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赏析:张泉新书《创作回顾——风雨缥缈的墨香》隆重出版

作者的话:

记得几年前动意出书《紫藤簃》时,一位老同学曾告诫我:“都什么年代啦!国内的院士、博导们都不看书啦。要看也是电子版,所有的信息都可以从网上搜寻到,你还出书干嘛?”

我不想在此费口舌评判电子书和纸质书的利弊,但我坚信:只要人们还憧憬书架满满的恬静书斋,只要人们仍如获至宝地珍藏赠予的墨香,只要还有人欣赏装帧精美、雅致古朴的书籍,装帧精美的书籍纸质书香将与文明、文化共存亡。!

我写书,因为我是属于,说好听点,那类“执著”的人;说通俗点,属于那类“一根筋”的人;说不好听,属于那类“骨子里虚荣”但还有良心的人!

这年代写书、出书难,推销书更难,难于上青天!光凭“执著”“一根筋”“骨子里虚荣”焉能扭转纸质书门庭冷落的局面?这几年的写作经历告诉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真理:“当今的时代,没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本身,焉能成为作家?”

创作需要时间、执着和锲而不舍的耐力。创作没有捷径。任何创作都会付出代价的。创作是一种不屈不饶、尝尽甜酸苦辣的经历。《创作回顾》所记录的是我在1995-2021年间断断续续业余创作小说、散文、传记、回忆录和美篇的经历。

精彩片段:

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什么时候开始的?对我而言,文革始于北京第二传染病医院肝炎隔离病房。窗外大喇叭震耳欲聋、楼内大字报铺天盖地、传单到处飞扬飘落。肝炎病房的病人闹着要和楼上脑膜炎病房病人搞大联合,口号声震天动地。被拒绝、阻止后,有的病人举行不定期的绝食、拒绝吃药。他们强行赶走了医生,占领了护士值班室。最后强占了太平间。在那里宣称建立了肝炎病房造反联合指挥部。

参加指挥这些活动最为活跃的就是和我同住一间病房的病人。他是肝炎病房的老病友。我进去的时候,他已经住院了一段时间。我那时本来就虚弱,加上肝炎所带来的肝痛、低烧、药物过敏、自顾不暇,连上厕所的力量都没有,哪来的“革命”激情和“造反”的劲头?这对我的同房来讲,简直是大逆不道!从此,他就变法的找茬,对我无理取闹。我的东西包括枕头、糖果经常不翼而飞;从厕所回来后,不止一次发现纸篓放进我的被褥;墙上贴的条子:消极抵抗,死路一条! 

小小的年纪,文革的第一课使我懂得这样一个的道理:要想活着出去,就得抵抗到底。别人绝食,我吃饭;别人拒药,我吃药;别人要打倒资产阶级医疗学术权威,我乖乖的接受他们的治疗。定时吃药、定期紫外线光浴使我的病情一天天减退,身体开始复原。

我把这段难忘的经历写进了“肝炎病房”的故事里。一个月后,当我走出医院大门的时侯,我那位同病房的造反派在太平间里(造反联合指挥部)又新添了猩红热和痢疾。我还真为他的病情惋惜。试想想:进了太平间的人,活着出来的能有几个?英文短篇“肝炎病房”由此产生。

作者简介: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永久会员。文学博士。1983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后赴英国基尔大学进修美国文学,1985年获硕士学位。1987年到美国马里兰大学进修美国研究专业,1993年获博士学位。作品有散文集《紫藤簃》《自别故园几经秋》《伸出蒙恩的手》和文集《无声的侍奉》,以及回忆录《五零后的回眸》上下卷之外,还有长篇小说《离乡人》。英文著作有长篇小说《Expatriates》,短篇小说集《Trojan Rooster》。

新作赏析:依然诗集《自那以后》隆重推出

作者的话:

我们不容易真正认识自己,除非有心灵的撞击来反反复复提醒。这就像是一个活在内心深处的我一次次来敲门,她一意孤行要来告诉我她想要说的,她心里所想的,她眼里所看见的。

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她随时出现在门前,伸出手急促地敲着门,那么任性,那么自我。她有足够的耐心造访,也有足够的耐心离去,她从来不抱怨不理不睬,却从不放弃某一日门突然打开,她登堂入室的希望。.

这是我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情。因为那个内在的我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她不厌其烦来挑衅我世俗的生活,不厌其烦来告诉我她的存在。

终于在某年某月某一天的某一刻,我开始提笔记录这些撞击心灵的声音,记录那个内心深处的我迫不及待到来的消息以及她分享的点点滴滴。她是为辩护美而来的。即便关于彷徨,即便关于伤感,她也仅会关于美。

对于我自己来说,这些记录产生了非常丰富的意义。因为那一刻,我双手捧住了这些来自内心深处的原来倏尔即逝的声音。虽然它们都是些小小的旋律,我却是怀着各种不同的心情捧住了这些如飞花般飘过的不同的片刻,记录了内心深处的我的只言片语。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于是尼采的这句话,我用我自己的方式来诠释了。那些生命起舞的日子,就用这些小小的旋律记下了,永远也谈不上消逝。

内容节选: 

寂静潮水

 

这一方的潮水是寂静的

寂静得没有人的脚印

这黑色的礁石是万年的心事

就这样无悔于搁浅此地

出发是曾经有过的梦想

停留是曾经有过的彷徨

最后都一起寂静了

走过的人不再闲聊

她静静地看着潮起潮落

她静静地听着海的声音

又轻声数算了一遍

回家的日期

  

元宵

 

在目光恰好的距离

绿是古旧的,风如牧场

天边最后的云彩暗淡

时间在窗前停泊

如果生出远方的怀念

今夜我可以写出哀伤的诗篇

可这夜的辽阔

共拥了寒冷星月和万家灯火

我这多情般的忧伤

如夜幕下弃置的码头

穿过一夜一夜之后

不再说起相守

 

 

老屋

 

两年前的夏天

稻穗的清香已经改变

我刻意避开你,独有的秘密哀愁

远眺,低头,

都尽己所能,去触碰你宿命般的温柔

那座无法跳过时光之河的

安静的,孤独的老屋

还有掉落在夜里,掉落于星空的蜘蛛

一并拆毁,我走过时

所剩的墙脚正好,不知历经了多少时光

青草就那样,静悄悄

淹没了旧时声响

梧桐树还在河岸,却让一切都成了高墙

成了不再相识的街头尾巷

呵故乡,我与你

从那时到如今

从未近于一首诗的距离

 

三月的诗歌

 

充足的耐心和等候之后

才能打开时间

没有伤的手

需要一秒一秒,愈合伤口

在这还不能打开的时间里

我记起母亲年轻的锁骨

现在她老了

幸好她还健在

因此我尚未领受风霜

我轻轻的,如栀子花开的手

又是它——

托住梦想的时候

托住馨香的容颜

 

 

后院

 

这木头台阶

忍受杳无踪迹的孤独之后

泛绿了,青苔如故事一般

锄地的铁锹在一旁相伴

一个冬日的早晨,后院竟然这样荒凉

曾经从春入夏,从夏入秋——

留下频频追忆,种种时光

恰好在今晨,恍如隔世

如果牵强谈起过往

播种那一天和收获之日

如梦一场

  

时光

 

夜的降临如鸟儿飞落

没有发出半点声音

这个季节,听不见虫鸣

既然窗外如此安静

安静如时间俊美的精灵

那和平的鸽子之翼

朝我轻轻颤动,它说

我不能只顾歌颂爱情

也不能执着于太长的遗忘

一切都要充分,然后得体

呵,昨夜

昨夜我拍摄的照片

头轻轻靠在多少相册之上

那样美

那样随了流动的时光

 

 

情人节

 

二月降临的夜空慢了

嘴里的话少了

二月的黄昏

沉静如暮色里的窗口

心不再沾染哀愁

等夜的火苗慢慢燃起

等薄暮悄悄更替

等明晨早春的消息

二月翻动的书签,一页页近了

当我逐渐遗忘

谢谢你带着疼痛的眼神

在记忆里寻找绵长的方向

那么远,呼唤我的诗行

 

故乡

 

刚刚下起的雪,骤然停了

风摇动松树的枝条

一步步沉入黄昏,沉入整夜的寂寥

故乡的炊烟飘向我

那么准时,燃起的天边灶火

没有礁石的故乡,迎来新年的浣衣女人

没有风雪的故乡,爬满山坡的深秋藤萝

我的祖母,有她永恒的居所

杜鹃花博动的芬芳又近了

年年去祭奠她的父亲老了

故乡,慢慢地沉没了

沉没在夜里浮动的暗香

沉没在湛蓝星空的怀想

 

 

自那以后

 

想不起昨夜的梦

在哪里中断

就像想不起你我

在哪里分开

自那以后,安置于心灵,于深处

没有询问之前

就像伤口幽静

可是与你

从未存在过破碎

从未存在过伤

这些年

别人为我作过多种描述

现在与你相逢

谢谢你——

凡你所记起的,都是我自己

  

秋日海滨

 

红色的

小小的

野果

装饰之地,如沙漠

野菊花开在那里

叶子和花轻轻—

海沉醉,昏冥

人类悄声匿迹

写在沙滩的最后一行字

别绪依依

堆在沙滩的最后一个城堡

静候明日之朝霞

来拥抱

作者简介:

甘芳名,笔名依然,出生于中国江西省,定居美国普林斯顿。文学硕士,美中作家协会会员、专栏作家。写作题材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大量作品发表于各种期刊以及网络并入选多种版本文集。出版散文集《情可枕》,诗歌集《自那以后》、《布法罗的春天》等等。

新书赏析:洪萍新作《美国日记》隆重推出

《美国日记》,日记体,全书14万字,由"新冠疫情"、"黑人命贵"、"2020大选"和"权力交接"四个部分组成。2021年8月由美国南方出版社出版,全球亚马逊等网络可购。

"黑人命贵",是2021年5月至6月补写的一篇手记,叙述的是2020年5月底至10月初疫情之下、大选之前的美国时局和众生,并记叙了“佛洛依德”案件在2021年的结局。

"新冠疫情"。61篇日记记录了2020年3月至5月新冠如何在美国越演越烈,从上至下美国人如何为了自由怠慢疫情,又如何转变态度;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党争和抗疫中如何站队。随着疫情扩大,美国政治体系各层级之间的分裂和党争也愈加明显。

"2020大选"。从10月2日特朗普感染新冠,到11月7日媒体宣告拜登当选为第46届美国总统,15篇日记记录了美国历史上最艰难的2020总统大选。

"权力交接"。34篇日记,跨度从2020年11月8日至2021年1月20日拜登就任。这期间,特朗普支持者在各州各级法院发起数十起诉讼,试图改变结果;两党之争前所未有地分裂了美国,动摇了两党制的格局;2021年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攻击国会山,让世界震惊。

精选片段:

第一部分 “新冠疫情”选篇

3月11日 周三 晴

今冬是四年来第一次基本没见雪的年份。盼雪,而现在已如春,天暖了,却没有花开。

病毒之花在世界开放。昨晚纽约封城、麻州进入公共安全紧急状态,我一直去看牙的Medford出现第一例,好在我下周不去那儿改约到北面的王医生另一个诊所。这算不算好运?我是好人呵呵。此刻,我等着打电话给雪城大学的一个孩子,他室友从华盛顿州回来后开始咳嗽发热甚至呼吸困难,他说他也感染上了。他妈妈在上海急死。虽然我跟她似乎时好时坏,因为我们互相不是对方的菜吧,与有生意味道的女人合不来,可此时我应该关心。我给孩子发过几次短信打过几次电话,可他不回不接,我想起他妈妈说他只愿跟美国人联系,呵呵,难怪在我家也只是跟在AL前后左右。18岁,被美国洗脑的孩子,现在恐怕想家了啊。他妈妈说不通航,孩子也回不来。哎,我再打个电话去。

还是没有接电话,我得告诉他妈妈。他妈妈说老师在给家长上课。美国大学好多都有专门的老师管中国学生,这个老师应该是也管在中国招生的,华裔啥的。

同学在斯洛伐克,妻在北京,儿在哥伦比亚大学交流学习。一家三口世界三地。本来挺荣光骄傲的事情,上月还说怕中国疫情,想在美国找暑期研究的工作多呆几个月,一下子纽约疫情更重了!更让国人不能忍受的是美国人不戴口罩不让戴口罩,世界各地发生了几起华人被打被喷清洁剂的事情,因而虚夸的中文写者声称世界涌起排华浪潮。浪潮是没有,不过我上个月去看牙医,开始我说从中国回来了,然后便被问你没事吧,然后我就渐渐不跟人说回中国之事了。我没事。可是昨天恐怕是受凉了咳嗽,怕怕,吃了维生素C和E增强免疫力,还早早睡觉,可睡不着。

我要不要换个工作?更忙更充实些。可是,不能坐地铁不能多见人,忍一忍。蚝油没有了,料酒没有了,家里都喜欢吃的萨其马没有了。我必须去中国超市啊。我去中国超市我戴口罩没人嫌弃我吧。让AL也戴,他肯定不习惯。他说,只记得几十年前他小时候打疫苗说是防天花等等,从来没有这样做过。政府在呼吁60岁以上长者和身体不强壮者准备宅家过一阵子。刚听说工作中认识的马先生已经回到瑞士。一月底他带亲戚家一个12岁的女孩来波士顿学校面试,遭遇中国疫情回不去,他只好租了房子,准备替女孩办旅游签证延期,还没开始办,这不,美国疫情越来越重。现在,女孩子已经被送回北京家中,他也安心,于昨天,回到瑞士他那广阔田野、能看见马群欢跑的家。

作者简介:

洪萍,女,中国国内前资深媒体人,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会员、旅美作家CWAA有声频道主播;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做过电台、电视台主持人,国家公派澳大利亚和美国访问学者,现为律师助理,居住于波士顿;文学作品散见于《新民晚报》、《安徽文学》、《海南日报》、《联合时报》等报纸杂志和各文学网站。

新书赏析:著名作家张雅文出版新书《为您而生——刘永坦传》

作品简介: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为你而生——刘永坦传》是首部记录刘永坦院士先进事迹的纪实文学传记,立体展现了院士的成长轨迹、奉献担当、卓越贡献和崇高品质。为刘永坦院士写传,既是为科学家精神立传,更是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代言。

本书作者——国家一级作家、美国中文作家协会荣誉主席张雅文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分享了创作体会:“在采访刘永坦院士的过程中,他矢志报国、担当有为的家国情怀成为了我创作这部传记的‘灵魂’。他母亲用爱国诗篇启蒙他幼小懵懂的心灵,他的父亲则用家国情怀筑就他一生的脊梁,给了他深远和绵延不断的影响,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时,依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带领团队创建的新体制雷达,并不是哪个部门给的任务,也不是谁给他下达的指令,都是他主动请缨扛起重任。每当媒体追问刘永坦成功秘诀的时候,他总是很谦虚地把成就归功于团队。”

作者的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敬慕之情越发强烈。如今,生命的小船已泊进夕阳的港湾,但内心仍然像孩童一般充满了激情,喜欢唱歌,喜欢数星星,喜欢仰慕伟大而崇高的人物。所以,2019年2月28日,当我接到邀请,写雷达专家、哈工大教授刘永坦院士传记时,我欣然接受了。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而科学家则是民族的擎天之柱!他们支撑着国家的科技大厦,从而改变了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落后面貌。有幸走近这位荣获国家科技最高奖的院士,亲耳聆听他的故事,近距离地触摸他的灵魂,书写他的人生,是一件很荣幸的事。但也深知,这将是对我创作实力、思想境界、知识积累等各方面的巨大考验。

刘永坦院士是一部大书,绝非几天采访所能阅透的,我只能高山仰止般地写出我对这部大书的读后感,献给亲爱的读者。

作者简介:

    张雅文,美国中文作家协会荣誉主席、中国国家一级作家。代表作有: 著作《生命的呐喊》、《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与魔鬼博弈——留给未来的思考》《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活着,为了天堂的钟声》、《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玩命俄罗斯》、《趟过男人河的女人》等近三十部作品。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未结集作品百余篇。编剧44集电视剧《趟过男人河的女人》、16集《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20集电视剧《不共戴天》、《冰雪人生》、《妈妈拉我一把》计120余集。《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生命的呐喊》译成英文出版。获奖作品有:《生命的呐喊》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徐迟杯报告文学奖、第三届女子文学奖;《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获第十三届中宣部五个一图书大奖;电视剧《趟过男人河的女人》获飞天奖;儿童电影《冰上小虎队》获华表奖;报告文学《4万:400万的牵挂》获中国第三届传记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正泰杯奖;《走过伤心地》、《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等多部作品获黑龙江省文艺大奖。2021年出版新作《为你而生——刘永坦传》。

新书赏析:郭熙教授主编的《新编应用语言学》隆重推出

作品简介: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一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放眼当今世界:语言生活丰富多彩,语言交流节奏加快;语言接触日益频繁,语言市场空前活跃;语言技术日新月异,语言产业方兴未艾;语言经济蓬勃发展,语言矛盾复杂多样;语言及其应用中的新现象让人眼花缭乱。与之相应,语言和语言应用观的多元,语言功能的扩大、语言传播的加速、语言传承的纠结、语言教学模式的更新等等,无一不促使我们对这些现象与问题进行新的审视。应用语言学从概念提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上百年的历程,报告、论文、著作和教材层出不穷,为应用语言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何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前进,成了新一代应用语言学学人的重要使命。

2020年由郭熙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应用语言学》(以下简称《新编》)就是对学术传统和中国特色的最好体现。该教材本着“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思想,着力培养适应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语言应用人才。该教材反映了新时代的新文科理念,探索了语言研究的新交叉路径,并拓宽了中国语言应用研究的新实践范式。虽然该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规划系列”教材之一,但也会有益于中文系、外语系、新闻系以及其他一些相关专业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精彩文字节选:

    新时期以来,文学语言发生了重大演变:“八十年代的中国作家,对语言的意义、价值有了超出以往作家的理解……它(八十年代文学语言)的质量,是过去(五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的文学语言系统无法相比的。”(曹文轩,2003)加之当代文艺学的“语言学转向”思潮,“文学语言”“文体研究”逐渐成为文艺理论界的关键词,相关成果迭现。例如,文贵良(2009)发现,阿城的《雪山》《湖底》等作品的叙事短句基本没有指人代词、名词充当的主语,并运用文艺学方法论证了这类短句体现了阿城的美学追求:着力突出意象的生动,呈现象外之意。王彬彬(2014)则以《棋王》为例,将阿城的小说语言分为三类:“文言意味浓重的表达”“白话书面语”和“很口头很凡俗的语言”,随后进行了文艺学阐释,认为这种语言上的雅俗交融与小说人物的外雅内俗、外俗内雅和亦雅亦俗构成深层的呼应。文艺学视角下的文学语言研究,擅长联系文本整体把握作品语言特征,并挖掘其蕴含的思想情感和美学意蕴,而文本的解读是任何文学语言研究都必须重视的。语言学视角下的文学语言研究,则长于对作品语言的结构特征、运用手法、表达功能进行实证分析。语言学的分支学科中,最关注文学语言的是修辞学和语言风格学,修辞学方面的成果尤为显著:其中从宏观上对文学语言基本属性、表现形式等的研究,归入本体语言学为宜,如《文学语言的多维视野》(高万云,2001);对具体作家作品语言的修辞学研究,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如《王蒙小说语言研究》(于根元、刘一玲,1989)、《小说语言的线状显象和面状显象》(谭学纯、唐跃,1995)。相比于其他语言使用领域,文学语域更容易形成个人风格。因此,文学语言是语言风格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其中的宏观研究可归入本体语言学,而具体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则是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论题。文学语言的规范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曾形成理论讨论热潮,这方面的研究需要更紧密地与应用结合。优秀的文学作品历来是本体语言学尤其是语法学的重要语料来源。近年来,语法学者开始以丰富的文学语言为材料,运用当代语法学的理论方法,探讨文学语言特征和语言本体规律之间的关联,这对于应用视角下的文学语言研究也有重要启示作用。如覃业位(2016)以焦点理论解释现当代诗歌中介宾状语后置的语用动因,并论证该现象虽然突破了普通话的具体句法规则,但没有违反现代汉语句法中属于普遍语法的一般原则。沈家煊(2017)对小说《繁花》的语言进行了深度分析,以鲜活的材料揭示了汉语语法层面的本质特点。

书评内容:

2020年由郭熙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应用语言学》(以下简称《新编》)就是对学术传统和中国特色的最好体现。该教材本着“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思想,着力培养适应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语言应用人才。该教材反映了新时代的新文科理念,探索了语言研究的新交叉路径,并拓宽了中国语言应用研究的新实践范式。虽然该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规划系列”教材之一,但也会有益于中文系、外语系、新闻系以及其他一些相关专业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作者简介:

郭熙,美国中文作家协会顾问,暨南大学教授、博导,国家语委海外华语研究中心(暨南大学)主任。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国内外多所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南京大学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教授、日本神户学院大学客员教授、香港教育大学访问学人、台湾暨南大学客座教授等。

不断完善 协调发展——记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21年9月17日(星期五)晚8点通过ZOOM平台召开。李岘主席对作协近期工作进行了总结,理事会全体人员就作协近期相关工作进行了讨论。

会议开始首先由李岘主席就近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她说,鉴于第三届理事会前秘书长胡沅因个人情况请辞,理事会全体成员通过,从2021年7月10日开始,由会员理事崔萍接任秘书长工作,由作协网站编辑苏飒接任会员理事一职,并由苏飒接任文字编辑工作,并对胡沅在此之前对作协工作所做的贡献表示了感谢。

关于网站编辑团队李岘主席说,由主编李岘、技术总监文昊、文字编审叶显林、编辑苏飒四人组成的“网站编辑团队”对网站工作流程做了调整,从程序上和作品要求上都化繁为简,于2021年7月10日向作协的全体成员颁发了《美中作协网站投稿须知》,效果很好。

        对于艺委会的工作李岘给予了高度肯定,她说艺委会负责不同文体的委员按照规定在下半年完成一期征文。继六月史德亮主编的小说征文推出之后,诗歌委员文昊作主编的第十四期诗词征文也已于八月推出。随笔文体委员王玮做主编的第十五期随笔“疫情随想”也于九月中旬完成,即将推出。由论说文文体委员郝晋做主编的第十六期征文《哲思》也已经开始征稿,计划十月中旬完成。命题征文的全部作品都将刊登在作协网站“即时话题”“每月集锦”栏目中,并在《龙裔文学》公众号上推动。除此之外,“旅美作家CWAA有声频道”会将每期的作品制作成有声读物,在作协网站和喜马拉雅平台推出。可喜的是,《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杂志以美中作协专辑形式连续两期刊登了第十三期小说征文的全部作品。

此外,作协公众号《龙裔文学》日臻成熟,初步实现了我们希望与世界华文文学机构和文友互动的初衷。

         李岘主席总结后说,财务工作是严谨而繁杂的,财务长谭瑞钦积极跟进每一年的各种报表,以确保美中作协的各项资质符合联邦政府501(c)3的要求,对于作协能够继续保持其专业性和合法性给予了极大的保障,使我们作协不仅有了坚定的基石,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会上,理事会全体人员还就以下相关工作事项进行讨论,并通过了如下决议;

1、为解决“旅美作家CWAA有声频道”对于三年普通会员的长篇专著如何播出的问题,提出从现在起,2021年入会的新会员,第一年考察期内不会将其长篇专著制作成有声作品,待转为永久会员后即享受永久会员的所有待遇。

2、为应对近期“喜马拉雅”听书平台出现的对一些海外会员收费的问题,理事会决定从十月起,作协网站将刊登有声频道作品的MP3链接,它既可以永久保留在作协网站上便于海外华人收听,又规避了可能出现的因收费而影响收听率的下降的难题。这样,我们既有“喜马拉雅”这个传播性极强音频网络平台,又充分利用了作协网站平台的优势。

3、艺委会委员樊瑛因病至今没有完全复原,为了使她早日康复,理事会决定暂停今年的散文征文活动。

此外,理事会的成员们还对扩大有声频道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明年作协的一些工作设想建言献策。会议持续了三个小时,结束时已是深夜十一点钟。面对作协前三个月取得的成就,大家在最后的合影中全无倦意。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主席李岘、副主席文昊、秘书长崔萍、财务长谈瑞钦、会员理事苏飒等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

图片左起(上)会员理事苏飒、主席李岘、财务长谭瑞钦、(下)秘书长崔萍、副主席文昊

图片左起(上)会员理事苏飒、主席李岘、财务长谭瑞钦、(下)秘书长崔萍、副主席文昊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秘书长崔萍报道)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十三期命题征文揭晓

WechatIMG365.jpeg

本期主编史德亮的话:

新冠疫情影响了地球上的每一个人。身处其间,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得不说的故事。作为个人,我们是历史的亲历者。作为作家,我们又是历史的记录者!美中作协2021年的举办的短篇小说《新冠疫情 我有故事》征文,收集了多位作家从不同角度创作的疫情故事,或困惑、或感伤、或坚强、或乐观。您读了,定会引起共鸣并对生命产生新的感悟。

  本期征文共有九篇作品,美国著名的华文文学杂志《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以美中作协小说专辑的形式选登了其中的五篇,全部九篇作品都将刊登在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网站“作家作品”与“即时话题”专栏,欢迎点击阅读。

文章如下:(文章按投稿日期的先后顺序排列)

1.  《多米诺骨牌效应》作者:崔淼淼

2.  《伤逝》作者:樊瑛

3.  《以医生的名义》作者:颂锦

4.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作者:史德亮

5.  《始料未及》作者:李岘

6.  《蓝花槿》作者:郑茹菁

7.  《歧视》作者:郝晋

8.  《生与死瞬间》作者:李凡予

9.  《无声的反抗》作者:杭松

WechatIMG343.jpeg
WechatIMG344.jpeg
WechatIMG345.jpeg
WechatIMG346.jpeg
WechatIMG348.jpeg
WechatIMG350.jpeg
WechatIMG351.jpeg
WechatIMG352.jpeg
WechatIMG353.jpeg
WechatIMG354.jpeg
WechatIMG355.jpeg

 

 

 

 

简讯:天道酬勤 硕果累累——记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视频)会议于2021年6月25日美西时间晚上8点召开,主席李岘、副主席文昊、秘书长胡沅、财务长谭瑞钦、理事崔萍,五位作协理事会成员全部出席会议。

        首先由李岘主席就今年五月理事会同心协力面对突发事件并于2021年5月29日全票通过对章程的第十条以及第十三条(2)进行了修订、作协财务长谭瑞钦及时完成了501(c)3报税等相关工作、《龙裔文学》运行情况、艺委会的工作、六月初完成的有声频道重组以及接收新会员的情况等,做了全方位的汇报和总结。

一.    作协论坛与命题征文完成情况:

        作协艺委会成立于今年初始。半年来艺委会的成员们费心费力为作协做了大量的工作,举办了首届诗歌、论说文、小说、散文和随笔论坛,并进行了作协第十一期、第十二期和第十三期的命题征文工作。详情如下:

         2021年3月23日,艺委会的诗歌艺术委员文昊主持了由作协永久会员蒋见元先生主讲的诗歌论坛:“诗经——中国诗歌的滥觞”;

         2021年2月13日:艺委会的论说文艺术委员郝晋主持了由郝晋本人主讲的论说文论坛:“雨果巨著藏漏洞”;

         2021年2月27日,艺委会的小说艺术委员史德亮主持了由作协顾问、北美著名华文作家曾晓文女士主讲的小说论坛:“我是怎样写短篇小说的”。

         2021年3月27日,艺委会的散文艺术委员樊瑛主持了由樊瑛本人主讲的散文论坛:“狭义散文与随笔的区别及散文的特点”;

         2021年4月24日,艺委会的随笔艺术委员王玮主持了由作协顾问、著述丰厚的资深华文作家周愚先生主讲的随笔论坛:“观察力想象力与写作的关系”。

         2021年1月至3月,艺委会总召集人李岘主编完成了第十一期命题征文《难忘的2020年》,由美国《华人》月刊杂志连续三期选登了其中10篇作品。

         2021年2月17至2021年3月17日,艺委会召集人团队成员之一胡沅主编完成了第十二期命题征文《母爱无疆,寸草春晖》,其所征之17篇散文随笔不仅在作协网站上全部刊登,而且在《华人》杂志上全部刊登。

         2021年3月30日至5月15日,艺委会小说艺术委员史德亮主编完成了第十三期命题征文《新冠疫情 我有话说》的短篇小说命题征文,除美中作协网站刊登了九篇入选作品外,美国《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杂志选登了其中的五篇。

二.    美中作协《龙裔文学》公众号完成情况:

        《龙裔文学》自四月份创建以来,经过总编辑李凡予、总监制李岘及梵品文化团队成员不分昼夜的努力,已经推出五月、六月刊,七月刊即将推出。经过三期完成的情况看,不仅在技术上完成了预期设想,而且计划中的内容和形式都得以实现。以月刊形式推出,当月再陆续以九个板块单独推介。到目前为止,首页三个主要板块初步达到预期的设想——“世华速览”体现其“世界性”;“佳作萃读” 主要以美中作协成员的作品为主,名家作品为辅;“美中作协”全部是美中作协成员的作品。由于公众号的容量和版面受限,无法刊登作协“每月集锦”和“有声频道”的全部作品,所以这两个栏目都设置了二维码,点击即可通过作协网站读到或听到作协成员的所有作品。《龙裔文学》是继美中作协创办的网站、文集、“旅美作家CWAA有声频道”之后,又一个可以宣传作协成员的作品以及与世界各国文友联谊的国际平台。        

        三.“旅美作家CWAA有声频道”重组情况:

        从2021年6月1日开始,作协主播有:崔萍、王坚、洪萍、熊雁、沉思,嘉宾主播有:远方、雅奇,加上主编李岘,一共八位成员组成。作协对暂时退出作协主播团队的璇子、浩瀚大海、九月将颁发特殊贡献奖,以感谢他们三年来为作协播出的众多精彩有声作品。

         在李岘主席完成总结汇报之后,理事会的成员们一起讨论并通过了如下决议:

         一.通过了艺委会诗歌委员文昊主编第十四期命题征文《诗.词》文案,将于2021年7月1日起至8月15日止。

         二.调整了作协命题征文的发表形式。从第十四期命题征文《诗.词》起,今后所有的命题征文作品除了在作协网站上全部刊登外,作协文集和《龙裔文学》公众号采取选登模式;是否会有某杂志选择刊登,也须依情形而定。       

         另外,会议还对促使作协成员主动提供稿件到个人专栏、作协群互动以及其它与理事会和网站工作有关的话题进行了讨论。

         本次理事会历时三个半小时,虽然结束时已是深夜11点半,但是大家依然兴致盎然,为美中作协取得的成果感到欣慰。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报道

简讯:美中作协会员崔淼淼新书《翡墨庄园》出版

   

 

简讯: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会员崔淼淼近日出版了长篇都市爱情小说《翡墨庄园》,由美国南方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是一部有关异国寻梦、美食、绘画、爱情和救赎的小说,讲述伤痛和医治伤痛、逐梦和圆梦的一种生命历程,将四种不同的人生体验由四个截然不同的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呈现出来。

作者像造物主那样精心安排书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大到人物之间的关系设定,矛盾冲突的起源和发展,故事脉络的穿插走向;小到每个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心理世界,欲望和现实之间的碰撞和取舍等等,都经过作者反复思考斟酌。每个角色都呈现出一幅清晰的图画,将每个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为模式都鲜明刻画在上面。作者就像一个舞者,不停换穿不同角色人物的鞋子,以他们的视角去感受世界和周遭发生的事,将两代人的恩怨情仇淋漓尽致展现出来。

 

WechatIMG68.jpeg

                          片花

 

她是独闯天下的女娇娃,从记者到老师,从画家到作家,短短几年间她完成了人生的蜕变。

他是众人倾慕的翩翩贵公子,盼亲生母亲而不得,却盼来离奇身世。 

他倾心苦恋她,一路追随她的身影,漂洋过海踏浪而来。 

她是出色的女厨师,他是浪谑的老饕加纨绔子弟, 

她是气质美如兰的画家,她是为爱而伤的浪女, 

他是才华横溢的摄影师, 

多年前,他们神秘相遇,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多年后他们相遇却不相识,命运又将怎样安排他们的感情线… 

他和她,她和他,红尘局中人在情感的跌宕起伏中,揭开一个个谜团,在一场场前世今生的因缘纠葛中,埋藏苦痛,期待雨过天晴那日...... 

这一生,好长。

 

精彩节选

 

第二十七章《远去非洲》部分:

 

一个月后,在非洲肯尼亚的马赛马拉的露营地上,晒得黝黑的张哲头枕双臂躺在满天星斗的夜空下,嘴里衔着一根野草,仰望着深邃无边的天空。


不辞而别,离开C城已经这么久了,那里发生的一切就如前尘往事一般遥远缥缈,那么不真实地若隐若现在记忆中。他摸摸胸口,那痛却依然还在,没有消失。此时此刻,梦瑶你在哪里?又在做什么?张哲心里思念着,默不作声。面对甚嚣尘上的身世变化,张哲本就已经备受打击,又无法面对接踵而来的媒体骚扰,他选择远离,远离那个痛苦的伤心地,那个是是非非缠绕的地方。于是,扛着一台专业相机只身奔赴遥远的非洲肯尼亚。之前,由于得到了斯卡图片社的签约,他决定在非洲开始自己孤独的采风旅程,同时也平静一下心绪。


这一个月,星夜兼程。他离群索居,一个人住在马赛马拉的大草原上,风餐露宿,一顶牢固的帐篷、一把小刀、一个小铁锅和一架专业相机陪伴着他。


青天白日下,满面灰土的他放眼望去,晴朗的天际一片烟尘喧嚣,动物大迁徙的壮观场景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得这么直观震撼。角马铁蹄奔驰,飞扬起烈烈风尘;斑马黑白分明,矫健灵活从他面前疾驰奔逝。


从坦桑尼亚到肯尼亚的千里沃野上,生命奔腾不息,如山如海的动物们扬起漫天尘埃,成群结队的羚羊、犀牛和大象在奔跑迁移,与这片美丽寂静的土地融合得那样完美。


他看见乞力马扎罗的雪,想起海明威笔下的故事,不禁潸然泪下。


这一切是如此新鲜刺激,强烈冲击着张哲的视野、感官和灵魂,一路边走边看边回想,他深深感叹人类的渺小无能,相比之下这个自然和宇宙又是多么博大浩瀚。


有时,张哲一个人独自站在川流不息的马拉河边,看着逝者如斯的河水无尽流淌,昼夜不停,他想起自己的身世和感情禁不住放声大哭,任泪水冲刷着心中的苦涩,任河水冲刷着草原上和人世间一切深藏的隐秘角落。


夜晚,他也会一个人架起铁锅,一边煮着肯尼亚红茶,一边仰望着漫天摇摇欲坠的纷杂灿烂的星斗,看着四周温和的羚羊和斑马酣睡起伏的柔和身躯,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如此美妙,又有什么不可以原谅,不可以放下。像这些无忧无虑的动物们一样,去接受阳光雨露,去面对四季更迭和人世变化。


在这里他和土生土长的马赛族土人交了朋友,用笨拙的手势互相交流,有时土人们会带着他一起出外打猎。每逢这个时候,张哲就很兴奋,他总是带着他的相机,趁着打猎抓拍了许多珍贵的镜头。


在他的镜头下有一群群怡然自得奔跑的小羚羊,它们美丽的橙白相间的皮毛油亮光滑;还有漫山遍野悠闲吃草的斑马和野牛。他的镜头中,狮子不再那样可怕,而是威严有度的一家之主,尽职尽责守护着自己的领地家园,与母狮子和小狮子们恩爱嬉戏,甚至年迈雄狮伤痕累累的悲壮模样也在张哲的镜头中让人感动无比。这些动物被他赋予了人类的情感,有了不同的艺术表达语言。


“每一个人,每一个动物,都活得如此艰难,既然如此,又为什么不去学着怜悯接纳,为什么不勇敢接受生活的馈赠,无论是苦还是甜。”每按动一次快门拍摄,他心中总会涌出这样的感慨。


每当他目送优雅的长颈鹿走进深绿的树丛,看着它修长的身影消失在绿叶丛中,就忍不住叹息。这里所有的动物都能和谐共处,虽然也有人类社会的杀戮和残害上演,可是动物们依然有条不紊过着自己的生活,生物链严丝合缝地衔接演变。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他轻轻吟咏起苏轼的词句,内心突然开朗许多,人生这样渺小短暂,为什么不能看清个人的情感得失,为何偏要在苦中自苦?


一个月后,当他扛着相机只身辗转到蒙巴萨的时候,整个人已经黝黑健壮得像个非洲人。只是,这让他的笑容显得那么开朗明媚,露出两排洁白整齐的牙齿,眼睛里布满了笑意。他在马赛马拉拍摄的许多风景照片纷纷被人高价买走,因此他的手头越来越宽裕,有了足够的资金生活后,他开始在蒙巴萨一带享受阳光海滩的度假时光。

 

蒙巴萨是著名的沿海之地,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悠闲缓慢,仿佛时间都慢了半拍,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人们不由得气定神闲,脚步悠然,多了许多懒散闲适的滋味。

 



购买《翡墨庄园》请点击如下链接:

        1.Barnes&Noble:

 https://www.barnesandnoble.com/w/32737-22696-24196-22253-miaomiao-cui/1139032739?ean=9781683723318

2.                Book Depository:

https://www.bookdepository.com/-Miaomiao-Cui/9781683723318

 

        3.Amazon:

https://www.amazon.com/%E7%BF%A1%E5%A2%A8%E5%BA%84%E5%9B%AD-Chinese-Miaomiao-Cui/dp/1683723317/ref=sr_1_1?dchild=1&keywords=%E7%BF%A1%E5%A2%A8%E5%BA%84%E5%9B%AD&qid=1620255713&sr=8-1

        4. 其它链接请到美国南方出版社网站查找:

        http://dwpcbooks.com/product/html/?343.html

作者简介

WechatIMG69.jpeg

崔淼淼,旅美画家、作家、中国语言文化教师、摄影师,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会员,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员,美中艺术家协会会员,亚洲艺术协会会员,曾为大奥古斯塔美术家协会会员。在美创立个人艺术工作室,两度在美举办个人画展,丙烯画作品多次入选各类国际画展并获奖。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等,发表在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出版中篇小说《翡墨庄园》,筹备出版长篇小说《氿云瑶》和散文集《倾斜的玉壶》,文学代表作有《走进精神疾患的围城》、《辽宁偏远地区教育行》、《聚焦儿童孤独症》、《烛九阴》、《黄梅雨入芭蕉晚》、《掬一捧云水繁华》等。


 

简讯:“母爱无疆 寸草春晖”征文活动揭晓

简讯:“母爱无疆 寸草春晖”征文活动揭晓

 

Picture1.jpg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与《华人》杂志共同举办的“母爱无疆 寸草春晖”第十二期命题征文由此次征文主编胡沅主持。征文活动从2021年2月开始,在美中作协众作家的积极参与下,经过主编历时一个半月的征稿、审阅、沟通、修改和编辑,在2021年3月底完成,共有17篇文章参选。参选的17篇文章全部被《华人》杂志选中,并在2021年5月的《华人》杂志上刊登。

        以下是入选《华人》杂志的作品(图片),以《华人》杂志发来的图片编号顺序为先后顺序,欢迎大家阅读。也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通过“即时话题”栏目中的“美中作协第十二期命题征文《母爱无疆 寸草春晖》”征文版面,查看和阅读此次征文作品http://www.chinesewritersusa.org/jishihuati-blog/2021/3/29/-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秘书长胡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