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主席李岘将于2023年8月19日(星期六)下午2点至4点在美国圣地亚哥新华书店举办个人新书发表会,届时以题为《无法忘却的记忆》介绍她刚刚出版的长篇小说《无处安放》的创作体会,解读为什么说这部长篇小说是“独自站在爱与痛的边缘”,并将当场签名售书。地点7373 Convoy CT, Suite A San Diego, CA 92111。有意参加者可Email:cwaa@chinesewritersusa.org 以预留座位。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作品简介】
李岘长篇小说《无处安放》,力图展现“新冠疫情”时期带给人类的焦虑和衍生出来的家国矛盾及种族冲突的现实主义作品。故事以五位生活在美、中不同社会环境里的华人为主线,盘根错节的情节交叉延伸至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呈现出他们在2020年美国疫情严重之时,面对新冠病毒和社会动荡双重囧境下的无所适从——身份认同产生的文化焦虑、代际不同产生的思想分歧、种族之间产生的对立情绪、各阶层和党派产生的不同认知等困惑。作者力图通过个体的遭遇,彰显出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宏大叙事,将家庭、社区、国家,乃至全球事件联系起来,观照个体创伤、集体经验和认同构建这三个重要维度,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此唤起人们放弃相互攻击和撕裂、共同面对人类困境的良好意愿。 全书共十二章,近三十万字。由美国南方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全球发行。
【名家书评】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顾问、中国文艺评论(暨南大学)基地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蒋述卓的评语:李岘的长篇小说《无处安放》,敢于面对现实中的重大事件,以五个华人小人物的命运牵起疫情期间的时代叙事,力图以个人的创伤去抒写社会、族群、党派的撕裂和所筑起的鸿沟,表达出如何通过集体经验和文化经验去填平这些鸿沟的美好愿望。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作者通过文学形象的艺术表达,再现了特定时期的这种痕迹,为世界如何建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一个艺术家的精神探索。
海外文学评论家、欧美影视协会会长陈瑞琳说:《无处安放》是一部望穿秋水的作品,也是一部仰首问天之作。 2020,你是人类的黑色记忆,你是多少人心中的痛。在那些用泪水和恐惧浇灌的日子里,我们都经历了什么,无论是集体的记忆,还是个人的记忆。疫情改变了一切,也改变了所有的人以及他们的命运。时光虽然流转,但却无法告别这场旷世的灾难!作家李岘用她鲜活饱满的笔,“独自站在爱与痛的边缘”,用文学的力量让历史记住了那些可怕的撕裂和对立,尤其是那些淹没在时代洪流里“无处安放”的小人物,写下他们暗哑的灵魂,警醒着未来的世界。
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会长、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副会长陈浩泉的评语是:李岘是一位多才多艺、充满创意、勤奋努力、永不言倦的时代女性。她在写作、影视、敎育等多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也是北美华文文学的重要推手,对海外华人艺文界贡献良多,令人敬佩!如今,李岘的新著——长篇小说《无处安放》即将面世,这是她一部具雄心魄力,书写新冠疫情大时代事件的重要作品。病毒的世纪浩劫仍未完全过去,这部紧贴时代脉搏的小说,值得大家期待。
《无处安放》前言
时代的一粒灰
李 岘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我在2020年对横扫全球的新冠肺炎恐惧过,对美国的种族冲突困惑过,对社会的动荡茫然过……为了抖落心灵上沉重如山的这粒灰尘,我独自面对电视新闻咆哮过,面对家人怒吼过,面对思考哽咽过,然而新冠病毒却在不停地变异中延伸到2023年才悄然退场。
这期间我曾无数次落笔,想把自己的感受和所见所闻通过文学形式呈现出来,但是如何认识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带给全人类的灾难,我就要跳出“自我”,借助小说文本,通过群体形象,展现出疫情时代带给人类的焦虑和衍生出来的家国矛盾及冲突。
在创作中,我没有让这部长篇小说横跨三年疫情,而是起于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美国,止于2021年新年到来之际也没有结束的疫情。但是,这部书前后写了三年,也算是在疫情期间沉淀了三年。期间三易其稿,更换了三次书名,最后才明白为什么要命名为《无处安放》。
书中的故事以五位生活在美、中不同境遇下的华人为主线,通过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将故事情节交叉延伸至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呈现出华人在2020年美国新冠疫情严重时所经历的由新冠病毒和社会动荡双重袭击下的囧境:身份认同产生的文化焦虑、代际不同产生的思想分歧、种族之间产生的对立情绪、各阶层和党派产生的不同认知。尽管人物和情节属于虚构,但是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和细节描写尽量做到真实。
曾经有文学评论家说“创作者应该有能力用一句话概括出他或她要在作品中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我曾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于几十万字的文学作品更不可能。然而完成了这部书之后,我发现自己可以用“独自站在爱与痛的边缘”这十个字来概括全书。
也就是说,面对集体记忆,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个体生命的体验;而对于个体的遭遇,又代表着时代和族群的共性。不论我们是否愿意面对,2020年生活在美国的华人,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新冠病毒的威胁和社会动荡带来的双重压迫。
书中的五位主人公李沙、薛大鹏、郭燕、向红和向阳,是我三年前出版的长篇小说《微时代VS青春祭》中的主要人物。《无处安放》延续使用了这五位主人公和他们相关联的人物和背景,但是中心事件完全脱离了上一部小说的故事情节,让相识了半个多世纪的五位主人公,在人生的阡陌中再度遭遇到2020年新冠疫情带来的人生挑战——
曾经在美国做大学教授的李沙,放弃了教职帮助丈夫扩建律师事务所,刚刚投入了资金便赶上了疫情。“居家令”不仅使他们的业务受挫, 并且在如何处理疫情期间的社交活动及个人感情方式上产生了对立的情绪,动摇了他们相濡以沫三十年的婚姻根基。
曾经是美国生命科学家的薛大鹏,因“商业间谍罪”在中美两国都找不到工作,却因疫情参加了“纽约医疗志愿者”团队而被原公司聘请为高级科学家研发新冠疫苗。然而最终他还是在职场和理想中
幻灭。
曾经是五人之中唯一没有“返城”而留在“北大荒”的郭燕,却因女儿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成家立业而移居纽约。然而她刚刚与任职纽约警察的黑人女婿相处和睦,女婿却在执行公务时被枪杀,使她再度面对女儿孤儿寡母的悲惨遭遇。
曾经利用婚姻关系获得在美国居留权的向红,在疫情期间游走于前夫、前男友和单恋了半个世纪的梦中情人薛大鹏之间,在口罩贸易的惨败过程中,她在金钱和尊严、世俗与自我、虚伪与真情之中伤痕累累。
曾经与双胞胎妹妹向红都是中俄混血的向阳,经历了从“北大荒返城”到“下岗女工”,再到自由市场叫卖的小商贩,原已因生活的磨难看不出昔日的美丽,又因儿子贪污入狱、孙子在美国留学高中没毕业就回中国待业、与妹妹联手助孙子创建口罩生产线失败后,不堪于经济、肉体和精神上的多重压力,最终被疫情击倒。
五位主人公看似在友情、爱情、亲情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中承受着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人生动荡,实则在全人类都要面对的新冠病毒面前,他们每个人都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他们的命运与家庭、种族、国家、阶层和政治理念密切相关:一个小小的口罩就将美中两国的疫情、民情、商情、人情和国情纠葛在一起,使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成为一个集体的记忆;一句“Black Lives Matter”的口号就可以使美国社会处于“打砸抢”的状态,让经历过中国“文化大革命”的一代人惶恐于今生还要再经历一次美国的“文革”;一次总统竞选就能使“归化入籍”的美籍华人在两党之争中成为“马前卒”或“边缘人”;一个理念也能使家人和友人反目为仇,造成家庭、社团和社会形成人与人对立的局面。
全书共十二章,一百一十节,近三十万字。
在创作方法上,我试图运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关照众多人物的性格特质;通过人物的肢体语言和对白呈现出行动进行时的客观视觉效果;以意识流的形式突显出人物内心独白的主观认知;以场景转换的形式结构章节;通过五位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强化故事的戏剧性和张力;透过“抽丝剥茧”的人物关系和情节走向,将暗流涌动的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简言之,本书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希望能够通过小人物的命运展现疫情时代对人类生活常态的袭击,通过特定历史时期的宏大叙事,用文学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观照个体创伤、集体经验和认同建构这三个重要维度,期望人与人之间能放弃彼此的攻击和群体的撕裂,共同面对人类的困境与危机的良好意愿。
【作者简介】
李岘(Maria Lixian Gee-Schweiger)美籍华人、文学博士、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创会主席和现任主席。移民美国前,曾在中国黑龙江省电视台任电视剧责任编辑、编剧十一年,先后编辑、撰写了几十部集电视剧、电影、电视专题片及文学作品。 1987年加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黑龙江省分会。 1992年移民美国后,先后或同时执教于美国多所大学二十年,担任过全美华人文教基金会理事长和暨南大学客座教授。在此期间撰写出版了长篇小说《无处安放》《微时代 VS 青春祭》《跨过半敞开的国门》,文集《李岘视点》《飘在美国》《感受真美国》,教科书《美国律师说汉语》等专著。编导制作了十二集电视纪录片《飘在美国》、编剧二十集电视剧《律师楼的故事》。主编文集《心旅》《心语》《心叙》。参与编撰《共和国同龄人大典》《南加州三十年史话》。着有《美国加州地区华语使用状况研究》《浅析电视语言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等理论专述。在中、美以及港台地区的报纸杂志上发表过近百篇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并荣获十三项奖。是首位华人荣获“第六届美国亚裔传承奖媒体和影视奖”。 2023年长篇小说《微时代VS青春祭》荣获“第二届世界华人影视文学奖”。
【购书信息】
欢迎点击绿色亚马逊链接订购👇🏻:
https://www.amazon.com/dp/1683725395?ref_=cm_sw_r_mwn_dp_R9PMDHGR7WJMMPZPQ7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