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笑容

        作者 张雅文

       我出生在只有一户人家的山沟里。回忆起童年过年,记忆最深的不是新衣和糖果,家穷,父母从没有给我们一帮孩子做过新衣、买过糖果,而我记忆最深的是父亲的笑脸。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来不笑,总是为贫穷而长吁短叹,只有到了大年三十晚上,才能看到父亲沧桑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

      大年三十晚上,父母一再叮嘱我们,谁都不许说错话,屋里屋外到处都贴着父亲写的对联,鸡架上写的是“金鸡满架,有蛋不下”,横批是“家藏万贯”。车辕上写着“车行千里远,上坎不用赶”,横批是“大吉大利”。

      半夜时分,父亲抹上用猪油做的胰子,在铜盆里洗完手,然后亲自上香、上供,接财神。

      接神时,父亲打着母亲做的灯笼房前房后地大声喊道:“发财!发财!发财!”

      我们这帮孩子呼呼啦啦地跟在父亲身后,也跟着喊“发财!发财!发财!”

      可是,无论父亲多么渴望发财,无论全家多么渴望发财,家里却是越来越穷,一家老小起早贪黑忙活一年,仍然填不饱肚子。全家人都盼望过年,能吃上一顿酸菜馅的饺子,因为只有这一天,一年到头全家人才能吃上一顿饺子。

      这种贫困不是我一家,而是当时中国人很多家庭,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