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流淌
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穿越生命》一书出版后会在读者中引起不小的反响,更不会想到,这本书会获得全国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轻轻抚摸着这本书的封面,宛若抚摸着自己最心爱的孩子,掌心里传来的那永不消失的痛楚、那一丝温暖、感动,那一声感慨、叹息,拨动着我的心弦。此刻,时间于我,又有了一次穿越,我似乎又回到昨天、去年乃至流失岁月中的某年、某月、某日、某个时辰、某个一闪而过的瞬间灵感……
《穿越生命》一书的出版,让我内心充满了感激。此书是《四川省散文名家自选集》第3卷中的一本分册。这套书是四川省散文学会为加强四川省文化建设而做出的一个有益的决定,为收集整理四川散文名家作品而策划推出的一套丛书。由当时学会常务副会长张人士提出,经学会讨论研究决定,并由他请知名的、有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赞助经费而出的书,从2015年开始到2017年已出版3套。我省著名作家和实力作家马识途、李致、王火、卢子贵、高缨、流沙河、魏明伦、徐康、周啸天、伍松桥、梁恩明、杨泽明、何映森、杨雪、金科、桥德春、袁瑞珍等人的散文作品进入此套丛书。出书的思路和原则是,既要把四川散文名家的作品整理保存下来,还要推出一批有实力的作家进入这套丛书,以充实和丰满四川省散文作品和作家队伍,我对自己的作品进入这套丛书,是深感不安的。我认为自己无论怎样都没有资格进入这套丛书,曾征求过好些个文友意见,他们都鼓励我,特别是卢子贵会长和张人仕常务副会长,都认为这本书内容不错,最终有点不自量力地进入了这套丛书。这本书尚未出版前,其中的长篇纪实散文《穿越生命》是在我原工作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堆谷风》杂志上首发,2017年分4期连载的。这个作品完成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应在我们院的杂志上首发,因为我是院《堆谷风》文学社的创立者之一,也曾担任过第一任社长,应支持这个刊物,同时也想试探一下,这部作品能否与读者引起共鸣。没想到连载后,在我们院的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些我不认识的读者还颇费周折地打听到我的电话,与我进行电话交流,谈读后的感受,并询问在哪里可以买到此书。这也是我出版此书的原因之一。
大部分读者在看了《穿越生命》后,都感动得流泪不止,彻夜难眠。有的读者告诉我,读后脑海中全是书中主人公璐璐的影子,他们问我,这些文字读着都痛彻心扉,不知你写作时将经历怎样的痛楚?是怎么坚持着写下来的?为什么要写《穿越生命》这部长篇散文?甚至有读者还问我,是如何构思这部作品的?
的确,这部作品的写作过程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相似于是把尚未结疤的伤口又撕裂开来,血淋淋的,疼痛不已。我常常是边写作边流泪,擦眼泪的纸巾在桌上堆了一堆,常常是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前后差不多用了近三年的时间才完成。既然这么痛苦,但为什么还是要写?因为我亲身经历的这件事太刻骨铭心,我觉得人性需要柔软、温暖的东西,特别是在人们普遍追求物质层面的东西,人心也变得麻木、自私、冷漠的情况下,有这种责任和义务把我对生命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善良、人性的光辉、孩子的坚强以及环保的问题、生活在最底层人们遭遇重病袭击后所面临的困境、医患之间的矛盾和关系、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理解等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东西表现出来。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还是好的,我这个文章里描写的所有的人和事,其实都是为了表达我的一个主题,即: “爱能穿越生命,一旦我们把爱、真诚与善良给了别人,自己也会收获生命的美好!”
《穿越生命》是一篇纪实散文,有近6万字,如果处理不好,在当前这种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是很难让人阅读下去的,所以必须在写作上有所突破,这对我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酝酿、构思时就有一个想法,用散文的笔调写,运用好情节、细节来烘托人物,运用倒叙、插叙等手法把很多的素材用进去,用真情贯穿和统领全文,在文章开头强势切入,抓住读者的心,同时每个章节环环相扣,以增强可读性。想是这样想,但是否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心中是忐忑不安的,也不知道这样的尝试会面临怎样的结果。文章写出来后曾经送给李致、李治修、余启瑜、万郁文、刘小革、李临雅、王大可、金科等好几位文友看,他们都给予我极大的肯定,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这不仅给了我信心,也让我的思路更加清晰,文章修改时也就更有了方向。
这本书还有三辑分别是“悠悠心曲”“山水行吟”“评论和后记”,记叙的都是我的真情实感,好些文章分别被选入一些选本,也有的文章如“沉醉喀纳斯”获第二届四川散文奖和别的文学奖项。另外这些文章篇幅最长的近6万字,也有1万字、四五千字、两三千字的,还收入了好几篇短文,最短的《海枯石烂》只有246个字。这个也是我的一种尝试。
这本书正式出版发行后,在读者中引起的反响是出乎我意料的,认为长篇散文《穿越生命》很感人,催人泪下,看完后一夜无眠,头脑里都是书里的那些细节和情景,让人揪心、感慨。有的说:《穿越生命》这篇文章,把纪实散文写得像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又写得像抒情散文,很唯美,写得很感人,把友情、亲情、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能一口气看完,但看到的是感动而不是悲哀,是积极努力而不是妥协,是爱聚集的力量而不是埋怨责备,所以看起来心里不赌得慌,而是一鼓作气读下去。”还有的认为我用凄美的文字为璐璐建了一座纪念碑,让她小小少女的形象在鲜活的文字里永存等;有的认为这部作品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因为记录了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爱情,亲情,友情;记录着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看到的是闪烁的人性的光辉……这样的人性美早已超越了亲情,是人间的大爱!也有的认为这部长篇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当前的社会现实,触碰到环保、就医、医患矛盾等敏感问题。
由于这本书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的反响比较大,在2018年10月25日,我原工作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宣传部、堆谷文学社为《穿越生命》召开了隆重的研讨会,单位领导、读者代表和四川省文化界、省作协的领导、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对《穿越生命》的社会和思想意义、写作技巧、艺术特色等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充分肯定了《穿越生命》的社会、思想和艺术价值,获得冰心散文奖是对我散文创作的肯定,同时也对作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意见。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郎德辉认为,《穿越生命》是对⼤散⽂⽂本的全新表达和作者对传统散⽂改良所作的探索,在四川散文的深化和拓展方面具有代表性。在⽂本的题材性质、结构类型、⼈物塑造和表达⼿法诸⽅⾯实现了重⼤突破,对传统散⽂⽂本进⾏了改良,⾛出了散⽂创作的“沼泽地”。从传统散⽂“小我”“⼩爱”,延伸到关注⽣命、关注⼈性、关注社会的“⼤爱”,这种“ ⽣命⾼于⼀切”的理念贯穿于该⽂的主题,以及作者亲历“灾难真相”的写实⻛格,很典型地运⽤了⻄⽅现代派中的⾃然主义的表现⼿法。 这种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和崇尚纯真和⾃然,对现实⽣活作记录式的写真,颇为感染⼈、打动⼈,使《穿越⽣命》成为⼀部对⼤散⽂⽂本的全新表达的⾮虚构类作品。但同时也指出它在政论性表达上的不⾜,把作者的“爱”抒发到了极致,但在批判性⽅⾯⽤墨不多。当代散文流派“在场主义”创立者周闻道先生认为《穿越生命》一书符合在场主义散文的特色。是以在场的姿态来抒写,不但是身体在场,且达到心灵在场;作品采用了隐忍的冷抒情;所有感情在叙事中呈现;在细节处理上很到位,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所有的文章用一个贯穿始终的“情”来表达对对象世界的发现。再用这个“情”去品读她的作品就会发现,无论数万字的长篇,还是几百字的短章,无不触摸到那个“情”的涌动,即:亲情、友情、爱情、人情。但同时也指出,如果把书写放置于更广泛深刻复杂的社会环境,去除现象的遮蔽,从源头上追索与发现悲剧的成因,把个人的痛与社会的痛的脉络打通,并寻求疗治之策,文章会有更加宏阔的气象与意义。叙述的简洁也会更加增添文章的艺术美感。评论家李治修则认为《穿越生命》一书,以精致简约的结构,高昂激越的旋律,明快爽飒的节奏,华丽纤秾的辞藻,热情奔放的文风,隽永含蓄的意蕴,精警奇突的哲思形成了诗意美的鲜明特色。用激情饱和的笔触,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将读者带入诗意的娱情审美之中。在作品的结构上具有诗的韵律和动感,往往以诗意的跌宕方式,时空场景变换方式,实现行文间的衔接和递进,形成诗一般的意蕴,具象化为豪迈激越的文风,荡气回肠的大气,婉转复沓的抒情,火花飞迸的哲思。在用词遣句上,语言灵动而优美,让人感到新奇别致,在修辞上色彩秾丽,有如油画般的斑斓;在情感上具有强烈的冲击力,感染力和吸引力等。作家江铭记认为:《穿越生命》一文,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的心理解构,对事件的透析能力,以及主题思想的开掘,都是一次“井喷”式的迸发。一篇好的作品,应该有一个相应的好的结构来容纳,有一种独到的技巧,将所有不断变换的时空中出现的人、事、物天衣无缝地安排进去,使作品产生极大的艺术魅力。还有的认为很好地处理了细节,达到了“意在言外”的效果。还有的分析了书中反映出的环保、就医等问题,提出了治理这些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等等。
这些褒扬和批评,特别是批评,对我而言弥足珍贵,对我以后的创作无疑将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文学创作,特别是散文创作,能拨动读者心弦的,惟有真情!而真情则是散文创作的灵魂所在。也催生出我对散文的一种创作态度:散文是情与思的结晶体。丰沛的情感与睿智的思想碰撞所产生的火花,无论将永恒闪亮还是在瞬间熄灭,都是生活的真实存在。唯愿用心倾述真情,用情演绎生活。
2019年6月25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