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

批注一:周族与羌人的故事

 周族人多数娶羌族女子为妻,《诗経•锦》《诗经•生民》都有记载,周人的历史里亦可以见到差不多每隔一至二代,周朝的国君都是娶羌族女子 的。可见姬氏的周人与羌人根本就已经成为一个混合民族了。周朝实行封建制度,羌人分封了很多地方,其后姬姓的国君仍然与羌人通婚,如齐国的齐桓公(羌人)娶姬姓女子。鲁、晋、郑、卫等国都与羌人姜姓通婚, 可能是因为这种姻亲关系,周朝才可以长达八百年之久。

 由于周族的古公亶父不忍心与他们共同生活了几百年的民族相争,于是把自己所住的土地让与他们,举族搬去自己姻亲住的地方,属羌人范围,《陕西通志》《水経注》记载周族人在羌人所住的地区,从山上往下看, 河流地形是东西横桓,形似蛇(游龙)。故名蛇原(龙原),即后来称为周原(蛇原、龙原)是也。在汉代之前,各部落都有自己代表「龙」的形状,有的龙像猪,有的龙像蚯蚓,有的像蛇等等,直至汉代时才将“龙”制定其形 状,之后凡是与龙有关的,都要根据当时汉代制定的“龙”形象为标准。周族和羌族是以“蛇”来代表“龙”的,所以蛇原亦即是周原、龙原是也。(河洛语“蛇”字较难用文字记载,最相近的同音异字可能是“周”字)。

 在文献《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氏,娶有蟜氏,生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少典氏乃黄帝之前的一个大族),黄帝姓姬,炎帝姓姜,此说明羌人乃炎帝的后代,周人乃黄帝的后代。

文献《左传•哀公九年》记载: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亦说明羌人乃炎帝的后代

汉朝的文献记载:汉朝的人口大约有五千万人,而羌人却占了五分之 一,即是一千万人左右,每五个人里有一个是羌人。羌人最初分布于陕西渭河上游,生活在黄帝族群的附近,其后再东迁至中原,河北,河南,山东交界的地区。

羌族乃古代黄河流域几个著名部落之一,亦是华夏文化里的一部份,商朝的甲骨文中,都有记载到羌人。在夏朝和商朝时的人口,是以羌人和唐虞等部族构成,但以羌人为主体。夏朝时候,羌族在中原是举足轻重的大族,夏朝灭亡之后,羌人成为遗民,有的被商朝封在山东(杞国),部份逃到别的地方去,有遗民“冉”族部落(有部份原本居住在四川北部),迁到海南岛去,成为海南岛当地原住民之一的“任”族,一直生活到现在。所以海南岛原住民的语言,有多少像四川语而大部份却与河洛语(古代汉语之一)类同,参看《隋书•地理志》。

 古代羌人由于人口众多,历史对羌人有不同的称呼,是为了比较清楚而矣。不同的名称有:申戎,羌戎,犬戎,氐羌,西羌等等,参考《大载礼记• 千乘》记载:西辟之民曰「戎」,戎者为炎黄族群之后也。(戎里也包括姬姓与姜姓的)。简单地说,戎是指耕种的一批人,羌是指畜牧为生的另一批人而矣,《说文解字》谓:“羌从羊”,意即牧羊人。“羌”字河洛语读作“长”、“奖”,即是守望的意思,“长(守)着”的意思,像牧羊人。

夏朝之后,羌人沉寂了一段时间,直到商亡,周朝的时候,羌人又重新成为中原大族。

夏朝羌遗民有往西逃的如党项羌(羌族的一支系),都一直生活在西域。党项在日本语读作“通古斯”。

大约在宋朝时候,党项羌(通古斯)的李元昊,本姓拓跋氏,(唐朝被赐姓李)。在他割据的地方自立称帝,国号夏(后来的历史学家称之为西夏),可能想恢复上古时代的夏朝吧!有自己的(西)夏文字,建国二百年后被蒙古所灭。

党项羌族被蒙古人称作“唐兀”,音“通古”。党项乃通古斯是也。在元朝时被尊为元朝贵族,亦非常活跃,被列入色目人之列,可见党项羌有部份人是色目人。由于一直都生活在西域,后来党项羌(亦即“通古斯”族)与鲜卑族人混合,他们一向生活在(近代称为苏俄)苏俄的亚洲部份,鲜卑民族住的地区称作鲜卑利亚,意即鲜卑人之地,亦有译作“西伯(鲜卑)利亚”,西伯利亚的地区现在改称为“通古斯加”。

 周人与羌人经过这么多年代的通婚和共同生活,已经是一个分不开的混合民族了,古吴国始祖泰伯的母亲正是羌族牧民,父亲古公亶父的祖先与夷狄混合生活了很多很多世代。文献记载古公举族搬到周原后,除去戎狄游牧民族的习惯,而开始建造城廓。《史记•周本纪》有记载:“古公乃眨戎狄之俗”。

 从古文献的各方面记载来看周族之后,我们再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就是从现代的考古方面来看周人周族的背景。

 周族人的来源是西戎或犬戎,西戎或犬戎含有大量高加索人种成份。周人的墓群里常常发现有很多高加索人特征的颅骨。这大批高加索人种的族群,说印欧语系,雅利安语系等等。这批民族于很早前,就已经抵达古代的中国并且在古代中国腹地定居了下来。由大量考古发现,证实他们曾生活在甘肃,陕西等地方。中国古代历史亦记载他们生活在西域,甘 肃,陕西,河套等等地区,他们都是说吐火罗语,东伊朗语的印欧语系民族,尤其是月氏人和羌人。中国历史亦记载了不少古代中国著名人物中有高加索人特征。月氏人其实就是古代西域的贵霜王国的贵霜人,“月氏”的河洛语同音异字是“贵霜”,《汉书•张鶱传》“月氏已为匈奴所破⋯⋯”。

参考其他国家关于古代中国的历史记载,例如希腊古文献《地志》记载: 贵霜(月氏)人统治了夏朝,亦即是说西域的贵霜王国统治了夏朝。《地 志》亦记载到后来有“吐火罗”人灭了夏朝。(夏朝之后的商朝统治者是“吐火罗”人?)但是西方的古代文献称贵霜夏朝的故土为“吐火罗”,而不称之为“夏”,却反而将“吐火罗”称为“大夏”⋯⋯令人费解!

 

批注二:周武王伐商

     “武王伐纣”究竟在何时?几千年来一直都搞不清楚,直至最近在中国由二百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断代工程」里,顷全力破斧沈舟式的一定要把这件几千年的疑案,弄个水落石出为止。这批专家学者不负众望,终于破解了三千多年来的历史谜题。

     他们从文献,天文学,青铜器,科学等等方面去硏究,提出了无数的记载,终于找到了线索。各专家根据所找到的资料,计算出其正确日期暂定为公元前1046BC。一月二十日天刚刚亮的时候作总攻击的。(他们亦将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年份,准确地计算出为: 夏朝 2070BC至1600BC,商朝1600BC,盘庚迁殷 1300BC,周朝起点为 1046BC,周厉王 877BC 至841BC )。

     周武王从津水东出发,向东行,由八百里秦川东行的第一关是潼关,进入兵家必争之地后,经崤函险道,再经黄河,与各路诸侯集合,并立下石碑为记(至今犹在),到了一月二十日天刚刚亮的时候,一举把商朝纣王打下,改名周朝,史称牧野之战。 (另外亦有学者认为是公元前 1018年,2 月22日)

 

批注三:文明之地变荆蛮

     让我们来看看江南这块荆蛮之地。七零年初,在浙江余杭附近,发掘出河姆渡文化,那是六至七千年前的高度文明,房屋结构已有榫卯这种技术,耕种工具精美实用,亦懂得种植稻米,发现的一堆榖种子,用碳十四测定为六千年前左右(比全世界公认最先懂得种稻谷的国家印度还要早出二千年),可是后来被洪水所淹没,这个古代文明的地方,再没有人提起她了!

     河姆渡文明之后大约再过一千至二千年左右,亦即是大约四五千年前, 这个吴越五湖(五湖,吴湖,具湖,句湖,全是同音异字)地区,又是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时期,因发现古迹在杭州余杭区良渚镇,故名良渚文化。那地区又有辉煌的史前文明诞生了,有原始的宗教,制造精美的各类玉器,还发现一块未经氧化的紫红色的绢布,和几个用于纺织用的小陶轮。亦有刻符文字和图腾纹饰的出现,在五千年前,那地区已经是属于高度文明之地了。

     大约在四千年前左右,为期约超过千年的良渚文化,像河姆渡文化一 样,突然间消失了,原因可能是天气回暖,水位上涨,太湖区、吴湖区、耕地、文明、部落等等被洪水所淹没,人们都往地势较高的中原地方搬去,于是良渚文化碰上龙山文化,开始产生矛盾和磨擦,后来终于以战争方式来解决了。代表良渚文化的有蚩尤和九黎氏等人(蚩尤苗语读作“子尤”,是父亲的意思),蚩尤号称“战神”,百战百胜,又是武器的发明者, 中华数字始祖之一,碰上炎黄二帝联军,见《史记•五帝记》数场激战之下,蚩尤被打败,双方都损失惨重,以蚩尤为首的良渚文化部落,部份被杀,见前秦的《拾遗记》作者王嘉,他们之中亦有被流放到其他地方。被打败的一方,其文化渐渐地被人家所吸收去,被混合及同化掉。良渚文化就这样式微了,到最后甚至消失。在当时中原的文化里,很明显地受良渚文化所影响,看后来的商朝与周朝的青铜器兽面纹,琮,璧等等都可以见到有良渚文化的踪影。若干年后,气候转变,吴湖吴越地区和江南地区的水开始退了,平地又再一次出现,人们渐渐地返回祖先居住过的地方,慢慢地又聚集起来,于是这地区又出现马桥文化,但马桥文化与河姆渡,良渚文化相比之下,差太远了,而且马桥文化只是出现了很短的时间,后来甚至式微,不知去向。又过了很多年,再没有人提起以往的事,大家都忘记得一干二浄。到了泰伯时代,此地区更沦为荆蛮之地,被人家取笑。曾经在中华大地几次爆出文明辉煌的火花,曾经拥有先进科技的部落就这样被当时的人称作荆蛮之地,称当地的人为蛮夷。

 

批注四:结连与格兰

     在古代的先民,甚至乎现在的现代人,也有将竹等物体绑在一起,成为一块小方块,在上面放几层这样的竹浮物,就可以浮水了,再把这样的方块浮物,全部都绑在一起,结成一个好像岛屿一样大的漂浮物,在“岛”上铺上泥土可以种东西,亦可以在“岛”上面盖房子住,就这样从河海岸的一处地方,「搬」到河海岸的另一处地方。若果要到岸上住,就把“岛”拆下用来盖房子,非常方便。最先懂得这类漂浮物的河洛语先民们,称这类竹木筏为“结连”,即是结在一起,连在一起的意思。后来亦有称作“鸡笼”“格兰”的,都是河洛语“结连”的同音异字而矣。在今日的广西,潮汕,越南,泰国,东南亚的河流或海边,甚至南美洲仍然有人用这様的工具。台北市中心有凯达格兰大道,“凯达”是脚踏舞,当原住民跳土风舞时,用脚踏地产生声音,河洛语称为“脚踏”“Ka-Da”“凯达”,“格兰”是“结连”的河洛语同音异字。

 

批注五:河洛语

     话说远古时候蒙古利亚族人的一支,称突厥族人,原本聚居于黄土高 原,河套等地,后来与印欧语人和吐火罗人一同迁至中亚,并且与中亚当地的雅利安人(亦是印欧语系)共同生活了一段很长的日子。

     过了很多年后突厥族人离开中亚慢慢地往东迁移,并停留在湟水流域, 甘肃天水,扶风,宝鸡,西安及河南等地(司马迁在《史记》称这地区为“洛”地区)。人们于是就称这地区的人为“河洛”人,他们说的语言叫“河洛”语,为早期原始汉语之一种。

     突厥族人选择居住河洛区的原因,是河洛区地势平坦,河流纵横交错, 土地肥沃,四面有天险可攻可守,各族人都争取这地区作建立势力范围之用,周朝秦朝等朝代都在那地区建立起势力,后来人们称河洛地区为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

每次有兵家想争夺这地区时,老百姓都争先走避,有历史记载者不计其数,就以福建南部为例,此地乃战场的大后方,人们可坐木排或竹排绑在一起所制成的“竹筏船”,就可以由河流一直漂浮至福建厦门甚至更远的目的地。

参看文献《三山志》:东晋五胡乱华之“永嘉之乱”,大约发生在308AD, 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这些古代的中原人河洛人,将古代的河洛语(即原始汉语之一)带到福建南部。

文献记载:唐高宗总章二年,669AD,河南中原地区光州固始人陈政率兵三千六百名,将校一百二十名,入福建,并落籍于福建地方。

《资治通鉴》唐中和元年,881AD,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天下大乱,王审知为节度使,封闽王,多居住泉州及厦门一带,他们亦将中原的河洛语,带到闽南。

 从福建南部各族群的族谱,可以见到大部份祖先都是从河洛地区迁移来的,之后他们再迁往附近的地方,台湾,琉球等地。从台湾各族群的族谱顕示有部份台湾地区的人的先祖与福建南部的人有关连(考古学可证实,福建闽南地区及部份台湾地区河洛人的头盖骨指数,与中原河洛地区墓穴里出土的骇骨头盖骨指数相吻合)。这批福建闽南和台湾河洛人的后代,再往其他地方迁移,到达潮汕,汕尾,远至南洋的泰国,星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砂磱越,婆罗州,柬埔寨,菲律宾,缅甸,寮国等地,虽然他们己经过了无数代人,但彼此之间仍然保持着说河洛语的习惯。诸君到南洋走走,马上就可以了解到,根本不须要说当地的语言,只要用河洛语就已经可以在南洋跑一圈了。

 甚至琉球地区亦有用到河洛语的,至于日本方面,日本语亦受河洛语的影响,有很多日本语的发音和河洛语发音很相似(参考注解十八:河洛语与日本语)。在香港,根据香港历史博物馆的记载,香港四大原住民之一就是河洛人(亦被称作“河”(佬)人,“鹤”“学”佬人,或“福”(音hulk),福(建)佬人等等其他称谓)。

  自从古代河洛区的中原人,把河洛语带入福建南部之后,一直都保持得很好,没有太大的变化。比起中原地方,朝代换了很多次,多少亦会影响到他们的河洛语的。那没有太大改变的河洛语多集中在福建(闽)南部,习惯上人们称之为“闽南”语,闽南语的语音系统与隋朝的陆法言《切韵》基本上相同,《切韵》的中原河洛语古语音,仍然留在闽南语系里。

 从另一个故事来看三千年前的周朝,周王室家里和当地人一样,说的是本土河洛地区的语言(泰伯的父亲古公亶父和先祖与夷狄相住了很多世代,是否搬到河洛地方之后,在家外面说中原河洛语,而在家内与家人说他们以前的“夷狄”语?这点要待考证。笔者到土耳其博物馆,看到土耳其(突厥)古代游牧民族的三脚鼎,和周朝早期牧民的三脚鼎很相似(脚身较长较高),馆内记载那些古代土耳其文字的发音,例如“水”“牛”“铜”等等都与古吴国早期的语言很相似。后来泰伯仲雍等人建立了吴国,传位到夫差时差不多经历了六百多年。文献提到吴国王室族人之间都说自己的周族方言(河洛语?),后来吴王夫差把王室及部份吴国搬去古代日本的九州岛,在当地建立了势力范围之后,周族方言河洛语影响到古代日本当地的语言。或成为那区域的语言(参考批注十八:河洛语与日本语)。

 我们可以见到有几个方向路线将河洛语言带到古代日本去。其中一个河洛语传播路线方向是中原河洛人将河洛地区语言带入福建南部,而另外一个河洛语传播路线方向是泰伯将中原河洛语带到浙江地区古吴国地方,然后吴王夫差后来带到古代的日本九州岛去。有趣的是,古代日本很少与古代福建闽南有接触的,为何日本语会有河洛语闽南语的踪影。

人们可以想象到闽南地区由于地方偏远而未受环境所影响,所以当初中原人传到闽南的河洛语,仍然保存得很好。中原河洛地区的语言,是泰伯仲雍家里的母语,周族人泰伯从中原搬到古代无锡梅里之后,跟当地人说他们当地的语言,但回到家里便说自己的中原河洛语,正如很多很多在海外的河洛人一样,在外地说当地人的语言,回到家里便说河洛家乡语。试想人们从唐代或更早年代(永嘉之乱308AD)的中原搬到福建南部,都己经超过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们仍然保留着说河洛语的习惯,甚至乎有些食品的制法,或唐宋遗风的音乐都还存在。

在夏朝时候,与周族人分不开的羌人,在当时是有相当势力的一族人,夏朝灭亡后,羌人有一分支“冉”族,逃到海南岛去,成为海南岛原住民之一的「任」族。我们比较一下海南岛任族的祖先冉族,所带去的“海南河洛语”,与西晋或唐朝跑到福建南部的河洛人,所带去的“闽南河洛语”,当这两种河洛语相比之下,会发现有很多惊人相似的地方。海南岛与福建闽南,相隔虽然很远,互不相通,但其语言竟然会如此有趣地相似。

有些古代的文献或鼎文里,很多时候是用河洛语发音来记载的,让我们来研究一下:

在博物馆看到的“斝”,“爵”,饮酒专用器皿,“斝”音“Jia”。“Jia”在河洛语是“食”或“饮”的意思。大多数的人只说饮酒或喝酒,只有河洛人将饮酒说成“Jia”酒(“斝”酒,用“斝”这个饮酒器皿来食酒饮酒的意思)。

上古时代,有位叫吴回的管火祝融之官(是颛顼帝高阳氏的曾孙),后来成为南方祝融部族的首领,氏族壮大之后再分成为八个氏族,他的儿子娶妻名女媸,一胎生下六个儿子,长子本名樊,后来居于“昆吾”以地名为姓氏,名“昆吾”。《说文解字》谓:“昆吾”者,圜器也。河洛语「圈」的发音是「Co-Wu」,圈状物也。「Co-Wu」的同音异字是“昆吾”。浙江博物馆,收藏的越王者旨于睗剑,标题上面提到剑茎上的丝质缠“缑”(缑音Gou),缑在普通话读作How,广东话读作How,只有河洛语“缑”字读作Gou。

历史上记载,公子光派人行刺吴王僚之后,吴王僚的夫人逃返家郷河南固始,与哥哥一同生活,死后葬于河南,河洛语的地方。

东夷部落以鸟为图腾,亦自称作鸟人,他们将自己分为五个部族,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和丹鸟氏。多是不同颜色的鸟,唯独是“伯赵”氏由古代直至目前为止,一直都未被破解是甚么意思!但如果用河洛语读“伯赵”氏,就会读成“白雀”,即是白色的鸟,白鸟氏也!

东夷人,(在古文献亦记载为“东鳀”人),是向大海讨渔的人,在古代大多生活在太平洋沿海周边。“讨”字河洛语读作“Tall”,“鱼“字河洛语读作“i”。“Tall-i”很难用文字来记载,最相似的同音异字是“东夷”,(东夷日语读作Tall-i)。

东夷部落以鸟为图腾,其中有以燕子为图腾的,称玄鸟,“玄”“燕”都读作“En”。东夷部落的四大姓:“偃氏”,“赢氏”,“子氏”和“凤氏”。都是取自“燕”“En”的河洛语同音异字而矣。其中“凤氏”是相传祭祀的那天,天降凤鸟,于是由燕姓改姓凤姓。

 “暧昧”这两个字,意即犹疑不决的意思。河洛语“暧”即是要的意思,“昧”即是不要的意思,加起来就是要或是不要。(“暧昧”河洛语读作“Eye-My”)。

《周礼•礼记月令》谓: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糜」与河洛语的糜同音同物。先秦时代《尔雅•释言》谓:“粥者,糜也”。许慎的《说文解字》 谓:“黄帝初教民作糜”。食糜的饮食,从古代至现今的河洛人,几千年来, 多数仍然保持着常常食糜的习惯,还未有间断!

古时的鲜卑族女性,喜欢“Bal-Yu”,是一种用金制成的头饰象征身份与地位,走路的时候头饰会跟步伐摇晃,非常典雅,后来“Bal-Yu”传入中 原,于是用河洛语写成“Bal-步”“Yu-摇”(例如白居易诗:云鬓花颜金步 摇⋯⋯)。后来写成“慕容”,如“慕容”燕,“慕容”垂,日语“慕容”读作“步摇”。

古代的文献里,有记载“月氏”这个民族,另外亦有记载“贵霜”皇朝的“贵霜”民族,人们一直以为是两种民族,到后来才知道是同一种民族。因为古代的文献很多时候是用河洛语去记载的,所以“月氏”河洛语读“贵霜”,只是同音异字而矣。

在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里,在文物上面的文字,有很多是难以明白或难以去解释的,因为我们想用现代的语言去破解几千年前的记载, 会比较困难。但是若果我们用当时的语言,例如河洛语,去尝试破解当时的记载,或者可以略知大慨。

1972年夏天,出土于南陵三里镇吕山乡的吴王光剑,剑上有阴刻,镶嵌篆书:“攻吾王光,自乍用剑,台战戉人”等十二个字。只有“台”字和“戉”字要略作解释,其他的字都可以猜到其意思。“台”者,河洛语读“Thai”,即互砍也,互劏也,是战争的意思。“戉”者河洛语读”Qwet”,是用一种像斧之类的三角型利器来”割”东西,“Qwet”“戉”就是指那利器,古代这批人因为身上常常携带此利器,人们就称他们为(戉)越人。“台战戉人”这里解作战胜“越”人的意思。

 还有很多的例证,我们试举此例:1958年在安徽淮南蔡岗墓中出土的吴王诸樊剑,有两行铭文,大致如下:

“工䱷大子姑发,聂反自乍元用,才行之先以用以只,莫敢御余,余处江之阳至于南行西行”。

若果我们用河洛语来了解此铭文,比起用其他语言会更易解释一点。

“工䱷”乃“Ngo”的同音异字,“Ngo”很难用文字记载的,而且当时是金文甲骨文时代,文字不普及,又不够用,所以“Ngo”国后来写成“干吾”“攻吾”“勾吴””句吴””工䲣”以至后来出现的”吴””倭”等等,都是”Ngo”国的同音异字。

 “姑发””聂反”是吴王的名字,乃谒(诸)樊(反)是也,古代文献《春秋》作

“遏”。有出土的剑上作“启”字。“遏”“启”河洛语都是同音异字。

“元”河洛语读作“Won”,“阮”,是我或我方的意思。

“才”者,在也。

“以用”的“用”字,河洛语读“Eng”,荣耀也,“荣”字河洛语读作“Eng”,

“用”“荣”同音异字。

     “以只”的“只”,河洛语读“Jak”,迹也,踪迹也,迹象也。河洛语谓:无影无”只”(迹),意思是既无影子又无迹象。

     “余”河洛语读”Yee”,是“我”谦虚字。因为不敢说“我”怎样怎样的,改用“Yee”“伊”“余”等字来避免用“我”字,尤其是祭天的时候,更加避免用“我”字。(“伊”“余”即是“他”的意思)

     “处”即是河洛语的“厝”,住屋也,住处也。

     “于”越也。

     这段超过二千五百年前的文字,原文:

“工䱷大子姑发,聂反自乍元用,才行之先,以用以只,莫敢御余,余处江之阳,至于南行西行”。

可勉强解释为:

工䱷(倭吴国)长子聂反(谒,诸樊,遏,启),作(剑)为阮(我方)之荣

(耀),(放)在行(出征)军之前面,以(作)荣耀以(作)标致(只、迹),没有敢抵抗伊(余,即是我也),他(吴王)住江之北面,将会(越江)南行(军)

 

(打败越国),西行(军)(打败楚国)。

 

注解六:夫差与周宗室

有很多学者认为夫差是荆蛮之人,并非周宗室之后代,只不过想藉着说自己为周宗室之后,而达到提高身份的目的,不过从《左传•哀公十三年》: 吴人(夫差)曰:“于周室,我为长”。(在当时整个周宗室诸侯中,以夫差为长辈,所以他有责任去挽救疲弱的周室),在黄池诸侯大会中,夫差想争坐主位,而大会中没有人提出异议?代表周天子派去晋国参加黄池大会的大夫童褐,亦同意夫差的辈份!

孔子是最推崇泰伯的,若果夫差等人附会成为泰伯的后代,而差不多与夫差同年代的孔子没有提出任何意见?实在令人难以相信。

《史记》记载吴王世系表时,是从泰伯开始一直到后代吴王夫差,每一代的人名都很清楚地记载,可信程度极高。若果夫差不是泰伯真正的后代的话,司马迁一定不会把夫差加入世系表的。

汉永兴戊午年,汉帝命糜豹守吴郡,建太伯庙于闾门外,太伯四十一世孙如胜,以家藏世系进奏,帝览而制曰:“贤哉吴大伯,广泽弥流长,遂命太尉黄琼,建议如胜的次子允承,为奉祀侯,永主庙祀”。(若果进奏的家藏世系是假的话,为何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因为此乃欺君之罪!)

文献记载到吴王夫差的曾祖父寿梦,去见当时的周简王。寿梦带去先祖西伯赠泰伯的“德鼎”,周简王确实寿梦的身份后赐予玉钺,并授以高规格的接待。(泰伯的三弟季历,季历的儿子昌,昌就是周文王,周文王亦称“西伯、四伯”,泰伯是周文王的大伯父)。

《史记•泰伯世家》末段,作者司马迁说他读完孔子所作的《春秋》之后, 才知道中原的虞国和荆蛮的句吴是兄弟!

还有从泰伯到夫差,二十五代人都是住在同一地区,同一个城,没有记载到从某一代人起,搬到别的城市居住,或某一代人突然间由某城市搬进这地区来。二十五代人都是住在同一地区!同一个城!

 

批注七:夫差的真名是“终累”

《史记•吴太伯世家》谓:吴王阖闾十一年,公元前504BC,吴王使太子夫差伐楚,取番⋯⋯。

《左传》晋定公六年,公元前506BC,四月己丑,吴太子终累败楚舟师,获潘子臣⋯⋯。

让我们来看看时间表:

506BC 4月,太子终累败楚。《左传》

506BC 11月,吴王阖闾,伍子胥,孙武,入楚,败楚。

从4月到11月,几个月内吴王合闾要准备大举进攻楚国,没有必要在这百忙的时刻,临急临忙另立新太子,所以四月的太子终累亦是十一月的太子终累

505BC 六月,吴王合闾由楚国返吴国,处理夫慨事件

505BC 七月,伍子胥,孙武回吴国。楚昭王复位

由506BC 11月份至505BC 6月份,在这7个月内吴王合闾正在占领楚国, 没可能另立太子,所以太子仍然是终累。

504BC 春天,吴王合闾派太子夫差伐楚《史记》

吴王合闾于六月返回吴国,但计划在明年的春天(三月份?)准备派太子去伐楚。从今年的六月份至明年的三月份,几个月内,吴王合闾首先要把夫慨赶出吴国(因为弟弟夫慨擅自称王),刚刚回国的吴王合闾应该有很多国事等着他去处理,没有时间和必要去另立新太子的。所以仍然是太子名终累。

“夫差”是个年号,不是人名,是太子终累在吴王合闾战死沙场之后,正式成为吴国新国君之时,才改年号为“夫差”。所以吴王合闾仍然在位的时候,吴国应该不可能有“夫差”这个年号的出现或太子“夫差”这称呼的。因为父王还未死去,何来有新的年号“夫差”!

《左传》记载为太子终累,《史记》记载为太子夫差。《史记》还记载吴王合闾派太子夫差伐楚! 文献记载“夫差三年”,“夫差二十年”,或“合闾八年”,“合闾九年”等等,那些都是年号而不是人名,因为公子光的年号是“合闾”,太子终累的年号是“夫差”,不会用名“夫差”,年号亦是“夫差”!

 

 批注八:鸡父之战 吴大破七国联军

公元前519BC ,即周敬王元年,当时的形势是,中原诸侯各国,因为国内不和,暂时没有向外扩张的意图,于是交战争霸的轴心,由黄河流域中原诸侯国,转向长江淮河流域。

晋国因为顾虑到强大的楚国,随时会挥军北上进攻晋国,于是找到一个在海滨静静地生活了数百年的吴国乡巴佬寿梦,原来只想利用吴国从侧面去牵制一下楚国而矣,从没想到吴国的潜力会如此强大,在未有正式受军事训练和装备简陋的情况下,和楚国开始的几场仗,都能打到当时诸侯们闻之丧胆的楚国东歪西斜。晋国花了几拾年与楚国在“城濮”之战里还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吴国再経过吴王寿梦励精图治之后,国力更盛, 在短时间之内居然可以摆脱了对楚的臣属关系,并挤身于争霸之行列!

“鸡父”之战,是吴楚相争初期之著名大战!

公元前519BC,初夏时分,吴王僚,公子光(后来的吴王合闾)等率师进攻楚国之州来(今之安徽凤台),楚平王下令司马薳越统率七国联军前往救援那战畧要地州来,七国联军就是楚国加上顿国(今河南商城),许国(今河南叶县),蔡国(今河南新蔡),沈国(今河南沈邱),胡国(今安徽阜阳),陈国(今河南睢阳)等六个小诸侯国军队,由带重病上阵的楚国令尹阳匄(子暇)督师,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师保䕶国土,迎战远道而来的吴军,吴军见这庞大的阵形,马上从州来移师至钟离地区,就在这时候,楚令尹阳匄病死军中,由于楚军失去主帅,司马薳越马上下令撤退到鸡父(今河南固始附近),再作决定。

公子光分析形势,认为楚国主帅身亡,楚军不战而退,已不利军心士 气,加上追随楚军作战的小诸侯军队,大多数是被逼而来,是无心恋战 的,其中沈国与胡国的国君态度恶劣,很难和其他联军配合作战,陈国的主帅夏啮,亦很难与人相处。楚国统帅司马薳越资历浅,军心还未服。公子光分析这支七国联军之后,认为联军外似强大,但内里却政令不一,士气异常低落,有不受统帅指挥等的弊端,吴军若进攻,胜算会很高。

吴王僚,公子光等决定先静静地迅速逼近七国联军,然后于第二日作总攻击。

公元前519BC,七月二十九日,是日乃“晦日”,在古代称此日为“忌日”,是不适合作战的,但吴军却在七国联军后方突然间出现,联军大吃一惊之后,便仓猝准备迎战,楚国统帅司马薳越将无心恋战的六国军队列于前阵,以掩护楚军。吴国则兵分三路,各主力军预先埋伏,像一个口袋形陷阱,以几千名未打过仗的囚犯为诱兵,先去攻打楚国联军,迎战的是小诸侯国的前锋,他们一上阵己把吴国的囚犯兵赫退,都笑到在地上打滚,以为吴国军队如此不堪一击,便毫不犹疑地穷追吴国囚犯兵,到了埋伏范围之内时,吴国主力三军突然出现,七国联军中的陈国主帅夏啮, 沈国和胡国国君等被擒杀,吴军将俘获的战俘,为了要扰乱敌方的秩序, 于是放他们回到本来阵地,那批拾回性命的战俘,向着自己本阵营狂奔而去,吴军在他们后面擂鼓吶喊冲杀,其他的小诸侯国联军见状,都作鸟兽散。在后方准备重新列阵的楚军,亦被这批发足狂奔的联军扰乱了阵势,七国联军乱作一团而被击败。

吴国以薄弱的兵力,入楚国的国境,打败了七国联军,这对楚国来说是一次极沉重的打击,楚国令尹由囊瓦来接替,楚国国势从此江河日下,在一段长时间之内,楚国不敢对吴国随便开战,整个天下对吴国亦要另眼相看。

 

批注九:伍子胥鞭尸之谜

吴国占领楚国之后,传说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其尸,学者们议论纷纷,让我们先参考各类文献的记载:

《史记》除了在吴太伯世家记载此事之外,又在《史记•伍子胥列传》再记载到他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

《吕氏春秋》说伍子胥只是亲射王宫,鞭荆平王之坟三百。

《谷梁传•定公四年》说他挞平王之墓。

《淮南子•泰族训》说伍子胥鞭坟。

《越绝书•荆平王内传》亦说到他只带六千兵马鞭墓而矣。

这都是柏举之战后,过了一段相当长时间之后的记载,是否真的有鞭尸这回事,确实令人怀疑。一个雄才大略的樊城守将,见惯厮杀场面的军 人,虽然全家被抄斩,亦不会去挖君王坟墓鞭尸的,但是他应该会作出某种行动来表示报家仇,所以人们才会传出他鞭尸的不同故事。

其他文献如《左传》没有记载他鞭尸的事,只记载楚平王杀伍奢一家人, 而鞭尸这天大的事,居然没有记载?

楚国屈原,伍子胥的同胞,这个楚国的忠臣,时常称赞伍子胥,甚至乎将自己比作伍子胥,难道他没有听过伍子胥,鞭他楚国君王尸体那大逆不道的事情?为何屈原完全未提及如此天大的事情?原因是根本没有那回事!

最有力的现场目击证人,就是孔子,当吴军攻入楚都时,孔子还在世 的,如果伍子胥真的鞭了楚王尸,孔子一定会知道,这种挖君王之坟,鞭其君王之尸,如此大逆不道的报仇方式,孔子在言论间居然会一字不提?况且楚平王已被埋葬多年,尸身或许己腐烂,只剩骸骨,何尸之有?加上古代帝王级的墓,是巨型大土墩。(请参看现代人用现代器械工具,去发掘小诸侯曾侯乙的小型墓,就知道有多困难了)。除了大土墩之外,还有巨大且重的椁木,之后是一层层很厚很硬的石膏层等等。若果要在那极龎大的大土墩外,在没有仪器的情况下,要准确地估计大土墩内埋葬楚王尸体的正确位置,是极之困难的事!还要在短短时间之内掘出那具尸体?谈何容易!况且伍子胥,孙武等人在楚国总共只停留大约七个月而矣,一方面要随时应付楚军的突击,之后又要准备迎战秦楚联军。没有人力物力和时间去挖掘那庞大的帝皇级皇陵!所以鞭尸的事有点不合理!

批注十:倭与倭

很久很久之前,有族人居住在太平洋沿岸,亦有居住在古代中国的沿海东岸,山东,浙江,福建一带,更有在古代的韩国和古代的日本沿岸居住过,他们多数以海边或小船为家,以打渔为生,食海中的产物。由于日晒的关系,皮肤会产生色素来保护,于是他们都比其他人,尤其是来自中原的人为黑,他们更常以木炭,混合植物汁液或坭土等涂身涂面,亦发现了纹身的方法(以木炭坭土颜料无意之中搽在伤口上,伤口痊愈后会有纹身的效应),因为常常出入水中,为了工作方便和上岸后头髪较易干的原 故,他们常保持短髪,不像中原人那样喜欢束长髪。

他们有船作为交通工具,可以到处去,没有国界之分,根据季节不同而到不同地方去打渔,甚至会在当地定居下来,或随时搬到别的地区(最近才开始的科学硏究结果,新西兰的毛利族与台湾某族原住民的DNA相 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还特别将毛利族人到台湾寻根的故事拍成电视记录片,在电视播放。还有很多数不清的例子,例如台湾某部份原住民与菲律宾的某部份原住民,语言相通等等例子)。

后来中原的人到了这些地区,见他们的皮肤已经被晒得黑黑的,再涂上黑色的木炭颜料在身上(中国古文献例如《汉书•地理志》谓如墨委面也), 加上大家言语上又不相通,于是中原人就习惯地称他们为“黑色”的人。虽然“黑色的人”分布于不同的地域,很广和很大,但他们都是同样地在身上涂满深沉色的颜料,于是中原人都统统称他们为“黑色”的人,他们分布的地域亦都统统称为“黑色人”之地。那是几千年前的事了。人们还没有健全的文字,中原地方只有些金文甲骨文之类的文字,在其他较落后的地方就更加不用说了。历史故事就只有靠人们的口传而矣。“黑色”在河洛语读作“乌”“ALL”(音傲),于是“黑色”的人就是“乌”“傲”人,“黑色人“之地就是“乌”“傲”“ALL”地。

泰伯跟“傲”“乌”“黑色”人住在一起,建立了范围之后,以地取名,将自己的范围亦称为“傲”“乌”地。到后来开始可以用“文字”来记载的时候,于是有人根据囗传的发音写成了“干吾”“攻䱷”“勾吴”“勾句吴”,亦有人写成“攻吴”“倭”“吴”⋯⋯等等同音但异字。

古代文献例如《汉书•二十八卷》等等,有记载“倭”“乌”“黑色人”的记述: 乐浪海中有倭(乌)人⋯⋯分为百余国⋯⋯如淳曰:如墨委(乌)面,在带方东南万里⋯⋯今犹有倭(乌)国。

《魏略》:倭(乌)在带方,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国,度海千里,复有国, 皆倭(乌)种。

《后汉书》作者班固和《论衡》作者王充,都是著名历史学家,亦是好朋 友,但是他们对于倭(乌)的所在地,却有不同的见解,班固认为倭(乌)地和倭(乌)人是指大约在今之朝鲜半岛以南,海之对面地方。但王充却认为倭(乌)人和倭(乌)地是大约在中国南方吴越之地才对。两位著名历史学家对倭(乌)地都有不同意见,他们亦不能确定倭(乌)地的所在位置, 可以想象出若要正确地指出倭(乌)地究竟在那位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王充,东汉27-97AD 人物,会稽郡上虞県出生,是在会稽倭

(乌)地出生的人,原则上王充应该比任何其他人较了解倭(乌)地的,就连他也搞不清楚究竟正确的倭(乌)地在那里?其实答案是他们两位都正确!这两位学者所提出来的倭(乌)地的位置都正确。

 

批注十一:秦始皇与徐福的故事

秦始皇姓赢,名政,东夷人。东夷人就是古代住在沿海以渔为生的讨渔人。分布于古代韩国,中国东部沿海,日本西部沿海,以燕子为图腾,亦以“燕”为姓(“燕”“赢”为同音异字)。

秦始皇在刚刚统一六国之后,应该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办的,而他却急不及待地离开首都「出巡」到山东这些地方,去了山东之后究竟做了甚么?没有人知道,历史亦没有记载下来,(消息已被封锁?)。只知道他经常「出巡」,甚至有地方志说他到了山东之后,失踪长达五个月之久。

历史文献记载到秦始皇所谓「结识」了徐福(其实他与徐福的关系不单止是认识,还很密切才对)。

秦始皇之后,大约再过百多年,才开始有文献记载到秦朝徐福带领着几千人,包括“童男童女”(应该是包括很多秦始皇的家族在内,诸君查看秦始皇家族后代在古代日本的名单就可略知情况,是日本古代除了吴王夫差之外,渡来人后代中最大的一批!)

不同文献有不同的记载,有的估计是五百童男童女,有的估计是三千童男童女⋯⋯,(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起航出发到「日本」的出发地点究竟在那里?二千年来还未有人肯定, 当时没有人记载下来?历史对这件重大新闻却「记载」得很少很少,那几拾艘每艘可载几拾人的大型楼船,是在那里制造的?亦没有人知道!数本历史文献对这些发生比他们才早了一百年的重大新闻,没有记载下来?(在秦朝时候,“日本”应该还称为倭(吴)国的,因为到 600AD 之后,倭(吴)国才正式改称为日本国)。

如果大概计算一下,如此庞大的“旅行团”,大约有五千人,若每人收费一万元的话,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的旅行团,加上要花一笔巨额数字来制造差不多百艘的大船,竟然没有人知道在那里制造?没有地方志详细记载?

不过我们亦可以猜得出来,在古代是离不开那几个有设备及懂得制造船的地方,还要有大量随团出发在船上工作的技术人员(要有经验,不是临时就可以训练出海的人员),这批技术人员会造船,驾驶大船出大海 洋,敢与大风浪博斗,又要有维修船只和天文航海知识,除了在浙江或福建沿海一带的河洛人之外,当时还会有其他人?(吴王夫差之前一直到现在今天,仍是这批人在造船,仍然是这批人在大海上航行,吴王夫差就是靠这批人导航,靠这批人在九州岛建立庞大的海军势力)。

秦始皇之后的一百年左右,历史学者们才臆想猜测出当时的“情况”,例如“历史”记载说徐福他们从未到过倭吴国、扶桑“日本”,亦说他们对前往日本的航道不清楚,有文献说徐福告诉秦始皇海中大鱼太多,所以船不能航行,于是秦始皇派弓箭手到海边射大鱼!或有说船队迷失了方向而漂流到了其他地方上岸,或者说到徐福欺骗了秦始皇,秦始皇怒,徐福再也不敢返回秦国等等的“历史”故事(参看《史记》或《汉书》)。

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那条由古中国到韩国再到日本的古老航道,吴王夫差之前的人们,倭(句吾、勾吾、吴)人,东夷人,南岛人,河洛人等等, 这些一辈子靠着大海来生存,一辈子与海浪搏斗的人,老早就已经很熟悉这些航道了,他们对于气候风向,潮水流等等都了如指掌,靠他们把很多古代的人物运载到目的地(参考批注十二:那些人到了古代的日本),其中包括唐朝在马嵬坡用替身顶替她而逃脱的杨贵妃,就是要靠这批人偷偷运送到日本的!后来她的秘密被白居易在“长恨歌”里道破了。唐朝的时候,从皇后,䮛马,以至公主等等都与季扎的后代姬吴氏有着不解的姻亲关系(季扎乃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扎的后代姬吴氏在唐朝是非常有势力但很低调的外戚。当时倭吴国于600AD改称日本之后,派遣唐使到唐朝交流。遣唐使在九州岛出发之时,亦要靠这批河洛人来航海运载的。这批人靠着海洋生活了很多世纪,对这条航道是非常熟悉的。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里,记载到项羽入咸阳,杀子婴,烧阿房宫之后,秦朝基本上在中国历史里落幕了。

但是只要打开日本古代的文献,就会看到秦始皇是第二批最大渡海去古代倭(吴)国居住的人(当时仍称倭国,600AD后才改称日本),最大的一批是古倭吴国的吴王夫差,他们比秦人早到大约二百多年,夫差那批人并且成为当地的原住民之一(称“熊袭人”之一),接待秦人渡来古日本的古日本朝廷,就是吴王夫差的后代!当年渡来古日本的徐福家族和秦始皇的家族都住在同一个区域,成为豪族,这些资料在日本古代文献都有详细记录可查的。若秦始皇怒于徐福,为何他们都成为邻居,都住在一处。后来他们的后代们更在山口県“周防”这个地方,建立了国家,称“秦王国”!目击证人包括僧人,古代中国朝廷要员等等。

最值得注意的是,据文献记载秦始皇出巡去山东,常到的地方称“无棣”(古代称为海丰),“碣石”(意即石头建的),这两个地方都是秦始皇经常住的。附近有地方名“登瀛处”,传说秦始皇徐福的船队是从那里出发到日本的。

巧合的是广东汕尾有深水渔港码头,与近邻的泉州都有历史长久的造船业,有无数出大海洋的大船,当地有数不清的河洛人直至今天还在靠航海或渔业为生,汕尾海湾附近就是“海丰”,附近有地方名“碣石”(河洛语解作用石建的),附近地方有大石名“登灜石”(传说拜祭或站在这石上面,将来会做大官)。

根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BC,秦始皇派六十万大军, 名为灭百越之军,先驻守于福建中部,然后经揭阳山直达兴宁及广东海丰,六十万大军目的为何?保䕶?帮忙?或用作封锁消息?

秦朝解散之后,六十万大军就成为客居他郷的「客家」人,海丰地方至今仍然有白字戏秦腔戏的流传,还是用「中原官话」来唱的(此官话不是指华北的普通话,而是古代中原的「官话」)。

当年秦始皇在最后一次踏足古代倭吴国(当时还未改称日本)之后,眼见大部份家人都在这边,就再没有回到秦国了。秦始皇能拥有统一天下的智慧,没有“死”在“出巡”的归途上,要找他的墓?到山口県周防,从前“秦王国”的地方吧!(位于古代日本九州岛的倭吴国是600AD后,由圣德太子改称为日本国,600AD 之前的中日历史里,应该还未有“日本”这个国名的)。

 

批注十二:那些人到了古代的日本

古代日本除了吴王夫差把家人和部份倭吴国搬到九州岛之外,还有很多家族集团亦搬到古代的日本,让我们从日本古代的文献来参考一下。可供详细参考的日本文献有《皇别•神别诸番》《古代氏族系谱集成》(乃太子万多亲王等人编撰的姓氏录)《中国系渡来氏族谱》等等。

秦始皇的后代人数为历年来最多,据《日本新撰姓氏录》(作者是太子万多亲王等人于815AD编着,可信度极高)记载如下:

秦始皇太子胡亥的后代,姓己智氏

秦始皇太子胡亥的后代,姓三林公氏,长冈忌寸氏,樱田连氏

秦始皇皇孙,孝德王之后代,姓秦公氏

秦始皇三世孙,孝武王之后代,姓太秦公宿弥

秦始皇三世孙,秦公酒之后代,姓秦忌寸

秦始皇三世孙,太秦公融通王的后代,改姓秦长藏 连氏

秦始皇四世孙,功满王之后代,姓太秦公宿弥

秦始皇四世孙,功满王之后代,姓秦忌寸

秦始皇四世孙,大藏秦公志胜之后代,改姓秦忌寸氏

秦始皇四世孙,法成王后代,改姓秦忌寸

秦始皇五世孙,丹照之后代,姓秦忌寸

秦始皇五世孙,弓月王后代,改姓秦忌寸

秦始皇九世孙,笠达王之后代,改姓物集氏,国背完人氏

秦始皇十四世孙,尊义王之后代,姓秦忌寸

秦始皇十五世孙,川秦公后代,改姓秦忌寸

以上这些都是秦始皇后代的资料,中国历史里完全无记载。

另外汉朝刘邦的后代亦是人数很多的一批人,根据日本《刘氏族谱》及日本史籍记载,在曹丕贬汉献帝为山阳公之后,更加上后来司马氏灭魏而建立西晋。于是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的十三代孙刘阿知(亦有写作同音异字的刘阿智),在晋武帝司马炎的太康十年五月289AD带领其家族东渡日本准备再重建家园,刘阿知的儿子刘都贺及族人刘信子等合共二千零四十人,于日本应神天皇二十年(应神天皇估计为270-313AD?),在九月到达日本奈良县,高市郡桧前村,被应神天皇(乃夫差后代的东倭吴国倭王)赐号为“东汉使主”,刘都贺后来被(雄略天皇?)赐姓“直”(参考批注十三:日本古代衔名)。刘阿知的后代被赐姓“阪上”,雄略天皇十六年,刘阿知的后人改赐姓为“大藏”,居于原田城,于天承元年(1131AD)正式以地原田为姓,到后来发展成为四十多个姓氏,包括:高桥氏,山本氏,桧前氏,河内氏,春井氏等等。

汉献帝后代刘阿知的随从,根据记载亦改七个姓氏:段氏(后姓高向,评郡)李氏(后改姓刑部),皂郭氏(后改姓阪合部,佐太),朱氏(改姓小市,佐奈宜,佐奈木氏),多氏(改姓桧前氏),皂氏(改姓佐波多,长幡部氏),高氏(后改姓桧前氏)。

其他阿智王的汉朝遗民随从改姓氏如下:西波多氏,平方氏,石村氏,䬣波氏,危寸氏,长野氏,俾加氏,茅沼山氏,高宫氏,大石氏,飞鸟氏,西大友氏,长田氏,绵部氏,田村氏,忍海氏,佐味氏,桑原氏,白鸟氏,额田氏,牟佐氏,甲贺氏等记载。

   亦记载汉朝大将军韩信之后代,姓広海连,居右京诸番下。

   汉福德王之后代,姓真神宿弥,居大和国诸番。

   汉光武帝的孙刘章的后代,姓八户史,住河内国诸番汉光武帝刘秀的七世孙慎近王之后代姓下村主氏 汉灵帝后代,姓书忌寸,纪酒人忌寸等姓氏。

   汉主刘邦七世孙的后代,姓桑原村主氏。

   还有一批是三国时的孙权后代,根据日本《中国系渡来氏族谱》记载:

   孙坚之子孙策,策之子孙权,孙权的其中一子为南阳王孙和,孙和的后代为孙皓,孙皓乃东吴的末代帝王,被晋所灭,为归命侯,皓有二子,太子瑾及次子弁,弁迁往古代日本,改名“意富加牟梠君”(“意”,日本古语读作“奥”,“意富”音“傲”,与“吴”字同音,加牟音“卡摸”,与日本语的“神”字同音)。

   在日本仁德天皇时代(313AD?大鹪鹩天皇,谥仁德),意富加牟梠君(即孙弁)赐居地于茨田,于是以地为姓,姓“茨田胜”,为豪族。

   孙权另外有一个儿子为会稽王孙亮,亮有子名峻,峻有子名求,孙求有二子,长子孙岳及次子孙回,长子孙岳跟从阿智使主(刘邦后代,汉献帝的十三世孙)共投化,改名为「牟佐村主」,住大和国高市郡(夫差后代的东倭吴国)。牟佐村主(即孙岳)的子名雷,孙雷儿子名青(孙青),孙青在古代日本朝廷官至史部,为牟佐村主氏族的祖先(见日本文献《雄略纪》二年十月至十四年正月)。

   孙求的次子,孙回,孙回的儿子孙弦,孙弦之子名“奴久利”,后改姓名为“都久尔理久尔”,他于雄略十四年正月十三日,跟随“身狭村主青”即孙青,归化并居于倭吴国之吴原,后来改住和泉国大乌郡蜂田,他的儿子末武,为另一个豪族“蜂田药师”之祖先⋯⋯,很多很多代都是著名医生,他们的族谱还一直记载到千年后的宗字辈人物如宗正,宗左,宗通,宗久等后代,大约在1380AD,住在纪伊国,那贺郡中津川村人等等的详细记录, 这些都是孙权后代的详细记载,在中国历史里完全找不到的。

   另外根据《日本古代氏族系谱集成•下卷》记载有: 鲁王兴后代姓阿直岐

   鲁国王冯弘后代,成为川内汉直,台忌寸等姓氏

   鲁国的孟柯(孟子)后代,名孟蕙芝,于天平宝字三年六月(729-749AD, 到达古代日本成为嵩山忌寸等姓氏

   辽东太守燕王公孙渊后代,成为赤染造,御山造等姓氏

   汉王刘渊后代,成为和药使主,田边史等姓氏

   周灵王太子晋的后代,成为山田连,山田史,三宅史等姓氏

   周宣王儿子尚父后代,成为板茂连,伊吉连等姓氏

   周鲁公伯禽之后代,姓白鸟村主氏

   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后代于雄略天皇时投化,成为土佐,幡文造,高向史,大岗忌寸,上村主,野上连等等姓氏

   曹操的儿子曹植(七步成诗,魏文帝曹丕之弟)的后代,于仁德天皇时期投化,成为上村主氏,高根朝臣等姓氏

   北齐温公高纬后代,姓温义氏,居摄津国诸番

   隋炀帝杨广之后代,姓杨侯忌寸,杨胡史,居住在左京诸番上

  (还有很多,不能尽录)

 

注解十三:日本古代之衔名

“首”:古代日本帝皇赐与之衔名,此衔名给予古代功臣们的后人,或有权势之渡来人(外地来的人)

“君”或“直”:乃给予居于首都范围以外的豪族

“忌寸”“史”“村主”:乃给予渡来人豪族的衔名

“臣”:给予有正统血统皇族的远房亲戚,但居于首都范围

“连”:给予非正统血统的皇室成员(有姻亲关系)居于首都者

允恭朝代(大约412AD?)姓氏阶级的制定:

“君”“臣”“连”“造”“直”“首”

天武朝代684AD 制定:

“真人”“朝臣”“宿弥”“忌寸”“导师”“臣”“连”“稻置”

 

批注十四:《魏书•倭人传》的故事

《魏书•倭人传》是后人给此书的简称,原来是西晋陈寿280AD时候的著作,正名是《三国志•魏书•第三十卷•乌丸鲜卑东夷传•倭人略》,但正本己失传,不知去向,现今的《魏书•倭人传》是后人的所谓手抄本而并非正本。

这本所谓手抄本《倭人传》并非真正的历史文献,只能当作参巧书籍之用。因为正本作者陈寿根本未到过古代的日本,他可能收集了不同倭人倭地的资料故事,及阅读各类有关倭人的古文献,甚至访问曾经出过海, 到过所谓“倭地”船员们的故事,然后拼在一起合成的,但作者在东并西并不太清楚情况之下,将古代中国地区的倭人倭地,当作是古代日本地区的倭人倭地来记载。一个倭地在西,另一个倭地在东,完全是不同地域!魏晋当时的航海业并不发达,若果要周游列国,须要有航行大海洋的大船,航海和天文知识都要丰富的船上工作人员,更起码要有懂得当地语言的人才(当时的古代日本,语言还未统一,有很多很多种不同语言)。《倭人传》的作者(们)好像很清楚古代日本当地的环境,并记载所到国家的生活一切,详细列出各地方的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宗教葬礼,地方上的各种兵器,各种礼节,各种法律等等,这些事情都必须在当地各国居住过一段长时间后才会明白的,况且此书的作者(们)对当地语言有困难,如何去理解!

在这本《倭人传》之后,那些《晋书》《梁书》《南齐书》《南史》《隋书》等等都是大家抄来抄去,是记载千篇一律的所谓“历史”书。

我们试想一下,从泰伯时代起,经过了大约一千四百年,便是《魏书•倭人传》的魏晋时代 (1100BC~280AD)。

由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从吴王夫差起,经过了大约七百多年之后,便是魏晋时代(470BC~280AD)。换句话来说,直至魏晋时代,夫差的后代已经在古代日本九州岛生活了差不多七百多年。

我们从古代日本的大型古坟来看当时在九州岛倭吴国的建筑技术已相当发达。铜铎,兵器亦可看出当时九州岛倭吴国制造科技之优良,当然还有倭吴国那造船业技术,丰富的航海知识更是魏晋时代所望尘莫及的,还有那吴王夫差从古吴国带到九州岛的稻米种植法,更是高超的农业技术!

可笑的是手抄本《魏书•倭人传》和其他互相抄袭的“历史文献”,反而将当时的九州岛倭吴国和在九州岛倭吴国夫差的后代,写成了他们好像是远古中国三千年前泰伯时代,古代中国荆蛮之地的土人一样断髪纹身,好沉没捕鱼蛤!可能是《魏书》作者抄袭错误之过失!

另外我们来假设夫差在473BC,撤退到日本九州岛再重新建立新倭吴国, 真的像《魏书·倭人传》所说的,夫差他们当时真的又重新开始过着荆蛮式的生活。回到很多年前的老祖宗一样,在日本九州岛又重新开始,过着断髪纹身和好沉没捕鱼蛤的生活,就像《魏书》所说的。(不要忘记在473BC,吴王夫差当时拥有最先进的武器和航海技术)。

由473BC到千年后600AD的隋朝时代,《隋书》仍然是记载到夫差后代们,在九州岛还是过着荆蛮土人式的断髪纹身,好沉没捕鱼蛤的原始生活方式!要知道从夫差到隋朝已经过一千年了。夫差后代们在九州岛捕了一千年鱼蛤?完全没有进步到?可能“作者”又抄袭错误吧!

想当年呉王夫差在春秋戦国的远古呉国时代,科技方面已非常发达,无论是造船业,农耕技术,尤其是武器之精良,当时己经超出很多国家,但是千年之后,据《魏书·倭人传》和其他「历史」文献的记载,夫差的后代们反而在日本九州岛断髪纹身捕鱼蛤?过着荆蛮人的生活?完全没有道理!

《魏书•倭人传》有很多内容是抄袭《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魏书》抄袭《汉书》内容对照如下:

《汉书》作于大约 32-92AD

《魏书•倭人传》作于大约 280AD,正本己失传

《汉书》文身断髪,以避蛟龙之害(原来是指吴越那边之倭地)

《魏书•倭人传》断髪文身,以避蛟龙之害

《汉书》帝少康之庶子云,封于会稽(原来记载指吴越之倭地)

《魏倭传》夏后少康之子,封于会稽(错误以为是日本的倭地)

《汉书》会稽海外有东鳀人(颜师古,孟康都认为“鳀”字读“题”音,河洛语“题”字可读作“治”“D”音)

《魏倭传》当在会稽,东治之东(「治」是「鳀」同音异字

《汉书》是以其民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不淫辟

《魏书•倭人传》其风俗不淫

《汉书》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

《魏倭传》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

《汉书》种禾稻纻麻,女子桑蚕织绩

《魏倭传》种禾稻,纻麻,蚕桑缉绩

《汉书》 亡马与虎,民有五畜

《魏倭传》其地无牛马虎豹羊鹊

《汉书》兵则矛,盾,刀,木弓弩,竹矢,或骨为镞

《魏倭传》兵用矛,楯,木弓,竹箭或铁金镞或骨镞

《汉书》倭在带方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国,渡海千里,复有国,皆倭种

《魏书•倭人传》女王国东,渡海千里,复有国,皆倭种

《汉书》其田民饮食以笾豆

《魏书•倭人传》饮食用笾豆

《汉书》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

《魏书•倭人传》旧百余国,汉时有朝见者

(《魏书-倭人传》抄袭《汉书》还有很多例子,不能尽录)

 

批注十五:神武天皇

根据日本文献记载,神武天皇在九州岛的阿苏山出生,阿苏山位于九州岛西倭吴国附近(为远古吴王夫差后代所建立)。神武天皇后来带领着庞大的海军从日向国向东方出发,在奈良地区建立了另一个新倭吴国。为“畿内”倭吴国,我们称之为“东倭吴国”。

神武天皇的第四子神八井耳命的曾孙“健淳美命”,开始使用“阿苏”氏之姓(见《日本姓氏考》),神武天皇的曾孙“速瓶玉命”(见《日本姓氏考》)为阿苏国之首领。

第四子神八井耳命的后代(第十二代),为“或叹”,开始使用“多”的姓氏,“多”日语发音为“Ngo”“傲” ,(“吴”在河洛语发音为“Ngo”)。

阿苏山就是后来景行天皇命那地方为“火之国”,后来又称为“肥国”,因为火与肥同音之故。古代当地的国造势力(即首领),有火国造,阿苏国 造,苇北国造等等(为现在的长崎,佐贺熊本県一带地区)。吴王夫差后代市鹿文就是火国的女首领(女王)。

神武天皇究竟是何时代的人物?根据日本历史《先代旧事本纪》作者是神武天皇曾祖父的兄的后代「物部氏」所编撰,(并非普通人所编的,所以可信度极高),《第三卷•天神本纪记载》当时有一批人,共六十四人,在同一艘大船上,渡海来到古代的倭地区(那时候还未称日本),并开始了皇朝的基业,渡海来的六十四人名单上,包括天皇一世“天照大神”的儿子“正哉吾胜々速日天押穗耳尊”,及做镜者(古代的高级科技人员)名“天糠户命”,及其他六十二人,(在这批同船的人里,其中一人的墓穴所出土的文物被测定为380AD左右)。

神武天皇(又名若御毛沼尊),父亲为日子波限建鹈草葺不合命,祖父为彦火火出见尊,曾祖父为琼琼杵尊,高祖父为天忍穗耳尊,太祖父为天照大神。

古代日本文献记载神武天皇之兄「御毛沼命」,到访中国古代的燕国,因为神武天皇的母亲可能来自燕国,燕国在古代日本称为「常世国」。常世岐姬神社,常世氏家族参拜自己祖先燕王公孙渊。《新撰姓氏录》记载左京诸蕃常世连出自燕国王公孙渊也(常世氏·连姓)。

历史记载神武天皇的二十七代后人为“大朝臣万侣”,又称大朝臣麻吕, 他是日本古代历史文献《古事记》的撰作人,《古事记》里清楚写明大朝臣万侣死于“和铜”五年的正月廿八日,即723AD,(年份亦可参巧《古代氏族系谱集成》)。神武天皇乃大朝臣万侣的27代祖先。

根据日本文献《日本先代旧事本纪》的记载:神武天皇的高祖父“天忍穗耳尊”与当时同船的其中一人就是“天儿屋根命”,天儿屋根命的第二十二代人,乃日本着名人物“中臣镰足”,古代重要的“大化改新”大改革,发生于645AD,两位主要人物就是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文献记载中臣镰足死于669AD。

日本历史文献记载汉献帝玄孙刘阿知率领二千多名汉室后代,于公元289AD出发到韩国和日本(文献没有说明花了多少年,可能先在韩国停留一段日子之后才出发到日本)。他们在应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到达日本定居。估计应神天皇可能是289AD     时代出现的人物。神武天皇比应神天皇早十四代人,参看《日本先代旧事本纪》《古代氏族系谱集成》。

古代日本神话故事中的「天孙降临」乃说到有一批神人,坐大船到古代日本,开创了日本这个国家。(吴王夫差之前所发生的事情,因为发生的地㸃不在日本本土,于是便成为日本古代的“神话”)。

“天孙降临”的意思,根据《先代旧事本纪》这部日本古代历史文献的解释,「天孙」乃是“天照大神”的孙,「天降」的意思是他们(物部氏的祖先) 坐大船由海上到了古代的日本而开始其皇朝基业的。

由于此文献巜先代旧事本纪》的作者并非一般的人,乃是神武天皇的曾祖父(即琼琼杵尊)哥哥的后代“物部氏”所编写的,所以可信度非常之 高。我们在那些数据里可以找出很多答案,当时能够做出可以载几拾人(六十四乘客和船上工作人员)的大船,并且要有航海和天文知识,拥有如此技术的国家,只有三个可供选择,那就是齐国,越国和吴国。当年只有吴国人要坐船离开本土求生存,到别处去重新建立家园。

 

注解十六:神武天皇后代的姓氏(部份)

     神武天皇的后代和他们的姓氏(部份)

     姓“茨田”氏

     神武天皇的皇子“彦八井耳命”之后代姓「“茨田”“宿弥”氏(“宿弥”是衔名

     神武天皇的第11代就是景行天皇

     “茨田胜”为景行天皇皇子“息长彦人大兄瑞城命”后代之姓氏

     “茨田胜”姓氏:吴国王,末帝孙皓之子孙弁(魏蜀吴三国时代孙权的后人)孙弁之子改名为「意富加牟枳君」在仁德天皇时赐地于「茨田」邑,后以地名「茨田」为姓,“意富”与“吴”同音异字。“加牟”与“神”同音异字。

      “犬上朝臣”乃神武天皇第11代景行天皇小儿子后代的姓氏。小儿子名“小碓尊”,又名“八碓命”,亦称作“日本武尊”或“倭建御子”。

      “犬上朝臣”姓氏的后代中,亦有姓“额田村主”姓氏的。(朝臣和村主都是衔名)   

      “额田村主”氏,亦是远古吴国吴王夫差后代的姓。

      “额田村主”与“犬上朝臣”是同祖先,祖先就是神武天皇。

      姓氏“额田部”“天御影命”孙(同神天皇十三世孙)「意富伊我都命」之后代,“明日名门”之后代。

      姓氏“额田部”,乃三国孙权后人。亦是“都久尔理久尔”后代的姓氏之 一。孙权六世孙名孙弦,弦的儿子“奴久利”后来改名“都久尔理久尔”,他于雄略天皇14年1月13日跟随孙权的另一位后代孙青(孙青又名“身狭村主”青)归化并居住于奈良的东倭吴国之吴原。“都久尔理久尔”后来搬到和泉国大乌郡的“蜂田”地方,他的儿子成为当地豪族,以地“蜂田”为姓, 成为“蜂田药师”氏的祖先,可参看他们的族谱。

神武天皇的第八位后代就是孝元天皇

“额田首”乃孝元天皇的王子“武内宿弥男”“平群都久宿弥”之后代的姓氏。 (宿弥是衔名)

“额田首”是孝元天皇的王子“彦太忍信命”之后代的姓氏

“犬上朝臣”孝元天皇的长子“大彦命”后代的姓氏

“额田村主”乃“犬上朝臣”后代的姓氏之一

“额田村主”亦是远古吴国吴王夫差后代的姓氏之一,“朝臣”、“村主”、“首”都是衔名)

吴王夫差后代西倭吴国之国君倭王“满”,亦即是东倭吴国(600AD改称日本国)的历史里所提及的“盘井”此人。“盘井”与“倭王满”是同一个人但用不同名称记载。

倭王“满”或“盘井”乃“金川”氏的始祖。据金川氏族谱的记载,姬姓的倭王满“盘井”是筑紫国(西倭吴国)国君,乃孝元天皇(东倭吴国)长子“大彦命”之后代。“大彦命”的后代亦有姓“犬上朝臣”的,“犬上朝臣”氏的后代有姓“额田村主”,而“额田村主”亦是远古吴国吴王夫差后代的姓氏之一。

神武天皇皇子的后代姓“茨田(宿弥)”氏。

景行天皇后代姓“茨田胜”氏,“犬上(朝臣)”氏,“额田(村主)”氏。

神武天皇后代的孝元天皇皇子后代姓“额田(首)”氏。

吴王夫差后代其中亦有姓“额田(村主)”氏。

“犬上(朝臣)”“额田(村主)”“额田(首)”都是同血缘,同祖先,祖先就是神武天皇。

换句话说,景行天皇后代,孝元天皇后代,吴王夫差后代,都是同血缘, 同祖先,祖先就是神武天皇! 。

 

批注十七:吉田松阴与松野氏家族表

    吴王夫差,原本「姬」姓,到九州岛之后,其后代于 694AD 以居住地(松野峡、松峡野)为姓,由“姬”或“卑弥”姓而改姓“松野”。之后沉寂了好几百年,直至松野重吉(大约是1590AD时代人物,即中国的明朝万历年间) 这一代时,又再开始活跃起来。

松野重吉有二子(长子)松野重光 (次子)松野复位

(长子)松野重光的后代

松野重基(后来改姓吉田),后代吉田重贤

吉田重贤(原姓松野),后代吉田重矩

吉田重矩 有二子 (长子)吉田矩行 (次子)吉田政之

(长子)吉田矩行 (此家族表之下半部有较详细的解说)

(次子)吉田政之

(次子)吉田政之被「杉」氏收养,改姓「杉」,名杉政之 杉政之有一子,名杉常德

杉常德 有二子,(长子)杉常道 (次子)杉贤良

(长子)杉常道 有二子 (长)杉修道 (次)杉矩方

(长子)杉修道

(次子)杉矩方 (即吉田矩方)

续上:

(吉田重矩的长子)吉田矩行的后代如下:

吉田半平

吉田矩之

吉田矩直

吉田矩定

吉田矩建 (无子,收杉常德的次子杉贤良,成为过继子)

杉贤良 (杉贤良返回吉田姓,是为“吉田贤良”)

杉贤良(亦即是吉田贤良) 亦无子,杉矩方成为他的过继子

(杉矩方是杉常道的次子,之前姓“杉”,过继“吉田”贤良之后,恢复原姓“吉田”,是为吉田矩方,都是远古吴国吴王夫差的后代)

“吉田矩方”又名“吉田松阴”,吉田松阴就是近代日本家传户晓的著名人物 1830-1859AD,兵法家,教育家,改革家,思想家。

吉田松阴是古吴国吴王夫差的后代,远祖原来姓“姬”,694AD后他的祖先改姓“松野”,到1590AD?祖先再改姓“吉田”,他的祖父改姓“杉”,再过继给有血缘关系的“吉田贤良”之后,恢复“吉田”姓。吉田松阴有时候亦会用“松野”这个原姓的。例如当他在日本东北旅行时,他曽用松野多三郎这个名字。

 

批注十八:河洛语与日本语

远古时代吴王夫差带领着一批说河洛语的家族,及部分吴国人为求生存,到了古代日本九州岛重建家园。以致当地的语言亦受到河洛语的影响, 很多很多年过去了,今天的日本语还可以听到有河洛语的综影。

日本古代分为很多小国,有很多很多种不同的语言,古代日本人之间, 在言语沟通上亦有困难,直至几百年前,日本语言才开始统一,现在的互联网上还可以看到一代两代以前的日本人,还会说那些令现代日本人听不懂的“日本语”。

我们试将河洛语与日本语相似的地方作一个比较:

“日本语”发音或解释,与“河洛语”发音或解释,有惊人相似的字或字句如下:(只是提出部份作参考用途,太多而不能尽录)

“艾草“日本语读Yo-Mor-Gi,乃一团像羊毛球的意思,很像河洛语读“羊毛球”的发音

“迌”是漫无目的地散步,河洛语读“的多”,日语读“的的”

“川、小川”河洛语读“够瓦”小沟也,日语读“Ga-Wa”

“有无”日语读“Wu-Mor”,河洛语发音亦差不多

“川岸”日语读作“Ga-Wa-Gi-shi”小川的岸边也。河洛语读“Ga-Wa小沟,Gi-Tau 肩头(岸头、岸边也)。

“Wu-Ya-Mor-Ya”日语和河洛语都读作“有Wu影Ya无Mor影Ya」,解作“有影或无影”,意思是“是真是假”?

“暧昧”日语和河洛语的发音都差不多,都解作“要或是不要”之意,“Eye 暧”是要的意思,“My昧”是不要的意思,“暧昧”就是要或是不要?

“海老”虾米、小虾也。日语和河洛语的发音差不多,都读作“虾米”,河洛人称茶为“爹(茶)米”

“鱼脯”日语和河洛语的发音差不多,读“He-Bo”乃晒干的鱼

“菜脯”日语和河洛语的发音差不多,菜干或萝卜干是也

“飘飘”日语和河洛语发音很接近“Hyau-Hyau”(音枭枭)怪怪的意思

“便当”河洛语“食档”食午餐也。“拼挡”随便快快食午餐

“我是⋯⋯”日语和河洛语发音差不多“Wa-Si”

“奴”日语解作“家之子”,河洛语读“No”,子女也

“海女”日语读“阿妈”大年岁的女仕,河洛语“阿嫲”

“妻”日语读「“芝模”,河洛语读“乍模”同解作“内人”是也

“地上面” 河洛语读“淘咔”,“床”日语解作地面,读toko

“我给你”日语和河洛语发音都差不多

“Ho-Lu” 日语和河洛语发音很接近,都是解作“Ho给Lu你”的意思

“顾鲁”日语和河洛语发音很近,都解作“去你家”的意思

“Ga-Gi”日语写作“子供”,日语河洛语发音很似“Ga自Gi己”

“鱼市场”日语河洛语的发音都读作“街市”

“细”日语河洛语发音接近,都读作“Ho细”(好细)

“大肥”日语和河洛语发音接近,解作大肥的人(骂人肥猪也)

“曱甴”某地方的日语和河洛语读法解法一样,蟑螂是也

“烧酎”日语和河洛语将酒说成“烧酒”“烧Sure”者热也

“牛粪”日语和河洛语的发音都读“Ku-Sai”

“汁”日语读Shi-Lu,吸物也,河洛语“吸”的动作叫Lu,啜饮也

“Lon-Chong”“Lon 笼Chong总”,日语和河洛语发音接近,同解释“通通,都是”的意思

“Kyo-Lai”日语和河洛语都解作“给我拿过来”的意思,“yo却Lai来”也“Da-Sai”日语里是一句愤怒词,日语和河洛语同音,“Da踏Sai粪”也

“Mor-Ya”日语和河洛语发音接近,“无影”是假的意思

“U-Lu-Sai”日语和河洛语的发音很接近,河洛语“Lu你Char吵”你很吵的意思

     “I-Ku”日语和河洛语解作“伊i去哪Ku”?伊即是“他或她”

     “I-Ta”日语和河洛语的发音是“伊i担Ta”,“伊”即是他或她,“担”是说的意思。

     “Ke-Chi”河洛语是“给Ke钱Chi”,伸手“要求人家付钱”时的动作,日语“给Ke钱Chi”解作这人很“吝啬”,因为要常问这人“Ke给Chi钱”

     “O-Ji-San”日语解作叔父之意,河洛语是“阿直Ji”“直”河洛语解作叔父,“生”是尊重语

     “O-Ba-San”日语解作大年纪的女仕之意,河洛语是“阿婆”,“生”是尊重语

     “Geo-She”日语河洛语都同音同解释:“哦!原来是这样的”

     “O-Ko-Ru”“学古”是也,日语/河洛语都解作撒谎的人,那人在“学古”。学者,编也,古者,故事也,此人在编故事。

     “Ma-Ta”日语/河洛语都读解作“Ma昩Ta担”,“昧”者不要也,“担”者,说话也,意即“无话可说”或“不要再说”了。

     “KI-D-Te”日语和河洛语发音很近,“Ke”是“去”的意思,“D-Te”是“那地、那里、那位置”。

     “Wa-Ga-Lu”“Wa-Ga-Lu-Gai”在日语是解作“明白?”“明白未?”在河洛语是:“Wa我”“Ga教”“Lu你”“Gai的”,解作:我教过你的?明不明白?

     “Dor-Gor”日语和河洛语发音很相似,日语解作“Dor在Gor那里?”,河洛语是“Dor在De那Gor位置?”

      这些只是例子而矣!

      还有很多很多,不能尽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