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没有不散筵席

  1983年夏季,七九级全体毕业。我和妻子林东宁那时意想不到地被拒绝去加拿大的签证。理由是1978年2月,林东宁放弃了加拿大籍,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据签发加拿大签证的领事讲, “没有人放弃过加拿大国籍!” 言下之意此举是对他们的侮辱。林东宁加入中国国籍时《中国青年报》曾以题为“北美洲燕子飞回来”加以报道。1980年7月15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她放弃加拿大籍后的“遗憾吗?”短文。

  1980年7月15日《中国青年报》同期第三版,正好是短文 “遗憾吗?” 的另一面,刊登了唐恺的题为“我的自修生活”。以前只听说他是一位有名的法语专家,《毛泽东选集》的法译本由他最后定稿。透过他的文章,才知道大名鼎鼎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院长唐恺是自学成才,用他自己的话:“我没有上过高中,也没有上过大学。”

   文革时期唐恺身为副院长和其它“几个院领导都被批斗,其他领导在那种情势下都不得不低头弯腰,独他昂首挺胸,同学生对着干。一次,是个冬天,他又和学生对吵起来,一激动,头一甩,连戴的毡帽子都甩得掉了下来,真是‘怒发冲冠’了。”文革结束后,唐恺主动要求调离二外,到中联部担任了一个司的司长。曾在二外“童怀周”将“天安门革命诗抄”编印成册缺乏纸张的关键时刻伸出援助之手,“经中央宣传组的王揖同志,从人民日报搞到第二批纸。”1979年3月至1983年9月,正好是我们七九级四年学习期间,唐恺返回二外就任院长。七九级毕业生的毕业文凭、学位证书都是唐恺签名。

   参加《星期日英语》智力竞赛的四人中,吴涛考上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朱宁选择贸促会、李文心留校任教。我原定不参加毕业分配,被拒签证后,选择留在二外英语系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