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节日季节》

仝莉       

     

        每年从11月份的感恩节到12月份的圣诞节再至新年,在美国被称之为节日季节(Holiday Season)。 这段期间的节日最集中,假期最长,庆祝也最广泛。

        我们华人对节庆是情有独钟的,有节就过,逢节必庆。别看咱大溪城比不上大城市的华人多,但我们有一个传统,就是喜欢聚会。大概是因为大家都是海外游子,远离了故土的亲友,所以周围的华人就愿意聚堆,平时生活工作都很忙,到了节假日,正是朋友们团聚的好时光,再加上大冬天户外冰天雪地没处可去,正好在家大开party。  通常party 都在傍晚举行。只见一辆辆车子鱼贯地停在主人房前,除了没有喧嚣外,几乎可算是车水马龙。如果你看到哪家经常开Party, 而且车子多,那多半可能是华人。我的邻居就婉转抱怨过,吓得我们赶紧再开Party请请邻居们。不过他们说“你们中国朋友开的都是好车啊。”倒让我很得意。

     来参加party的客人们或手捧鲜花,或怀揣美酒,更重要的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每家都带来一两样拿手菜。室外虽然漆黑寒冷,室内却是灯火辉煌,高朋满地(美国人的习惯,站着聊)。圣诞树妆点出节日气氛,厨房里更是香味扑鼻。中国人的party自然离不开吃,民以食为天嘛,更何况是过节,一定要大块朵颐,一饱口福了。各式美食摆满台面,应有尽有,美不胜收。难怪有人说,去过中国人家的party, 老美的party就甭去了,就是老三样——色拉,主食,甜点。Party 一律为自助式,大家自由落座,吃着,聊着,笑着……谁家添人进口,包括领养了小猫小狗;谁家买了新房,新车,谁新换了工作;谁家孩子考上大学等等,都是晚会的热门话题。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节日季节参加的家庭聚会就有7,8个。总结一下家庭聚会受欢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划算,2、自由,3、温馨,4、热闹,再加上在家里自由,而且还显得隆重。去餐馆,美国的餐馆有几个有包间的? 桌子码的你都要缩着身子过,节日期间更不要说宽松了。加上大家是华人,你不能大声喧哗怕影响别人,可你若不大声说话隔边人都听不到。所以,去餐馆吃饭很简单,约好时间,到达后直奔主题,三下五除二,吃完,分账,走人,那算请客吗?那叫欢聚吗?打打牙祭而已。咱们在家里,饭厅,客厅,客房,都是包间,小孩子可以随便打闹戏耍,大人可以随便海阔天空,玩过半夜也没人撵,吃的开心,玩得尽兴,虽说张罗一次家庭聚会也挺麻烦的,但大家轮流坐庄,不仅增进友谊,还可以品尝到各家各户的南北大菜,东西风味,值!

        今年咱这儿的一个新变化是,大人兴唱卡拉ok, 小孩子们玩wii。几乎家家都添了万利达卡拉ok机和wii 游戏,卡拉ok机中两万多首中外歌曲供您选择,即便是平时不太唱歌的人,听到自己熟悉的老歌,也禁不住吼两嗓子。有些人经过几个party 下来,速成培训就可以结业了。不信,您就问问大溪城春晚的歌手吧。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华人所从事职业的变化。80,90年代来美国的中国人多以穷学生居多。进入21世纪,白领职业占多数,其中多以科学工程技术类的职业为主。在咱大溪城里,教授和高学历科研人员占很大比例,初算一下,仅在本地各高校任职的教授就不下20位。近年来,又有新趋势,那就是医生职业和自己做老板的business owner 悄然兴起。华人医生不下7位。以前说起华人的business 多以餐馆为主,而今也多元到很多领域,像房地产经纪人,房屋贷款经纪人,保险销售和投资理财,计算机服务,进出口贸易,供应商等等。随着新移民在美时间的加长,经济全球化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势必给在美华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从下一代华人子弟的考学及工作意向上看,他们的选择将更加多元,无需质疑,像医生,律师,金融师等高端职业将会更多。我们也期待有更多华人子弟能从商,从政,从军,从事影视文化媒体和社会工作事业。在美国这个多种族多文化的大熔炉里发挥更大的作用。

        美国的感恩文化与中国人的饮水思源文化异曲同工。记得以前在国内时,一到年终,各单位都要总结,各家各户也要盘点一下一年的收获,最终归结为“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现在朋友们酒足饭饱之后,仍不忘感恩,什么“江八点,胡六条”,每家都能报上几件值得庆祝感恩的事。自己真诚地感恩,别人由衷地祝福,这也是咱华人社区的新风尚,值得提倡。从中国来的新移民肯定都有这样的体会,过去在中国谁得了先进或拿了奖金,非常容易遭到嫉妒,惹上闲言非语。升级和评职称时就更别提啦,似乎人人都愤愤不平,牢骚满腹。而在美国这种现象就不多见,尽管贫富差距是存在的,但攀比少,抱怨也少。归根结底,我觉得最值得感恩的是——自由。只有老百姓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发挥的可能,并有有效的制度保障公平平等竞争,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各尽所能,并不过分妒羡别人。也许你不相信,有调查显示,美国的亚裔的平均寿命高于美国平均寿命。为什么?我想这可能与东方文化与美国经济体制有关。比如我们传统的中国人,尚勤奋,重教育,家庭观念强,在美国自由经济体制的保障下,这些文化特征具备生存优势,因为个人奋斗是美国价值中成功的必要条件;教育则意味着好工作,好收入;家庭观念强促使家庭相对稳定,适合子女抚养。加之华人大多节俭,善于理财。这几个因素加起来,就会使个人财富加快积累。而私有财产在美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看看周围的朋友们,当年都是提着两只箱子来到这片新大陆,短短十几年,就跻身于美国中产阶级之列。故而退休后多无后顾之忧,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心养性,养生之道,又有良好的医疗条件,要不长寿才怪呢?从咱大溪城退休的华人已有例证。目前大陆来的新移民还未到退休年龄,但也有许多人家进入空巢期了。为了更好地享受高品质的生活,迎接“黄金时代”的到来,强身健体已成为咱华人社区的又一热点。

        当午夜的新年钟声敲响时,当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型水晶球落下时,我们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华裔美国人,欢聚一堂,吹喇叭,抛花环,开香槟,握手拥抱,互祝新年,那气氛一点不亚于时代广场的现场。只听得照相机咔嚓作响,闪光灯频频闪烁,记录下欢庆的时刻,将一家家幸福的笑脸定格……(请注意,聚会摄像已成为新时尚。希望华协举办老照片展,华人新风展,有趣一刻展等)

       这不,春节又要到了,咱更不能不庆了。说到过年就想起家。因为过年总是和回家连在一起的。家是什么?一个老屋,还是老屋里曾经发生的亲情故事?春节是什么?一个必须回到老屋住几天的节日,还是让老屋的人走到一起聊聊过去和未来的借口?如果必须“四海为家”,我仍愿相信“团聚是福”。即便成了“世界公民”,也不愿忘掉咱中国人的“人情味”。一到年关,我们真正想看看的不过是那份萦绕在心中割舍不断的挂念,看见了才会放心,看见了才觉得这一年过得完整了,看见了才有勇气迎接新的一年。

        在充满浓情的大年夜里,回家的人是幸福的,不回家的人是兴奋的,不能不回家的人是庆幸的,不能回家的人有了其他人的惦念也是满足的。过年,过的就是一种情意浓浓的气氛,管它在哪里。

        美国的节日如果再加上春节,从十一月到二月份就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节日季节了。

        衷心祝愿朋友们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友谊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