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论才俊,首推潘毓刚》

    作者 余惠芬

                                                                            ——记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潘毓刚

       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潘毓刚教授在我院(暨南大学国际学院)任教的几个月里,多方媒体记者纷至沓来,各类采访文章频频见报,我这篇如何写出特点呢?潘教授虽是一位量子化学专家,但对人文科学也有深厚学养,其学识与才华令人钦慕。我斟酌再三,决定借用李敖先生为其所赋之诗的标题来作为本文的标题——放眼论才俊,首推潘毓刚。

                               奇才怪才

 

       潘毓刚祖籍广东梅县,1936年在广州出生,1947年迁居台湾。1959年,他从台大毕业,1961年,在服完预备军官役后赴美国耶鲁大学深造,在密西根州立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他仅用了许多人需花费时间的三分之一完成了从助教到终身职正教授的奋斗过程,创了美国3000多所大学排名第39位的波士顿学院化学系晋升正教授最快的纪录。

       潘教授在量子化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奠定了他的学术地位,被列入《美国科学家名人录》、《世界教育家名人录》,并荣获前联邦德国高级科学家特别奖,被德国波恩大学、史图佳大学、马克司甫朗克研究院等著名高校和机构聘为客座教授。潘教授还曾连续4年担任全美华人协会总会主席,荣获全美华人杰出贡献奖。

      令许多人感到惊叹不已的是,这位世界量子化学泰斗从小最感兴趣的竟是哲学,升大学时按照父母的期望报考了理工科,取得了气象学学士学位,到美国之后,才攻读化学博士。而他的老朋友李敖却认为:“如果小潘当年在大学攻读人文科学,他的成绩可能更大,也许已为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文方面诺贝尔奖的人。”

       潘毓刚读书不仅有天赋,而且颇有些超凡之举。他勤于思考,善于探索,勇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因此在大学时获“怪才”雅号。

       他从读小学五年级时就开始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读高一时,由于想找一个有空调的地方看书,偶然发现美国大使馆的新闻处图书馆有非常好的科普书,不久他就在读书的基础上编译出版了一本科普读物。

       上大一时,他觉得有些课程自学效果更好,便决定自学由“化学界的爱因斯坦”——鲍林所著的英文版的《化学》,并边读边翻译,到大一暑假时和友人合译的《化学》中文版就问世了,而且成了港、台及东南亚地区非常畅销的化学教科书,其版税足够他支付大学4年的学费。在此后的大学读书期间,他又出版了2本书,发表了近200篇和科学有关的文章。至今他已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专业书评60多篇,出版科学著作4部,并曾应邀赴30多个国家讲学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在生活中,这位科学家也有与众不同之处。据说当年在台大与女友王淑江谈恋爱期间,他经常是随手扯张纸就写出“情书”一封,有时竟用报纸的空白处写信。也许正是由于这股“怪劲”,使他最终赢得了台大气象系最优秀女生的芳心,成为他走向成功之路的忠实伴侣。

                               巨子赤子

      被称为“科学巨子”的潘毓刚教授成名后最念念不忘的是如何为祖籍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他经常说:“我虽身居美国,但一直以身上流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为荣。”

      他将满腔爱国热情倾注在赴美留学生及访问学者身上,及争取在美华人的地位和权益、促进中美各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努力上。1977年以来,他多次辞谢其他国家高薪厚酬的聘请,每年义务回中国大陆讲学,先后被国内32所高校和科研单位聘为名誉教授。他还作为中国科学院首批聘请的10位顶级科学家之一,连续10多年担任对我国改革开放影响巨大的《科技导报》的顾问编委兼海外的总联络人。1984年,他应邀回国参加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观礼,和其他39位著名海外科学家一起受到邓小平同志的亲切接见。

      他频繁往返于大洋两岸,为祖籍国的改革、开放献计献策,为科技的进步、发展奔波操劳,为故乡的基础教育出资出力…… 他的爱国情、报国志还体现在他那运笔如刀的文章里。凡是读过《潘毓刚文集》的人都不难从那一篇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民族利益、世界和平的议论文,那一篇篇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反“台独”,反分裂的讨伐檄文,那批评部分国人劣根性的投书及建议中,强烈地感受到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自暨南大学于1986年聘请潘先生为名誉教授后,这是他第二次回暨大服务。实际上,去年他曾因太太查出患了癌症,中断了在德国原本为期一年的讲学,回到美国照顾太太。而当太太病情稳定后,他立刻写信给暨大校长,主动提出要为暨大服务一学期。由于暨大国际学院全英语教学的特色需要既精通专业又胜任英语教学的人才,潘教授认为这一工作对他十分合适。除了分别为学院大一本科生和化学系研究生教授三门化学基础课外,潘教授还多次应团委和学生会的邀请,举办有关“科学与社会”等专题讲座。曾经师从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海森堡、迪拉克等名师的潘教授虽已69岁,不仅智力过人,学识超群,而且思维敏捷,记忆力极强。他上课从不看教案,演讲从不需讲稿,却总能引人入胜,博得掌声不断。

       潘教授在不同场合表示,自愿到暨大教一个学期的化学基础课,其目的有三:一是提倡资深教授上基础课;二是减轻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科研;三是将所得工资全部捐助贫困学生,让穷人子弟或弱势群体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

                                良师益友

       成就的光环并未改变潘毓刚教授平易近人,朴实谦逊的品质。使暨大国际学院师生肃然起敬的不仅是先生的学识和智慧,他的人品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位难得的良师益友。

       潘教授对学生充满爱心,既教书又育人。他一贯提倡年轻人要敢于挑战权威。在课堂上,他总是鼓励学生们提问题,如果能提出比较有深度的、教师回答不出的问题,就可获加分。他告诉笔者本学期虽没有学生提出过他回答不了的问题,但已有8位同学因指出他在演算推导时出现的板书错误而获加分。我曾听过潘教授的一堂课,十分认同学生们的反映:“听潘教授的课是一种享受。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学习乃至怎样做人。”

        许多大科学家似乎已无暇或不屑顾及凡人小事,可潘教授却不然。在我院工作期间,他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关心学院的发展;像朋友一样和同事们聊天,和同学们谈心;遇有其他方面的各类邀请,他总是事先“请假”;和他约定会面时间,他会提前几分钟到达……

      一次他打电话给我,说要“请教”几个问题。原来是他的乡亲们想请他在和某些领导见面时转达一些有关家乡发展的建议。而他一方面觉得有义务帮助乡亲们,另一方面又恐让领导为难,加之对国内情况不甚了解,想听听我的意见。我说了几点个人的看法并强调仅供参考。事后他专门打电话给我,说我的建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示感谢。

      还有一件事令我十分感动。当潘教授将他的文集送给我后,我就将几本发表有我文章的杂志回赠先生。不料潘先生大加赞赏而且将其中一篇复印后寄给远在美国的太太,使我颇有受宠若惊之感。

      前几天,我收到潘教授从美国发来的快递,打开一看,是他给我院和我校所有相关人员的表示感谢的卡片以及我院两位秘书向他索要有其签名的文集。细微之处见精神,潘教授的品格、气度,由此可见一斑。


注:此文曾发表于中国广东刊物《源流》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