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岘
美国人的约定俗成
2000年11月25日(星期六)
原本是想今天睡个懒觉,但是先生说在从拉斯维加斯返回圣地牙哥的路上有一个著名的商业中心,如果我愿意拍一些镜头,他可以继续为我做一天的司机兼摄像师。
按照美国人约定俗成的商业规则,过了感恩节就是人们大肆采购圣诞节礼物的季节。可以说,商家一年的收入额有多少,主要是看从感恩节到圣诞节这一个月的收入。通常是这个季节的收入会占全年的50%。由于美国的物资极其丰富,供大于求,所有商家必须挖空心思地去争取顾客,于是感恩节的第二天,各大商场就挂起降价、打折的牌匾以招揽顾客。顾客也绝对地配合,看到广告上有物美价廉的商品正是自己等待多时的东西,他们会在清晨四、五点钟就等待在商场的门口。这种情形对于十几亿人口的中国人来说并不稀奇,但是对于美国人来说,这种情景只能在感恩节和圣诞节的第二天看到,因为这两天是“拣便宜”的“法定时间”。昨天在报纸上看到一幅让人忍俊不住的照片:在黑暗寒冷的清晨,一家商场门前大排长龙,有的人竟依靠著采购车睡着了。一位拿着前一天还卖两百多美元的录放机得意地告诉记者:少睡几个小时的觉就能卖到便宜一半的东西,值!
为了扑捉到这种文化风俗的真实气氛,我也只好牺牲一点儿自己的睡眠:我很怕拍商场,因为总是担心随时会有人来干预。今天既然有丈夫和儿子的配合,我岂能错过这个大好时机?于是,我们连早饭都没有吃就上路了。为什么没有吃早餐?因为在拉斯维加斯吃一顿正式早餐,一上午的时间就差不多消耗掉了。可能是这几天的自助餐吃的太多,也没有人抱怨。
今天的天气真的很好,万里无云。先生主动提出绕路去拍我前一天晚上没有拍到的“金字塔”和“纽约、纽约”这两家气势恢宏的赌场。艳阳下,我不仅拍下了许多人文精华,而且临场发挥,借着车速,从富丽堂皇的金字塔的特写镜头拉开,摇向包裹着拉斯维加斯的荒山峻岭。这种反差明显突出了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巨大潜力。
拍摄完商业中心的镜头,我们吃了早饭加午饭,这才正式开车返回回家的路。回程又赶上塞车,到家已是晚上七点。
先生说:今后再也不赶过节外出啦。
我却不以为然:这次的感恩节收获真大。
失而复得
2000年11月28日(星期三)
一定是上苍被我的敬业精神给感动了,居然使刚刚从欧洲度假归来的Ric决定在自家补办一个感恩节的Party,邀请的还是那些年年必到的亲朋好友。
谢天谢地,我终于有机会拍下那些有趣的镜头了。说心里话,我早就产生请Ric补办这个活动的想法,但是和美国人打交道,我要求自己注意“保持分寸”。这倒不是我对美国人不够真诚,而是我知道美国文化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模式,而这种模式就使人们的交往约定俗成地保持着距离。所以我不想让人觉得有强人所难之感。现在Ric主动要安排这次活动,我也就告诉了他我想在Party上拍一些镜头的想法。
Ric笑着同意了。
总之,Ric家的每一年的邀请,都没有象今年这样令我兴奋!不过,Ric说,由于感恩节已经过去了,所以这次活动就取消往年交换礼物的游戏。
交换礼物是Ric家多年来感恩节Party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游戏,也是我最为乐此不疲的项目。通常是参加的人,每人都要带礼物,但是不写姓名。礼物一般在五至十美元左右。由于感恩节之后就是圣诞节,所以礼物多以圣诞节为主题。本来礼物并不贵重,但是交换礼物的方式方法实在是让人过目不忘,记忆犹新。
首先,游戏开始时,来宾从女主人处拿到号码,然后按照号码在一堆包好的礼物中选择一份。有时,漂亮的包装并不代表里面的东西很贵重,随意包装的礼物也许会有一份意外的惊喜。因此,我最喜欢看周围的人在拿礼物时那份举棋不定的表情。特别是后面的人可以从前面已经拿过礼物的人的手中拿到自己喜欢的礼物,所以就变成号码越大的人,选择范围也最大。最后还可能导致“家庭大战”,把游戏推向高潮而结束。
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Ric家的感恩节Party,我以一种很超然的态度对待这个游戏:不就是几美元的东西嘛,至于在人前争来枪去的吗?然而,游戏开始后,我发现一个月能挣几千美元的人们对几美元的礼物绝不含糊,许多人为了一件自己喜欢的礼物,不惜从自己的亲戚朋友的手中拿走。当我看到女主人的姐姐从女主人的手中拿回来女主人刚刚从她女儿的手中拿到的礼物,我觉得太过分了——既然女主人从她的侄女手中要过去的礼物,就说明她真的很喜欢;然而,她的姐姐又将礼物要了回去,这明显是不友善的举动。
“没有一个中国人会这么处理问题的。”我当时确实是这么想。
经过七年的熏陶,当我已经真正地成为他们中间一份子的时候,我才发现只有这份执著和认真,才使这个游戏经久不衰。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非常想把这个游戏介绍给最在意自己面子的中国观众。玩,就要玩的轻松,忘却人生中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那份沉重……
由此可见,如果此次不能拍游戏的镜头,这无疑是对我的又一次的打击。然而,RIC一家能在百忙之中安排感恩节Party,这已经令我感激涕零,怎么好意思再提出更多的要求呢?
我现在已经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感激之情了。
突发奇想,假戏真做
2000年12月1日(星期五)
Gin真聪明,他知道我在为“感恩节”Party上不能拍摄到互送礼物的镜头而遗憾,就突发奇想地对我说,如果我愿意,我可以自己带两样礼物,假装Party上还有这项活动。这个主意自然让我心花怒放,可是我比他的想法还要胆大:我索性假戏真做,按人头准备礼物。这样既可以保证节目的质量,又可以以这种方式对RIC一家表示感谢。
主意是不错,可是一个人按五至十美元计算,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幸好Ric说这次只有24人参加活动,要比往年的人数少了一倍。
要想在极短的时间里买到花钱少还要好的礼物,绝对不是一件容易事儿。连续两天,一向不喜欢逛商店的我,终于从商店捧着一大堆红红绿绿与圣诞节有关的东西回到了家里。
我以为给我这个主意的先生,一定也会象我一样地兴奋。谁知他听说我为这些礼物花了将近二百多美元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就渐渐地消失了。于是我也收敛起一脸的兴奋,告诉他拍片总是要先付出后得回报,如果我现在拍的是电视剧,我还要付演员费呢!
其实,我也明白先生为什么总说“他宁愿我在家睡觉不做事”的原因!既然我们俩儿都“骑在了虎背上”,那就只有“将革命进行到底”了。
在美国,礼物可以“轻于鸿毛”,可是包装却要“重于泰山”。一向重视礼物包装的美国人,可以花十块钱的卡片和装饰品去包装五块钱的礼物。由此可见,买完了礼物并没有了事,我还要把这些礼物精心地包装起来。
记得自己刚到美国的时候,曾将送给先生弟弟的圣诞礼物放到妇女内衣专卖店的盒子里。记得盒子很精巧,自己还特意模仿美国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装了一番,自鸣得意地递给了人家。可见当时出尽了洋象。
由此可见,要想把这二十四份礼物都赶在明天Party之前包装完,也绝不是一件易事。
“感恩节”Party
2000年12月3日(星期日)
从昨天晚上开始包装礼物,直到去Ric家的最后一刻才全部包装完毕。
当我用花花绿绿的包装纸把这些礼物打点得漂漂亮亮的时候,我的头如撕裂一般的疼痛。我知道自己这个老毛病,一紧张、休息不好就头痛,严重时还会呕吐、旋晕。我吃了两片镇痛片,并且尽量让自己放松。
穿戴整齐后,我在临出门前,对照镜头介绍感恩节的历史背景。第一遍拍完,我发现景别不对,构图比例不好,重拍。第二遍拍完,又发现由于灯光的角度不对,使我的左眼留有阴影,还要重拍。第三遍虽然解决了阴影的问题,但是由于多次拍摄,表情和语气都缺少了第一遍的丰富多彩。没时间重拍了,我只能带着一脸的不尽人意直奔Ric家了。
幸好,Ric一家很配合,我们到达的时候,亲戚朋友也都陆续赶到。
女主人Brenda和她的姐姐Linda在厨房里准备食物,男主人Ric已经把烤好的火鸡摆在了桌子上。他们的女儿Zhody和女婿Steave带着他们三岁的儿子和一岁的女儿正在和其它来宾聊天。男女主人的侄子和侄女,外甥和外甥女也济济一堂。总之,八年的感恩节都是在这里渡过,所以一切的情景都好像恍如昨日。只是有一点出乎我的预料:女主人的妈妈Mel今天不在厨房!
Mel虽然已经78岁,但是每一次的感恩节都是她在厨房里忙来忙去。我正打算向Ric问询,我看见了胳膊上缠着绷带、坐在角落里的Mel。
“What’s happened to you?”(发生了什么事?)我惊呼了起来。
“I fall down and broken my ram last Thursday.”(上周四我摔了一跤,胳膊骨折了。)
Mel说的很轻松,但是我可以通过她那青肿的脸颊和臂膀,以及眉梢上缝合的针线上,不难感受到她的坚强。“坚强和独立”是我认识Mel以来从未对她改变过的评价。Mel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老人,同时又是一个最普通的美国老人。我敬佩她,同情她,又怜惜她。也许她的人生经历在美国老人当中再普通不过了,但是我每次见到她总会感慨一番:她一生有两个女儿,那就是Brenda和Linda。两个女儿又为她添了四个外孙女。大多数读过硕士学位的外孙女又为她添了五个重孙女和重外孙女。按着中国人的想法,四世同堂是人生难得的天伦之乐,是年事已高的老人在经济和体能上最大的依靠,然而,Mel在上个星期四之前还在为她的生存而工作。
记得在两年前的一次聚会上,她高兴地告诉我说,她新租的一套有两个卧房的公寓被批下来了,她就要搬进新居。看着她的表情和心情,我当时不能理解她的那份喜悦的心情是从哪儿来的。后来我才明白,没有属于自己房子的美国人,如果要租到好一些的公寓,就一定要有好一些的职业和经济收入。像Mel这样的低收入的老人很难说服房主租房给她。因此,要想居住环境好一些,她的六百多美元的社会救济金是不够的。为此她每天到养老院工作六小时,一周五天,风雨不误。我想工作换来的自信是Mel颇感自豪的原因。
78岁的老人,儿孙一大帮,却还要自己工作赚钱,自己租屋居住,自己开车上下班......乐观地看是她的坚强和自信,悲观地看就是她的悲哀和不幸。我到今天还不能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我可以不为她动容的论点。
这要是放在中国人身上……
看到Mel的情景,我就觉得美国人过感恩节也是形式多余内容,原本轻松的心情顿时多了几分沉重。
不过,为了拍到这个Party的情形,我已经竭尽苦心,我必须要排除杂念,全力以赴地去朴捉我想要的镜头。在接下来的四个小时里,我拍到以下镜头:
情景一:火鸡餐
RIC 开始用电动刀切火鸡了。于是我拍下了美国人过感恩节的传统佳肴:火鸡、土豆泥、沙拉、山楂糕、苞米粒和面包。
按照往年的习惯,感恩节晚餐开始时,总要有一人带头祈祷,以示感谢。最初是Mel的妈妈,Mel的妈妈去世后,就由Mel来代替。今年也许是因为Mel的胳膊摔坏了,不能双手合拢,故没有很好的人选。于是,就让没有宗教信仰的Ric带著他三岁的小外孙一起按照传统的祷词走了一下过场。接着,我用英文向主人表示感谢,感谢他们在百忙之中筹备了这个Party;又向在场的其它人表示谢意,谢谢他们的参与和配合。最后,我也仿照美国人来了一点儿小幽默:希望诸位上镜头的时候不要紧张,要试着放松自己。
结果不错,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情景二:火鸡舞
接下来就是“Chicken dancing”。直译就是“鸡舞”。这个舞蹈无师自通,老少皆宜,看一遍准会。所以,有了八年舞龄的我,似乎不跳这个舞,就等于没有过感恩节!于是,撤掉桌椅板凳的车房,就从临时餐厅变成了临时舞厅。
情景三:火鸡礼物
跳完舞的下一项就是我煞费苦心才保留下来的项目:交换礼物的游戏。
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礼物已经摆在客厅里,来宾们望着这些不期而至的礼物惊诧不已。当女主人告诉大家这是我送给每人一份的礼物,我看到了每个人脸上那份感激的表情。美国人就是有这个优点,不论礼物贵重,只要想到他们,或者给他们一个小小的意外,他们都会表现出惊喜万分。于是,我们的游戏开始了。起初我还担心大家顾及镜头而不能像以往那样投入,但是我很快就发现镜头里出现的人物表情还是如往年一样——形态各异的面孔,面对一份小小的礼物却不知选择哪一个而犹豫不决的神情,让人看了直想笑。
由于有四个人提前退场,所以就多出四份礼物。在女主人的建议下,先生又多得了一份,其它三份分别由女主人代替她在英国伦敦工作的小女儿拿了一份,外孙女一份,还有即将结婚的侄女拿了一份。总之,皆大欢喜。
接下来就是吃甜点。今年许多人都带来甜食,所以我们买来的南瓜派和点心都没有人动。原因是美国人自家做的点心总是比商店里卖来的好吃。
吃完了点心已近晚上十点,“感恩节”的Party到此就算结束了。我录了有90分钟的录像带,几乎每一项都没有错过。我们向Ric一家道别。
回来的路上我才发现,头痛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消失。此刻真的好轻松。我对先生笑言道:我不仅要做编、导、摄,还要负责大到主持,小到道具,真算得上能文能武、能上能下的“干才”啦。
开车的丈夫也有一大堆的感慨:今晚我是司机加摄像连带当演员,全部免费。
好在我们的情绪都还带着节日的温馨,所以彼此的抱怨声听起来也比较悦耳动听。总而言之,我现在有一种被解放了的感觉,虽然这种解放是暂时的,但是毕竟可以放松一下了。
(待续)
《飘在美国》2005年由珠海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