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国家记忆  鹰击长空 -旧金山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集锦》

作者  强颂今   

 

每次走进旧金山的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我总会收获满满。参观抗战纪念馆我不只是在历史的长廊里走马观花,亦不是走进炮火纷飞的年代浅尝辄止,而是细读每一行文字,端详每一张照片。文字经常是苍白的,而文字背后的故事才丰富多彩。照片大多是平面的,而摄影难能表现多层次的生活。因为深入,我对文字叙述的故事感同身受,也因为深入,我与照片里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痛。走在抗战纪念馆里,国家记忆渗入心中,激动的情绪总是难以自抑。

今天最使我难忘的是纪念馆内一架螺旋桨飞机模型。它暗绿色的机身呈流线形,驾驶舱在机头上部,悬臂式机翼在两侧,机翼近机身处有发动机,螺旋桨在发动机顶端闪着银光。驾驶舱下方印着一只银灰桔黄枣红颜色相间的长耳兔子,兔子伸长臂膀在狂奔,兔子踩着一行英语字母,BUZZ BUGGY。飞机在白炽的灯光烘托下,对比强烈,在我眼中已然成了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飞兔似乎给了它灵气,它仿佛飞了起来,像鹰击长空,飞进我的感觉和幻觉中。

这是一架非常不平凡的飞机。这架机型为C47的运输机是爱国侨领方李邦琴捐赠给中国的。它曾是美国支援中国抗战的运输机。这架运输机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由美国道格拉斯公司制造的。这架运输机机身长19.43米,翼展29.11米,高度5.18米,空重8225公斤,载重11800公斤,航程2600公里。一列数据“嗖嗖”跃入我眼帘,烟花般在高空绽放,我仿佛真看见一架C47运输机翱翔蓝天。

美国是抗日战争期间给予中国援助最多的国家。仅飞机就提供了1300多架。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中国所有的对外通道都被日本封锁,唯有从印度飞跃喜玛拉雅的驼峰航线与外部世界相联。这条航线由美军指挥,四任将军级指挥官中,就有被誉称为“空运之父”的腾纳尔将军和战功赫赫的陈纳德将军。当时在这条航线上飞的绝大部分是C47运输机,绝大部分飞行员来自美国。

驼峰航线自1942年5月开始启用到1945年8月抗战结束完成历史使命,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就有468架飞机失事坠落,有1579位美国飞行员葬身崇山峻岭。朋友,试想一下吧,三年一千零九十五天,平均二点三天就有一架运输机坠落,平均一天不到就有一位美军志士献身。而当今世界,天空中一年会有几架飞机掉下来?掉一架就举世震惊了。相比之下,驼峰航线是怎样一条高风险高难度的航线,飞行员需要怎样勇敢的精神,坚强的斗志,坚韧的毅力,娴熟的技能,才能穿越这条航线。亲爱的朋友,竖起你的拇指,唱响你赞美的歌,颂扬英勇的美国烈士吧。他们为中国而战,他们为中国而死,他们这种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中国人民永志不忘。

为此,方太慷慨解囊,在2014年重金收购了我眼前的这架代号为飞兔的C47运输机。“飞兔”当时正滞留在澳大利亚。它是世界上仅存的、曾在驼峰航线执飞的C47运输机。但是飞兔老矣,它已经五十多岁,再飞安全堪虑。它已进入退役的年龄。它接下来或被闲置或被肢解或被当作废铜烂铁回炉,对于这样一架有着光荣历史的飞机,情何以堪。方太知悉此事,唏嘘之余,断然决定把这架英雄运输机揽入麾下。

方太深明大义,爱国情深。她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抗战时期国难当头,她的三个哥哥响应“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毅然从军。她的大哥为国捐躯,另一位哥哥加入中国空军,协同飞虎队作战,荣获飞虎队奖章。方太对蓝天情有独钟,大概源自于这位英勇的哥哥。方太买下这架运输机,不是用它作商业飞行赚钱,而是用它完成一桩历史使命:再飞一次驼峰航线,见证奇迹,以此宣示美国和中国之间曾经有过的、弥足珍贵的友情和友谊。六十年前哥哥为国搏击浩瀚长空,六十年后妹妹购得飞兔豪展爱国情怀,前后六十年,兄妹两谱写中华儿女爱国篇章,可歌可颂。

从澳大利亚到中国的桂林,途经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家,行程达一万多公里,由飞兔飞跃,这听起来有点像神话,毕竟飞兔已年老体衰了。航天工程师们反复地诊断,工程技术人员精心地维修,他们用了两年时间,恢复了飞兔的健康。2016年8月15日,飞兔老而弥坚,开始了它的万里行程。当时驾驶飞兔的五名飞行员平均年龄70岁,这样一架老掉牙的运输机飞越喜马拉雅不是闹着玩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这几位老飞行员老当益壮豁出去了。他们的冒险精神令人敬佩。一万多公里的行程,原计划飞十天时间,哪想征途多难,气候恶劣、汽油不足、经费短缺、机械故障等等、等等绊住了飞兔的腿。飞兔跌跌撞撞蹉跎了三个多月时间,才飞抵目的地,足见征途之艰难之困苦之难以想象。

飞兔终于飞进中国的领空,被方太捐赠给中国政府。这架运输机被中国人民当成了英雄,供养在广西挂林飞虎遗址公园。方太如愿以偿,把飞兔送回中国,送它告老还乡。因为方太知道,桂林曾是飞兔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那里有它俯瞰过的山水,有它喜爱的和喜爱它的人民。它不会孤独,每天会有无数的乡亲来给它献花,它也不会寂寞,每天会有无数的乡亲来向它致敬。飞兔成了桂林的地标,成了中美友谊的图腾,熠熠闪光,永远驻留中华大地。

我曾去过桂林,但那是之前,这次回国,我还会再去,只是为了去朝拜我心中的飞兔。当我向纪念馆里的飞兔告别,当“国家记忆”这四个大字再次映入我的眼帘,我心里竟然涌起对飞兔的依依之情。

    

(2022年8月14日《星岛日报·周末刊》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