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妮
说不清是雨还是雾。初秋的早晨,我开车去植物园。
天色朦朦,路面是干燥的,车玻璃上挂着细细的水珠,从车窗伸出手,抚摸着海风带来的细雨。
在植物园的停车场犹豫着,穿不穿雨衣,带不带雨伞?第一次参加自然沐浴课,我心存太多疑问。
到了集合地点,领队拉娜仿佛猜透了大家的心思。她抬头望望乌云布满的天空,说,不用担心下雨,天上的雨水正好洗涤身心,让你更好的融入自然环境里去。
开课前听了一番介绍。自然/森林沐浴疗法,是通过在自然环境里放慢脚步,与大自然互动,释放人的感知能力并拓展想象力,是提高身心健康的一种实践方式。它起源于日本,如今成为健身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流行趋势。
拉娜是在日本受过培训的教练,她为了推广这一身心疗法,在圣地亚哥植物园做志愿者。她引导学员们在森林花园中缓缓漫步,观察树木,聆听鸟鸣,深深呼吸新鲜空气,体会人与自然的连接。
平时大家到植物园参观往往是走马观花,因为这里有来自全世界的植物品种,太多的扑面而来的新奇景观,来不及细细探究。这次大家都放慢了脚步,在灌木丛里,在树与花前,眼观鼻嗅,注意它们的颜色,香味,形状……。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有走出一片小苗圃。
这时,灰色幕布的天空,裂开了一条缝隙,缝隙渐渐扩大,显露出一带蓝色。不知是雨是雾的水汽,竟然消失不见了。
拉娜从提篮里拿出不同的植物叶子,让大家挑选。有的是还挂着露珠的一片小绿片,有的是宽大的芭蕉,也有落地的枯叶。她让每个人描述对叶子的观察。结果每个人都发现了以前自己熟悉的叶子不同的地方。接着在丛林里寻找手上那片相似的叶子,好像领养了一个孩子似的认真。
我挑选的是一片饱经风霜枯干的青铜色的叶片。它自然的纹理如同山川河流,又像人类皮肤下的经络。我心里琢磨着,要用它做一款插花,给它赋予人的感情和生命,让它再活一次。
中午时分,拉娜发给大家一个棉布垫子,说,随你找到一处地方躺下,依贴大地放松全身。
我在坡地落叶上铺开布垫平躺,又伸展开四肢,像一个疏松的大字。想象着身体和下面的树叶土壤融为一体,头脑里疙疙瘩瘩的思绪竟通畅起来。
我也问过自己,这些年为什么迷上了自然世界。我似乎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理由。生命是有神圣智慧设计的微妙有形联系的海洋。人是自然孕育的物种,最终会回归自然,在土壤里消失的无声无息。假如对我们的永久栖身之地一无所知,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到哪里去岂不遗憾。如何看待自然,就是如何看待自己。
我头顶上这棵如巨伞般的大树,树冠亭亭。标牌上写着:Cork Oak,栓皮栎又称软木橡树。它的全身覆盖着软厚而又多节深灰色的树皮,它的独特之处正是因为它的树皮是做软木器物的绝佳木材, 树皮切割剥落之后,外皮会再生长出来。这棵树奇迹般的生命力给人注进一种稳定踏实的感觉。我透过树冠向上凝视,丝丝缕缕的光线从树叶的缝隙里,如雨水从天空泻下来。闭目躺在自然之神的怀抱里,我感觉到地球的支撑力。
我的身体变得轻盈起来,如同剥去了一层硬皮。大脑里也空空荡荡,竟一时不知身在何处。时间停止了,尘世也离我远去。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响起了悠远的钟铃声,拉娜开始召唤大家。人们从林中三三两两冒出来。
我们这一行八九人,年龄参差不齐,皮肤的颜色各异,初次见面只各自介绍了名字,便不再打听来历和背景。人人是自然之子,没有社交压力。印象里,一位戴着头巾,脖子上有刺青,身着宽大灯笼裤的姑娘,很沉默的帮助拉娜分发棉布垫子。还有一位是名叫艾琳的中年妇女,手上捧着一个笔记本,每次细心观察记录,常常落伍走在队尾。
再次在林木里穿行,队伍已经散落。拉娜便让大伙分头去找自己再想仔细观察的植物,等她敲铃的时候集合。
人们倾刻四散奔去,去寻找各自心仪的植物。起初我忙着拍下新奇的花卉,发到微信群里分享,并没有观察过瘾,此刻正想静心探究花木其型其味,便专心地寻觅奇异花卉。后来再翻手机里的照片,隔着屏幕还真难闻出自然花香。
自然沐浴课结束在果园里。众人围坐在一棵巨大的无花果树下,熟透的果子落了一地。拉娜说,这种果子不可食用。大家便静静地仰望着浓密树叶上的累累果实,没有了吃的欲望。“扑”的一声,又一粒果子坠落在脚下。
听课友们分享各自的体验。有人说, 现代人的焦虑 来自于肉体与大自然的隔绝太久,从而迷失在社交网络里寻找慰籍,而虚假无聊的信息使认知负担更重,精神压力更大。探索自然之美是一剂很好的缓和剂。有人说,我们对一棵树一朵花漫不经心太久了。这堂自然沐浴课尝试让人与自然互动,但仅有一次是不够的。大自然不仅是你眼里看到的风景, 并且具有激发你创作力想象力的惊人能力。
老子曰,天人相通,精气相贯。人没有了天地贯通的精气,如无水的花,无根的树。地球拥有46 亿年的生命,而人类建立文明的历史仅有6千年左右。这堂课使我想到,人类属于地球和它的创造者。活着是万物生长的愿望,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类失去自然的滋润,免疫系统会受损害,现代人的身体和情感都会变得糟糕。
为了留住这次大自然沐浴的体验,我用拉娜送给的枯叶,搭配黄菊,向日葵做了两款插花。为了观察枯叶年轻时的模样,我隔天又去了植物园,缓慢地游荡在树林里,终于寻找到枯叶的来源,那是一棵棵郁郁葱葱的大果榕—Roxburgh Fig落叶。我静坐下来,细细地察看大果榕在阳光下叶片,树皮,根茎的变化,和它们正反面颜色的不同。以前它在我的眼睛里只是一棵树,如今它像是一位陌生又尊贵的朋友, 有着别样的智慧之美。
我远远不够从植物学的知识理解这棵树,只是静静地想着自己的无知, 端详眼前的枝叶,呼吸着它悄然飘散的气味,内心一片安详。
你看它,从青翠的嫩芽长到墨绿色的大叶子,犹如小象耳朵,怪不得它又叫象耳榕呢。再抬头看,高枝上有几片叶子开始变的金黄,它们将渐渐变成紫铜色落在地面上。
我轻轻抚摸这紫铜色,纹路纵横交错的枯叶,仿佛抚摸着人生。
2023 癸卯年初秋完稿于圣地近水亭
摘录于简妮《荷风来》花道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