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開講三】自我實現之路

 

作者:郑茹菁

 

如何華麗轉身

付出與學習賽跑,

才華躍然展現,

蕙心在指尖流露……

 

人生百般況味,

誰不想輕嘗,

總得見識一番,

才不留遺憾。

 

專業輔導,協助耆老

 

      一九八○年,南加州橙縣成立了非營利健康保險諮詢和宣傳計畫中心(Health Insurance Counseling and Advocacy Program ,簡稱HICAP),負責人茱莉‧史考恩計畫先在當地培訓志工,再將志工們分配到加州各地的老人中心和社安局辦公室,為民眾解答聯邦健康保險問題。

      仍處於喪夫之痛的簡婉平,於一九八四年加入HICAP的長期培訓,服務了整整十年,得到加州橙縣縣政府頒發的「奉獻十年志工獎」(Warshaw Award)。由於婉平表現傑出,茱莉於一九九五年提名她到美國東岸的馬利蘭州非營利健康保險諮詢總會(Headquarter of Center for Medicare & Medicide Service, 簡稱CMS)領取「傑出志工特別獎章」,那是HICAP的最高榮譽,也是簡婉平至今獲頒的最佳獎章。

      此後幾年,簡婉平一直為耆老社區提供服務,也許是見苦知福,她逐漸擦乾了自己的淚水,全心為他人提供服務。在HICAP投保的百分之九十是老年人,一部分是殘障者,非常需要專業人士的輔導。

      簡婉平花了很多時間學習,終於通過嚴格的培訓計畫,取得合法資格,幫助大眾了解複雜的醫療保險、紅藍白卡及相關保險業務。所謂「合法資格」是通過政府機關執行背景調查及進行考試後才可取得「志工證」,必須具備相當的知識水準才能承擔這份志工任務。

      因為會說中文,茱莉常在週末時間指派她到華人耆老中心或松柏會等機構,為老人家講解醫療保險相關問題,幫助老人家填表申請保險。簡婉平幫助民眾作出最明智的選擇,還主動和華人長者做朋友,志願送他們回家,做的工作遠遠超過志工的責任義務。

      茱莉發現簡婉平的輔導風格很平易近人,每當她協助耆老客戶選擇健康保險,都給予充分的關注,仔細問問題,以便提供最合適的個人援助計畫。簡婉平服務過的人都對她讚不絕口,因為她尊重每一位前來求助的人,並且為對方保有尊嚴。

      在HICAP服務期間,簡婉平曾與三位領導人相處,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課本裏學不到的人生經驗,學會待人處世,以及如何帶領幾十位志工,讓人家心甘情願地「付出無所求」,為一個非營利機構做出貢獻。

      三位主管都是以真以誠對待每一位志工,因為志工不拿薪水和酬勞,所以他們總是不斷地向每一位志工說:「感謝您啊!感謝您的時間和精神!」每當志工完成一個任務,他們就會說:「辛苦了!您做得太好了!」大家都感到被尊重,感覺HICAP就是個暖心的家,負責人的言語永遠甜得像蜜糖。

      創辦人茱莉為了籌備運作HICAP,她的行事曆填滿了「約會」,和每個小城的社會安全局以及各區老人中心約時間,為老人家講解聯邦醫療保險等相關問題。同時,茱莉還準備考律師執照,以她的實力考取律師不成問題,但她既要分心籌畫HICAP,又要時時刻刻關心著周遭的每一個人,讓簡婉平很替她擔心。

      簡婉平偷偷觀察茱莉待人接物的態度,看她如何耐心為老年人解答問题,怎樣去追蹤老人被騙的個案,如何教導志工又不傷害他人的自導心。有一天,心情低落的簡婉平告訴茱莉:「我無事可做!」茱莉就拿了一份文稿對簡婉平說:「請你幫我檢查看看!」簡婉平嚇了一跳,茱莉律師級的英文比之於她簡直是天壤之別,如何能夠校對她的文章?簡婉平百思不得其解,只感覺不可思議!

      相處日久,簡婉平才慢慢體會到茱莉的用心,原來她是在鼓勵簡婉平多學英文,真是用心良苦!明明自己的英文比簡婉平高明許多,卻反過來求教於簡婉平,可見茱莉是多有智慧的領導者。她始終和藹可親地鼓勵新志工,要對自己有信心,從來沒有擺過老闆的高姿態,這是簡婉平最佩服她的地方。

      瑪莉蓮負責管理HICAP的預算和財務,畢業於富爾頓大學,才學及品德俱佳,總是客氣對待別人。瑪莉蓮常常對簡婉平說:「你為HICAP做了那麽多事,週末還得去華人地區的老人中心演講及提供服務,我們應該如何彌補你呢?」

      問了許多次以後,簡婉平就跟她開玩笑說:「我需要健康保險啦!」瑪莉蓮很認真地回應:「等我算一算我們的預算,如果有餘的話,就幫你買健康保險。」簡婉平原本對此不存希望,以為人家說說而已,沒想到瑪莉蓮竟然遂了她的心願,當時她一星期只服務十二個小時,但是HICAP卻真的開始為她支付健康保險費用。

      蘇珊負責管理志工,每天都滿面笑容地接待大家,不管工作多忙,都會花時間寫感恩卡,隨時隨地不忘讚美別人。簡婉平從她那兒學會如何接引志工,要真心對待如同家人。

      有一天,蘇珊送給簡婉平一個胡椒噴槍,叮嚀她掛在鑰匙圈隨身攜帶,並告誡說:「你常在週末跑去不安全地區為ICAP演講,太危險了!」一件小東西展現了蘇珊的愛心,讓她所帶領的志工感到十分窩心。

      如今,蘇珊與簡婉平仍然保持聯繫,簡婉平永遠記得蘇珊親切叫喚著「E.T」,簡婉平的英文名字是Emily Teng,縮寫便是E.T.(外星人),這是蘇珊給她的暱稱。

      因為簡婉平的努力,HICAP的業務水平攀升,她還組織了援助網站,更廣泛地提供志願服務,她很快就成為橙縣各耆老社區中心及HICAP辦公室的常駐專家。簡婉平在HICAP十年,起先只做志工,後來被主管說服,同意把花在網球場的時間用在HICAP,接受半職的工作,每星期工作三個半天,她非常喜愛這份工作。

      簡婉平從沒有想過,有一天竟會因自己同胞的貪婪而辭去HICAP的工作。一九九○年起,開始有一些沒在美國工作報稅的華人鑽法律漏洞,想盡辦法領取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福利金及各種補助,某些有錢的華裔老人為了申請福利,把自己的錢轉移到兒女名下裝窮人,而這些兒女不乏有錢有勢之輩。

      當年,簡婉平在爾灣老人中心認識一位華人長者,他的兒子及媳婦都是在美國受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在新港灘及喇岡木等富人區都擁有百萬豪宅,可是,老人家卻一直在接受社會福利救濟。

      有一天,老人家得意洋洋地告訴簡婉平:「看!我會變魔術耶,我把錢都變不見了,把自己變成窮人去住低收入公寓,按時領取加州政府的救濟金,不愁吃也不愁喝!厲害吧?」簡婉平看不慣冒領福利金的事情,感覺到華人的尊嚴被踐踏了!

      但是工作歸工作,簡婉平還是多次協助老人家解決問題,幾年往來服務後成為朋友,老人家對簡婉平說話毫不保留。有一天,老人家打電話問簡婉平:「我認識一位女士,有意跟她結婚,但是擔心結婚後會影響我目前領取的政府福利,你說我該不該結婚?」簡婉平沒好氣地回答他:「您要不要、該不該結婚,應該去跟您的兒子和媳婦商量啊!我又不是婚姻顧問專家!」她不樂見自己的同胞騙美國政府的錢,所以在HICAP做滿十年,拿到特別獎之後就辭職了,從此專心投入慈濟。

      事隔多年,美國福利規章改變很多,這兩年她又重新回去學習,因為她覺得多學一點,可以多幫助一些低收入的窮人。

 

結友拜師,醉心習畫

 

      一九八五年間,簡婉平前往拜訪朋友,朋友家中掛了許多自己的畫作,讓簡婉平心生羨慕。第一任丈夫鄧南圖往生後,簡婉平給自己布置了許多功課,以防堵內心的寂寞空虛,對任何新事物都感興趣想學。

      當時,她已經回大學選課,選修電腦、旅遊課及網球課,這時又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到海岸線社區學院(Coastline Community College)選修葉寧老師的繪畫課。葉寧是畫家葉醉白的兒子,年輕時在南加州念大學,後來在社區學院教中國繪畫。葉寧在社區學院及橙縣電視臺有許多學生,簡婉平跟他學習畫畫兩年,主修水彩、國畫。

      後來,簡婉平又認識了臺灣師大藝術系的林卓琪老師,林卓琪的專長是彩墨嶺南派的現代花卉。簡婉平跟隨林卓琪有八年的時間,在他的指導下,學會了彩墨和創作的構圖。

      林卓琪鼓勵學生開畫展,「簡婉平個人畫展」於焉誕生,她也和同學們開過多次聯合畫展,在洛杉磯僑委中心和各圖書館多次展覽,頗受好評!那段學畫的日子,林卓琪每星期四下午都會到簡婉平家,五位熱愛繪畫的朋友共聚一堂,整整五個小時與畫為伍,盡情揮灑在山水潑墨中。

      在畫展中,這群為藝術瘋狂的同學認識了丁紹光老師,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畢業,在雲南藝術學院執教至一九八○年,後來移居美國。丁紹光的作品線條明快、用色大膽,以接近黃金比例的構圖切割,融合東方和西方、古典及現代、抽象與具象意趣。

      丁紹光邀請學生們到他家參觀傑作,指導簡婉平及同學們筆墨的特點及技巧,有幸認識了雲南派的美女畫,簡婉平一行人在丁家既興奮又感動,每個人都買了畫作,丁紹光的畫在東南亞,尤其在日本頗有名氣,每張畫都標價上萬美元。

      因緣際會,簡婉平稍後又認識了來自中國大陸的唐大康老師,他是湖北晴川畫會發起人,得到許多大陸名畫家的認同;他的畫作曾於二○一七年在湖北美藝館推出「翰墨神韻回顧展」,藝術才華有目共睹。

      唐大康的風格比林卓琪清新開放,帶給簡婉平另一種境界的創意。唐大康是湖北藝術學院研究生的導師,直到移民美國南加州,簡婉平才有機緣向他學畫。一九九九年,唐大康因癌症往生,簡婉平跟他學畫前後共三年時間。

      一九九五年簡婉平再婚,她與祝咸仁雙雙回到大學選修繪畫的基礎課程,進一步認識繪圖技巧。祝咸仁畫的是丙烯酸(Acrylic)和素描,簡婉平學的是水彩和攝影,繪畫是他們之間最能引起共鳴之處。

      夫妻倆常到海邊或風景區寫生,若要將兩人的畫都掛在家中,定然沒有足夠的空間。有一天,簡婉平趁祝咸仁午睡時「先下手為強」,當他一覺醒來,睜眼一看,發現妻子的畫作掛滿牆,已經沒有他的畫「容身之處」了,只好仰天長嘆:「真不可以隨便閉上眼睛,打開眼睛才發現大勢已去,良機不再啊!」

      二○○七年,簡婉平擔任慈濟拉斯維加斯聯絡處負責人。劉森雲老師和葉子師姊沿途攝影,旅遊到拉斯維加斯,順路拜訪當地的慈濟會所,因此認識了簡婉平,因興趣相投而變成好朋友。

      劉森雲是臺北地區慈濟志工,也是慈濟人文真善美攝影種子的指導老師,為人文志工開設很多精彩課程,攝影學員遍布臺灣全島。證嚴法師的重大行腳行程,劉森雲經常在場,貢獻他的攝影專長,用鏡頭為慈濟寫歷史。

      二○一○年簡婉平搬回加州,劉森雲和葉子計畫收錄美國及加拿大的名勝風景畫面,於二○一三年到加州簡家做客,簡婉平開車載他們到海邊追日落的鏡頭,又到洛杉磯著名的迪士尼戲院拍日落的反光。

      在劉森雲的指導下,簡婉平的構圖和攝影技巧大增,她深深佩服劉森雲的攝影專業,對攝影的喜愛熱度攀升,常常一個人跑到不同的海灘尋找景色入鏡。

      經過四位大師的薰陶,簡婉平走出傳統的中國水彩畫侷限,開展出新的局面。同時,當她照相取景時,骨子裏的繪畫基礎就自動傳遞訊息,每一張相片都拍得非常有創意;許多年之後,簡婉平想到把這些道理悉數用在「人文真善美」的攝影報導上。

      二○一五年,林卓琪在南加州舉辦個人畫展,教畫三十年的他在美國桃李滿天下,參加畫展的人都看見他在創作上不斷求變,境界更上一層樓。可惜畫展尚未結束就傳來噩耗,林卓琪得了癌症,隔年就往生了,享年八十一歲。

      簡婉平和林卓琪相識十八年,斯人已矣,如今只剩下簡婉平案前的那本《林卓琪現代彩墨花卉集》。

      投入慈濟以後,每日奔馳在活動與活動之間,當年的閒情逸致早已消逝得無影無蹤,簡婉平的畫筆禿了、油墨乾了,收藏多年的宣紙也布滿了灰塵。

 

一張謝卡,受托重任

 

      慈濟因緣在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三日輕叩簡婉平的心門,馮馮應邀到加州為慈濟舉辦「洛杉磯聖樂」首演。馮馮生於一九三五年,是作家、翻譯家、畫家、紙藝家及作曲家,童年生涯顛沛流離,憑著自力在香港與臺灣兩地成長,兼信佛教和天主教,接受慈濟邀約赴美舉辦音樂會。

      朋友送給簡婉平兩張票,讓她與慈濟有了第一次接觸。那是她首度參加慈濟的活動,原本要去「聽」演唱會,沒想到卻「聽」到了慈濟人的呼喚,當晚被在場服務志工的熱情感動,隨之被成功接引到慈濟。

      稍後,簡婉平與李長科合作成立科斯塔梅薩(Costa Mesa)慈濟聯絡處,結了許多好緣,接引了許多善心大德進入慈濟世界。

      音樂會當晚下著大雨,簡婉平車前窗的雨刷突然無法使用,雨水「趴趴」打下卻不能排水,情況非常危急,簡婉平與朋友一路念佛號保平安,到了帕薩迪娜(Pasedena)的會場,兩人冒著大雨衝進禮堂,全身溼漉漉非常狼狽!

      慈濟的師兄們見狀立刻趕出來為她們打傘,師姊們站成兩排一面拍手一邊唱着:「真正高與地見到你,滿心歡喜地歡迎你,歡迎,歡迎,我們歡迎你!」慈濟人在門口熱情迎接的隊伍,令簡婉平受寵若驚;慈濟人的熱情和形象,給簡婉平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九九二年春天,簡婉平偶然在超市收到一張傳單,上面寫著慈濟要在橙縣科斯塔梅薩的「杭州小館」舉辦茶會。從小在美國長大的香港人從沒聽說過「慈濟」,她因為好奇而想去聽聽看。

      會中幾位資深志工,黃思賢、蔡慈璽、李靜誼、王思宏及李德宣等人,分享了許多慈濟人、慈濟事,講得很生動,每一位的演說都非常打動人心。後來簡婉平才知道,因為他們都在慈濟做善事幫助人,自己做得歡喜,才能夠現身說法和大家分享。

      出席分享的女眾端裝秀麗,美麗的笑容,教人想要和她們多親近;男眾們的分享,不僅引起聽眾共鳴,讓人笑出聲更流出淚,簡婉平聽了很感動,也哭得唏哩嘩啦!

      事後,簡婉平寫了感謝卡寄給主辦人李長科,接到這張謝卡後,李長科打電話邀她幫忙成立科斯塔梅薩聯絡處,她欣然同意。

      科斯塔梅薩小城內的「杭州小館」,對橙縣慈濟人而言有非凡的意義,那不僅是一家館子,而是餐館老闆李長科和李素清賢伉儷凝聚大愛的地方。在簡婉平眼中,他倆待人真誠、做事認真、有承擔,捐款行善不落人後。

      經由眾人的努力,科斯塔梅薩聯絡處在一九九二年七月成立了,由簡婉平及李長科一起擔任負責人,地點設在李長科長子李永松的律師事務所,挪出一個房間當聯絡處。

      一九九二年八月底,他們在科斯塔梅薩市政社區會議廳舉辦晚會,廣邀天下善士同耕福田,當日約有四百位來賓出席。

      黃思賢是當時慈濟美國分會負責人,他以「菩薩心,慈濟情」為題演講,鼓勵橙縣菩薩們站出來,為人間苦難盡一分心力!王思宏以風趣幽默的口吻,分享慈濟在社區所提供的服務,使大家如沐春風,一路笑聲和掌聲不斷。

      之後,志工們在科斯塔梅薩舉辦茶會、關懷個案,開設社教課教網球、畫畫、英語會話、點菜和餐桌禮儀等,大家感情十分融洽。

      一九九三年,花蓮靜思精舍德慈師父、德宣師父第一次來美關懷各聯絡處時,特別安排時間光臨科斯塔梅薩聯絡處辦公室,德宣師父仔細地閱讀辦公桌上的常態事項紀錄簿,留下良好的印象,並鼓勵橙縣慈濟人再接再厲。

      後來,慈濟人又在「杭州小館」陸續開了兩、三次茶會,也在橙縣的護理中心和科斯塔梅薩社區中心舉辦過逾百人的大型茶會,每次活動都辦得非常成功,而李氏伉儷正是橙縣志業推廣的幕後推手。

      科斯塔梅薩聯絡處除了做慈善個案以外,簡婉平還帶領橙縣志工到天主敎堂和資源分享義診中心(Share Our Selves Free Clinic,簡稱S.O.S.)等地發放,並學習如何舉辦義診。

      黃思賢知道後,立刻邀約當時在美國北嶺醫學中心服務、現任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的林俊龍和簡婉平去參觀,並到臺灣向證嚴法師報告。黃思賢把位於加州阿罕布拉市的住宅捐出來,一九九三年二月經該市都市委員會核准設立慈濟義診中心(The Buddhist Tzu Chi Free Clinic),計畫提供各族裔貧困病患診斷與治療服務

      簡婉平觀察李氏伉儷這兩位活菩薩,雖然餐館生意很好,每天都有大把的現金收入,兩人仍是過著克己復禮的日子,銀行的存款都去了更有用的地方。李長科常常撫著發白的長鬍子說:「看到感恩戶(受助者)的笑容,就是我最大的安慰。」這句話鞭策著簡婉平更用心去照顧需要幫助的人。

      簡婉平出任慈濟科斯塔梅薩聯絡處第一任負責人及美國分會的慈善組長。一九九三年赴臺受證並參加第一屆全球志工精進營隊,證嚴法師賜予法號「慈恆」,從此與慈濟結下不解之緣。一九九三年,科斯塔梅薩聯絡處與爾灣聯絡處合併,更名為橙縣聯絡處。

 

魂牽夢縈,新不了情

 

      在會所草創期間,慈恆一直致力於「吸收」其他團體的「營養」,經常大老遠跑到聖地亞哥、越過美墨邊境去找謝阿容師姊,結伴在墨西哥尋找理想土地興建慈濟學校。

      慈恆带著志工們到處結善緣,去葛羅維公園市(Garden Grove)的天主教收容所訪視個案,到麗港海灘活動屋家園(Laguna Beach Mobil Homes Park)援助房屋被火燒毀的受災民眾,去墨西哥參加貧戶發放,還去附近的S.O.S.做冬令發放,日子過得非常充實。

      S.O.S.是非營利組織,合作之前,慈恆專程去拜訪主管。她發現S.O.S.的服務有兩個大項目,第一項是食物發放,慈恆注意到很多人排隊進辦公室,然後拿著重重的一大袋食物離開,主管告訴她:「中心除了幫助窮人治病,還每天提供食物給窮人。所有領取食物的人都經過審核,辦公室有他們的紀錄,每天大概發放三百袋食物。」第二項是義診中心,包括西醫、牙科、婦產科及精神科,此外,還幫助窮人付水電費和交房租,慈恆將他們的業務都熟記在心。

      一九九二年,慈恆帶志工們到S.O.S 發放毛毯和協助打包食物,大家一起在S.O.S 門前照了張相片留念,沒想到一張無意間拍攝的照片,竟會是成就「慈濟義診中心」的因緣。

      原來,黃思賢有一次看到這張相片,就詢問慈恆那是什麼地方?慈恆一五一十地告訴他,聽完後,黃思賢對她說:「我邀請林俊龍醫師一起過去拜訪,看看慈濟是否也可以成立義診中心?」

      雙方會面以後,黃思賢略作評估就當機立斷,率領志工捐屋、捐款,在南加州阿罕布拉市(Alhambra)建立慈濟義診中心。慈恆參與籌備的一年中,從一磚一瓦到一桌一椅樣樣親力親為,幾位「元老級」的志工合心合力,為慈濟義診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歷經一年時間籌畫,尋找醫師、護理師、藥劑師及志工,最後在大家同心協力下,獲得醫政局批准通過,於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啟業,為南加州聖谷社區提供服務到今天。

      成立義診中心初期,志工們對運作經營毫無慨念,經費方面更是從零開始,那年代的慈濟志工個個是擅長「無米之炊」的巧婦,慈恆秉持證嚴法師「信己無私,信人有愛」的慈訓,儘管口袋空空,卻信心滿滿地到處找尋醫護人員,用愛感動醫療志工加入大愛的行列。

      萬事起頭難,黃思賢分派志工前往各處義診中心學習,經過一整年的時間,開了上百次的會議,多位大建築師親自「下海」動手室內裝修,沒有一個小關節假手他人;有一次,幸運採購到便宜貨,包括大批辦公桌椅和檔案櫃,八位男眾加上當時「有點老又不太老」的慈恆,一行九人去把家具一口氣搬回義診中心,廢寢忘食只為省下眾生的捐款,把每一分錢都用在當用之處。

      慈恆曾經被蔡慈璽取笑說:「後車廂永遠放著一套床單、枕頭套和梳洗化妝用品哩!」不明就裏的人好奇她為什麼要做一個「不回家的女人」,其實,以「慈濟」為家的那幾年,慈恆完成志工任務後,有時太晚又太累,不敢開車回家,乾脆就倒頭睡在分會寮房,省掉來回兩小時的路程。

      好不容易通過了政府的批准,幾經奔波,義診中心的大門總算為貧病的弱勢族群而開!有一位長輩在當時對慈恆說了一句話:「事過境遷了無痕」,教導她「縮小自己」的道理,因此她鮮少提起那段往事!

      一九九三年,慈恆第一次回到花蓮靜思精舍,帶了兩位朋友同行,一位是住在喜瑞都的朱勝春,是慈恆的畫友,幾年後也受證成為慈濟委員;另一位呂淑媛,是慈恆早期在科斯塔梅薩的會員,多年來護持美國和臺灣的志業發展,可說是慈濟的大菩薩。

      她們兩位一心想皈依證嚴上人,回到靜思精舍安單後,追著上人表明要皈依;上人回說她們已經皈依了,慈恆不解地問:「我們還沒有跪下來頂禮您啊!」上人又回答:「不用頂禮,只要做慈濟事就是皈依我了。」

      在精舍小住的日子裏,常住師父們無微不至的關照,讓她們有「回家」的感覺。慈恆觀察到常住師父們晚睡早起、不做不食的修行,內心受到無限感動。她很喜歡精舍的環境,心想如果能留下來該有多好,忍不住去請示上人﹕「我可以留在花蓮,跟隨顏惠美師姊做醫院志工嗎?」上人對她說:「美國需要你,回去好好做,要知福、惜福、更要造福。」

      慈恆與朱勝春、呂淑媛相約到花蓮慈濟醫院做志工,醫院常住志工顏惠美得知她們能說英語,特別安排她們在加護病房照顧一位外籍天主教修女。

      有一天,顏惠美私下準備了生日蛋糕,請大家唱歌為修女慶生。那一刻,慈恆意識到愛是不分宗教、國籍和種族,「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絕不是唱高調而已!

      一九九五年春天,慈恆再度回花蓮參加首屆全球慈濟人精神研習會。她驚訝地發現,慈濟在那五年蓬勃發展,四大志業、八大法印遍及全球各角落,然而,上人和精舍的常住師父們仍然生活簡單……心中的不捨遠超過震撼。每當上人遠遠走來,甚至只是在報章、電視看到老人家的身影,她都會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有人告訴她:「那是因為累世的因緣啊!」

      有一天,隊輔請她高高舉牌,等待其他隊員歸隊,她就傻呼呼地一個人站著等待。上人遠遠走來,特意走到慈恆面前,輕輕地說了一句話:「回去就要好好地做啊!」慈恆大感意外,又感動萬分,只記得向上人頂禮,拜倒在地,卻忘了問上人:「回美國後應該做些什麽?」等她回過神來,上人已經輕步離去。

      這麼簡單的一句話,當時的她竟悟不出其中道理;多年之後,還忍不住後悔當年沒有追問上人:「到底我該做什麼?」

      同年冬天,慈恆重披婚紗嫁給祝咸仁,二○○○年搬遷到拉斯維加斯。二○○七年,在當地慈濟聯絡處負責人陳淑婉大力推薦下接下負責人職務。

      過盡千帆後,慈恆也終於悟出了上人的話——「今後要更用心好好地做慈濟」,她的責任就是好好照顧拉斯維加斯這個「家業」,好好照顧「家人」的心;因此在買了拉斯維加斯會所後,她就東奔西跑地到處募心募款,號召更多有緣人來護持慈濟。

      如今LKK的稱號已經退流行了,她的新名號叫作「Energizer Bunny」,只是廣告中的兔子拚命打鼓,慈恆卻是老當益壯地駕車奔馳在洛杉磯與拉斯維加斯之間,呼喚接引更多人加入大愛的行列!

      開口閉口都是「慈濟」,睜眼閉眼也都是「慈濟」,在慈恆的人生裏,慈濟就是她魂牽夢縈的唯一,她和慈濟之間的這段「不了情」,究竟是以怎樣的旋律譜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