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岘
在这里,我给“自我”的定义是:自我的个性、自我的兴趣、自我的志向和自我的人格。然而,我所说的“松绑”却不是针对自身的个性解放,而是家长对儿女自我发展所给予的空间。
这不是故弄玄虚。
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否认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延续至今,仍包含着“君臣父子”的传统思想——我们的父母听凭他们上一辈的管教,我们这一辈要尊重我们父母的教导,于是我们的下一辈自然也要听我们的话才对!
没有规矩,何谈方圆。错了吗?
最近,我开始琢磨这样一些现象:近年来我回中国,探亲访友时总免不了要给他们的孩子带点小礼物,然而十有九人的孩子我是见不到的。理由几乎一样:孩子要在家里做功课。
信不信由你,许多中国孩子不仅没有周末,而且连电视播放的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也不许看。原因仍是要做作业。!
似乎每个家长都在埋怨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但是每个家长又都不会给儿女喘息的机会。理由仍然一样:家家孩子都这么学,你不这么做,你的孩子就没有前途!
于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就忘记了儿女也有他们的独立人格。
最让我震惊的是不久前我回国听到的事情。我的一位好友的同事,独身女人独自抚养着一位品学兼优的高中儿子。一天晚上,妈妈出其不意地的抽查儿子的房间,发现儿子在偷偷地玩儿电脑游戏……。儿子没等妈妈批评就首先承认了错误,当妈的也没觉得自己惩处儿子太严厉,可是第二天却发现儿子留下一张“对不起”的纸条就跳楼自尽了。儿子死了,母亲疯了,我的心连续痛了很长的时间。但是,我的国内朋友却对我的痛定思痛不以为然:家长难为--如果你的孩子上不了大学,那就等于一辈子没有了前途。
面对着那些没有童年的孩子们,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在美国融合西方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儿子,自觉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儿子没出生我就把钢琴搬回了家,儿子不喜欢我也没有强迫他非学不可;儿子不喜欢体育运动,游泳、网球都试了两天就放弃了,我也只能默认他不是“那块料儿”。当然我也一直清楚,让儿子自由发展的空间里,也有着我许多的无奈和不甘。
“我的儿子应该……”我知道自己内心的潜台词是“……更加优秀才对”,至于如何才能算得上优秀,恐怕还是摆脱不了中国人的传统标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特别是最近,儿子即将高中毕业,面临着申请什么样的大学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东施效颦”,骨子里还是排斥着美国家长对孩子自由发展的做法。并且这种感觉总是在中国人“聚堆儿”的地方凸显出来。
“你儿子申请了哪所大学?”
“加大伯克莱。化学系。”
“你儿子呢?”
“哎,没办法,非要学艺术。随他去吧,反正我说什么他也不听。”
这样的对话,我常常在华人“圈儿”中的女人堆儿里听到。
尽管做了母亲的女人们还没有忘记适当的奖赏自己一顿朋友间的聚餐,但是席间嘴里吞吐着的还是“家有儿女初长成”的话题。于是,子女学自然科学的母亲们虽然语气谦虚,但是赢得的是一片真诚的祝贺;像那位儿子坚持去了艺术学院的妈妈,虽然自己说话时的底气已经不足,但是回馈回来的安慰更让人觉得“遗憾万千”。
过去我是旁听者,因为在美国长大的先生总是在我对儿子不满意的时候劝说我“一个好孩子的标准不仅仅是他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还是他的品德和生存能力”,所以我总是以儿子品德优秀来自我安慰。可是现在不同了,每当朋友问起儿子准备申请什么大学的时候,我都觉得无法理直气壮。
艺术学院?
“学习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身为文艺理论评论家的父亲从我懂事的时候就开始告诫我这句“国话”,并且希望我能成为一名医生,哪怕是“赤脚医生”都行(农村医生)。高考恢复我选中的专业是戏剧文学。于是,我又把这句话传给我儿子,并且加了注解: 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技的世纪,Dad又是生物学教授,你上大学的首选自然该是与生物有关的学科。遗憾的是,有一天儿子郑重宣布,他想申请Art School。
Art School?
一听到Art School,我马上就联想到那位儿子选中艺术学院的妈妈尴尬的表情和底气不足的声音。于是我就主观的把儿子归到那类街头艺人的范畴里,根本不想听儿子的雄心壮志,也没心思去了解儿子想要修的专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回避与僵持都无法改变儿子即将从高中毕业的事实。无奈中,我同意和儿子到他心慕已久的学院实地考察。
艺术学院需要作品。在和儿子整理作品的时候,我才发现儿子对电脑图像设计有着极大的热情。
“这家学院的立体图像和平面图像设计在全美国都很有名气,甚至于他们设计的汽车造型享誉全球。”住在LA的朋友把了解到的情况告诉给我。
最有意思的是,当我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同意儿子申请这所大学的时候,学生顾问却建议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儿子最好先到当地的社区学院选修两门专业基础课,这样儿子进入艺术学院后会进步很快。
社区学院? 艺术学院已经降格到了极点,现在居然还要先上社区学院?
如果我的思想水准就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就不会有这篇文章。正当我在儿子的前途和自己的虚荣心混杂在一起的混沌状态中不能自拔的时候,一个好友打来电话闲聊。话题所致,竟然使我茅塞顿开:
她最近离开了颇受重用的那家美国大公司,自己从美国人那里买来了一家维修兼咨询的商店。她把这件事情当成喜讯告诉给国内的父母,国内的父母又如实地告诉了亲戚朋友。于是她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很中肯,但是出其不意:凭你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又拥有两个硕士学位,如果在美国没有出路,就回来吧;凭你的才华,你在国内一定会发展起来的。
在美国,自我实现就是成功的标志。我的朋友笑着说:问题就出在她买下来的公司叫XX Store,翻译到中文就是“店”的意思。当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认为“学者优则士”的时候,他们就会对她这种做法无法理解,并认为落魄而至。其实我朋友的感觉恰恰相反,她为自己摆脱了从小到大做“父母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老板得好雇员”的角色而快乐着,她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展露自己的天赋和能力,终于可以自己把握未来,让梦想成真。
一个小小的插曲,一个别人的故事,却使我认识到了自己也未能脱俗--嘴上说着让孩子的个性自由发展,但是思想深处却因循着传统的轨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按照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否则就觉得失落了什么。
失落了什么?
光宗耀祖的机会?子传父志的期望?父母之命的威仪?朋友之间的颜面?
So whst?
重读儿子在申请材料中回答的问题,我对此有了深层的认识。把儿子的这段文字从英文直译成中文是:
作为生长在一个华裔家庭的独生子,我知道自己的梦想和父母的希望相差很远。我不喜欢生物学或者其他自然学科,我只喜欢图像设计。我越是热爱这个专业,我越觉得离父母的期望更远。但是我始终记得我们英文老师的这句话:在你的生活里,做你认为是对的事情,而不是别人的。我选择了这个专业,是因为我热爱;因为我热爱,所以我一定能成功。我相信我的父母最终会认识到我的选择是对的。
那天是我的生日。我的思想转变和对儿子的理解,使得儿子心无芥蒂的与我讨论起申请学校的细节问题。晚上,儿子用他网上设计打工赚来的钱请我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祝我生日快乐。
我真的很快乐。那一刻我懂得了快乐对于生命的意义。为什么我们常常不快乐?因为我们在“捆住”孩子自我发展的同时,也捆绑住了我们自己。
松绑自我吧。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
注:2004年《华人》杂志《李岘视点》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