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雅文
夜深了,我站在广西北海高层的阳台上,望着万家灯火和浩瀚夜空,一种无法释怀的哀愁与怀念,就像一团凝重的雾,萦绕在心头久久无法散去。
又是一个无眠之夜。
我忽然在想,在漫漫人生路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是很奇怪。你看吧,有的人与你近在咫尺,彼此的心却相距遥远,形同陌路,永远不会拉近。有的人与你相隔万里,中间隔着浩瀚大洋,即使数年不见,但彼此的心却贴得很近,那份怀念与牵挂,却从不曾离开,即使友人走了,走向了另一个世界,那份沉甸甸的怀念也无法淡去,仍然潜在心底成为永久的记忆。
也许,这就是缘分吧。
廖中强先生走了,走得太突然,太令人心痛了。
我与中强先生见面不多,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却像几幅画,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他那浑厚、带有磁性的歌声,时常敲打着我的耳鼓,唤起我的美好记忆《友谊地久天长》——
我认识中强先生,要感谢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主席李岘。说起李岘小妹,我和她又是一种特殊的缘分,我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相隔万里,却总是第一时间分享着彼此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痛苦。早些时候,没有网络,我们就写信,写长长的信倾吐心声,彼此鼓励。最令我感动是,我做心脏搭桥大手术,马上要上手术台了,李岘回国专程到北京去看我,我们眼含泪水在北京街头拥抱告别,她祝我手术成功,并向我承诺:从明天开始,她每天为我祈祷,祈祷一个月,祝我手术成功。
我常常在想,在漫漫人生路上,除了亲人,能有几个如此真诚为你生命担心的知己呢?
二十多年前,我写了一部旅韩华侨的传记长篇《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迟迟没能出版,想在美国华文报刊连载。李岘就将这部长篇推荐给了时任《华美时报》主编廖中强先生。该书在《华美时报》全文连载,并在华侨界引起很大反响。当时,该书主人公韩晟昊老先生从韩国赴美探亲(儿子在美),受到华侨界的热烈欢迎,称他是华侨界的骄傲,以很高规格接待他。韩老先生对我谈起此事,眼含热泪,感慨万端地称美国华侨太热情了,令他有无功受禄之感。
后来,我的几部作品都在《华美时报》连载,也从此结识了廖中强这位华侨界的朋友。
令我难忘的是与中强先生第一次见面,那是二十年前一个酷热的盛夏,他来北京开会,住在华侨饭店。我们相约在他的房间里见面,寒暄过后,他从衣柜里拎出一只黑色的、很沉很沉的双肩包,笑着对我说,他只带来了这只双肩包,里面装的全是送给我的礼物。
打开背包的刹那,我惊呆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从美国圣地亚哥飞到北京,我不知要飞十几个小时,我只知道那是我见过的最珍贵、最令我感动的礼物——我在《华美时报》连载的全部报纸。
(作协荣誉主席张雅文的著作封底)
我不禁感慨万端,一位美国华文报纸主编,竟然不辞辛苦,把这么重的报纸从美国背到中国,送给一位第一次见面的作者,令我怎能不感慨?他背来的不是报纸,而是一份沉甸甸的友谊,是一个文人对另一个文人的敬重,一个文人对另一个文人心血结晶的珍惜。
如此重情重谊之人太少了。我张开双臂与中强先生紧紧地拥抱,并在北京街头与他合影留念。
从此,只要中强先生打来电话,告诉他回国了,无论我在哪里,都尽量跑去看望他,邀上几位文友小酌。
2017年冬,中强先生回广西故乡探亲,特意跑到北海来看望我,我邀了几位文友为他接风洗尘,开怀畅饮,并送给他几本我近期出版的著作。我问他您带这么多书不嫌沉吗?他笑道:“你的书给我多少都不嫌沉。”
我们相约,明年冬天他回国时一定再来北海,再好好相聚。然而,美好相约却成了写在海上的誓言,再也无法兑现了。
此刻,我不由得又想起了中强先生曾唱过的那首世界名曲《友谊地久天长》:
“怎能忘记旧日朋友
心中能不怀想
旧日朋友岂能相忘
友谊地久天长
友谊万岁!朋友,友谊万岁!”
是的,友谊万岁。
2019年2月25日写于广西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