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显林先生缅怀文章

(2019年2月26日作协年会合影)

(2019年2月26日作协年会合影)

守候邮箱——为了一次灵魂的沟通

 

作者:叶显林(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理事)

 

如今的联系方式,五花八门,电话、短信、微信、脸书等,方便快捷,邮箱似乎被冷落了。然而,这几日,我的生活变得有些急迫——只因为在电脑前守候信箱,几乎要定时定点地点击一个邮箱(不太会在手机上增加邦定)。

协会的文友加州的廖忠强先生突然去世,大家愕然、悲痛、惋惜……协会主席李岘在协会的理事会微信群里紧急号召,希望协会能为廖先生做点事情,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我离加州较远,深知不能如同在加州的主席及其他理事会成员和文友那样,做更多的事情。我只接下了收集并校对悼念廖先生的文字和文章的任务,算是尽自己的一份微力。

我因入会晚,尚没有参加过协会的年会,因而与廖先生并没有过直接接触,原先对廖先生也不甚了解,后来才从微信群里知道了一点廖先生的信息:他是 《新报》社长,在出版界当是我的前辈。

我们之间唯有只言片语的微信留言,那便是我入会不久,廖先生主动加了我的微信:我是聊天室“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会员群”的廖中强,您好!

微信显示的时间是凌晨2点42分,我自然是在梦乡。但即便有时差,我想廖先生发微信的时候,他那边的当地时间也早过了午夜。——由此可见,廖先生当是一个忙碌的人。

早晨起来,我只简单回了几个字:风轻云淡(廖先生的微信名)老师早上好!

我不是一个善谈的人,也不是一个“见面”熟的人,甚至在与陌生人交往时更多地是一种等待,等待交往、交心的时机。因此,我没有太多的寒暄,更想着来日方长,以后会有很多见面的机会。

之后,我点开了廖先生的微信资料,看了他的照片以及个性签名:我的世界山高水长,我的世界风轻云淡。从照片上看,廖先生当比我年长;从个性签名来琢磨,觉得廖先生颇有入世与出世的双重情怀,亲近之感顿生。

一个人仅有入世情怀,极有可能走向世俗,汲汲于功名利禄,少有悲天悯人的胸怀;反之,仅有出世情怀,则又极可能消极厌世,空谈佛道玄理,缺少济世救人的社会关怀。——我喜欢与具有入世与出世双重情怀的人交往,景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德行。

廖先生后来回复:“叶老师您好!久仰了!”

虽知这是客套之词,我依然甚为惴惴,毕竟对方年长,但由此当可见廖先生的气度以及长者风范。

这几日,我从陆续收到的悼念文字和文章里,不唯知道了廖先生的其他社会身份:美国华人联合总会副会长、美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学会理事长、全美中国大西南同乡联合会理事长、新媒体侨联之友时事评论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永久会员等,更了解到廖先生是一个热心助人之人,更深感他的学识、为人更当是我的楷模。此外,也印证了我之前对廖先生的“隔空”印象。

只是没想到,我与廖先生在人生的旅途中,就这样失之交臂。这“隔空”的印象,成了永恒的幻象;“来日方长”的交往,成了不见来日的既往。只在守候信箱,完成一次灵魂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