桓帝刘志下令吴郡太守糜豹,修建泰伯墓。另外有文献记载的大型重修是在康熙十二年(1673),历代帝王将相名仕都到过泰伯墓。
泰伯墓的所在,不同文献都有记载,《南徐记》谓泰伯宅九里鸿山,泰伯所葬,《史记·皇览》《后汉书·郡国志》内记载刘昭的对话:“臣昭按无锡県东皇山有太伯冡,民世敬修焉,去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在”。
泰伯墓位于无锡以东十五里的鸿山南麓,陵墓依山而建,内有月牙池, 棂星门,戟门,享堂,丹陛甬道,拜坛,月台,四面碑(乃建于明朝天后三年,由整块石 成,正面雕有泰伯墓三字),莹城,罗城,和用青石砌成的墩等等所组成,整个墓完全是帝王级的排列,为江苏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泰伯墓之外,还有泰伯庙,亦是东汉永兴二年(154 AD),汉桓帝下令将泰伯的旧居建成祠庙,历代亦有很多帝王将相到泰伯庙参拜过,现在看到所剩下的主殿,乃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所建的,清朝时候亦有 修建,正㕔横匾写的“三让高踪”乃乾隆皇帝御笔。 泰伯家饮水用的水井还在,井水仍是清彻可见。
泰伯死后,传位给弟弟仲雍,之后传给季简,再传给叔达,到第五代周章的时候,当时在周章曾曾祖父的家郷周原,发生了惊天大事,就是周族人姬昌(周文王)的儿子姬发(即周武王),在中原的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BC 1月20日),撃败和推翻了商朝,建立起新的朝代周朝,并大封宗室为诸侯,封太伯的第五世后代周章为倭吴地的诸侯。(参考批注二:周武王伐商纣王)
倭吴国由第五世周章至第十九世寿梦,历史上都没有记载甚么,可能是无仼何大事发生过,没有野心,没有战争,大家都是打打渔,种种菜,休闲地在这块渔米之郷生活,一天又一天的过着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