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浩潮
初次听闻华山是上小学时的儿童时代。一位寄居在我家的大哥哥在学校组织到西安毕业设计时顺便到华山游览。在那经济拮据的年月,普通人都是利用出差或探亲的机会才顺道游览,旅游对于一般人是非常奢侈的消费。尽管他当时未能拍下照片,他花了一个晚上绘声绘色地为我们全家讲述了他的华山之旅。那晚的讲述引起了我对华山的向往。
去国多年,最近从美国回中国探亲,相邀友人一起攀登华山。当我们乘坐翻山越岭的索道缆车登山,才体验到华山之险峻。同缆车的一对夫妇大部分时间都闭上双目,不敢正视;我则惊喜不已,忙着前后拍照。初始段的华山滿目苍翠,继而看到花岗岩构成的险峰,顽强地在石缝中生长的松树,途经仙峪白缺寺的中间站,这是我首次见到设中间站的索道,可能是索道太长,设一个中间站方便维修保养,另外也便于发生故障时开展救援工作。经过好几段云雾缭绕的行程,抵达设在华山西峰巨灵足南侧下绝壁上的索道上站,在绝壁上开凿的碉室站房走下缆车。从这里开始,我们一天内踏遍华山东、西、南、北、中五峰的“壮举”正式启动了。
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是中华五岳之一。以“奇、险、峻、秀”驰名天下,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石体构成,它的衍化历史可追溯到12亿年前,据《山海经》记载:“太华之山,削成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区有南峰“落雁”、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有“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之势,人称“天外三峰”。还有北峰“云台”,中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座小峰罗列于前,群峰在广袤的原野上组成森严的阵列,气势雄伟。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雾华山”、“雨华山”,“雪华山”的多变景观,以不同的景致迎接远方游人。
西峰为华山主峰之一,海拔2082.6米,因位置居西而得名,峰有片石,状如蓮瓣,故又名“蓮花峰”、“芙蓉峰”。由一条名为青龙背的险道登临的西峰,以陡峭挺拔之势直指苍穹,其不凡之气势,是华山主峰中最具代表性的险峰。
在顶峰遥望远方,云海茫茫,群峰若隐若现。沿原路返回途中,云雾已开始遮盖峭壁。
稍事休息之后,我们随即沿另一条在花岗岩上凿出的阶梯向南峰进发,经过一番艰难险阻,成功登上南峰顶峰。
南峰是华山主峰之一,海拔2154.9米,为华山最高峰,被称为“华山极顶”,因归雁南飞常憩于此又名落雁峰。南峰顶上有大量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文。宋寇准曾在此写下“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在顶峰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无限风光,遥望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俯瞰为秦国文明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的八百里秦川,陶醉在祖国壮美山河的美景之中,久久不愿离去。
按照路标指引沿另一条石梯向东峰进发,中途路经挂有“东峰”匾额的仿古建筑物,在此处远眺对面山峰上的建筑物犹如仙山琼阁。途中经过华山著名险道:鹞子翻身。此为通往下棋亭的必经之路,游人只能手攀在高达十余丈的绝壁上挂着的铁索,双脚小心地踏着山崖上凿出的石窝,紧贴着崖壁向前缓慢下行,经历一番惊险才可到达。下棋亭又称博台,是宋太祖赵匡胤与陈抟下棋输华山的故事发生地,亭内现有棋局一副,据说是赵匡胤输华山的残局至今千年仍然无解。棋亭位于巨石之上,三侧面临深渊,远处群山环绕,棋亭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更增添了无限的神秘。
不知道是否要考验一下攀登者的勇气,攀登东峰途中不仅遇到一段需手脚并用攀援铁链而上的阶梯,而且在临近主峰一段没有在岩石上凿出梯级,攀登者必须俯身,借助手臂的帮助,小心地在陡峭的岩坡上向上行进,才能登上东峰的朝阳峰。
从东峰下来,继续攀登依附在东峰西侧的中峰。中峰是华山主峰之一,海拔2087.8米,因居东、西、南三峰中央而得名。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女儿与情郎萧史,吹笙品箫,声如凤鸣,乘龙跨凤于此修炼成仙,故又名玉女峰。中峰附近奇石林立、古松苍翠、溪流清沏、风景清幽。从中峰下来经过多段难走的梯道,梯级太陡而且很窄,连年轻人都要拄着拐杖还要侧着向下迈步。沿途经过多处陡峭的悬崖,在云雾中更显得其下深不可测。
其间经过的苍龙岭是此行中又一险道。苍龙岭是救苦台到五云峰下的一条登山险道,为连接北嶂同南部诸嶂的一刃形山脊,有石阶530级。因岭呈苍黑色,势若游龙,故名。此处原无石阶,游人必须在山脊上小心爬行前进。唐代文学家韩愈当年曾被困于此大哭,无奈投书华阴县令,请人抬下山才得以脱脸,在岭上逸神崖的“韩退之投书处”胜迹记载了此事。继续行进中遇到一处此行感觉最危险的路段——路是在峭壁上开凿出来的,倾斜的路面使行人有往深谷滑下的可能,仅凭一条铁链保护。
走过险道之后果然风光无限。出现在眼前一块形状怪异的巨石,有石阶可以登临。巨石顶上就象一个巨大的龟背,几乎没有可以平稳站立的平台,只有一条铁链围着,四面凌空,视野开阔。
华山是我到过的对游客开放的山路最险的山峰,沒有之一。历经艰难险阻而踏遍华山各峰,确实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