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纽约时间:2010年4月1日 倒计时:3255天
三月与四月的交界是极其模糊的,就好像是冬天的结尾融化在了春天疾步迎扑的怀抱中。
眼前的一切绿得都显然很安静,在一日一日气温的升高中,绿色蔓延成片,并迅速地升腾起来。升腾起来的绿一下子填满了蓝天下的所有空间,甚至是风也被熏染,让人们的心情格外清爽。
今天的气温猛然间趴上了八十华氏度,也就是二十六点七摄氏度,下午四五点的时候更是达到了三十摄氏度。我对这种“猛天”的确有些眩晕,但心头却又生出一丝喜悦。这里的春天到来的要比家里的早,而提前进入春天,夏天的影子就不再迷乱。
明天是我们期待已久的Spring Break的第一天,而我将随我的寄宿家庭驱车去美丽的佛罗里达。这个计划让我内心兴奋得难以安静地等待,但表面上的我还是依旧那么安静。
周一中午,我们Allegan High School的所有交换生,除了来自日本的女生Ai,都和地区代表还有An的寄宿家庭爸爸(相传是一位比我们学校校长权力还大的政府官员)参加了一个类似于会餐的会议。
用过餐之后,我们每一位交换生到前面向大家介绍自己,然后谈一谈自己对美国生活的一些感受。Sunny是第一个,我是最后一个。虽然我不喜欢这个排位顺序,但老子曾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如今使用英语来谈一点东西对我来说已不再是个问题,只是在有些用词方面还需要斟酌一下。Sunny在说自己来自哪里的时候,从来不会说China或Chinese Hong Kong,而每次我说我来自China的时候,都好像人为的将China和Hong Kong分割了一样。我不想因为这个问题而提醒他,因为在他看来这根本就不算一个问题,而且香港人自视独特,对于他们来说,没有理由劝说或是要求他们在Hong Kong前加上Chinese。再者说,香港本来就是中国的一个著名城市,世界的金融中心,所以也没有必要因为历史原因而故意去强调它。这一次,我在介绍我是从哪里来的时候,将China改成了Chinese Main Land。
在这个活动的前后还发生了一个搞笑的事儿。从学校出发的时候,我和An乘坐An“爸爸”的车,而其余人则乘坐地区代表的车。下车之后,Sunny追上我问:“你是不是邀请那个韩国女生参加舞会了?”我说:“是啊,她说她和她朋友一起去。怎么了?”Sunny笑着说:“她在车上的时候和我们说了,说的特别逗!”靠!这个“逗”估计不是什么褒义词,反正我当初和她说这是地区代表的主意,我心想。
当我们回到学校的时候,第五节课已经开始了。我从我的locker里取了东西便往我的教室走,迎面正好看到韩国女生。她好像有意等我,看见我之后便停下了脚步。
“前两天那个……就是那件事儿……你有没有……”她不好意思地说。
“噢,你是说舞会的事儿吗?没有没有,我很好!我当初听地区代表说你想去舞会。”她点点头,之后我接着说:“我以为你没有舞伴,所以才问你。在这件事之前,我从来没考虑过要参加,所以你不用担心,我很好。”说完之后我心想:和爷爷我玩这套!
昨天放学后,我和An坐着他“妈妈”的车,一起回了他们家。An寄宿家庭的房子很大,坐落在一个小山之上,房子的另一侧是一个长满了树木的斜坡,斜坡之下是流经Allegan的河。我们在门口陪他们家的狗玩了会儿球,便驱车去了位于Allegan东南的River Town。
An的“妈妈”请我们去中国餐厅吃饭。我本以为这个中国餐厅只是名字叫“中国”餐厅,而实际上所做的一些食物都是“美国式中国菜”,但当我们进去之后,便发现这里完全和我之前想象的不一样。
服务员拿着茶杯和茶壶来到我们的桌子边给我们倒茶。当他给我倒茶的时候,我自然地说了声谢谢。服务员有些惊讶地看着我说了一句“You can speak Chinese!?”我笑着说:“I’m a Chinese。”我说完这句,明显看到他的脸上漾溢了一些因惊喜而产生的兴奋和快乐。等他再过来的时候,我问他:“您是哪里人?”他说:“吉林的。”我一听,连忙将右手伸了过去,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老乡呀!”他有些诧异地问:“你也是吉林的?”“我是长春的,你是哪儿的?”“我也是长春人!你是长春哪儿的?”我有些不敢相信我的耳朵,说:“长春市里的。”“我也是!永春的。”永春?我脑袋里一下子有些空白,是永春人?他看我迟疑了一下,紧忙解释说:“永春批发那儿。”我一听恍然大悟。随后他兴匆匆地说:“各位慢用。”
An 和An的妈妈一听他和我来自同一个地方,都不由惊奇,An的妈妈更是掏出了手机,把这个消息发给了An的“爸爸”。我心里感觉格外地激动——在这里能碰上老乡真是个奇迹!
虽然这里的食物一般,但我却吃了好多,多少有一点在家的感觉。这个餐馆的老板是一个福建人,在最后我们将要离开的时候和我们聊了一会儿。
饭后,我们去大激流附近的一个Mall购物。为了佛罗里达之行,我买了一条短裤,一双Nike板鞋和一件Gap衬衫,另外还找到了一款perfume。
九点钟的时候,An的“妈妈”来接我们,之后返回Allegan。在Allegan的downtown,An的“妈妈”又给我们买了赛百味当夜宵,随后便把我送回了家。
这些便是这四天围绕着我发生的一些事儿。三月三十一日是John的生日,因为工作原因,今天John才在晚上回家。“妈妈”做了Cheese pizza,但我只简单吃了一口,内心燃烧着兴奋地钻进了自己的房间。
3月26日,韩国一艘1200吨的舰艇在朝韩争议的海域——白领岛附近爆炸沉没。虽然韩国政府和军方表示地极为沉默,并对外声称这很有可能是一起意外事故,但从事情的发展和周边各国的态度及行动来看,这件“异外事故”中隐藏了很多的东西。
事件发生后,起初韩国官方声称是受到鱼雷攻击,之后又有人声称是舰艇自爆,紧接着青瓦台辟谣说是大炮打鸟,而时隔仅仅几个小时,青瓦台又更正为舰艇遭受袭击。在一日之内,韩国官方多次改口,这种反复异常的行为让外界感到事情的蹊跷。
我非常赞同一篇文章中的观点。这篇文章中指出:
1200吨的舰艇能够沉没,而且旁边的另外一艘舰船也开炮射击,不得不说是韩国的无奈。因为他们始终不敢面对自己的敌人——朝鲜。而且通过韩国的态度,我们也可以看到韩国背后美国的影子。因为作为美韩同盟,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会相互通知,而此件事情极有可能美国先于韩国知道。正是美国的态度决定了韩国的前后矛盾的态度。
我不太明白这篇文章的作者为何说“韩国始终不敢面对朝鲜。”但我的确认为在这件事故中,韩国所表现出来的任何态度,都是幕后美国所操控的。
文章还对“韩国始终不敢面对朝鲜”做出了解释。他说:
作为朝鲜来讲,毁灭韩国可能存在困难,但是毁灭首尔还是绰绰有余的。即便有美国在韩国后面撑腰,美国也不可能拦截朝鲜的11000门超级火炮的近距离打击。
作者的这个说法极有可能是客观事实,但韩国真的惧怕朝鲜吗?其实不然。韩国的大部分军事指挥权是控制在美国手上的。想一想一个被强国牵牵控制的政府和军队又会在某些问题上做出多大反应呢?说到底,这个怕朝鲜的“胆小鬼”是韩国背后强大的美国。但为什么如此强大的美国会惧怕朝鲜呢?
随后作者在文章中又抛出了一个观点——此件事情是朝鲜送给中国的一个礼物。
文章说:
考虑到此时的敏感时刻,我们有理由相信,朝鲜这个动作的背后也有许多中国的影子。一方面最近中朝关系热络异常,朝鲜当家的要来中国商谈重要的两国融合的事情,而且作为六方会谈的推动者——中国,也希望朝鲜在一些问题上帮助中国。那么帮助中国的最好方式就是将美国的眼光吸引到其它方面。
这个问题上,一项强硬的美国会惧怕朝鲜,这不难说朝鲜并不是拥有与美韩独立抗衡的腰板,它的背后也应该有人撑腰。如果按照这种情况分析,朝鲜此举可谓甚妙。其一方面对美韩大规模军事演习给予强有力的回应,另一方面替中国从美国那里缓解了压力并赢得了时间,从而自己也提前赢得了在六方会谈中获得更多利益与支持的筹码。
以上仅是理论上的一些猜测与推论。这件事情的背后肯定有一群人在无奈,有一群人在伤悲,有一群人在冷笑,还有一群人在窍喜。但我在这里对那些在事故中离尘而去的生命表示哀悼。
另一篇让我非常欣赏的文章是论述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关系的。
德国总理默克尔警示欧洲,不要忽视了中国的存在。人们不难听出其话中的意思:中国很快将改变世界权力平衡,成为世界的霸主。而那时,欧洲又将置于何地?
早在40多年前,默克尔的前辈基辛格就同样警示过欧洲。更早的还有法国帝王拿破仑,他曾警告:“让中国沉睡吧,一旦醒来,世界将为之震颤!”
而如今,正在沉睡的不是中国而是欧洲。中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大国。而欧洲还在顽固地拒绝承认新的地缘政治现实。在欧洲政治家、商界领袖们眼里,欧洲仍是世界的中心,而中国只不过是全球舞台上一个初来乍到的稚嫩新手。几十年来欧洲一直都是这样看待中国的。
可以说,中欧双方的关系仍停留在上个世纪。欧盟仍视中国为新型国家。欧洲对待中国仿佛旧富对待新富那样,或像年迈的父母不愿把他们长大的孩子当作成年人来对待一样。也难怪中国人厌倦了被数落,被轻视的“待遇”,他们对欧洲的尊重也随之减淡,甚至越来越公然地对欧洲表现出不屑。
中国在欧洲的形象难以扭转,欧洲媒体难脱干系。与时常强调中国经济增长对澳出口重要性的澳大利亚媒体相比,欧洲媒体更关心的是关于中国的负面新闻。例如:从中国进口的含铅玩具如何让欧洲父母恐慌;中国如何仿造欧洲豪华汽车和药品;中国黑客如何危及政府和企业机密,等等。
欧盟与中国的官方关系仍是基于1985年双方达成的一项协定。那时的中国在外交和经济事务中还扮演着不起眼的小角色,而欧洲轻松地在双边贸易中享有顺差。但如今的中欧贸易关系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也跃居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的位置。与此同时,欧洲曾经享有的贸易顺差也已变为庞大的逆差。
正如欧洲政治领导人对中国政策意见的不同一样,商界精英们对如何与中国打交道也没有更清晰的看法。最近对德国企业主管进行的一项调查暴露了他们的优柔寡断:7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增长前景最好的地区,但却仅有11%的人在中国进行过实质性投资。
虽然有关中国外汇储备及资源消耗的统计无法被忽视,但欧洲人尚未意识到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或许优越惯了的欧洲人觉得,一个多极世界最终会让他们占有一席之地吧。
面对中国的觉醒而闭上自己的眼睛,而对中国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熟视无睹的作法,是危险的。
作者在文章最后说欧洲的这种作法是危险的,但我更想强调的是,对于欧洲这种作法下的中国来说是安全的。中国的强大和崛起是不用时时刻刻警示他国的,当我们高居于那个位置俯看他们的时候,他们自然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彼此之前的尊敬都是场面的过程,关键时刻要用实力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