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惠芬
无论何时何地,对于任何人来说, “衣食住行”都是最基本需求,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行”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以前我和许多人一样,总以为在伦敦这样的世界金融中心兼国际大都市,“出行难”属情理之中。为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有了今年7月的伦敦之行(尽管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到伦敦,但由于前两次是出差匆匆而过,对这座城市没什么印象)。本次停留时间较长,加之身边有女儿这位出色的导游,对于伦敦基础设施的完善、公共交通的发达以及管理服务的精细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文想与大家分享的是“行”在伦敦的亲身体验及切身感受。
首先,让我感慨的是伦敦机场的数量及效率。伦敦拥有六座机场,四通八达的空中交通网络可以让你轻易到达英国国内、欧洲各国乃至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而且伦敦的各个机场都有公交车、火车等与城市中心区连接
伦敦希思罗机场[Heathrow]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在全球众多机场中排行第三,据说每5秒就有一架飞机起飞。同时它也是伦敦最大、交通最方便的机场。在我预订机票时,女儿再三提醒,伦敦机场多,一定要买到达希斯罗机场的票。
机场内的标识非常清晰,你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到相关信息(当然是指在没有语言障碍的情况下),如你想选择离开机场的交通工具以及路线图、甚至所需时间等。地铁在5个航站楼都设有站点,约需50分钟到达市区;特快火车(express) ,每15分钟一班,15分钟即可到达市中心;往返希思罗机场及伦敦市中心的双层大巴于每晚地铁停驶后开始运营;机场也设有付费停车场,方便自驾车一族。当然你也可选择出租车或Uber(中文译为“优步”)。本次由于随身带有行李,女儿接到我们后立刻用手机联系Uber,几分钟搞定。
在伦敦市内出行,使用人数最多,也是我最常采用的方式是乘坐地铁。伦敦是世界上第一个开通地铁的城市,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虽没有国内近年修建的地铁那样现代和豪华,但也全然不见纽约地铁的那种年久失修且脏乱的现象(当然,价格相对来说稍贵,不过有很多可供选择的购票方式)。尽管伦敦很大,多达十四条的庞大地铁网络可以带你到达城市的每片区域,且大多情况下不会超过1个小时行程;由于设计科学合理,绝大部分的地铁通勤从来不会麻烦乘客超过1次的转车。
伦敦的地铁站台并不十分宽敞,但其整洁、有序以及人性化的设计和管理令我印象深刻。站台设有供乘客候车休息的靠背椅,电子屏幕提示清晰并随时更新信息;车厢里每个座位间都有扶手,靠门附近的车身设有海绵靠垫,即便没有座位,站着乘车也不至于太辛苦。
我还注意到,地铁的扶手电梯上都有非常清楚的标识,提醒人们靠右站(Stand on the right),尤其是每节扶手电梯上都设有几个红色的“Stop”按钮,如遇紧急情况,乘客可以随时就近按下以使电梯停止运转。
当然,如你觉得在地铁站中穿行麻烦,又不需赶时间,同时想领略街景的话,在伦敦市区出行另一不错的选择就是公交车,而红色的双层巴士本身就是伦敦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女儿给我们买了临时使用的乘车卡(Oyster card),地铁和巴士通用(此种卡在地铁站即可购买,可随时充值,离开的时候可以退还余款)。在非上下班的高峰时段乘车,乘客较少,我们甚至还曾享受过一家三口“包车”游览的待遇,激动地在双层大巴的上层拍了许多照片。我觉得有两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一是公交和地铁的有机接驳和协调互补;二是所有公交车门的台阶都很低,而且与地面距离很贴近,老弱病残者不会因抬腿不便而产生上下车难之问题。
即便是到伦敦城郊的一日游,公交车也非常方便,可以预定车票,也可以随时上车买票。不同线路、不同时段发车的密集程度不一,间隔时间短到几分钟长到几十分钟一班,然而发车都非常准点。有一次女儿给我们安排了牛津一日游,由于不太熟悉汽车停靠点,结果晚上返回时因迟到约1分钟而错过。搭乘下班车时,司机看了看我们的票,说了一句“我可以让你们上车,但是下不为例”就让我们过关了。我们一边道谢,一边庆幸有惊无险。
造型复古的伦敦出租车和大笨钟、红色双层巴士以及红色电话亭等曾同属伦敦的名片。这种经典的出租车诞生于1948年,由当时的奥斯汀汽车公司为出租车行业专属打造,在设计上的许多特别规定一直保留至今,例如车厢高度必须让乘客可以不用摘掉英式高礼帽而坐直身体,不过现在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方便轮椅乘客上下车。我们亚洲人乘坐时无疑会感到非常宽敞舒适。
后来居上的,也是我特别想提及的是伦敦的Uber,因可随叫随到,服务良好,而且价格比出租车便宜,所以颇受欢迎。即便不敢说有取代出租车之势,至少抢占了不少风头。本次我们在伦敦以及爱丁堡市内的出行就多次使用过Uber。有趣的是,司机和乘客在每次搭乘结束后,必须互相打分。对于司机来说,公司会根据其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其服务质量,并与业绩评估挂钩;而乘客的得分主要反映其文明乘车情况,直接影响到之后的订车。像女儿这样经常会用到Uber的乘客,就非常在意她的“成绩单”。有时为了让司机好找到自己或更便于停车,要带着我们走好些路才打电话约车。
善解人意的女儿理解我想了解关于伦敦“行”的方方面面情况,火车当然也一定要体验一下。再说我们要到苏格兰的爱丁堡及高地游览,火车是首选的交通工具。英国是铁路和火车的故乡,自200多年前,史蒂芬逊发明了蒸汽机车之后,1825年英国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如今,英国拥有堪称世界上铁路布局最庞大、历史最悠久的铁路运输系统,而伦敦作为英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全球铁路网最密集的城市。在伦敦,主要的火车站就有8个,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他们有的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馆,有的已成为城市景观。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火车站都与地铁相连。
不难想象,在伦敦乘火车需要提前做好功课,好在女儿是这方面的高手。她先是上网查看订票情况,发现早晨Off-peak时段的票价较便宜,如中间转一次车,而且只需下车等候几分钟,连站台都不用换,即可省下四分之三的票价,果断拿下。出发的前一天,女儿和爸爸一起踩点,确定火车站以及如何到达站台的路线,甚至可在哪里吃早餐等。
英国短途的火车车厢一般较少,如从爱丁堡去苏格兰高地的列车仅3节车箱,而我们那节车厢的全部乘客就是我们一家三口。当然伦敦和爱丁堡两个大城市之间的列车车箱就多一些,乘客也相应较多。另外,每节车厢都有几个可以四人对坐的桌子,方便家人或朋友同行以及随时使用电脑办公使用;每排座位都安装有充电插头;但无线网络虽有,效果不是太好。
与国内不同的是,伦敦以及爱丁堡等我所去过的城市,火车站大多没门没围墙,乘客甚至可以从公路的人行道上搭乘扶手电梯或升降梯,直接到达车站或者站台。上车时根本没人管,上车以后会有一个服务员在行驶中间检票。途中上车乘客也可事先订座,乘务员在座位上插个纸条替你预留座位。在从爱丁堡回伦敦的途中,由于我们一家三口没有买到在一起的座位,我就按照国内惯例先和家人坐在一起,准备有人上车后再和他协商调换一下。女儿查看了下我座位上的小纸条,上面竟明确标出整个行程中会有几个人从什么站上车并轮流乘坐那个位子,然后让我换一个只有一位乘客预留的座位,以减少给更多人增添麻烦。我不禁感慨其管理服务的精细,联想到在国内经常因座位引发纠纷的情况,这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最后我想说,在伦敦,我最享受的出行方式其实就是最原始的“步行”,因为你可以在繁华喧嚣的街道和风景宜人的公园交替行走。
伦敦总面积为1577平方公里,拥有750万人口,在土地资源如此珍贵的城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面积是公园和绿地,人均绿地面积远远超过巴黎、纽约和东京。众多的小型花园自不待言,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几乎每一片区域都有一个占地广阔、风景优美,甚至功能多样的公园。而且所有公园都免费开放,甚至根本没有门,只有方便民众的多处出入口;它们或自然融入街景,或者就是你的邻家花园。
行走在错落有致的大街小巷,徜徉在风格各异、气势非凡的古典建筑之间,欣赏着那巧夺天工的人物雕像、穿着时尚的来往行人、现代科技装饰的商场……这座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城市,常会使人产生一种穿越的感觉。而更令人惊喜的是,不经意间你仿佛又置身另一梦境,漫步在绿地湖边,不断映入眼帘的是那参天的大树、精湛的园艺、自由翱翔的海鸥,还有那那潺潺的流水、扑鼻的芳香、欢快嬉闹的孩子…… 让人不禁感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竟是如此和谐自然。
英国著名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如果你厌倦了伦敦,你就厌倦了生活。因为生活所能给你的一切,伦敦都有。”原以为这只不过是文人骚客的夸张之语,但“行”在伦敦带给我的感受令我对这位名人关于伦敦的评价由衷地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