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医生,上海作家协会会员。院线电影《医缘》、《金蝴蝶梦》和《医者责任》编剧、导演。
长篇小说《医恋》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剧本《医恋》列为上海文化艺术资助项目。长篇小说《日出月入手术室》列为上海文化艺术资助项目,改编成电影《医缘》,凭借执导该影片荣获2019美国旧金山国际新概念电影节导演大奖。
【作品故事梗概】
全剧讲述一位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外科医学博士海岚,原本想立志整形外科,但其父刘丹青是一位著名泌尿科专家,有一个远大梦想:先搭建跨大洋达芬奇远程泌尿外手术平台,让手术医生坐镇国内医院手术大本营为远在万里之外的海外病人实施机器人泌尿外科手术,实现“医学搭桥,技术援外”。他让海岚继承父业,母亲竭力反对,家庭冲突瞬间爆发。
海岚求助于医学院同学,又遭遇她们几番嘲笑;她求助恋人栾木,他却回答模棱两可。无奈父亲的坚持,很不情愿从事泌尿外科专业,又遭遇奇葩男士啼笑皆非,导致不少男默女泪的误会。
栾木对海岚每天与这么多男病人敏感地带“深度”接触而心生嫉恨。与海岚经常合作的麻醉科文开明医生却始终默默关心她,他们在手术台上共同救治一个又一个危重病人,使他们转危为安。他俩在手术室从相识到相知。薛莉莉,栾木的初恋,文开明现女朋友,她不合时宜重新寻找栾木,让 海岚情感的生活就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悲”具。
泌尿科主任医师孙果然猜忌海岚挡了他进取主任宝座的道,时常出难题为难她,但她的理想和她的医学团队始终鼓舞着海岚,让她锲而不舍,跨大洋达芬奇远程泌尿外手术圆满成功。
1.手术室,日,内
海岚父亲的得意门生孙果然医生正在给一位患膀胱肿瘤的病人行膀胱镜下肿瘤切除术,病人渐渐有了主诉,他告诉文开明:“好冷,冷得发抖。”
文医生观察了房间室温和补液情况,再结合手术临近结束,安慰病人:“手术很快结束,情况马上好转。”
稍一会儿,患者又主诉:“想呕吐。”
文开明马上拿来手术巾,移开病人脸上的氧气面罩,准备给他接呕吐物。患者一阵恶心后却没有吐出什么胃内容物,于是,文医生又询问他:“还想呕吐吗?”他用颤颤巍巍的声音回答:“好了。”
片刻,手术已经结束,泌尿科孙医生慢慢站立起来,开始给病人固定导尿管,准备掀手术大单了。
文开明也迅速准备在电脑上完成麻醉记录单,同时,习惯性地视线在病人身上扫了一下,感觉病人瞬间脸色大变,立刻放下鼠标,转身拍了拍患者肩膀:“你怎么啦?”
那一刻,病人只能够低头样呼吸,却没有语言应答。
文开明再仔细观察监护仪显示屏,发现原本在小剂量多巴胺维持下每分钟五十几次的心率骤降至每分钟四十几次,进而又猛降至每分钟三十来次!形势突变,情况紧急,马上抢救。
机场跑道,日,内
一架来自大洋彼岸的飞机缓缓降落在亚海国际机场跑道上。
接机大厅,日,内
海岚,从海外留学归来,医学博士的头衔让她踌躇满志,医务世家的背景让她出入大方,优质家教的熏陶让她彬彬有礼。(画外音)
只见一位面容俊秀的青年健步向她走来,说:“海岚。”
栾木,海岚昔日的同学,如今的恋人。现在是国内自由贸易区一家著名贸易公司的经理,高薪,自信,暖心。(画外音)
海岚急切地问:“我爸爸呢?”
栾木回答:“他刚要出来时,医院里来了个电话,说是有一个病人在手术台被怀疑突发急性肺栓塞,让他赶快回去主持抢救。”
海岚听了很吃惊:“啊!”低头沉思了一会,问:“那你近来还好吗?”
栾木:“好,好,你回来更好。”#
2.手术室,日,内
患者病情依然急转直下,脸色越来越灰暗。
文开明用氧气面罩加压供氧,说:“快,多巴胺。”
巡回护士燕子陈:“病人心率只有二十几了,血压测不出,呼末二氧化碳也测不出。”
文开明:“肾上腺素,准备气管插管。”
许医生、章医生赶来协助抢救。
孙果然台上心外按摩,
文开明给病人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
章医生问文开明:“病人怎么啦?”
文开明:“感觉像急性肺栓塞,快,推注甲强龙。”
燕子陈拿起电话拨通了刘主任的手机:“刘主任吗?”
马路,日,外
海岚:“最近医院里忙吗?”
栾木:“忙,病人看病都有趋高性,不管大病小病,总认为大医院看得好!”
海岚:“其实,到最好的医院不一定遇到最好的医生,遇到最好的医生不一定遇到最好的治疗,更何况再好的医院也有混腔司(摆腔调)的医生。”
栾木:“病急乱投医。”
海岚:“道家讲无,佛家讲空,医家讲效。”#
3.手术室,日,内
手术室的抢救在坚持,坚持,再坚持!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病人血压渐渐开始回升,心率能够维持在每分钟六十几次,血氧饱和度能够在纯氧情况下93%上下浮动。
那一刻,手术房间门打开了,刘主任已经换好手术衣匆匆走了进来。
文开明立刻汇报:“刘主任,检验报告出来了,病人血液中二聚体居然高出正常值13倍之多。台上测得中心静脉压高达23厘米水柱。”
刘主任拿起超声诊断仪检查后对文开明说:“急性肺栓塞。”
海岚家,夜,内
夜晚,刘主任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家,刚打开房门,
刘主任:“女儿,在国外留学吃了不少苦吧。”
海岚调皮地说:“只有享不到的福,没有吃不了的苦。”
刘妻指了指桌上丰盛的菜肴,插话:“父女俩见面别光顾着说话,菜快凉了,快吃饭吧。”
刘主任一边放下提包,一边含笑对栾木说:“好,好。吃饭吧。”
海岚:“爸,那个肺动脉栓塞的病人现在怎样?”
刘主任:“幸好文医生发现得早,及时救治,我离开医院前还去重症病房探望过他,人是有点清醒了,但血氧饱和度依然不稳定。”
海岚:“那就多用呼吸机支持一下。”
刘主任拿起酒杯,说:“对”
海岚微笑着问:“那个文医生,是不是文开明啊?”
刘主任:“对,就是你实习时的带教,你还记得?”
海岚甜蜜地说:“难以忘怀。”#
4.海岚家,夜,内
海岚微笑着问:“那个文医生,是不是文开明啊?”
刘主任:“对,就是你实习时的带教,你还记得?”
海岚甜蜜地说:“难以忘怀。”
病房走廊,夜,内
文开明和章医生从苏醒室走出来,
章医生:“病人现在的血氧饱和度98,是不是已经安全了?”
文开明:“只能说生命体征暂时稳定,其实,手术台上的许多大抢救,往往依赖于横向和纵向学科的协作。”
章医生停下脚步,望着文开明。
文开明:“比如,这个急性肺栓塞病人突发时,就需要麻醉科、泌尿外科、超声诊断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检验科横向全力协助,赢得抢救时间,让病人生命体征暂时稳定。然后,转入重症监护室,针对肺栓塞,纵向深入医治,方能转危为安。”
海岚家,夜,内
海岚放下酒杯,说:“说一下我对手术室的认识,无影灯下医事多,飞针走线器械舞,轻重缓急台上见,手到病除欢笑来。”
刘主任:“手术室,是给病人身体做加减法的场地,加多,减少,左右为难。”
海岚:“左,是认识问题;右,是立场问题,这么多年,你应该左右逢源吧。”
刘主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医生总是在悬崖边抬病人度难关。前有跌宕起伏,后有惊心动魄,最怕前后都不着地。”#
5.海岚家,日,内
伴山傍海的浅水湾公寓内此时显得格外宁静,刘主任坐在沙发上翻阅资料,一见海岚回来了便招了招手,说:“女儿,过来坐一坐。”
“好。”海岚理了理秀发,静静坐在他对面。
刘主任关切地问:“这几天,你都在干嘛?”
海岚:“这么长时间没有回国了,去看看大学、高中的同学。”
刘主任:“好,好,同学之间是应该走动走动。”
海岚神情满意,“同学,同学,一同学习,一同进步。”
刘主任提醒道:“那你还应该挤时间陪栾木到处走走,不要总是让他独行。”
海岚嘴角一翘,“猛兽独行,牛羊成群,让他做孤胆英雄去吧。”
刘主任:“那你去看过栾木的父母吗?”
海岚:“我已经和他约好,这周末去他家。”
刘主任眉开眼笑,放下手中资料,“应该,应该。你现在老大不小了,可以考虑和他谈婚论嫁的事了。”
海岚羞答答地说:“我现在工作还没有具体落实,这事放在以后吧。”
刘主任马上话入正题:“我今天就是要和你谈谈这事。”
“好啊,你女儿洗耳恭听。”海岚静候指示。
刘主任问:“你将来准备定什么专业?”
海岚:“我是学临床的,自然想干外科专业。”
刘主任言语清晰,海岚字字入耳:“那外科里面可有好多专业啊,有普外,胸外,神外,骨科,还有我们的泌尿外,你最倾向于哪一个?”
海岚思考片刻,轻声说:“还是普外吧。”
刘主任听了没有发声,海岚默默观察一会儿,问:“爸,你觉得不满意?”
刘主任:“不是不满意,而是觉得还有其他专业可以考虑。”
海岚有点疑惑:“什么专业?胸外?神外?”
刘主任语气沉着:“还有呢。”
海岚好奇地打量她父亲,问:“爸,你不会鼓励我去干骨科吧。”
刘主任:“不会鼓励你干骨科。”
“那你鼓励我去干什么科啊?”海岚越发困惑,好久,她恍然大悟,“爸,你不会鼓励我去从事你泌尿外吧!”
刘主任注视着她,说出他的心愿:“我正希望你能够接我的班,从事泌尿外。”
海岚哭笑不得:“老爸,你是不是人老眼花啊?我是女的,怎么能够整天在男人堆里转来转去,还要整天去碰……碰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