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上篇)
公元前473年,11月,一个很寒冷的深秋,越王勾践顷尽全国所有的军队,过太湖入吴国。当时吴国的国都早己人去楼空,都搬走了。因为三年前的笠泽之战,大势已去的吴军,无力再抵抗越军而惨败,勾践撤退时亦说过他会再回来的。九年前,吴王夫差带尽吴国所有精兵北上黄池争霸, 奉命守都城的太子友违背父命,开城门与勾践交战而被偷袭,越兵入吴都,抢光烧光,吴国从此一蹶不振。
那个寒冷的深秋之后,中国历史里再没有提起吴国,那一次应该是越王勾践的最后一次入吴。之后吴国究竟怎样了?二千四百多年来,仍然是个谜。这就引起笔者的好奇心和兴趣,于是花了多年的心血,想一探究 竟,目的是为了要解开这个谜团。翻查了无数中国古代的历史记载,发现很少有提及吴越事迹的,就算有亦记载得不详尽或可信度极低,较有权威性的历史小说有《吴越春秋》和《越绝书》,都是吴越之后四五百年间写的历史小说。《史记》没有交代清楚究竟吴国最后是怎样了,《资治通鉴》只用一句「吴亡⋯⋯子庶入海为倭」作为吴国的终结而矣。
这个二千多年来的历史谜团,笔者经过数载寒窗,在日本翻阅过无数日本古代的历史文献,(例如在东京国立国会图书馆内,有些日本古代文献只能在图书馆内阅览,不能外借的),在那一大堆杂乱无章的古代日本历史记载中,花了多年时间整理之后,终于找到些蛛丝马迹,来破解这个千古谜团。
虽然本书内有很多资料是二千多年来,首次展露于世人面前的最新发现,尤其是在中国历史文献里完全找不到的答案。笔者是中国和日本两边,千年来第一个愿意花时间去找寻这些数据的人。但笔者絶对不敢说这是一本学术性的书籍,只是想给大家茶余饭后,提供多一个新鲜的话题,解解闷而矣。亦可以说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述这个老生常谈的“吴越故事”。笔者希望与大家交流一下意见,目的是想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兴趣,能继续发掘出更多的历史新发现,让我们来惊喜一下。由于书内有很多数据是第一次发掘出来的,难免会有错漏之处,就希望大家原谅和指正!
编者的话(重磅篇)
鹿儿岛地区,是日本古代历史的发源地,正统日本文献记载:日本开国者是天孙(日本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的孙),带领日本的开国者共六十四人,渡海坐大船降临(抵达)此地区。要知道当时能造大船的国家,只有齐国、越国、和吴国,唯有吴国要离开本土,坐大船撤退到倭(吴)地的另一边,即今日的日本九州岛,到九州岛是没有陆路可走,只有坐大船的。 那六十四人的名単,日本文献是有详细记载的,他们大多数有个“命”字,表示他们都是重要人物,例如王子,公子等等。亦证明当时渡海到古代九州岛的六十四人,和居住在高千穂山的人,多数是古呉国的王族命脉。
天孙们到达今之鹿儿岛県雾鸟市,在高千穗山脉停留并居住下来。天孙娶了山神的女儿,后来在高千穗山脉生了二子,长子海幸彦,次子山幸彦(彦是王子的意思),天孙及开国者们,就在高千穗山脉地区设下住处(后来称为高千穗宫)。
哥哥(长子)海幸彦的后代,就是隼人。日本原住民熊袭人和隼人都是同一族人,哥哥海幸彦是该族人的祖先,参考日本古文献「古事记」,记载到海幸彦的出生,和记载到海幸彦乃隼人阿多君之祖先。后来他们的部份族人往北上,到了熊本及福冈一带,建立政权,笔者称为九州岛西倭吴国。
弟弟山幸彦娶了海神的女儿豊玉姬为妻,生了一子,亦生活在高千穗宫内,文献
记载山幸彦的儿子在高千穗宫出生,山幸彦的孙在高千穗以北的阿苏山出生(九州岛倭
吴国的范围),山幸彦的孙就是神武天皇。
后来神武天皇从东倭吴国的日向国(高千穗山附近)出发东征,征服了奈良一带之后,建立了另一个政权,以神武为开国之君,笔者称为东倭吴国。
西倭吴国于 55OAD 让出政权与东倭吴国,并于 600AD 统一东西倭吴国而改名日本,于是日本历史从 600AD 开始写起,从前的九州岛西倭吴国历史因此消失了。人们以为九州岛的西倭吴国不存在过。东西倭吴国有血缘关系,都是吴王夫差的后代,当然是远古吴国泰伯的后代。
古代日本除了倭(呉)国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小国的,只不过歴史只记载当时的倭(呉)国而矣,倭(呉)国后来改称为“日本”。
高千穗山以北有地方名五个濑町,五个濑是神武天皇兄长的名称。
由于天孙日本开国者等人,及他们的后代,都聚居在高千穗山脉,所以高千穗山亦称作太伯山,一点都不出奇!很多天皇和后代死后都葬在该山或附近,亦称作诸冢村或诸冢山,故此高千穂山亦称作诸冢太伯山。
鹿儿岛神宫,(原是太伯记念神宫),宫内参拜天孙之子山幸彦,参拜海神之女豊玉姬(山幸彦之妻)。亦参拜泰伯,后来隼人作乱,与朝廷武力对抗达二十年左右,因而改为参拜海神而不参拜「姫氏」的太伯,亦可能将太伯改为其他名字来参拜。
隼人之乱始于 700AD 日本大宝元年,萨摩三头目领兵与朝廷对抗,其中一个首领是ヒメ(读He-mee,姬氏也)。冲突的高锋期在 720AD 日本养老四年,隼人将朝廷派来的使者杀害,于是朝廷派大军前往征讨。但此事件不同文献有不同的版本。
根据日本古代太宰府管内志的记载:太伯山在儿郡和臼杵郡之间的高山(即是高千穗山),太宰府的记载谓:太伯山上有一所石房子,相传是吴的太伯居住过的。
其实应该是这么多太伯的后代在此山区居住,盖了一些建筑物以纪念祖先太伯,一点都不稀奇(没有盖才是稀奇呢!)。正如很多泰伯的子孙, 在各地建立建筑物以记念其祖先泰伯一样。况且很久以前,在日本九州岛那山区地方,人烟稀少,当地绝少人知道太伯是谁,他们亦得不到任何经济利益,亦无可能发展旅游业或观光区,所以当地人没有此必要去说谎。
根据最新资料,现今有学者在高千穂太伯山捜寻到一所小型的太伯神社,当地人把太伯公当作土地公来参拝,山上亦有碑文,介绍太伯山的由来等等。
在高千穂山附近的城市,可以见到有太伯小学或每年的太伯节。
根据“日本书纪”宫内庁,书陵部藏本的记载如下:
天孙(天照大神的孙,名天津彦彦火迩迩杵尊),死后葬于埃山陵,又称可爱山陵,九州岛筑紫日向国,今之萨摩川内市。
天孙之子山幸彦(名彦火火出见尊),死后葬于日向国之高屋山上陵,今之鹿儿岛雾岛市沟辺町。山幸彦是神武天皇的祖父。
天孙的孙,(山幸彦之子,神武天皇的父亲,名彦波澰武鸬鹚草葺不合尊),死后葬于日向国的吾平山上陵,今之鹿儿岛鹿屋市吾平町。
这些人物都是夫差和泰伯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