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连载《感受真美国——贱卖》 第二部: 商情

作者:李岘

       On sale,即中国人说的那种“贱卖” 、“大甩卖” 、“大拍卖”的意思,所以说,美国的On sale应该不是美国商人发明创造的。不过,和许多国家相比,我敢说美国On sale的商品最多,而且是名符其实的贱卖!

      记得我来美国前到英文补习班“恶补”的时候,一位英文老师在介绍美国风俗习惯时,也曾提到 On sale 这件事,只是她的一知半解差点使我到了美国花冤枉钱。

       以这位老师的见解,美国是一个喜欢On sale的不假,从食物到衣物、从楼房到汽车,处处可以看到On sale的牌子,但是,不要以为On sale就真的是贱卖,其实那是涨价后再降下来的价格,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特别是食物,它的价格是以新鲜程度来分;头一天上市的食品卖原价,三天后的食品会稍稍便宜一点儿,一个星期后的食品才会 On sale,所以,在 美国有钱的人不会买On sale的食品,不太富裕的人会选便宜一点的买,只有穷人才买那些On sale的食品。

       也不知这位从未出过国的老师是从哪儿弄来的这么多的具体实例,说得我们这些学生都“直翻白眼”一一 美国的阶层分得可真细,连买食物都不含糊。那位老师知道进“速成班”的学生都是想要有一天到美国去碰碰运气的人,所以,又以幽默的口吻对大家说“别看 On sale的面包不如一个星期以前的新鲜,但是吃不坏肚子,凭那跟白拣的价钱,初到美国的留学生,最好买这样的面包,一年下来保准能省一大笔钱!”

       老师这一幽默不要紧,我差一点把自己的先生划归到美国的“吝啬鬼”那类人中去 !

       那是我到了美国家中的第一天,准确地说是第一个夜晚。刚进家门,我还没来得及看清家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先生把行李往房间一放  ,一 改中国游客的身份,一副美国东道主的样子,把手一挥,开车把我带到了一家美国餐馆。

       对于美国的餐馆深夜还开门的做法我不稀奇——在中国新开放的城市,许多餐馆灯红酒绿到天明的都有。然而,先生在吃过这顿说不上是晚饭还是早饭之后,提出要到菜市场买点食品。我惊叫道:现在是午夜二点半钟了!先生得意地说:你就跟着我吧!

       先生把我带到一个昼夜服务的食品超级市场。

       这里人倒不多,偌大的超市只有两名值班的售货员与我和我先生这俩顾客。先生说他去中国这两个月家里的冰箱是空的,所以要买的东西很多。

       没问题!望着这宽敞明亮的“菜市场”和那目不暇接的鸡鸭鱼肉、蔬菜水果和叫不上名称的五颜六色包装好的食品,我那横跨太平洋的疲劳和困倦顿时烟消云散,推起一辆“超市”专供顾客采购时用的小车大肆选购起。

       正当我沉浸在不用讨价还价,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开心之时,却瞥见先生从挂有On  sale牌子的柜台上拿了一袋面包。别看我在“英语速成班”里学的那点英文到美国不够用,但是 On sale 这个词的意思我可是一清二楚。难道一一

       想一想先生一下飞机就带自己到饭店“撮”了一顿,现在又鼓励自己到“超市”来过一把全球性的中产阶级妇女特有的“购买瘾”,先生不可能是老师说的那种意义上的美国穷人,他也不应该是我想像中的那种为了省下几个面包钱的“吝啬鬼”。

       “也许他没有注意到 On sale 的牌子。 ” 我在心里这样对自己说,并且对自己不向先生点破这袋面包而将勇敢地吃进肚子里的“善解人意”颇感自豪。

       然而时间长了,我发现这种想法纯属自己骗自己,因为每次和先生去超市买食品,先生都在尽力地选择 On sale的食品,而且为了节省时间,一进商店门就去找一份每周商品广告,什么便宜,他就专买什么 !后来我发现他不但买On sale 的面包,还买 On sale的鸡、牛肉、蔬菜等等。

       “哎,你不是中国的留学生,是美国的教授哎,你干吗跟自己过不去 ,专买便宜的东西吃呢?如果你不富裕,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省钱,但是吃不新鲜的东西对身体有害!”几个星期一过,我忍无可忍地开口了 。

       先生睁大了眼睛,想不到我对 On sale的食品会有这么大的反感。于是,他向我解释说降价和原价的食品没有区别。On sale是商人争取顾客的一种手段而已。 我半信半疑,对On sale买来的食品总是扔的比吃的多一一 先生买菜,我做饭;他有权力买,我有权力扔,只是扔的时候不要让他看见就是了。

       这样别别扭扭地过了几个月,我在美国就认识了几个朋友。认识的人多了,才发现人人都买On sale的食品,人人都觉得这是商家回馈给顾客最好的礼物,不要白不要。在他们的闲聊中 ,我 才知道On sale 的面包是刚刚出炉的面包,也许同样的产品在上个星期还卖两美元一包,这个星期因On sale就降价到九十美分一包,而下个星期又会回到原来的价格上去 !

       为什么?我还是弄不懂 。

       因为美国是店比人多,每家“超市”都会选出几样商品大减价,然后印成商品广告广泛传播,这样哪家 On sale 的商品多,顾客的车轱辘就往哪家方向转。你想啊,有谁到了一家“超市”买了 On sale的东西再开车到别的“超市” ? 所以,虽然 On  sale的商品使卖主赔了本钱,但是买主会在买便宜东西的同时选购其他不降价的东西,这样一出一进,买卖双方都得利!

       噢 ,这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只是内涵和那位英文老师解释的出入太大了!

       我很后悔自己扔掉那么多 On sale 的食物,好在才几个月,如果是几年,先生再富也要让我把他扔穷了。

       在美国住长了,我发现如果学会运用On sale的机会,你在无形中就等于赚了一笔钱。

       从食物上“赚钱”是小数,购置衣物和日用品才是大钱。如果你在美国的百货公司看到从前卖到一百美元的衣服降价到百分之五十的时候,不要以为那衣服本身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别怀疑,那是店主抛“血本”在兜揽顾客呢!所以你看好什么都要当机立断,否则,“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啦。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好友穿了一双款式新颖、质地优良的新皮鞋 。这双皮鞋在美国店里少说要卖到五六十元一双,她却说是 On sale时买来的,只花了十八美元。哇,太合算啦!我问了商店的名称,第二天就驱车二十分钟找到了那家鞋店。鞋子是找到了,只是上面标价是五十二美元。我对卖鞋的人说为什么我的朋友一星期前在这里买一双同样式的鞋只花了十八美元,而现在却这么贵 ? 我以为卖鞋人会说那双鞋贱卖是质量不好,谁知他却幽默地说我没有我朋友幸运,这种鞋在上个星期之前和之后都卖的是这个价,他们只 On sale 一个星期。

       得,同样的鞋,前后只 差几天,我就要多付几十元钱!

        正因为如此,有闲的美国妇女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逛商店 ,“东边不亮,西边亮”,总能碰到那么几家在On sale。如果赶上了节日大减价,那就是男女老少都出动。特别是圣诞节,送礼物的习惯使人人都要买礼物,卖主为了抢顾客,纷纷挂出 On sale的 牌子,还是同样的道理,只要顾客踏进了你家大门,他们在看 On sale产品时,会选择原价商品 。

       然而,圣诞节后的第一天才是人们采购On sale商品一年一次的高潮:那天早上,店门没开,停车场上便停满了大小汽车。干嘛 ?我敢说大多数人是来买On sale东西的。所有的商店在圣诞节的第二天贱卖所有有关圣诞节的商品已经成为不成文的规定,而所有的美国人都知道这一天是最拣便宜的一天 —— 那些烘托节日气氛的大小装饰品会一夜之间便宜50%-70%,所以,许多美国人喜欢在前一年买下第二年用的圣诞节包装纸、点缀圣诞树的小装饰,以及所有和圣诞节有关的东西。

       当然,如果你想买应季的时装而又想物美价廉,就难了。对于工作忙的人来说,他们会有目的地匆匆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多数会与On sale失之交臂。所以,我先生可以在食品上常常买到 On sale的东西,在生活用品上却往往花“大头钱”。

       话又说回来,如果把美国这一套全盘搬到中国的消费市场上,也许还真没有人买账 !Why ?中国有中国的方法!美国是“一口价”,喜欢买就买,买不起的就不买。而中国是要价两千,你可以还价一半;“大甩卖”标价八百,也许原价比这多不了多少。然而,自己在国内时是个文人,对经商一窍不通;到国外读了几天“商业经”便在大环境的驱使下想做个商人。由于在美国体会到经商的不易,便“打道回府”在国内搞了一个公司,开了一个号称美国时装的专卖店。既然是美国店就要有美国的商业作风,所以以“一口价”的原则来培养自己的品牌。半年后回国一看,品牌没有培养起来,服装倒是积压了不少。为了少赔本钱,我在换季时节搞了 一次 On sale , 25 %地贱卖,这下总能抓到一些顾客了吧? 那个星期我亲自守在店里,亲眼看到中国顾客是怎样不买“美国商人”的帐,居然大多数人光临本店都从挂有“大降价”牌子的服装旁走过,连看都不看上一眼,好像多看一眼都有失他们的身份。然而,他们对那些不降价的服装却“大杀大砍”地讲起价来。一个星期,贱卖的服装只卖出了两件,而且买主把钱交了之后还不放心地问:真的没啥毛病?为了顺应民众的消费心理,我们只好把降价的衣服又恢复到原价,按着中国人的方式“讨价还价”。

       总之一句话,美国之所以有那么多的 On sale,买主和卖主都乐此不疲的原因是美国消费大众认可这种买卖方式,而用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来看美国的 On sale,就一定会产生我的那位英文老师所起的误导作用!

(待续)

《感受真美国》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於1998年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