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文化背景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以及教师的对策——基于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同堂英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余惠芬

[摘要] 学习策略在外语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对于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正日益获得重视。本文基于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同堂英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差异及其教师的对策。

[关键词] 文化背景;学习策略;教师对策

 

Influence of Learners’ Cultural Background 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Teachers’ Countermeasures

---- On the Basis of Teaching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Yu Huifen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AbstractLearning strategies play a key role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learners’ cultural background on learning strategies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recognitio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eaching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of studen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the teachers’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ultural background; learning strategy;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eachers’ countermeasures

一、引言

关于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西方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初就已起步,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从教师的教学方法到学习者的特征和学习策略的转移,语言学习策略的作用和使用已逐渐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学派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与心理学派相匹敌和补充的一条研究路径。[1]越来越多的中外研究者认为,包括文化背景、英语学习条件、教学环境、学习任务等环境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外语学习策略的选择及其策略使用的成效。文化因素对于语言学习及其学习策略的影响从被忽视到日益获得重视。

目前中国大陆学者对于文化背景对学习策略的影响之研究尚不多见,主要因为“只有当多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在同一课堂学习时,我们才能看出不同文化背景对策略使用的相对影响。当我们研究处在同样文化背景中的学习者时,文化背景这一因素就没有其它因素重要。”[2] 笔者所在的暨南大学是一所华侨大学,在校学生来自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笔者所执教的全英语教学的国际学院,每届学生均有约75%以上来自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本文基于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同堂英语授课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探讨文化背景对于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及其教师的对策。

二、语言学习策略与Gardner的“语言习得的社会教育模式”

关于学习策略的定义,尽管西方的研究者们众说纷纭,但多数人趋于认同Ellis(1994)的观点:“策略可以指总的学习方法(approaches),也可以指第二语言学习的具体活动或技巧(actions or techniques)”;既包括”从外部可观察到的行为”,也包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内部心理活动”。在对策略的系统分类上,西方的研究者们也是各持己见,但大多认为Oxford (1990)提出的学习策略分类系统是迄今为止最具综合性的分类方法 [3]  Oxford把语言学习策略划分为记忆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六大类,每一类策略又由一项项单一具体的策略组成。[4]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和语言教师从不同的视角、针对不同的语言学习领域和学习者所处的不同语言环境所使用的学习策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肯定了学习策略对语言学习的积极作用,并普遍认为任何应用得当的学习策略都有助于学习者获得成功。尤其是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已从以认知为主扩展到包括社会文化的研究方法。关于文化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正在成为该领域的新课题。这其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就是Gardner的“语言习得的社会教育模式”。

Gardner的社会教育模式试图通过把二语习得的四个相关方面结合在一起来研究二语习得。这四个方面是:社会和文化环境、学习者个人差异、学习二语时的背景和语言输出(Gardner 1982)。该模式的主要观点有:第一,语言学习者所成长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会影响他们对语言和文化的观念。这些观念对于决定使用的策略类型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二语习得最有影响的四种个人差异,包括智力,语言学能,动机和情景焦虑这四个变量与文化观念直接相关。第二,动机是语言学习成功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因为它决定了个人对语言学习的积极参与度;同时,智力、学能和情景焦虑同样是影响学生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第三,语言学习者在正式学习情境中与非正式学习情境中所采用的学习策略不一样。正式学习情境指发生在教室或者任何个体接受直接语言培训的场合;而非正式学习情境指在没有直接的语言讲授而获得二语技能的任何场合。该模式还指出正式语言培训和非正式语言培训均对语言成果和非语言成果有直接影响。其中语言成果指的是二语知识(如词汇知识、语法、发音、流利性等)和具体的二语技能(听、说、读、写);非语言成果指的是对其他文化团体的态度、对其他文化的大致看法及对进一步习得该语言的兴趣程度(Gardner 1985)。 [5]

总之,Gardner的“语言习得的社会教育模式”认为,二语习得者所成长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他们对语言学习策略类型的选择。这与大量的跨文化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即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学习者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使用着不同的学习策略。

三、文化背景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影响

胡文仲认为, 文化有广义与侠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文学、艺术、音乐、建筑、科技和哲学等,人们常称之为Culture with a big C。侠义的文化指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有些人称之为Culture with a small c。他同时指出,对语言至少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把语言仅仅看作是语音、语法、词汇的总和,看作是一种符号体系。另一种看法是把语言看作与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认为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社会环境。[6] 关于文化如何对语言学习产生影响,一般认为,一是目标语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差异会给学习者造成学习障碍,二是学习者的本族文化所蕴含的人生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决定着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行为。[7]

笔者的研究结果,同我国文秋芳等研究者针对中国大陆不同学生群体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即大陆高校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属于中等水平的范围;形式操练策略的使用程度明显高于功能操练策略(形式操练策略指为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而刻意采取的措施,如反复记忆,反复听,再三阅读等;功能操练策略指为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而采取的措施,如收听外语广播、阅读外文报刊杂志等)。就使用策略频率而言,大陆学生使用频率最多的策略是记忆策略,使用最少的为社交策略。与之相对的是,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学生(包括在此背景下成长的华裔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明显要高;功能操练策略使用程度高于形式操练策略;社交策略使用的频率显然要高过记忆策略。不同文化背景对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影响显而易见。

首先,中西文化在宇宙人生观上的差别影响了学习者对于学习策略的态度。由于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和谐、统一,由此又形成了顺乎自然、行乎自然的人生观,[8]中国的学习者下意识地将语言学习过程当作一种循序渐进的自然学习过程,对于学习策略的使用或训练表现出不甚积极的态度。西方文化强调天人对立,侧重于向外探寻,由此便形成了西方人凭借人的智慧和科学的力量来征服自然、宰制天地的观念。来自西方文化背景的学生对于能够改善现状,提高效率的学习策略的训练和选择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且乐在其中。

其次,中西文化在思维、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影响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中国文化属于内倾性的农耕文化,在这种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农业文化氛围中,形成了一种“尚让不尚争,尚退不尚进,尚静不尚动”的思维特征。中国人主静、尚让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中国文化重因袭守成而轻创新的文化特征,以及与之相联系的重化求常的渐变观。[9] 这种文化注重的是积累和继承,因此,作为转载文化的书籍,被该文化认为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源泉,记住教科书和教师的教学内容就成为该文化获取知识的最佳方式。这种内倾性的文化特点,使中国外语学习者的风格呈现出一种内向型的特征,在课堂上安于沉默,不愿或不敢表现自己,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且他们恪守传统的形式操练,很少使用社交策略。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经常运用情感策略控制情绪,自我鼓励,以达到或恢复良好的学习状态。而西方外倾化的文化则形成了重创造、求进取、重开新的思维特色。来自西方文化背景的学生(包括大部分在此文化熏陶下成长的华裔学生)具有外向型学习风格,他们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与他人合作的课内外活动。他们具有冒险精神,不怕出错,不怕丢面子,更关注的是交际能力的提高和思想表达的流畅,更多地运用社交策略。笔者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尽管他们大多来自英语为官方或工作语言的国家或地区,且已有较好的语言基础,却无丝毫的放松;甚至有的同学获得免修许可,仍主动要求参与课堂学习,而且经常在各类学习活动中“先声夺人”,“喧宾夺主”。他们对学习策略训练的积极态度,以及在使用社交操练等策略上的出色表现,对来自中国大陆的同学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四、教师的作用与对策

综上所述,二语习得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对于其语言学习策略可产生较大影响。“外语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也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敏感,对于与自己专业有关的问题冥思苦想,对于有用的资料或信息抓住不放。”[10] 作为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文化意识和策略意识,不仅要了解目的语文化,还要尽可能了解学生们来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文化影响语言学习和学习策略选择及运用的方方面面,及时发现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利于学生进步的因素,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确定有助于提高其学习效果的策略。同时还应注意,尽管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策略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这里所说的“差异”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此外,我们讨论的只是不同文化背景对策略选择和使用的“相对影响”,但即便是来自相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在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笔者在多年从事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同堂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愿与同行们分享。

(一)因势利导,二语情境学习策略相得益彰

Gardner的“语言习得的社会教育模式”认为,动机是语言学习成功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因为它决定了个人对语言学习的积极参与度;同时,智力、学能和情景焦虑同样是影响学生策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在该理论中,四种类型的变量以一种因果顺序在二语习得领域中联系起来:社会环境(文化观念)影响着个体学习者差异(包括智力,语言学能,动机和情景焦虑);所有这些会影响不同的二语情境(正式学习情境与非正式学习情境),而这一点又将决定成果(语言成果和非语言成果)。[11] 由于笔者的学生学习动机非常明确:学英语是为了“用英语学(所有其他课程)”乃至用英语生存和发展,对语言学习的参与度普遍较高。笔者通过组织各种类型的课内外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文改编、举办汉语角、英语晚会以及创办英语刊物(校内发行)等,有意识地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二语情境中的交流和合作创造机会,不仅使得所有同学的语言成果,包括二语知识和具体的二语技能都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而且非语言成果同样显著,学生们对于其他文化加深了了解、理解,对于目标语言及其文化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

(二)“因地制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文秋芳认为,“学习条件可以指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个人学校的物质条件”[12] 目前在国内学外语的条件虽已有了相当大的改善,但毕竟不能和在目标语国家学习相比。因此在教学中,如能把学习活动、文化因素及所学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尽可能地将学习活动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展开,可使学习者在更有效地学习语言的同时,受到目标文化的熏陶;而这种熏陶,又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改变着学习者原有的学习行为和学习风格。笔者所在的学校,尤其是所在的学院,拥有难得的相对优势。“因地制宜”,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条件;措施得当,可帮助学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如一对一、互助组等就是很好的策略,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共同学习,而且课后一起复习功课,并一块用餐、运动、购物或看电视等。来自西方文化背景的学生(其中不少不会说中文)“乐为人师”,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不耻下问”,这些“准真实”的语言环境对于提高语言交际能力非常有利。而且学生们通过更多的接触,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从而可在学习策略上扬长避短,在语言学习中共同进步。中国大陆学生普遍重结果、轻过程,重记忆、轻交际,重自我努力、轻与人合作等倾向明显改善,如一些原先在课堂上不敢开口、喜欢独自学习的学生变得倾向使用交际学习策略,从偏重记忆策略,转变为同时注意使用功能策略。而一些来自西方文化背景的学生原先只看重流利程度,不大注意表达的准确性,也开始注重使用记忆等策略。

(三)因材施教,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共同进步

外语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外语水平以及教学策略。教师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实当教师向学生布置一项学习任务时,往往任务的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规定了某一种学习策略。[13] 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同堂学习的情况,如注意因材施教,教学任务安排得当,可对所有学生学习策略的选择起正面的促进作用;否则,可能会出现故此知彼,或对部分学生或对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策略选择产生负面影响。

鉴于学生来源及英语教学目的的特殊性,我们首先对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同时对教学内容作了大量的增减。尤其是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不同性质且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以引导学生选择、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如在讲到“节日”这一话题时,我让每个学生分别采访至少5个同学,了解不同国家的节日及其相关习俗,然后进行总结并在小组里交流,最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陈述调查情况。这一学习任务本身涉及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运用能力,要求学生使用记忆、交际等多项策略。而且由于我只规定了任务形式、每个步骤可利用的时间等,至于学生从哪些方面去采访或被采访时怎样回答、小组讨论时怎样进行归纳总结、向全班报告时如何组织内容等不做任何要求,学生们可以自我调节“任务难度的三个维度”(Skehan,1998),即语言复杂性(code complexity)、认知复杂性(cognitive complexity)以及交际压力,从而最大限度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14]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背景对语言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策略具有重要影响,而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同堂教学的情况下,教师若能因势利导,可帮助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学生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由于笔者所执教的是一所侨校内的全英语教学的学院,大多数学生来自中国大陆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为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对学习策略的相对影响提供了便利;也因为同样的原因,笔者的研究目前尚无更多的参考和借鉴;也许本文尚属一孔之见,或者这种研究目前并不具推广意义。然而,笔者认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同堂学习英语、汉语或者其他语言的情况会愈加普遍,相信这方面的研究将会引起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参考文献]

[1] 高一虹、周 燕. 二语习得社会心理研究:心理学派与社会文化学派[J].外语学刊,2009.(1)

[2] 文秋芳、王立非.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系统运行的各种因素评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

[3] 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  OXFORD,R.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 New York: Newbury House Publisher, 1990.

[5]  GARDNER, R. C.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6] 胡文仲.文化差异种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3)

[7] 张海涛.文化与语言学习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

[8] 陈勇.从钱穆的中西文化比较看他的民族文化观[J].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春之卷”(总第3期)

[9 ] 同上

[10] 胡文仲.既要敏感,更要勤奋[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1]

[11] GARDNER, R. C.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12] 文秋芳、王立非: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系统运行的各种因素评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9)

[13]、[14]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