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瑞珍
一
10月末,秋意正浓时,我接到一个任务,去采访被誉为“四川好人”的曹琼芳。她的家住在汶川县水磨镇的黑土坡村。
能用一种器具作为地名,这器具肯定与这方土地有着非同一般的密切关联。据史料记载,水磨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生活用具,最早记载于晋代。汉代以后蓬勃发展,三国时期多功能水磨机具已经诞生成型。水磨古镇这个地方,从商代起,就有部落在这一带聚集。
流经水磨古镇的寿溪河边有一个寿溪湖,由五条浸百草的穿山泉溪汇流而成。居住在此的人因青山绿水和相对稳定、相互尊重和民风淳朴的自然和生活环境,大都很长寿。有“神农百草而万寿,水磨饮寿溪而万福”的说法,被称为“老人村”。宋代苏东坡曾在《和桃花源诗并序》中留下“......蜀青城山老人村,有见五世孙者,......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名溪湖”的记载。明代诗人郭庄也写下“谷口莺啼细竹,洞口犬吠桃花。驻世何须丹灶,仙风吹长灵芽”的诗句。
水磨器具经寿溪河传入当地,人们利用寿溪河的水,推动石磨加工粮食而声名远播,故改名水磨镇。镇上有一水磨亭,亭中的水磨,为明晚期建造,距今有400多年历史,她是水磨古镇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历史缩影,古岷江流域农耕文化的真实写照,也是古镇名字演变的最好注脚。
我脑海中有关水、石磨、粮食的意象开始叠加,它们在寿溪河畔如朋友般相聚。哗啦啦,是水流的声音,吱呀呀、轰隆隆,是水磨的声音,如细雨般轻轻洒落的是玉米、麦子和青稞磨成面粉的声音。这些声音经年累月在寿溪河畔响着,滋养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羌族、藏族和汉族的人们。当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建筑被摧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但随之而起的集全国之力的灾后重建,却让水磨古镇如凤凰般涅槃重生。
重生后的水磨古镇,远山如黛,流水潺潺,白云在山间萦绕,橙黄色和白色的羌寨、藏寨及飞檐翘壁、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依山而建,如璀璨星落,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让满目疮痍的地震重灾区,变成了清秀静谧宛如世外桃源般美丽的旅游小镇。在这里,独特的民族风情与民族文化,不仅得到了延续,也让渊源流传的乡风民俗更加淳厚朴实,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走在水磨古镇的街道上,看不到摩肩接踵的人流,听不到嘈杂喧闹之声。街边的地上摆着附近村寨村民卖的鲜灵灵嫩生生的蔬菜。买菜的人和卖菜的人,脸上都带着笑意,说话的声音很温和。也有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妈妈,在寿溪河的桥上缓缓而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三三两两在街边的铺子或者广场的木椅上坐着,或抽烟或喝茶或闲谈,整个古镇弥漫着一种安宁、闲适和静谧的气氛。或许这才是古镇生活应有的样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的乡风民俗的自然呈现。
我随意地在街上走着,走向一间开着门的商铺,见一位中年妇女正在整理货架上的商品,便边与她攀谈边打听黑土坡村和曹琼芳的情况。
她告诉我,黑土坡村就在寿溪河对面,从商铺这里过街,再过桥后沿寿溪河上游走几公里就到了。她还说,这个镇子不大,她认识曹琼芳,知道她被评为“四川好人”的事情。“那是个贤惠能干的好儿媳妇,我们水磨镇像她这样的好儿媳还不止一个,镇上的人性情大多平和,乡邻关系处得都比较好,很少有吵闹打架的,嫁到这里的女人,也受这种风气的影响,一般都能尊老爱老。曹琼芳除了善待自己的公公和生病的哥哥外,还很能干,听说家里已经脱贫,现在的日子好过多了。那是个能干人”,她笑着对我说。
告别那个中年妇女,已是街灯璀璨时,寿溪河两岸灯影阑珊,倒影印在水中,扑朔迷离,给水磨古镇罩上一层温柔静谧的气息。这种气息让人内心澄澈宁静,比如我,此刻一切杂念都被这夜色所淹没,心里只有水磨古镇淳朴的民风与曹琼芳带给我的温暖熨帖的感觉。
二
曹琼芳灿烂地笑着,脖子上戴一串银质项链,齐腰的黑发披散着垂在胸前,身上穿着绿色毛衣和黑色直筒裤,身材丰满而挺拔,爽朗的笑声极富感染力,浑身透着一种干练洒脱、自信热情的气息。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曹琼芳时,她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曹琼芳的家在黑土坡村的一处山丘上,岷江支流寿溪河从村前流淌而过,她的家与几户村民的房舍相邻。走过一段缓坡,便进入她家的院坝。院坝的正前方是一排红砖瓦房,正门上贴着两幅门神画像,两侧墙上分别张贴着“脱贫户信息栏”“健康扶贫一览表”,屋檐下靠墙摆放着几把竹椅。院坝两侧用水泥砌的花台上种着花草,栽种的桂花树和枇杷树伸枝展叶,绿意盎然。洗衣台上摆放着一些零星的生活用品。院坝的一角搭了个凉棚,晾晒着衣物被套。房子正门是堂屋,堂屋左侧是住人的房间,右侧是客厅、厨房。客厅墙上挂着曹琼芳亲手绣制的“家和万事兴”的匾额及花束与人物画。客厅的茶几上摆放着两只水果篮,里面放着柿子和猕猴桃,是专门为我的到来而备下的。房子的后面是养殖场,里面养着二十多头毛色油亮的肥猪。一袋袋喂猪的玉米,整齐地堆放在墙壁的一角。整个院子、房间和养殖场干净整洁,让人强烈感受到这家女主人的勤快、干练和家庭的热情好客与蓬勃生机。
在客厅里坐下后,曹琼芳的丈夫王泽昆,这位勤快老实、一向不善言辞的人却打开了话匣子:“原先我们家很穷,是贫困户,我和曹琼芳结婚后,才慢慢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她能干,性格又好,亲戚乡邻都说我有福,娶了个好老婆。”王泽昆看着曹琼芳,憨厚地笑着,露出白白的牙齿,那种从心里溢出的幸福与满足,让他的笑脸显得特别生动。
随着夫妻二人的讲述,曹琼芳在琐碎而平淡的生活中,用真情建起一个温馨的家,点亮一个家庭希望的一件件小事,让我对曹琼芳油然而生敬意。
今年51岁的曹琼芳是羌族人,老家在小金县大为镇。她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是在不幸中度过的,命运坎坷、亲情缺失成为她一生的痛楚。
一岁时,母亲生病去世。悲痛的父亲,无力抚养照顾幼小的她,便将她送到妻子的弟弟家里,从此在外漂泊,靠打零工和挖药材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活。舅舅舅母虽对这个失去母亲和父爱的侄女非常同情,但因全家老小人口多,生活拮据,有时也不免有抱怨之声。直到5岁后,居住在汶川县三江镇龙竹村同父不同母的大伯,将她从舅舅家接到身边,从此与大伯生活在一起。
大伯因手残废,一生未婚,没有自己的房子,住在生产队的保管室里。家里一贫如洗,对曹琼芳却也疼爱,省吃俭用送曹琼芳上学,尽自己的能力抚养她。
曹琼芳与大伯相依为命,过着寄人篱下的艰难日子。村里的小孩见她没有父亲母亲,有时也欺负她。每当受到委屈时,就会想到自己的母亲和父亲,看到别的小孩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或者被父亲搂抱的时候,心里就会产生孤独感。她渴望能在母亲的怀里撒娇,从母亲嘴里听到她的名字,盼望父亲能牵着她的小手去摘山果,去捉鱼虾。但母亲已经不在人世,她连母亲长什么样都不记得。而父亲对她而言只是个存在的符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她至今仍记得父亲在她小学毕业时,到三江镇大伯家里看她的情景。这是他们父女倆自分别后的第一次见面。父亲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淡淡地说了句“都长这么大了”,就再也找不到话说。她对这个突然而至的父亲,也没有那种亲人相见的亲切感和久别重逢的冲动,只是怯怯地叫了声爸爸,就忙着做事去了。无话可说的尴尬和父亲形单影只的身影,给她增添了更多的孤独和烦恼。
她孤独地下地干活,孤独地洗衣做饭,在亲情缺失的孤独中慢慢长大。
随着岁月的逝去,曹琼芳一年年地长大,父亲也一年年地衰老。对这个从没有养育过自己的父亲,曹琼芳并没有嫌弃,却尽着女儿的责任。她说:“他是我父亲,给了我生命。他不养我小,但我要养他老,以后去世,我还要把后事给他料理好”。
汶川地震后,她将父亲送进养老院,每月给他800元生活费,还时常给他买些水果和营养品,经常打电话问候,让他喜欢吃什么就买,不要舍不得花钱。生病住院也及时送医结账。在疫情严重时期,父亲住院,不能前去探望,便给医院打电话沟通,了解父亲的病情,及时缴纳药费和住院费用。父亲心里既愧疚又感激,他对曹琼芳说:“我有你这个女儿,啥都不愁,想到我有女儿,心里就很安心”。
三
曹琼芳寄人篱下、亲情缺失的成长经历,虽然让她吃了不少苦,但却养成了自立自强的性格,也让她产生了对“有一个温暖的家”的热切期盼。
17岁时,还是花季少女的曹琼芳结婚了,她想要一个家,一个能够抚慰她孤独灵魂的家。
她把自己的青春和对美好生活的全部希望押在了一个男人的身上。这个男人叫马兴平。因其表兄在三江镇上打工,马兴平到三江镇打工住在表兄家里,经人介绍与曹琼芳认识,交往一段时间后两人便结婚。
曹琼芳终于有了个自己的家,她盼望这个家能弥补她缺失的爱,盼望夫妻同心协力把家庭建设好,过上舒心愉快的好日子。随着两个儿子的先后降生,曹琼芳对这个家更寄予希望,她操持着家务,悉心照料着两个年幼的儿子,白天下地干活,夜晚给一家人缝补浆洗,里里外外忙活着。
而她的丈夫,那个她曾寄予无限希望的一家之主,却并没有如她所愿,与她共同挑起家庭的责任,给予她爱的温暖,相反却越来越懒惰,不管家事,连两个儿子也不管,成天在外喝酒打牌,家庭经济陷入困境。为了抚养两个儿子,曹琼芳咬牙将孩子交给爷爷照管,自己外出打工,给孩子们挣学费和生活费。曹琼芳幻想着自己的努力能感动丈夫,改掉恶习,一家人好好过日子。但丈夫依然不知道心疼她,也仍然不管家,两人感情日益淡薄。
曹琼芳关于建立温暖的家的希望彻底破灭,万般无奈之下于2004年与丈夫离婚。离婚时法院判决大儿子归曹琼芳抚养,小儿子归马兴平抚养。但小时候所遭遇的亲情缺失的痛楚,让她断然决定由自己抚养两个儿子。她不能让儿子没有母爱,更怕马兴平也像她父亲那样不管小儿子,她绝不能让这种悲剧重演。
离婚后,曹琼芳回到三江镇,又与大伯生活在一起。但她已经不再孤独,两个儿子是她生活的全部希望,她相信,凭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定会让两个儿子健康成长。她到都江堰、郫县等地的餐馆、茶楼打工,用微薄的工资抚养着两个儿子,也在贫困的生活中播种下希望的种子。
可“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了。天摇地动、山河撕裂的瞬间,不仅让房屋倒塌、大地破碎,村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惨烈损失,她的大伯也在去赶场回家的半路上被垮塌的山石当场砸死。
那天曹琼芳正好在家中,房屋剧烈摇晃时她拼命逃到外面,顷刻间房屋倒塌,大伯家所在地形成堰塞湖。她与逃生的村民一起往山顶上跑,在山上跌跌撞撞地走,走到三江镇政府才被安置下来。那时各种迅息中断,她不知道两个儿子的情况,也不知道大伯的情况,在焦急的等待中,得知两个儿子和他们的爷爷、父亲还安全。大儿子当时已经初中毕业在三江镇冒水子景点工作,当即参与抗震救灾,一个月后才母子相见。而她大伯的尸体在地震5天后才找到。她哭着给大伯办理了后事,看着大伯的坟墓泪如雨下,从此,这个抚养她长大成人、世上最亲的大伯再也回不来了,房子也没有了,她彻底地没有了家,那种早已离她而去的孤独感,再次像幽灵般紧紧扼住了她。
四
抗震救灾工作在党和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下迅速展开,灾后重建使受灾群众心里又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之火。经历了这次特大地震中生与死的考验,灾区人民在感恩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心手相连、千里驰援、甘苦与共,拯救汶川、重塑汶川,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中国奇迹的同时,也深刻领悟到“灾难是无情的,爱心是无价的”的深刻内涵。人性中的善良得到极大的挖掘和发扬,社会风气愈加淳朴,人们相互帮忙,用善意温暖着彼此的心。当曹琼芳陷入孤独无助时,地震过去两个月,好心的人为她牵了根红线,将38岁的她介绍给了家住水磨镇黑土坡村的王泽昆。
王泽昆当年36岁,有兄弟姊妹5人,他是最小的一个。年事已高的父亲和一个生病瘫痪在床的哥哥与他生活在一起,因家庭贫困尚未娶妻,靠装修做木工打零工维持三个人的生活。地震后,所住房子除柱子、房梁还在,墙壁全部垮塌,用塑料布围了起来,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
曹琼芳与王泽昆见面后,发现王泽昆虽话语不多,但待人实诚,通过进一步的接触,了解到他还是一个勤快、对家庭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这时的曹琼芳,内心深处那个“有一个温暖的家”的梦想再次出现,她觉得王泽昆的家境无论有多贫困,但只要能和她一条心,靠两个人的勤奋,就一定会改变家庭的贫困,创造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而王泽昆也喜欢曹琼芳身上那种心地善良、做事麻利、不怕吃苦的品质。面对一个百废待兴的家,他太需要有人来分担他的重担,也太想要一个温暖的家了。于是他俩很快办理了结婚手续。结婚那天,曹琼芳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付出我的全部感情,用自己的勤劳努力,来收获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
曹琼芳嫁给王泽昆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房子重新建起来。而政府两万元的补助金则给他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那段时间,是曹琼芳最忙最累也是最开心的时期,她筹划着房子的布局,和丈夫商量着除把住房恢复建起来外,还要修一个大大的院子,院子里砌上花台,花台里种上五彩的鲜花,墙角种上飘香的桂花树和果树。他们为新房建起来后即将开始的新生活而规划着、憧憬着、甜蜜着。
丈夫和她没日没夜地准备建房的材料,王泽昆忙着搬砖、拉沙石、拉钢筋,什么重活累活都抢着干。她则既要帮着丈夫和泥料、搬砖瓦、为建房的工人买菜做饭,还要照顾年老的公公和瘫痪在床的哥哥。诸多杂事在她的安排下竟井井有条地进行着。
就在新房快要修好时,曹琼芳却因过于劳累,致使已怀孕四个多月的孩子流产。曹琼芳伤心得大哭了一场,她那时已经38岁了,怕越往后年龄越大,怀上孩子的可能性就会越小。丈夫待自己这么好,不能为他生下个孩子,怕对不起他。丈夫虽然也很难过,却反复宽慰她,说没有孩子也一样过日子,叫她不要伤心难过。丈夫的温存与体谅让她深深地感动,她觉得自己终于苦尽甘来,体验到了有丈夫心疼和家庭温暖的幸福。
五
曹琼芳看着由自己亲手建起来的200多平方的新房,感觉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整天乐呵呵的,院子里、山头上,都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她的待人真诚、热情、开朗与乐于助人的性格,使她很快融入丈夫的家庭,也和村里的人相处得非常融洽。特别是曹琼芳细心照顾公公和瘫痪在床的哥哥王泽羽,在村民中更是传为佳话。
曹琼芳来到王泽昆家,需要面临的不仅是家庭的贫困,更有年老的公公和瘫痪在床的哥哥需要人照顾,但她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这个责任。对公公非常孝顺,时常为公公买糖果糕点、牛奶、衣物,细心照顾公公的饮食起居。公公生病更是送医喂药,精心护理,想吃啥就给公公买啥,公公一直活到87岁才安详地去世。王泽昆的二哥王泽羽,是个高中毕业生,读书时在学校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曾经是汶川县有名的好学生。他对自己的前程充满期待,但参加高考时因故迟到不能进考场。因他是闻名全县的好学生,守门的老师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同意进入考场,却心情紧张影响正常发挥,离高考录取分数线差了几分而致落榜。由于精神受到强烈刺激,导致精神抑郁,后发展成精神分裂症,一直在家什么活也不能干,整天拿着书,沉浸在高考的幻想中不能自拔。30岁后两条腿突然行走困难,只能拄拐杖,后发展到完全不能走路,从此瘫痪在床。
曹琼芳了解这个情况后,非但没有嫌弃,反而认为二哥头脑聪明,如果不是发生意外,肯定是王家最有出息的人。她同情二哥的遭遇,主动承担起照顾他的重任,平时给他端茶送水,洗衣做饭,端屎端尿,怕他热了又怕他凉了,嘘寒问暖的照顾得无微不至。这让丈夫王泽昆感动不已,他对我说:“父亲有时对我这个瘫痪的二哥都不耐烦,不高兴时都要抱怨几句,说辛辛苦苦供他读书却不成器,还要供养他,嫌他是家里的负担。但曹琼芳和我从来重话都没说过一句,他已经够可怜了,我们不能嫌弃他,只能好好照顾他,直到他生命走到终点。我们是亲兄弟呢,该尽这个责任”。
我心里突然涌起一股热浪,为这淳朴善良的夫妻俩纯真而又高尚的心灵与行为而深深感动。我对他们说:“我能去看看你们二哥吗?”曹琼芳点了点头,夫妻二人便带我走进王泽羽的房间。
王泽羽躺在床上,身上盖着被子,手里正拿着一本发黄卷边的新华字典在看,见我进来便对我点了下头,我见他靠墙的床边上堆了厚厚的一摞书,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余秋雨的《秋雨散文》、《中国历史常识世界历史常识》等文学及历史书籍与报纸。便笑着对他说:“你有这么多书,是与书为友了吗?”他笑了起来,说:“我干不来别的事,只有看书。我幺弟和弟妻照顾我,他们对我好。”说完,对我伸了一下大拇指,做了个夸赞的动作。王泽昆说:“二哥说话开头两三句能表达清楚,再往下说就糊涂了。也多亏有曹琼芳的细心照顾,他才能活得有这个精神头。我的父亲一个月前已经去世,今天我们刚好给他烧了纸,生前也一直是曹琼芳照顾。这些年真是累了她了。”王泽昆还告诉我,以前他们村也有对生病的老人不管不问的儿女,但现在社会风气变好了,儿女孝顺老人的越来越多,应该说,曹琼芳也起了个好的影响作用。他接着说:“自从有了她,我们这个家再也不冷清了。以前过年我们兄弟姐妹都是到我姐屋头,现在都到我这儿。大家都说曹琼芳不仅待我父亲和二哥好,还会处事,吃的住的她都安排得巴巴适适的,几兄妹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乐呵呵的,大家都喜欢她。曹琼芳来了我们家才开始像个家。我以前在水磨镇打工中午只能在外面随便吃点,现在每天随时回来都能吃上热饭热菜”。曹琼芳对这个家的真情付出,让王泽昆深深感受到家的温暖。他和曹琼芳就这么彼此温暖着,幸福着。
六
但曹琼芳要的不仅是家的温暖,还要全家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深知“勤劳致富、和气生财”的道理。她与丈夫商量,为了增加收入,他俩都在水磨镇就近打工,白天可以去工作,晚上回家可以照顾公公和哥哥。
三年以后的2012年,曹琼芳给王泽昆生下一个女儿。女儿的降临让这个家显得更加生机勃勃,也给这个家带来新的希望。
这时,曹琼芳在思考一个问题,因为要带孩子,她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出去打工,但仅靠丈夫打工的收入很难维持家庭生活。要彻底改变家庭的贫困状况,还得寻找脱贫致富的路子。就在曹琼芳琢磨采用什么方式让这个家脱贫时,适逢汶川县委县政府组织干部深入贫困乡村,一对一帮扶贫困户脱贫。帮扶她家的是汶川县教育局一位姓游的副局长。这位副局长在对她家情况进行总体调研后,认为她家土地少,不可能在土地上有什么作为,可以在养殖业上下点功夫。曹琼芳知道公公王平有养猪的经验,便支持公公发展养殖业。2016年精准贫困户家庭享受产业扶持政策,这位游副局长为她家争取政策扶持,曹琼芳家养了17头猪,80只鸡。公公年纪大了,只能当个指导,喂猪、喂鸡、打扫猪圈、鸡圈都由曹琼芳一手包揽。她还主张适应城市居民需要,用玉米等粮食进行生态养殖,主动掏钱买了2万多元的玉米喂猪喂鸡。一年下来,家庭毛收入有10多万。因公公是这个家的当家人,这些收入都交给公公,曹琼芳也不计较,她说“只要公公愿意管就让她老人家管,老人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好才费这个心的。平常老人家也爱置办家里的日常用品,帮我们做了很多事,一家人太计较了就不亲热,更不要说发家致富了”。曹琼芳的真情与大度,让这个家充满和睦融洽的氛围,公公也常夸她是个贤惠懂事的好儿媳。
几年过去后,曹琼芳的公公因生病,养殖场的事便由丈夫王泽昆接替。我到她家时,王泽昆正在忙着打扫猪圈,整理买回家喂猪的玉米。他告诉我,他家的猪和鸡一直坚持用玉米等粮食喂养,许多城里人逢年过节会给他联系购买猪肉和土鸡,虽然品质很好,但卖的价格只比市场价多2元钱,所以大家都喜欢购买,有时还供不应求。但也有出现亏损的情况。他说:“我家现在是脱贫富裕起来了,真是非常感谢党的扶贫政策和带领我们脱贫致富的党的好干部,也得感谢我这位好老婆。现在我们的女儿王芸歆11岁了,正在读小学五年级,娃娃很乖,学习用功上进,每年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还是县里的优秀少先队员,这点有些像当初她的二爸。”听丈夫在夸自己的女儿,曹琼芳进房间拿了个文件袋出来,打开一看,里面全部是女儿获得的各种奖状。他们一张一张地给我看,并介绍着女儿学习、成长的情况,曹琼芳高兴地说:“我们对这个娃娃寄予很大的希望,只要品学兼优,相信她将来就会有出息,我们这个家就会越来越兴旺。”
我抬头看了看墙上挂着的那个“家和万事兴”的匾额,突然有心动的感觉,这幅由曹琼芳一针一线绣成的匾额,不正是她付出真情的最好注释吗?
突然就想起美国作家德莱塞在小说《嘉莉妹妹》中的一句话:“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优美,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
而我认为,曹琼芳,这个平凡的乡村妇女,就是那朵让家庭散发芬芳香气的美丽花朵!
完稿于:2022年11月17日
此文发表于《大中华文学》2023年第4期
作者简介:袁瑞珍,中国.四川省.夹江县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歌学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名誉副会长、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女散文作家创作中心名誉主任。
创作的通讯、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作品散见于国家及省市报刊杂志,有多篇报告文学作品被收入国防军工系统出版的报告文学集和《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中,散文和诗歌作品被选入《中国散文大系》等二十几种选集。2018年《穿越生命》散文集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有多篇散文作品和诗歌获中国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全国纪实散文大赛优秀奖、第二届“四川散文奖”等十几项文学奖项,并入编2017年中华文学艺术人物年鉴。出版有《穿越生命》《灿烂瞬间》散文集和《静看花开》评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