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茹菁
幸福各有定義,
答案存乎己心,
人生意義何處尋?
花開花落見分明。
曾經滄海難為水,
願是藍天是白雲,
伴陽光撫大地,
化雨露潤萬物。
別無所求,找回自我
婚前,祝咸仁曾問慈恆:「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她回答:「我曾經為社會奉獻過,我的人生沒有空來一回。」「自覺今生沒有白來」的答案,讓祝咸仁認定她可以牽手後半生。結婚前,他勉強接受她做志工;結婚後,卻明白表示不要她花時間投入。
為了尊重夫婿的感受,慈恆不能光明正大做慈濟,只能偷偷地去,但是祝咸仁不是傻瓜,他很快就知道慈恆在做什麼,因為有人總是會來「通風報信」,讓她沒法安心待在家裏。
為了綁住慈恆,祝咸仁決定搬家,他以為只要把妻子抽離那個氛圍,她就不會再去做志工,即使想去也沒有機會!祝咸仁打著自己的如意小算盤,希望妻子可以全心做家庭主婦。
他提出兩個選擇,一個是北卡羅萊納州,當地有三個大學,充滿書香氣;一個是拉斯維加斯,適合投資房地產。慈恆選擇了後者,因為與慈濟總會距離不遠,若有必要,開車只要四小時就可以回去了。
搬到拉斯維加斯後,慈恆基本上是淡出慈濟了,但是拉斯維加斯聯絡點負責人陳淑婉聽說有慈濟委員搬到拉斯維加斯,就積極地與她取得聯繫,常常邀約她參加活動。
出嫁從夫的傳統思維,讓慈恆很少對祝咸仁說「不」。婚後前七年,夫唱婦隨,她跟著祝咸仁到米德湖(Lake Mead)頂著烈日划小船;深夜兩、三點,躺在没有一絲燈火的沙漠荒野,觀賞流星之美,甚至強迫自己承認對宇宙星座有興趣;開車遊遍猶他州和鳳凰城附近的紅石公園,日子彷彿過得滋潤美滿。
對於丈夫主導的新人生,慈恆別無所求,只要求那麽一點點自由,卻不可得。她恍如關在牢籠裏的金絲雀,環境優渥卻不快樂,無形的壓力讓她幾乎窒息,她似乎患上了憂鬱症;她一再問自己同樣的問題:「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年近六十五歲的她,雖然夫妻感情甚篤、衣食無缺,卻悵然若有所失。她決定不再噤聲,一再抗議先生不讓她做想做的事。
同時間,慈恆的兩位好朋友發生婚姻問題,讓她感到心有戚戚焉!其中一對夫妻,少年時期來美深造,先生工程事業有成,早年投資房地產成功,住的是豪宅,開的是好車,但是婚姻生活不和諧,每天有吵不完的架,結果太太想不開,吞下大量安眠藥,雖然救回小命,卻救不回婚姻。
另外一對夫婦,先生是太空系工程師,住在南加州南灣山上可俯瞰景觀的豪宅,夫婦倆個性不合,吵了一輩子,曾經嘗試分居,可是又捨不下彼此,一起生活就又變成冤家。有一個星期天,先生陪太太去買一雙鞋,在購物百貨大樓又開始吵起來,一路吵回家,結果氣昏頭的先生,在廚房失手打死了太太。
兩件悲劇給了慈恆當頭棒喝,她終於意識到應該正視自己的婚姻問題,如何面對自己的「不開心」情緒?如何解決「不平等待遇」的生活?這些都是避免悲劇的當務之急。所以,她嘗試分居,搬到附近的房子去自立。
剛開始,她不敢買家具,而是租了三個月家具,因為她對自己沒信心,不知道自己能堅持多久……搬家的時候,祝咸 仁一直在搖頭,滿腦子只有一個字——WHY(為什麼),他不明白慈恆為什麽不快樂?
慈恆搬出去住之後,始終沒有開口要求離婚。祝咸仁一開始不相信軟弱的妻子竟頑強至此,但是看著她一步一步遠離自己,他又重新卯足勁,想極力挽回她的心。沒想到這一次,鮮花、巧克力、情書通通不管用了;有時候,慈恆一覺醒來,打開門會發現一束玫瑰花靜靜躺在門前,她感覺泫然欲泣,但是知道自己不能回頭。
超齡學徒,盡責乾媽
二○○五年,卡崔娜颶風重創路易斯安那州,災情慘重,許多民眾逃難到德州,美國總會發動全美志工救災,慈恆很想參加,可是當時的國際賑災年齡嚴格限制在六十五歲以下,大大超齡的慈恆被拒於門外。
但是慈恆鍥而不捨,親自向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陳情,她說:「國際賑災嫌我老,國內(美國境內)賑災總行吧?」最後,黃思賢被老人家的發心所感動,同意放行了。
當時拉斯維加斯志工鄭茹菁,被徵召去休士頓擔任「三合一」採訪記錄志工,於是兩人結伴同行。由於慈恆用的是里程數換來的便宜票,所以被安排了「東飛西飛」的行程,在美國飛了大半圈,轉了三趟飛機才到休士頓;鄭茹菁為配合她的行程,花了兩倍以上的價錢買機票,陪著她東飛西飛一路作伴,事後讓慈恆很是感動。
到了休士頓以後,慈恆發現三合一志工非常辛苦,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她常常很羨慕地看著鄭茹菁在電腦前施展「彈指神功」,鄭茹菁鼓勵她說:「你也能啊!學就會啊!」
於是慈恆放下身段當學徒,拜鄭茹菁為師學報導,當鄭茹菁隨隊出發賑災,返回會所立刻投入筆耕記錄,慈恆怕小老師餓著了就代為打飯,七十歲的老太太一手拿飯盒、一手端熱湯,用腳頂著門,顫巍巍地送飯給鄭茹菁。
由於鄭茹菁常常趕稿子到深夜,每天早上都會賴床,慈恆總是小聲拜託同室的志工:「小聲點,讓她多睡會兒。」等到鄭茹菁起床,她已將牙膏擠在牙刷上,又趕緊幫鄭茹菁把棉被疊好,表面看來是慈恆善盡「學徒」之責,其實那是一個資深慈濟人用心照顧法親的表現。鄭茹菁深受感動,抱著慈恆說:「這樣好了,從今天起,我就收你當『乾媽』吧!」
結束休士頓發放後,志工團隊臨時收到通知,要增加行程到達拉斯去。當時大家都忙著改機票,有的航空公司聽說志工自費去救災,准以免費改行程,有的意思意思罰款五十美元,只有鄭茹菁的不能改,因為她的行程太複雜。
慈恆很內疚,因為鄭茹菁是配合自己才會有那樣的行程。後果是鄭茹菁必須買一張非常貴的單程票,從休士頓飛到達拉斯,誰知她非但不懊惱,反而雲淡風輕地安慰慈恆說:「沒關係,先買再說,等我完成任務回頭再來和航空公司算帳!」這種果斷和乾脆的性格是慈恆沒有的,或許是互補的關係,慈恆開始欣賞這位小輩。鄭茹菁返回拉斯維加斯後,真的寫了封信向航空公司曉以大義,最後得到全額退款。
母女倆的感情愈來愈好,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鄭茹菁的上班時間是上午六點到下午三點,每天下午三點半就會打電話向慈恆報到,慈恆也開始期待這通電話,她們無話不談,成了忘年之交!
鄭茹菁拚命工作,不知「休假」為何物,慈恆便帶著她及幾位志工一起去亞歷桑納州的Sedona 旅遊,一行人住在慈恆的Time Share 旅店。為了省錢,他們隨身攜帶泡麵及冷凍食品,自己在旅店廚房做飯吃,慈恆還買了一箱便宜橘子當水果,白天出門看風景,晚上就在旅店裏聚餐聊天,玩得很開心!
有一天,他們出門去一個叫「史努比」的山頭景點,大家左看右看,看不出哪裏像「史努比」,鄭茹菁一個箭步衝到山前,在山坡地上躺了個四腳朝天的姿勢,然後言之鑿鑿地大喊:「就是這樣的史努比啊!」讓大家笑出了眼淚。
晚上回旅店之後,發現有一對夫妻看上了那箱橘子,體貼的太太剝開每一顆橘子都嘗了一瓣,甜的才給先生吃,可是,大半箱的橘子都是酸的,看到滿桌的酸橘子,慈恆吃也不是,丟也不是,鄭茹菁便自告奮勇「代勞」,邊吃邊被橘子酸得掉眼淚。
Sedona的故事很多,有一次鳳凰城聯絡處在此舉辦「一日精進」,拉斯維加斯志工應邀參加,原本由慈恆主講的一堂課,最後由鄭茹菁「代母出征」,她用幽默的講辭、用心的簡報,以「賭城清蓮」為題介紹慈濟志業,從此以後,「賭城清蓮」就成了拉斯維加斯志工的代名詞。
又有一次,慈恆等志工前往鳳凰城護持「大愛之夜」,當晚被安排到法親家留宿,由於人生地不熟,當年又沒有GPS導航,所以一直在街上團團轉,最後總算找到了方向。鄭茹菁握著方向盤大迴轉,讓正在塗口紅補妝的慈恆,硬把「櫻桃小口」畫成了「血盆大口」,大受驚嚇的慈恆在大轉彎的過程中脫口而出:「我的乾—媽—呀!」讓車上一干人差點沒笑岔了氣。
別人不如慈恆了解鄭茹菁,屢有受不了她強勢作風的志工,向時任拉斯維加斯負責人的慈恆告狀;慈恆深知鄭茹菁長年在勞工市場周旋,女人當男人用,所以養成了「武裝自己」的習慣。
鄭茹菁為人大而化之,做事卻有潔癖,之所以能夠白手起家,靠的就是「認真」二字,對工作要求相當嚴格,總是要盡力做到最好,如果不聽她的就要翻臉,因此,常常有人去向慈恆抱怨。
慈恆總是告訴他們:「那隻母老虎(指鄭茹菁)兇巴巴,可是她吃軟不吃硬,有事好好溝通,順著老虎的毛往下摸,順著她一點就可以成事,要不然母老虎可能會咬你一口!」聽完慈恆的開解,告狀的人往往一笑泯恩仇,不再跟鄭茹菁計較,慈恆又把同樣的話說給鄭茹菁聽,鄭茹菁聽了頗感慚愧,從此較為收斂。
原本應該是做女兒的照顧乾媽,沒想到鄭茹菁卻在二○○八年病倒,剛開始是反覆發作的膽結石,醫師主張「不開刀」,但是痛起來要人命,血壓經常飆過兩百,慈恆陪伴鄭茹菁多次進出醫院急診,度過一個又一個等待注射止痛劑的夜晚。
後來,擔任護理師的志工高翠玲,為鄭茹菁介紹慈濟人醫會的醫師,才知病情並非膽結石如此簡單,而是膽管阻塞、膽囊瀕臨破裂,決定緊急開刀割除膽囊。
開刀地點選在距離拉斯維加斯二十英哩外的一個新醫院,鄭茹菁被排在當日的第一刀,慈恆天未破曉就載著病人赴醫院,母女倆在車上欣賞沿途風景及旭日東升,彷彿不是去開刀而是遠足踏青,鄭茹菁感覺自己是最幸福的病人!
開完刀以後,過了幾個月健康日子,鄭茹菁又病了!同年十二月,慈恆半夜接到電話,獲知鄭茹菁鼻血流不止,被送上了救護車,馬上趕往醫院陪伴。
急診醫師為鄭茹菁止血後便放她出院,隔日又反覆,血色素一路從十二降到三,在加護病房被醫師宣布放棄,鄭茹菁拉著慈恆的手懺悔:「乾媽,對不起!我總是對您那麼兇……」所幸手術後救回一條小命,療養期間,慈恆一人獨守病重的乾女兒,法親之情流露無遺。
「三寶」「三嬌」,同心協力
二○○六年十二月十日半夜十一時起火,直到隔日上午才撲滅火勢,位處一樓的慈濟拉斯維加斯會所受到波及,燒成一片廢墟。
消防局因安全考量,沒有在第一時間開放火災地點,但從外面的焦黑一片,可想而知靜思小築擺設的書本、產品皆付之一炬,近期內恐怕無法滿足社區大眾對書籍方面的需求;會所內的家具、電器、海報等可能也全數燒毀,最心痛的是志工製作的活動海報,許多精彩照片都已絕版。
當志工們站在一片廢墟前,茫然不知所措,慈恆拉著大家的手說:「不要慌,先搶救未被燒毀的物件。」當年燒得只剩下一個宇宙大覺者像及旁邊的一盆蘭花安然無恙。
火災之後,附近一家建築器材店老闆林聰海,主動出借店面一隅給慈濟,讓慈濟人繼續辦公,一切會務照常進行。當地淨宗學會的居士們也過來探望,為志工們打氣:「沒關係,愈燒愈旺!慈濟在拉斯維加斯會愈做愈好!」
慈濟美國總會執行長葛濟捨及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立刻到賭城展開關懷,鼓勵志工購買自己的會所,於是慈恆帶著大家四處尋找新會所,終於找到一個八千平方呎的好地點,然後組隊回臺灣向上人請求祝福並獲准購買,順利於隔年三月搬進新會所。
新會所是一座空曠建築物,一切從零開始。慈恆考慮到多功能使用的會所,既要是靜思流通處,又是人文表演的廳堂,於是請活動幹事林妙琪及總務幹事許忠仁醞釀出舞臺的雛型。許忠仁繪圖設計後,志工從 Home Depot 買回一片片木板及一顆顆鐵釘,由號稱「賭城三寶」的許忠仁、顧正凱及Chuck Edwards,開始敲敲打打,連著幾天幾夜,一釘一板地敲打出慈濟在拉斯維加斯的新家。
許忠仁的妻子林秀蘭返臺前,特別交代拉斯維加斯的志工照顧許忠仁,如果「不乖」,務必打電話向她報告。誰知林秀蘭前腳登上飛機,許忠仁後腳就跑到會所開工,每當夜幕低垂,林秀蘭就得隔海來電囑咐女兒:「叫你爹地趕快回家!」
舞臺動工之前,許忠仁親手為拉斯維加斯會所做了一個精緻莊嚴的講臺,當總會的辜思浩及加州來訪的志工到會所參觀,看到這個人見人愛的講臺,紛紛向許忠仁下訂單,一口氣訂了六個講臺。慈濟人乘許忠仁「孤家寡人」之際善加「利用」,讓他在三天內做好六個講臺,慈恆感到與有榮焉!
慈恆尊稱許忠仁為「有求必應師兄」,舉凡會所門戶鑰匙壞了、 儲藏室加裝門鎖、需要講臺、甚至活動舞臺,無論大事小事全找「許師兄」,而他一定會給一個滿意的答覆。
慈恆讚揚許忠仁多才多藝、允文允武,大學主修外文系,在慈濟承擔翻譯工作;來美後曾經開過餐館,果雕功夫一流,就連香積組也自嘆弗如;而他的一雙巧手也能做「粗活」,看他做工對慈恆而言真是一大享受,幾塊不起眼的木板竟能化腐朽為神奇,讓人歎為觀止!
當時已接近拉斯維加斯聯絡處的五周年慶和新春祈福活動日,許忠仁要開工做一個活動舞臺,顧正凱及Chuck 也趕來湊熱鬧;顧正凱的拖車載木板,Chuck 作副手,「賭城三寶」趕工三天三夜,每晚都做到半夜十一點多,終於趕在大活動之前完成舞臺。
顧媽媽說:「兒子一聽說慈濟有任務,馬上就放下旅館的生意,給老爸老媽去打理!」又開玩笑說:「乾脆把兒子捐給慈濟吧!」羞紅了臉的顧正凱站在老媽身旁笑而不語。
Chuck 和妻子劉淑慧從愛荷華州搬到拉斯維加斯定居,在慈濟找到溫暖的家,認識了許多新朋友,當妻子去上班,Chuck在家感到很無聊,所幸有慈濟家人。會所搬進新家之後,Chuck得到了重要任務,他和顧正凱分工合作把會所粉刷得乾乾淨淨,又把高高的棕樹葉修整好。他常常自己騎腳踏車到會所,每到會所就會給慈恆一個熱情擁抱,然後甜甜地告訴每一位志工:「你是我的好朋友(You are my buddy)!」
另一方面,負責做細活的「賭城三嬌」──黃寶珍、李寶根及陳妙子也沒閒著,忙著用藍色的布做舞臺四面圍裙,黃寶珍和陳妙子帶了兩臺縫衣機到會所工作,李寶根負責剪裁。
黃寶珍在兩天內用十五小時把藍色的圍裙打成漂亮的折子;陳妙子因為家住得比較遠,得在天黑之前回家,即便如此,也辛苦了九小時配合趕工。沒有她們三位的投入,拉斯維加斯的活動舞臺就不可能那麼有特色!
慈恆感恩拉斯維加斯的「三寶」與「三嬌」,同心協力把活動舞臺做得又快又好,又漂亮又實用,參加五周年慶的一百六十位來賓都讚不絕口!等到林秀蘭返美那一天,慈恆很恭敬地向她報告:「感恩您『贊助』許忠仁師兄,慈濟已做了充分利用,現在完璧歸趙,敬請查收!」
背愛回家,遠離飢餓
進駐新會所之後,慈恆積極投入社區、走入當地社會,當時貧困學童的問題最是困擾拉斯維加斯社區;原因是卡崔娜颶風災害,讓美國的經濟問題漸漸浮上檯面,民眾逃難到其他都市,將問題帶去了其他地區,拉斯維加斯也接收了為數不少的受災民眾。
過了一段時間,美國總會又徵召乾女兒鄭茹菁去紐奧良,報導當地義診及關懷陪伴事宜。慈恆聽乾女兒說,風災過去許久,紐奧良殘破的房屋多半未能恢復原狀,橘紅色的標記提醒人們海水淹沒的深度,被颶風摧毀的醫院、被迫離職的醫護人員,悄悄地人間蒸發了,滯留城內的人鮮有就醫機會,許多人仍在風災的波濤洶湧中載浮載沈,有位民眾說:「一閉上眼睛,彷彿就有嗆鼻嗆喉的海水強灌進來。」
有人從此暴飲暴食、變相享受人生,路易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是卡崔娜颶風受創最深的兩個災區,諷刺的是,這兩州也在全美最肥胖人口排行榜名列前茅,因此有人選擇逃離傷心地,其中有部分人口撤退到了拉斯維加斯,至今尚未恢復元氣的大有人在。
颶風災後,慈恆除了領導志工配合官方的賑災活動,並接手「長期關懷慈善聯盟」(Long Term Recovery Committee,簡稱LTRC)及其他慈善團體轉介的個案,在卡崔娜的風風雨雨之中,牽著受災人們的手跋涉苦難。
遷居拉斯維加斯的民眾雖獲政府補助,但仍存在著「有一頓沒一頓」的窘迫,當時在克拉克郡(Clark County)登記有案的「街友子女」學生近四千人,週一至週五可由學校供應免費午餐,每到週末孩子們就得面對飢餓的煎熬。
聽說有孩子整天睡覺企圖忘記飢腸轆轆,也有孩子用麥當勞的蕃茄醬包泡熱開水「煮」成蕃茄湯過日子……慈恆聞之鼻酸,因此有了「校園愛心背包」發放計畫(School Back Pack Program)的構想。
首先發起校園愛心背包發放計畫的是愛心團(Corp. of Compassion),該慈善團體在卡崔娜颶風發生後成立,主要協助流落拉斯維加斯的卡崔娜災民安身立命,由史卡特‧薩立文(Scott Sullivan)私人捐款五十萬美元創始,註冊商標是由很多「心」集合在一起。
當時的「校園愛心背包」,以拉斯維加斯某賭場捐贈的藍色旅行袋,包裝兩日份量的罐頭食品及餅乾乾糧,每週四在愛心團倉庫打包,週五下午三時送到特定學校發放,學生必須在隔週一、二將背包送回,回收後的背包則於週四再打包、週五再發放。
愛心團志工採有給制,因此每個背包的成本,是食物七美元加行政費用三美元(支付車馬費)等於十美元;而慈濟背包的最初成本只要五塊半(批發商提供批發價),且不需行政費用。
為了順利推動「校園愛心背包發放計畫」,慈恆邀約拉斯維加斯慈濟志工在二○○六年七、八月間,輪流以客卿角色陪同愛心團發放、接受培訓,直到九月慈濟第一次的「校園愛心背包」發放,才由九名志工到學校主導,愛心團總裁史卡特及計畫負責人高瑞也到場打氣。鄭茹菁利用機會向史卡特介紹慈濟,並成功募款一百美元,寫下慈善團體之間良性互動的佳話。
「校園愛心背包」的發放是根據學校提供的名單,每個孩子都有特定的背包號碼,如此可登記孩子的過敏食物或特殊需求。有的孩子對花生醬過敏,慈恆交代志工們打包時得避免花生口味的食品;有的孩子家裏有更多挨餓的兄弟姊妹,慈恆又要酌情增加份量,免得家裏其他孩子受苦,食物背包的內容並非一成不變。
慈濟認助的學校是約翰‧派克(John S. Park)小學,二○○六年開始發放時,校方登記了八十二名學生,慈濟提供每週一百一十個「校園愛心背包」。該計畫由慈恆指派志工鄭榕娟統籌,從採購、打包到發放,每週約動員十名志工。
據克拉克郡學區調查,需要發放「校園愛心背包」的學校有十五個,大約有一千兩百名學生仍在「校園愛心背包」發放計畫的等候名單中,慈恆積極聯絡地方賭場及機關行號,期待接引有力量的菩薩,一起發放更多的「校園愛心背包」。
此舉感召了鄰近教堂加入,每週捐贈三十個乾糧袋,教堂的乾糧種類和數量還比慈濟的「校園愛心背包」內容更豐富呢!
校方安排在室內體育館發放背包,學生守秩序地排隊,慈恆及志工團隊親切問候發放,孩子們靦腆稱謝,大約一個鐘頭的發放,在愉快的氣氛中圓滿結束。經過近三年的互動,慈濟志工及校方、小朋友之間,愈來愈熟稔,每到週五,孩子引頸盼望「藍天白雲」的光臨。
一個天真無邪的小男生領了「校園愛心背包」後,對慈恆「咬耳朵」說:「我爸爸媽媽寫了封信給你們耶!」然後拔腿跑回教室去拿信,信上歪歪斜斜的字跡充滿童趣,顯然是父母口述、小朋友代筆的傑作,「非常感謝你們送食物給我家的孩子!」
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但孩子感恩的神情、愉悅的動作,讓志工「搬有運無」的辛苦瞬間化於無形。
小男孩奧騰在信中感性地寫著:「把食物送來給所有挨餓的孩子是非常慷慨的,送給我們的食物都那麼好,您們怎麼能夠做得這麼棒呢?我好喜歡您們的這個計畫。」
一封來自白恩的信,讀來令慈恆辛酸:「謝謝您們為我送來的食物,如果要我給您們打分數,我會打上A+++,因為您們送來的都是我夢寐以求,一直想要卻買不起的,再一次感謝您送給我的食物。」
小女生安娜以工整的字跡寫下:「我真的好喜歡這個計畫,背包裏有些食物我以前吃過,有些沒吃過,但那些沒吃過的東西其實滿好吃的,非常感恩校園愛心背包計畫及送食物的志工,但願這個好計畫一直持續下去。」
特教班的小朋友用五顏六色的圖案,表達自己說不出口、寫不出手的滿心歡喜,體貼的老師在圖畫上幫小朋友寫上「Thank You」,並加上孩子的姓名。
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句話,卻是孩子的真心話,純真得令人心疼,主導「校園愛心背包」發放的慈恆,衷心祝福孩子們有個不挨餓的週末。
每次發放,孩子們雀躍的心情都寫在臉上,目不轉睛地盯著綠色的旅行袋,也注意著其他小朋友的「行動」。
有一個小男生,突然指著一位背著兩個「校園愛心背包」正要離開的小朋友大聲問:「為什麼他有兩個?」後面的小朋友也跟著問:「為什麼?」一旁的老師耐心地對孩子解釋:「他幫弟弟拿另一個。」不服氣的小朋友又說了:「我家裏也有弟弟啊!」老師溫柔地摸摸他的頭告訴他:「必須就讀這個學校,名字列在名單上才可以。」慈恆聽在耳裏、痛在心裏,多希望自己有多餘的愛心背包,可以送給每一位期待的小朋友。
在這個燈紅酒綠的城市中,拉中「吃角子老虎」大獎,而一夜致富的幸運兒固然有之,但隱身社會黑暗面的弱勢者,又該何去何從?在電視媒體大賣「減肥廣告」、太太小姐想花錢甩掉贅肉的今時今日,可有人想過那些聞「週末」而色變,必須連續兩天靠睡覺及喝蕃茄醬泡水的窮孩子?慈恆說:「唯有讓孩子受教育,他們才有機會揮別貧窮。」
天堂街友,人間送暖
漢德城(Henderson)是美國人口成長最快速的城市之一,既接近繁華的都市拉斯維加斯,又享有學校、醫院、綠地及圖書館等完整社會資源,因此成為退休人士的最愛之地。
很難想像在此房價偏高、居民品味「蓋高尚」的漢德城,竟有無家可歸、沒飯可吃的流浪漢,而照顧這群徘徊在天堂角落街友們的,不是政府有關單位,而是民間團體 ——沙漠之友基金會(Friends in the Desert Foundation)。
沙漠之友在漢德城舊市區,服務街友十七、八年了,每日供應近百份熱食,週末無休。供應熱食的志工說,「只要是飢餓的人,都歡迎到這裏享用晚餐,不需要身分證明,也不用任何手續。」大約有八名志工輪流承擔管理,從採購、烹調、供食到打掃一手包辦,所有志工都分文未取。
居住在漢德城的慈恆得知後,主動聯繫沙漠之友,取得共識後,決定前往發放熱食。在沒有政府補助的情況下,沙漠之友需要社區的大力支持,慈濟又邀請到「熊貓快餐」一起種福田,為街友供應專業快炒的素食。
慈恆將沙漠之友的發放,規畫為年度慈誠、委員培訓課的第一個動態課程,志工們穿戴口罩、圍裙、手套,專業行頭半件不少,遵照衛生局規定標準為街友服務。
志工們會利用晚餐前的空檔,攜手表演手語歌,由慈濟人口琴伴奏,然後入境隨俗地邀請街友合唱「天佑美國(God Bless America)」,雙方友善地互動;街友也尊重慈濟的佛教儀式,祈禱、供養之後才歡喜就坐,享用餐點。
在慈恆的領導下,慈濟人的用心從準備素食開始,到運送、分菜、端送上桌、話家常、送客,外加娛樂表演,每一個細節都有專人把關,務求每一個行動都環環相扣,每一個活動都盡力做到最好。
雖然只是一頓晚餐,志工把每次活動都當作大事來辦,當街友低頭用餐,一次又一次把空盤子舉到志工面前要求加菜,志工總是以最快的速度為對方「努力加餐飯」。
一般而言,出席用餐的街友並不完全是「本地人」,有的人暫時落難,找到工作就脫離這個團體,這是沙漠之友最樂見的結果;有些人惶惶度日,轉眼間已在那兒吃上了五年飯,彼此間從「街友」變成「飯友」,志工們也一樣用愛心來服務他們。
從北加州來的艾瑞克因家庭矛盾而來到拉斯維加斯,離家到此只為聽說「拉斯維加斯有全世界最棒的餐館」,沒想到供他飯菜的卻是沙漠之友;艾瑞克目前打零工,準備存夠錢就回去和家人團聚,結束長達十三年的流浪生涯。
當他被問及住處,艾瑞克用閃爍的眼神,吐出一個賭場的名字,「你住在賭場裏嗎?」他想了一下,很小聲地說:「我的意思是,附近啦!」
街友告訴慈恆,他們真的無家可歸,露宿在這個沙漠之中。在這個夏熱冬冷的地理環境裏,他們究竟如何生存?慈恆不忍心再想下去了!當一個又一個的街友提出「下次再來」的約定,當沙漠之友的志工拿著行事曆追問慈恆「下次行程」,當他們淺嘗「慈濟」的滋味,尚未與慈濟人分離的那一刻,沙漠之友好像就懷念起慈濟的味道了!
洗腳修趾,盲友解顏
海倫‧凱勒說:「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集合眾人的力量就可以做很多事。」或許正因為她的先見之明,至今仍有許多人受到這句話的鼓勵,而持續為周遭的盲友提供協助。
座落於拉斯維加斯舊市區的盲人中心自成立以來,由獅子會及一些私人機構於星期一、二、四、五,為大約七十位盲友提供免費午餐。因經費緣故,星期三只能供應自費的墨西哥餅(Taco),對於阮囊羞澀的盲友而言,星期三便成了飢腸轆轆無處訴的代名詞。
因為許多盲友經濟困難,一天只能吃一餐,每到星期三只能在黑暗中聞著Taco的香氣,忍受飢餓的煎熬。拉斯維加斯的慈濟醫療幹事高翠玲獲知此事,便向慈恆報告,希望能夠組隊到盲人中心提供服務。
慈恆聽說,有一位來自越南的藥劑師崁(khan)非常發心,長時間帶領學生們於每週三到盲人中心當志工,自掏腰包做三明治供應給需要的盲友,但受限於經濟,每月只能供應一兩次,於是慈恆動員志工們發心投入盲人中心的服務計畫。
自二○○七年四月起,志工風雨無阻地在每週三到盲人中心,為盲友準備午餐,每月一次舉辦慶生會,每三個月協助足科醫師馬瑞克(Marek)為盲友剪腳趾甲。志工事先為盲友將腳洗好、泡水使趾甲變軟,抹上乳液,讓醫師修剪的工作較為容易,也使盲友們的足部更健康舒適。
有位盲友珍妮特問志工林濟克能否吹奏〈你是我的陽光(You are my sunshine)〉,當口琴聲響起時,她便拉開喉嚨、引吭高歌了起來,歡樂的氣氛立刻感染了周圍的人們,大家都跟著旋律唱和著,笑容在許多人的臉上綻放開來。
志工們戴上林濟克準備的手套,開始為盲友洗腳。洗好腳擦乾後,馬瑞克醫師便開始剪腳趾甲,他已經為盲友服務二十多年了,也為另外四間老人院提供剪腳趾甲的服務。馬瑞克醫師對慈恆說:「第一次有志工來幫忙洗腳,這使我修剪的工作順利許多。」
馬瑞克年屆五十,看起來和藹可親,慈恆告訴志工:「千萬別小看了剪腳趾甲的工作,當醫師的助手將剪刀一字排開,使用前後均用酒精消毒過,在換剪、遞剪的動作中,足可媲美開刀房中換手術刀的畫面,剪腳趾甲雖是小事,但馬瑞克醫師卻仍當做一件大事來處理。」她懇請志工也要以最恭敬的態度「浴佛足」!
慈恆記得有一位美籍非裔老太太,腳腫且有瘡疤,志工洗她的腳時還特別小心,深怕洗痛了她,馬瑞克醫師一看到她的腳,便問她是否有糖尿病,一旦證實就熱心地為她介紹居所附近的足科醫師,而不是要她來自己的診所看腳。慈恆對這位替病人著想且富有愛心的醫師,佩服得五體投地!
剪完腳趾甲後並不是立刻穿回鞋襪,貼心的高翠玲準備了乳液,將盲友們的腳上油保養一番,有兩位盲胞直嚷頭一回這麼舒服地被修剪腳趾甲,簡直像在天堂中,真是舒服透了!
高翠玲注意到有盲友連襪子都沒有,心下就開始盤算下次要買雙襪子送他。慈恆非常讚歎她的細心與愛心,並立即將其心願付諸實現。
看到盲友們臉上幸福的笑容,慈恆心裏充滿了喜悅,那是「浴佛足」後的法喜充滿,只有付出而無所求的人才能充分體會。慈恆感恩上人的教悔,沒有上人耳提面命要慈濟人放下身段,連父母的腳都未曾洗過的志工們,怎能彎得下腰去洗陌生人的腳?
「拉師回家思(拉斯維加斯)」的志工們真是有福報啊!慈恆發願發揚光大慈濟宗門行菩薩道,帶領大家攜手努力精進!
每年耶誕節,志工都與盲友共度佳節,禮物包括慈恆向總會申請的暖和毛毯、洛杉磯一位愛心廠商提供的棉襪,以及志工親手編織的漂亮圍巾等,分別在耶誕節及新年期間分兩次「送禮」。
看到盲友用手撫摸那柔軟溫暖的禮物,由淺而深的笑意自嘴角揚起,乃至充滿笑容的表情,還有什麼比「被人關心愛護」,更讓人高興的呢?
當盲友咀嚼著慈濟人準備的素食,擁抱著七十個寶特瓶回收製成的毛毯,儘管他們「看」不到眼前的藍天白雲,卻感受得到慈濟人特有的親切。發自肺腑的「God Bless You (上帝保佑你!)」表達了盲友的謝意;愈來愈多的慈濟人投入這項服務,樂意「牽盲人的手,走光明的路」,黑暗世界因愛的芬芳而有了春天的味道!
賭城招兵,締造淨土
慈濟於二○○七年至二○○八年間推動「克己復禮,全民減碳」運動,邀約大家一同隨手減少廢料,從個人、家庭、社區到整個社會,力行環保,保護地球。
志工走入社區、拜訪機關團體,每週四下午二至四時開出「慈濟列車」,到各機關團體收集環保物資,希望藉此引發大眾正視環保議題,一起投入「與地球共生息」的行動。
頂好超市總經理陳國興立刻帶頭響應,允許慈濟每週一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三時,在頂好廣場設置環保攤位,舉辦資源回收活動。
為陪伴賭城社區的環保之路,陳國興在頂好超市易主後,仍留守在拉斯維加斯推動環保,一直到聘用他的學校開學,才趕赴中國大陸執教。慈恆非常感恩他的護持,因為他,慈濟在拉斯維加斯的環保志業才能早早開花結果。
每週四的「與愛有約」,讓慈濟志工和社區大德結了好緣,慈恆更以七十高齡「勇於承擔」,經常搶著要做司機,很多八十歲以上志工,也暫時忘記自己的年歲,上樓下樓搬運環保物資,一點都不輸給年輕人。
或因此故,感動了許多美國在地人,Health South復健中心及Athletic 健身房等團體都主動邀請志工前往回收資源,就連內華達州立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大學生,也來慈濟會所取經。
為了接引更多環保志工,慈恆決定先培養環保幹部,首先被她相中的是黃寶珍。黃寶珍自二○○八年回臺尋根,到過臺中鹿谷環保站參觀後,就想回美國做環保;二○○九年暑假從加拿大回美後,遇上原負責環保的陳振和告假數月,便主動承擔,每個星期一到會所做環保。當時環保志工人力少,最多時只有八位。
為了招兵買馬,林碧桃與黃寶珍自費供應午餐,邀社區會眾一起做環保,結束後又負責清理場地,使得環保志業蒸蒸日上,志工人數隨之增加,最多曾有五十二位志工同時出動作分類,平均而言,每個禮拜有二十至三十位志工到場服務;回收販售所得從每月三十五美元逐漸到兩百四十美元,目前的最高紀錄是一千四百二十元。當黃寶珍得知五十磅紙類等於一棵二十年的大樹,她就與胡萍(血癌患者,慈濟照顧戶)夫婦聯繫。他們在中國城送中文報紙,過期的報紙都當垃圾處理,經過互動,他們願意把全部舊報紙捐給慈濟,每個月有六千多磅,真是「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
環保志工相處一室做垃圾分類,語言不通是最大問題,有的說廣東話,有的講潮州話,有的講英語,最開心的時刻是用餐,大家一齊唱〈供養歌〉,不分宗教與國界,一起做環保、愛地球,在這個醉生夢死的都市締造一片人間淨土!
隱身車棚的環保志工埋首清理瓶罐,有人扭瓶蓋,有人踩瓶罐,蹦蹦跳跳的隊伍中,多的是孩子的身影,孩子也許不知道「乾淨的地球」有多重要,但是到環保站「度假」還真的很有趣!
環保組長陳振和用小跑步,周旋在回收業卡車及回收物資之間,看到他肩上白花花的一片,志工走過來好心地拍拍他肩膀上的灰白,陳師兄一面靦腆說「感恩」,一面解釋衣服不是弄髒的,而是汗水累積成鹽分貼在衣服上。他雖是一組之長,但總是「走在最前,做到最後」。
為了獎勵環保志工冒著酷暑做環保,顧正凱特地搬來刨冰機,眾女將也隨之獻出芋頭、湯圓、芒果、鳳梨等甜品配合刨冰,提供志工享受「一冰入口,萬暑皆消」的清涼!
老美麥可(Michael Lenford)及娶了日本太太的郭家維是慈濟的「少數民族」,他們入邦隨俗盡量說華語,雖不流利但很誠懇。顧正凱、麥可及郭家維是環保組的最佳拍擋,三個人的燦爛笑容,為環保志業寫下註解:「慈濟環保站是拉斯維加斯最快樂的地方!」
跨州賑災,刮目相看
慈恆落實拉斯維加斯慈濟會務後,決定帶著志工「走出去」,協助其他會所的救災事務;當二○○七年聖地牙哥再傳野火災情,拉斯維加斯志工應美國總會之邀,組隊前往賑災,慈恆載著志工林碧桃、劉淑慧及李琴英等加入慈濟不到一年的生力軍前往加州,這是她們第一次跨州賑災。
第一天趕到聖伯納汀諾(San Bernadino)災區,已超過下午一點,加州的志工們已分配好工作,孫慈喜請慈恆等人到處觀察及了解環境,因此有幸與志工章惟豪編入同組。
章惟豪為新到的志工詳細解說:「剛到聖伯納汀諾之初,慈濟人尚未得到允許進入災區,第二天,忽然有一位女士直奔紅十字會和聯邦急難救助管理局的攤位,大叫:「慈濟在哪裏?我需要慈濟幫忙,我家被野火燒光光啦!」原來,這位女士曾在二○○三年加州野火時,接受過慈濟的救援,特別相信慈濟。
還有一位單親男士帶著四個小孩,住宿在小旅店裏,二○○三年也曾經接受過慈濟的援助,還沒找到慈濟前,他把旅店的電話號碼交給紅十字會,要求轉交給慈濟。章惟豪帶著大家前往探視時,好多受災民眾都跟志工打招呼,就像是老朋友一樣。
第二天上午五點不到,趕了兩個半小時的路程,抵達聖地牙哥聯絡處。拉斯維加斯志工被分配到福爾布魯克(Fallbrook)災區,老遠就聞到空氣中有濃濃的燒焦味,呼吸也感到困難,但是娘子軍巾幗不讓鬚眉,慈恆帶著「小兵」開始投入賑災工作。
見一位瘦弱又單薄的女士,全身都在發抖,慈恆趕快幫她披上一條毯子,讓她感覺到慈濟的「溫暖」。她告訴慈恆,有一天去看眼科,醫師進入診間直接告訴她:「你得了肝癌。」她一時不能接受,便問醫師是否走錯診間,希望他找的是另一位病人。
自那天開始,她必須接受定期檢查及各樣化學治療,近年又得了乳癌,她用的藥很多,都儲存在冰箱裏,房子著火時,所有的藥品都隨之燒毀……女士說著說著崩潰痛哭起來,慈恆擁抱著她,讓她在懷裏盡情哭泣。
一對中年美國夫婦對林碧桃說:「你們沒有白皮膚,沒有金頭髮,更沒有碧綠色的眼睛,但是卻千里迢迢趕來救我們,沒想到在自己的國家,現身救援的竟是來自東方的慈濟人,眼前的這一幕讓我非常感動……」
慈恆坐下來安慰他們,先生是六呎多高的大男人,雖然盡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但當他接受慈濟支票時,仍然激動地哭出聲來!
慈恆又載大家到七千多呎高的箭頭湖(Lake Arrowhead)災區,在一所天主教教堂前發放了近一百戶受災民眾。黃昏前下山趕回拉斯維加斯,大家在車內爭先恐後地分享賑災心得。
三位新志工雖然還在見習,但是工作效率讓人刮目相看,劉淑慧管理支票和記錄,有一次,電腦出來的數目有出入,她信心十足地表示自己的記錄是對的,果然,事實證明她是對的。
林碧桃的三位姊姊都是慈濟委員,她讀了十六年慈濟文宣,把上人的法和慈濟的信念背得滾瓜爛熟,她負責向受災民眾介紹慈濟,並指引填表。李琴英年逾七十,以一顆純真和善良的心接待災民和影印文件,此行交了許多加州的朋友,被封為拉斯維加斯的「親善大使」。
她們齊聲說:「以後有賑災的機會,別忘了幫我們報名哦!」她們樂意跟著慈恆上山下海做慈濟,滿載幸福而歸!
關懷急難,風雨無阻
亞利桑那州有一個小鎮哈瓦蘇湖(Lake Havasu),小鎮裏有一座模仿英國的橋,也叫倫敦橋(London bridge),讓人聯想起兒提時代常哼唱的民謠〈倫敦鐵橋垮下來〉。
二○○六年,十六歲活潑可愛的鄭小妹,以交換學生名義從臺灣桃園來到美國求學,原計畫一年期滿就飛回父母身邊,誰知道竟在回家前兩天出事,差點丟了小命。
當天氣溫很高,天氣非常熱,鄭小妹與寄宿家庭的八歲小男孩在住家的游泳池戲水,小男孩拿着塑膠水管澆水,鄭小妹不明原因在池中溺水,雖然住宿家庭的小男孩非常機警,立刻打電話向九一一求援,但鄭小妹仍在水裏停留長達十多分鐘,因腦部缺氧過久,一直昏迷不醒,情況並不樂觀。
臺灣慈濟接獲報案求助,立刻轉知美國慈濟總會。得知鄭小妹從哈瓦蘇湖轉到拉斯維加斯兒童醫院的加護病房繼續治療,美國總會又通知了慈恆。接到電話後,慈恆立刻與陳振和帶了熱食趕往兒童醫院探病,關懷鄭家父母。
鄭爸爸和鄭媽媽兩人不分日夜地站在女兒床邊,有時鄭小妹會不自主地全身顫抖,看在父母眼裏,心也跟著顫抖,還好醫師用藥把這些症狀控制住了。因為醫師搶救得當,經過十天加護病房的治療,鄭小妹終於轉入普通病房。
搬到普通病房後,鄭小妹的神智一天比一天清楚,慈恆擔心他們不適應美國醫院的食物,每天去探訪都帶上素湯麵、河粉等,這些好吃的素食來自志工開的一家「齋鹵味」小餐館。鄭家父母特別感謝「齋鹵味」老闆娘小蘭師姊提供的愛心素食,以及慈恆風雨無阻的關懷陪伴!
有一次,慈恆想換些花樣,帶了兩盒餅乾和一盒巧克力糖。當她摸著鄭小妹的手臂,對她說:「我帶了巧克力糖給你吃,你喜歡吃巧克力糖嗎?」鄭小妹的手臂居然動了一下,小臉也出現喜悅的表情,沒想到巧克力糖的吸引力還不小呢!
在美國,有三個住宿家庭輪值照顧鄭小妹的學習及生活,其中一家夫婦都是醫師,先生是急診科的醫師,他非常有愛心,很擔心鄭小妹回桃園飛機途中的十五小時看護,自願陪伴鄭小妹,與她的父母同行返回臺灣。慈恆居間擔任雙方的翻譯,非常敬佩住宿爸爸的愛心!
所幸鄭小妹的恢復超過預期,等到她能夠自行呼吸,就在鄭爸爸的安排下,自拉斯維加斯搭乘醫療專機到洛杉磯轉機返臺。
美國總會關懷團,包括孫慈喜、王慈倫及張良瑋特別前來拉斯維加斯,偕同慈恆等志工,一起唱誦佛號為鄭小妹祈禱,祝福她早日康復。這是慈恆接任負責人後的第一個個案,因此印象特別深刻。
蓮華出汙,清芬遠揚
拉斯維加斯聯絡處於二○○二年十一月十九日成立,慈恆選在二○○七年十一月十八日在拉斯維加斯希爾頓大酒店(Las Vegas Hilton Hotel)舉辦愛心宴,廣邀全美慈濟人凝聚愛的力量,在五周年這個特別的日子,散播愛的種子。
那是拉斯維加斯第二次舉辦愛心宴,二○○三年的「處女秀」規模較小,四年後隨著志業的蓬勃發展,參加人數也從三十六桌增加到五十二桌。在推開宴會廳大門的那一剎那,入場佳賓無不對場內及桌面布置驚豔不已,在那些讚歎聲的背後,隱藏了慈恆及幕後志工的許多心血。
籌備近一年的「愛心宴」承蒙美國總會護持,執行長葛濟捨與孫慈喜伉儷、總務組辜思浩及人文組陳清旺伉儷等多次領隊前來開會協調,從場地、募款、票務、節目、餐飲、拍賣、彩券、人員,到竹筒歲月和靜思文化推廣等大小細節,逐一溝通,並達成共識,總會並代為邀請男高音張志成到賭城助陣。
在賭城募款期間,有一位大德問南加州的慈照師姊:「最近慈恆在忙什麽?」慈照師姊告知,因為拉斯維加斯買了新會所,慈恆帶領拉斯維加斯團隊籌備五十桌的愛心宴要募款。這位大德聞言,眉頭不皺一下就捐出十萬美元,另外張恭逢醫師、陳建全醫師也是捐榮董的大菩薩,他們都是慈恆的好朋友。
「年僅五歲」的拉斯維加斯聯絡處辦桌,好人緣的慈恆頻向鄰近志工招手,請求支援,南加總會有超過一百二十位志工前來助陣,包括一組三十人的手語隊、三十人的人醫愛樂團、花道老師及各功能組精英,有人搭飛機、有人開車,也有組隊租巴士浩浩蕩蕩前來,用歡顏笑語為愛心宴加分。
當來賓穿過賭場叮噹作響的老虎機來到愛心宴會場,立刻籠罩在慈濟人文的芬芳之中,慈濟人以最美的笑容接待,來賓以最深的感動回報。鳳凰城也有八位志工前來,再加上賭城近四十位志工,動員陣容之龐大,可謂盛況空前!
愛心宴正式登場前,慈恆提議在會場旁設置攤位接引菩薩。「無聲靜拍賣」攤位募集社區善心大德捐贈的珠寶藝品,以無聲競標方式請來賓簽名競價。
當日最高價賣出的是慈恆捐贈的玉戒指,得價九百六十美元,由大德Joyce 方奪標;「消費」最多的是,美麗主持人林妙琪的先生陳銘達,他一共標得楓葉壺六百美元、金箔大悲咒四百美元及祥獅獻壽五百美元等三件藝品,共計一千五百美元。
投標人數最多的是如意菩薩像及刺繡心經,當劉清梅察覺投標率節節上升,臨場又各增加一件,共募款五千三百一十美元。
「靜思文化」攤位準備了著作、影帶、音樂、產品等,其中以環保餐具最具慈濟特色,也最受來賓青睞;「竹筒歲月」攤位介紹慈濟緣起,三十位家庭主婦每日存五毛錢做善事的故事。
來賓報到後便走向各攤位選購、觀賞、認養,忙得負責推廣的志工們應接不暇。摸彩券由可愛的慈少售賣,每張五元,認購者非常踴躍,獎品豐富,頭獎由長榮航空公司提供洛杉磯—臺北往返機票一張。
慈恆記得在「無聲靜拍賣」的過程中有一段感人故事,志工林慧華為募款慷慨解囊,不惜將自己壓箱底的嫁妝——東陵玉手鐲、瑪瑙手鐲及金鑽手鍊捐了出來,她的婆婆張英化在拍賣現場發現「似曾相識」的寶物,既讚賞媳婦的「喜捨」,又不忍媳婦就此別了祖上三代傳下的「傳家之寶」,因此大筆一揮,高價買回媳婦的嫁妝。
會中,播放拉斯維加斯聯絡處五年來在社區耕耘慈善的影片。在慈恆的領導下,舉辦兒童教學、食物背包發放、老人院探訪、盲人中心與受虐之家服務,還有車禍、急難、貧病救助,以及醫學講座、街頭募款、訪視、助念、環保等,也為社區提供各種團康活動,慈濟人期許自己如同蓮華出水,在這聲色充斥的地方散播清芬,洗滌汙濁的人心。慈恆帶領志工們發願,誓把自己的肩膀,借給苦難的人依靠。
慈恆上臺致歡迎辭,她笑容可掬,充滿感性地說:「這次舉辦愛心宴,就像在辦喜事一般。承蒙加州總會及鳳凰城的師兄師姊前來助緣,還有所有志工的同心協力,沒有大家的幫助,就沒有這場愛心晚宴。但更要感恩的人是所有出席的嘉賓,沒有您的愛心贊助與支持,就不會有這場成功的愛心宴。」
愛心宴主題定名為「感恩、尊重、愛」,原是證嚴上人總括慈濟數十年來,施者、受者、工作者銘謝於心的總稱呼,因此被選為愛心宴的主題及謝幕曲。周白師兄演唱,曲調優美動聽,歌詞含意雋永,每個人的情緒都衝到最高點,晚會在溫馨和感動中,畫下休止符。如同歌詞所寫,「感恩是水,尊重是河,感恩尊重讓世界灑滿愛!」似海水、若江河、滿虛空的感恩、尊重、愛,是慈濟人對所有人、事、物感謝的心聲。
歷經慈恆及賭城團隊近一年的奔走募款、籌備推廣,拉斯維加斯聯絡處在這場愛心宴中,獲得一百多人的善心護持,募得五十多萬美元。
拉斯維加斯這個城市,可以是「娛樂之都」,可以是「賭城」,甚至有人說是「罪惡之地」,但在五光十色之中,慈濟埋下一粒種子如蓮華出水,清芬遠揚,慈恆邀約大家共同灌溉及護持,直到賭城變成一片人間淨土。
傷心之路,有「媽」依靠
賭城給人霓虹閃爍、金碧輝煌的印象,說到拉斯維加斯就好像聽見「吃角子老虎」的銅板掉落聲,前來美國的旅人若是不「到此一遊」,就好像入寶山而空手回。
然而,地處交通要塞的拉斯維加斯事故頻傳,經常發生重大車禍,對那許多非死即傷的個案而言,賭城不是天堂,而是通往傷心之路。幸有慈濟人在這傷心旅程中,提供了「中途之家」,陪伴他們走過陰霾。
二○○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兩位中國大陸留學生,在友人邀約下同遊大峽谷,不料回程因超車不當,而發生車禍。風華正盛的三位女學生,在照片中笑容燦爛,迎風展現她們的青春與美麗,誰會想得到一場車禍奪走年輕的生命,大峽谷成了她們生命的終點。
中國留學生的家人,盼望著她們早日回國,光耀門楣,竟成了永難實現的夢。人生地不熟的家人,搭機抵達拉斯維加斯機場,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負起了接待的責任。出事十天後,鄭茹菁才接獲內華達州立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請託,出面協助處理,當日即提報給慈恆,在慈濟會所召開慈善會議,立刻動身前往關懷已來美的家屬,並為他們申請急難救助金。
中國留學生會長向慈恆提出請託,希望慈濟指派志工開車載家屬處理後事,並協助助念事宜。由於路途遙遠兼路況危險,慈恆十分猶豫,最後鄭茹菁自動請纓,說服慈恆批准放行,留守拉斯維加斯的慈恆虔誠發願:「如果茹菁一行人平安完成任務,以後我都吃素。」
家屬與慈濟志工分乘兩輛休旅車,於九日清晨五時出發前往出事地點亞利桑那州旗竿鎮,當地的志工已在殯儀館等候支援。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大峽谷的災情竟接二連三,不久後又有巴士駛向生命轉彎處;二○○九年一月三十日下午四點,距離亞歷桑那州西北方約兩百英哩、接近胡佛水壩處,一輛旅遊巴士在返回拉斯維加斯途中的九十三號高速公路上翻車,造成七死五重傷的悲劇。
事發不到半小時,在大學醫院擔任護理師的高翠玲接獲消息,立即致電慈恆請求支援,當時慈恆正與志工排練即將舉行的新春祈福活動,得知意外事故,立即帶領十二位志工前往關懷協助,在直升機將病患送達醫院之前,慈濟志工已到位待命。
肇事原因據稱是司機企圖關上一扇未關妥的門,因分散注意力而導致巴士東搖西擺,乃至失控翻車。車禍發生後,路上行駛的車輛紛紛停車加入搶救行列,六輛直升機飛來載運傷者就醫,五名傷者其中一人到院前即已往生。
經過搶救及治療,仍有三位重傷者必須住院療養,志工展開了漫長的關懷陪伴。洪邦耀先生從日昇醫院轉到漢德城的Health South康復中心,又轉到北邊的康復中心,其間又因為肝發炎被送往聖羅士醫院(St. Rose Hospital)急救。
慈恆每日奔走在醫院及會所之間,例行的探訪早已演變成「一日看三回」的局面,自稱一輩子沒認過「乾媽」的洪邦耀,看到慈恆就像見到「媽媽」一樣,他的兒子也改口稱呼慈恆為「奶奶」。
有一天半夜,洪邦耀睡得迷迷糊糊,突然感覺好像有人在他面前吐氣,半睡半醒之間,他睜開眼睛,卻大驚失色,眼前一片黑抹抹,只出現一口陰森森的白牙,原本跌斷的腿突然有了力氣,把半夜查房的「黑護士」踢個四腳朝天,還怪人家把他嚇得半死哩!
洪邦耀對美國的印象欠佳,因為此行差點連老命都沒了;幸好,在拉斯維加斯遇見那麼多熱心的慈濟人,自己還找到了一位「乾媽」。
擁有心理學博士學位的洪邦耀表示,據他「觀察」發現,慈濟是拉斯維加斯好人密度最高的地方。他對常來探訪的幾位志工,都能叫出姓名,並分析他們的性情;因為常年演說講課,他信手拈來的笑話,總讓探病的志工笑到流眼淚。
謝小姐住院近兩個月,大女孩不愛說話,慈恆聽說她喜歡畫畫,就為她買畫筆及畫紙,讓她盡情揮灑;志工張愷倫也送去毛筆及宣紙,讓她練字打發時間。謝小姐不喜米食,不吃飯也不吃麵,有時突發奇想躺在病床上「點菜」,過年的時候還點了炒年糕及餛飩湯呢!
為了讓謝小姐專心養病,謝爸爸決定隱瞞妻子已往生的事實。為了尊重謝爸爸,所有病友及慈濟志工都得「配合」這個善意的謊言,慈恆很是擔心害怕「紙包不住火」的那一天。意外的是,謝小姐安靜地接受了事實,聽話出院投奔聖地牙哥的遠親,慈濟人只能默默祝福,希望她趕快好起來、面對新的人生!
最讓人心痛的是趙瑩蕾,年紀輕輕就失去了感情甚篤的夫婿,留給她的是高齡的婆婆、稚齡的兒子,還有她一無所知的事業,最無情的打擊是她下半身癱瘓,從事教育工作的她,從此將以輪椅代步。慈恆每天兩次去探望她,陪伴她走過最脆弱無助的時光。
經過六十八天的相處,慈恆衷心佩服趙瑩蕾的人生觀,已經往生的愛人,即使把眼睛哭瞎也哭不回來,是一件不能改變的事實,唯有堅強地活下去,有勇氣的人不會因環境而低頭,不會輕易被打倒!
也許是年紀的關係,除了被慈濟志工膩稱為「LKK(老得一塌糊塗之意)」,慈恆還經常被稱呼為各式各樣的媽媽,比如「乾媽」、「簡媽媽」、「慈恆媽媽」,甚至,來自千山萬水之外的受助者,都對她真情流露地喊聲「媽」,對於在拉斯維加斯發生不幸的人,慈恆樂意充當他們的「美國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