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有你   温暖前行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2025年年会圆满完成

       

 

2025年1月18日美国加州时间晚七点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借助ZOOM平台,召开了2025年年会,作协会员50多人参加了会议.

作协主席李岘首先讲话。她说:2024年1月我们成功举办了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换届大会暨新春联谊活动,本次大会的主旨是“千秋之誓,文梦九秋,十年再上一层楼”--庆祝美中作协走进第十年再上新台阶。这是一次承前启后的会议,产生了新的一届理事会成员:主席李岘、副主席文昊、财务长谭瑞钦、秘书长崔萍、副秘书长史德亮、会员理事苏飒、外联理事许晓妮(后由刘菲接任)。

为了促进文学学术交流,提升海内外华文作家的散文写作水平,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于美国西部时间2024年5月11日下午5点举办了2024年散文论坛。主持人是2024年艺委会散文委员葛杭松,主讲人为活跃在北美文艺界的著名作家,学者,桑宜川教授。主题为“ 散文的文学性和纪实性——当散文邂逅历史”。有美中作协会员、中美两地的作家、学者以及文学爱好者六十余人参加了论坛。在7月揭晓的散文征文中,共收到作协成员提交的散文11篇。

   近两年,随着互联网短视频的兴起,网络短视频社交平台出现的微短剧集这种微剧新模式开始爆火。为了推动微短剧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为文学爱好者们提供展示才华,丰富微短剧剧本创作的平台,2024年5月15日开始,由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主办、美国Dreamood Pictures影视公司和世界微短剧研究会承办、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协办,合作举办了“美中作协杯-全球影视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为了办好此次大赛,更为了将微短剧集剧本创作理念诠释清晰,创作心得普惠更多的创作者,美中作协在6月8日下午5点利用2024年度影视论坛,由2024年艺委会小说影视委员任国平做主持人;主讲人是美中作协永久会员,影视剧作家和制片人,大奖赛组委会的副主席,美国Dreamood Pictures影视公司总裁Eno Q女士。她以题为《浅析微短剧集的创作方法—“美中作协杯”大赛创作法宝解密》,条理清晰地从“短剧的体裁与题材”、“短剧的商业模式”、“80集短剧的剧作结构”、“单集短剧的反转设置”、“短剧人物塑造”、“美国短剧本土化”等6各方面讲解微短剧集产业发展的规律,分享了她多年来对微短剧集剧本和剧集拍摄制作的创作心得,以及对微短剧集产业前景进行了详实的介绍。

2024年9月20日,李岘主席带领美中作协一行14人到达波士顿参加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21号上午,由组委会安排,美中作协在哈佛大学先行召开了一场题为“如何使文学创意与影视叙事交相辉映”的论坛。李岘主席作为主持人率先发言,她指出在哈佛大学举办美中作协论坛是协会的一大盛事,希望与会成员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或介绍自己参加本届IP电影节的作品。都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畅叙自己对此次论坛盛会的感受。作协成员们不仅分享了自己的作品,还纷纷表示写作不仅要顺应时代,更要做文坛弄潮儿引领创作潮流——随着AI技术的成熟,文学作品有更多的机会被转化成影视作品。在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上,美中作协有14名成员获得了不同的奖项。

        美国西部时间2024年11月23日下午7点,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举办了2024年诗歌论坛。主持人是美中作协副主席、2024年的诗歌委员,主讲人是文昱: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与文化系获得硕士学位,是多伦多大学东亚研究系的博士候选人。她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语言文学、中世纪诗歌散文、古典美学以及批判理论。她参与了多个与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和思想相关的研究项目。她的研究成果曾在多次国际及跨学科会议上发表。论坛的主题是《从柳影到霓裳——谈中国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与隐喻》。本次论坛与会者有美中作协会员,以及中美两地的作家、学者以及文学爱好者。论坛之后推出了第二十二期命题征文--诗歌,获选作品十首。

        自2024年5月15日推出“美中作协杯-首届全球影视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到2025年12月5日评选结果揭晓,经过初评、复审、终审三级评审环节,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最终评选出28个获奖作品。这次大奖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作家和文友们的大量投稿。许多作品创意新颖、视角独特、构思新奇,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参赛作品,都展现出参赛者们的深厚功底和无限创意,引起了组委会专家们的广泛称赞。大会组委会于2025年1月18日通过Zoom举办了线上颁奖典礼,通过线下颁奖视频结合线上颁流程,形式多样地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获奖人颁发了奖状和奖金。本次获奖者:一等奖一名一千美元;二等奖两名五百美元;三等奖五名三百美元。除此之外还有10名优秀奖、6名创意奖和4名入围奖。颁奖典礼获好评如潮,获奖者和与会的各国文学和影视机构嘉宾们纷纷留言发表感言。这次全球性的微短剧集征文活动不仅推动了世界微短剧集的发展,也显示了美中作协理事会和组委会的成员的业务能力和公益心。是大家的付出成就了大奖赛的圆满完成。本次大赛有三名美中作协成员获奖:钟梅的《我的美式重生》获得二等奖;葛杭松的《Miss Miracle》获得优秀奖;沈林沼的《迷雾谷的试炼》获得入围奖。

    接着李岘主席还用PPT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美中作协的管理、收藏、发表、宣传、专栏等几大功能,并对协会的财务状况、几大平台的选稿要求、公众号《龙裔文学》改版等事宜进行了说明。《龙裔文学》总编辑李凡予用书面文字对公众号做了一个总结:自2021年5月1日创刊以来,共计刊发50期1116篇各类内容1,276,550字和大量图片(不包含每期重复编辑往期内容汇总约1100万字)。其中,除了由编辑部撰写、转载、整理的大量文化文学信息外,还介绍了66部新书和佳作,转发199个音频和35个视频。用户1600人,浏览量180,000余次。作为《龙裔文学》总监制李岘在会上说明:鉴于每月一期刊登六个栏目,美中作协成员的内容资源储备大为减少,勉强为之会影响质量。为此,2025年《龙裔文学》将原来6个子栏目合并调整为3个栏目。整合成为《华文热点》《新书品鉴》《有声频道》,这样可以根据编务和时效做一些适时的快报和号外等动态性内容,增强内容的弹性。经过改版,《龙裔文学》会事半功倍,提高协会对外宣传窗口的功能。

随后李岘主席以2025年艺委会总召集人的身份,为新一届艺委会成员李岘、史德亮、文昊、崔萍、李凡予、胡忠谦、赵燕强、刘雅兰、葛杭松、钟梅、张慧玲颁发了证书。

随后财务长谭瑞钦介绍作协财务情况:2024 年是作恊最活躍的一年,不僅舉辦許多綫上講座更举辦國際性的大赛,得到当地华人团體的支持,令在財務上所增益,同時尽量不动用作恊基本会費,以备不时之需及謀求发展未來的業務。

会员理事苏飒介绍说:2024年共有10位新会员加入作协,有六位在2025年成为永久会员。2025开年也已有两位新会员加盟,使美中作协的队伍更加壮大。随即苏飒给永久会员刘雅兰、符水仙、简妮、钟梅、张慧玲、陈桅及普通会员:王晓明、世秋、丁岚、唐梓博、荆奇、蒋华东和新会员颁发了证书,并根据作协章程再次重申了作协对会员的要求和作为会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作协副主席文昊介绍说作协网站运作良好,新增技术编辑刘雅兰的加盟更助力网站发展。网站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收藏大家的作品。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大家踊跃把自己的长、短篇作品整理好,积极投稿以便网站永久收藏。网站编审胡忠谦和编辑赵燕强介绍了作品发表的规范程序。

作协秘书长、“有声频道”总监崔萍介绍了“有声频道”稳步发展,2024年共播出作协会员作品123篇。

作协副秘书长史德亮说:作为艺委会召集人还负责收集新书书讯,文友们如果出版了新书,都可以通过他收集整理后交给新书品鉴栏。

作协外联理事刘菲介绍了作协拥有501(c)3的抵税资质,呼吁大家为作协网站的广告园地寻找赞助。

最后作协顾问曾晓文、会员王智、钟梅、强颂今、简妮、李莉、刘雅兰等即兴发言,为作协发展进言献策并加以肯定。

年会在大家互道正珍重声中结束。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秘书长崔萍报道)

 

 

 

大奖赛获奖作品揭晓

2024年12月5日,“美中作协杯”首届全球影视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评审环节正式结束。经过初评、复审、终审各个环节的反复评审研判,最终评选出28个获奖作品。本届大赛是由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主办,美国Dreamood Pictures影视公司和世界微短剧研究会承办,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协办及30家世界各国的文学团体协助合作举办的。

        自2024年5月15日开赛以来,大奖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作家和文友们的大量投稿。许多作品创意新颖、视角独特、构思新奇,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参赛作品,都展现出参赛者们的深厚功底和无限创意,引起了组委会专家们的广泛称赞。

        此次大奖赛旨在挖掘和展示杰出微短剧集的剧本,推动微短剧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为编剧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创意的平台。大赛设置了多个主题,包括逆袭人生、个人成长、浪漫爱情、女性主义和文化碰撞等,鼓励参赛者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进行创作。

        历时半年多的征稿和评审工作,4位初审评委、4位复审评委、2位终审评委,分别对参赛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评估,以判分制对大奖赛规定的元素、格式、题材、主题、结构、人物、戏剧冲突、对话、每集反转、悬念等10个方面进行评判,并提供了综合评估意见。最终评出1、2、3等奖及优秀奖、创意奖和入围奖。期间每一个环节都按照对外宣传的时间表按时完成。

        本届大奖赛组委会主席李岘博士介绍说:“这次参选作品的作者,有许多人都有戏剧文学专业背景或创作过影视剧的经验,所以评选的竞争力很大。但是,我们也非常欣喜地发现,一些没有很多文学成就的年轻人,也凭自己的实力入围获奖。特别值得欣慰的是,由美国中文作家协会、Dreamood Pictures影视公司和世界微短剧研究会多方联合评估,各位评委在相互不交流的“盲审”情况下,居然复审意见相近,只是在排名时考虑到拍摄因素才通过交流统一了终审意见。总之,这次评奖工作的确是以公平、公正、主办方和承办方友好互动的情况下,如期并圆满地完成了终审工作。”

承办方Dreamood Pactures影视公司总裁Eno Q女士和世界微短剧研究会会长李岘分别表示:这是一次共赢的文学赛事——

与参赛者而言,第一是鼓励多出精品,多出好作品。一等奖1名,奖金$1000美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500美元;三等奖5名,奖金各$300美元;另外还设置了优秀奖、创意奖、入围奖20名。第二是由大赛组委会将获奖作品推荐给影视制作公司,推动拍摄落地。第三是争取将获奖的优秀作品结集出版。

与组织者而言,作为微短剧研究机构、微短剧摄制机构、专业作家团队,发起组织这样的赛事,不仅仅是为作者提供作品变现平台,更是一个采集数据,确定研究样式的机会。

与投资人来说,获得一部好剧本就等于票房的保证,也是挖掘新人最好的机会。

与全球华文文学团体来说,这是一次联手推动世界华文文学发展的文学盛事。本次获奖人分别居住在美洲、亚洲、欧洲和澳洲不同的国家,这与各国文学团体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经过主办方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理事会和法律顾问王志明先生的认证,获奖名单如下(国家已居住地划分):

         一等奖(1名)

         张慈《Bank》(美国)

          二等奖(2名)

          王飞《引他入局》(中国大陆)

          钟梅《我的美式重生》(美国)

 

           三等奖(5名)

           翁一水《曼珠沙华》(中国大陆)

           麦舒慧《我是这里最闪耀的星》(中国香港)

           陈鑫《我的人鱼老公》(中国大陆)

           郭小娟《风中摇曳的洋紫荆》(加拿大)

           岩波《多伦多今日有雪》(加拿大)

 

            优秀奖(10名)

            葛杭松《Miss Miracle》 (美国)

            曹钟强 《敏感地带》 (中国大陆)

            沈怡萌《大主播》(德国)

             孙兴华 《九州魔法大学》(美国)

             张劲帆 《与袋鼠一起跳跃》 (澳大利亚)

             孙博《妈妈我回家了》(加拿大)

             孙也佳 《THE LAW OF  LOVE》(美国)

             张小河《旅人之家》(澳大利亚)

             心漫《面对》(加拿大)

             胡梦晓《克隆情缘》(中国大陆)

 

             创意奖(6名)

             龚旭东《天幸情缘》(中国大陆)

             贾文婷 《神秘爱人》(美国)

             郭英 《女书传》 (中国大陆)

             彭闪闪《转身》(澳大利亚)

            胡青青《夜未央》 (加拿大)

             刘少勇 《游到彼岸》(美国)

 

             入围奖(4名)

             沈林沼 《迷雾谷的试炼》 (美国)

            王野岸 《马凯的故事》(澳大利亚)

            张未未 《啊!诺丽谷》(中国大陆)

            王家玲 《Quiet DISCUSSIONS》 (美国) 

         鉴于获奖人员遍布世界各地,颁奖活动将通过线上举办。时间定于2025年1月18日,美国加州时间下午5点至6点。通过Zoom入场。账号(ID): 832 1547 7040;密码(Passcode): 746464。

         欢迎各界文友扫描二维码报名参会👇🏻

鸣谢:

大赛组委会成员:

主  席:李岘—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主席、世界微短剧研究会会长

副主席:Eno Q—美国Dreamood Pictures影视公司总裁

                 文昊—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副主席

法务律师:王志明—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法律顾问、美国加州、纽约注册律师              

秘书长:李凡予—美国中文作家协会顾问

财务长:谭瑞钦—美国中文作家协会财务长

执行主任:崔萍—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秘书长

常务组长:史德亮—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运营组长:Esther Zhang—Dreamood Pictures总制片人

版权组长:Scarlett Feng—制片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及美国LMU电影学院

美术组长:Yibo Kou—美国美术指导工会成员,毕业于AFI电影学院。多部作品于Amazon+上线

总务组长:苏飒—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理事

外联组长:刘菲—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理事

 公共关系: 张慧玲—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会员

大奖赛评委:

初审评委:

解雅鑫:编剧。作品有优酷《清明上河图密码》,腾讯视频&CCTV 8《米小圈上学记》,爱奇艺《你是我甜蜜的心事》

王伊:编剧。作品有优酷《清明上河图密码》《市舶司沉船案》

任国平:美国中文作家协会艺委会2024年小说影视文体委员,休斯顿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史德亮: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复审、终审评委:

Eno Q :美国Dreamood Pictures影视公司总裁、编剧、制片人。

李  岘(Maria L. Gee-Schweiger):文学博士、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主席、世界微短剧研究会会长、作家、剧作家。

李凡予:龙裔集团CEO,美国中文作家协会顾问、《龙裔文学》总编辑。

刘思然:知名编剧。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密码》《米小圈上学记》《你是我最甜蜜的心事》。                                                             

总顾问:

杨华沙(Lisa Yang):好莱坞妇女影片协会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编剧、制片人、好莱坞奥斯卡The Oscar Team金牌制作团队总制片人。

 叶辛: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电视连续剧《孽债》《蹉跎岁月》编剧。

顾问:

曹文轩: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影编剧。国际安徒生奖得主。

凌鼎年: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亚洲微电影学院客座教授、作家网副总编。

郑  子:亚洲微电影学院执行副院长、中国文艺家影视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短片微视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陈瑞琳:海外华文评论家、欧美影视协会会长

郑南川:世界汉学会加拿大学会会长、华文文学评论学者和作家

韦海军:大观资本创始合伙人。曾任猎豹移动投资总经理,盛大创新院投资负责人,同创伟业TMT投资总监。

(“美中作协杯”首届全球影视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组委会报道)

光阴的答卷,未来的序章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简讯

       2024年12月4日晚7:00—10:00,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借助ZOOM召开了第五次会议。主席李岘、副主席文昊、财务长谭瑞钦、秘书长崔萍、副秘书长史德亮、会员理事苏飒、外联理事刘菲等全体人员出席会议。

       首先李岘主席对作协前一阶段的工作作了回顾和总结:

       1.首届“美中作协杯”全球影视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初评工作如期在10月30日结束,四位初审评委分别对分工审阅的作品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并按时提交了初评作品表。初评表格以判分制对大奖赛规定的元素、格式、题材、主题、结构、人物、戏剧冲突、对话、每集反转、悬念等十个方面进行评判,并提供了综合评估意见。执行主任崔萍与业务组长史德亮将入围复审的作品整理出表格,于11月初分发给四位复审评委。每位复审评委都审阅了全部入围作品,并在初审意见的基础上,在表格中表明复审意见及入围终审作品的建议,并准时在11月25日提交了复审意见表。根据复审意见,评委们经过讨论达成共识,于12月2日将终审结果发到组委会专用信箱存档,并在本次理事会上宣布。到此为止,自2024年5月15日开始全球征稿,历时半年的时间,在初审、复审和终审的一系列评选工作中,1、2、3等奖及优秀奖、创意奖和入围奖的征稿评选工作告一段落。期间每一个环节都按照对外宣传的时间表按时完成。本届大奖赛组委会主席李岘介绍说:“这次参选作品的作者有许多人都有戏剧文学专业背景或创作过影视剧的经验,所以评选的竞争力很大。但是,我们也非常欣喜地发现,一些没有很多文学成就的年轻人,也凭自己的实力入围获奖。特别值得欣慰的是,由美中作协、Dreamood Pictures影视公司和世界微短剧研究会多方联合评估,各位评委在相互不交流的“盲审”情况下,居然复审意见相近,只是在排名时考虑到拍摄因素才通过交流统一了终审意见。总之,这次评奖工作的确是以公平、公正、主办方和承办方友好互动的情况下,如期并圆满地完成了终审工作。获奖名单将在近日对外公布。

2.在大奖赛的评选期间,组委会主席李岘博士负责监督每一个进展环节,一对一跟进组委会成员的工作;组委会执行主任崔萍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使复审表格和参选作品都能有条不紊地发放到评委的手中;组委会秘书长李凡予利用《龙裔文学》公众号,每月推出一篇大奖赛进展报道;组委会副主席Nou Q、文昊、财务长谭瑞钦、业务组长史德亮、美术组长Kou、公共关系刘菲和张慧玲,在此期间也根据自己负责的工作各行其职,确保了大奖赛的评选和宣传工作得到落实。

3.2024年11月23日下午7点,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举办了2024年诗歌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从柳影到霓裳——谈中国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与隐喻》。

主持人文昊是美中作协副主席兼诗歌文体委员;主讲人文昱在中国古代语言文学、中世纪诗歌散文、古典美学以及批判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多次在国际及跨学科会议上发表论文。本期论坛,她从中国古典诗歌、欧美“意象派”诗歌的中国古典色彩、中国诗歌的“现代派”以及“意象”的多重解读中,阐述了“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以及“意象”在不同时空、不同语境中的解读和“创作母题”的概念,获得了参会人员一致的好评。论坛结束后,文昊宣布了“美中作协第22期命题征文——诗歌”的投稿时间和要求。

4.李岘主席为年会和颁奖仪式找到了两笔赞助资金,确保了大奖赛颁奖经费和出版文集等经费。

5.会员理事苏飒介绍了新近加入作协的新会员-王晓明。

在结束了对上阶段的工作总结之后,全体理事会成员对以下议题进行了讨论:

      1.赞助经费的使用说明:按照作协之前的规定处理。全体理事会成员一致同意。

2.颁奖仪式及作协年会的形式:全体理事会成员一致同意大奖赛颁奖活动同作协年会以合二为一的方式在Zoom上进行。

3.下一阶段的工作与分工:全体理事会成员一致通过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全面推进大奖赛的颁奖和作协年会的准备工作,并进行了细致的分工。全体理事会成员和大奖赛组委会全体成员将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全面展开各项工作。

       4.进一步强调了理事会在新会员申请评估时,对于网络文学作品按照作协章程会员第七条作为评审依据:“鉴于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崛起,会员标准不局限於纸质专著成就,如果有一部或多部出版专著发表在平面媒体或网络媒体,或在报纸杂志的平面媒体(含美中作协网站‘文友园地’)上发表十篇以上的文章,并长期居住在美国本土的华裔和非华裔人士,在尊重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章程的前提下,均可申请入会”。对此,理事会全体人员达成共识:网络文学作品可以等同纸媒,但是一定要达到可以发表的文学水平。

本次会议历时三个小时圆满结束。

 

(2024年12月6日美中作协秘书长崔萍整理)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2024年诗歌论坛简讯及征文

美国西部时间2024年11月23日下午7点,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举办了2024年诗歌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从柳影到霓裳——谈中国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与隐喻》。

主讲人文昱,在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与文化系获得硕士学位,是多伦多大学东亚研究系的博士候选人。她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语言文学、中世纪诗歌散文、古典美学以及批判理论。她参与了多个与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和思想相关的研究项目。目前,她的研究重点是中国中世纪诗歌中的独特写作风格及怪异美学,探讨的主题包括知识分子的困境、贫困与苦难、疾病、畸形与残疾以及诗歌感知的美学转变,主要集中于唐代中晚期(公元766-907年)诗人群体的批判性创作。她的研究成果曾在多次国际及跨学科会议上发表。

本次论坛以ZOOM为平台,与会者有美中作协会员,以及中美两地的作家、学者以及文学爱好者二十余人。

主持人文昊在介绍论坛以及主讲人过后,文昱围绕本期论坛主题展开了讲座。她主要从中国古典诗歌、何为“意象”、欧美“意象派”诗歌的中国古典色彩、中国诗歌的“现代派”以及“意象”的多重解读五大部分来展开讲述。从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唐代诗人崔护的七言绝句《题都城南庄》开始,文昱详细阐述了“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以及“意象”在不同时空、不同语境中的解读和“创作母题”的概念。接下来,她又引出了《文心雕龙》中“窥意象而运斤”以及孔子、老子、王弼等人对“意象”的详细解读。随后,文昱又讲解了著名欧美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T.E. 休姆(T.E. Hulme)、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艾略特(T.S. Eliot)在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中所提出的“Image”等概念,对意象进行了更深入的阐释,并赏析庞德的名诗《在地铁站》(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随后,文昱又介绍了深受中国古典诗歌、欧美“意象派“以及”象征主义“影响的中国新诗“现代派”,以及象征主义的创作手法,即通过“意象”、“音乐性”、“暗示性”或“隐喻”来进行创作,强调“物我交融”、“物我两忘”。此处,她赏析对比了何其芳的《月下》以及温庭筠的《遥瑟怨》,以及“现代派”经典名作戴望舒的《雨巷》。最后文昱又回到了《题都城南庄》这首诗的意象中,结束了本次论坛的讨论。

论坛最后,主持人对文昱和与会听众表达了衷心的感谢。李岘主席发表了总结性讲话。主席再次感谢了主讲人文昱以及所有参会的文友们,论坛在欢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文昱

参会人员

参会人员

论坛录像:

https://youtu.be/ExHDkM22Gt8

征文信息: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艺委会诗歌文体委员文昊供稿)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2024年诗歌论坛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2024年诗歌论坛将于美西时间(PST)2024年11月23日(星期六)晚7-8点举行。主讲人文昱将在在本次讲座中谈谈现代派诗人的作品,以及古典诗词中朦胧化的创作手法,希望对各位文友在现代诗歌/古典诗歌的赏析以及创作上有所帮助。

Zoom 会议ID: 876 0921 8903

密码:899006

Join Zoom Meeting:

https://us02web.zoom.us/j/87609218903?pwd=PrNZOfK5t5zjTkHiuPHu2SbmlAmGuP.1

欢迎大家拨冗参加。

主讲人:

文昱,在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与文化系获得硕士学位,是多伦多大学东亚研究系的博士候选人。她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语言文学、中世纪诗歌散文、古典美学以及批判理论。她参与了多个与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和思想相关的研究项目。目前,她的研究重点是中国中世纪诗歌中的独特写作风格及怪异美学,探讨的主题包括知识分子的困境、贫困与苦难、疾病、畸形与残疾以及诗歌感知的美学转变,主要集中于唐代中晚期(公元766-907年)诗人群体的批判性创作。她的研究成果曾在多次国际及跨学科会议上发表。

昨日书卷已成,明日篇章待启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简讯

简讯

昨日书卷已成,明日篇章待启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简讯

2024年10月12日星期六下午,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在ZOOM上召开了第四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主席李岘、副主席文昊、财务长谭瑞钦、秘书长崔萍、副秘书长史德亮、会员理事苏飒、外联理事刘菲等全体人员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李岘主席就作协上一季度的工作所作的报告并讨论了协会下一阶段工作的相关议题,

李岘主席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全体协会成员的大力支持和理事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过去的三个月当中,协会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1.首届“美中作协杯”全球影视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提交作品已于9月30日截止,共收到近百部作品,现在已经进入初审阶段。10月30日完成后,11月进入复审和终审工作。其他相关事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2.波士顿之行完美收官。 9月20日,美中作协在李岘主席的带领下,一行十四人从美国不同的城市汇聚到波士顿参加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在此次电影节上:

(1)举办了美中作协哈佛论坛“如何使文学创意与影视叙事交相辉映”,与会会员分享了自己的作品和创作心得体会。

(2)协会14名成员获得“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奖:最佳小说IP奖刘菲《阿呆买房记》、李岘《无处安放》;最佳微短剧集IP奖:李岘《剧本杀》。最佳IP奖:简妮 VS《当太阳遇见月亮》、水仙 VS《美国医院所见所闻》、雅兰 VS《红包》、钟梅 VS《中国花瓶》、李宜璇 VS《跨越海洋的她们》、陈桅 VS《旧金山不相信眼泪》、洪萍 VS《看世界》、史德亮 VS《美女巧英和他的六任丈夫》、李莉 VS《传承》、苏颯 VS《蓝花楹》、张慧玲 VS《画疗》、曾晓文 VS《苏格兰短裙和三叶草》。

(3)由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组委会安排的五组论坛在哈佛大学会议室展开。由新闻媒体人、影视编导、作家和艺术院校的教授组成的五位主持人和十几位嘉宾,从创作、理论和市场等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带动了会场热烈的学术气氛。美中作协主席李岘博士,作为《华语IP海外市场及探讨》penal的嘉宾,她谈到源起于中国的微短剧集,随着“出海”的热潮在海外遍地开花。这不仅为海外的影视人带来了生机,也为文友们带来文字与镜头相结合的崭新平台。因为微短剧集投资小,拍摄周期短,受众面广,题材和体裁多样化的优势使剧本拍摄落地的几率大增。并且微短剧的奇思妙想与剧情快闪的形式都符合互联网时代受众的心态和生活节奏,使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得基本的审美享受。她通过短视频介绍了美中作协正在举办的“首届全球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的情况以及“世界微短剧研究会”,宣传效果极好。

3.接待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10月4日,美国中文作家协会迎来了加拿大华裔作家美国西部邮轮访问团的到访。主席李岘在家带领秘书长崔萍和会员简妮及张慧玲接待加华协会一行13人。座谈会上,李岘主席介绍了美中作协利用互连网的优势,通过协会网站、《龙裔文学》微信公众号、“旅美作家CWAA有声频道”及《华人》杂志专栏等平台收藏和宣传美中作协会员的作品,并通过主办全球大奖赛推动海外华文文学的融合与发展。她说,海外文学团体应该多做交流,通过互动更好地推动文学团体的发展与进步。加拿大华裔作协陈浩泉会长对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的热情接待,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说“美加同属华人社区,我们应该多来往,多交流,共同为推动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贡献力量。”随后,李岘主席和陈浩泉会长向对方协会互赠了作品集。加拿大华裔作协理事曾庆彪向美中作协赠送了一幅题为“以文会友”的墨宝,象征着文学的深厚情谊。接着两家协会的成员展开了热烈的文学创作交流,接连分享了各自的作品。这次交流不仅加深了两家作协之间的友谊,也为未来更多的合作与互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美中作协举办的“第二十一期命题征文”如期完成。本期征文以《期待遇见,等待重逢》、《乡音》为主题展开创作,共入选11篇,分别是:李莉:《风中的百合》崔萍:《父亲节怀想》简妮:《贵人在天堂》丁岚:《槐树林的灵魂》葛杭松:《记忆中的乡音》顾尔石:《家乡永远欢迎你》沈林沼(常照):《岂知千万树,都向岁时开》李岘:《如果我们重逢过》钟梅:《听觉故乡》郝晋:《乡音晋语和我》谭瑞钦:《意难忘》。以上篇目已刊登在作协网站并分三期刊登载在《华人》杂志上。

5. 许晓妮的外联理事由刘菲接任。原美中作协外联理事许晓妮因个人身体原因无法继续担任作协外联理事,按照章程规定“理事会成员必须做满一届,如提前退出,不论何种理由,都将通报全体会员,由理事会甄选替补成员。并不再算作本届理事会成员体现在作协网站及作协文集等宣传平台上”,因此理事会按照章程增补刘菲为外联理事。

6. 苏飒介绍新会员入会情况。会员理事苏飒介绍了上个季度新近入会的会员,他们是:刘雅兰、符水仙。

    在总结了前三个月的工作之后,会议一如既往地对后三个月的工作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大家一致通过以下议题: 

1.   “美中作协杯”首届全球影视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11月底前完成全部评选,同时进行颁奖会仪式的相关筹备工作。

2. 2024年诗歌论坛和征文选题。初步确定论坛时间为2024年11月23日星期六 ,主讲人文昱,多伦多大学东亚研究系的博士候选人,目前,她的研究重点是中国中世纪诗歌中的独特写作风格及怪异美学,探讨的主题包括知识分子的困境、贫困与苦难、疾病、畸形与残疾以及诗歌感知的美学转变,主要集中于唐代中晚期(公元766-907年)诗人群体的批判性创作。她的研究成果曾在多次国际及跨学科会议上发表。论坛题目: 从柳影到霓裳——中国古典诗词与现代诗歌的意向运用暨美国中文作家协会2024年诗歌论坛。主持人文昊。目前海报正在制作中并将于近日推出。

3.因理事会人员变动,修改理事会网站信息和照片。

历时近四个小时的会议,在大家互道珍重中结束。

(理事会成员合影)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秘书长崔萍供稿)

 

 

                                                                                                        

简讯《携手共进——美国、加拿大华裔作家交流侧记》

十月的圣地亚哥,沐浴在金秋的阳光中,仿佛一幅诗意的画卷。10月4日,美国中文作家协会迎来了加拿大华裔作家美国西部邮轮访问团的到访。

成立于1987年的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加拿大华人作家的创作与文学研究,举办多种文学活动,促进加拿大华裔作家与世界各地作家的交流与合作。这次访问团共13人,由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会长、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副会长陈浩泉担任团长,副会长陈华英担任副团长。成员包括协会理事陈丽芬、李敏仪、周孟川、曹小莉、曾庆彪,以及会员苏阿冠、黄冬冬、曹小平、林伟芝。此外,陈浩泉会长的夫人黄婉儿、会员黄冬冬的未婚妻李绮晴也随团同行。他们此次的文学之旅途径美国的西海岸旧金山、圣地亚哥和洛杉矶三座城市,与当地华文作家进行文学交流。

在圣地亚哥,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李岘主席在家中安排了午宴,接待了13位远道而来的文友。美中作协秘书长崔萍、会员简妮和张慧玲也代表协会参与了接待工作。

午餐开始前,两家协会参会人员进行了文学交流。在座谈会上,美中作协秘书长崔萍作为司仪,请美中作协李岘主席和加拿大华裔作协陈浩泉会长讲话。李岘主席坦诚地介绍了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的会员分散在美国不同的城市,所以这次活动仅以几位居住在圣地亚哥的成员代表作协参加接待工作。会上,她简单地介绍了美中作协利用互连网的优势,通过协会网站、《龙裔文学》微信公众号、“旅美作家CWAA有声频道”及《华人》杂志专栏等平台收藏和宣传美中作协会员的作品,并通过主办全球大奖赛推动海外华文文学的融合与发展。她说,海外文学团体应该多做交流,通过互动更好地推动文学团体的发展与进步。最后她希望通过两个协会会员相互分享各自的创作经验与文化背景,加深对彼此文学创作的理解与欣赏。

加拿大华裔作协陈浩泉会长对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的热情招待,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说“美加同属华人社区,我们应该多来往,多交流,共同为推动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贡献力量。希望今后也有机会邀请你们组团来加拿大访问。”

随后,李岘主席向访问团赠送了美中作协的三本文集《心语》、《心旅》和《心叙》。作为回应,陈浩泉会长代表访问团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回赠了他的文集《鹿野山庄稿签》和协会文集《加拿大华人文学论文集》,以及副会长陈华英的文集《童眼》。此外,陈华英副会长也介绍了她的创作历程,并向李岘主席赠送了她个人最新出版的专著《土拨鼠》和《做个魅力加国人》。加拿大华裔作协理事曾庆彪向美中作协赠送了一幅题为“以文会友”的墨宝,象征着文学的深厚情谊。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秘书长崔萍主持活动)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李岘主席(左)向陈浩泉会长(右)赠送作协文集)

(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陈浩泉会长向美中作协李岘主席赠送三本文集)

(加华作协副会长陈华英(左一)赠送李岘主席两本自己刚刚出版的文集)

(加拿大华裔作家、书法家曾庆彪先生向美中作协赠送了自己的墨宝。)

(美中作协会员简妮发表感言)

接下来两家协会的成员展开了热烈的文学创作交流。美中作协成员崔萍、简妮、张慧玲,各自交流了创作心得。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的黄冬冬在交流中率先诵读了他最新创作的诗歌,诗句中满载着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表达,诗歌的节奏与韵律仿佛带领大家进入了他的心灵世界,现场气氛立刻被点燃。随着黄冬冬的朗诵结束,其他成员也纷纷响应,接连分享了各自的作品。美中作协会员张慧玲也朗诵了自己的一篇诗作,声情并茂,将座谈会推向了高潮。一时间,文学的激情在空气中激荡,仿佛每一句诗、每一段文字都在诉说着独特的故事,使现场气氛愉悦而热烈。

(加华作协会员黄冬冬朗诵自己的诗作)

(加华作协理事曹小莉朗诵自己的诗作)

(加华作协会员曹小平朗诵自己的诗作)

(加华作协理事陈丽芬朗诵了自己的诗作)

(美中作协会员张慧玲朗诵她的诗作)

(美中作协秘书长崔萍发言)

(座谈中)

在这场别具一格的交流中,充分体现出美加两国的华人作家们,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与感悟,以文学作为载体,承载着个人的经历、文化的烙印与思想的碰撞,通过文字展现出彼此的创作灵感与情感世界。

地处北美,两家协会在跨越国界的心灵交汇中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也为未来更多的合作与互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分别时大家依然意犹未尽。“Together is Power”。这句写在蛋糕上的话,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合作的力量与文学交流的意义。

美加华人作家合影留念

宾主合影:左起陈会长夫人黄婉儿、陈浩泉会长、李主席的先生Hal、李岘主席

活动花絮:

(圣地亚哥地处美墨边境,故以墨西哥餐招待远道而来的来宾)

(李岘主席用自家种的石榴招待客人)

(男主人用自制的墨西哥酒MARGARITAS招待来宾)

(李主席的先生和张慧玲的先生帮助筹备午宴)

(叙旧)

(后厨)

(参会人员用餐)

(成员人员用餐)

(参会人员用餐)

本次接待活动成员,累却快乐着。

(再见)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秘书长崔萍报道)

李岘在电影节哈佛主论坛上的发言




题记: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举办了五场研讨会,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主席李岘博士的发言如下:

主持人赵迟:我们首先邀请李岘老师分享一下,李老师您好,您作为文学博士,又曾在国内电视台从事电视剧的工作11年,到美国后为了支持海外华语作家创立了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今年也是您带领作家协会走过第一个十年,从您在中美两国丰富的从业经验和对华语IP海外市场的观察,您对目前海外方兴正艾的微短剧市场怎么看?

李岘答:感谢主持人赵迟老师的介绍。其实今天在坐的参会人员有许多都是专业的影视编导和制片人。虽然我从事了很多年的影视专业,但是我到美国已经32年了,从最初由专业变成了业余,后来彻底地转向文字,进行华文教学和华文文学的创作。但是在坐的许多人一定会认同我的一个看法:那就是影视专业有一种魔力,一旦结缘便深入骨髓。也许就是基于这种身处“触电”和“断电”都欲罢不能的情况下,我开始关注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微短剧市场。最初我很好奇一分钟一集的故事能说明什么,按着传统的影视剧集来说,连跑提纲都来不及。但是我看了一些微短剧集之后,不得不承认它是市场经济衍生出来的一个影视分支,并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必将枝繁叶茂。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受众已经接受了碎片化时间带来的审美享受。而微短剧的奇思妙想与剧情快闪的形式都符合现代人的心态和生活节奏。

主持人赵迟:可否就“如何确定和提出最有前途的主题和创意”介绍一下您是如何通过协会的力量帮助更多的华语作品走向世界?

李岘答:大家都知道,微短剧源起于中国,随着“出海”的热潮在海外遍地开花。这不仅为海外的影视人带来了生机,也为文友们带来文字与镜头相结合的崭新平台。因为微短剧集投资小,拍摄周期短,受众面广,题材和体裁多样化的优势使剧本拍摄落地的几率大增。所以,为了帮助和鼓励文学创作者将文学作品转化为视听艺术,我们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与美国Dreamood Pictures影视公司举办了“美中作协杯”首届全球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刚才主持人提到“如何确定和提出最有前途的主题和创意”,我觉得微短剧与传统影视剧集的最大的不同是题裁和体裁可以多样化和自由化。因此我们大奖赛”给出的五个主题也非常宽泛,如:逆袭人生、个人成长、浪漫爱情、女性主义、文化碰撞。

    我认为“美中作协杯”大奖赛与本届国际IP电影节异曲同工,都是为海外热爱文学创作和影视艺术的人牵线搭桥。也是基于这个想法,我们成立了世界微短剧研究会,希望对方兴正艾的微短剧进行探索和分析,帮助创作者了解市场需求,提升微短剧的质量,使世界不同国家和种族的微短剧得以相互推动。欢迎业界专家学者各抒己见,我们会通过研究会网站将你们的学术思想和荧屏经验发扬光大。

最后我要借此机会感谢第二届国际IP电影节组委会,特别是总策划Sunny历时大半年的时间带来团队为我们搭建了这样高水准的国际交流平台。

 













简讯:文学与荧屏交相辉映

简讯:                                          

    文学与荧屏交相辉映

                ——美中作协参加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纪实

 

 

                                               一、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哈佛论坛        

 

        金秋九月。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已经落下帷幕。在几天的会议期间,与会者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收获,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参会成员亦是如此。

        9月20日,美中作协在李岘主席的带领下,一行十四人从美国不同的城市汇聚到波士顿参加此次盛会。

(照片右起:美中作协会员洪萍、钟梅、文友心漫、电影节总策划Sunny Zhang,龙腾基金会董事长玛丽、美中作协主席李岘、会员张慧玲、刘菲、水仙、雅兰在开幕式上合影)

       21号上午,由组委会安排,美中作协在哈佛大学先行召开了一场题为“如何使文学创意与影视叙事交相辉映”的论坛。李岘主席作为主持人率先发言,她指出在哈佛大学举办美中作协论坛是协会的一大盛事,希望与会成员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或介绍自己参加本届IP电影节的作品。

(美中作协主席李岘在主持论坛)

会员陈桅首先分享了她的小说《岚》及改编的IP作品,接着是李宜璇的《她们》、史德亮的百位人物《芥子梦》,他们都希望自己的IP能够在这次电影节上脱颖而出,有机会搬上荧屏。洪萍介绍了自己担任作协有声频道工作的体验,希望把有声作品过度到短视频。

       新会员钟梅递交的IP作品是《中国花瓶》,一个经历了跌落又自毁重生的故事。作为一名资深电视剧编剧,她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故事性强,充满冲突与张力;画面要强並具有转化性,不能大幅度心理描述,创作中要具备画面意识;人物的精神内涵要有一定深度;还要有社会热点,敢言人所未言。

        张慧玲、苏飒、简妮、李莉、符水仙和刘雅兰都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畅叙自己对此次论坛盛会的感受。她们表示写作不仅要顺应时代,更要做文坛弄潮儿引领创作潮流——随着AI技术的成熟,文学作品有更多的机会被转化成影视作品。

      最后任国平老师发言提醒大家切勿过份激动,创作IP到搬上屏幕是一个漫长过程。

      美中协会的哈佛论坛从上午八点半开始到十点结束,大家意犹未尽,在热烈而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美中作协与会人员合影(一排左起):刘菲、任国平、李岘、史德亮、苏飒、(二排右起:简妮、李莉、张慧玲、刘雅兰、符水仙、李宜璇、陈桅、钟梅、洪萍)

                                               二、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主论坛

 

       21号,由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组委会安排的五组论坛在哈佛大学会议室展开。由新闻媒体人、影视编导、作家和艺术院校的教授组成的五位主持人和十几位嘉宾,从创作、理论和市场等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带动了会场热烈的学术气氛。美中作协主席李岘博士,作为《华语IP海外市场及探讨》penal的嘉宾,她谈到源起于中国的微短剧集,随着“出海”的热潮在海外遍地开花。这不仅为海外的影视人带来了生机,也为文友们带来文字与镜头相结合的崭新平台。因为微短剧集投资小,拍摄周期短,受众面广,题材和体裁多样化的优势使剧本拍摄落地的几率大增。并且微短剧的奇思妙想与剧情快闪的形式都符合互联网时代受众的心态和生活节奏,使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得基本的审美享受。

(图: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总策划Sunny Zhang发言)

       她通过短视频介绍了美中作协正在举办的“首届全球微短剧集文学剧本大奖赛”的情况以及“世界微短剧研究会”本月推荐的三部作品。与会者惊叹于海外文学团体已经开始迎接挑战,为文友们搭建了通过视听艺术展现自己作品的平台。

       一整天的论坛给大家带来不断的新见地和激励。写作者们感到时代的冲击也看到了无限的机会。道路虽不平坦,但曙光乍现,信心满满!

 

                                                三、在“华二代”的歌舞声中颁奖

       9月21日晚,第二届国际华语原创IP电影节在波士顿市政大厅隆重举行。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华二代”以他们精湛的歌舞音乐等才艺展现出新一代华人的崭新面貌。与此同时,组委会为几十位获奖人颁奖。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有十四位成员获得不同奖项:

最佳小说IP奖:刘菲《阿呆买房记》、李岘《无处安放》

最佳微短剧集IP奖:李岘《剧本杀》

最佳IP奖:

简妮 VS《当太阳遇见月亮》
水仙 VS《美國醫院所見所聞》
雅兰 VS《红包》
钟梅 VS《中国花瓶》
李宜璇 VS《跨越海洋的她们》
陈桅 VS《旧金山不相信眼泪》
洪萍 VS《看世界》
史德亮 VS《美女巧英和他的六任丈夫》
李莉 VS《传承》
苏颯 VS《蓝花楹》
张慧玲 VS《画疗》

曾晓文 VS《苏格兰短裙和三叶草》

 

(颁奖仪式)

(颁奖仪式)

难忘今宵。那一晚美中作协参会成员在群里自发地表达了对这次活动的感言。大家觉得此行收获超过预期,非常感谢本届电影节组委会为大家创造的这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感谢总策划Sunny为这次活动付出的心力和时间。会后,大家都主动地提交了个人感言,表达了自己参加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报道)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二十一期征文-散文

 

本期主编杭松留言:

 

为了鼓励作协会员积极创作,在散文论坛后进行训练和提升,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特举办散文命题征文。以下主题可任选其一。

 

选题一:期待遇见,等待重逢

 

漫漫人生路上你是否有期待过遇见?又是否有等待过重逢?

无论是萍水相逢还是缘悭一面,无论是布衣芒屩还是名人先贤,总有些人会让你萦绕心间。

你有过憧憬,有过遗憾吗?你有想见的人和想去的地方吗?如果你见到了TA,你想对TA说什么?如果你去到了那里,你想留下什么又带走什么?

 

请以“遇见”或“重逢”为主题进行创作。

 

选题二:乡音

 

贺知章有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对故乡的眷恋是海外华人永恒的话题,而乡音则是地方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汉语存在七大方言区,每个区域都有颇具特色的用词和俗语。

请以“乡音”为切入点进行散文创作,在介绍故乡方言的同时书写自己和故乡的情感以及自己在故乡发生的故事。

 

本期收录的作品有:

 

李莉:《风中的百合》

崔萍:《父亲节怀想》

简妮:《贵人在天堂》

丁岚:《槐树林的灵魂》

葛杭松:《记忆中的乡音》

顾尔石:《家乡永远欢迎你》

沈林沼(常照):《岂知千万树,都向岁时开》

李岘:《如果我们重逢过》

钟梅:《听觉故乡》

郝晋:《乡音晋语和我》

谭瑞钦:《意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