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亲情VS疫情》

余惠芬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平静生活,搅乱了世界的正常秩序。病毒侵袭人们的机体,挑战人们的免疫力;疫情考验人们的智慧,淬炼人们的意志力;而在疫情与亲情的博弈中,成千上万的普通人书写着无数不平凡的故事,或令人感动感慨、或使人终身难忘;这场疫情注定要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我想记录的是发生在我家的关于亲情与疫情的真实故事。

老妈的年夜饭变身“外卖”

年夜饭历来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一餐饭,由于其寓意是吉祥如意、团团圆圆,因此已成为家人团聚的代名词,辞旧迎新不可或缺的重要仪式。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一场突发的疫情却令老妈筹备已久的年夜饭经历了意想不到的遭遇。2020年1月20日,我和先生像以往一样,回家乡陪父母过年。到家后的第三天,即1月23日阴历腊月二十九上午,从电视新闻中获悉,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需要,武汉将于当天上午10点开始封城。我马上意识到前段时间从微信上看到的各种我们并没有当回事的疫情已经相当严重了;在和弟妹商量后,我们说服爸妈将提前半年就在一个星级酒店预定好的年夜饭立刻取消。然而酒店却回复:不可取消,不过可打包取回;所给出的解释是:当地尚未发现确诊病例,地方政府也未下达相关的防疫指引;而且绝大多数食客都还是照常赴宴,我们家属于较谨慎的极少数(不过从年初二开始,所有餐馆都必须按照政府部门的相关要求,无条件为顾客取消订餐)。

年三十下午负责开车取菜的侄儿侄媳不无遗憾地说:几千元预订的年夜饭变成外卖了,好可惜!其实,最难接受的是老妈,她在半年前就张罗着预订年夜饭,而且一定要选在本市最好的酒店,因为她的所有孩子们能够一同在家里过年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为了哄老妈开心,那天的年夜饭,我和弟妹们都最大限度地放开量吃,而且极力表现出吃得非常开心的样子;爸妈的几个重孙们也很给力,边吃边嚷嚷着:“今天的外卖好多呀,好好吃啊!”

婆母离世却无法前往送别

2020年2月7日,我接到先生通过电话传来的噩耗:93岁的婆母因病抢救无效离世(我和先生虽来自同一个城市,但由于双方的父母年事已高,因此每次回家探亲,我们都是各回各家各陪各妈)。婆母本性善良宽厚,一辈子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她老人家含辛茹苦地养育了7个子女,如今四世同堂,儿孙孝顺,家庭和睦,她也非常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不料却因基础病突发没能挺过这场疫情。

婆母对我十分疼爱,记得当年我和先生在大学读书期间,每次假期结束回学校时,她都要亲自送行,而且陪着我们走很远,说很多叮嘱的话;尽管她走得很慢,说的话也大多是反复重复,但我们知道这是她表示母爱的一种方式;为了给她留有充分的送别时间,同时又不至于耽误行程,我们每次都尽量提前告辞出门。后来我们调到广州工作回家探亲时,婆母总是一个劲地往我们碗里夹菜,兄弟姐妹们经常开玩笑说:“他们是从大城市回来的,又不是在贫困地区没得吃。”

令人深感悲痛和遗憾的是,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医院和殡仪馆均严格限制到场人数,我和许多家庭成员都因此失去了与她老人家最后告别的机会,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愿她老人家一路走好。

两位侄媳不辱白衣天使使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成千上万的医务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搁置亲情,放弃假期,负重前行,奋战一线,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在我们家也有两位这样的白衣天使,即我弟弟的儿媳慧慧和我先生弟弟的儿媳佳佳,她们分别就职于蚌埠市和珠海市的医院。在疫情较严重的那段时间里,尽管别人可以在家远程办公,而他们却要坚守岗位,甚至加班加点工作。慧慧还主动承担起全家的“防疫顾问”一职,不仅及时提醒注意事项,耐心解答家人疑问,更重要的是不断给大家以信心和鼓励;而佳佳则报名参加了医院组织成立的突击队,随时准备奔赴武汉等抗疫一线。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她们都已身为人母,而且孩子们尚年幼。由于整天要在医院里与不同的病人打交道,为了避免未知之风险,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她们不敢与自己的孩子见面,只能利用工作之余时间,与在爷爷奶奶家托管的“神兽们”视频聊天。懂事的侄孙们每次视频通话时都表现得非常乖巧,并起劲地给妈妈“加油”;当然时而也会上演非常“煽情的”的一幕;年轻的白衣天使们强颜欢笑,抹去眼泪,继续淡定地坚守岗位。这期间,爷爷奶奶们同样责任重大,照看好孩子们,让白衣天使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抗疫工作,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妹妹为照顾外孙逆行纽约

2020年8月,当中国的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人们逐渐回归正常生活之际,其他国家却不断传来疫情加重或失控的信息;美国更是首当其冲,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万,死亡人数不断攀升,该两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许多由于工作、访学等原因暂时滞留美国的人员都在想方设法曲线回国,却因国际航班的减少,一票难求,难以如愿以偿。而此时此刻,妹妹却决定逆行纽约,原因很简单:女儿工作忙,女婿更是参与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无暇顾家,两个在家上网课的外孙需要有人照看。

尽管从中国飞往美国的航班相对较为安全,但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妹妹用上了所有能够想到的防护措施,全副武装地登机,并坚持在飞机上的十几个小时里不吃不喝;到了纽约后,又在临时租来的房子里自我隔离了半个月,才放心地与女儿一家团聚;期间外孙们每天与外婆视频聊天,为她排解隔离之闷并述说思念之情。我每次和妹妹通话后都不禁感慨:在疫情面前,亲情有时显得十分无奈,但却阻止不了母爱的脚步。

独生女在伦敦从容应对

疫情期间,最让我牵肠挂肚的是远在伦敦工作的独生女儿。2020年1月武汉疫情爆发时,女儿曾建议我和先生到伦敦去躲避风险,当时我们认为没有必要给女儿增添麻烦,再说无论发生什么事,还是在自己的国自己的家心里踏实;没过多久,随着武汉疫情的升级,伦敦和中国之间的国际航班宣布暂停。那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一如既往地积极行动,采取多种形式支援祖(籍)国的抗疫一线,女儿也参加了母校华师附中校友会组织的在英国购买口罩等防疫物质寄回国内的活动。

后来,英国的疫情却逐渐严重起来,按照公司的要求,女儿开始居家办公;与此同时,她还报名作为一名志愿者,专为有需要的人提供聊天或其他咨询服务。出于担心,我们曾试探着征求她的意见:既然是远程办公,不如回国吧;然而女儿却表示,她不想给祖国添麻烦,也不愿让外国人感到自己不能与公司共渡难关。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居家办公以及餐馆不得堂食的禁令,女儿大多是在网上订购食材,自己加工,因此厨艺得到较大提高;前不久,我们还按照女儿的创意搞了一次颇具特色的家庭视频聚餐。由于伦敦与我们有7个小时的时差,她的中餐与我们的晚餐时间基本可以重合,这样女儿一方面可以展示她不断进步的烹饪手艺,同时可以享受与爸妈一同进餐聊天的乐趣。

自去年疫情发生至今,善解人意的女儿基本上是每晚与我们语音或视频聊天,即便偶尔因为工作较忙,错过最佳通话时间,也会给我们发一简短信息或者表情包以让我们放心;时而她还会与我们预约,主持召开一个家庭“视频会议”,一家人尽情谈笑,其乐融融;虽相隔万里,却不乏近在咫尺的温馨。

亲情VS疫情 图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