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面,虽然有了留英的经历,但马里兰美国研究专业取向、重点不是我所偏爱的美国文学,也不是美国历史,而是美国文化,特别是美国大众文化。因这个缘故我有机会选修了不少耳目一新的课目,比如东西方文化比较、文学与社会、十九世纪末美国文化转型、美国大众文学、美国大众文化等。
美国大众文化课教授对正统美国文学有偏见,我修这门课着实苦不堪言。一是一窍不通;二是兴趣不大;三是教授偏见。我为这门课写了六篇作业文章,我认为有独到见解的,教授却满不在乎,不冷不热地评论几句;我认为不太满意的,却赞赏有加。好在最后还是混了个A (优),修完了这门课。马大美国研究专业虽不注重正统美国文学,但也不限制研究生到英语系选修美国文学研究生专业课,使我有机会选修了1865-1914美国文学、菲茨杰拉德和海明威、美国文学理论、文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等。
美国大众文学课教授,Dr. Gordon Kelly(时任马大美国研究系主任), 对我的背景及对美国文学的偏爱比较了解和同情。我曾修过他教的文学与社会课并在他的指导下进行过一个学期的学术专业阅读。他对我的印象不错。我上他的美国大众文学课是为了在这个领域里找到博士论文的题目和他的学术支持。为了赢得Dr.Kelly对我的选题的兴趣,我花了很多时间写这门课的论文。由于时间有限,仓促中难以判断题目过大而无法按预想的计划完成。结果论文越写越长,超过原订25页论文的两倍。再有20页就要和我的硕士论文一样长了。幸好Dr. Kelly赞同我的选题。他不仅给了我最好的成绩A (优)并愿意做我的博士论文导师。
来美两年半,在勤工俭学、半工半读中,我完成了所有十门必修、选修课,除十九世纪末美国文化转型课得分B外,其它九门课成绩全A。
系主任Dr.Kelly同意让我提前参加博士资格大考三门中的两门。1989年6月底我顺利通过了美国研究专业历史、哲学和方法论;同年9月通过了美国文学与社会(专业);1990年4月在英语系通过了最后一门资格考试:美国文学。
了,”姚陆生提醒道。 “等我们干完活,通过验工后, 他会按合同付给我们工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