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爱,是应该忘记的—忆琼瑶》


作者:简妮

 

          星星在天空发光。我静静地坐在暗黑的庭院里,凝望着一颗放射出钻石般耀眼的新星。

        “有如雪花与火花同时绽放,我将飞向可以起舞的星河。” 心里默默念着这句话。2024年12月4日,如果我正在举头凝望的这颗星,今夜是琼瑶的化身,她就是不美不罢休的一个。

        “翩然离世”,这种形容“死”的浪漫词汇,非常琼瑶。如今,离她去世一月有余,互联网上关于她的种种热议也渐渐冷清下来,仿佛这时更适合追忆琼瑶,探寻她的死给人的启示是什么。

        八十年代,我与琼瑶平鑫涛夫妇在北京,因一次人生交织时相识。那个年代到处洋溢着文化复兴思想开放的气氛。这一对儿台湾来的文化事业开拓者,正赶上天时地利人和,正是他们影视出版事业处于腾飞之时。

        他们在北京的朋友很多,能动员的力量都凝集在一个目标,拍戏! 将在台湾出版的琼瑶作品变成影视剧打进大陆市场。我有幸亲眼看到这对夫妻一个人管写,一个人管拍,事无巨细,亲历亲为。从写剧本到选演员,从找场地,到订餐食…… 他们配合的默契欢然。琼瑶有文学才华和惊人毅力,平鑫涛有艺术眼光和经商头脑,这样的搭档和知音,在娱乐圈里真是绝配。他们的爱情建立在现实基础上,是双方的互相欣赏互相成全的浪漫。

        我还记得,忙碌的一天过去,晚餐他们最放松的时刻。王府饭店的晚宴大圆桌上高朋满座,欢声笑语。琼瑶夫妻待人热诚大方,通常都是他们买单,众人笑称“吃大户”。但在公司支出上,他们也是精打细算,能省就省。我曾听到过平先生和财务每天算账筹划,在拍戏时如何节约开支。

        一个场景仍存在心里:晚餐的甜点是一片片西瓜,大家捡起来用嘴啃。平先生用餐刀将西瓜皮切下来,西瓜瓤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在琼瑶面前的盘子里。只见琼瑶夹起西瓜块,轻轻放进嘴里,不会碰到口红。琼瑶长相柔美,骨子里却是一个要强刚烈的人。但在平先生面前她温和顺从,很有女人味。她拿着剧本和平先生一起修改,没见他们争吵过,还经常开着玩笑论决策。

        提起琼瑶给人的印象,关键词往往是“浪漫”。她书里的故事和人物的确“浪漫”的不识人间烟火。那不仅是她心里有浪漫的爱情追求,而在生活里,她的浪漫追求在和平先生的婚姻里得以实现。这样天设地造的一对儿,试问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可以模仿呢?琼瑶迷们以为爱情只是住在“象牙塔”里卿卿我我,难免是想多了的。而今,猜测品论他们婚姻关系里谁利用了谁,外人是很难界定的。

        我与琼瑶只是萍水相逢,但她的死令我不禁伤感。特别是网络上各种流言纷纷扬扬,而对于她和平先生在那个时代,联手打造出的文学与影视盟姻奇观,鲜见有诚恳的评价。这一切,逝者都看不到了,也无从为自己辩解。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但留下的记忆是难辨真伪的。纵然琼瑶生前有令人动容的文字为自己的离去有安排,并且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但她如果知道“翩然离去”扬起的是一场灰,不知道她还愿意这样做吗?

        由琼瑶之死想到的是,爱,是不应该忘记的,还是应该忘记?假如琼瑶晚年能对琴瑟之好的恋恋不舍放下来,活的会不会不那么痛苦,会不会选择这样的离去,这是平先生想要的吗?对琼瑶来说,书写爱情和留传爱情是她的执念。爱已逝,宁可死。她追随着爱人翩然离开尘世,如蝶双双起舞,这是多么诗意的画面。不得不让人,对这位行必践言的“言情教主”肃然起敬。

        我们普通人,一生也有深爱的人,也有被人深爱的时候。华年之爱激情四射,浪漫忘我,无论结局是美好还是悲催,人生都值得有此体验。经年累月,我们因恋所累,为爱所伤。但当岁暮之时,收拾行装检点人事,许多曾经的爱,是应该忘记的。父亲去世,我花了十年时间平抚悲情,母亲去世十年之后,心碎的伤口仍然隐痛。如今,常常焦虑我与老伴如果失去一方,如何度过余生。未来的肉体和灵魂,不知会隐入何处,又有什么不能割舍的呢?有一天,与深爱轻轻告别,为自己,也是为爱你的人。

        从这个角度看,爱,是应该忘记的。

 

2024年末写于圣地近水亭

收录于《荷风来》简妮花道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