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4BC,夫差刚刚在位二年,适逢孔子辞官,并开始周游列国的同时,越王勾践知道吴国的新任国君,正在日夜练兵,积极备战。迟早都会进攻越国,倒不如先下手为强,趁夫差未踏入成熟阶段之前,现在就消灭了吴国。但是此举却被越国大夫范蠡极力阻諌,他认为越小学,人口 少,在这时候攻打吴国是不合时宜的。但勾践那里听得进耳,因为连破楚的吴军都被他打败,何况是那无名小卒夫差?于是调动兵马,亲自统领军队,直扑吴国去。
夫差这一招高调练兵,引蛇出洞果然有效,沉不住气的勾践真的带兵北上,正是夫差所期望的,现在吴军不必长途跋涉,就在门前便可以报杀父之仇了。于是夫差尽发国内的一兵一卒,在苏州外的夫椒迎战勾践,吴军是为保卫国土而战,士气高昂,把越军杀个惨败,勾践收拾残兵退至浙江会稽山(绍兴)附近,夫差的大军在后面追赶,并且把会稽山围得水泄不通。勾践的军队只剩下几千人,又无粮食补给,很难支撑下去,不要说与吴军作战,越国危在旦夕!勾践这时候听取了大夫范蠡的提议,就是为了要保存越国不亡,唯一的辨法是向吴国求和,(大部份文献都没有提到范蠡是否随同勾践出战而被困山上),于是派大夫文种向吴国求和(文献亦未提及会稽山被吴军重重包围之下,处于越国的文种与被困于会稽山上的越王勾践是如何互通消息的。而记载此故事的文献作者,是如何得知这些“高度秘密”内幕消息的,难道文献作者当时也在场?
文种首先以各种利益财物贿赂了吴王夫差的助手(太宰)伯嚭,之后再向夫差请和(见《史记》),大夫文种提出越国愿意成为吴国奴仆之国,文种又说吴国可以拿取越国的宝器等等,夫差正要答允,伍子胥谏道不可与越国媾和,一定要消灭这个后患,现在不消灭了他,将来会后悔莫及的(见《史记》)。伯嚭趁机进言道:与其杀了他们,倒不如让他们留在吴国为奴,亦可以监管他们,若果围攻下去吴国亦得不到好处,甚至会损兵折将。此话正中了夫差的心意,于是吴王听从太宰伯嚭(见《史记》)与越国停战,留给勾践们一条生路,吴军离开会稽撤回吴国。
其实夫差亦有他雄才大畧之见,但首先要摆脱他父亲吴王合闾的阴影, 尤其是一向以太上王自居的伍子胥《越絶书》《吴越春秋》这两本「历史小说」内可以看到伍子胥在宫中,众多大臣面前向吴王夫差的说话态度!有时候更拔剑在手,大声斥责夫差,完全不给夫差面子的。
吴王夫差他自己的真正理想,是北上中原去争霸主之位,而不想被这个小国所胶着,伍子胥虽然说得对,但是因为越国的地形地势问题,须要长年驻守大量的军队,作拖拖拉拉的游击战,投资太大而回报太小了,既劳民又费财,简直就是不化算。
话说在朝廷上,夫差只接纳伯嚭的意见,而不接受伍子胥的忠告之后, 有文献记载:他在退朝后说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后吴国宫殿就是剩下一片泥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