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裔文学》 集锦0060 徐祯霞散文集《云端上的故乡》

新书品鉴202408

徐祯霞散文集《云端上的故乡》


内容简介:

《云端上的故乡》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自传体非虚构长篇散文著作,它以第一人称书写,以作家徐祯霞的成长经历为线索,书写了在城镇化进程中,故乡的搬迁和消失,社会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的发展革新,老是固守着旧的生活模式,已经跟不上了新的生产力需求,而我,作为一个作家,一个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二十余年的人,亲见亲历了村庄的种种发展和变化,从我的出生开始写起,自幼时的集体劳作,到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到户,到撤区并乡,再到城镇一体化,我的故乡,它虽然只是一个村庄,但是它映射的却是整个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历程,它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用一个个体的村庄浓缩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一个作家,就应该是社会的忠实的记录者,作为村庄沿革的见证者,我有责任记录下这个村庄的历史和很多的风俗民情与地域文化,记下这个村庄的发展历程,以及那些具有时代性的人和事,从而向读者揭示在故乡的村庄中,曾经沉淀和绽放的那些美好,以及在岁月沉浮中人们悲欢离合,原有村庄的消失,有情感上的无法剥离,也有心灵上的难以适应,它是作家徐祯霞的个人情感纠结,也是一代人对于故乡的心路历程,它是我的村庄,也是时代衍生的村庄,它既有现实的意义,也有着历史的意义,同时,也有着科学的问鼎,是一部融可读性文学性哲学性及史学价值于一体各方面并重的一部散文力作。该书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由著名作家贾平凹、白描、邱华栋联袂推荐!

精彩内容节选

《云端上的故乡》——失却故乡的人(节选)

最终,三嫂也搬走了,搬得一丝不留,搬得片瓦不剩,王坪三队终于成了一个空壳,但这也仅仅只是很短时间的事,很快,工程队入驻了,各项工程的筹建立即上马,王玶三队改头换面已如大潮汹涌般直逼眼前,大局已定,没有人能阻挡得了,也没有人能改变得了。

明知故乡的消失是无可挽回的事,可是心里还是忍不住惦记,忍不住牵挂,忍不住逢了熟人就打探消息,甚尔,时不时的,还会打一个电话回去,问问故乡的哪些房子拆了,那儿那儿都变成什么样了,道路改了没,河流改了没,我记忆中的那一棵棵能结果的或不能结果的树有没有砍掉,上院都建了些什么,下院又在建什么,我们经常打糍粑的那个碾盘还在吗?

我知道,那些东西迟早是要被改变的,或者说是根除的,可是我总是希望它来得慢一点,慢一点,再慢一点,让我现实中的故乡还能保存得久一点,再久一点,那么于我来说,也是一种安慰和抚慰,就比如三嫂,她就是我故乡的一份子,而且是与我相亲的人,她在那片土地,或者说她的房子还在那片土地,那里就有我们熟悉和倾入感情的物象,我便不会觉得完全的陌生或者是隔离,而三嫂的彻底搬迁,那里便完完全全成了别人的土地,与我及我的族人,还有我的乡亲再也没有丝毫的关系,那么,故乡,故乡就真的真的不复存在了。

故乡的消失,意味着我的根的消失,从此,我将成为一个无根的人,成为一叶浮萍,一个身心无所寄托和漂泊的人。

想到这里,我就有些悲伤,悲伤到不能自抑,就像是谁在拿刀割去我身上的某一部分似的,自小到大,故乡早已融入我的灵魂,融入我的血液,融入到我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我此生都与它息息相关,无法剥离,可眼前的现实,真的真的就让我成了一个没有故乡的人,我的精神和灵魂被掠夺了,从此,我将残缺,从此,我的人生将不再完整。

没有了故乡,我成了一个流浪的人,一个漂泊的人,一个灵魂无依的人,走到哪儿,哪儿都可以是家,走到哪儿,又似乎都不是家,因为它们没有我储存记忆的地方,它们没有我回忆的土壤,而故乡,我的生活了二十年的故乡,我已拿不走它的一草一木。

对于故乡,我除了长久的喟叹,我已做不了什么,我能留下它什么呢,我什么也留不下,唯一能留下的便是那些根植于我灵魂深处的记忆,它们将化作时光的碎片,在我的心海中迭荡起伏,一任波涛汹涌,我只有牢牢记住这些,记住这些连贯和不连贯的记忆,让它们陪伴着我,陪伴我度过此后的年华和光阴。

故乡,那么,且深埋于心底吧!

 

作者简介:



徐祯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鲁迅文学院29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第八届冰心散文奖获得者,陕西省百名优秀文化艺术人才,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精品文艺作品项目创作作家,陕西散文学会副秘书长,商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有2000余篇文学作品刊发《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人民日报》及海外版、香港《大公报》、美国《侨报》《澳门日报》《翻译中国》等各类杂志报刊,80余次获奖。作品入选30多部文学选本,多次入选中学语文试题和各类学生教辅读物,出版著作《烟雨中的美丽》《生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月照长河》《梅花语》《山中日月光》《云端上的故乡》《春天的声音》。



书评:一个都市人的深情回望

——徐祯霞《云端上的故乡》读评

作者/王祖友

《云端上的故乡》是作家徐祯霞的一部非虚构的散文作品,贯穿于整部中的是作为第一人称的“我”对于故乡浓得化不开的情结,或曰“乡愁”。徐祯霞的故乡情结从最初的回忆故乡人的情感思念转变为形而上的回望故乡情的生命体验,直至对生命本质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作品营造的“乡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第一故乡的地域情感之念;二是历经波折后对精神原乡的守望与建构;三是哲理性的乡愁,是从转身回望的角度思索对生命、命运、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与叩问。其语言是既有现实主义的厚重感,也有理想主义的飘逸态,这种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写作方式,让整部作品生动有趣,且意通云霄。在城镇一体化的宏观大背景下,原来落后的故乡不得不为发展让路,从而现实中的故乡终成“云端上的故乡”。

一、故乡是我的,也是乡亲的

收到祯霞邮寄来的书,我立刻被《云端上的故乡》吸引,这个书名不仅让我眼前一亮,也诱发了我对书中内容的强烈好奇,书名是由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亲笔书写的,原《小说评论》主编李星作的序,还有当代著名评论家邱华栋的点评。说到乡愁,会触动每一个人的心弦,它是每个忙碌的现代人心中的敏感之处和柔软之处。现在无论哪个职业都似乎越来越忙,连我们这样以教书为生的学匠也难得有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但《云端上的故乡》我却连续三天就看完了。它是一部自传体散文著作,有点像故乡亲人乡人们的传记,也像是在时代背景下的一个村庄的群像录,这部书的每一章都有一位个性鲜明的主人公,从“我”(作者本人)到父亲、小叔、老薛、老付、三姑、堂哥、春生、晓华、烟袋嫂、姐姐、弟弟、阿黑、川儿,等等。这些人在芸芸众生中可能会与我们擦肩而过、会触动我们的视觉神经和思维神经,但我们可能又会转瞬即又淡却,因为我们与他们的人生并无交集,但因为作者置身其中,对发生于每个人身上的事情饱含深情的叙述,呈现出不同个体,不同况味,以及他们幸或者是不幸的百转千回的人生,让他们曾经悲欢离合的生活如放电影和电视一般,栩栩如生,立体起来,如在目前,让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一颦一笑、淋漓的欢乐和撕心裂肺的忧伤,让读者也跟着一起或欢或忧,或柔肠百结,或肝肠寸断。这些小人物使我联想起鲁迅《故乡》中的闰土和豆腐西施杨二嫂的人物形象,《故乡》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表达了“民族旗帜”鲁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而闰土和豆腐西施杨二嫂,恰恰便体现了在那种生活状态下农村农民艰难挣扎的生存现状。徐祯霞作为一个在故乡的土地上生活了二十余年的人,她对故乡的感受是真实而深切的,是丰满而具像的,可以说是每一个章节都写得坚实而扎实,每一个章节里所反呈现出来的,也都是时代的履痕和无声的变迁,自幼时的集体劳作,到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到户,到撤区并乡,再到城镇一体化。徐祯霞的故乡,只是一个千千万万中国山村里的一个村庄,但是它映射了整个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历程,犹如浓缩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母亲”,并没有单独一章的书写,究其原因是因为 “母亲”是无处不在的,是整部书的精气神,徐祯霞在书中写道“母亲就像是一棵野地里的草,在哪里都能生根发芽”, “母亲是个多面手,农田的活不再话下,家里家外操持是一把好手,用一句老掉牙的话说——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很多的东西,母亲都会做,别人见没见过,她都能做得像模像样。因此,四个村里面,不论谁家有啥红事白事,都来请母亲,母亲也总是不遗余力,乐此不疲”, “母亲还天生一副好嗓子,在母亲给我们唱歌的过程中,我们便记住了那些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做人”。“母亲种植的花草,让我们永远都如置身在春天一般,让我们的生活永远不会单调和枯燥,而这些,都是母亲的辛劳和对生活的热爱带个我们的,而这些美好封存在我的记忆里,直到今天都没有褪色”。可以说,在整部书中,母亲的爱与贤德贯穿于全书当中,母亲不仅是“我”生命的创造者、养育者,也是生活的塑形者、美化者,更是力和美的化身。母亲只读了两年私塾,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却识大体、懂人情、顾大局,善良厚道仁慈是母亲最可贵的品质,在那个有着四十多户人的村庄中,母亲的爱,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正是因为她的博大和无私,成了一个诞生文学的母体,成了该书中最厚实的人文基调,指向一切生命的伟大、纯真,指向亲情、乡情、人情的深沉、质朴与浓烈。

而“我”,也是作为在场者和第三者的身份出现在整部书中的,“我”一直在用第三只眼俯身看着故乡的一切,故乡的过去、现在,甚至是我希冀的未来,从“我“的呱呱落地,到故乡成过眼云烟,“我”都置身在其中,村庄的喜怒哀乐,是“我”的喜怒哀乐,村庄的变迁,是乡民的痛,也一样是“我”的痛,虽然“我”是一个走出村庄多年的人,但是“我”却走不出对故乡的思念和想念,走不出对故乡一生都无法淡却的怀念。

二、故乡,广义上的母亲

母亲就是故乡,而故乡“就像母亲一样”, 徐祯霞在书中说道“故乡是我成长的摇篮,它是我情与爱的生发地,它是我思想和灵魂的根”。故乡的青山绿水和淳朴的民风,让徐祯霞生就一棵兰心蕙质的心,那些成长中的记忆为徐祯霞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营养,让她有了一颗艺术的匠心,有了发现美、鉴别美的眼光,最终成为一名作家。因此,故乡,于徐祯霞来说,也是广义上的母亲,延伸开来,故乡也都是我们所有人广义上的母亲。那块已经离开多年的土地,或者并不富有,但是,它是徐祯霞的诞生地,它用土地上的庄稼和果蔬养育了她,让她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为一个翩翩少女,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只小狗,一只小猫,一只鸟儿,甚至是一只虫子,都会是徐祯霞的朋友和伙伴,它们陪着她笑,陪着她哭,陪着她戏嬉和打闹,陪着她慢慢地长高长大,最终出嫁,离开了生养自己二十余年的故乡,而它们,也成了徐祯霞生命中永远拂不去的记忆和怀念。

当然,故乡或者并不局限于出生地。我们每一个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故乡,因此,很多人会有第二故乡,第三故乡,它虽然不是我们的原生地,但是它也是我们许多人生命中抹不掉的印痕和记忆,它也给了我们生命中许多生活的营养和美好,以至让我们在有生之年,都无法忽略和淡忘,而每一次的离开,是新生,如何不是重生呢?故乡情结最初呈现为思乡与思亲的情感渴求,这就是平常所说的“乡愁”,无论是知识分子的去国怀乡,还是无产阶层的异乡流浪,使乡愁成为现代主义的摇篮。于是广义的乡愁诞生了,乡愁不再是具体故乡的人与物,而是那片土地上所有的一切,包括一棵树、一朵花,一条小溪和瓦屋,乡愁四处蔓延,那个曾经具象的人与事开始被人们心中的故乡所取代。可见,乡愁是流浪的人对母体的最深的眷恋。乡愁的无家可归让现代人的情感更加复杂,它催生了人类的悲悯、流浪、希望等等伟大的“非理性精神”,从而成为人文主义的摇篮。因为我们究其实,还是有着一个根的,一个真正的地理意义上的根,而那个地方便是生养我们的土地,对于故乡,我们虽然已经再也回不去,但是我们却始终像是一根线上被风吹上天空的风筝,而这个紧紧拽着我们的这根线便是母亲,便是故乡,我们无法挣脱,无法逃离,我们的一生都与她和它息息相关,紧紧緾绕在一起。

《云端上的故乡》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自传体非虚构散文著作,它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展开书写,以“我”的成长经历为经线,以社会的发展历程为纬线,两条线纵横交织,书写了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故乡的搬迁和消失,这中间既有着无奈和遗憾,也有欣喜与祝福,社会的发展总是在不断的推陈革新,老是固守着旧的生活模式,已经跟不上了新的生产力需求,而“我”,作为一个作家,一个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二十余年的人,亲见亲历见证了村庄的种种发展和变化,二十年的时光,它已经与“我”的生命融为一体。该书从“我”的出生开始写起,自幼时的集体劳作,到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到户,到撤区并乡,再到城镇一体化,我的故乡,它虽然只是一个个体的村庄,但是它映射的却是整个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历程和进程,它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用一个个体的村庄浓缩成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微缩影。而在某一天,我的村庄突然不见了,从这片土上连根拔起,消失到无影无踪,消失到片瓦不留,草木重生,消失到再无一丝痕迹,那些原有的烙印和记忆,再也找寻不见,它于作者来说,是惨忍的,是痛并撕裂着的,它是丢失的,切割的,剥离的,有如钝刀割肉一般,这种情感的复杂和难以名状,无法用语言描述,它就如我们失去了至亲的母亲的悲痛一样,那种心有不甘、满腔遗憾与无可挽留,会成为一个人心底永远的殇。虽然,我们明明知道人有生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样,但是我们却无法掩饰和漠视这种精神感情,我们只有在追忆中完成对于母亲或者说是对于失去故乡的怀念,而这种怀念也必将伴随我们的一生。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云端上的故乡》既是徐祯霞个人的乡愁,也是所有离乡的人,或者是所有在现代文明下迁徙的人们的共同的乡愁。



书评作者简介:




王祖友,博士,教授,博导(兼),是Asia-Pacific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编委、《世界文学评论》编委、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翻译协会理、中国生态翻译与认知翻译学会常务理事。出版著作8部,论文88篇。现任教于泰州学院,曾获得“河南理工大学优秀教师”、“《山东外语教学》优秀编委”(2011、2012、2013、2014、2015年度、2016年度)、 “焦作市第三届优秀青年社科专家”(2012年)、“2012年度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师”称号、“2012年度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