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文作家协会2024年换届大会侧记
李 岘
今天是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召开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后的第五天,我终于可以长吁了一口气,从理性的宣传文字中回归到自己的内心。这是一块柔软的地方,常常会经不住喜怒哀乐的刺激就能带出开怀大笑或泪眼朦胧。然而面对协会的工作,特别是近两个月与筹委会紧锣密鼓地准备年会的过程中,我把个人的情绪压缩到零点,不论苦和累都不允许有半点的脆弱。当然,与此同时被某些人与事所感动的时候,也吝啬地把感激的话暂时寄存在心底。随着年会收尾工作的完成,释压后的内心再度像海绵一般柔软到无法承载更多的感动,才想用最率真的言辞释放出对这次年会存留于心的感悟。
“千秋之誓,文梦九秋,十年更上一层楼”,这并非是一句富有诗意的大会题目,而是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真实写照。作为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的创始人、四届协会主席,我知道这每一个字的份量。
千秋之誓,意在以我穷尽一生投入到汉语和文学事业中的热情,以美中作协为身居海外的文友们搭建一个“收藏、发表、推广”文学作品的理念,以协会会员用生命铸就的文字通过互联网传承给后代的愿望,以“集体经典”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的雄心……这应该可以算作美中作协融入世界华文文学界的诚意了吧?
文梦九秋,是指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从无到有,不仅具备美国联邦政府承认的文学公益团体的资质,而且经过九年的建设和发展,使众多的计划成为现实:作协网站设立了七十多位协会成员的个人专栏、会员们出版了上百部专著;协会主办的“旅美作家CWAA有声频道”、《龙裔文学》公众号、纸媒《华人》月刊杂志上的“美中作协佳作专栏”每月都按时推出会员的作品;协会出版了文集《心旅》《心语》《心叙》,并主办了二十期命题征文、十六期论坛,以及每年一度的作协年会和其他文学活动……这应该算得上是创会理念的梦想成真了吧?
十年更上一层楼,是自我期许,也是整个协会成员前行的动力。2024年是美中作协成立的第十年,1月27日是第四届理事会上任之时。三年疫情的线上年会终于能在线下举办,许多文友都很期待。由于协会成员遍布美国不同城市,并非人人都可以遥途路远地到圣地亚哥参加会议,本次年会就以线下和线上同时进行的方式,便于协会成员和世界各国的文友们以及专家学者参会。尽管“更上一层楼”并非是指此次年会为线上线下的挑战,但是年会中体现出来的“和合”精神,应该是协会继续前行的动力和能量吧?
为了确保技术环节不出现问题,作协副主席兼协会网站技术总监文昊,从洛杉矶两次开车到圣地亚哥进行现场测试。
财务长谭瑞钦先生的太太病得很重,身边时刻需要有人陪伴。为了参会,他请人照顾太太,并一丝不苟地完成了他在年会负责的事项。
秘书长崔萍因家中有突发事件临时决定回中国。尽管无法参加线下会议,她仍然在家事缠身的情况下,帮助协会在中国订制了年会需要的奖杯、奖牌和证书,并且积极提供流程文案,隔洋与司仪沟通大会的串联词。
副秘书长史德亮居住在芝加哥,尽管我不忍心让他自费来圣地亚哥开会,但是年会的确需要一位像他这样的IT博士做后盾。当我问他是否可以早来一天熟悉会场时,他说已经买好了机票和订好了宾馆,会提前两天到达圣地亚哥。对于一位有全职工作、要自费旅行、提前两天来帮助筹委会落实会务的成员来说,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所有的感激之情都铭记于心。
会员理事苏飒,年会前不断地在微信群里督促作协成员报名参加线上或线下的活动;大会期间又负责线上和线下的抽奖活动。抽奖活动在晚餐时举行,等我延着会议长桌与每一位来宾做短暂的交流后,她已经独当一面地完成了抽奖环节,整个会场欢声笑语,把年会推向了高潮。
外联理事许晓妮临时有事没能参加线下活动,但是也完成了一些前期负责的事项,并捐赠了五件抽奖礼物。当我看到参会人员拿着她捐的精致摆设喜不胜收的时候,意识到理解对一个团体是多么的重要!
为年会做司仪的会员李宜璇为了配合年会时间,推迟了自己出国的行程。
会员简妮用最少的经费、最美的花卉,布置了十几米长的桌子外,还匠心独到地为主席台设计了一款由中国元素和四季花卉组成的花篮,祝贺美中作协“文园百花盛开,龙年佳作频传”。
会员陆青和胡忠谦原本已经接手了一些会场布展工作,但因为有人缺席,他们便临时接替了部分布置和接待工作,并尽职尽责地完成了任务。
年会结束时已是晚上八点多钟,年会筹委会的成员一起清理完会场之后,才在停车场上依依不舍地告别——副主席文昊要连夜赶回洛杉矶;副秘书长史德亮和会员理事苏飒要送外来的会员回所住的宾馆;史德亮第二天就要乘坐几个小时的飞机返回芝加哥;财务长和其他人要在夜色中开车回家。月光下我们看不到彼此的目光,但是在大家忙碌了一天还能在欢声笑语中彼此庆贺年会的圆满成功,我是含着热泪钻进自己的车里。
在回家的路上,一轮圆月一直高悬在车窗的前方,我忍不住对开车的先生如数家珍地谈起每一位筹委会成员和义工为这次年会付出的时间和心力;说到动情之处就变成了自说自话,把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正当我情绪泛滥之时,先生的一句话让我暂时丢掉了万千感慨。他说,朋友给了他一张三百美元的VIP票看27号在圣地亚哥举办的世界高尔夫球大赛,但是他放弃了,因为他答应今天要帮我把家中的几箱子书、奖杯及所有用品搬到会场,并且要在晚餐开始前去取预订好的蛋糕送到会场。我说,你朋友什么时候跟你说的?他说,三天前。我说,那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他说,我告诉你有用吗?的确,如果他选择了去看高尔夫球比赛,我想此刻的圆月一定不会让我如此感动。当然我也知道,对于一位每周风雨无阻都要打两次高尔夫球的人来说,舍弃看一场球赛绝非易事!
这次年会做义工的人还有帮助我们联系场地的吴莲莲律师、免费拍照的摄影师施瑜先生和摄像文婷女士,他们都是从下午一点入场筹备,晚上八点离开,却分文未取。
更让我感动的是,许多会员自费从美国不同的城市来参加线下大会;有些文友,特别是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文文学界的领军人物,不仅要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线上会议,而且还要克服时差带来的不便——加州时间下午三点,是中国的清晨七点、欧洲的午夜十分、美国东部和加拿大的晚饭时间!
此刻我最大的感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而这种生命的烈焰却源于星星之火。对于热爱文学的人来说,能在有限的生命中留下一些让世人与后代回味无穷的人生体验,也许就是文学在生命与岁月共舞、与心灵共鸣的一个个瞬间中得到了永恒。
起码,这是我个人的意愿,也希望是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再上一层楼”的集体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