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面的考证

当年吴国浩浩荡荡的大船队,到达古代日本的九州岛(参看批注十:倭与倭)

   由于他们人力物力之巨,尤其是海军之强大,在当时及当地是无人能及,他们据守在九州岛这个大岛,是一个极好的地形,有海作为天然屏障, 其他人除非有强大的海军,否则很难到达九州岛这个地方的,更不用说与倭吴国的海军作战了。所以夫差与后代们能够定居在这里,继续其倭吴国达一段很长的日子,就是这个原因。

   中国历史记载有关吴越的故事,就以《资治通鉴》的一句:吴亡,子庶入海为倭,作为吴国所谓终结之交代。自从那一句之后,中国历史就再没有提起春秋时的吴国了。在另一边厢,古代的日本九州岛倭吴国初期,亦没有人把他们的历史记载下来,因为那时候文字不普及,还是二千四百多年前,是金文,甲骨文时代。尤其是在古代的日本九州岛,文字就更加不普 及。所以早期日本九州岛倭吴国的历史,就只有靠口传了。到很多很多年以后,文字开始普及的时候,后人们才凭着记忆,凭那口传的故事,写下多少日本九州岛倭吴国早期的历史。所以那段早期的历史多是含糊,东一块西一块断断续续的记载。

   由于古代九州岛倭吴国早期的历史,记载得很含糊,那究竟夫差他们,当年是否真的到达九州岛?让我们来考证一下:

   先从人口方面来探讨:根据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的小山修三氏发表谓: 日本于绳纹时代晚期,(大约是公元前500BC    ,即是吴王合闾和夫差时期),全日本只有十六万人口,但弥生时代以后(即是 500BC 以后)人口突然间暴增至六十万人!

   日本考古学证明古代日本分为两个不同的文化,那就是固有的绳纹文化,和由外部进入的弥生式文化。

   弥生时代人口忽然间暴增了很多倍,究竟那几倍的人口是从何而来? 须知道要到达古代的日本是一定要用大船的,不能从陆路走过去。在当时能够制造大船,航行于大海洋间,又要有丰富的天文和航海知识,又要差不多与弥生时代同时间的国家,除了古吴国之外,还会有其他人吗? 而且当时正值吴国撤退逃生之时。

   日本的考古学者,在日本发掘出好几类型古代的骸骨,但可以集中分成两大类,一类为南岛人,另一类是弥生时代的人,弥生时代人的骸骨多发现集中在日本九州岛,或九州岛北部附近,日本其他各地都有发现,但只是少数。(九州岛北部就是筑紫国,是夫差和后代所建立和居住的地方)。

   另外,日本学者想彻底硏究一下,日本种族的来源,于是由文部省补助经费,成立了日本民族头盖骨指数测定,由各大学学生及教授花了五年时间,收集全日本二百八十个県及市,六万多人的头盖骨指数,血型分析等等,交给著名的人类学权威,前东京帝国大学教授长谷部言人博士,由他来主理研究这些资料,得出来的结果顕示,现代的日本人,大部份的头盖骨指数与中国的浙江,江苏,安徽及福建等四省的人的头盖骨指数相符。

   从出土文物,从高规格式皇族的坟墓,从墓里的骸骨等等,都证明吴王夫差这批人很早就已经在九州岛存在,还有其他族人会这样巧合地,同时间出现在九州岛?除了他们之外,并无其他人了。他们的后代成为原住民, 称为熊袭人/隼人。

   关于熊袭人/隼人,在《日本书纪》《古事记》《筑前国风土记》等等日本古文献均有记载,可供参考。夫差和后人建立“后”倭吴国于此,他们亦大多数居于筑紫国的松峡野,后来更以地为姓,由「姬」氏(卑弥)改姓“松野”氏。

   其他国家的古代历史文献亦有记载到筑紫国的存在,例如隋朝的文献记载:隋朝朝庭派江州刺史裴世清访问倭吴国(倭吴国后来改称“日本”),之后作出报告如下: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比孤」,遣使朝贡,使者的态度比前恶劣  至竹斯国,又东至秦王国,其人同于华厦,以为夷州,疑不能明也,又经十余国,达于海岸,自竹斯国以来,皆附庸于倭⋯⋯。

   大业三年,就是608AD,刚好是倭吴国的新领袖圣德太子,把统一后的倭吴国,改名为“日本国”。其王“多利思比孤”,正式写法是“天•垂下•彦”,“天”者乃日本国君的新称呼,读“阿妈”,“垂下”读“多利思”,“比孤”读作 He-Go,亦即是“彦”,“比孤”或“彦”乃指有才德的人或皇子也。由此句可以知道隋朝派出去的人员,对当地的语言不理解。“秦王国”是根据日本文献记载,乃徐福及秦始王后代所建立的王国,在山口県周防附近, 九州岛西倭吴国(即竹斯国,筑紫国)以东,正是「秦王国」。从裴世清的报告中,证明秦王国确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