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吃一堑长一智

   79年高考政治、数学两门不及格的惨痛教训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再好的学习笔记对我都是无济于事的。我曾经以记笔记为荣,因为它帮助我记忆。六十年代初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的《第22条军规》(英语:Catch-22)描写出我所面临的进退维谷、无法摆脱的困境:如果我不能记住笔记,再好的笔记又如何帮助我记忆呢?

  再者,学习的目的本不是为了记忆。依愚者之见,学习最终是帮助我们提高举一反三、见微知著、睹始知终的思辨能力。换言之,学习的好坏并不取决于记忆。不开窍的记忆即使记住了所有高等数学的公式、物理中的定律,还是不开窍。开了巧的生灵,心有灵犀、不辨自明;不点自通、一通百通。所以教育百论中,“启蒙”为贵,应一马当先、最为重要。

   言归正传,总结79年高考政治、数学两门不及格的经验教训后,自此我放弃了记笔记的习惯。没有“笔记”这副拐杖支撑残缺不全的“记忆”,那只能靠着“理解力”去对付大学外语专业各科的挑战。我在二外学习成绩的结果并没有令我失望。

   有趣的是我的“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并没因我放弃记笔记而受到任何影响。在我的中学毕业鉴定中,班主任周宝珍老师曾鉴定我“能自觉学习马列毛主席著作,并给班上理论学习小组辅导。”上了大学的我,早已洗手不干那“辅导”的行当,而是换了一个角色,在别人辅导的一旁“洗耳恭听”。结果辅导我们“政治经济学”的同学考试成绩却低于我,为此他耿耿于怀、牢骚满腹。玩笑间,我也曾建议他像当年张铁生那样在考卷背面宣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