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乡人》小说简介
《离乡人》通过描写修建一所公馆,向读者展示了三位生活在美国的大陆人的过去和现在的不同经历。
韩江,“文革”时期的红卫兵,刚获得美国历史博士学位,正面临在美国找工作的难题。好友姚陆生需要一位暖水工助手,韩江欣然同意去做他的助手。姚陆生在国内曾因家庭出身问题倍受歧视、虐待,后逃离大陆,定居美国。巴里黄曾是一个”文革”起家、后又叛逃的共产党干部。来美后,他四处投机钻营,很快就成了房地产主。人生的机运把这三位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大陆人聚集在美国。韩江和姚陆生很快发现他们被攥在横行霸道的巴里黄的手里,重复体验到他们各自在大陆的经历。
小说第一、五、九、十一、十四和十五章主要围绕着在盖公馆的过程中,韩江和姚陆生与巴里黄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在寡言少语的姚陆生身上,巴里黄看到好欺负的机会,开始不择手段地压榨他。韩江看穿巴里黄的诡计,找机会揭露、对付他。巴里黄的儿子,黄梦龙,表面站在父亲一边,暗地里寻机报复,给巴里黄拆台。
在小说的其他章节里,三位主人公的过去和现在都有不同层次的展开。小说二至四章的时间是一九七四年。那年,姚陆生和他的未来妻子文兰为寻求新的谋生之路,冒着生命危险在厚海湾泅渡了五个半小时来香港。
精彩节选
韩江第一次来到华盛顿湖边的工地时,整栋三层楼的四面胶合板壁上刚刚喷涂过一层半寸厚的水泥。灰色的水泥墙,红色的瓦顶,整栋楼宇从远处望去,像一尊畸形卧式的丹顶鹤。
走进楼里,鹤架暴露无遗。成百上千根两寸厚、四寸宽的木条鳞次栉比,排列有序地组隔厅室和构筑走廊。数以千计的橼子纵横交错地架在主梁侧檩上,支撑屋顶,承载楼板。楼两侧的楼梯还没有安装扶手。墙壁四周的落地式滑动双层玻璃门、窗户以及全天向东敞开着的正门和车库大门,使人感觉这座空空荡荡的公寓冷若冰宫。
灰鹤的背后是一座年久失修的老房,屋顶没有瓦片遮挡雨水,部分顶棚已开始塌陷下来。漏进屋内的雨水,弄得地面又湿又滑,四周的墙壁也都发了霉。老房没有拆,留下暂做了工棚。老房内的厨房是平时工人热菜、吃饭的地方。这个厨房脏得吓人,炉台上、柜橱里、案板上,到处都有耗子屎和爬行的蟑螂。为了取暖驱潮,厨房一角的壁炉里总是烧着从工地捡回来的烂木头。幸好塌陷的屋顶漏风,不然的话,烧烂木头的烟、人抽的烟、热菜的烟,再交杂着老房长期没打扫厕所的臭味和腐烂发霉的垃圾味,活活能把人熏死。
出工的第一天,韩江早上五点钟就起床了。随便吃了点东西后,便坐进姚陆生来接他的车里去往工地。雨雪把路面弄得又湿又滑,车没开多远就被堵在路上了。不到二十里的路程,竟开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工地,其他四位工友,两个中国人,两个越南人,已开始砰砰梆梆地干起活来。
安装水管比韩江想象的复杂得多。它不仅需要技术同时还需要体力。把工具箱从车上拖下来运到二层楼,他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安装水管的工作大量是在梯子上进行的。安装前要根据水管的粗细大小,在支撑胶合板墙的木条上或在承载地板的缘木上钻孔打眼。常用的工具是提携式电锯和手钻。韩江最怵的要数电锯。一听到那高频率的尖叫声,他浑身不由自主地打战。但只有电锯才能切割四寸以上的洞孔。韩江花了一整天时间摆弄这些可怕的电器工具。
姚陆生一直攀悬在折叠梯上,不停地丈量着各种水管的尺寸方位。他一边钻孔锯洞,一边熟练地安接冷热水管和排气、排水管道。他做工轻松愉快,嘴里不停地哼着圣歌。韩江有问题时,他便停下手中的活儿,帮助韩江并告诉他一些工作要领。
作者简介
张泉,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永久会员。文学博士。1983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后赴英国基尔大学进修美国文学,1985年获硕士学位。1987年到美国马里兰大学进修美国研究专业,1993年获博士学位。1995年从东岸移居西雅图,1996年至2016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工作。现已退休,从事中、英文写作。作品有散文集《紫藤簃》《自别故园几经秋》《伸出蒙恩的手》和文集《无声的侍奉》,以及回忆录《五零后的回眸》上下卷之外,还有长篇小说《离乡人》。英文著作有长篇小说《Expatriates》,短篇小说集《TrojanRo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