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辛亥前后

飞熊公既然下海了,身处江湖之远,不再过问朝政,于是一心经营刘海沙的小天地了。飞熊公的嫡妻一直没有生养,倒是小妾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到四十岁上,嫡妻突然有了身孕,老来得子,合家惊喜。这第四个小儿子因是嫡妻所出,四房翻大房,继承了飞熊公的主要家业,人称顾四爹。

  顾四爹雄才大略,经营天才,在顾氏家族中承上启下,发扬光大,将飞熊公的财产田地扩大了有十倍之多,成了常阴沙地区的首富。四爹殁后,后辈中只有大房和三房尚能继承父业,其余则慢慢败落了。  

  大房的庄园称之为生生庄,取生生不息之意。三房则继承了四爹生前的庄园道生庄,这是应道德经中所写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取永久流传的意思。到第三代家齐公执掌时,又加了个敦厚堂的名号。

  辛亥革命的大潮,改朝换代的震惊,对于这个仅有数十年历史的江南小镇来说,并无太大的变化。镇上的士绅们只是剪去了头上的辫子,依旧是长袍马褂,之乎者也。平日里斗鸡养鸟,大宴小请,喝茶打牌,呼卢喝雉斗纸牌。遇到街上风骚的小寡妇,掌柜的老板娘,还不免斗个嘴,取个乐,调笑一番。废除科举后,镇上士绅开始筹办洋学堂了,试图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三兴镇还开设了红卍字医院,西方列强的宗教渗透可谓无远弗届。不过民主春风还是不见踪影,人们因循守旧,同路人一般漠视着北洋政府的倒台,中原军阀的混战,北伐革命的兴起,共产党的脱颖……眼看着他砌高楼,眼看着他楼倒了!眼看着他宴宾客,眼看着他阶下囚!

  说起斗纸牌,常阴沙人又称作游和,这是常阴沙的地方特产,老少咸宜的赌博兼娱乐游戏。纸牌是麻将牌的鼻祖,相传最早是郑和下西洋时为排遣船途寂寞而发明的一种游戏。当时称之为叶子戏,是因为纸牌狭长,形状像一枚树叶而定名。麻将牌即是从叶子戏转化而来。因为麻将牌笨重,携带不便,打麻将时还一定要有张麻将桌,四张麻雀凳,弄得一本正经,像煞有介事。于是源自南通一带的赌民们将叶子戏改良成长长的纸牌,据说慈禧老佛爷就最喜欢玩这种纸牌游戏,李莲英等大太监时常要陪着玩两把的。但到了通如海泰地区才算真正流行起来。这里的白相人把一百二十张纸牌玩得溜溜转,三人成局,四人开赌,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遂成为苏南苏北一带的民间娱乐圣品。

  改革开放后,民问睹风大盛,泰州成了纸牌的生产基地,这里有几百间工场,生产的纸牌畅销全国各地,遂成垄断性的独家产业。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顾四爹第三个儿子,道生庄主人在这一年英年早逝,留下了七岁的独生子家齐。家齐自小命苦,三岁时生母辞世,继母董氏续弦。虽然大人家僮仆盈门,衣食无愁,但晚娘的面孔还是难看的。等到老爹再一走,更加凄惶的紧了。族份中觊觎偌大家产的有之,欺侮小主人年幼无知的有之,贪图小寡妇美色的更有之,挤挤插插,蜚短流长。        

  董氏夫人那年恰好二十三岁,除了先头留下的儿子外,还生了一个遗腹女家楣,孤儿寡母,一力承担。谨遵妇德妇言,硬是撑起一份人家。若干年后,还有泼皮小子前来骚扰聒噪,老太太三寸金莲,一杆水烟管,呸的一声开骂:「老娘我二十三岁守寡,上过公堂,下得祠堂。风里来雨里去,红眉毛绿眼睛。我胳膊上跑得起马,怕过谁来!」

  时年七岁的家齐,号静鸥,字治平,取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意。小子长得方面大耳,鼻直口方。尤其是一对耳朵,耳垂奇大,据说这是顾四爹嫡传子孙的独特面相。相士算命的都说这个小孩好相貌,长大了一定会做官。

  家齐最爱吃肉,每天都要吃上两三斤方能罢休。有钱人家虽说这不是个事,但继母却有些多嫌起来,时常上顿供了,郄断了下顿的。小孩子也不简单,一个人跑到生生庄大伯母处告起了肉状。大伯父是顾四爹的长子,顾氏族长,但也是壮年早夭。大伯母贤而多才,称做生生庄嬷嬷,当家理道,一把好手。生生庄嬷嬷听完侄儿告状,当即一乘小轿,带了家齐,打上门来。

  只听嬷嬷轻言巧语地说道:「三妹啊,小倌长发头里,侬做娘的要格外当心。我这里每个月支十个大洋让齐倌买肉吃,不要委屈了三弟的骨血才好呢!三妹帮我舒齐好。拜托了!」

  弄得董老太太面孔一阵红一阵白的,又拉不下脸来。只能幸幸然地搭讪道:「这倒也用不着,我这里还不缺钱。」

  自此以后,齐倌每天三斤肉,雷打不动。吃得小子肥头胖耳朵的,乡间戏称「肉头小开」。

家齐勤奋好学,四书五经无一不通。一部古文观止背得滚瓜烂熟。八股文章,起承转合,照样拿得出手。辛亥革命后皇帝倒台,废除科举,读书人断了学而优则仕的梦想。随着洋学堂的兴起,私塾文化日渐式微。家齐公治国平天下的志向终究没有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