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新组合的二班

   新组合的二班,除我之外,内有老八班的杨立新和韦颉。我们三位不仅是八班元老,论年龄无论是在新组合的二班还是七九级整个年级都是数一数二的。比起同班直接从高中、有的高中还没毕业就考进二外的同学,和他们的年龄至少相差五、六岁。所以在新组合的老、中、青中,我们还是“老”字号。但这毕竟是37年前的照片,那时相差五、六岁也还是同代的“年轻人”,混在新组合的老、中、青队伍中,也看不出岁数的明显差别。八班被解散后对我最大的好处是丢了那顶“班干部”的乌纱帽,不再是众矢之的,刘某之流“微服暗访”的对象。昔日的那位在宿舍里“直言不讳”的仁兄韦颉“轮流坐庄”和二班元老刘建平任命为新组合的二班正、副班长,从此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照片上新组合的老、中、青二班同学,沐浴在阳光灿烂日光下,显得格外清新、朝气蓬勃。站在我左手的吴建春是咱们山东老乡,一头黝黑自然卷发,加上他那副黑框眼睛,难怪人称他为“许国璋”。他的强项就是“政治经济学”,旁听此公的辅导,笔者受益匪浅,无需上课,考试全优。相识恨晚,不然本人79年高考的政治卷子不会不及格的。 站在我右后边是杨立新,外校毕业,思维敏捷、口齿伶俐、表达幽默。在老八班里我们彼此搭配的不错,度过了难忘的多事之秋。站在我右手的是亲切随和、广结人缘的上海人艾敏。

   这里有段插曲,八班被解散、我被分派到新组合的二班之际,正赶上我大二喜结姻缘之时。艾敏家住福州,1980年底回家度假时,得知我和妻子林东宁会去福州探望在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讲学的岳父母大人,就留给我她福州家里的电话号码,以便联系。到了福州后,我曾打电话到府上,接电话的问道:“我是老艾,你找谁?”措不及防中,我连忙讲:“我找小艾。”

   在福州逗留期间正值新年,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在物构所所长卢嘉锡教授陪同下前来岳父母下榻处拜年。岳父林慰桢和卢嘉锡少年时在厦门鼓浪屿同窗好友。卢嘉锡多少年后风趣的讲述开学第一天见到少年慰桢坐在林家轿子上的窘迫样子。自此以后,林家的轿子不见踪影。两人同是从厦大化学系起家,三十年代末先后考取中英庚款獎學金化学专业。

   六十年代通过不同渠道林慰桢和卢嘉锡取得联系,从此以后两位在通信中互相交流、探讨他们所共同感兴趣的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电子化学以及材料化学等多种学科领域中的理论、实际课题。1976年9月时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化学教授林慰桢博士欣然接受老友卢嘉锡教授邀请,前往卢教授所创办的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讲学研究一年。自此林慰桢便利用每年的假期回国讲学,和老友盧嘉錫同堂講課、同室研究、一同下地勞動、稱兄道弟、親如手足。

   新组合二班照片中站在艾敏边上的是厦门人李红,为人正直、学习一丝不苟,待人温文尔雅。我和妻子1980年底南下的第二站就是厦门。在福州过了新年后,岳父母应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结构化学中的同仁、好友蔡启瑞教授的邀请前往厦大讲学。蔡启瑞一九四七年赴美留学,一九五零年获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博士学位,一九五六年回国,任教于厦门大学化学系,从事催化理论、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结构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我们和岳父母一行同车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