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余惠芬
--电视纪录片《飘在美国》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 华侨华人;自身研究;意义
[摘要] 本文试对12集电视纪录片《飘在美国》所反映出的当代美国华侨华人重视自身研究的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了华侨华人重视自身研究的意义。文章认为,华侨华人重视自身的研究,对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意识、加强与主流社会的沟通、增进各族群之间的了解,乃至改善国际关系、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美国国家公共电视台于2005年6月开始播出的《飘在美国》是美籍华人女作家李岘新近编导、摄像、独立制片的12集电视纪录片。它以生活在加州圣地亚哥市同一条街道上、同为中产阶级、却有着不同移民背景的四个美籍华人家庭(包括李岘自家)为主体,以美国十二个节日为主线,以当地华人社区的活动为穿插,通过再现华人在美国的真实生活,表现了华裔族群如何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碰撞、交融中重新认定自我存在意识的心理历程,以及旅美华人融入主流社会过程中的种种冲突、反思、波折与成就.。本文试对基于该片的一些思考,即美国华侨华人重视自身研究的意义进行浅析。
一.重视自身研究----当代美国华侨华人中值得关注的现象
华人移居美国,据史书记载,最早始于1785年,即美国刚刚立国不久。然而直至20世纪末,随着华人自身主体意识的觉醒、华人祖国的日渐崛起以及中美关系的逐步改善,才逐渐出现了一些专门记载华人移民北美的历史著作,如麦礼谦的《从华侨到华人--二十世纪美国华人社会发展史》、邓瑞冰的《寂寞的辫子——被遗忘的勇敢中国人》等。这些作品主要以史家笔法进行"面"上的梳理与概括。[1]
高小刚的《乡愁以外: 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研究了一百五十年来美国华人移民和美国华人创作的历史面貌;分析美国华人创作赖以生成的文化社会土壤和作者们的主观愿望;并研究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笔下对“故国”的不同表述,从而说明“故国”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文明是一个变化的文本传统。[2]
在帮助推进美国亚裔的研究,并将其从边缘位置推进至全球学术界前沿的亚裔学者梯队中,《美国华裔文学史》作者尹晓煌被认为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位。作为一名从事跨学科、跨文化领域研究的文化历史学家,尹晓煌对淘金热时代后期直至20世纪80年代所有形式的美国华裔作品作了详尽的梳理、分类与剖析。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发掘出一个被掩埋了的过去,而且为正确理解一个经常被曲解的现在,提供了敏锐的新视角。[3]
近年来随着大陆新移民的不断补充,美国的华侨华人社区正在经历一场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最深远的变化。今天的华侨华人社会的主体或年富力强的一代,主要是由在美国出生或幼年随父母赴美的华人后裔以及八十年代后涌入美国的新移民构成。除了学历高、在科技领域成就突出、和中国联系紧密等特点外,对自身研究的日益重视以及研究方法的日趋多样化, 已成为当代美国华侨华人中值得关注的现象。笔者欣慰地看到,近年来,除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的论著论文外,越来越多的从事不同行业的华侨华人,以不同的视角,通过各自不同的形式,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发挥身份、环境、语言等优势,参与“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们要让华侨华人艰苦创业的历史故事、落地生根的心理历程、融入主流的甜酸苦辣、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杰出成就,以及为居住国和祖籍国做出的巨大贡献,更多地再现于书刊、荧屏、银幕,使这个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重要组成部分的特殊群体为更多人所了解。
然而, 也许由于他们的这种研究仅属“田野调查”,至今似乎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国内有关其意义的论述文章也较少见。笔者认为美国华侨华人对于自身的研究,为我们多方面了解美国华侨华人社会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极有社会意义,且颇具学术价值,其作用不容忽略。
二.美国华侨华人重视自身研究的意义
椐统计,截至20世纪末,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数量已达到了3500万[4]。而美国人口普查显示,目前美国约有300万华人[5]。美国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国华侨华人中最引人注目,他们对于自身的研究可谓意义深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展现碰撞冲突交融,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文化学家通常把文化分为三个层面:表层,即器物文化,包括一切有形可感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中层,即制度文化,包括人际关系中各种体制规范、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深层,即观念文化,包括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传统文化、社会心态、价值观念、风土人情、审美情趣等。[6]
纪录片《飘在美国》通过再现华侨华人在美国的真实生活,全方位地反映了三个层面的文化碰撞、冲突、融合。
片中的主人公之一,现任美国一大公司财务总监的Julia可说是改革开放后出国留学并凭借自身的实力迅速“打进”美国主流社会的大陆留学生的代表。记录片在这个家庭中重点展现了中西文化融合后所产生的自然、和谐。如父亲节前,Julia和女儿一起为前夫准备礼物;在西方的感恩节团圆宴上,Julia母亲特制了中国的烤鸡代替美国的火鸡;80高龄的Julia妈妈学习英语、以及在Julia奶奶的墓前举行全家野餐聚会等。
在台湾女生Fun与美国老公共筑的爱巢里,我们强烈地感受到的是中西文化碰撞后的“去粗存精”。如内心充满浪漫情调的Vince,虽然对用摄像机窥探他在情人节向太太献花等亲密举动有所不快,但为了不违背太太的意愿,仍协助李岘将上述镜头重新演绎了一遍。儿子虽不习惯吃中国水饺,但为了让妈妈高兴,还是多吃了几个。
在老留学生Jim与两个混血儿组成的家庭里,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情景:中国的除夕夜,单身父亲带着劳累一天的疲惫煮好了速冻水饺,两个混血儿却因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理解父亲的思乡之情,扬长而去。
李岘坦言,开机时想拍的是“入乡随俗”,关机时却改成了“飘在美国”。笔者认为,随着片名的从“人间”到“天上”的变化,该片的主题更加鲜明,意义进一步深化。中国和美国是从文化到语言、历史等诸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的两个民族,显然,现在的片名“飘在美国”,更能反映出当代华侨华人“飘在美国”,根系故土,情牵大洋两岸的真实境况。实际上,《飘》片不仅写出了广大华侨华人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的载体作用,更重要的是展现了他们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媒介作用。
人类文明的演进与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的过程。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既保持自己本土的族群特点,同时又不断地在与外来文化的接触与碰撞中对其加以吸纳[7]。 文化之间应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8]。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 海外华侨华人这一特殊群体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灿烂辉煌、曾经泽被四邻的中国文化在全球每一个角落日益获得重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虽然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自身的魅力、国家的强大、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等等,然而,海外华侨华人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对于民族文化,他们即不“唯我独尊”,又不“崇洋媚外”。他们在将自身的研究成果融入文字,搬上荧屏、银幕的同时,展示了“适度的民族自豪感,开放、包容的民族精神,‘和’、‘合’的民族性格”[9]。或者说,中西文化通过他们实现了更加直接的融汇,世界人民通过他们更明白地解读了中华文化的“和而不同”之精髓,中华民族“海纳百川”之胸怀。
(二) 增强民族认同意识,惠及华裔后代子孙
民族意识是随着民族产生而形成的,也将随着民族发展和消亡而发展和消亡。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特别是在民族不平等、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的根源还未能根除的情况下,民族意识始终存在,只是表现为时隐时现、时有时无、时浓时淡而已。人们的认同是多方面的,甚至可以是双重和双向的。但是,对具体的人来说,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是基本的认同。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理论上说,认同意识与分界意识是构成国家意识的基本内涵,也是构成民族意识的基本内涵。国家意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随着国家认同的变更而变更,惟独民族意识对具体的民族成员来说,是不可变更的。[10]
周总理曾经用一个十分形象、生动、准确的比喻来说明华人与祖籍国的关系,他把华侨加入当地国籍比作是女儿出嫁和男儿招赘。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和江泽民的侨务思想明确地把海外华人确定为中华民族的成员,这就在理论上确认了华人与祖籍国之间另外一种重要关系,即民族认同的情感关系[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外华人在国家认同上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其认同意识从原先的“叶落归根”转变为“落地生根”。然而,作为民族诸特征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因素---民族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民族感情,始终是他们团结和维系其民族的精神纽带。
美国劳工部部长赵小兰曾在不同场合鼓励华裔“要勇敢的表现自己”;“在美国这样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华裔要有信心,要努力展示自己的特色”。 而她本人可说是通过“把美国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华人谦虚、勤劳的精神结合起来”,靠自己的不断努力,不断竞争,成功突破“玻璃天花板”的典范。在第一位国会参议员邝友良,第一位国会众议员吴振伟,第一位州长骆家辉,第一位驻外大使张之香,第一位名校校长田长霖之后,赵小兰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人部长,不仅为美国华人参政树立了新的丰碑,也圆了好几代人的“美国梦”。
李岘在片中巧妙地引出夫君Gin的故事来诠释这种民族认同的情感关系,使人感到亲切可信。Gin祖籍广东台山,幼年时,由于日本侵华战争爆发,父亲英年早逝,母亲不得已将他送给了养父母。后来养父在美国淘金梦的驱使下,漂洋过海,独闯“金山”,然后是养母离家抛子“金山”寻夫。Gin在养父母的帮助下,三次改姓,才通过了移民局的“审口供”,几经辗转与他们在美国重逢。青年时代的Gin放弃了养父母经营多年的中餐馆——几百万家产的继承权,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拿到了生物学博士学位,成为一名大学教授。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Gin终于找到了离别半个多世纪的亲人。80年代初,中国当时唯一的一所华侨大学暨南大学刚复办时,Gin就成为第一批到中国讲学的美国专家学者,并邀请在美国国防部工作的好友一起为学生上课。为筹建暨南大学生物系, Gin还毫不犹豫地捐出价值2万多美金的仪器设备。至今,他利用美国大学每7年有一年的科研时间,已在中国十几所大学讲过学。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为美国做的贡献够多了,现在应该为我的祖国做点事情了”。
实际上, 李岘代表了一大批“飘”在美国的海外华侨华人的精神风貌。他们带着自身的文化去接受西方文明,他们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再塑崭新的自我;他们在星条旗下演绎着天方夜谭的同时,念念不忘祖(籍)国的传统文化。如果说早期的移民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传承了华夏文明,如果说少数华人精英们是以其在某一领域的成就和个人魅力影响了美国的主流社会,展现了“龙的传人”的风采,“李岘们”则已是在有意识地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开始对自己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深入研究,并主动向外界介绍自己
一百多年来,美国华人从开矿山、筑铁路的“苦力”、“猪仔”,到今天成为美国的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和贡献日益获得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和赞扬,这期间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又辛酸的道路,这期间发生了无数催人泪下的奋斗故事。
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对几代人在美国打拼、成长、生根开花经历的再现,有助于增强海外华人的民族认同意识,绵延中华文化、保持民族特性、凝聚华人社会、侨胞之间的乡情和亲情,同时可为更多的、尤其是新华侨华人增强生存竞争能力,改善在当地的生存环境,赢得更多发展机遇,更好的融入主流社会提供良好的借鉴或范例。
正如许多老华侨华人所言,要让后代了解,由于华侨华人几代人的努力及其杰出表现,尤其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才使得社会对华裔有今天的认同和接受,才使得今天的新一代华侨华人能够享受到宽松的社会和族裔环境,从而产生身份上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可以扬眉吐气地向外界说:“我是华裔”。
(三)加强与主流社会的沟通,增进各族群之间的了解
《飘》片的创作者李岘说: “我们不仅要向自己的子孙后代,还要向主流社会以及各个族裔展示华夏子孙的风采,展现中华文化的精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地球村概念的深入人心,我们所生活社会的日益国际化、信息化、多元化,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相互了解。美国华侨华人对于自身研究的兴起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有利于加强与主流社会的沟通,增进各族群之间的了解,从而推进居住国各民族间的和睦,为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开展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打下基础。
十三年前,从“北大荒的小屋”一步一步地走进了第五大道的艺术和商贸殿堂的周励,以自己的经历和体会为题材创作了《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该书出版后,曾轰动文坛。10年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再版了10次,销售量达160万册,被评为90年代最流行的十部文学作品之一。1995年,日本NHK电视台还专程赴纽约,实地拍摄了周励揣着40美圆在美国创业成功的记录片,作为“美国新移民专题”在日本播放,受到日本观众的好评。[12]
《美国华人:口述历史》的作者, 2004年11月离去的、在美国出生成长的36岁的著名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张纯如,可说是“讲述华人自己故事的杰出代表”。她十年间写了三本书:第一本讲述了中国出生的物理学家钱学森冷战期间被美国驱逐出境,后来开辟中国导弹之路的故事。第二本书是引起世界瞩目的畅销书《The Rape of Nanking》(《南京大屠杀》)。这部“用笔叙述滴着血的历史”的书,使她一举成名,享誉天下,被认为是“以最美的青春,唤起天下人的觉醒”[13]。 已故历史学权威Stephen Ambrose 高度评价张纯如及其作品的意义,称她为“可能是当今最优秀的年轻历史学家”。2004年,即她去世当年出版的《美国华人:口述历史》是她的第三本书。作为一个华裔美国青年,她以自己特殊的成长背景,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为华裔群体如何在美国争取权利、发展自身提供了智慧,为主流社会和其他族群增进对华裔群体的了解提供了参考。
在电视纪录片《飘在美国》中,作者在“美国国庆”,“两种忠诚”、“悼念亡魂”等情节里,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美国华人那微妙复杂的移民情节以及真挚感人的爱国心和血浓于水的故国情,令人震撼,发人深思,可说是美国主流社会和华裔族群之间心灵沟通的一叶小舟。同时,以十二个节日为主线延伸出的历史背景,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展现出的包括华人在内的各族群的风土人情以及普通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也为各族群之间的互相了解打开了一扇窗口。
一位美国银行家说,影片《飘在美国》加深了他对华裔的理解,澄清了许多似是而非的误会。许多来自不同国度的新移民反映,通过这部片子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真实的美国。一个当地电视台的韩裔主播在参加首映式时感慨地说:“当年我刚到美国时参加美国的万圣节身穿本民族的服饰受到别人的嘲笑,很是痛苦,如果当时能看到这个片子的话,我会减少很多困惑”。
《飘在美国》问世后,华人社区及美国主流社会都给予了极大的肯定。美国劳工部部长赵小兰、圣地亚哥市市长DickMurphy致函祝贺,圣地亚哥市长亚裔顾问委员会以该委员会的名义向社会推荐该片。中美等国媒体对该片做了大量的图文报道,中文版《世界日报》、《华美时报》、《文艺报》、英文版《亚洲时报》、《西班牙裔报》、《菲律宾裔报》都分别介绍了该片。许多美国大学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积极收藏该片,将其作为教学或研究现代美国移民家庭和华裔文化的音像资料。
三. 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人民面临的三大任务[14]。在当前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大华侨华人对于自身的研究,在改善华人在居住国社会的形象、为学术界相关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的同时,增强了华侨华人的民族认同意识,促进了华侨华人和当地各族人民的睦邻友好,增进了所在国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友谊,为推动所在国与中国开展多领域的合作交流,乃至维护社会稳定、改善国际关系、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注释]
[1] 陈涵平:《传移民历史,记热血华人——“美国梦”学术研讨会综述》,《学术研究》2003年第7期。
[2] 高小刚:《乡愁以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3] (美) 尹晓煌:《美国华裔文学史》 (中译本), 罗杰.、丹尼尔斯所写前言,徐颖果主译,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摘自《国土经济》2001年第6期。转引自侯松岭、汪波《华侨华人社会百年变迁及21世纪发展趋势》,《东南亚纵横》,2003年第7期
[5] (美) 尹晓煌:《美国华裔文学史》 (中译本),徐颖果主译,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6] 刘俊:《从深层到表层的中美文化差异》,《株洲工学院学报》,第16卷第3期,2002年5月。
[7] 罗锋:《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探索与争鸣》,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5期。
[8] 费孝通:《世纪老人的话---费孝通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1页。
[9] 王义桅:《用爱国主义超越民族主义》,《环球时报》,2005年1月31日。
[10] 郑民:《略论东南亚华人的认同意识问题》,《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11] 石汉荣:《“中华民族”之我见——侨务工作中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2期。
[12] 麦子:《镜头对准美国—驻美记者手札》,2003年版,第210页。
[13] (美) 米妮:《有感於张纯如的离去》,《华人》,2004年第12期。
[14] 钱其琛:《钱其琛在新世纪华侨华人社团联谊会开幕式上讲话》,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6月20日新华网
注: 此文曾发表于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