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爱的传递 ——记纽约人寿优秀业务员姚惠莉从业九年回顾》

· 报告文学 ·

 

郭俊丽

 

      人寿保险是以保险人的寿命为标的,且以被保险人的生存或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购买人寿保险的人用自己的生命为所挚爱的家人特别是年幼的孩子购买一份安心和维持生计的费用,是充满着爱和信赖的无私的高尚的行为。

      这也正是纽约人寿保险圣地亚哥分公司优秀业务员姚惠莉(Helen Feng)对这份她热爱工作的理解和动力。从业近十年来,姚惠莉努力工作,在这片充满爱的田野里辛勤耕耘,连续七年获得纽约人寿的优秀业绩奖。2016年她荣获了公司最优秀的业绩奖,并第一次成为世界级的百万圆桌会员。

 

未雨绸缪   安心坦然

      人的一生,充满了变数和无常,没有任何人可以预知未来。

      于是,当难以预料的暴风骤雨来临时,保险就是一把保护伞,为风雨中的人们提供庇护,替这些人遮风挡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早在姚惠莉赴美前她就感受到了这一点。

      1998年姚惠莉拿到了赴美读书的签证,她不仅要准备学费,还要应对未卜的前程,希望能多带些钱以备不时之需。这时她的朋友告诉她可以把姚惠莉以前买的保险退掉,就能拿到了一笔钱。姚惠莉几乎忘记了多年前跟着朋友起哄一样购买的人寿保险,在她需要钱的时候钱就来了。她告诉记者,我真是幸运,说实话如果那个时候没有买保险,花钱大手大脚的那笔钱也早就花掉了。

      姚惠莉一个同学的父亲患重病住进重症监护室,每天一万元的费用使这个家庭不堪重负,而且患者没有任何医疗和生命保险。迫不得已家人拔掉了老父亲维持生命的管子,那是锥心的痛,是无奈悲伤的选择。

      今年二月份,姚惠莉的一个客户患癌症去世,留下了老公和一个12岁的女儿。由于她购买了人寿险,她的家庭就不会因为她的突然离世而惶恐不安,她的孩子也有了长大成人的经济保障。看到客户的家人可以安然渡过失去亲人的痛苦和难关,姚惠莉倍感欣慰。

      所以说是否拥有保险,对于幸存者来说,他们的心态截然不同。没有保险的家人,既要忍受失去亲人的悲伤,又要面对陷入经济的困境,是雪上加霜的双重灾难,而且迫不得已终止家人生命的事情还在发生着。

      姚惠利莉告诉我们,保险能做到不出事锦上添花,出了事雪中送炭。投保的人群大多为年轻的父母,希望给年幼的孩子一个生活的保障。另一类人群是年长者,希望留给孩子一份办理自己后事需要的费用,不给他们增加生活的负担。一张保单满满都是投保人对家人的爱和亲情,这样即使投保人万一离去,却还能继续为家人提供衣食温饱,这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安慰,也是人寿保险的意义和投保的初衷。

 

保险是最难做的生意

      2008年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的姚惠莉经过三次考试拿到了经营保险业的资格证书,走进了纽约人寿保险公司的大门。其实姚惠莉并不是保险业的新兵,早在1997年她就是中国人寿公司深圳分公司的员工,而且拿到了公司业绩的第二名。

      但是美国的保险业不同于国内,尤其是英语的熟练程度欠缺的姚惠莉还是忐忑不安。第一次同经理谈话,经理问她一个月的业绩是多少?姚惠莉脱口而出“一个月完成三张保单。”实际上这是她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时的目标,完成三张单才是合格的业务员。

      这许诺的三张单去哪里找呢?

      已经皈依基督教的姚惠莉回到家中向神祷告:“神啊,如果这是你给我的选择,我的目标就交在你的手中”。尽管她心里没底,但是有神的依靠,她安静下来。很快就有教会的姐妹打来电话,要她去洛杉矶聚会。正好她的老公有事不能相陪,第一次开长途的姚惠莉壮起胆子一个人开车参加了聚会,拿到了第一张保单。在回家的路上,她记起有一个朋友住在 Carlsbad 附近,就顺路去看望。不成想那个朋友知道她刚刚入行,马上“拔刀相助”买了二张保单。仗义的姚惠莉不顾自己的需要,告诉朋友你买一份保险就够了,硬是推掉了到手的生意。

      就这样第一个月结束的时候,姚惠莉简直不敢相信她卖出了十六份保险,拿到了公司新人业绩的第一名。

      尽管开局顺利,姚惠莉很快就遇到了事业发展的瓶颈,接下来的日子多了忧愁。家人说,看你做完了亲人和朋友,你还能做谁?不如好好找一份工作来的踏实。教会的姐妹也警告她不要在教会里谈保险。有一个月姚惠莉经历了七张保单的取消和退保。

      保险的生意是世界上最难做的,因为客户购买的仅仅是一张纸的承诺。但是不服输的姚惠莉一边向神祷告,一边在心里发誓,要奋斗,要勇往直前,要有爱人的心,就像爱家人和教会的姐妹一样爱客户,以一颗真诚的心帮助他们。乐观开朗的姚惠莉没有在困境前退缩,她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每一年都给自己定下再进一步的目标,一直稳步向前走到了今天。

 

朋友们的“黄页”

      姚惠莉是个经历丰富走南闯北的人,从新疆,天津,北京,深圳到美国,她一路走来没有停歇。对“出门靠朋友”这句话她的体会最深,受益也最多。

      刚到美国时姚惠莉举目无亲,是朋友到机场接机,是朋友帮她安排住处,是朋友带她指点她找工作,是朋友给她介绍男朋友。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朋友的聚会赶走了她的孤独和寂寞。她深知对于远离家人的海外游子们来说朋友意味着情同手足,意味着大家互相提携和精心呵护。如今在圣地亚哥小有名气的姚惠莉对朋友那叫有求必应,电话保持24小时开机,以备有人需要她的援手。从家庭和餐馆的设计装修,到买房买车,从给朋友介绍对象到帮助孕妇找医院做检查,她既是陪护又是翻译,忙得不亦乐乎,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大家的“黄页”,有了问题都找她。有时遇到姚惠莉也不知道的,她也不放弃而是求助朋友,要来信息再转给需要的人。如此一来,真诚热情的姚惠莉赢得了“大姐大”的称呼,她就像是一块磁石吸引着众多的客户和朋友。

      姚惠莉说起一个故事,有一个客户给她的宝贝儿子买了一份保险。当她的儿子要结婚用钱的时候,儿子打电话给我,说是妈妈告诉他的,急用钱时可以找我解决。我马上给他办理了借款事宜,当他收到钱时,高兴地说,好快呀,三天就到账了。今天,有事业有家庭有孩子的这个小朋友也成为了我的客户。

      姚惠莉还说起另一个故事,有一位客户,实际上不是我的直接客户,找她的代理人找不到,电话也没人接,公司就把电话转到我这里,当我得知她急需用钱时,就帮助她向公司解释,并帮助她办理了保单借款,利用公司的特别服务,第二天借款就转到了她的账户,她即惊喜又感激。有同行提醒我,不要管闲事,对你又没有什么好处。可是在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我是一定会帮的,一如朋友们在我遇到困难的日子伸出的援手。

      从业十年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姚惠莉的朋友自然就很多,她的客户也就更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不论走到哪里,不论身处何方,这都是人类共同遵守的普世信条。

 

爱由敬生 心中的英雄

      初到美国时,姚惠莉错过了学校的开学时间。在等待的日子里她在一个台湾家庭做家务。有一次能干的姚惠莉做了一桌子美味佳肴招待她家的客人。等她忙完了来到餐桌,客人们竟然吃完了所有的饭菜,没人想着给她留一份。自小在父母和哥哥姐姐呵护下长大的姚惠莉好委屈,一个人躲起来哭了很久。她多么需要一个家,一个有人惦记和心疼的家。

      人们常说,女人的爱情大多源于崇拜。让姚惠莉崇拜不已的人就出现在她最需要亲情的时候。

      在姚惠莉读研究生的时候,一个教会姐妹告诉她一个来自中国的残疾人留学生冯钟盟的故事,并拿来了一本书《寻梦者》,其中的一篇文章就是写的冯钟盟。

      冯钟盟自小患有小儿麻痹,双腿无力,要靠拐杖才能行走。八十年代初期,他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超过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却由于身体残疾,没有学校录取,就是连工厂的大门也对他紧闭。他失望愤怒,给高教部长写信,去省教委静坐抗议,才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然而大学毕业了,他仍然因为同样的原因不具备报考研究生的资格,多年的备考努力付之东流,工作更是没人要。

      冯钟盟再次向命运抗争,拿到了美国大学一年的全额奖学金去书读深造,但是面谈时签证官却五次拒签。不向命运低头的冯钟盟又第六次去了美国的领事馆,才“修成正果”,飞到了大洋彼岸。

      在美国生活,没有车就是没有腿。到美的第二年,奖学金没有了。为了早日开始工作,冯钟盟要学会开车。第一次开车他的腿没有力量也不听使唤,他的脚放到油门上就一直踩在那里,没法移动踩刹车,直到车撞到了停在路边的垃圾桶才停下来。可是他需要挣钱交学费,他必须学会开车。第二次他又坐进车里,用左手扶住方向盘,右手提起腿,把脚放到刹车板上,车慢慢地停住了。

      在停车场他独自练习了两周,他的手与腿可以熟练地配合了。冯钟盟仅一次就通过了路考拿到了驾照,他终于可以与常人无异了。

      文章中还介绍了冯钟盟如何与命运决战的诸多故事,让姚惠莉即感到震惊又充满了敬佩。在她看来,这个身残却志坚的冯钟盟才是生活中的强者,他的顽强不屈和聪明智慧是超乎寻常的,是她心中真正的英雄。

      开始时在纽约的姚惠莉与在洛杉矶的冯钟盟靠着电话联络,他们无所不谈,有一个月竟然打了八百美元的话费。四个月的交流后,他们决定见面。1999年的圣诞节,姚惠莉飞往洛杉矶。在机场,送她的姐妹告诉她:“你如果有哪怕一丝的不情愿就马上飞回来”。可是很奇怪的是,在登上飞机的一刹那有一个声音告诉她:你是去结婚的。

      看到冯钟盟的那一刻,姚惠莉就像是纯真的少女见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掩饰不住满脸的笑容。然后他们一起去餐馆吃姚惠莉喜欢的面条,在排队等待的时候,姚惠莉感到人们注视他们的目光,可是她一点点也没有感到不自在,还是一直笑,就像是见到了久违的亲人。

      很快姚惠莉和冯钟盟登记结婚,两个信了主的人一同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如今他们的儿子一个16岁,一个14岁,时光飞逝,冬去春来,他们依旧相敬如宾,恩爱如初。

 

 

(注:美国《华人》杂志2017年3月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