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走进大峡谷》

作者:赵燕强

    从人类踏足于科罗拉多高原起,大峽谷就以其恢宏的气势,斑斓的色彩和沧桑的历史震撼着每一位來者。当我驱车行驶在海拔2122公尺的科罗拉多高原上, 一种包容万物的空旷感便掠上心头。我期待着峽谷的出現,卻迟迟不见其踪迹。谁料左顾右盼之间,大峡谷像是从天而降,令人毫无准备, 指顾之间,脚下已是深不見底的悬崖峭壁。第一眼的震撼,无以伦比,难以言述,遥望对岸,竟有十六公里之遙,那么可望而不可及,超出了人们对峽谷的理解。难怪美国自然学家约翰缪尔曾把大峡谷描绘成只有在外星球才能看到的景观, 那种难以置信的錯位感可略見一斑。

    举目远眺,山外有山,谷中有谷。科罗拉多河像一条呈淡绿的丝带在山脊之间时隐时现。历经六百万年昼夜无息的劳作,在不经意间为我们留下了一条长455公里,深1.6公里,宽16公里的峡谷。风霜雨雪,这些自然界最基本元素像是一个个想象丰富,才华横溢的艺术家,鬼斧神工般地创作出成千上万件令人叹为观止的雕塑作品。走进大峡谷, 就如步入一个石雕世界, 我极尽眼力, 却无法捕尽岩石的造型, 色彩和气势: 有的象城堡, 巍峨聳立; 有的象庙宇,庄严神圣。那斑驳陆离的岩壁就象是一本活的地质教科书,每一层岩石都是这本书中的一个章节。虽然因年代久远,页码不全,文字残缺,但是人们仍顽强地读着这本书并努力把它读懂。

    地质学家在峡谷的岩壁上辨认出十二层代表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记录了地球从前寒武纪至古生代所经历的二十亿年沧海桑田的变化。生命旺盛的海洋,浩瀚无垠的沙漠猛烈喷发的火山, 草木茂盛的森林都在岩石里留下了痕迹。沿峡谷边缘漫步,在石灰岩层中竟能看到古生代海洋贝壳的化石,虽经历了两亿年的地质变化,其形状仍然依稀可见。其实在大峡谷之上本来还应有代表中生代, 甚至新生代的沉积层, 只是经过千万年风剥雨侵, 已不复存在了。

    和大峡谷沧桑的地质史相比,人类的活动只是短暂的一瞬。1933年,在峡谷里发现了用芦苇和树枝编织而成的小鹿,小羊等手工艺品,经发射性同位素测定,将其年代追溯到4000年前,提供了大峡谷人类活动的最早证据。多支印第安人曾栖居于此,并在悬崖峭壁上留下了遺跡,使人们对他们的来龙去脉产生了种种猜测。今天在大峡谷及周围住有三支印第安人: 华拉葩族在西, 纳瓦赫族在东, 而亚帕苏帕伊族则生活在谷底。

    亚帕苏帕伊印第安人将大峡谷的形成和人类起源交织在一起,讲了一个充满神奇,梦幻和迷离色彩的故事。在没有人类的洪荒年代,世界上有两个神:善良神和邪恶神。邪恶神为了害死善良神的女儿而引发了一场洪水。善良神将女儿安置在一只用树干做成的小船上,才逃过这一劫难。洪水过后,山石显露,万物复苏,奔流的河水以千军万马之力冲出了大峡谷。而善良神的女儿在阳光的照射下,受孕生下一男孩,在瀑布的水气中受孕生下一女孩。从此人类开始在地球上繁衍生息。

    这个美丽的传说也许在1540年就感动过第一次来访的西班牙人。这队人马试图走到科罗拉多河河边, 但终因找不到路径而半途而废。两百多年后西班牙传教士嘎夏报着要“拯救印第安人灵魂”信念,终于来到河边。面对因含矿物质而泛红的河水, 第一次用科罗拉多(在西班牙语中,科罗拉多是彩色的意思) 命名这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此后一百年间,又有多人试图进入大峡谷探险,但均折戟而归. 第一次真正漂流科罗拉多河,并将峡谷命名为大峡谷的是一位美国独臂英雄鲍威尔少校。鲍威尔是一位地质学家和教师, 在南北争中失去了一只胳膊,在战后的1869年,他率领九人

乘木舟,顺流而下, 第一次进入未知的大峡谷,那勇气,那胆量令人敬佩。他写出的游记广为流传,至今峡谷中多处名称出自鲍威尔少校的遐想。

    人类的到来,也给科罗拉多河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美国政府分别在1936年和1963年在大峡谷的两端建成了胡佛和格林峡谷水坝.两座水坝的建成对大峡谷生态, 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昔日被西班牙人称为红河的科罗拉多河已不再泛红,冲刷岩壁的洪水不见了,河滩消失了,流速减慢了,以前最高可达到摄氏27度的水温, 现在变得冷冷冰冰。水温的变化正导致土著鱼群数量减少,消亡。尽管国家公园管理处竭尽其所能保护自然生態之完整,但恢復原状已是不可能了。

面对人类对它的改变, 大自然有时会发出几声抱怨,但仍究宽容地为我们烹制风景的盛宴。在陽光指挥下,山石,树木,河流和浮雲一起演奏出色彩,声音和光的交响曲, 并在清晨和黄昏达到登峰造极的辉煌境界。在大峡谷看日出觀日落是人生最大享受之一。峡谷南缘沙漠点,亚瓦派点均是看日出的理想之地,但我更偏爱北缘的天使点。那里地势高, 游客少,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空间。我喜欢攀到一块突兀的岩石顶,俯瞰莽莽大地,領略人生少有的安宁,享受大自然慷慨的赠馈。时间停止了,空气凝固了。每个人都在等待太阳染红天际时刻的到来。四周鸦雀无声,静极了。一切人间烦恼,荡然无存,只有淡淡的薄雾在峡谷中漂浮。

    每当云雾在峡谷间漂游,我总会想起约翰,汉斯的故事,他是第一个住在大峡谷的非印第安人,也是第一个在大峡谷做导游的人。1883年他就捷足先登,投身采矿业。后来发现旅游更能盈利,于是做起了导游,直做到名扬四海。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到了大峡谷,没听汉斯讲故事,实为憾事。每当浓雾涌起,汉斯就穿上一双特制雪鞋,腾云驾雾,如履平地。不料有一天,大雾突然散去,他被困在一块巨石上,直到几天后,大雾重新降临,他才得救。我也真希望能有一双汉斯的雪鞋,踏遍峡谷。当然,云雾千万不要在我离开之前散去。

    如今大峡谷已成为美国来访人数最多的国家公园之一,占地面积4926平方公里,分南缘,北缘和谷底三部分。在每年来访的五百万游客中,90%前往南缘,10%光顾北缘,而真正像鲍威尔少校一样泛舟而下的,每年仅有两万人。漂流大峡谷大约需要两周的时间,不過为了申请到一纸许可,等候时间可达几年之久。在长达455公里的峡谷中,科罗拉多河直落670公尺,以高屋建瓴之势向西南奔流。旅途充满了刺激,悬念,波急浪涌,险象环生,人的意志因此变得坚强,对人生的理解亦有新的角度。

    大峡谷不是世界上最深,也不是最宽和最长的峡谷,但是当你把它的深度,宽度和长度同时考量时,那么大峡谷就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了。峡谷内的岩石不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但是跨越二十亿年的岩石能如此有序的排列在一起,让人一览无余,那就是地球上绝无仅有的了。大自然总有一天会亲手毁掉自己在峡谷中千奇百态的石雕作品,但是世界上的一切不都是在毁灭中诞生的吗?而留给我们的将是一条愈来愈深,愈来愈宽,愈来愈不可思议的大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