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裔文学》集锦0053   散文集《灿烂瞬间》 袁瑞珍



内容简介:

《灿烂瞬间》是一部有情感温度、有思想艺术水平的散文集。文集中有岁月静好的时光,有至暗时刻的身心磨难,更有纵情山水间畅快淋漓的情感表达,也有辛勤工作带给的别样情思。文集用四个篇章浓缩了作者对待社会、生活、工作的不同理解和感知体验,记录了生命中最难忘的灿烂瞬间。

全书共分四辑:

第一辑:《夜雨敲窗,荡漾着一脉情思》

全辑由16篇文章构成,用优美婉约的文字阐释出对美好生活的深情与思索,饱含着生命的哲理。这些生活的片段,是每一个生命瞬间的最美绽放。但笔力所及处又能克制情感,收放自如,创作手法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第二辑:《年华似水,聆听远去的足音》

全辑由15篇文章构成,用真挚的感情和优美的文字,对逝去岁月中发生的一些如“5.12”汶川大地震等具有重大历史事件和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的书写和回忆,折射和颂扬人性中的真、善、美。那些触动心灵的语言,用女性的视角娓娓道来更具艺术感染力,也是其人格精神的写照。对人性道德的底线和人性价值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折射出作者精神海拔高度的提升。

第三辑:《山水有情,凝固成别样风景》

全辑由15篇文章构成,用别样的眼光和深情的笔触描写旅行中的所思所感,是行者对大地的歌咏。蜀地的文化风貌,如一幅幅精美的蜀绣画卷,徐徐铺展开来,唤醒读者对这些城市的清晰记忆。这是对故乡文化的保护,更是对蜀地文化的传承,为这方沃土留下了文化根脉和文化记忆。同时笔墨不只是蜀地,也点墨于神州各地,更横跨东西半球,把文学的视野放在更广阔的地方,来表达不同地域、不同人种、超越国界的文化融合。这是对人性的理解和映照,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忧思,更有着作家独到的见解和危机意识,这也是一个文学工作者所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第四辑 :《核院情深,感动我的人和事》

全辑由12篇文章组成。用深情的笔触和干练的语言书写中国核动力事业从无到有发展历程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为国争光的动人故事和骄人业绩。作家对这片热土的深情呈现在她激情昂扬的文字中。

精彩片段:

散文:五尺道留下深情一瞥(片段)

一种虚无缥缈向我袭来,在这初秋的乌蒙山里,确切地说,是在云南昭通乌蒙山的一条河边。这条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叫什么名字,我一概不知,也不想知道,因为此刻我已被眼前的那种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景象所迷惑、所震撼,像丢了魂似地痴痴地望着,望着天空中飘飘洒洒的雨丝,望着那朦胧的山朦胧的河,那如烟如幻的白云似水样从山的这头向山的那头漫去、又如轻纱般的飘带在这座山峰和那座山峰间轻柔的舞动,这一刻,天与地一片静谧,云与山缠缠绵绵,树与河醉眼相向,人与天地、群山、河流就有了融合的感觉,似乎我就是那缥缈的云、那逶迤的山、那葱绿的树、那波澜不惊的河流,在天地山川河流中袅袅地走、慢慢地游、飘飘地飞,直到隐没在那片虚无缥缈中。

......

当我踏着狭窄山道上凹凸不平的石子路,抚摸着五尺道旁陡峭山壁上坚硬的岩石,俯身看着道路上那深深的马蹄印,目送着那位身背沉重背篓,一步一步行走在陡峭道路上老妇的背影,心中升腾起一种悲壮的情感。我被蜀王杜宇、李冰、秦始皇、历朝历代的先贤和祖祖辈辈的先民们在这大山中不屈不挠开凿五尺道的壮举而震惊,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交融与传承而震撼。此刻,耳边仿佛响起蜀王杜宇沿江而行,劈路架桥的雄浑号子声;响起李冰“积薪烧岩”后用水浇注致岩石爆裂,再取石筑路那山崩石裂震耳欲聋的剧烈声响;听到那军旗猎猎、马蹄嘚嘚和战马穿破石壁响彻长空的声声嘶鸣;闻到那唐使袁滋入关,欣然在石壁上留下摩崖石刻,便有了“狼烟走,牧笛来”的盛世唐朝气息;看到那小小五尺道上人来车往肩挑背扛一派繁忙的景象,甚至过往人群客商那粗壮的喘息、额上流淌的汗水摔落在五尺道石头路上的轻微声响,身上散发的汗味似乎也在这山间小道上飘散。那秦汉明月,唐宋风烟,明清血火从历史深处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这一刻,仿佛时光倒流,又仿佛时光静止,任由我的思绪飘忽游荡。

......

 

散文:海枯石烂(全文)

海上,一座礁石,如钢铸铁浇般屹立在惊涛骇浪中。

天外飞来一只海鸥,抚着伤痕累累的礁石,醉了般呢哝:“我一生的追寻,今终了却夙愿,可以让我为你唱支歌吗?”

礁石哭了又笑了,看着飞卷的浪花轰鸣着拍打在自己身上,指着裸露的黑色躯体说:“你唱吧,我就等着这一天哩,无论风有多急,浪有多高!因为我的灵魂里也有一支歌在回荡,那支歌是千年不变的承诺!”

海鸥飞走了,又飞回来了。

那里的渔民千百年来目睹着这动人的一幕。

那座礁石叫“海枯石烂”,在海南三亚。

散文:沉醉喀纳(片段)

......

山坡上,溪流边,一排排,一丛丛,一片片的白桦树一棵拉着一棵,一排扯着一排,一片连着一片,从我的眼前如海浪般铺天盖地汹涌澎湃呼啸而至。那银白色的像长着千万双眼睛的树干在秋日的阳光下格外醒目,金灿灿的叶子像是把阳光都融了进去。地面上铺着厚厚的一层落叶,落叶在林间缝隙洒落的阳光下闪着斑驳的光。一条小溪穿过白桦树林蜿蜒向前流淌,溪水上也飘着金黄色的落叶,四周一片静谧,只听见小溪潺潺的流水声。这时,一位身穿迷彩服、头戴牛仔帽、脸膛黑红、身材硕健的图瓦男子骑一匹马向溪边走来,但潺潺的流水声和嘚嘚的马蹄声在这林深莽阔的地方,却显出一种幽远深长的静,一种恍如隔世的远。林间的一块开阔地上,突兀地站着两棵相距很近的白桦树,一棵粗壮,一棵细小。粗壮的如苍龙,似壮士,坚硬如铁,稳如泰山,苍老的树干上,一片片爆裂的银色树皮在阳光下闪光,高大的树枝上金色的叶片熠熠生辉;细小的如顽皮的孩童,卷曲着身子往一边倾斜,好似要挣脱老树的庇护,去与灿烂的阳光拥抱。

......

突然一阵风起,白桦树金色的叶子飞离枝头,如蝶般在我的眼前飞舞,很快将地面上的落叶覆盖。簇新的落叶卧在地上,如孩子躺在母亲的怀中,甜蜜而安详。我默默地站在林间,听树的独语,听风与叶的对话,一份感动在心间弥漫。难道这仅仅是将要褪去金色的外衣,如千万支直刺蓝天像桅杆般的白桦树吗?那一片片曾经激昂地与阳光共舞的金色叶片只是岁月的匆匆过客吗?的确,白桦树在四季轮回中曾经伟岸挺拔,曾经亭亭玉立,那叶片曾经绿荫如云,曾经激情燃烧。虽然盛极而衰是世间万物的规律,但白桦树在严冬到来之前,褪掉华丽的外衣,用裸露的躯体去接受冰雪的洗礼,不正是为了新生、为了创造、为了生命的放歌吗?

作者简介:


袁瑞珍:

中国.四川省.夹江县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现任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特邀副会长兼女散文作家创作中心主任。

现居美国圣地亚哥市。创作的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作品发表于中国国家及省市报刊杂志。出版有《穿越生命》《灿烂瞬间》《剪一片月色藏入江底》散文集和《静看花开》评论文集。《穿越生命》散文集2018年获全国第八届冰心散文奖。有多篇散文作品和诗歌获 “中国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全国纪实散文主题征文大赛优秀奖”、第二届“四川散文奖”“首届格调美文奖”等十几项文学奖项,有多篇报告文学、散文和诗歌作品被选入《中国散文大系》等二十几种选集,报告文学作品《山海绝恋》由《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2023年第10期头条刊出,并在卷首语中强调推荐。入编2017年中华文学艺术人物年鉴。

评论文章:

一朵绽放的永恒之花

——散文集《灿烂瞬间》序言

张立华

读罢袁瑞珍女士《灿烂瞬间》这本散文集,掩卷深思,感触良多。这是一部有情感温度、有思想艺术水平的散文佳作。文集中有岁月静好的时光,有至暗时刻的身心磨难,更有纵情山水间畅快淋漓的情感表达,也有辛勤工作带给她别样的情思。她所在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国家的战略高科技研究设计院,也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交互生长的神奇地方,既承担着潜艇核动力的研制、我国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的研发,也非常重视文化建设,重视文学创作。这里的科技人员不仅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和核电国产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是热爱文学、艺术,具有人文情怀的人。所以这个具有浓郁学术氛围和良好科研环境的地方,就必然孕育文学的种子,然后生根、发芽、开花。文集用四个篇章涵盖了作者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浓缩了作者对待社会、生活、工作的不同理解和感知体验,记录了她生命中最难忘的灿烂瞬间。

她对故乡的怀恋,对生活的向往,对工作的热情,对生命的敬畏,对旅行的热爱,都是对美好人生的礼赞。这些无疑对她的文学创作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她的人生是丰富的,经历过生死离别的痛苦,更经历过地震这种大自然的洗礼,印证着她所经历的风霜岁月。她的人生虽有遗憾,但每一时刻都充满着爱的温暖,人间有爱日月长,心底无私天地宽。文集中深情的文字如一颗颗真善美的种子,根植于广袤的沃土,绽放出不败的生命之花;那些难忘的往事拨动着她的心扉,也带给我们更多的生活启示,去寻找生命中的希望之光。

人们常说,家是温暖的港湾,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它是疲惫时候的一盏暖灯,是人们心灵的栖息处,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幸福和希望。

在开篇中,作者展示给我们的每一篇文章,虽短小精悍,但入情入理,阐释出对美好生活的深情与思索,饱含着生命的哲理。这些生活的片段,不是调色板的华丽拼凑,而是每一个生命瞬间的最美绽放。质朴纯真的语言,所迸发出的都是浓浓的爱,真挚的情。那字里行间藏着难以言表的至爱深情,但她笔力所及处又能克制情感,收放自如,创作手法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生活走着走着,离开我们的亲人会越来越多,这是生命的无常。人生的道路哪有一帆风顺,毕竟充满着坎坷、泪水和痛苦,情到深处,心在滴血。她历经的切肤之痛,让她对人生有着更深的理解,生活也更加充满价值,也只有这样的人生思辨,理想信念的坚守,闪光的思想才能在此刻升华。她那些触动心灵的语言,用女性的视角娓娓道来更具艺术感染力,也是其人格精神的写照。那些往事又像一杯醇香的老酒,只有在慢慢品味中,才会感觉到它所散发的芬芳。她是一个热爱生活,有着仁爱之心,关注生命而又勇于担当的人。不难看出,她对人生体验有着新的认知,道出亲情、友情、爱情和生命的可贵,她对人性道德的底线和人性价值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是作者精神海拔高度的提升。

这些篇什文字如生活的切片,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串联起世间温情的记忆。这是一种穿越生命的爱的呼唤,更是一种纯粹的良知与渴望。每个读者都会不约而同来抵达她生命的灿烂瞬间,与作者产生心与心的共鸣,感悟此刻生命的不凡和伟大,让我们从中充满希望并获取养分,积聚起新的能量。

每个人都有无法言说的苦楚,但这是生活中都将面临的问题。只有坚持,接受挑战,才能勇敢地走下去。正如作家在文集中所言:“不必去抱怨路途的不平,不必去斥责路途的曲折。你以洒脱不羁的超然神态,将奔腾的热情呈现在我的眼前,于是,你生命的所有意义,便在深秋的大地上绽放。”这朵生命之花只有历经风雨,才能激情绽放,凝固成永不凋零的能量,点亮我们未来的路。

作者是从四川省夹江县和被誉为“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走出来的散文作家,她是青衣江水滋养出的美丽女子。她把对故乡、对中国核动力院的一往情深落墨于方寸之间。她的文学梦、读书梦、作家梦逐一实现,在不断地超越自己中,这些理想信念始终铭记在心,给予她人生旅途上的心灵慰藉和前行动力。

散文家需要敏感的神经,跟着内心行走,寄情于山水之间,抒发感怀,知行合一,这是行者对大地的歌咏。我们的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她魂牵梦绕着故乡的云和雨,心与心相连,情与情相牵,梦里依稀不了情,这里是她心灵的归属地。眉山、德阳、广元、宜宾、乐山等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用坚实的脚步丈量大地的初心,汲取思想的甘露,来滋养她的心灵。只有心中载着巨大的善,心里才会多一点爱,这片土地才会多一份美丽。

作为一个蜀地散文家,她不单单是抒写家乡的美景,传播故乡的风土人情,描写她所在单位的那些为共和国的强盛而奋力拼搏的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的动人故事,更纵览整个蜀地的文化风貌,在她的笔下如一幅幅精美的蜀绣画卷,徐徐铺展开来,唤醒我们对这些城市和那些已经逝去的岁月的清晰记忆。这是对故乡文化的保护,更是对蜀地文化的传承,为这方沃土留下了文化根脉和文化记忆。我想,这也是一种乡愁,而不是离开家乡才有的那份乡愁。

她的笔墨不只是蜀地,也点墨于神州各地,更横跨东西半球,把文学的视野放在更广阔的地方,来表达不同地域、不同人种、超越国界的文化融合。听见内心的声音,感到彼此的温暖,寻找人生路上美好的相遇,发现生命中精彩的瞬间。不管是在红色的圣地,文学的地标,核动力科学的殿堂,还是那些文化古镇,现代乡村,抑或是大洋彼岸的异域见闻,都随着她细腻的笔触,如鸟儿放飞的翅膀逐梦其间,最终抵达心灵的远方。这是对人性的理解和映照,对时代主旋律的讴歌与赞扬,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忧思,更有着她独到的见解和危机意识,这也是一个文学工作者所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我时常在想,有一天我会走入一片奇异的风景。那些诗化的语言,雕刻在时光的隧道里,留存着爱的温度。在竹林微风中,飘来一缕沁人心脾的幽香,在绵绵细雨时,回荡着一曲宁静致远的禅音。这本散文集展示的就是这样的一片风景,带给我心海中曾经梦幻过的那片蔚蓝。

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文学这份痴恋,已经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者进入写作状态时自觉屏蔽外界的杂音,保有一颗宁静纯粹的心。她通过深刻的思考来拓展着读者的思维和感官的边界。她的文字轻快,细腻而又感性,颇有美感,给我们带来许多愉悦的享受,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感悟,她用文字疗伤,用语言抚平伤疤。她的每一个字符与内心都在进行着较量,最终源源不断流向笔端。这种文学的神秘力量是可遇不可求的。她的这种不放弃,不妥协,勇于坚持的写作态度,是她走向成功的必然。江河只有放低自己,才能容纳百川,只有激发潜能,坚持创新,才能赢得成功的曙光。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首先要保持独特的写作风格,通过新的视角发现不一样的美,要深入思考,勤于观察,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创作出叩击读者心灵、有价值内容、有思想穿透力的散文佳作。我们的作品不可能赢得所有读者的喜爱,但可以独辟蹊径,为社会小众服务。我们的散文作品更应该关注当下青年人的生活、女性的情感、日趋渐热的旅行文学等,尤其是散文作家,应该成为一个私奔万水千山的旅行者。不拿出私奔的勇气,不写出有深度内容的佳作,就不会让作品有持久的生命力,也不可能唤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当今的文学创作其实是面临着很多挑战的。文学创作环境也不容乐观,但我们应该以乐观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去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挖掘人的内心世界,来做出自己的努力和改变,让这个世界变得温暖而美好。

我因为工作的关系与瑞珍女士多有见面,她给我的印象是优雅和善的知识女性。因为她的心中有一颗文艺的种子,所以才结出美好的散文硕果。她在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中还坚持著书立说,默默耕耘在文学的土地上,在生活的海洋中勇于探索,这是每一个写作者应该持有的态度。这本文集,让我认识了一朵花——依米花。这朵花,是一朵沙漠之花,但它更是一朵顽强不屈的生命之花。书中那些唯美的语言,富于哲理的思辨,让生命的芳华悄然绽放;那些刻骨铭心的亲情、友情、同志情,以及知青生活的峥嵘岁月,都像依米花一样不断的扎根深处,顽强生长,在逆境中坚持到底,才能迎来瞬间绽放的璀璨时刻。正如作者所描述的那朵娇艳绚丽的依米花——“用五年扎根、第六年吐蕊、两天的花期,在非洲干旱烁热的戈壁滩上,这是一个多么艰难而又痛苦,多么执著而又热烈的生命历程啊!这简直就是一种生命的极致——把轰轰烈烈的生命悄然化为了短暂的美丽。”依米花用生命的智慧给了我们更多的启迪,那就是:“只要生命一次,就要美丽一次”。

这朵花,她不是昙花一现的转瞬即逝,她永远都不会凋零,她即使枯萎也带给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让生命走向丰盈,最终幻化成人间大爱。这是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景,她将在美好的瞬间凝固永恒。

我衷心祝愿作者有更多、更美的散文佳作问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爱的温暖。等到有一天,当我们把散文爱到地老天荒的时候,文学之火还在激情燃烧,我想,那将是我们灿烂生命的一个美好底色!

2019年9月9日写于北京

张立华,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著名作家。

 

《龙裔文学》集锦0052 《枫笺集》隆重出版


 

作品简介:

《枫笺集》是由北美科发出版集团于2022年出版的加拿大大华笔会会员作品选,主编微言、冯玉。本书选编了103位会员文友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共60余万字作品。作者中既有老一辈名家学者,也有崭露头角的笔会中坚,更有在文学创作路上孜孜以求的文学新秀。是继2009年出版的首部加华笔会专题作品选《文革一幕》之后的第二部会员作品集。

作者简介:



《枫笺集》选编103位加拿大大华笔会会员作品。加拿大大华笔会(Chinese Canadian Pen Centre)简称加华笔会,2005年在温哥华成立,旨在促进本会会员及广大文友的文学创作与交流,传扬中华文化。2015年成为世华联盟团体会员。顾问有洛夫、痖弦、刘慧琴、林婷婷、陈瑞琳、刘荒田,创会会长林楠,荣誉会长微言,现任会长冯玉。名誉会长桑宜川,特别顾问吕露。目前理事会成员15人,会员162人。疫情前本会曾在本地华文报纸上开设文学专版《作家文苑》(周刊)、《文苑诗坛》和《菲莎文萃》专版(与加中诗词学会合办月刊,编发至今),疫情期间创建笔会网站(网址:https://ccpencentre.org)并定期发布笔会月刊《加华文苑》。

书评:

聚树成林,积土成山

──从《枫笺集》人物篇看大华笔会的创作实力

盼耕

捧着528页的《枫笺集》,有着沉甸甸的感觉。这本2022年12月出版的加拿大大华笔会的作品选,集101位大华笔会华文作家之力,汇聚老中青的创作,展示出聚树成林的阵容;而60万字中,诗384首,文115篇,则展现了积土成山的气势。山的形成,需要丰度和高度。对于作品而言,其丰度是文化的厚实性、题材的丰富性和手法的多元性;其高度是视野的高瞻性、意境的扩张性和内涵的深刻性。

《枫笺集》的前列作品,我们看到加拿大大华笔会资深作家和领军人物对作品丰度与高度建构的关注:

前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会长阿木(刘慧琴)的《老舍和青年女译员》、《钱钟书的人生隽语》中,所记述几位大师的教诲,都是强调文学高瞻性与厚重性的金句,对《枫笺集》全书有着提纲挈领的意义。她引用老舍说的:“编辑是杂家,作家也一样,文学是人学,知识面要广,天文地理,政治经济都应该懂一点,文艺体育戏曲,古今中外的历史要知道的多一点。对人了解的深一点,这样才能当好编辑,写好作品。”这一金句,指出编辑与作家需要提升多元的基本素质。

曾任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的林婷婷在《总把春山扫眉黛──听叶嘉莹课有感》中说:叶嘉莹先生讲课时,“带我们穿越时空,在古典文学丰美广阔的天地里,上下求索,汲取营份。无论讲诗经、离骚、唐诗宋词,以至清词,无论是屈原、李杜、陶潜、李商隐或李清照,叶先生都如数家珍,叫我们如沐春风,如饮甘露琼浆。”林婷婷借叶嘉莹演讲的风采,也要求作家从经典中汲取营养,有了厚实的文化底蕴,才有活泼自由的文学表现力。

加拿大大华笔会会长冯玉在《浅论洛夫诗歌意象中的古典风格》中援引洛夫一句重量之语:“一个民族的诗歌必须根植于自己的土让,接受本国传统的滋养,在创新的过程中也就成为一种必要。”冯玉在评析洛夫作品后,作了精要的结语:“洛夫诗歌汲取了中国古典文学和诗歌精华,融合了中西方诗歌美学与文化,形成了意薀深致、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成为现代华语诗坛的一座丰碑。”她的弦外之音是:创作需要多元的文化累积,除了汲取中国古典文学和诗歌精华外,还要融合中西方诗歌美学与文化。

阿木、林婷婷和冯玉不约而同,都引用大师之语,都强调了厚积的文化底蕴对创作的重要性。三位资深作家和领军人物的导引与期盼,体现了大洋彼岸华文文学的良好气场,对整体华文文学也有醍醐灌顶的意义。

《枫笺集》中,无论是丰度,还是高度,都有许多作品令人回望回品。

以下几例人物篇中,可窥一斑:

曾任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会长陈瑞琳的《花祭》,记叙一位渭河边小女孩由童年开始的成长艰辛及走进文学的独特历程。作品中,时代的残酷性,命运的凄惨性,令人揪心(所幸霜寒中也飘过一丝温暖);而人物心理的本真性,往事细节的厚重性,令人驻足深读,难以忘怀。特别是魏渭对那位病危的右派“老头”的独特情感,更令人感慨。作品反映的不只是魏渭一人的命运,而是那个特殊国情中社会的倒影。作者在描述魏渭身心中倾注了真挚的情感,如同身受,这种情感随着小渭渭的成长越积越浓,并深深濡染了读者。读者在身陷作品情节时,仿佛也融入其境,与小渭渭一起抗争命运。

著名的华裔散文家刘荒田,他的《她已湮没无闻──怀忆妹妹惠娟》与陈瑞琳的《花祭》不同,文中没有情绪性的倾诉,而是以平实的笔法记述妹妹惠娟艰难的一生,在旧日细节的流淌中寄托怀念,并在沉痛中以理性的角度剖析了一个又一个不幸的原由,指出妹妹和妹夫各人性格的优劣,双方及其家长的责任等。平静客观的言说中,另有一种似若学者经营学术的公允与严谨,这种书写使得追忆具有家庭建构导向的深度,对社会和谐颇有建言的功能。

曾任加拿大大华笔会会长微言的网剧《青萍之末》表现了青少年成长的曲折经历。吉姆、Prank都喜欢女生琳达,两人争风冲突,吉姆打不过Pran,向友人诉说。谁知友人是损友,听说Pran是有钱公子,暗地纠人绑架了Pran,企图勒索金钱。吉姆发现了,担心Pran遇害,冒险到地牢营救。几经惊险博斗,最后,在好友马可和琳达帮助下,救出Pran。这个网剧很贴地气,反映了微言作品富有当下生活的积累和深入的观察,他对成长一代普遍问题的焦虑是一种高视野,其网剧的主题对青少年有警醒性与教育性。

加拿大大华笔会创会会长林楠的《怀念我的魏班长》,记述了文革中一群知识分子被「改造”的辛酸遭遇,着重刻划了管制这些“臭老九”的班长(后升为排长)老魏的“德性”。老魏穿着旧军装、帽沿耷拉着,满口“他娘的”一类粗话。让这么一个似兵非兵的家伙来管制一班斯文的“臭老九”和“黑帮”知识分子,使人不禁为秀才们捏一把冷汗。但渐渐地,人们意识到:言语举止鄙陋的老魏,却是粗中有细、外痞内善的人物。他在田间劳动时,宣布“原地休息十五分钟”,往往超过“十五分钟”,他的不严明使人们多了休息时间。那年月,军管会为整治“臭老九”,不时半夜突然吹哨或响号集合拉练,以此处罚五分钟后的迟到或掉队者。谁知老魏在晚间训话时往往口风不紧“泄漏军机”,使“臭老九”提前准备,避免挨批受罚。最感人的一幕是:一位姓马的“臭老九”收到家里偷偷捎来的一罐咸菜,分给大家吃,被军管人员发现了,被上升到路线斗争的高度来批判。老魏把批判会拉到田头进行,他环视一周道:“今天的批判会不批老马(咸菜主),批我。这件事我有责任,我没能保护好老马。不过,他娘的,这鸡巴咸菜有什么好吃的,以后只要被我发现,全扔黄河里。”这一刻,老魏的形象似电影特写镜头一涌而出,占据了整个画面。窝囊、行伍习气浓重的外表,心灵深处却荡漾着善良和正义的热血。他是“臭老九”们幸免于难的保护伞。如今,那个时代远去了,人们不需要再把人性与关爱深藏在貎似滑稽鄙俗的行为中。但林楠这篇小说中强烈的唤醒力,令老魏这个特别形象在半个世纪后,仍然在读者心中烙下强烈的印记,甚至烙上了对文革荒唐与恐怖的强烈反思与警示,有以史为鉴的价值。

加拿大大华笔会会员笑言《一杆进洞》,是一篇诙谐而精彩的短篇小说。老夏打高尔夫球多年,从未打过一杆进洞。见到别人、特别是新手也能一杆进洞时,他心里五味杂陈,无法接受。当一杆进洞者买了彩球签名送人或请饮庆功酒时,老夏都十分抗拒。他想一杆进洞想得快疯了,一天,打到最后一洞时,天气突变,黑云翻滚,大雨将临,三位球友都匆匆打出最后一杆,轮到老夏时,电闪雷鸣,但他还是挥杆击球。球飞出去了,击中果岭边的一棵树,随即不见了踪影。球友们都忙着拾球,但老夏没找到自己的球,大家劝他先避一下,等雨停了再来找。各人推着球车跑了。老夏找不到球,不甘心跑近球洞一看,原来,球正躺在球洞中。“一杆进洞了!感谢高尔夫上帝啊!我老夏终于等来了这一天!老夏跳了起来,喜极而泣……”但他很快就悲哀了,因为球友们都跑了,谁来证明他一杆进洞?滂沱大雨中,老夏孤零零站着,在闪电中喃喃自语:“这才是狗屎运,我还是摊上了。”老夏是一位悲剧也是喜剧人物,其不服输的心气跃然纸上,作者对其心理煎熬的生动刻划,成功令读者也为老夏难受。我们在为老夏的结局不值时,还从中感受到小说深处的哲思襌意:人生太过纠结于输赢,输了是输,赢了有时也是输。倒霉时,未必都是命运捉弄了自己,有时恰恰相反,是自己捉弄了命运。除此之外,《一杆进洞》把高尔夫球运动的众多常识很自然地融入情节中,使作品在这一文化的丰度性上也甚具亮眼。

加拿大大华笔会副会长韩长福《我拿什么纪念你》,紧贴当前社会态势,是《枫笺集》中为数不多的反映新冠疫情的作品。他向我们展现了三个悲情的家庭:一个女儿“昨天”还向父母倾诉思念, 大家“在视频里笑作一团”,“可今天就晴天霹雳”,双亲竟成永隔;一对老人突然失去健硕的儿子,无以言表“白发送黑发人”的哀伤;一位妻子无法接受丈夫猝然离世,每餐都依旧摆上对方的餐具……三组家庭的镜头,从多元的角度折射出三年来整体社会的悲情,导出一个共同的哀恸:“我拿什么纪念你?”作品中,多角度的书写源自生活的厚积,是多角度关注社会苦况的“水到渠成”。多角度的书写比单角度的书写,更有感染空间与感染力度。正因为如此,尽管类似的疫情不幸或多或少都在我们周遭都发生过,但读者读了《我拿什么纪念你》,仍然忍不住悲从心生。这种感觉,就是来自作者多角度的关注与书写,令悲情具有社会性,并强化了震撼力。“我拿什么纪念你?”韩长福替大家这样答复:“生活总得继续,我,我们想通了,先把伤口暂时缝起,把思念埋在心底,好好地活下去,这才是对你最好的慰藉……”

加拿大中华诗词学会理事索妮娅的《海棠花的故事》中,有两个令人感动的小女孩──“我”和小瑞。“我”家楼前有一株瘦高的海棠树,爸爸说海棠树经常被人偷折,它怕痛,所以长得又瘦又高。“我”听了,心疼海棠树,暗自守护着,不让它被人偷折。有天晚上,终于逮住一个小女贼,她叫小瑞。小瑞偷花被发现,吓得跌到在地,脚也伤了。她流着泪,但还是护着袋里的花,央求让她带走,因为妈妈喜欢海棠花。她说自己没钱买花,所以来这儿摘花,还表示可能以后不会再偷了,因为“妈妈她──,快不行了!”之后的故事是──“我”搀扶小瑞回家,把花放在昏睡的小瑞妈妈床旁;再之后,两人一起拾捡树下的落花,一起送到小瑞妈妈的坆上……。由护花和偷花的对立关系,发成为送花的友谊,体现这一过程的,是两人之间一个又一个对话与行为的细节:一个苦苦哀求,不断哭诉因由,一个先是气愤地上前踹了对方一脚,到责备“口气缓和,虽然心中仍替海棠树不平”,再到每年春天“都会剪几枝海棠花儿”,给对方送去,让她昏暗的小屋“装进点安慰,装进点春天”。这些细节描述,表明了是两颗善良、纯真而又懂事的童心推动着她们越走越近。

类似的佳作还有很多,如:

芦卉《让座》的长途车上,白人老人给比自己年轻的华人老人让座;杨杰《四海之内皆兄弟》写车辆抛锚,白人与黑人停车相助,而黑头发黄皮肤却扬长而去……两篇记叙,都引出种族素养的对比,虽然只是个别境遇,但细致具体的情节描述,令人深思。

尚虹《天伦聚散两依依》中,带着50多年前早夭女儿的骨灰,直到与自己合葬的父亲;听雪《慢性子》中的“不纠结、不轻舍、不追逐、不停留”的慢性子母亲;杨柳《漂洋过海的母爱》中,每天跟着女儿上下班的公交车外出并返回、后来差点丢失的母亲;周保柱《爱琢磨事的》中,为一句“走好了您吶”琢磨了通宵的老李;孙雪峰《穷人》中,拾捡地上面包但舍不得吃的三轮车夫……不同人物的个性或行为,都鲜明而独特,令人印象深刻。

……

总而言之,众多作品的丰度性或高度性,展现了加拿大大华笔会的创作实力,令《枫笺集》聚树成林,积土成山,在北美,甚至在华文文学中,成为一道注目的风景。

作者简介:

盼耕(陈藩庚):国际华文诗人笔会秘书长,香港文学促进协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荣休教授、国际华文文学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龙裔文学》集锦0051 《心叙——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作品集萃三》

正式出版发行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历时半年,在编委会和协会成员的通力合作下,终于在金秋九月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心叙——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作品集萃三》这部文集。

该文集含随笔19篇、诗歌10首、散文16篇、短篇小说20篇、微型小说6篇、报告文学2篇、文论3篇及三万字的“协会大纪事”及“会员简介”近三十万字及大量的图片。书中除有一定学术性的“文论”之外,所有的篇章都以不同文体和文风,以诗性之思的文学语言,记录了新冠疫情带给人类灵与肉、生与死的考验,通过不同角度的个体叙事,建构出一个属于人类共情的记忆,达到了出版这部文集之初的设想。文集编委会由七人组成:主编李岘;副主编李凡予、胡忠谦;责任编辑文昊、郝晋、史德亮、葛杭松。
    编委会自今年3月初就开始征文,许多作协成员都积极配合作协文集的要求提供稿件。编委会经过初审、复审、校对、排版,排版校对等历时半年,终于付辛问世,彩色印刷。 


前言

嵌入灵与肉的文字,爱你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主席:李岘

自2023年3月10日成立了《心叙——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作品 集萃三》编委会,直到此刻我要为这部文集写序,我和编委会其他六位成员历经五个月的征稿、收稿、初审、复审、终审和排版各个阶段,我以为自己对收录到文集中的文字已经麻木,没想到我此刻 在键盘上敲出的第一个词汇是“爱你”。我一惊,这样感性的文字怎么能概括沉淀着协会几十位文友的泣血之作呢?然而,我突然间明白,我爱《心叙》是因为其间的每一篇文章都浸透着三年新冠疫 情带给人类的灾难,字里行间透过文学的审美层面着力于探寻人性 的本质和灾难时期的社会复杂性,通过个人体验,将个体与集体、 历史与现实、认同与冲突等叙事性书写贯穿全书,既有对个体创伤 与集体经验的精准剖析,也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探讨。所以,此刻我不能不感性地说,《心叙》是由嵌入灵与肉的文字合 集而成,能以主编的身份为它振臂欢呼,是我的骄傲,是美国中文 作家协会的自豪!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 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简称:美中作协/CWAA)成立于2015年9月12日,是由生活在美国并热 爱使用汉语写作的华人和其他族裔的人组成的非政治、非宗教、非 营利的文学团体;是美国加州政府批准注册、享有联邦政府501(c)3 免税资格的文学公益团体;也是世界华文文学联盟成员。作协旨在 推动汉语传播、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美国多元文化、创建文学创作 平台,以作协网站www.chinesewritersusa.org为实体,鼓励分散於美 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在非主流语言环境中进行文学创作,并通过协 会主办的“旅美作家CWAA有声频道”和《龙裔文学》公众号等传 播平台,与全球其他文学团体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为会员搭建一 个国际交流平台、为专家学者研究世界华文文学提供第一手资料。
    在此之前,协会出版过《心旅——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作品集萃一》 和《心语——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作品集萃二》,以文体分类汇集协 会成员的作品,并以“协会大纪事”记录三年一届理事会期间所完 成的工作及会员取得的创作成就。
    《心叙——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作品集萃三》含随笔19篇、诗歌 10首、散文16篇、短篇小说20篇、微型小说6篇、报告文学2篇、 文论3篇。除有一定学术性的“文论”之外,所有的篇章都以不同 文体和文风,以诗性之思的文学语言,记录了新冠疫情带给人类灵 与肉、生与死的考验,通过不同角度的个体叙事,构建出一个属于 人类共情的记忆。许多作品都表现出对“身份变化、文化迁移、多 元共存”等现象的独特透视,突破了国族界限,强化了以人为本的 主体性。
    《心叙》还以“协会大纪事”的形式统计出这三年来协会成员 的创作成就。自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协会成员一共出版了 53部个人专著:
    长篇小说有:李岘的《微时代VS青春祭》《无处安放》;史 德亮的《芥子梦》(上、下两部);顾尔石的《食魔》《道庄生 遗闻》;强颂今的《留美色戒》(上、下两部)《纽带》;秦剑的《冥土》;梅扬的《山上有伙儿贼》《柳絮〉〉;张挺的《弑爱》;蒋霞萍的《克 罗地亚的枪声》《情归何处》;甘芳名(依然)的散文小说集《蓝月》;邱跃辉(青竹)的纪实文学《翻开泛黄的记忆》;孙若滨的《企鹅会飞》;汪玥含的《蓝翅膀系列小说》全套六册;叶正盛《阿穆尔的飞龙鸟》。
    散文随笔文集有:吕红的《让梦飞翔》;袁瑞珍的《灿烂瞬间》《剪 一片月色藏入江底》《静看花开》;李岘的《李岘视点》;洪萍的《美 国日记》;汪玥含的《我和北大剧社》;梅卿的《梅卿看世界》(二、 三册);郑茹菁的《舍得欢喜典藏版》;郝晋的《让孩子自己去打拼》;蒋霞萍的《船上人家》;强颂今《国家记忆美利坚见闻》。
    报告文学有:张雅文的《为您而生》;蒋霞萍的《如皋寻找 1939.5.25》《青天在枕月在怀》;顾尔石的《道生庄轶事——顾氏 庄园百年兴衰记》。
    诗集有:甘芳名(依然)的《自那以后》《随诗随笔》;熊泽民(怀 斯)的《月亮在东边太阳在西边》;邱跃辉(青竹)的《往事如烟》。
学术专著有:郭熙的《新编应用语言学》《全球华语语法-马 来西亚卷》;吕红的学术专著《身份认同与文化构建》;史德亮的 《ChatGPT实用指南》;张泉的《创作回顾》。
    影视剧本有:曲伊诺的24集电视剧《你是我最甜蜜的心事》;秦剑的电影《美国飞虎队》;任国平(梧桐)的电影《风雪西埃拉》
    另外还有获奖作品20部:
    曾晓文:长篇小说《梦断得克萨斯》2022年获“首届华人影视 文学奖”;中篇小说《金尘》获2023年“第二届世华影视奖小说奖”。
任国平(笔名梧桐):小说《墓碑镇的中国玛丽》2022年获“第 一届世华影视文学笔会最佳影视小说奖”;电影剧本《风雪西埃拉》 2023年获“第二届世华影视奖最佳电影剧本奖”。
    吕红:长篇小说《美国情人》获2023年“第二届世华影视奖小 说奖”。
    秦剑:剧本《美国飞虎队》2023年获“第二届世界华人影视奖 优秀剧本奖"
    史德亮:长篇小说《芥子梦》2023年获“第二届世界华人影视 文学奖”。
    李岘:长篇小说《微时代VS青春祭》2023年获“第二届世界 华人影视文学奖”。
    袁瑞珍:作品《心随菊魂舞》2022年获《格调》杂志"首届格调.美 文奖";散文《一场隐姓埋名的山海绝恋》2022年获中国散文学会、《散文家杂志》纪实散文主题征文大赛优秀奖。
    邱跃辉(笔名青竹):诗歌《追梦》2023年获传世图书策划出 版中心《中国2022年度诗歌排行榜》一书二等奖;诗歌《钟声》 2023年获第三届紫金花诗歌奖(香港)“和平与安宁”国际诗歌大 赛二等奖;诗歌《翻阅生命》2023年获海外华英文学联盟“海外华 英百强诗人大赛”“百强诗人”称号。
    唐丽萍:微型小说《缘》2022年获首届“万绿湖杯”全国小小 说大赛二等奖;微型小说《我被录用了》2022年获《今古传奇》评 选优秀奖。
    沈林沼(笔名常照):短篇小说《古城枫林》获“2023年度儒 林文院第二期优秀作品奖铜奖"、“古体诗《常照诗选9首》2023 年获第三届’中华杯'国际华人文学大赛诗词曲赋三等奖”。
    张敏芝:小小说《剪头发》2022年获南加州高校联盟《美国故事》 征文一等奖;散文《远方的诗》2023年获奇诺岗华美协会第六届廖 一鹏/波司登奖中文征文比赛三等奖;诗歌《初恋》2023年第四届 法拉盛诗歌节二等奖。
    除此之外,文集“协会大纪事”中还记录了协会力推作协成员 作品的公众平台的工作成绩:
    协会网站“每月集锦”三年间共推出15部专著、54篇小说、 80篇随笔、84篇散文、194首诗歌、10篇报告文学、14篇论说文。
    《龙裔文学》微信公众号自2021年5月1日创刊以来,共计刊 发26期180个子栏目,209篇各类内容681472字和大量图片(汇总 约100万字)。自2020年改刊,将九个子栏目合并为:华人世界文 化热点、世界华文作家动态、新作品鉴、文苑杂谈、每月集锦、有 声频道等六个子栏目,成为世界华文文学交流的国际平台。
    “旅美作家CWAA有声频道”自2018年4月开播至今,已录 制上千集协会成员的有声作品。仅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录 播作品就有诗歌149首、散文81篇、随笔82篇、小说86篇、报告 文学11篇、论说文14篇、影评5篇、游记4篇、中篇小说9部62集、 长篇小说10部395集,共计:889集,通过覆盖全球的“喜马拉雅 音频网络”扩大了作品的影响力。
    协会艺委会自2021年创建以来,每年一届,至今已有三届,共完成了十期命题征文、十一期网络论坛,以及本次出版作协文集《心 叙》的编辑工作。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简称UCLA)东亚图书馆于2020年 开始永久性收藏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网站,并于2022年11月设立 CWAA Collection专门收藏美中作协成员的作品,是该馆首次以华 文作家社团的名义设立专项收藏。
    美国《华人》月刊杂志于2022年8月起推出“美国中文作家 协会文学佳作专栏”,每月选登协会成员三篇原创作品。
    经验告诉我们,灾难的暗影并不会掩盖人性的光芒。文学的力 量不仅使我们能够捕捉到灾难时刻的实质与变迁,还能触动更深层 的人性共鸣和文化自觉。《心叙》即是这一信念和追求的见证,是 我们为世界华文文学的兴盛付出的努力,也是对于灾难、人性和社 会多重维度的诚挚探索。
    历史应该得到记录,记忆也应该得到保存。在这个过程中, 千千万万个个体记忆便构成了宏大的集体记忆。我们希望《心叙》 中的作品不仅是新冠疫情的文学回应,更是一次对人类、社会和文化交织复杂关系的深刻解读,为世界文学史上的这一特殊时刻留下 坚实的人文印记。
    为此,请允许我代表作协理事会感谢《心叙》编委会七位成员历 时半年的努力,终于使这本近三十万字的文集问世。也请允许我代表 编委会成员,感谢作协成员的积极配合,确保了文集内容的丰富性和 文体的多样化。当然,我还要以协会主席的身份对赞助这次文集的个人和团体予以最诚挚的感谢,谢谢您们对美中作协的鼎力支持。
    “浪迹天涯寻梦,皈依中文同盟”,让我们携爱同行!

       2023年8月8日于美国加州

 

 

《龙裔文学》集锦0050 《山上有伙儿贼》 梅扬



内容简介:

《山上有伙儿贼》时代背景是民国,以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一对儿跑江湖耍把式的父子,父亲因一土匪头子的戏耍而丧命,作为儿子的我决心为父报仇,于是毁掉容貌上山加入那伙儿土匪。我加入这伙儿土匪后,见识了这伙儿土匪里的各色人,有恶贯满盈、心狠手辣的,也有良心未泯混日子的。遇上了或真或假的友谊,遇上了自己心动的女人,有一段短暂且后果惨烈的爱情。做土匪的过程中,被仇恨彻底淹没的我胆子越来越大,心变的越来越狠,手段变得越来越毒辣,从逃避杀人到被迫杀人再到主动杀人。报仇之时,不仅杀了仇家土匪头子,将仇家的孩子也给杀了,而这个孩子是我上山之后的好朋友小徒弟。在报仇之后,我取代仇家成了这伙儿土匪的头领,在山上有了无上的权力,在山下也成了乡绅富豪的座上宾。在坐上头领的第一个年关,我去山下最大的富户家做客,在宴席之上,我看到了一对儿卖艺的父子,和我们父子当年一摸一样,一样的人,一样的场景,一样的把式,那儿子清澈的眼神唤醒了我的良知,我找回了原来的自己,带着喜欢的疯女人离来了那座山,离开了那伙儿贼。

精彩片段节选:

那是我做大当家的第一个年关,山上也张灯结彩,买了好多的年货,我也让杨先生给他们每个人发点钱,山下有家的也可以回家看看。

那是腊月二十三小年,我和赵二河、赵狗子去了一趟双龙镇,刘富贵请我们到他那儿喝酒,他添了一个弟弟,虽然他老爹早死了,但他五姨娘还是成功地为他生了一个弟弟,确实是可喜可贺。

在刘家我遇上李海山,一见面李海山就对我说道:“兄弟,我们第一次见面我就知道你有胆有识,胸中有大志,非池中之物。”

我不知道一个小小的土匪头算是什么大志,怎么就不是池中之物了,但我知道这是在夸我,我也只能说道:“李团长过奖了,过奖了,我可没李团长那么威风。”

刘富贵说道:“二位就不要这么客气了,都是人中龙凤。”

随后刘富贵把我们让到了酒桌上,一个兵,一个贼,一个财主,这桌酒喝得很有意思。

在喝酒的时候,刘富贵对我们说:“我这儿有个小乐子给二位助助兴。”

刘富贵说完冲他身边的人使了个眼色,那人出去领进来一对父子,那小孩子只有十四五岁的样子,瘦瘦小小的,那当爹得却又显得有点老,五十岁多的样子。

刘富贵冲他们说道:“耍个拿手的。”

那老头笑着说道:“我们爷儿俩给各位老爷耍个胸口碎大石吧。”

我不理解刘家咋代代都喜欢看耍把式,也没想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和我们爷俩当年一样,同样以卖艺为生,同样被招进刘家,等一下他们可能也会有鸡屁股,猪肠子吃,这世界真是奇妙。

等老头躺在钉板上,那少年和一个佣人把石板放到他身上的时候,我有点儿恍惚了,太像了,一切都太像了。

我大概是喝多了,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走到那少年面前,伸手把他的铁锤夺了过来,我拎着铁锤走到石板前,冲躺在地上老头笑了一下,他脸上的肌肉开始扭曲,可能他也想挤出点笑,但是没有得逞,紧接着我把铁锤抡了起来,就在我要用尽全力往下砸的时候我看到了那少年,他正盯着我,眼睛里充满了恐惧,但依然清澈,像一摊无比纯净的水,没有一丝的混浊,这纷乱的世界还不曾在他的眼里留下过多的痕迹。

我赶忙把力气泄掉,铁锤砰的一声砸在石板上,石板顺理成章的裂成了几块,那老头翻身起来冲我一抱拳:“谢谢这位爷。”

我没有说话,又抬头看了看那少年,他的眼睛依然清澈,只是刚才的恐惧已少了许多,我冲他笑了笑,也许这一次我笑得很温和,那少年害羞地低下了头。

刘富贵说道:“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

我说道:“这算啥本事,躺在下面才算本事。”

李海山说道:“那你就躺下让咱们开开眼。”我摇了摇头说道:“不不不不,我可没那本事,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工夫,咱们多赏人家几块大洋是正事儿。”

刘富贵笑着冲佣人说道:“赏他们十个大洋。”

我说道:“再多十个吧。”

李海山:“那我也加十个。”

我们三个互相看了看,然后哈哈哈大笑,当然最后三十块大洋都是刘富贵出的,我和李海山都是拿枪的人,那钱都是只进不出。父子俩喜出望外,那少年脸上的笑容闪着金光,少年没有我当年倔强,当爹的一拉也就跪下了,两个人谢了赏,我让他们快起来,拿命挣的钱为什么还要下跪呢?

我从刘家出来之后没有直接回青龙岭,从刘家带了些酒菜,又去买了很多烧纸和香,我去了白龙岭,去给爹和林贞上了坟,我给两个坟都添了土,烧了不少的纸钱,我希望他们在天上不再受穷,可以过平静的生活。

没过多久,整个县的人都在传说,青龙岭的刀疤张带着个疯女人走了,谁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走,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儿。

作者简介:


梅扬,女,80后作家,中国湖北广水人。热爱写作,创作题材多为小说和电影剧本。

《龙裔文学》集锦0049 《岛情》 陈浩泉


 



【作品简介】

陈浩泉对世态人情及社会现象有特别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他本身的离散经验,与描写对象产生共鸣,所产生的效果更有可信性和说服力。

本书的十五个短篇囊括了多种题材,大多是离散人生的侧面,从中可看到作者驾轻就熟的人物刻画,而离散叙事是他创作的重要特征。书信体的《坟场里的往事》情节层层剥开,引人入胜。

《岛情》展示了作者纯熟的叙事技巧。他通过节奏的转换, 把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转化到具悲剧色彩的道德诘问,映照出人生的残酷与无奈。



【作者简介】

陈浩泉,另有笔名夏洛桑、哥舒鹰、丁维等。先后任职记者、报社编辑、电视台编剧、出版社和杂志社主编等。东亚大学新闻传播系毕业。现为华汉文化事业公司及维邦文化企业公司董事经理、总编辑,香港作家联会前理事、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会长,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副会长。

已出版诗、散文、小说共三十余种,部份作品被翻译为英文、韩文发表与出版。

曾获南昌大学首届中国新移民文学研讨会颁授“突出贡献奖”、加华作协颁授“加华文学贡献奖”、台湾“海外华文著述奖”与加拿大卑诗省政府嘉奖状。其生平被收入《香港文学作家传略》、《中国文学家辞典》、《台港澳暨海外华文作家辞典》、《中国新诗大辞典》等辞书。

 目  录

离散前后:序陈浩泉的《岛情》 梁丽芳

•   I Saw You

•   再见王子

•   鸟笼里的画眉

•   雾水情缘

•   “一生好运”

•   不“特别”的“摩女”

•   租妻记

•   阳光与花苗

•   扫兴的生日会

•   罂粟花

•   玛丽亚的复活

•   向家的姓名学

•   吾老,不被「老」

•   第二次见面

•   他是我弟弟,他不是我弟弟

•   坟场里的往事

•   岛情

•   后记 陈浩泉

•   附录:陈浩泉小说名家点评;陈浩泉著作年表

【书评】

离散前后:序陈浩泉的《岛情》

梁丽芳

我与陈浩泉是在1986年认识的,这要感谢卢因和刘以鬯两位先生。记得那年十二月中,我改完期考试卷交了分数,就离开埃德蒙顿到温哥华与卢因和袁军汇合,一同出发。我们的行程是先到香港与文学界朋友会面,然后直飞北京,参加中国作协为我们安排的两周访问。抵达香港后,我们应刘以鬯先生之邀来到港岛某酒楼,在座宾客都是香港文学的先辈和熟悉的名字,令我这个离港多年的文学爱好者兴奋不已。想不到,在座中一个高个子戴眼镜的作家陈浩泉后来竟然成为我数十年的文友,人生真奇妙。

陈浩泉与家人1992年移民温哥华。 1987年我和卢因成立的加拿大华裔写作人协会(后改名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时,他就成为最早的海外会员了!他经验丰富,很感恩这些年来与他共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举办了不少文学活动。非常难得的是,他百忙之中仍坚持写作,并且不时有新书面世。

陈浩泉少年离开福建家乡到香港,香港是他成长、求学和工作之地。记者与报刊编辑工作使得他对世态人情及社会现象有特别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移民到加拿大后,异地文化的刺激,各种各样的人间悲喜剧,对他来说,都是现成的小说素材。离散作者本身的经验,与描写对象产生共鸣,所产生的效果往往更有可信性和说服力。

这本小说集《岛情》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十五个短篇囊括了多种题材,有寓言意味(<笼子里的画眉>,有幽默<向家的姓名学>),但占更大篇幅的,是离散华人的生活百态及精神面貌,例如:单身移民的无奈(<雾水情缘>), 无法自拔的赌徒(<一生好运>),女留学生打工面临的困惑( <不“特别”的“摩女”>), 为了应付催婚父母聘请女友(<租妻记>),大陆背景移民对唱红歌的各种反应 (<扫兴的生日会>),国殇日对戴花的不同看法 (<罂粟花>),乏人照顾移民老人的悲哀(<吾老,不被“老”>)等等,每篇都是离散人生的侧面。

如何把这些侧面有效地展现,就牵涉到写作技巧了。移民是连根拔起移植他乡,造成的冲击有深有浅, 因人而异。在这些短篇小说中,我们看到作者驾轻就熟的人物刻画,以及他们陷入困境的各种反应与态度。在两个较长的短篇中,<他是我弟弟,他不是我弟弟>以紧凑的节奏,写移民父母为了赚钱留下两个来自不同婚姻的儿子在温哥华,以致陷入小儿子要开刀却无人担保的困境﹔<第二次见面>以平和悲悯的情怀,描述男主人翁与过世的华侨父亲及其第二个家庭之间的关系,令人感动。

第二、三部分,创作于1970年代的<坟场里的往事>及1980 年代的<岛情>两个中篇,可以说是陈浩泉的“少作”。虽然创作地点都是香港,故事也发生在香港,但是,人物在域外发生的事件,也是故事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改变主人翁命运的关键部分,这种离散组成在陈浩泉的叙事作品屡屡出现,成为他创作的重要特征。 <坟场里的往事>中的男主人翁是海员,他与女主人翁的许多来信,紧扣着香港也紧扣着外地,同时进行。男主人翁行程的不确定性,来信的不确定性,令女主人翁生活在期待与焦虑中,而造成悬疑的效果。海员的意外死亡,是小说的高潮,高潮过后,女主人翁的盼望也就结束了。这个中篇小说的叙事设计跟十九世纪西方书信体小说有某些相似,层层剥开,引人入胜。

<岛情>这个中篇展示了作者纯熟的叙事技巧。某画家到香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离岛养病,寄住在一个慈祥老人的家,又认识每周末来探望老人的女儿。他们相识相恋,无风无浪,似乎水到渠成了。无巧不成书,当这对情侣在海边游玩之际,一个女子从游艇跌落海中,画家前去救起的,竟是在他生病之际弃他而去美国的负心旧情人!他对此一直感到受伤和愤愤不平。此时,作者无形之手已经静悄悄地把小说推向一个比较急速节奏的层面。画家去巴黎进修画艺,女友寄钱支持,岂料不久画家没了音讯。究竟他去了哪儿?这个悬疑把故事推向高潮。五年后,女朋友在报上发现,画家回来开画展。她去参观,才知道原来他到巴黎后不久,便和一个法国女子结婚,离婚后回来香港。画家其实重复了前女友的做法ㄧㄧ背叛。作者通过节奏的转换, 把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转化到具有悲剧色彩的道德诘问。人是不可知的,甚至不可救药的,信誓旦旦不足信,被人抛弃者,也会抛弃人,残酷而无奈,这就是人生。

陈浩泉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投入文学创作。在香港时,或许他并不自觉要写离散题材,但是所写的题材及内容却不同程度上与之有关,他移民加拿大后,离散题材更自觉地为之了。这种本人不在离散而写离散的写作倾向或现象,是陈浩泉的一个创作特征,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的人文视野。回望香港,我忽然有了一个醒悟。香港其实是半个离散社会,她本身就是一个大熔炉,她接纳了各个时期来自大陆的同胞,也收纳了世界各地喜爱东方之珠的猎奇者与漂泊难民。我什至认为,陈浩泉的“岛情”,其实纪录了对香港的情,以及离开这个岛之后,在他乡思念之情。

2023年5月15日,温哥华。

(梁丽芳,阿尔伯达大学荣休教授,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创会副会长,现任执行会长)

 

《龙裔文学》集锦0048 长篇小说《无处安放》 李岘



【作品简介】

李岘长篇小说《无处安放》,力图展现“新冠疫情”时期带给人类的焦虑和衍生出来的家国矛盾及种族冲突的现实主义作品。故事以五位生活在美、中不同社会环境里的华人为主线,盘根错节的情节交叉延伸至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呈现出他们在2020年美国疫情严重之时,面对新冠病毒和社会动荡双重囧境下的无所适从——身份认同产生的文化焦虑、代际不同产生的思想分歧、种族之间产生的对立情绪、各阶层和党派产生的不同认知等困惑。五位主人公的个人遭遇,彰显出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宏大叙事,将家庭、社区、国家,乃至全球事件联系起来,观照个体创伤、集体经验和认同构建这三个重要维度,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此唤起人们放弃相互攻击和撕裂、共同面对人类困境的良好意愿。全书共十二章,近三十万字。由美国南方出版社2023年6月出版,全球发行。

【精彩内容节选】 

李沙不知是常年教书站立的原因,还是她十几年做瑜伽的习惯,总之从侧面和背面看她,黄金比例的身段加上笔直的腰板儿,再加上后脑勺高高束起的“马尾头”的发梢在白色运动服的衣领上晃来晃去,竟也晃出几分青春的朝气。不过正脸看她的时候,尽管半张脸都被口罩遮住,横贯在前额的几道抬头纹和眼角上若隐若现的细小皱纹还是能看出岁月不饶人的痕迹。特别是白色口罩遮住了鼻子和嘴巴之后,眼睛便成为脸部最生动的部分,成倍地放大了目光中混杂着人生积淀下来的厚重感,仿佛像一层层薄雾把喜怒哀乐叠加在一起,如大树的年轮清晰却胶着在一起,难以轻易判断出她的实际年龄。

毕竟六十岁了,属于这次病毒感染的高危群体!

想到这儿,李沙身不由己地把脖子又往衣领下缩了缩。她懂得郭燕说的心里像堵了鸡毛那样难受的感觉。那是一种吐不出来、咽不回去的窒息。

薛大鹏稀疏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的一副金丝边眼镜使他既有学者的风度又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老年迟暮,加上一辆旧车和一个过气的IPhone6苹果牌手机,尽管他在通话时显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但是当他关上手机开车前行的时候,挺直的腰板弯了下去,苍白的脸上是无神的目光。

歌声加深了薛大鹏内心的孤独感——他喜欢教堂唱诗班的氛围,喜欢教友之间相互称做弟兄姐妹的亲密关系,喜欢教会给他一个家的感觉。然而他离开了那里,因为对他来说,那里是肉身的避难所,他的精神依然在流浪。他以为在民主党“蓝营”党部做义工时找到了精神归宿,即使是因为疫情他常常是在家中给投票人打电话或发邮件,他也会觉得自己跟 “蓝营” 成千上万的支持者们在一起主宰着美国大选的政治走向。然而随着他退出教会、结束了大选义工的工作,他突然找不到自己每天起床、刮胡子、穿衣服出门的动力。

我为什么要来?为什么还要见李沙和向红?难道我受到的羞辱还不够吗?

他再度感觉到旋转在自己神经细胞中的黑洞又开始逼近,使他犹如被钉在了车座上,既无走向候机室的愿望,也无驱车离去的动力,只是坐在灯光昏暗的停车场里发呆。手机上的黑屏变成了那个像幽灵一般缠绕着他的黑洞,正悄无声息地向他靠近……他害怕黑暗,可是一种近乎于无形的漩涡正在一点一点地把他推入黑暗的隧道。

向红在迈克家前院的铁艺围墙外面,推着一大一小的旅行箱来到路边,她和李沙约好五点在这里见面。街道上很安静,没有行人也没有车辆,只有一栋栋独具风格的豪宅和占地面积很大的花园在这片山顶上彰显着霸主的地位。她突然间觉得自己像被驱除家门的流浪者,又好像刚刚来到异邦的外来客。

尽管南加州的冬天不会太冷,但是早晚温差大,晚风还是吹得她浑身打颤。触景生情的自怜和肉体上承受的寒冷,加深了向红此刻的内心挣扎。

她原本打电话给李沙说帮她带东西回国只是借口,而再见李沙的目的是要实现自己上次没有达到的目的。那个目的就是要把她偷拍到李沙和薛大鹏在一起的照片变成一张机票,一叠让她用信用卡支付的机票钱!

向阳原本是想起身上厕所,可是看到小兵聚精会神地在电脑前工作,她就不忍心再叫孙子帮忙。也许是尿憋得不舒服,她翻来覆去地调整自己躺着的姿势还是不行。她抬头看了看床头墙上的钉子挂着的吊瓶,还有小半瓶药水在不紧不慢的滴答着,她索性拧快了速度。为了忘记尿意,向阳重新点击了“大鹏说事”,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郭燕的女儿立志缠着纱布的脸,嘴里不由自主地嘀咕了一句:“唉,这向红干啥去美国找罪受啊!”

郭燕:雪花覆盖的大街上站着一排排身穿藏青色警服的警察们,他们像一条巨龙驻守在街道的一边,蜿蜒着从一条街延伸到通向大教堂的另一条街道。

“Over twenty thousand poli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say good-bye to James.(有两万名警察从美国的各地赶来向詹姆士告别)” 开车的Jane试图用最简单的英语向郭燕做着解释。虽然郭燕只听懂了James是詹姆士,United States是“美国”这两个名词,但是她还是一个劲儿地点头表示明白。

随着警车的移动,她看到纽约第五大道整条大街的建筑上都井然有序地挂上了美国国旗,国旗下是一层又一层的警察队列。

当Jane的警车路过队列时,所有的警察都举起右臂向她们致敬。

郭燕的眼睛湿润了,她多么希望自己的女婿也能看到这一幕啊!她把孙子小王子抱到车窗前,让他向那些站立在风雪中的警察挥手致意。

……

悲伤的音符如同一股巨大的情感洪流,瞬间席卷了整个大教堂;深沉的音色宛如寂静的森林中低吟的风声,给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空灵的声响如同一颗颗沉甸甸的泪珠,滑落到伫立在教堂内外的人的心灵深处。

郭燕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大教堂的,也不记得后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只是依稀记得麦克风前面不停地有人上去发言,事后立志告诉她市长和警察局长都在演讲中肯定了詹姆士的人生,这时她才后悔自己没有用手机把那么隆重的场面录下来。

【名家推介】

李岘的长篇小说《无处安放》,敢于面对现实中的重大事件,以五个华人小人物的命运牵起疫情期间的时代叙事,力图以个人的创伤去抒写社会、族群、党派的撕裂和所筑起的鸿沟,表达出如何通过集体经验和文化经验去填平这些鸿沟的美好愿望。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作者通过文学形象的艺术表达,再现了特定时期的这种痕迹,为世界如何建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一个艺术家的精神探索。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顾问、中国文艺评论(暨南大学)基地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蒋述卓 

《无处安放》是一部望穿秋水的作品,也是一部仰首问天之作。2020,你是人类的黑色记忆,你是多少人心中的痛。在那些用泪水和恐惧浇灌的日子里,我们都经历了什么,无论是集体的记忆,还是个人的记忆。疫情改变了一切,也改变了所有的人以及他们的命运。时光虽然流转,但却无法告别这场旷世的灾难!作家李岘用她鲜活饱满的笔,“独自站在爱与痛的边缘”,用文学的力量让历史记住了那些可怕的撕裂和对立,尤其是那些淹没在时代洪流里“无处安放”的小人物,写下他们暗哑的灵魂,警醒着未来的世界。         

 ——海外文学评论家、欧美影视协会会长 陈瑞琳

李岘是一位多才多艺、充满创意、勤奋努力、永不言倦的时代女性。她在写作、影视、敎育等多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也是北美华文文学的重要推手,对海外华人艺文界贡献良多,令人敬佩!如今,李岘的新著——长篇小说《无处安放》即将面世,这是她一部具雄心魄力,书写新冠疫情大时代事件的重要作品。病毒的世纪浩劫仍未完全过去,这部紧贴时代脉搏的小说,值得大家期待。

——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会长、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副会长 陈浩泉

【作者前言】

时代的一粒灰

李  岘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我在2020年对横扫全球的新冠肺炎恐惧过,对美国的种族冲突困惑过,对社会的动荡茫然过……为了抖落心灵上沉重如山的这粒灰尘,我独自面对电视新闻咆哮过,面对家人怒吼过,面对思考哽咽过,然而新冠病毒却在不停地变异中延伸到2023年才悄然退场。

这期间我曾无数次落笔,想把自己的感受和所见所闻通过文学形式呈现出来,但是如何认识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带给全人类的灾难,我就要跳出“自我”,借助小说文本,通过群体形象,展现出疫情时代带给人类的焦虑和衍生出来的家国矛盾及冲突。

在创作中,我没有让这部长篇小说横跨三年疫情,而是起于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美国,止于2021年新年到来之际也没有结束的疫情。但是,这部书前后写了三年,也算是在疫情期间沉淀了三年。期间三易其稿,更换了三次书名,最后才明白为什么要命名为《无处安放》。

书中的故事以五位生活在美、中不同境遇下的华人为主线,通过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将故事情节交叉延伸至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呈现出华人在2020年美国新冠疫情严重时所经历的由新冠病毒和社会动荡双重袭击下的囧境:身份认同产生的文化焦虑、代际不同产生的思想分歧、种族之间产生的对立情绪、各阶层和党派产生的不同认知。尽管人物和情节属于虚构,但是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和细节描写尽量做到真实。

曾经有文学评论家说“创作者应该有能力用一句话概括出他或她要在作品中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我曾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于几十万字的文学作品更不可能。然而完成了这部书之后,我发现自己可以用“独自站在爱与痛的边缘”这十个字来概括全书。

也就是说,面对集体记忆,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个体生命的体验;而对于个体的遭遇,又代表着时代和族群的共性。不论我们是否愿意面对,2020年生活在美国的华人,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新冠病毒的威胁和社会动荡带来的双重压迫。

书中的五位主人公李沙、薛大鹏、郭燕、向红和向阳,是我三年前出版的长篇小说《微时代VS青春祭》中的主要人物。《无处安放》延续使用了这五位主人公和他们相关联的人物和背景,但是中心事件完全脱离了上一部小说的故事情节,让相识了半个多世纪的五位主人公,在人生的阡陌中再度遭遇到2020年新冠疫情带来的人生挑战——

曾经在美国做大学教授的李沙,放弃了教职帮助丈夫扩建律师事务所,刚刚投入了资金便赶上了疫情。“居家令”不仅使他们的业务受挫, 并且在如何处理疫情期间的社交活动及个人感情方式上产生了对立的情绪,动摇了他们相濡以沫三十年的婚姻根基。

曾经是美国生命科学家的薛大鹏,因“商业间谍罪”在中美两国都找不到工作,却因疫情参加了“纽约医疗志愿者”团队而被原公司聘请为高级科学家研发新冠疫苗。然而最终他还是在职场和理想中幻灭。

曾经是五人之中唯一没有“返城”而留在“北大荒”的郭燕,却因女儿博士毕业后在美国成家立业而移居纽约。然而她刚刚与任职纽约警察的黑人女婿相处和睦,女婿却在执行公务时被枪杀,使她再度面对女儿孤儿寡母的悲惨遭遇。

曾经利用婚姻关系获得在美国居留权的向红,在疫情期间游走于前夫、前男友和单恋了半个世纪的梦中情人薛大鹏之间,在口罩贸易的惨败过程中,她在金钱和尊严、世俗与自我、虚伪与真情之中伤痕累累。

曾经与双胞胎妹妹向红都是中俄混血的向阳,经历了从“北大荒返城”到“下岗女工”,再到自由市场叫卖的小商贩,原已因生活的磨难看不出昔日的美丽,又因儿子贪污入狱、孙子在美国留学高中没毕业就回中国待业、与妹妹联手助孙子创建口罩生产线失败后,不堪于经济、肉体和精神上的多重压力,最终被疫情击倒。

五位主人公看似在友情、爱情、亲情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中承受着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人生动荡,实则在全人类都要面对的新冠病毒面前,他们每个人都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他们的命运与家庭、种族、国家、阶层和政治理念密切相关:一个小小的口罩就将美中两国的疫情、民情、商情、人情和国情纠葛在一起,使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成为一个集体的记忆;一句“Black Lives Matter”的口号就可以使美国社会处于“打砸抢”的状态,让经历过中国“文化大革命”的一代人惶恐于今生还要再经历一次美国的“文革”;一次总统竞选就能使“归化入籍”的美籍华人在两党之争中成为“马前卒”或“边缘人”;一个理念也能使家人和友人反目为仇,造成家庭、社团和社会形成人与人对立的局面。

全书共十二章,一百一十节,近三十万字。

在创作方法上,我试图运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关照众多人物的性格特质;通过人物的肢体语言和对白呈现出行动进行时的客观视觉效果;以意识流的形式突显出人物内心独白的主观认知;以场景转换的形式结构章节;通过五位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强化故事的戏剧性和张力;透过“抽丝剥茧”的人物关系和情节走向,将暗流涌动的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简言之,本书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希望能够通过小人物的命运展现疫情时代对人类生活常态的袭击,通过特定历史时期的宏大叙事,用文学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观照个体创伤、集体经验和认同建构这三个重要维度,期望人与人之间能放弃彼此的攻击和群体的撕裂,共同面对人类的困境与危机的良好意愿。

《无处安放》目录:

第一章    雄关漫道,隔着距离问候

第二章    小小寰球,一万个理由够不够

第三章    暮色苍茫,颤抖的心更加迷茫

第四章    生死攸关,空中的一缕长线

第五章    只争朝夕,是否还有奇迹

第六章    横空出世,不堪回首的事实

第七章    弗远无界,爱在痛苦中龟裂

第八章    求其友声,信仰是爱的忠诚

第九章    天涯孤旅,成长更加无语

第十章    万户萧疏,拿什么与你相处

第十一章  西风漫卷,心痛得无处躲闪

第十二章  谁主沉浮,是行者无疆的孤独

【作者简介】


李岘(Maria Lixian Gee-Schweiger)美籍华人、文学博士、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创会主席和现任主席。移民美国前,曾在中国黑龙江省电视台任电视剧责任编辑、编剧十一年,先后编辑、撰写了几十部集电视剧、电影、电视专题片及文学作品。1987 年加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黑龙江省分会。

1992年移民美国后,先后或同时执教于美国多所大学二十年,担任过全美华人文教基金会理事长和暨南大学客座教授。在此期间撰写出版了长篇小说《微时代 VS 青春祭》《跨过半敞开的国门》,文集《李岘视点》《飘在美国》《感受真美国》,教科书《美国律师说汉语》等专著。编导制作了十二集电视纪录片《飘在美国》、编剧二十集电视剧《律师楼的故事》。主编文集《心旅》《心语》《心叙》。参与编撰《共和国同龄人大典》《南加州三十年史话》。著有《美国加州地区华语使用状况研究》《浅析电视语言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等理论专述。在中、美以及港台地区的报纸杂志上发表过近百篇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并荣获十三项奖。是首位华人荣获“第六届美国亚裔传承奖媒体和影视奖”。2023年长篇小说《微时代VS青春祭》荣获“第二届世界华人影视文学奖”。

 

 《龙裔文学》集锦0047 《你正美好,何必彷徨》 张敏芝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为熟女定制的书。

所谓成熟,是清晰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懂得处理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理解别人、体谅自己,张弛有度、进退自如的生活状态。

而美,是身心合一、平和自信焕发的光彩,是不矫情做作的自然舒展,是懂得包容、学会了宽恕,练习更正和放下的慈悲心怀。

芝麻试图写出这其中的丰富与荒芜,挣扎与重生,焦虑与平静。我知道,你们淡定的外表和激越的内心戏中间,有时光在捣蛋。

日子粗糙了又温柔,梦醒来了又继续,爱火熄灭了又燃烧。

只要你愿意,生命随时都可以出彩,岁月纵使老去我们的皮肉,骨子里仍然可以忠于好奇,力葆新鲜。

所谓更好的自己,未必是新破多少记录,又超过多少人,而是自我接纳、欣赏自己,体谅自己曾经虽然失败但曾努力。

精彩内容节选

旧时光里那么多未完成、来不及、太可惜,有那么多委屈、抱怨、追悔、遗憾,你看不惯,觉得自己不够好,总是不够满意。

你已经习惯苛求自己不断前进,用新自己和旧自己PK(比试),像陀螺一样永不停歇。

为了变成“更好的自己”,每一回成长,你都大义灭亲,把上一个自己摁倒在地,敲打、否定、批判,以寻求突破、试图蜕变的名义。

成熟不是懂的足够多,成功也不是多赢一次。当你爱自己日渐老去的容颜,享受所做的事情,不纠结自己犯过的错,放过当年爱的人,和自己的身体及精神握手言和、灵魂安宁,世界太平,你才会通透放松,如释重负,活得舒心。

你有一个最持久的对手和敌人,TA如影随形,就是你自己。你和自己的关系好不好,几乎决定了你会过得怎么样。

当你不满意你头上由时间漂染的几根白发,讨厌岁月在眼角雕刻的几条细纹,感慨旧情史始终放不下,追悔感叹自己为什么那么傻时,你孜孜不倦地和自己对抗,心里那个缺憾总是填不上,就很难感受到平和喜悦,幸福恬然。这个时候,生命开始了下半程,你重新认识、评估、期待自己,轻灵而充盈,是时候重新遇见自己,找到自己了。

当你信自己、爱自己、做自己,不再那么年轻的你,外表看起来没什么大变化,内心却有重生的喜悦。余下的日子,都是美好。

有些割舍不下的感情,那个已经远去的背影,那些已经明明白白决绝的话,已经清清楚楚翻了脸摊了的牌,明知道无法挽回却又总不死心的幻想,就像在书架上的旧书,不找时间清理出去,新的情感就总是没法进来。

不通则痛,感情也是这样的啊。只有整理好了过去,腾好存放未来的空间,未来才会不踌躇地到来。每个人的心也像房子,空间总是有限。

我们容纳不下那么多人,不能同时干很多工作,无法踏进同一条河流,感情、事业、家庭都无法并联,我们只能一个一个按顺序、有规则地把它们放在一定的位置上。

作者简介



张敏芝,曾用笔名芝麻。生于长沙,毕业于湖南文理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获文学学士、理学硕士学位。著有《不是闲人》、《你正美好何必彷徨》、《在这繁华世界里我只要刚刚好》等书。2022年获南加州高校联盟《美国故事》征文一等奖,奇诺岗华美协会第六届中文征文比赛三等奖,2023年获纽约法拉盛诗歌节二等奖。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海外文轩会员。

推介文章

她是芝麻,用文字给你惊喜的无龄女子,她的文章写出了女人们"20、30、40"的不同感触。20岁的你,从她的字里行间读出通透的处事之道,娓娓道来,不偏不倚;30岁的你,从她的身边故事咂摸出麻辣鲜香,嘎嘣爽脆,直呼过瘾;40岁的你,蓦然发现,原来她是你身边那个相见恨晚的贴心闺密,吐真言说实话,会心一笑,都在这本温暖的书里。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李筱懿

怎样的蜕变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一次见芝麻,就约在她办公室不远的餐厅,她形色匆匆地过来,发间已有银丝闪现,语速极快。

第二次见面是在晚上的咖啡厅,两个人聊得热火朝天,看得出她下班后的疲惫,但聊完后她还是坚持要把大肚婆的我送回家。
    再见一次,是在西西弗书店的咖啡馆,她整个人明显明朗起来,虽然白发看起来更多了。一见面,她就笑着说:“我这一次是差点死掉。劫后重生,干脆头发也懒得染了。”我大惊,问怎么回事。她说晕倒在办公室,醒来后自己挣扎着到医院看急诊,住院。两年时间,已然是一个全然的新生,她推广食素,变身运动达人,日益从重度失眠中摆脱出来。

我相信,没有这么一个经历转折,不会有这一本书。我们在一起聊天,很少聊感情或者家庭,多半是聊到文字。

她有一个多年的文艺梦,只是这么多年,时间精力都给予了家庭、孩子和工作。人到中年,这个梦仍植根在心中,不仅没有熄灭,火苗反而愈加蓬勃起来。我想,这样不死的梦,才能被称之为梦想。我觉得,她可以写的东西很多——美国,英国,后来又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世界……但在她心里,这些似乎都不值一提,去过大半个世界又怎样,还是各种烦恼和困扰。

我们这样的人总是奇怪的,他人以为你身上闪闪发光的地方,自己偏偏就不愿意看到也不愿意承认。因为,对自己极为苛刻,身边又太多优秀的人,所以太难觉出自己有何与众不同、出类拔萃。所以我们俩最有共同认知的地方,就是感觉到这种苛刻给自己带来的身体僵硬,以及睡眠困难。

在等待去柬埔寨的候机室里,我再次见到她,红色衬衣扎在牛仔裤里,白色檐帽,哇,完全的焕然新生。我打趣,敢把衬衣扎在牛仔裤的中年人,一定是自信的,因为我多少年都不敢这么穿了。

这种新生,是运动带给她,更是思维的柔软带给她的。她说她也有过愤愤不平的时光——付出和得到之间的差距有点惨不忍睹,可当窒息在办公室、再躺在医院的时候,当下就觉得——任凭你们去争去抢吧,我妥协了。

不放过自己的苛刻,会把自己变得像陀螺一样停不下来,可偏偏还得不到价值的肯定,因为,这世间的许多事,没有了你,也不会垮塌。

人总是需要留给自己余地去活出自己的,否则别人看不到你在哪里,你已淹没在了凡尘琐事里,淹没在了别人对你的需要里。

这是我从她的文字里,从她整个人的状态里,深深感受到的,是她的半生经历所得吧。她还是那样麻利的湘妹子,只是变得更加爽朗。

我跟朋友们笑谈,出去旅行一定要找芝麻,因为她端着镜头会一直不停对你说,对,就是这样,好美,哎呀,太美了。那一刻,你简直感觉女神附体。

就因为这样,在她的镜头里,我有一张少见的大笑的照片。我们不是时时经常见面,但这样反而好像更容易发现时光在对方身上的留下的印记、带来的转变。

我相信,再见面,她会是那个更美丽更好的自己,不管怎么样的人生,当你不较劲的时候,它反而再不能欺负到你了。

《龙裔文学》集锦0046 长篇小说《纽带》 强颂今


作品简介

《纽带》是作者继2021推出长篇小说《留美色戒》以后,向读者贡献的又一篇力作。六十三万字的《留美色戒》,以批判为主线索,无情地揭露留美学生中某些败类的种种恶行。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北京人在纽约》。而《纽带》则以歌颂为主旋律,弘扬的是时代正气-中美两国合则双赢。

一般来说,孤儿是被一个有夫有妻的家庭领养的,而且领养来的孤儿大部分是健康的。可是,《纽带》的主人翁佩西领来的却是一个严重兔唇的名叫凉花的五岁女孩。佩西未婚,三十刚出头。这就非同一般了。非同一般的事情必会带出非同一般的故事。

《纽带》要说的就是这样的故事。佩西为什么要带凉花来美国?佩西生了自己的女儿后,凉花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当凉花知道自己是拾来的,她和妈妈佩西会有怎么样的反应?凉花的亲生父亲找到了吗?最后凉花不负众望,在研究人体免疫力方面有了划时代的突破,战胜了人类的第一号杀手-癌症。这项科技壮举归功于美国还是中国呢?最后,上海的女儿‐华旗银行行长-佩西给了一个怎样的答复呢?

《纽带》围绕着这些问题,用事实作答,用感情解题,娓娓道来的,催人泪下。

精彩节选

当天的颁奖仪式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隆重举行。晚上七点开始的典礼,五点就有人入场,3625个座位,七点不到,便座无虚席。观礼者太想近距离目睹凉花这位时代英雄的丰采,倾听她的获奖感言。

七点准,仪式正式开始,《星条旗》国歌奏响后,阿拉斯克斯基金会主席以高亢的语音,以自豪的语气向与会者,向美国人民,向全世界电视机前的观众介绍了科学家凉花,评价了凉花对医学界所作的贡献。

最后他把这个贡献提升到国家的高度,他说,这是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对世界作出的最大贡献。《柳叶刀》的这句赞美词被主席拿来直接用了,只是主语换成了美国。凉花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被请上主席台,千百双眼睛“刷-”,集聚在她身上,她是那么自信,那么优雅,那么大气,今天凉花穿一身大红的长裙,脖子上扎一条鹅黄色的丝巾,腰间挽一条金色的腰带,身材婀娜,风姿绰约。她仍然梳着两条长辫,留海依依,眉毛弯弯,细长的眼晴,高挺的鼻梁,精巧的双唇,一笑一颦尽显女科学家的风度。

自古英雄出少年,似水红颜惹人怜,这两句在中国已传诵千百年的古诗,必将成为2022年世界性的名句。凉花用双手接过主席捧来的奖杯,在全场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她把奖杯高高举起。她开始发表获奖感言。她亮出年轻人清脆的嗓子,她的英语非常流利,她说,在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妈妈,是妈妈把我从上海的孤儿院领到美国,治好我的兔唇,一路培养我长大成人。观礼席上传来一片窸窣声,兔唇这词不胫而走,前排的人睁大眼睛,后排的人提起望远镜。领奖台两边的宽幅巨型电视屏幕,被凉花面容的特写镜头占满。立刻,这个特写镜头传遍全世界。

太多的人想在美丽的凉花脸上找到兔唇的影子。可是兔唇早落进历史的尘土中,怎么还能找到,只听整个大剧院,传出一片感慨之声。

凉花有点尖的嗓音在宫殿般的大剧场回荡。她说,刚才有记者问我,我力量的源泉是什么?女士们先生们,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会相信,在我二十岁之前,我所有的动力是,为了不被第二次抛弃,什么事我都要争第一。妈妈,感谢你,没有抛弃我。你的千辛万苦,你的无微不至,造就了今天的我,妈妈,这座奖杯是给你的。说到此,凉花的话音里已溅出哽咽之声。

佩西坐在第一排的贵宾席上,她忍了一天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母女俩泪眼相望,激动得都说不出话来,她们的激动情绪也感染了全场近四千位观礼者,唏嘘之声不绝于耳。为了不被抛弃而努力,多么现实,多么结实,然而又是多么悲壮多么豪壮的努力,它正应了中国老祖宗传下来的古话,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

二十多年来,凉花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事事争先,处处不落人后,终于从一个兔唇女成为近代科技界最耀眼的新星, 从一个被世界抛弃的孤儿成长为拯救世界的英雄。人类历史上还有比这更励志的故事吗?这太震撼人心了。那持续足有一分多钟的、差点把大剧院的屋顶掀翻的掌声扬起了观礼者献给佩西和她的女儿凉花最热烈的赞美赞叹和赞歌。

作者简介

强颂今,又名强颂锦,笔名厚道人家。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终身会员,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会员,星岛日报周刊《国家记忆》和《美利坚见闻》专栏作家。从2015年起,发表了200多篇小说、散文和随笔等,主要有长篇小说《追踪地沟油》、长篇游记《我在西班牙看斗牛》、中篇小说《钉子,钉子》等。2021年11月出版了六十三万余字的长篇小说《留美色戒》, 2022年出版长篇小说《纽带》。电子邮箱:sjqiang268@gmail.com & 1489273327@qq.com

 

评长篇小说《纽带》

刘荒田

长篇小说《纽带》从头到尾叙说的是“领养”,在我的阅读范围,它是这一题材的海外第一部。

我关注领养已超过20年。早在2002年,应广州发行量冠全国的人文杂志《人之初》(每期印数一百万)之约,我和旧金山一位从事幼儿教育的文友合作,查阅大量中英文资料,撰写题为《黑眼睛女孩和蓝眼睛妈妈——美国人越洋领养侧记》的长篇报告文学,作为该刊某一期的头条。两年后,我飞赴江西南昌参加笔会。下机后,在大厅等候主办方派来的车子。一群同机的美国人也在等接机者,我和其中的几位聊天,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一致——为了“领养”。要么去孤儿院物色孩子,要么已选好,这一次去完成法律手续。一对中年夫妇,都是律师,带来两个亲生孩子,他们要领养的一个手脚有残障的女婴。给我看了照片,把我感动得泪流满面。一个星期后,我从同一机场离开,在机场候机室看到另一群回家的美国人,多数带上领养的孩子。原来,南昌,在那年代是全国闻名的“领养之都”。从此,陆续从媒体读到带纯粹中国血统的孩子在新大陆成长的故事,一次次地想:跨国领养这大题目下,蕴藏着多少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故事,除了新闻记者,海外作家们似乎鲜少触及。不能说他们对此视而不见,不是谁都有条件、有能力写得出,写得吸引人。

如今,有人写了!强颂今先生是不二之选。

天降大任于斯人。斯人应是这样的:在中美两国都生活过较长时间,中英文俱佳,已建立以基督教教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以上三条用来托底,还得加上一条:对特定题材结缘甚深,于来龙去脉了如指掌。鉴于现代社会分工的精密,不可能产生巴尔扎克一般的百科全书式小说家。强氏的强项恰在这里:他退休前是美国联邦政府属下的资深移民官员,执勤于旧金山国际机场海关。被领养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养父母进入国门,他是负责面对面审查的。新冠疫情流行前,美国的家庭从亚洲国家领养的孤儿,平均每年为一万名,其中来自中国的占了七成。而旧金山机场是主要入口之一。第一手材料加上后续跟踪,使他积累了大量原始素材。同理,长篇《留美色戒》原汁原味的魅力,在于任职海关,与数以万计的留学生打交道过程中,练就把人“看透”的本领。我知道强颂今这名字,是今年夏天。美国几个华文写作团体为强氏甫出版的长篇小说《留美色戒》所举办的云上研讨会,我参加了。因此前从网上读到关于这本书的推介,很是好奇。会上的主题发言很有深度,交流也热络,广获好评。一个月过去,我去旧金山唐人街一家餐馆参加一个新闻发布会,竟遇到他。“云会”的参与者来自全球,我一直以为作者远在美国东海岸,不料和我一样,住在滨海的日落区,只隔数十街区。他当场把两大册签名本送给我。从此成为朋友。几次深谈,让我明白他的生活道路,教育背景。如果说,来自现实的素材库存,是初步的,那么,使他脱颖而出的,是悟性,是才气,是思考的深刻和敏锐。于他,文学生命不同凡响的生机,是两个国度、两种语言、两种乡愁赋予的。他的实力,我从六十多万字的《留美色戒》,以及他在《星岛日报》开辟的《国家记忆》专栏已领略。而刚刚完成的《纽带》又上一台阶。读了它,我可以回答一个问题:《纽带》值得阅读吗?完全值回票价。被领养的孩子到了陌生的国度,并不像童话里千篇一律的结尾:从此过上快乐的生活。他们的人生漫长,其间不乏冲突和事故。本书的主人公——凉山孤儿凉花,从出生起就是兔唇。以她为中心的故事如何发生,如何推向高潮,如何结局,悬念环环相扣。凉花的养父——出身于四川深山的博士朱家琪;养母——美国人佩西。从这两个年轻恋人和凉花的遇合,到他们行将结婚之际,因登山出意外,朱家琪为救佩西而身死。这是大戏的开场。接下来,一波连着一波,教你无法放下。且举具戏剧性又合情合理的一节:凉花在美国求学,努力奋斗,成绩优异。可惜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症,唯一的办法是骨髓移植。然而她是孤儿,无法找到嫡系亲属做骨髓配对。她的生命只剩两个星期。负责找凉花的亲生父母的向森林,失败了一次又一次。在最后四天中,近于绝望的向森林只好去医院化验自己的血液。奇迹出现了,他的骨髓和凉花完全匹配,凉花被救活。原来,向森林是凉花的生父。阴差阳错,害苦了父女。“机关”在哪里?读者且去自行发现。通观全书,出其不意的奇情与司空见惯的日常交缠,人性的至善与丑恶的混战,两个国度商场的过招,爱情的峰回路转,亲情的熨贴,灵魂的救赎,这些教小说“好看”的元素无不具备。

教我感动良久的,是结尾的诗性隐喻:获得博士学位的凉花和她的团队在人体免疫力研究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征服人类的第一杀手——癌症。在颁奖典礼上,记者问凉花:应归功于生她的中国,还是养育她的美国?她这样回答:两个国家。被领养的孩子,不就是两个伟大国家的“纽带”吗?

2022.11.30于美国旧金山

作者简介:

刘荒田,著名散文家。已出版散文随笔集37种。2009年以《刘荒田美国笔记》一书获首届“中山杯”全球华侨文学奖散文类“最佳作品奖”。2013年,获北美《世界华人周刊》、华人网络电视台所颁“2012年度世界华文成就奖”,2015年获“新移民文学笔会”“创作成就奖”。2011年,获新疆“爱情亲情散文大赛”第一名。获《山东文学》杂志2015年度“优秀作品奖(散文第一名)。小品文集《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入围2019年“花地文学榜”年度散文。2017和2018年两年均进入三大文摘杂志(《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最受欢迎的报纸作者”前十名。

 

 

《龙裔文学》集锦0045 长篇纪实散文《穿越生命》 袁瑞珍



 

《穿越生命》内容简介:

《穿越生命》是一部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而写成的长篇纪实散文。文章以外孙女璐璐患白血病为主线,描写了继父、生父、母亲及医生、护士、亲友、老师、同学及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用爱,温暖和挽救孩子生命的真实故事。这是一篇凭借作者凄美的文字,把自己的体验注入到读者心灵深处的作品。文章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让人在读这篇感人至深的长文时,与作者一道既无法回避,更无法释怀地经历了一次感情的熬煎,从而体验到人间大爱从外孙女璐璐心灵上穿越,从或远或近的人群中穿越,让“核心人物”、“外围人物”和读者都分享到一次爱的温馨,接受了一次人间大爱的洗礼,使真诚、善良与爱,在悲痛中净化着人的灵魂,让人性美熠熠生辉,让超越世俗与人性狭隘萎缩的大爱震撼心灵。《穿越生命》虽然写的是一个家庭遭受重病袭击的情况,但折射出的是人性的良知、社会在应对这种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整个作品是用充满感恩的笔触讴歌超越亲情、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表现了人性之美与爱的伟大,凡看过这部作品的人,都会为那种超越世俗狭隘的大爱而感动。所以作品一经问世,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得到读者的好评。《四川文学网》、《江山文学网》等文学网站都予以转载,并在中国成都召开了多次作品分享会和作品研讨会,很多评论家、作家和读者认为这部作品贴近生活,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反映了人性中善良与爱的力量。不少读者阅读了这部作品后,曾感叹和提出作者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但为什么还是要写的问题,作者的回答是:因为亲身经历的这件事太刻骨铭心,人性需要柔软、温暖的东西,特别是在这些年中国人普遍追求物质层面的东西,人心也变得麻木、自私的情况下,有这种责任和义务把作家对生命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善良、人性的光辉、孩子的坚强以及环保的问题、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遭遇重病袭击后所面临的困境、医患之间的矛盾和关系、人与人相互之间的理解等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东西表现出来。《穿越生命》通过描写的所有的人和事,表达出一个主题:既“爱能穿越生命,一旦我们把爱、真诚与善良给了别人,自己也会收获生命的美好!”

 

《穿越生命》精彩片段: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为璐璐——这个坚强的小生命,举行了一个简洁而隆重的葬礼。她所有的亲人和我们最好的朋友都来为她送行。

黑色的大理石墓碑上雕刻着“爱女张璐璐之墓”,左上角有璐璐的彩色陶瓷遗照,遗照下雕刻着一个芭比娃娃图案,中间刻着生卒日期,墓穴的盖板上雕刻着我们的纪念词:“怎么爱你都不够,一片深情付苍穹。”

在墓碑的上方,一颗长势健壮的香樟树,如伞的树冠将墓碑笼罩在浓荫之下,墓碑四周摆放着盛开的鲜花。

下葬仪式开始时,现场一片静寂,突然凭空起了一阵大风,天色瞬间黯淡,树摇叶动,风声大作。10 分钟后风停,陵园又恢复了春日融融的样子,阳光洒满园区,植物和花草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所有在场的人无不称奇,都说这是老天在告诉我们,我可爱的小孙女已经成为小天使,被这一阵风儿托起扶摇直上天堂,而我们对她永久怀念的词句:“怎么爱你也不够,一片深情付苍穹”似乎正应对了当时的奇观。

紫影手抚着墓碑上璐璐的遗照,再一次泪流满面,她怎么也不愿相信,女儿已经与自己阴阳两隔。泪眼婆娑中,女儿乖巧可爱的模样似乎触手可及,她的记忆再次回到与女儿作最后诀别的时刻: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里,女儿躺在一个精致的木匣里,她是那么漂亮、那么可爱,鲜红晶莹的嘴唇,洁白可爱的面容,两条漂亮的小辫上扎着美丽的发结,头发两侧各别着一枚粉红色的发卡,身上穿着白色荷叶花边衬衣,外穿 一套粉红色的公主装,下身穿着一条黑色带粉色小圆点的打底裤,脚穿公主绣花鞋,还有个她最喜欢的芭比娃娃蝴蝶仙子和玩具陪在身边。其神态如熟睡般安详,如生前般栩栩如生。紫影看着女儿的脸,眼睛怎么也舍不得离开,心中的情感如潮水般涌来:好漂亮可爱的小天使啊,你一路走好,到天堂快乐地生活吧!那里再也没有学习上的负担,再也没有成长的烦恼,再也没有疾病的困扰与折磨,再也没有治疗疾病所要忍受的各种痛苦!我的女儿,从此你就在天堂做你喜欢做的事,看你喜欢看的书,唱你喜欢唱的歌,跳你喜欢跳的舞,弹你喜欢弹的琴,健康、快乐、自由地在天堂学习、玩耍、生活!可是你不能忘了妈妈,你一定要兑现你离世前对妈妈许下的诺言:“我要变成小奶娃儿来投你的胎”。

妈妈宁愿相信,在你的生命之花枯萎的时候,你的花蕾里一定会跳出一个聪明漂亮的婴儿,小小的掌心里托着此生无法圆满的念想,用你最纯的希望滋养,然后再回到妈妈的腹中:那是又一个生命的轮回——美丽的世界, 女儿又回来了!……”

 

《穿越生命》作者简介:


袁瑞珍,中国.四川省.夹江县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现任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特邀副会长兼女散文作家创作中心主任。现居美国圣地亚哥市。创作的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作品散见于中国国家及省市报刊杂志。出版有《穿越生命》《灿烂瞬间》《剪一片月色藏入江底》散文集和《静看花开》评论文集。《穿越生命》散文集2018年获全国第八届冰心散文奖。有多篇散文作品和诗歌获 “中国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全国纪实散文主题征文大赛优秀奖”、第二届“四川散文奖”“首届格调美文奖”等十几项文学奖项,有多篇报告文学、散文和诗歌作品被选入《中国散文大系》等二十几种选集,并入编2017年中华文学艺术人物年鉴。

 


评论文章(两篇):

从亲情叙事到主流叙事

⼀⼀⼤散⽂《穿越⽣命》杂感

作者:郎德辉

袁瑞珍⼥⼠的《穿越⽣命》是近年来四川散⽂界出现的⼀篇不可多得的⼤散⽂,它恰似⼀阵清新的⻛吹过,给⼤散⽂和⾮虚构类作 品⼲预⽣活以⼒量和⿎动,在⼤散⽂创作⽅⾯ 给我们带来很⼤震撼和思考。⼀位在痛感中写作的⼥作家,⼀个敢于直⾯⼈⽣苦难,敢于披露“事实真相”的记录者,⽤她看似⾃然平和的笔触,完成了⼀次对⾃我⽣命和群体⽣命意识的穿越。

正是她的这种超越传统散⽂⽂本和跨⽂体的写作⽅式,成就了《穿越⽣命》的独树⼀帜⽽荣获第八届冰⼼散⽂奖,使这部作品呈现给众多读者很⼤的惊喜。对⼤散⽂⽂本的全新表达和作者对传统散⽂改良所作的探索,以及作者所经历的对⾃身创作⽣命的洗礼给⼈以深刻的启示。

众所周知,在诗歌、散⽂、⼩说、戏剧这四⼤⽂学体裁或者说四⼤⽂学样式中,其散⽂是最接地⽓,最受读者喜爱的⽂学样式。但是⻓期以来,传统散⽂那种吟花、吟草、叹⼈⽣、颂亲情的⼩美⽂已落⼊“爹呀、娘呀、⼉⼥情⻓呀”的⽆病呻吟和⼩资情调的孤芳⾃赏 的俗套。这种⼩美⽂的⽂本表达,束缚了散⽂作者的创作思路和僵化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然⽽,⼤散⽂《穿越⽣命》在狭窄的散⽂创作的空间另僻蹊径,在⽂本的题材性质、结构类型、⼈物塑造和表达⼿法诸⽅⾯实现了重⼤突破,对传统散⽂⽂本进⾏了改良,⾛出了散⽂创作的”沼泽地”。从传统散⽂的“⼩我”、 “⼩爱”,延伸到关注⽣命、关注⼈性、关注社会的“⼤爱”,这种“⽣命⾼于⼀切”的理念贯穿于该⽂的主题,以及作者亲历“灾难真相”的写实⻛格,使《穿越⽣命》成为⼀部对⼤散⽂⽂本的全新表达的⾮虚构类作品,传递出其拓展散⽂⽂本空间,对传统散⽂改良的信号。

进⼊新时期,多元化的⽂化和多样化的⽣活使⼤散⽂和⾮虚构类的⽂学所发散的全新散⽂理念,与传统散⽂的理念发⽣了激烈碰撞。⼤散⽂和⾮虚构类作品冲撞着传统散⽂的规范性,把其政论性和抒情性⼤⼒张扬和放⼤,这样就使⼤散⽂和⾮虚构类作品的思想性和批判性得以凸显岀来。《穿越⽣命》的作者在痛感中理智地讲述,把私秘的亲情叙事延伸到颇具社会意义的主流叙事,这正是该⽂成为⼤散⽂的标志。凡写”亲情叙事”的散⽂,最容易落⼊⼩美⽂的俗套。但《穿越⽣命》的作者直⾯家庭 灾难的勇⽓和亲历⾃⼰孙⼥璐璐从身患⽩⾎病到不到⼀年就去世的真相,坦露“怎么爱你都不够,⼀⽚深情付苍穹”⼼怀的真情和⼤爱,这正是对传统散⽂的规范性和抒情性的⼤⼒扩展,使⼤散⽂的“煽情”特征得以表现,从⽽ 使该⽂具有了⼤散⽂的必要元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是⽣活中每⼀个⼈避⻛的港湾。家庭的和谐与否,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事。

《穿越⽣命》虽是讲述家庭亲情故事的散⽂,但它在⽂本的题材性质的处理、在⼈物塑造和表现⼿法⽅⾯颇具匠⼼。忻诚“这⼀个”⼈物的成功刻画,完成了“亲情 叙事”的蜕变,使该⽂找到“魂”,给⾮虚构类⽂学⼈物画廊增添了⼜⼀个鲜活的⽂学形象,使该⽂得以从“亲情叙事”延伸到“主流 叙事”⽽产⽣了质的⻜跃。且看作者安排的忻诚这个⼈物在全⽂中的第⼀次“亮相”:“⼥⼉从包⾥掏出⼿机,带着哭声给⼥婿忻诚打了电话。⼀会⼉,忻诚急匆匆赶到医院,⻅⾯劈头就问:是不是医⽣搞错了,璐璐的⾎液怎么可能有问题?⼜从我⼿⾥接过那张化验单,仔细地看着,脸上露出紧张的神⾊。他抱起孩⼦,向急诊室⾛去,脚步有些凌乱⋯⋯”⼀个继⽗,中国传统意义中的 “后爹”,把璐璐视为⼰出,⽐亲⽣⼥⼉还亲。短短的⼀段⽂字,作者从忻诚的⼀句问话和凌乱的脚步,就完成了忻诚这个全⽂重要⼈ 物的肖像描写,为刻画颇具社会意义的“这⼀个”⽂学形象打下了伏笔。作者对忻诚形体语⾔的描写也很到位:“忻诚三步并作两步往⻣穿室⾛去”、“轻轻抱起孩⼦回到过道的病床。” 当璐璐⽣命垂危之际,忻诚说的⼀段话被作者记录下来:“我有个想法,想把张冀给璐璐治病的17万元钱退给他。”这个善举,⾤取了不要璐璐⽣⽗张冀还⽋他们的 15万元钱的⽅式来实现的。这个智慧之举,所散发的⼈间⼤爱和善良,在⽂中得到了真实的表达,也使该⽂的主流叙事显得真实⾃然。于是,经济这个杠杆,在⼤爱的⼒量作⽤下,给 忻诚这个继⽗、“后爹”富于了积极的社会意义,这就是“⼀个⼈爱的最⾼境界是爱别⼈”(孔繁森语)。读到此,忻诚这位继⽗、“后爹”身上所表现出的善良与爱⼼、责任与担当,完全颠覆了⼈们⼼⽬中那个⾃私暴烈的后爹形象。忻诚这个形象的成功塑造所具有的思想和教育意义,也使《穿越⽣命》这篇⼤散⽂富有了敬畏⽣命、礼赞⽣命的审美价值。

⼤散⽂是⼀种对传统散⽂⽂本在题材性质、结构类型、⼈物塑造和表现⼿法等⽅⾯改良的载体;是作者通过“煽情”、“政论”和 “抒情”的⼤肆张扬,对个体和时代精神的散⽂化表达。《穿越⽣命》这篇⼤散⽂的“魂”,即是忻诚这个⼈物从该⽂中⼀路⾛来的⼀ ⾔⼀⾏,⼀举⼀动,是作者经过深层次的思考和情感积淀⽽寻找到的⾃身和时代的精神。是久违的⼤爱甘露浇灌出的⼈性之花,是对⼈们经历的灾难和勇敢⾯对灾难的最好纪念。《穿越⽣命》的这种写作⽅式,就是在回答“⽣存还是毁灭”这个⼈⽣严竣问题的⾏⾛中边⾛边写,把作者思想和情感的碎⽚拼接出纪实的⽂字,并赋予忻诚这个⼈物的理想⾊彩,把⾮虚构类⽂体从现实伸向家庭和社会⽣活领域,拓展了⼤散⽂的创作空间。且看该⽂中的这段⽂字:“晚上8点45分,忻诚带着绝望的神情来到探视窗。看着那个曾经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命,那个只要回家便黏着他甜甜地叫爸爸的⼥⼉,此刻正乖乖地躺在床上陷⼊昏迷状态,再不能喊他、亲他,不能与他笑,与他哭,与他撒娇与他玩耍与他跳舞与他奔跑,突然⼼⾥像被⼑⽚割了似的,钻⼼地痛⋯⋯”这种写实⻛格所产⽣的“煽情”效果极具冲击⼒,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这⼀表现⼿法,借鉴了⼩说的⽩描,特别是⼩说的⼈物刻画和环境烘托⼿法,其超越传统散⽂⽂本和跨⽂体的写作,打破了散⽂叙事、抒情的规范化,使《穿越⽣命》这篇⼤散⽂在思想和情感⽅⾯极具震撼⼒。⼤散⽂对传统散⽂的改良,还表现在创作⽅法的创新。

⼤凡是⼤散⽂写作,⼤都会在创作过程中借鉴或运⽤⻄⽅现代派(也称⻄⽅现 代主义)的创作⽅法。《穿越⽣命》在讲述璐璐⽣性爱美,喜欢写诗作画的章节,很典型地运⽤了⻄⽅现代派中的⾃然主义的表现⼿法。这种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和崇尚纯真和⾃然,对现实⽣活作记录式的写真,颇为感染⼈、打动⼈。且看该⽂中的这段⽂字:“奶奶像雪花⼀ 样温和,奶奶我被你打动了。你是⼀位诗⼈,你是可以当上诗⼈的,因为你是⼀名作者。”“不久她就开始试着学写诗,并在《公学的童话》校刊上发表了《春天的⾬》:春⾬滴滴答/种⼦说/下吧下吧/我要喝⽔/我要发 芽⋯⋯/”。作者借孙⼥之⼝,道出了⾎缘亲情的天然和纯真。这种借孙⼥之笔崇尚⾃然和纯真的表现⼿法,具有⼀种惊⼈的思想和艺术⼒量,使这篇⼤散⽂颇具性格和个性⾊彩,读起来⾛⼼。 如果说⼤散⽂《穿越⽣命》有哪些不⾜的话,我以为它在政论性表达上还略显不⾜。要写好⼀篇⼤散⽂或⾮虚构类作品,作者要具有特别的敏锐和勇⽓,去直⾯⼀些不能廻避的社会问题。在写作时调整和把控好⾃⼰的思想和情绪,把⾃⼰的爱与恨发散到⽂字⾥。怎么发散?这就是⼤散⽂的政论性和批判性之所在。纵观⼤散⽂《穿越⽣命》,它在政论性⽅⾯, 把作者的“爱”抒发到了极致,但在批判性⽅⾯⽤墨不多。本⽂中的⼩主⼈公璐璐从求医到去世这短短的⼀年不到的时间,⼀⽅⾯表现了亲情竭尽全⼒的付出和⽆私⼤爱,另⼀⽅⾯也反映了⼀些社会问题。诸如对当下社会⻘少年⼉童疾病的预防、医疗保障和⼤病统筹等现状,以及医院的⼀些乱象的揭示和思考。如果 作者把观察到的这些现象和问题,通过⼀些情节的设置和细节的描写,以政论的⼿法表现出来,就会使该⽂更具有思想性和批判性以及⼲ 预⽣活的启示意义,使读者阅读起来更解渴、 更⾛⼼了。即使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但瑕不掩瑜。《穿越⽣命》不失为⼀篇振聋发聩的⼤散⽂优秀⼒作。2018年10⽉30⽇定稿于成都 

作者郎德辉,《四川新生报》记者、编辑部副主任、四川广播电视台《读书时间》《农村信箱》《法律维权服务》等栏目记者、编辑、四川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作协会员、小说、散文、电视散文作家,作品获四川省广播电视政府奖、四川散文创作奖。已出版小说、散文集多部。

 

天使翅膀上的一缕阳光

——谈袁瑞珍《穿越生命》的艺术特色

江铭记作者在一篇作品中,运用语言、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等等方面,传达给读者的特殊感受,就是作品的艺术特色。袁瑞珍为人,阳光开朗,重友谊。遇事不争竞,常作退后一步想,气象圆融大度。因此,她的文章既有诗一般的优雅,又有一股洒脱飘逸之气,像晾在阳光下拉成“帛”的蜜,透明且带凉甜,读之胸臆舒张。

长篇散文《穿越生命》是袁瑞珍在散文创作上的一次飞跃。在《穿越生命》以前的散文,尽管在语言的诗化、描写的空灵、主题思想的新颖以及结构等方面作过不小的努力,但在主题思想的开掘上,仍有些“小我”的自恋;在注重了描写空灵的同时,难免有些笔墨恣肆。因此,李治修老师在:《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论散文的诗意美兼评袁瑞珍散文创作特色》一文中指出:要防止“从空灵而退化成为空洞。”一语中的。在《穿越生命》一文中,作者很好地克服了以前散文写作上的一些不足,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这是一次飞跃。她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的心理解构,对事件的透析能力,以及主题思想的开掘,都是一次“井喷”式的迸发。一篇好的作品,应该有一个相应的好的外在形式来容纳,有一种独到的技巧,将不断变换的时空中出现的人、事、物天衣无缝地安排进去,使作品产生极大的艺术魅力。虽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但任何天人合一的事物,都有微雨轻尘,雪泥鸿爪可寻。

首先要解构的是《穿越生命》一文的结构。

一、      结构疏朗开阔,包容紧密

《穿越生命》一文所描述的是一个小生命的不幸,很悲痛的。但它与国计民生相比,只是一个家庭的不幸,很容易写得很平凡,或者很悲痛。平凡的作品抓不住人心,悲痛能够收到同情,不能使人受到心灵的撞击,不能产生强大的艺术魅力。这就需要作者运用写作技巧,将小题材写出大格局来。结构显得非常重要。用《文学的基本原理》中的论述来说,“在叙事性作品中,结构主要表现在情节的安排和组织上。”《穿越生命》的结构很跳跃,劈出的空间很开阔,包容性很大。在第二章里,大家都在为璐璐不能尽快作“骨穿”准确诊断出病症时,作者却插叙了一大段女婿忻诚与璐璐父女之间的亲密描写:

“……当璐璐张开手臂像一只漂亮的花蝴蝶般扑进忻诚的怀里,嘴里嚷着‘爸爸我给你加油’小嘴便亲一下忻诚脸颊的时候;当忻诚驮着璐璐在客厅的地板上玩骑马的游戏,或拉着璐璐的小手转圈跳舞的时候;当忻诚带着璐璐在海滩上拾贝壳、玩沙雕,在大海里追逐浪花的时候……

我常常盯着璐璐想;‘这孩子,也算幸运,命中遇上个这么好的继父……’你可要好好成长啊!”这一段叙述,写出了忻诚和璐璐不是亲生,胜似亲生的父女深情。 在第五章里,作者在为孩子的病床着急,为孩子的病情确诊着急,为需要大量的血小板找血源着急,为孩子的治疗费用着急的时候,在第六章,作者却把生死攸关的孩子放在病床上,自己坐在了“金萍果公学”里。她写到:“这是一个阴冷的初春的早晨,天空阴沉沉的,飘着若有若无的零星小雨,路面有些湿润,微风刮过,树叶摇摆着,发出沙沙的响声,人身上便觉一阵寒意。我紧了紧风衣的领子,向璐璐就读的金萍果公学走去……”

这一段舒情的描写,看似离开了主题,但通过看到孙女画的画,作的诗,璐璐的各种奖状等等,立即触景生情。这么聪明乖巧的外孙女还能不能重新回到学校呢?想到她严重的病情,不由得热泪潸然而下……也更加坚定了一定要战胜白血病,让外孙女重新回到她心爱的学校,不惜一切代价。在第十七章结尾处这样写到:“2月16日上午,11点35分,小姨的手机突然响了,紫影在电话里急促地说璐璐正在抢救,让我们速到移植仓。于是我坐上轮椅,小妹推着我就往医院跑。从宾馆到医院路面空无一人,大雪依旧不停地飘洒,隆冬的‘燕达’已是一片白色世界。呼啸的北风舞动着漫天的雪花,雪片飘积在路面和两侧的行道树上。凜烈的寒风狂暴地扑打在我的面颊上,呜咽着往人身上死命地钻。小妹慌乱的脚步声和轮椅碾在雪地上发出的嘎吱声特别地刺耳。我的心咚咚地跳着,紧张得快要从胸膛里蹦出来……”。这一段描写,预示着一个小生命即将结束,生命苍白如飞舞的雪花,无望的心里冰凉彻骨。这个时候,人的心最容易牢固地钉在病人的身上,脑子里出现“空洞”什么也不想,什么也想不起来。也许作者当时真地什么也没想,但下笔作文时,你不能将一大段空白时间让读者去惶惑,作者避开主要人物逐渐消失的生命体征来写一段雪地的凄清空旷,更给人一种无助的悲凉彻骨,欲哭无泪的凄怆绝望。这些笔墨并不显得突兀或多余,它彰显出的是结构上的开合有度。让故事走出病房,暂时离开孩子,走进一个更广阔的叙事环境中去。从而,使一篇发生在病房里的故事,具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间。

散文理论中有一句“形散而神不散”的论述,什么叫“形散?”具体到《穿越生命》这部散文里来理解,就是写病房里的故事,一定不要纠结在病房里,纠结,文章就气紧脉绝;什么叫“神不散”?就是离开了病房,但笔墨始终不要离开主要人物。离开不是横生枝节,而是更加深化主要人物的形像。结构不只是一篇文章的框架,更是一种胸怀,一种气度。真正做到大地无垠,山河纵横,自然有无边风云,气象万千。

二、      细节描写的艺术魅力细节是文章的筋肉血脉。

筋肉强劲,血脉旺盛,人才有气魄神韵。袁瑞珍善于抓住细节。《穿越生命》一文中的细节很多,重点是在治疗白血病,治疗的手段是最重要的细节。抓住了这些细节,就抓住了读者感情最柔软的地方。笔墨细腻,是袁瑞珍所有散文的一个特点,在《穿越生命》长篇散文中,细腻更见突出。孩子住进病房,首先找医生问病情,找朋友献血,许多事一下子纠缠到一起,很难件件写得清晰,但作者一枝笔,非常冷静,逐一纷逞出来。在第三页第二段第三行写到:“女儿从包里掏出手机,带着哭声给女婿忻诚打了个电话。一会儿,忻诚急匆匆赶到医院,见面劈头就问:‘是不是医生搞错了,璐璐的血液怎么有问题?’又从我手里接过那张化验单,仔细地看着,脸上露出紧张的神色。她抱起孩子,向急诊观察室走去,脚步竟有些凌乱,也许这不到一百米的距离在他脚下是那么长,他恨不能一步就把孩子送入病房。进入急诊室后,医生立即进行紧急处理,一边发出病危通知书,一边输入止血药,并征求我们的意见,是否愿意输人体免疫球蛋白……一次要输入10瓶。……第二天抽血化验,血小板不升反降,又输入10瓶,仍然没有上升的趋势,情况非常紧急,必须立刻输入血小板。而血小板医院是没有现成的,必须由患儿亲友捐献,捐献者需身体健康,与患儿的o 型血相匹配。于是立刻电话通知各亲友。”这一段文字,叙述了八个层次的事件,件件脉络清晰,断续交集,错落有致。最抓住读者心灵的,是对细节的描写。比较专业的治疗技术,比如“骨穿”、 “打鞘”这些读起来十分文明,形像非常娟秀,如穿着白大褂,亭亭玉立在面前的白衣天使。其实是魔鬼样狰狞,非常的残酷。且说“骨穿”作者在第10页第三段写到:“病床上,孙女璐璐正在使劲地哭,大声央求着:‘爸爸,我不做骨穿。妈妈,你去给医生说,我不做骨穿’”“要做的,做骨穿才能确诊你得的是什么病,才能确定怎么吃药治疗。”“可是我听别的小朋友说,做骨穿很疼我怕,我就是不做。”“好了,听话,……这个骨穿是一定要做的。”女儿眼里噙满了泪花,哽咽着说。“……忻诚抱起哭闹不止的孙女,将她送入骨穿室,……一会儿,那扇紧闭的门里传出孙女声嘶力竭的哭声。丈夫和女婿忙离开护士站向走道的另一端走去。在这个时刻选择离开,也许是男人掩饰自己慌乱情绪的一种方式。我和女儿却挪不动脚步,我们就那样站着,眼泪不断地往外涌。”接着,作者回忆起在上个世纪90年代她自己做过的一次骨髓穿刺的亲身经历。“我曾因病到华西医院做过一次骨髓穿刺。……那种恐惧感突如其来,无法逃遁,让人不寒而栗又刻骨铭心。……一周后我去拿检查报告单,却告之染色体检查数据不确切,需要重新做骨髓穿刺,于是我断然拒绝,扭头就回了单位。我一个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一个还不满8岁的孩子?想到此,心便撕裂般疼痛起来。“我一定要记住这个日子,现在是2012年4月4日下午两点,我的孙女第一次做‘骨穿’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因为无论检查结果确诊是否白血病,这样的骨穿将伴随着今后的治疗经常进行。”想想都叫人感到可怕。更可怕的还有“打鞘”在12页倒数第三段里,王焗教授演说了“打鞘”。“什么叫‘打鞘’?是做手术吗?”女儿一听到这个名词就紧张起来。“你别紧张‘打鞘’是俗称,医学上叫‘腰椎穿刺’,是白血病患儿一个常见操作。在血管与脑脊膜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组织屏障——血脑屏障,致使大多数经血管内给予的全身性化疗药物,很难通过此屏障并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会使中枢神经系统成为白血病细胞的‘庇护所’及复发的根源。因此,对于明确合并‘脑白’者,‘打鞘’是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王焗教授演说得十分轻松,就像一次科普。但作为读者的我们读了这段文字,心里都沉甸甸的,更何况我们的小天使和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心情是多么沉痛!了解了现代医疗的手段,也看清了文明的残酷。1842年,德国的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啸首次识别了白血病,已经快两百年,人类治疗白血病的方法还这么血腥,工具还这么狰狞。难道就不能发明出更人性化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我们只能谴责临床医学的麻木不仁。在13页第二段,作者写到:“女儿突然生出一种极度的恐惧,‘这么小的孩子要经历这么痛苦的治疗,上天啊,你怎么这么残酷?’女儿心中悲愤地问道。”但恐惧和悲愤挡不住死神的脚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步一步走近璐璐。死亡是可怕的,第一次经历死亡,更是一次考验。作者在38页最后一段写到:“这是一个有点诡异的夜晚,空气中漂浮着一丝死亡的气息。六楼走道里突然安静下来——有悲伤的哭声从紧闭的病房中传来。那是撕心裂肺的哭声,让人不由得心悸。有人轻轻说了一句:‘6号病床那个女孩走了。’……所有患儿和家长脸上都罩上一层阴冷和恐怖的神色……这是璐璐第一次经历一个孩子的死亡,第一次真切地闻到死亡的气息。我不知道这件事对璐璐幼小心灵的冲击有多大,也不知道她在那个晚上经历过怎样的心路历程,总之,孩子似乎在一夜之间长大了。在接下来的化疗中,不再哭闹,吃东西吐了后漱漱口再吃,吃药吐了后再接着吃……就连她最害怕的‘骨髓穿刺’和‘打鞘’也不需要我们陪伴,而是自己走进治疗室接受手术。……最后连做手术的那个女医生都感动不已,特意到病房对我们说:‘张璐璐太坚强了,坚强得让我都不忍下手!’说这话时那个女医生包着一汪泪水,几度哽咽——有时候一个孩子的坚强会戳痛人心底最柔软的爱的触角。……而我们却为璐璐的乖巧、勇敢和坚强心疼——那是一种心尖上发颤、深入骨髓的心疼,这种心疼不知怎样描绘、如何表达……”这些细节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医学科学在疾病面前的软弱乏力,对死神到来的无助,对一个乖巧聪明,求生欲极强的孩子起死回生的乏术。这些细节也告诉人们,白血病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痛苦。这种痛苦是说不清楚的,一种撕心裂肺,割肉剜心似的。正是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的心也在痛苦流血。通过这些细节,才引起了我们的共鸣。

三、      一群人在为璐璐阻挡死神长篇散文《穿越生命》里,写了一群人,这是作者最成功的地方。

散文的写人,与小说作品里写人是不一样的。小说写的人,大多是作者平时长期观察积累起来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小说是根据积累的素材提炼出来的,是虚构的人物。散文则是根据平时生活中的人物,通过作者仔细观察,抓住了他们的表现特征,这些人物是真实的。唯其是真实的,这样的人物更难写。特别要写出人物不同的表现特征更难,它需要作者平时细致观察各种人物的内心和神态,需要作者长期的写作磨炼。袁瑞珍在《穿越生命》以前的散文,都比较短,也有一些人物形像在里面,那些形像,大多数是作者自己,或者是山水景物。也因为短,才承载不起人物的分量和活动的空间,像《穿越生命》一文中写了这么多人物,尚属第一次。说明袁瑞珍已经有很强的文字驾驭能力,不但可以写散文,还具有写作其他体裁作品的能力。粗约的统计, 在《穿越生命》长篇散文中,略有40多个人物出现。每个人物都带有他(她)们的个性特征:侠义心肠的杨洁、儒雅厚重的王焗教授、外表冷静,心肠火热的初莉教授、慷慨献血的王峰、做事干练的三嫂,都有个性,就连那一大群未曾露过面的武警战士,都能体会到他们的呼吸和灼人的体温。都与小璐璐的命运交集在一起。这一群人都紧紧围在璐璐的周围,用每个人的“念力”为她阻挡着死神。着墨最多的当然是作者一家人和璐璐的继父忻诚。忻诚是璐璐的继父,是起决定作用的人物,每临重大的变故袭来,都是忻诚用肩膀扛住,做出决断。他在经济、精神、爱心各方面付出都是最大的。更难做到的是,作者在同一个场景中,写出每一个人的不同反应。“电梯等候厅里的灯光有些灰暗,给人的脸上罩上了一层阴影,我和女儿一直在不停地擦眼泪,大家都在揪心地等待孩子的确诊。”“咋个那么不凑巧嘛,赶上个清明节的小长假,要不这个检查早做了。”璐璐的外公有些急躁。忻诚抬头看了岳父一眼说:“爸,你也别急,这事都遇上了,急也没用。”“不能确诊,怎么对症治疗呀?”“这几天用药后,还是有点效果,璐璐的眼睛都开始消肿了。” “是呀,大家要有信心,我有三个依靠。”“三个依靠?啥子意思?”女儿的小舅有些疑惑。“第一、依靠当前高速发展的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第二、依靠我们具备的一定经济实力;第三、依靠亲情的强大力量。”忻诚的语气中透着一股坚定和魄力,神情像在公司里决策一件重大事情。“我心中一振,‘这话说得可真好。既提纲携领,又具体可为,不愧是企业老总的气魄’。”张翼的出场是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在第15页第一自然段第一行“在一间茶楼包间里,我们夫妇、女儿、还有我的小弟围坐在一张茶桌边等待张翼。……我们约定的时间已过去了半个小时,人还没到,不仅有些着急,便从手提包里掏出手机,给张翼打了个电话。电话中他告诉我路上堵车,一会就到,声音有些慵懒,带着一股漫不经心的味道。”“吱”地一声,包间的门被推开了,张翼走了进来,见除我之外,还有其它三个曾经熟悉的人,不仅有些诧异,眉梢向上挑了一下,眼睛看着紫影目光有些疑惑。”就这短短一段文字,写出了张翼面部和心里的许多活动。忻诚和紫影是一对夫妻,是璐璐的父母,是承担着痛苦和纠结最重的人。作者在写他们夫妻的心绪变化时,更是倾尽了感情和笔墨。在第19页写到:“‘紫影,跟你商量个事。’忻诚对正在为璐璐写治疗笔记的女儿说。紫影抬起头,合上那本16开的笔记本,将遮住眼睛略带卷曲的一缕长发拢到耳后,用疲惫的眼神望着忻诚,‘什么事呀?’我看璐璐住院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出院的,恐怕得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虽然有妈妈和小姨在医院帮着照看,但时间久了,你身体会吃不消的。再说了,苗苗才刚满一岁,也经常哭闹找妈妈,你在医院心里也牵挂着她,我与妹夫商量了一下,准备把他嫂子请来专门照顾璐璐,这样你也可以有点休息时间,我现在最怕的就是把你和妈给拖垮了,你看这样安排可以吗?’‘那好呀,这样我就可以抽点时间回家看看苗苗。忘了问你,苗苗这几天情况怎么样,她吃饭乖吗?有没有生病呀?杨姐带她上早教课迟到没有?’‘你就别操那么多心了,苗苗一切都好。’‘听忻诚这么说,女儿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瞬间恢复了往日的妩媚。这个时候,忻诚的体贴让她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慰藉,向忻诚投去感激的一瞥。’”这是对璐璐将要长期治疗的安排,是夫妻间的情感交流,也是对妻子的体贴爱护。这一段描写,细致入微,把眼角眉梢间流露出来的爱都传神出来了。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乌云蔽日的时候,“明天”和“不幸”,不知哪个先到。有这如惊鸿一瞥的眼波流转,人们才能勇敢地去面对不幸。在第87页,璐璐不幸停止呼吸。在场所有的人都悲切痛苦,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各不相同。作者写到:“……11点零6分,路路停止了呼吸,生命的灯黯然熄灭……”“ 忻诚的眼里蓄满了泪水,眼镜的镜片上一片模糊……”“紫影哭着,放声地哭着,不断亲吻着女儿的脸,用手抚摸着女儿的眼睛和脸颊……”“在病床的一侧,璐璐的生父张翼看着女儿,眼里含着泪,握着女儿的手摇了摇,便脚步踉跄地走出移植仓……突然站立不稳,整个身子顺着墙滑下去,跌坐在地面,随着一声低沉压抑的哭声从胸腔里出来,便不可抑制地抽动双肩,大声地、绝望地哭起来。“璐璐的外公在移植仓的过道里早已涕泪纵横,泣不成声,他想进入移植仓去最后抱一抱外孙女,却挪不动脚步……”“而我则目睹着璐璐从昏迷到死亡的过程,心早就被悲伤与痛苦摧残得千疮百孔……”《穿越生命》一文中写人,是十分成功的。

四、      在生死面前的人生况味躺在病床上的璐璐,不仅考验着现代医学对抗死神的抗战能力,也在考验着许许多多亲人的“人生意识”。

“人生意识”是余秋雨先生在他的《艺术创造学》里提出来的。大意是在文学艺术的作品中,要把人的生命的整个过程进行考察。这涉及到文学的最终目标。一直以来,我们都坚持“文学是人学”的观点,自以为抓住了文学的本质,其实是很片面的。培根说过:“艺术是人与自然相乘”这句话的全部含意是“人”的“自然过程”,就是人生。这段话放到张璐璐面前有点大。但其实不然,从张璐璐身上反映出来的,就是一种“人生况味”。这是人生的本味。人生况味最直接的反映就是“人情冷暖”“升迁荣辱”“世态炎凉”等等。从张璐璐身上反映出来的人生况味,就是为治好张璐璐的病,她的亲人们翻过的一道又一道“坎”。人生无常,灾难随时可能降临我们头上。人生有常,打点一副好心态,应对突然降临的灾难,这是作者的气象。她在《穿越生命》的14页写道:“我们必须平静,平静地面对生活突然给我们的惊喜、幸福和苦难。······当这个念头在我的脑中一闪而过时,那种锥心的痛居然逐渐消退。是的,每个人在面对突然变故时,感觉都是一样的,或惊恐万状,或痛不欲生,但最终每个人的结局都不相同,这里比的是定力。这个定力不是别的,就是心态。……所以无论我们遭遇了什么,都要选择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这样你就不会过分地活在悲痛中,而是以阳光的心态去面对突然而至的打击和苦难,你就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我们见过很多播风弄云人物,他们在一个稳定的环境里,把事件处理得八面生辉,而在突发事件面前往往失了“方寸”,张惶失措,进退两难。这就是心态失衡导至的才力耗损,耽误了大事。作者的家庭在经济上具有一定的实力,但当“白血病”一旦确诊,也引起了一阵慌乱。在治病资金的筹集上,让作者也嚐够了“人生况味”。在21页作者写到:“……我突然感觉胸口有点堵得慌,便在电梯等候间的椅子上坐下来。其实在我送他们出病房时,我是想给他们谈璐璐治疗费问题的,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因为忻诚不让我给张翼和他家里人提起这事。”忻诚把璐璐当成了他的亲生孩子一样疼爱着,承担起了全部的责任和义务。而璐璐的这个病不一般,眼下每天的花费都是几千,如果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得花多少钱真还说不清楚。而眼下忻诚公司的一些项目又多有亏损,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如果让忻诚硬撑着,似乎也不太合适。张翼每次到医院看望璐璐,都是沉默寡言的,从未提起过璐璐医疗费的问题,甚至连每月600元的生活费及教育费和医疗费都没有兑现。现在璐璐病重住院,该不该与张翼谈医疗费,这事倒挺让我纠结的。回到病房,见孙女璐璐因为怕掉头发变得难看,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此时,作者除了细声细气地开导孩子,就是:“我将孙女搂在怀里,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各色杂陈的滋味如浪般在心里涌动,眼里便有些潮湿,我使劲忍住,没让眼泪掉下来。”这一段叙述可以说作者的心里是泣不成声。最后,作者将所有股票抛掉,加上她和丈夫两人的工资卡,全都交给女儿,作为外孙女璐璐的医疗费。赴美救治,这几乎是遥远的天边露出的一线亮光。当一切手续准备就绪,小璐璐的病情突变。取消赴美,是明智的选择。但赴美治病是小璐璐心中最美的一道亮光,如果将这最后一道亮光关断,小璐璐眼里,对人世间一点希望也看不见了。小璐璐留给她的亲人们又一个两难选择。这时,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用她与璐璐一样晶莹透亮的心,替小璐璐想到了。侄女雪雪说:“我认为,如果取消美国之行,璐璐就看不到希望。如果有最坏的结果出现,也应该让她在希望中离开人世。”这等于是替所有关爱着璐璐的亲人们作出了最后的决择。作者用一张人世间最美的纱巾包裹住了那个最残酷的现实,让小璐璐藏在纱巾后面,眼睛一直追着那一线微弱的希望之光,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在生死面前,人性得到了不断的升华,《穿越生命》又超越了生命。这一步一步的艰难决择,这一层一层的人生况味,让作者心里注满了人生百味。正是这些人生况味,让所有读者的心,跟作者紧紧连在一起,引起心理上的共鸣。我相信,所有读者都不会遇到作者所面对的灾难,但所有读者都会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品嚐到跟作者一样的“人生况味”,或者,若干年后,所有读者在嚐到人生况味时,会油然记起这本书来。这是文学带给读者的升华。爱是贯穿《穿越生命》一文的主题,爱的阳光一直温暖着璐璐,照着她一直追着前面的希望,直到生命的最后,这缕希望的光都没有熄灭。成为“天使”的璐璐,带着这一缕爱的阳光,慢慢飞向天堂。

我们常说“家国不幸,诗人幸。”家国不幸,给作家提供了透视生活的视野和抒发悲悯情怀的对象。可以说,小天使张璐璐,能生在袁瑞珍这样爱意融融的家庭里,是她的幸运;这个题材能撞到袁瑞珍手里,更是一种幸运。自科学认识了“白血病”近两百年,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有那么多患“白血病”的儿童死亡,我们还没有看到一篇文章象《穿越生命》一样,详细描述“白血病”儿童,在现代医学科学的怀抱里痛苦挣扎的文学作品。也许是我们见识寡陋。从这个角度来看,袁瑞珍的《穿越生命》不仅仅是具有一种文学的高度,更具有了深远的价值意义。                                           2018年10月19日

江铭记,四川省散文学会理论部副部长、小说、诗歌、散文作家,其文学作品常见诸国家及省市报刊杂志。四川散文奖获得者。出版有评论集。

 

《龙裔文学》集锦0044 《舍得欢喜典藏版》 作者:郑茹菁




图书简介:

当鸡鸣穿破微亮的天空,1950年代的冈山小眷村动了起来,眷村妈妈们忙进忙出,一边扯着嗓子呼喊贪睡的孩子,一边烧炭生火做早餐,与此同时,孩子们也倾巢而出,结伴向学校方向呼啸而去。

葛卓言穿着母亲用父亲大衣改造的冬季外套,踩着哥哥穿不下的大脚鞋,在小伙伴的讪笑声中,甩着长袖上学去。 当年眷村最流行的一句话是:“外省人上无片瓦,下无寸土, 要出头,只有念书。”

从赤足小子到医师、做生意、做财务规画师、做志工,葛济舍的人生看似顺遂,其实不然,他曾是一个连话都说不清楚的口吃小孩、欠栽培的乡下学生、医学院里独自摸索的独行侠、赴美求学的穷学生......

然而,每一阶段的挑战,他都兴致勃勃地面对,甚至在46岁那年,与妻子孙慈喜结束红火的事业,全职无薪承担起美国慈济志业的重任 。在他担任美国慈济总会及医疗基金会执行长期间,领导志工团队推广志业,多次带队奔赴各贫穷灾难区参加国际赈灾及慈善义诊,他与妻子无怨无悔地付出无所求,又接引更多企业家共同付出。

一路走来,葛济舍的“医履奇缘”促使慈济团队走向人本医疗的前进之路,同时也在全美疫情肆虐之时,领导抗疫。本书不仅是葛济舍、孙慈喜的生命缩影,更是美国慈济医疗志业的历史篇章。慈济医疗与美国医疗看似光年距离的两个世界,然而,葛济舍以其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人生,为读者开启一扇觉有情的窗,得以窥见两个迥异却能相互包容的医疗体系。

精彩片段:

1998 年初,济舍自费2,200美元买机票,从美国飞到香港与台湾志工会合,一起搭机前往中国昆明,再换上吉普车前往贵州山区,前后行程达36个小时之久。

一路舟车劳顿,在黄土飞扬的山区与尘土争路,满面尘垢、满嘴风沙,却依然排成两路纵队前进,不管走到哪里都谨守秩序。 到了当地旅馆,大家放好行李,未及梳洗,就投入各项准备工作。

隔天凌晨四点,天未亮就得起床,备妥物资前往发放地点。 为尊重乡亲,志愿者一律站立发放,以90度鞠躬献上发放的物资,八个小时下来,济舍的两条腿酸痛,疲累不堪。

他在心里盼望:“发放结束后,应该可以上床睡觉了吧!”

没想到经过翻山越岭的路程,好不容易回到住宿的地方,却听到领队一声令下:“盥洗后集合,请大家分享赈灾心得。” 这个命令让济舍傻了眼,暗暗吃惊:“难道大家都不会累吗?”

贫困山乡食宿无不克难,三十几个人挤在小小空间进行分享讨论,济舍找到一处角落坐下来,不出几分钟,倦意便铺 天盖地而来,眼皮愈来愈沉重了......

突然,耳边传来有人边哭边说话的声音,济舍勉力撑起眼皮,认定有人感受到贵州的穷山恶水,同情乡亲所以哭了。 他竖起耳朵,认真听那位师姐哭着说:“我很感恩有机会来到这里,我获得的比付出的还要多。”

济舍忍不住自问:“是不是我听错了?来这里遭罪还要感恩?” 精明能干的他,觉得自己付出的可不少,花了机票钱又长途跋涉,忙上忙下弄得全身酸痛,算一算:“应该是付出比获得的多吧?”

对于慈济人付出无所求反而说感恩的思维,初入慈济的他尚无法理解。 在贵州发放的第二个夜晚,他居然半夜惊醒睡不着,在黑暗中扳着手指算了又算,为什么别人认为获得的比付出的多,而自己却不作此想呢?

辗转难眠想不透之时,屋外的公鸡拉起响亮的啼声:“咕咕咕!” 天亮了!那一瞬间他想通了,贵州居民的苦,是因为他们出生在困苦的地方,如果自己出生在贵州,生命的过程应该也是一样贫苦悲哀。

彼此命运不同皆因出身环境所致,他有幸出生在台湾,接受良好教育,然后又移民美国,当了医师又改行创业开成衣厂,从来都不用为生活发愁,而贵州乡亲却终其一生也摆脱不了贫瘠的土地。 原来,要他去参加赈灾,就是要他见到别人的苦,体会出自己过去没发现的“幸福”。

曾经的不快乐和烦忧,经过贵州赈灾的洗礼,济舍知道通通可以放下了,既然自己是有福的人,就应该发愿去帮助贫困的人。 学生时期萌生的济世救人种子,终于在慈济世界开花结果。 “大爱”这一颗无形的灵丹,解决了困扰他七年之久的“中年危机”。



评论文章:“舍”得,才能欢“喜”

撰文/陈美羿

2017年四月,在精舍遇到孙慈喜,她问我很多关于出版的事,我就把我多年出书的经验告诉她。后来她告诉我,她和先生葛济舍的故事已经写好,准备出版,作者是郑茹菁。

我又惊喜又感动! 但我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他们贤伉俪的故事早该出书了。 在我心目中,济舍和慈喜是人人称羡的人生胜利组。 出身良好的家庭、受高等教育、双双赴美、事业有成......

在慈济世界,知道他们是美国慈济纽约长岛负责人,后来奉师命到洛杉矶,曾担任美国总会执行长、医疗志业执行长...... 在事业如日中天,正值壮年的一对夫妻,放下红尘名利,投身全职志工。殊为难得啊!

“舍得欢喜”新书出版了,记得是在花莲回台北的火车上,一口气读完一大半。

济舍在自序里说到:

四十岁那年,出现中年危机,人生失去目标,不是因为设立目标的方法错了,而是因为设立的目标都是为了自己和家人。

后来才发现,如果能够将目标放大,包括一切苦难众生,人生就会充满意义; 只要发挥良能,生活就会变得充实,生命也会更有价值。

在慈济,他原先是想:“我已经获得太多,我是去付出的!”

后来他发现:“原本以为我是去付出的,后来才发现我是去学习的; 在付出的当下,我学习到许多人生的道理。”

记得我当时掩书长叹! 这才是智者啊!

更难得的是妻子也全力配合,身为商场女强人的慈喜,“舍”下丰厚的世间财,随着夫婿西去,赚的是无价的欢“喜”功德财。他们鹣鲽情深,更能同心、同志、同行菩萨道,真真是人间的“典范夫妻”。

“舍得欢喜”出版五年了,热卖逾一万六千本。五年之中,两人在美国的慈济道上,又有太多重大的事务完成或进行中,不记录下来,太可惜。

《舍得欢喜典藏版》终于又问世了! 作者还是郑茹菁。

2022年4月16日,济舍与慈喜带领“募心募爱”团队,在美国总会举行“健走募款活动”,茹菁抱病远从拉斯维加斯去参加,因为她是“集众募款”页主之一,“皇后有难” 的主角。4月18日,她回到赌城,进行六个小时的脑脊椎手术。

好心疼,又好佩服!

我认识茹菁约有二十年,她活泼开朗、才华洋溢。 可就是多灾多病,她自己说“左一刀、右一刀”,不知动过多少刀。但坚强的毅力,让她写出一本又一本的好书。

英国女作家吴尔芙(Virginia Woolf)曾说过:“一切不曾发生,直到它被记述。” 再令人感动的事迹,如果没有被文字记录,久而久之,就随风而逝,埋葬在岁月洪流中。

《舍得欢喜典藏版》出版,是生命如此多彩,又值得喝采的济舍和慈喜贤伉俪的故事,也巧妙的纪录了慈济在美国的历史足迹。

推荐给您,值得细读,值得典藏的好书。 (2022.05.18)

 

作者简介:




郑茹菁

旅美前是公立医院检验师,旅美后曾任拉斯维加斯地方报社记者十年,后转任拉斯维加斯威尼斯人赌场宴会厅主管逾二十三年。

十七岁开始投稿,作品散见各报刊杂志,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会员。 二十五年慈济路是她最华丽的转身,经由多次国际赈灾的洗礼,从一个摇笔杆赚钱的小女子,长成一个赚欢喜的人文真善美志工。

郑茹菁作品集:

《美国台湾人》(1995 幼狮文化)

《赌城打工皇后》(2016 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Endless Love Without Borders》(2016 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 翻译编辑)

《当西方大哥遇见东方佛法》(2016 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舍得欢喜:葛济舍与孙慈喜的喜舍人生》(2017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Emily的幸福学堂》(2018 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Beacon in the Dark》(2018 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My Road to Happiness》(2019 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奥莫克看见希望》(2020 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翻译编辑)

《说故事的人3》(2021 布克文化出版事业部 / 合著)

《舍得欢喜典藏版》(2023 经典杂志出版社)

 

 

《龙裔文学》集锦0043 《花落在彼岸》  夏婳



依依:花落在彼岸

从偶然看到文章的名字到一直跟读到大结局,在这乍暖还寒的纽约初春,三个女主角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这颗漂泊异乡的心。书中刻画的主要女性人物徐雅、王真和阿玲 ,三个女人在异国他乡在成长过程中心灵所承载的迷失、陷落……
    在这个世界,花开花落,两种结局。花开无声,花落有声音吗?是的,花落的声音如同生命的回音。只有用心体会人生,珍惜生命意义的人,才会在静静的夜晚聆听到花落凡尘的声音。花落的声音需要我们用心去聆听其中的拥有与失去,踏过千山万水,神奇动容的声音飘落在大洋彼岸,又开始重生、绽放……


徐雅是我想像中70后女性的写照,70后是特殊的,是处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背景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徐雅和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们有一样的共性,那就是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毅然而然放弃国内优越的一切,出国闯荡渴望改变生活和寻求心中自由美好的一块净土。然而,伴随她的除了在她心目中无能的丈夫——陈肃强,还有对自己过高的期待。一边是对丈夫的失望至极,一边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生存而挣扎着慌乱着,为了过上渴望的幸福生活想尽了一切办法,以至于后来用力过猛,弄丢了丈夫。再美的爱情也会在冷漠中逐渐消耗的。然而命运又给徐雅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俆雅患上乳腺癌,被生命的脆弱打击得不堪一击,老公却移情别恋,爱上他的房东阿玲。面对自己这颗伤痕累累破碎又孤独的心,她崩溃了不知该如何拯救自己!此刻的她必须靠自己!在黑暗中一阵慌乱的摸索,抓住自我救赎这条绳索,奋力地在命运的泥潭里挣扎,终于重新积聚力量,强大自己的内心并勇敢地面对残局。在善良的房东王真挚友般的关怀和内心信仰的支撑下挺过了人生的黑暗。小说塑造了这样一个具有时代感的徐雅,为自己而任性地活着,她坚定地认为一切都要由自己掌控,我行我素也依然热爱和相信生命的美好。人生当中的拥有和失去都是人生必经的功课,或许多年后徐雅仍万分感激这段人生的磨难和经历让她成长起来,最后都变成她宝贵的人生财富。相信由自己掌控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小说中和徐雅一起住的房东王真是个心地善良温暖的女子,隐藏着不能言说的痛苦婚姻,命运给她一个不能触碰的男人,同时带给她无言的结局。姐姐的美国好朋友万医生伸出温暖的手默默地呵护着她,善良的王真因为老万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而压抑自己的情感,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在这场还没燃起的感情火苗中悄然而退,守住了道德底线,选择了自我。她善待周围的亲人和朋友,王真让我想到水一样的弹性女人,不但能以柔克刚,而且为母则刚。这样一个有着柔软内心的女人,最终赢得大家的尊重,活出了自己的尊严。

作者塑造的王真是这部小说中读来最温暖的人物,在她身上看到传统中国女性善和真的美好一面。同样让我想起一句话:无论我们走多远……我们都不要忘了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另外一个徐雅眼中的“小三”阿玲,可能也是读者同情和喜欢比较多的一个外嫁女的故事,她和无数人一样向往自由幸福的美国,嫁给大洋彼岸的餐馆老板立山,本以为这遍地黄金的美国能带给她家人和自己更富裕的生活,却因遭遇丈夫立山的背叛而解体。真正的“小三”女待珍妮怀上立山的儿子进而逼婚,阿玲只好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离开。后来,不期而遇的徐雅老公陈肃强成为她的租客,于是一段相扶相持的男女彼此温暖着。当故事峰回路转,立山被小三过河拆桥,落魄地求助前妻阿玲,阿玲非常心痛地看着陈肃强离开的背影……相信看到这个大结局的每个读者心中都涌出来不舍和无奈。有时,一段情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不同,阿玲无奈地选择了婚姻,选择了亲情。有时,婚姻开始时就不再是爱情,而很多时候只能选择把爱情留在最深的心中,让爱成为一段永恒的记忆。爱尔兰作家约瑟失说:“人总是有选择,人甚至是他自己作出的种种选择的总和。”

徐雅选择了勇敢面对、自我救赎,并掌控了自己的人生。阿玲选择了婚姻放弃了爱情,成全了亲情。而王真选择善良退让,没有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作品中三位女性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砺和考验,最后选择自救,并勇敢地继续走下去。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我们都应该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如果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就让我们按照独特的方式去生活吧,放下过往,活在当下,女人也可以因自己的选择而精彩。写完这些,想着今年纽约的春天姗姗来迟,但愿所有的美好,如春天般虽然姗姗来迟了,但它绝不会缺席的。人生没有对错,只有无悔的选择!


作者简介

夏婳,江西南昌人,现住美国夏洛特。

北美中文作协会员,《小小说月刊》签约作家,《收获》APP签约作者。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屡获海内外奖项,发表于国内外各类杂志报刊媒体,被收入多种文集。已出版小说《搭错车》《环环扣》《花落的声音》《一路狂奔》《梦落纽约》《疫情 忆情》。《梦落纽约》版权签出,改编成40集电视连续剧。


当下移民生存状态的书写暨感悟——读夏婳长篇小说《梦落纽约》《一路狂奔》

阙维杭

新世纪以来,移民美国的国人日益增多,新移民群体藏龙卧虎,科学家、码农、医生比比皆是,早就颠覆了百年前华人移民“修路餐馆洗衣房”这“老三样”的形象,即使是业余或宅在家里写字的高手玩家也常常冒出来,不必说那些博客、公众号的写手,耐得寂寞爬格子埋头写小说的也不时会惊艳海外文坛。寓居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城的夏婳,或可归为其中的一位,不声不响的就在2019-2020岁末年初同时出版了两部长篇——《梦落纽约》《一路狂奔》(皆由中国江西省的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在一派繁杂的海外中文写作圈搅起了生气勃勃的涟漪。

夏婳,一个勤奋的多面写作手,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搭错车》《环环扣》,剧本《人生回放》入围第二届“京华奖”全国微电影剧本大赛,剧本《涅槃》被选刊于《台港文学》2019年增刊“世界华文剧本”专号;诗歌《那一夜》获香港第二届“紫荆花杯”世界华文诗歌大赛优秀奖;长篇小说《花落的声音》获“海外华文著述奖”小说类佳作奖;微小说《烦恼》获“寓乐湾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双年奖(2017—2018)三等奖,入选2018世界华语微型小说一百篇......在众声喧哗之间,夏婳却不声不响地笔耕心田,描画出如许属于她自己心目中的风景。

烙上地域与时代印记的移民生活

夏婳的小说创作尤其是长篇小说,多是写移民的生存状态与梦幻渴望,基调上不同于所谓“乡愁”的惆怅或“离散”的呻吟,而是着力描画出移民身处异国他乡环境里的困顿、迷惑、韧性或坚守,以及种种寄托和希冀改变命运的故事,也是作者身居他乡洞察移民群体而写出的别样异域故事。在夏婳的笔下和故事里,人物自然是近些年源源不断来到美国的中国人,形形色色的移民故事充盈着你我他的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烙上了深深的地域与时代的印记,却是鲜少有无边无际的离愁别绪或望乡的怅惘,或者说几乎来不及思乡也顾不上呻吟,只有想要尽快在新大陆站稳脚跟,活在当下、活出个人样甚至发展发达的执著与梦想。正如夏婳为其长篇小说《梦落纽约》写的序所说的那样:“我没有写缠绵悱恻的浪漫故事,不过是生活中无奈的一段历程,人生本来就是沉重的话题,每个人的机遇、性格、能力千差万别,演绎着地球上纷繁的故事,没有对错,不能改写,只能一路前行,最终走和留很多的时候都不由自己确定,有点遗憾或许是最好的答案,缘起缘灭的瞬间,是宿命还是偶然,都无须去确定,顺着自己的心,认真地把握生命每个时刻才能无怨无悔……”她小说中人物的经历,或者说她的写作素材融合了其个人经历与周围的人与事,当然也包括基于这些生活积累和素材之上的糅合与提炼,以及由此生发出某些感悟,而借虚构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三个女人一台戏。”长篇小说《梦落纽约》宛若搭建了一个戏台,演绎了一出“戏台大人生,人生小戏台”的海外中国人活报剧,是献给已经移民海外或者想要移民、乃至留意海外移民生存状态的同胞的好看剧目。那些“生活在别处”的你我他的异域故事,人物生动鲜活,剧情一波三折,对话传接地气,寓意丰富邈远。为了改变现状而竭尽全力终于出国的徐雅,拥抱“大苹果”纽约后的欣喜激情之余,却觉得生活依然那么不如梦想般美妙,憧憬的天堂生活何处寻觅,被丈夫遗弃又绝症降身,挣扎之中唯有叹息命运之神的魔力?与世无争的王真辗转来到美国,原本就脱离常态的家庭更加弱不禁风,婚姻之痛苦依旧难以言说,令人哀叹真善美在俗世中的凄苦与无奈,也尤其怜惜一颗善良温煦的心。外嫁女阿玲,追求美国梦的半路上也遭遇餐馆老板丈夫的遗弃,继而又成了介入租客家庭的“小三”,把好强争胜的徐雅的丈夫当作了下半辈子可以倚靠的伴侣,却是何等的虚幻与讥讽……围绕着这三位女性主人公展开的移民世界、人情世故、纽约风物和她们与他人各自的情感、精神状态,的确没有缠绵悱恻的浪漫,没有花前月下的纯真,而只有生活重负下的种种不堪,人际关系中的无尽迷茫,以及梦在何方何以圆梦的愁绪。不论是干部家庭熏陶出强势性格的徐雅,贤惠而甘愿吞下婚姻苦果的王真,还是被命运之舟漂泊于“小三”怪圈的阿玲,她们在这个世界都同样感知个人力量的渺小,意识到一个与千千万万移民怀揣同样美国梦的结局,终究是无奈、苦楚远远大于圆梦的机率。家庭的完整抑或破碎,婚姻的质量抑或假象,情感的真挚抑或虚伪,现实的严峻抑或奇葩,......都维系在三个女人周围,展现了开局或结局都不无奇绝或异常无奈的故事延展,加之人物性格的磨炼与转化,牵引读者一步步进入她们的生活圈子。无需阔大的家国情怀,没有忘我的男欢女爱,缺失纤细的情感交流,几乎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在冷峻的现实面前迷失方向,依附不同的人物而展露原始且自我的本质,因此,夏婳笔下的“三个女人一台戏”,也就多了几分宿命几分压抑几分挣扎几分惶然,比之浅薄的浪漫虚幻的风月,比之廉价的乡愁空泛的离散,自然也多了几分真切几分感慨几分震撼几分思索......正如夏婳自序说:“我总是会一厢情愿自作多情地希望读者可以读到我小说里隐藏的意思,......无非是期待那些真实到可以触摸的人物、故事可以引发读者的一些深思和共鸣,要是有启发,那我会受到更大的鼓舞。就仿佛独行的路上,看到了灯光,听到了欢呼。”如此看来,《梦落纽约》这个传统移民故事并非传统的书写,借助于精心搭建的大戏台展开情节架构与人物造型,基本上收获了作者期许的效果,这样的写作与阅读的共鸣,或许是值得欣慰的。

历经双重文化境遇后的观照

夏婳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一路狂奔》,也写尽了海外华人的酸甜苦辣,以女主人公苏林玲的经历为主线展开的叙述,在美国与中国两个时空里翻转腾挪,较之于《梦落纽约》“三个女人一台戏”,一样的移民逐梦,一样有得意或失落,一样的彷徨失措,一样会起起落落,却有不一样的历练、挣扎与感悟。在美国职场打拼的苏林玲升职后的重心,转向赴中国打理分公司和工厂的管理,期间她还力主在内地一个三线城市——自己家乡——重组新厂,这番经历尽管只是别一种“海归”的作为,既有为体现自身价值而操练出干练的魄力与能力,也不乏回馈家乡的反刍情怀,与所谓的乡愁和离散还是不沾边,或者说苏林玲根本无暇顾及那些了,唯有无休止的打拼,打拼。围绕主人公的行走轨迹,小说难免多了些对故国景物、世态的落笔,但也并非只是家国情怀的简单流露,而参杂了较多的文化省思,彰显出人物(苏林玲)其实也是作者历经中美双重文化境遇后的观照与反省。然而,职场的风云变幻,复杂的人际关系,难以平复的家庭矛盾,经济危机时期美国房价大跌的噩梦般重创......频繁往来于太平洋两岸的“空中飞人”,忙忙碌碌的人生究竟为了什么?还是已然丢弃了什么?辛辛苦苦的打拼纵然能够换取暂时的成就感,但更多更大的失落感孤独感正在袭来,苏林玲百思不解,不得不沉下心来反思,自己究竟想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事业辉煌飞黄腾达还是婚姻亲情家庭平淡生活,孰轻孰重,不仅仅关乎选择,更重要的是呵护。人生不只有追逐梦想功成名就,放慢脚步珍惜当下品味生活方能体验隽永的幸福。一路狂奔的苏林玲纵然还没有大彻大悟,却显然有所警醒,开始知晓陪伴孩子善待家人是多么珍贵,暂停前半生一路狂奔的脚步,去欣赏周边的寻常风景,享受家居生活的陶然,何尝不是切切实实的个人心灵寄托。小说的结尾就这样戛然而止,也传递出一种感悟与清醒的姿态:“可以走的路似乎很多,选择也很多,苏林玲需要时间去慢慢地思量。‘今天晚上好好地睡一觉,明天想清楚再做决定。’苏林玲轻声对自己说。”“给那场散了的青春留片剪影”——夏婳说自己的这部小说只是收藏一段青春岁月的影像:“不需要激情澎湃,也不要美化渲染装饰,只是平实地记载和诉说,那些真实的笑,哭,痛,欢喜还有悲伤……”其实大半生的岁月消逝了,回眸青春剪影,会激动会伤悲还是会有所感悟,未来的人生也许就会大不一样。毋庸置疑,夏婳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都是鲜活的,她叙述故事铺展情节上水到渠成般合情合理,似乎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技巧,因为她讲故事的平台仿佛就置身于那些人物之间,因人而异,融会贯通,且善于透过不同人物的对话给出人物的脾性气度。或者说,她犹如身兼编剧与导演于一体,知晓以人物为中心搭台演戏的奥妙,无论是“三个女人一台戏”,还是一个女人多重时空,这个戏台几乎永远不会冷场,一直会有各式各样的故事延展交叉,一直会有生动活泼的对话显现了人物间的冲突和性格,情节的敷衍细节的流露也都一一推进,吸引读者(观众)的眼球无可停歇。一些先睹为快的读者嘉许作者笔下的人物活灵活现(真实),剧情此起彼伏五味杂陈(丰富),人物性格刻画淋漓尽致(内涵丰满),文笔幽默生动吸引人(可读性强),或者叹赏作者笔锋犀利,构思大气,故事内容适合拍成电视剧......这些亮点或写作特色,我在阅读的过程都不同程度获得品味有所领略,在如今坊间长篇小说动辄每年上千部数千部问世的情势下,若要获得读者的青睐,当然需要作者笔底波澜的壮观,需要人物鲜活语言生动的魅力,以及故事架构的独特推进,如此综合为较强的可读性,那作者的努力与功力也被读者认同了。夏婳的小说在这些层次方面基本达到了不俗的水准,但我觉得必要的可读性,只是长篇小说写作达标的综合功力体现,属于写作基本功的整合提炼,更考验作者的题旨是长篇小说是否赋予读者乃至社会怎样的启迪。作家写出一部作品不仅仅是生命断片的记忆回眸,不仅仅是怀念青春岁月的剪影留存,不仅仅是让自己虚构的人物在戏台上或潇洒或凝重地过过戏瘾,而是要透过人物的交流、互动和结局,展示给观众(读者)一出没有完结的大戏,从而让观众(读者)与作者一起深深陷入命运或灵魂的思索......

挣脱重重枷锁才能追逐梦想

20世纪上半叶闻名文坛的英国作家毛姆(W・Somerset Maugham)曾经写过《人性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一书,被认为是一部杰出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主人公菲利普历经磨难挫折后感悟到——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正是千疮百孔的社会所造成的,生活毫无意义,只有摒弃幻想,挣脱心灵枷锁,才能成为无所追求、无所迷恋、无欲则刚的自由人——这一人生“真谛”,不妨说是作家自己审视人生并透过书中人物经历而获得的醒悟,书名《人性的枷锁》的寓意也在这里。所谓的枷锁,就该书主人公菲利普及其交往伙伴而言,是多重的——残疾的枷锁(一出生就是跛足)、宗教的枷锁、性欲的枷锁、情感的枷锁、金钱与物质的枷锁......如何突破重重枷锁的束缚,不断获得自我救赎与成长,就成了人生最重要的命题,成了作者、读者和书中人物都不得不思考、寻觅的答案。当然,这答案或许远远难以清晰地给出,毕竟这乃是人生哲学的重大课题,需要沉潜融入的体察,需要深入恒久的探寻。犹如毛姆写道:“成长本来就是一条不可逆的道路,更恐怖的是,它往往还是一条孤独的单行车道。只愿我们能在别人的故事中,切身体味或已逝去,或未到来的岁月。”夏婳的长篇小说《梦落纽约》《一路狂奔》,描摹出当下海外新移民生存状态、追逐梦想及内心世界的动态画卷,那些人物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穿行跃动在你我他周遭,甚或融为一体;那些音容笑貌抑或喜怒哀乐宛若就在我们的身旁,不无感染力,熟悉而又习以为常;她们或他们来不及挥发思乡的愁绪,迫不及待地一头扎进陌生的异域生活;来不及捕捉离散的失落,唯有追逐梦想不断奔跑抑或踟躇。她们和他们自然也都有自身不能绕过或逃避的“枷锁”(束缚),环境不适的枷锁、语言的枷锁、人际交流的枷锁、工作或不工作的枷锁、情欲的枷锁、情感乃至家庭的枷锁,当然还有金钱与物质的枷锁,甚至包括梦想的枷锁——究竟想要实现怎样的梦想,又如何才能实现梦想......如何化解或挣脱这重重枷锁,成为移民立足新大陆的最基本能力,成为进一步追逐和实现梦想必须迈过的门槛。读书伴随寻思,掩卷读罢,余音袅袅,耐人寻味,那就是作品的成功了。那么我们还能够在夏婳的长篇小说中体味、感悟到什么呢?那些人物及其之间纷杂的关系、令人眼花缭乱的变故或感慨系之的故事,浸染了人间烟火气的那些对话,铺陈着这一代移民生涯的种种甜酸苦辣,抛洒出不同性格、命运下的多姿多彩又悲喜交加的画卷,......并非只是要简单地复述或虚构又一个移民传奇,而是要把想讲的故事、塑造的人物透过引人入胜的架构传递出一些生活或者生命的真谛,至少,我在她的书里读到的是——移民群体的异域生存状态千姿百态,她或他各自的精神世界也深浅不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各人讲述自己故事的方式、维度不同;在同一片日月星空下可以拥有一样或者不一样的梦想,实现梦想的可能性却不一定取决于个人的能量及付出的努力;而所谓事业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幸福,抑或情感滋润婚姻美满家庭和睦才足以抚慰心身,唯有信仰依托才不至于陷入空虚无聊;......而这一切绝不靠无休止的打拼竞争,更多情势下在于要懂得进一步退两步,要学会在生活的道路上放慢脚步,沉思再沉思......人生的更高境界也许是:不必拼命追求所谓成功,不须探求所谓最佳归宿,就像《梦落纽约》的结语:“明天会发生什么,徐雅已经不再做无谓的揣测,人生最奇妙和美好都在于有太多的未知数......”青春没有散场,时代剪影宛在,未知的明天终会到来。夏婳的小说铺陈出一代移民的传奇,喜怒哀乐也罢,家长里短也好,尽是你我他周遭发生并还将继续发生的故事,尽是当下移民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的融汇书写,平平淡淡就是真,触发你我他不同的生活节点,启迪出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阙维杭简介

旅美作家、资深媒体人,曾为美西《侨报》主编、主笔。在海内外十余种报刊发表随笔、纪实文学、散文等数百万字,并得过相关媒体、文学奖项,包括《人民文学》近作短评金奖第一名(2015年)、第二届“文化中国·四海文馨”全球华文散文大赛二等奖(2016年)、首届汨罗江文学奖诗歌佳作奖(2020年)。出版有《美利坚传真》《美国写真》《美国神话:自由的代价》《世纪之吻》《美国到底有多美》《在自由的旗号下》《今日美国:阵痛与变革》《这些年你没看见的美国》等专著。

《龙裔文学》集锦0042 凌鼎年微小说集《庚子年笔记》出版



作品简介:

《庚子年笔记》收录凌鼎年73篇微型小说作品,全部是2020年原创新作。涉及题材有现实的,有历史的,有写文化人的,有写亲情、爱情、乡情的,根据作品内容,分为历史卷、宫廷卷、文化卷、近代卷、异域卷、民间卷、武侠卷、情感卷、动物卷、荒诞卷、法治卷等多个小辑。涉及面广,创作手法多变,故事好读,寓意深刻,结构精妙,语言洗炼,且封面设计大气、精美。海内外文学大咖贾平凹、陈建功、叶辛、孟繁华、范小青、汪政、李晓东、顾建平、刘庆邦、聂鑫森、杨晓敏、夏一鸣,与冰凌(美国)、陈浩泉(加拿大)、冼锦燕(新西兰)、吕顺(澳大利亚)、杨允达(法国)、朱文辉(瑞士)、司马攻(泰国)、袁霓(印尼)、朴宰雨(韩国)、渡边晴夫(日本)等联袂推荐。江苏海洋大学学报副主编徐习军教授撰写的《世界华文微型小说领军人物凌鼎年》选作了代序,这篇文章曾经发表在大型人文刊物《中华英才》上。集子出版后,中国作家协会社联部主任李晓东写了《为人性的善良不懈歌唱——略评《庚子年笔记》;著名评论家刘群伟写了《凌鼎年与小小说——<庚子年笔记>欣赏》;湖南邵阳学院袁龙副教授写了《八面玲珑得月多——评<庚子年笔记>》;南京大学徐雁教授与姜晗写了《以微见着,由小而大——<庚子年笔记>读后》;苏州健雄学院邓全明副教授写了《赓续中国小说传统的一次成功书写——读凌鼎年<庚子年笔记>》;辽宁师范大学乔世华教授写了《尺幅千里,别有洞天》;湖南工业大学张春副教授写了《涉猎广泛的凌鼎年》;湖南文理学院的汪苏副教授写了《文化急救的疫苗——评凌鼎年小小说集<庚子年笔记>》;中国工业大学的国际性教授写了《大树新花——读<庚子年笔记>》《太仓日报》原副总编宋祖荫写了《庚子年里写春秋》;河南评论家张中杰写了《古今大千的人文阐释》;广东评论家余清平写了《滴水见太阳——评<庚子年笔记>》;浙江评论家王石良写了《凌鼎年小说中的中药味》;江苏师范大学的仇璇嘉写了《民间对于宫廷的趣味想像》……集子出版后,北京评论家荒林与凌鼎年做了对话《文体与表达,故事与思想——凌鼎年答出版社编辑荒林问》,发便于《中文学刊》2022年3期;河南郑州的评论家卧虎采访了凌鼎年,《卧虎访谈录之凌鼎年篇》发表于《中华文化》2022年4期;加拿大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崔淼淼采访了凌鼎年,在“华夏赤子”栏目推出了采访视屏。
精彩篇章节选
劫道(微型小说)

作者:凌鼎年

农历春节快到了,柳家大小姐大学也放假了,在老管家、私塾先生的陪同下,雇了一辆马车高高兴兴地回家去。老管家是看着大小姐长大的,像长辈似地问长问短。私塾先生到柳家当塾师不久,他很想看看大学是啥样子的,就主动要求跟着老管家来接小姐,顺便开开眼界。回家的途中,要经过一个野猫岭的山口,早年闹过匪患,后来被官兵剿灭后,倒也太平无事。过野猫岭山口时,突然窜出几个青壮汉子,说:“停停停!”一个戴着狗皮帽子的斜眼,上前往车里一看,见是一个女洋学生,淫笑着自言自语:俺家大王有福了。他对老管家说:“走,上山去!去拜见一下大王。”老管家走南闯北瞧得多了,意识到遇上劫道的了。逃,逃不了,硬拼更不可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此刻,他最担心的是大小姐,千万不能暴露是柳家的大小姐,这身份一露,后果不堪设想。他暗暗关照私塾先生,一切我来应对,你什么都不要说,切记切记!

山大王姓董,占山为王也就才几个月,也就几十号人。他曾对手下的兄弟说过:我董某人是要做大事的人,落草为寇是暂时的,所以要严格执行“七不抢,八不夺”的道上规矩,即盲、哑、疯、瘫、僧、道、尼不抢;娶媳嫁女不夺,送殡不夺,搬家不夺,山沟不夺,码头不夺,鳏寡、孤独不夺,医生不夺,进京赶考的举子不夺。董大王觉得手下颇能领会他的心意,很是满意,更满意的是竟带来了一个与村姑、山妮全然不同的女洋学生,他盘算着如果把这洋学生纳为压寨夫人,那可是山寨之福啊。老管家已从山大王的眼神里瞧出了什么,连忙谦卑地说:“大王吉祥!小老儿姓管,这是我的女儿与女婿,回老家去过年,车上只有点年货,小老儿愿意全部孝敬给大王,请大王行个方便,让我们早早回家团圆,享天伦之乐!”老管家这话既是说给山大王听的,也是说给大小姐与私塾先生听的,给他们定个调,统一口径,好一起应付下面的盘问。山大王一看这老头是个老江湖,知道在他嘴里想套出话大难。他见私塾先生的腿在抖,料定是个没有见过世面的怂货,对付这样的老实人,他有的是办法。他拔出手枪,朝走进来的一只黄狗抬手就是一枪,那狗惨叫一声,应声倒地,血流了一地。董大王再看私塾先生裆下已湿了,几乎笑出声来。他对私塾先生说:“别学这老头,满嘴胡话,免得见血。说!我只想听实话,如有半句虚话头,你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就不好说啰。”私塾先生好为难,他知道老管家是为大小姐好,不暴露她的身份。但父母从小教导自己、老师也从小教导自己不能说假话。再说,眼下,保命是第一位的。他犹豫了半晌说:“这位是柳半湖的女儿柳大小姐,你们不能对她无礼。人在做,天在看!”私塾先生如实说后,如释重负,对大小姐说:“对不起!对不起!!”老管家气得恨不能上前揍他几下。嘴里喃喃自语道:“完了完了。”老管家最担心的是山大王哈哈大笑地说:“好啊,还是黄花闺女呢,今晚拜堂,做我的压寨夫人!”老管家知道私塾先生很可能因了这几句真话而送了小命。你想想,山大王会留你我两个知根知底的外人之命?他要的只是小姐。这私塾先生真是迂腐透顶,死到临头还糊里糊涂。老管家发现小姐到底是在省城读过大学,见过大场面的人,没有丁点的花容失色,始终不言不语很淡定。不过事到如今,只能听天由命了。只要小姐没事,就算拼了自己的老命,也算对得起老爷的知遇之恩了。山大王一脸凝重,问:“柳半湖,就是开柳氏钱庄的掌柜?”坏了坏了,山大王一听是柳氏钱庄,必狮子大开口。老管家马上说:“开柳氏义学的。这位就是义学的塾师。”“果然是他!柳半湖,我总算找到你了。天意天意!”柳家大小姐、老管家、私塾先生三人一听山大王这么说,都同时心一沉,沉到了冰窟窿里。哪晓得山大王突然高叫:“摆宴!吩咐下去,立即准备摆宴!”似乎不用再说了,肯定是要逼小姐做压寨夫人。这可万万使不得,老管家准备豁出去了。山大王面露笑容对柳大小姐说:“请,请上坐!”老管家把大小姐拉到身后,满脸怒气面对着山大王,有点像母鸡护小鸡的样儿。谁知,山大王对老管家说:“别误会别误会,你也请上座。”这让老管家一时云里雾里,找不着北,咋了?山大王露出不堪回首的样子,说:“我十岁那年,家乡旱灾,父母带我出来逃荒讨饭,结果父母双双饿死在路上。我成了孤儿。有次饿得奄奄一息的我,偷了一个馍馍,被人辱骂、追打。正好有位老爷经过,给我买了十个馍,还给了我一块银圆,我才没有饿死。后来听人说,那位老爷叫柳半湖。我记了20年了,我当年受过老爷的恩惠,理应报答啊。”老管家一颗心才算放了下来,对小姐说:“善人有好报,古语不谬。”私塾先生讨好地说:“幸亏我说了真话。”大小姐不置可否,陷入了深深地沉思,想了很多很多。

写于2020年1月16日

作者简介:

凌鼎年,1994年加入中国作协,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亚洲微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发表过6000多篇作品,1100多万字,出版过英译、日译、韩译等个人集62本,译成15种文字,16篇收入日、韩、美、加、土、新加坡、中国香港的大学、中学教材,获《小说选刊》茅台杯奖、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最高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紫金山文学奖、首届叶圣陶文学奖、首届吴承恩文学奖等海内外340多个奖。太仓建有凌鼎年文学馆(贾平凹题写馆名)。

                             

凌鼎年与小小说

——《庚子年笔记:凌鼎年微型小说新作精选》欣赏

刘群伟

在1990年5月《小小说选刊》《百花园》杂志社主办的“首届中国小小说理论研讨会暨汤泉池笔会”上,凌鼎年先生与其他19位与会的作家被定位为中国第一代小小说作家。自那以后,凌鼎年不忘初心,一直把小小说当作毕生事业来追求。他自1975年创作、发表第一篇小小说至今,笔耕不辍,唯此为大,是我国小小说作家中写得最多,出版最多,获奖最多,参加海内外活动最多,影响最大的小小说代表性作家。其作品集已连续三次进入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公示。2021年12月1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庚子年笔记:凌鼎年微型小说新作精选》,收录其73篇小小说作品,全部是他2020年原创新作。在这本新集中,凌鼎年先生将传统笔记体推陈出新,使小小说体裁在民族化风格上达到炉火纯青境界。根据作品内容,分为历史篇、宫廷篇、文化篇、近代篇、异域篇、民间篇、武侠篇、情感篇、动物篇、荒诞篇、法治篇等。作品涉及面广,创作手法多变,故事好读,寓意深刻,结构精妙,语言洗练,是一部具有中国气派的优秀小小作品集。《人民文学》主编、评论家施战军曾说:“在我感觉里,凌鼎年与微型小说的关系,相当于李白与唐诗的关系。”这样的评价,胜过许多奖项。小小说体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快节奏现代生活中发育成长起来的文学新品种,它需要满足信息时代读者超高的阅读要求,一方面文学韵味新颖饱满,另方面知识含量浓烈感性。对于作家而言,强烈的时代敏感与优秀的艺术自觉,加之天赋与持之以恒,凌鼎年就像李白写诗一样,自信、浪漫,每一篇都带着对生命的热爱,对时代的思考,对文学创意的高度投入。可谓“天生我才必有用”,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中,凌鼎年在《新华文摘》《小说选刊》《人民文学》《香港文学》等海内外报刊发表过6000多篇作品,1100多万字,出版过英译本、日译本、韩译本等个人集子61本。凌鼎年小小说被翻译成英、日、韩、法、德、俄、泰、土耳其、西班牙、维吾尔、波斯文、菲律宾文等12种文字,获《小说选刊》“茅台杯”奖、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最高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紫金山文学奖、首届叶圣陶文学奖、首届吴承恩文学奖、小小说金麻雀奖、小小说事业推动奖等大大小小340多个奖。600多平方米的“凌鼎年文学馆”正在布馆,将在其母校太仓市第一中学建校115周年庆典时开馆。苏州吴文化研究中心做了三年多50多万字的《凌鼎年文学纪年》,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2018ZDJD-B018)项目成果,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百家创作年谱(18AZW024)”阶段性成果,4月份将在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旅德作家、画家、德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谭绿屏认为:“凌鼎年的微型小说是一扇观察社会、记录社会的窗口,不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具有连绵的不朽性,可供社会学家和历史学者作为时代特征,社会历史的研究参考,其综合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百年后仍是社会史料的研究资料”。暨南大学潘亚暾教授做过凌鼎年小小说专题研究,他意识到小小说体裁进入流行文学的阅读风向,九十年代就预言:“凌鼎年是未来微型小说界的金庸”。“两军对阵,杀得昏天黑地,老话说‘杀人一千,自损八百,’来犯者终于退去,鏖战告一段落。”这是《庚子年笔记:凌鼎年微型小说新作精选》中《轻重伤员》小说开篇,情节是,在金创药短缺的情况下,先救重伤员还是先救轻伤员的矛盾。当大敌再次来犯,需要决战时,轻重伤员的表决,民族利益第一,个人生命第二,读来荡气回肠,让人热泪盈眶。想来读者已经猜到结尾,选择把生命留给希望,做出牺牲者,激励生者勇往直前。字字千钧,珍重历史,关注现实,纸短情长,小小说写出大力度。集子中的《张骞与他的女人》,写丝绸之路初创,既有家国情怀,又有爱情故事,既有宏大的背景,又有鲜为人知的细节,客观、细腻地反映了历史上民族的交流、交融。历史课本中的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人人皆知,其忠诚,其艰辛,有历史时间和生命时间左证,但凌鼎年的小小说带给我们新颖审美,让我们身临其境,与张骞一起看大漠孤烟,一起历险、一起焦虑和惦念,一起在被囚禁中想办法逃离,身怀使命,眼光高远。小小说集语言之珍,需以最少的文字,起波澜,发巧思,吸引读者又要合情合理,殊非易事。张骞与西域民族生活在一起,想他们所想,思他们所思,理解商贸带给他们福祉,获得他们的尊重,并获得因尊重仰慕产生的爱情,不仅符合逻辑,也切合读者心理。这篇小小说无疑是拍电影的好底本,动人心弦的爱情乃民族交融之礼赞。在穿越河西走廊时,不幸撞上了匈奴巡逻的骑兵,张骞一行被俘,押到了匈奴王庭。匈奴的军臣单于觊觎中原已久,知道张骞出使月氏国,猜测对匈奴不利,但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似乎没有理由杀张骞。单于就把张骞软禁在匈奴营地,还赏赐了一个妙龄姑娘须卜氏给张骞做老婆,姑娘是军臣单于的远亲。张骞心里明白,这是来监视他的,来软化他的,来套他情报的。张骞是读书人,对须卜氏客客气气,敬重有加,可以说是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还教须卜氏识字与大汉礼仪。须卜氏对张骞的敌意、警惕慢慢消解。一晃十年过去了,单于对张骞的防备之心也淡了松了,特别是须卜氏怀孕后,单于觉得张骞不可能再回长安了。张骞呢,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时不时抚摸着那根枣木汉使符节,一直在苦等机会。须卜氏发现张骞常一个人望着长安方向发呆,一坐就几个小时。有几次睡着了还在梦中说:“陛下,对不起!我没有完成您交付的使命,臣不甘心啊,不甘心啊!……须卜氏不禁有点感动,觉得男人是个忠心耿耿之臣,是个做大事的人。元光六年(前129年),单于生日那天,整个部落喝酒庆生,将士们喝得酩酊大醉,正好又是个无月无星的夜晚……小小说写张骞连夜出逃,情节惊险而合情理,历史时间在此如开启的门,让读者惊叹作家的虚构才华。更有后续爱情,张骞经过九死一生,总算找到到了大月氏国,亮了身份,验了文书,可西迁后的大月氏国新王对偏安一隅已很满足,已没有雄心与匈奴对抗。张骞见无法说服打月氏国的新王,只能返回长安。不巧的是,在归途中,经过青海羌人地区时再次遭遇匈奴的兵士,又一次被俘。须卜氏万万没有想到此生会再次见到张骞,想想单于对她的残暴、无情,她决心与张骞相依为命过一辈子。此时的她,心已完全在张骞身上。须卜氏知道张骞执意要回长安,已打定主意,暗暗助他一臂之力。因了须卜氏的帮助,张骞真正了解理解了民族需要,并顺利回到长安,当然是带着须卜氏。这符合读者心理期待,但历史书上可没有这么浪漫的故事,作家于是这样结尾:由于须卜氏系匈奴女人,也没有明媒正娶,在张骞的家谱上没有记载,在史书典籍上也没有记载,但这个女人值得为她记上一笔,是为记。借虚构之力,让我们更接近真实的历史和生活,而且表达了我们时代的思想。这是凌鼎年新作值得关注之处。新集后记中,作家写道:《庚子年笔记》的创作理想,是让人们看到中国传统笔记体依然充满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表明凌鼎年在探索笔记体这一传统文学体裁与现代小小说嫁接上自觉探索已久。

中国历史上短小精炼的笔记小说,包括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内容广泛驳杂,举凡天文地理、朝章典制、草木虫鱼、风俗民情、学术考证、鬼怪神仙、艳情传奇、笑话奇谈、逸事琐闻……不一而足,凌鼎年新集的分类无疑重现了笔记体的开阔特点,此外,故事性强、寓意深、有知识性、有趣味性、有可读性、有启发性,这些也正是吸收了传统笔记体的优点。在“识字人”的阅读视界,“凌鼎年”是个“老少皆宜”的“故事家”。他的微型小说曾经让许多不同层次的读者欣赏不已,文学青年把他的作品当模板,初高中学生把他的作品当作文高分的法宝,城市白领说读凌鼎年的作品能学到很多知识性东西与人生道理,退休老人说读凌鼎年的作品能引起共鸣,可调动毕身的生活积累来把玩思索。《庚子年笔记:凌鼎年微型小说新作精选》,与传统笔记体成功嫁接,使小小说这一文体更获得了自由飞翔的底气。

刘群伟,女,中国作协会员、澳门大学文学博士、博士后、编辑、著名评论家。原载《中国青年报》2022年4月29日

八面玲珑得月多

——评凌鼎年微型小说新作选《庚子年笔记》

袁龙

熟悉凌鼎年的人都知道,他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第一篇微型小说开始,已深耕微型小说这一文体近半个世纪;自2001年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在新加坡注册后,他先后担任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的创会秘书长,与第三任会长,为世界华文微型小说事业的发展操劳了20年。他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界公认的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因此,他每年都要外出参加很多活动。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他宅在家的时间多了,也就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创作。这一年,他写了217篇,40多万字,这本《庚子年笔记》便是他2020年的微型小说新作选。公元2020年,农历庚子年,因为新冠疫情,注定会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令人难以忘却的记忆。一个作家书写自己所经历的庚子年,或者在庚子年的所思所想,庚子年的新故事,注定会有不同的印记与分量。

凌鼎年选择以“笔记”统称其微型小说新作,足见其对微型小说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西方的“小说(novel)”观念,而是注意到微型小说与中国古代笔记体小说的血缘关系。众所周知,自梁启超、鲁迅等人试图以小说启蒙国民以来,强调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的西方小说(novel)观念成为主流认识。因为18世纪以来,西方小说(novel)凭借日益庞大的篇幅优势可以展示更多的人物、更复杂的情节和更广阔的环境,具有多元阐释的可能。实际上,衍生于意大利语“novella”的“novel”最初就是指一种用散文体写成的小巧新颖的故事。这与中国古代小说“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桓谭《新论》)的断语具有相似性。换言之,中西方小说的最初形式并非以篇幅庞大见长,其特点反而都是篇幅短小。在中国古代小说的百花园中,章回体小说等长篇小说在形制上与18世纪以来西方的长篇小说可以相提并论,更兼梁启超、林纾等人的长篇小说理论、创作与译着风靡一时,西方的“novel”观念成为主流观点。篇幅精短、暗含被西方小说观念遮蔽的中国古代“小说”观念与审美传统的笔记体小说却为人所忽视。需知笔记体小说包含中国传统叙事的多种形态,既与传统的民间故事、传奇小说、寓言、叙事散文、抒情小品、传记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和语录、日记、诗话、志书等著作体式“杂花生树”,具有形式灵活、玲珑多样的审美特征。由此观之,凌鼎年以“笔记”命名其微型小说新作,是深谙其中三昧的。

《庚子年笔记》包含历史篇、宫廷篇、文化篇、近代篇、异域篇、民间篇、武侠篇、情感篇、动物篇、荒诞篇、法制篇共计11篇章。这些篇章既有题材、内容、时代、地域的区分,又有形式、技法的不同,体现出凌鼎年创作的收放自如,八面玲珑。历史篇是这本书中篇数最多的部分。凌鼎年写春秋时期的墨子守城,写张骞与他匈奴女人的故事,写张议潮率部回归大唐、写镇国公崔西铭的故事、写李自成兵败山海关与瘟疫的关联;也写劫道土匪知恩图报、写广济和尚树禁燃指碑、金有银“吃香”、蒯立德蝗灾期间巧平粮价、火梨花枪传人大败倭寇……这些历史题材的微型小说或取材于正史、或取材于民间传说、或取材于地方志书、或取材于方言俚语,不一而足。在人物的塑造上,或忠于历史本来面目,或故事新编,或考据翻案,这些人物形象在有限的篇幅中腾挪跳跃,令人目不暇接,体现了笔记体小说补正史之不足,与正史参行的特点。宫廷篇从广义的角度而言,应该归于历史篇。但凌鼎年将其单独列出,通过《微服私访》《传国玉玺》《寻找建文帝》等权谋争斗的微书写刻画了皇帝与臣子的群像。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近年来兴起的网络宫斗类型小说的关注。同时也让我们注意到,在网络小说越写越长的趋势中,微型小说在有限篇幅内创作类型小说自有其“滴水藏海”的审美趣味。文化篇、近代篇、民间篇、法制篇四部分的微型小说可以看作是凌鼎年对近年来理论界热议的“文学地理学”的一种创作回应。凌鼎年通过《花坛花絮》《园林之殇》《杨将军碑》《斗鸡》《捧角家》《琼花大使》《鬼市》《弄级名人谭老三》《老宅院•破门楼》《认养古树》《昆石收藏家》等系列微型小说构建了娄城的地理书写,向我们展示了娄城这个地方的历史人文、法制生态和今昔变化。凌鼎年娄城系列微型小说向我们证明:虽然微型小说受篇幅限制,很难像中长篇小说那样大体反映一个地方的山川地理、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但借助系列微型小说的形式,微型小说也可以尺幅连缀而成千里江山图。异域篇、武侠篇、情感篇、动物篇和荒诞篇则通过不同题材的微型小说探讨人性与情感。《水源污染事件》中哈森医生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将两个部落的战争消弭于无形,凸显了人的理性的价值。《拜师》《冷家四杰》《结拜兄弟》等微型小说将江湖人士置于名与利、忠心与爱情、生与死等矛盾之中,书写人性的选择。《三个和尚续篇》《农夫的儿子》以故事新编的形式展示了人性的自私与自大。《老狮王与新狮王》《动物法院》《猴子称大王》则以动物寓言的形式融入作者对新冠疫情等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对人性的温暖与自私的反思。《彼岸花》《离婚于人间四月天》《瞒报年龄》《相亲》则反映出作者对重情感精神与重现实物质两种不同婚恋观的鲜明态度:完美的婚姻爱情应以三观一致为前提。从这些微型小说中,我们可见凌鼎年在探索微型小说艺术形式多元化方面所做的尝试与努力。

要言之,《庚子年笔记》让人不仅有“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的感慨,也可以看出经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凌鼎年对微型小说的认识和创作已然进入“八面玲珑得月多”的境界,值得庆贺。 

袁龙,湖南邵阳学院副教授、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原载《中华读书报》2022年6月15日

 

《龙裔文学》集锦0041 长篇小说《泪洒芝加哥》(节选) 作者:任国平(梧桐)



内容简介:

二十六集同名电视连续剧文学原著:这是一部描写新一代中国移民在美国如何生存的纪实文学佳作。作者以自己耳闻目睹的第一手资料,用纪实文学的体裁,生动地描写和记述了新一代中国移民在美国的生存状况。他们之中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有的历经磨难,修成正果;有的大起大落,妻离子散;更有那些偷渡者,为了追求诱人的美国梦,不惜抛家舍业,以巨资冒险,到头来却落得抛尸大海,或者沦为新一代“猪仔”,任人宰割,受尽歧视和虐待……一部现代新移民的生活缩影,给人几多震撼,几多深思……

精彩段落节选

1.堕落的美国梦 

        芝加哥的深秋,夏日的炎热还没有褪去。从密歇根湖药学院的十三楼向密歇根湖望去,一望无际的水面,折射出耀眼的粼粼波光。远处,点点缀缀的船帆,仿佛嵌在沸腾的日光之中。脚下,湖边的街区象小小的建筑模型,只见火柴盒大小的汽车在绿树成荫的车道上蚁行。这里的四周没有了平日都市的嘈杂声。只是极偶然地听到一两声汽车喇叭声。四周是那么的寂静。许中辉仿佛感到自己进入了一个超脱世俗的世界。此刻他觉得内心异常的平静。他想着他已经不用为自己的毕业论文而烦恼了。他也能彻底地摆脱那些教授嘲弄的痛楚。这两年的青春全花在这小小的实验室里,而公布实验成果的教授却将自己和同学王德龙的名字从榜上勾消。他们的成果竟然成了苦果。系里原先答应的全额奖学金成了泡影。此刻,平时的那种闷气在这里消失了。许中辉抬头凝视着罩在湖面上的天空。那湛蓝的天显得很低。在远处,天和水连成一片。归宿是那么的宁静,那么的可爱,该是耶稣基督的天堂吧!

        许中辉在楼顶平台的边缘徘徊。楼下的道上站满了学校的师生和过路的人。他们都指指点点,时而仰面看着楼顶的人。人们断定这年轻人一定是精神失常,要寻短见。不知是谁报了警。路边的警车一闪一闪的红蓝警灯在交相闪烁。楼边已经围起黄色的隔离带。

        经近个把小时了,警察和心理医生竭尽全力试图接近他。无论他们喊什么话,无论他们怎样劝说,许中辉都无动于衷。现在谁也不敢越过许中辉用红色的粉笔划的那道线。因为他随时都可能跳下去。

        王德龙和许中辉同住的公寓离校区不远。昨夜王德龙写论文很晚才回公寓。他正甜睡没醒。突然他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他打看门,是读研究生的张琳。

        “老王,你的室友许中辉就要跳楼自杀,你快去劝劝吧!”

        “什么?”王德龙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在哪里?”他急切地问。

        “他在理查得博士楼的楼顶。现在有很多警察在那里。老许就不肯下来。也许这一阵他已经跳楼了。”张琳带着哭腔地说。

        王德龙想起这两天许中辉是显得有点不正常。他知道许中辉受学院和教授的窝囊气。前些天他还买了支手枪玩。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沮丧会使他滋生可怕的自杀念头。他很快地套了一条裤衩就跟着张琳来到了理查得博士楼。

        他抬头望去,他的室友显得那样的单薄瘦弱,摇摇欲坠。他想立即上楼顶抓住他。他大喊:“中辉,你不能做傻事 !你听我说,你别跳,我是德龙!这儿不好,我们可以换个地方。千万别跳!”

作者简介:


任国平,笔名梧桐,美籍华人,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文学会会员,北美中文作家协会永久会员,休斯顿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出生在中国宁波,毕业于杭大学外语系七七级。浙医大学任教十年,九三年赴美,印第安那大学特殊教育学硕士。获取美国k-12年级若干个专业的教资证书。就教美国印州三所高中至退休,曾获最佳教师奖。目前已出版长篇小说四部《墓碑镇的中国玛丽》(暨南大学出版社)、《铁血容闳传奇》(中国社科出版社)、《泪洒芝加哥》(中国社科出版社)、《爱你,刻骨铭心》(美国Sycamore Books);其中中间两部长篇由作者改编电视剧共六十六集完成拍摄。短篇小说《三五七》、《买车记》、《碰瓷》、《玛蒂娜》等若干。还写过报刊文章如《傅满洲博士的电影》,《陈查理》(美南周刊)、《好莱坞华人电影之母玛丽恩.王》(中华读书报)等。已出版获奖轻喜剧《赵老二上美国》电影剧本一部。获奖英文版西部片《墓碑镇的中国玛丽》“Tombstone China Mary”、剧情故事片《乌梁素海边的兵团岁月》、“Snow On Sierra”、 “Chisland” 、《百年逸夫》、“Houston Love”中英文电影剧本七部。动画片获奖剧本一部。获奖参与策划电影一部;主编合编辞书三部;外研社教学理论专著两部。教科书6册。

《龙裔文学》集锦0040 《留美色戒》 作者:强颂锦



作品简介

《留美色戒》的作者曾是美国联邦政府资深华裔移民官。十几年的执法,面谈合法和非法人士无数。《留美色戒》是作者对他审理过的若干卷宗进行文学加工后的产物。它看得见摸得着,绝对的真实,完全的现实。

《留美色戒》是一本以揭露为主要线索的长篇小说。它淋漓尽致地把一个官二代如何在美国胡作非为的丑行劣事摆在世人面前。他姓罗名为,是旧金山社区大学的留学生,但他不务正业,最终被学校开除。他是电影公司的老板,专拍三级片,最终因为一个艳星得罪了地方恶势力而被追杀。他是辣手摧花的色魔,年纪轻轻便有过32位女友,连选美皇后也被他巧取豪夺。他是阴险毒辣的骗子,以五万美元的资本,竟然诈取到数百上千万的钱财。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2019年暑假结束,他回美准备东山再起,可是在旧金山机场,他一检没过,被送入二检…

作者把罗为卑鄙的行径放在美国这个大环境中叙述,以360度的镜头把美国的方方面面拍摄了下来。因此,《留美色戒》可以是留美学生们的第一本教课书,通读全书,学子们会知道怎么读哪里读。《留美色戒》也可以是新移民们的一本生活指南,它是笔者在美生活三十多年的经历和经验的总结,顺此指南,新来者会少走不少弯路。《留美色戒》还可以是文学爱好者们的一本生活笔记。这是一整套一系列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每个细节都来自生活,都鲜活可靠。读之,不但可以免去车马劳顿的采风,甚至可以纠正笔下的某些不当或失实。这个世界有太多人想了解美国了,但是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大多数人只能望洋兴叹,只能通过阅读了解美国。在林林总总介绍美国的书中,《留美色戒》算是最新的一本良心之作。

精彩片段

阿春坚持推掉秘书,这可把爱丽莎推急了,这等于是在把她往悬崖边推啊。她忧心忡忡走到厨房,伊玲已在那儿。听罗为说以后家务事不要她做了,她正式从仆人提升为金老师,她满心高兴,在厨房告诉新来的仆人小玉什么东西放什么地方。她们昨天就认识了。但是昨天是爱丽莎,是宝来餐馆老板娘,来电影公司面试的。可是今天是小玉,是阿春的生活秘书,是来这个家当仆人的。罗为说过以后小玉归她管,所以在厨房她就开始对小玉发号施令起来,小玉,你看看,倒点茶,倒得满灶台都是水,哪里是做事的人。小玉,你得把灶台擦干净了再出去,听见吗?

这个时候爱丽莎怎么会听伊玲在说什么,她人走进了厨房,耳朵还留在客厅里,她想知道,最终教授是否肯收留她。她端起两杯茶就往外走,被伊玲叫了回来。

伊玲用手指指灶台,冷冰冰地说,耳朵长哪里去了?把那滩水擦干了再走。听见吗?

等到爱丽莎把两杯茶放到教授和罗为面前时,罗为已经不耐烦了,他在抱怨,小玉啊,你也真是了,倒两杯茶,倒了这么许多时候。拖拖拉拉的,以后做事要麻利点,听见吗?

又是听见吗?爱丽莎还没正式开始当仆人,就有这么许多很刺耳的“听见吗”冲她而来。这究竟要听谁的?爱丽莎心里很不是滋味。当然,她的主子是罗为,她得先听罗为的。罗为的这一声“听见吗”爱丽莎听进去了,她似乎看到了希望,她应声道,小玉听见了。

可是,阿春双手抱胸,脸板得油盐不进,他想罗为只安个探头就发现了自己的动向,如果再在他身边安个小玉,那自己还有什么秘密可藏,他斩钉截铁地说,不要,不要,我坚决不要。这样的女人我不可能要。阿春斜眼睨了小玉一下,心里又光火起来。小玉尽管很美,但那是很臭的美,而且生气中的人是没有审美感的,他对着门口摆摆手说,出去,出去。他没有用“滚”字,已经是对爱丽莎客气了。

阿春的这种强横态度,大出罗为意料,他原以为阿春就是个随便捏捏的泥团,想不到在骨节眼上,他会这么倔。

就在罗为想着怎么说服阿春时,爱丽莎走前几步,扑通跪倒在阿春和罗为的脚前,叩头如捣蒜,她的话很凄楚,教授,您大人有大量,过去是我错了,我该死。在宝来,我也是没办法的呀,前有大狗子,后有大顺,我被夹在当中,难做人呀···

罗为用力蹬了爱丽莎一脚,阻止了爱丽莎的唠叨,说,哪叫你过去不好好做人,现在讨教授厌。

阿春被爱丽莎这一跪,跪软了心,他弓过身去,想扶爱丽莎,但又缩回手,亢奋地说,起来,起来说话。美国这么大,你不在这里做工,还可以去其他地方做工。我就不相信,你会找不到工,非要到我这里做伺候人的事。起来,快起来。

阿春这番话触了爱丽莎的心境,她泪如雨下,抬起头,可怜巴巴地说,教授,我没地方去,实在没地方去了,求求你收留我吧。说完爱丽莎用头叩着地板,发出一声二声无数声的通通,通通。

对着如此悲苦的女人,再心硬的男人也会动恻隐之心。阿春从来没对女人心硬过。再说他也不是个心硬的人。帮她一把吧,这苦命的女人,阿春心里的自己在呐喊,他长叹了一口气说,好吧,你起来,快起来。

罗为看有了转机,替爱丽丝抓紧这机会说,小玉快起来,教授不计前嫌,大恩大德收留了你,快向教授道个谢。

爱丽莎一骨碌爬起来,垂着头,接连说了几声谢谢,扭过身找洗手间。

阿春知道如果自己再犟下去,可能要和罗为翻脸了。他只得作罢,顺水推舟做个人情,他说,小玉,不用谢我,要说谢,你还得谢谢罗哥。说完他转向罗为问,小玉白天来这里上班,晚上回家还是住这里?

当然住这里了。罗为说,小玉老公死了,她被老公的儿子赶了出来,她在旧金山已无家可归,也是个可怜的人啊。

那么,住哪里?我们没有多余的房间啊。伊玲问。

没办法,罗为说,小玉还继续得请教授开恩,在教授的大房间里放张小床。

教授还想反对,但他知道这反对不会有效。罗为刚才说了,要小玉二十四小时照顾他的起居,那二十四小时当然包括晚上时间。他象征性地说了几声不要,拿起茶杯啜着茶,看着从厕所间走出来毕恭毕敬站在面前的小玉,问罗为,这不能由我决定,还得问小玉愿不愿意和一个大男人睡一个屋,罗为,你这不是在拉郎配吗?

罗为哈哈大笑起来说,教授啊,你Out啦,现在哪个不知道小秘和女朋友是一码事吗?白天当你小秘,晚上当你女朋友。小玉,你愿意吗?

小玉已在洗手间补了妆,明艳动人地站在决定她命运的两个男人面前。她不敢随便找个座位坐下,因为没人喊她坐。刚才几乎是山穷水尽了,现在爱丽莎眼前已是柳暗花明。她心里乐滋滋的,这活不但是秘书,还可以升格成教授的女朋友。尽管还有白天和晚上,但已不像在宝来她被两个男人占着。现在她只用伺候一个男人。自己能成为电影公司老板的女朋友,她简直是意想不到,她点点头,装着害羞地捂着脸,不让心里的笑靥过早地在脸上绽放出来。

 

作者简介

强颂锦,又名强颂今,笔名厚道人家。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终身会员,前联邦资深移民官。自幼深受中外文学熏陶,在美三十多年从未停止过在文学领域内的研习。2015年起开始发表作品。是网上原创文学天地里的知名人物。作品一经发表,经常会有万人以上的阅读量。中篇小说《钉子,钉子》、短篇小说《上海人,你得为自己正名》,获得二十万人次的阅读。长篇游记《走进中国》《宝岛游记》《我在西班牙看斗牛》在网上脍炙人口, 阅读量均在十万以上。长篇小说《追踪地沟油》正在网上连载中,受到读者的追捧。近年,在网上和报纸杂志发表了160多篇以原创文学为主的小说、散文和随笔等作品, 网上点击量达百万人次之多。颂今的作品针砭时弊,大胆揭露,人物丰满,情节曲折,构思巧妙,语言机智,叙事幽默,耐人寻味。颂今因此被誉为美国警界的华文“一哥”。

 

 

《龙裔文学》集锦0039 《同一片天空下》 作者:江扬

作品简介:

《同一片天空下》是作家江扬最新的散文结集,2022年1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全书28篇散文,14万字分为两辑,第一辑“人间值得”写人记事,第二辑“山高地远”记游世界。在后疫情时代,在文学艺术地理的跨界国度,多元思绪纷繁错杂,作者意在团出一卷多彩的绒球,织就一束永不凋谢的生命之花。《同一片天空下》内容广泛。从地点上来说,跨越了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从时间上来看,战争年代、动乱时期、疫情时代交相叠错。从人物来说,不仅角度独到,也颇有温度。既记录景迹,也记录心迹。凸显出记者底色功力、非虚构本色叙事。《同一片天空下》虽为散文,却有非虚构小说叙事的意味,体现出文体跨界融合的新风。非虚构是真实地发生的事实,以“事实”“亲历”“诚实原则”为基础,运用以点到面、从面到点,以小见大,单线直叙、多线并程等叙事法,有效组合故事元素,从虚构的审美领域潜回到非虚构的日常普遍性。《同一片天空下》文字细密精致,文气潇洒自如,思绪深遂寥廓,再也不是古典仕女们的顾影自怜、自怨自艾、哀怨惆怅的宋词文风,而是展现出当代女作家的大胆自信、进取向上、见识非凡。作者以细腻的思想、开阔的眼界与豁达的人生态度,唤起人们对当下生活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想象。




精彩摘录:

“平常的时光如水流逝,没有涟漪,流过便也流过了。可是在疫情期间,越来越会发现,那些有花朵芬芳的日子,有月光的夜晚,有朋友关心的瞬间,有一些特别的时候,你曾被一双深情的眼睛深情地注视过。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这些注视都是温暖所在,幸福和快乐所在。这些注定都是要被记忆的事情。——《你不是一座孤岛》“母亲有一张老照片,是在朝鲜开城拍摄。高品质的蔡司透镜,忠实无误地捕捉住母亲的瞬间。”“两根辫子盘在军帽里的母亲,睁着大大的眼睛,嘴角略有弧度,神情中充满期待。身上的志愿军军服衬托出一股英气,还有一种青春的美好。”             

——《两次跨过鸭绿江》

“行走在墓园里的林荫小道,就好像是走进了俄罗斯近现代历史的深处。秋日的阳光斑驳在密密的墓碑上,朴素、祥和、安谧,唯一葳蕤的是草木,是静悄悄自个生长的野花。”——《灵魂矗立的家园》“无法想象的是,当我俯身入水,轻轻拨动脚蹼时,微凉的细小水流从脸上和身边滑过,自己仿佛像条鱼儿在波光粼粼的水中穿行。”“尽管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十分宁静。风声、水声、鸟声和人类喧闹的声音,都像是从磁带上干干净净地抹去了。”

——《第一缕阳光》

“忽然感到,离一个久远的时代越来越近,整个盛唐都在我的眼前弥漫。那种庄重,那种大气,舒展着饱满着。望着他们,似乎看得到历史光影深处前赴后继的朝拜者。从何而来?为何而来?都抵不过彩塑的片刻沉默。别说谁,今天,即便最出色的工匠,都已无法复制出那个灿烂的时代。”

——《千年南禅寺》

“文字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就那么几千个汉字,零零落落竟写出如此好看的书,简直把小丫给迷住了。”“经典的魅力强烈地吸引着小丫,让她磕磕绊绊地一路读下去,懵懵懂懂地在不经意间迈进了人类精神的殿堂。”       

——《青春,与绿色为伍》

“月球表面一般的地貌,黑漆漆地让人透不过气来。突然,一抹绿色在风中摇曳,那么孤独,又那么抢眼。我迫不及待地走近去,是一棵青翠小草从石块严密的狭缝里钻了出来。在这世界上死亡气息最浓烈的地方,你能猜到生命还会出现吗?     

——《飞越火山口》

“时光在这里,似乎一直没有流转过。读不完的佛经,燃不尽的酥油灯,转不停的转经筒,磕不完的等身长头。喇嘛,信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当听到来自雪域高原的天籁之声,我都会想念拉萨那些走过的地方,那些远去的日子。它们在视野里消失了许久,却通过印在瞳孔里、一辈子都不会褪色的记忆浮现出来。那些文字不能完全记载的、被时光过滤成散发着情感芬芳的美丽画面,若有若无地在眼前拂动,像水中恍惚迷离的倒影。

——《我在拉萨等你》




作者简介

江扬,中国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美国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曾任香港《文汇报》首席记者、香港作家联会永远名誉会长;

出版报告文学集《九七香港风云人物》,散文集《岁月不曾带走》、散文集《留住那晚的星星》、散文集《同一片天空下》等作品。

 

温煦丰美 雅洁精致

——花城出版社《同一片天空下》序

白舒荣

听到江扬的名字,远比结识江扬本人早。知其名由会议,相识相交也多因海内外各种名目的文学类活动。2018年6月,我应邀去洛杉矶参加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主办的“北美华文文学论坛”,会后江扬邀我去她圣地亚哥的家中做客,那段经历至今难忘。

圣地亚哥是加州第二大城市,在圣地亚哥湾畔兀自美得闻名,令人渴慕。“论坛”结束后,洛杉矶的一位好友为我租了一辆车,相携同会的北京、南京、墨尔本三文友,临时又有洛杉矶和圣地亚哥在地的四位作家作陪,八人热热闹闹、十分开心。我发微信给江扬,这次同行人多,不便上门打搅了。如今,已很少有人愿意在家待客,何况还有偌多的陌生人。未料,她热心坚持,我便恭敬不如从命,浩浩荡荡地前往。

高高低低,曲曲直直,车行在山路盘旋,但见沿途繁茂的无名花树奇形怪状,围拢着各自峥嵘的殖民地式、牧场式、西班牙式等多种风格混搭的宅院,令人目迷神往。江扬准备了西瓜等几种解暑水果,把司机也招呼进室落座。文人易忘形,吃吃喝喝任情嘻哈喧嚣。经主人同意,我们楼上下,窗内外,如刘姥姥进大观园般随性察踏。感佩她待人真诚平易,不骄矜不虚饰。她的家打理得处处留心尽意,优美精致,雅洁温馨,色彩协和,艺术性和文人情怀满溢。室外风光旖旎,室内纤尘不染,众人皆赞曰 “仙境”。家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图腾,另一个面貌。同江扬本人接触,读她的文章,我总不由得联想到圣地亚哥她那个精致大气的家。江扬曾经担任过香港《文汇报》首席记者,这不是轻易能胜任的角色。必然耳聪目明,文笔迅捷,人际交往和谐,世面开阔,识见高远。如斯之人的撰写,气象当自不凡。

即将问世的这本新著,第一辑主要写人记事,第二辑是作者近些年难忘的游踪。前为纪实散文,后为游记。纪实散文也好,游记也罢,实质则归一,皆散文文本。其品质如何,但看书写者的驾驭,文体无先天的高下。如今时尚跨界。跨界的本质是整合和融会,表象是混搭。跨界已渗透各个行业。大到全球大企业,具体到我们常能面对的文艺界、教育界;小到个人,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演绎发展变化。小说散文化,散文小说化,小说和散文的表现手段日趋驳杂多元。作为散文的游记,早已不再是山川景物的单纯载体,而是多种文学样式的杂糅混搭。文本第一辑的主角是人。《同一片天空下》和《你不是一座孤岛》,如实记述了2020庚子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后,作者在中国广州、香港和美国圣地亚哥的见闻感受。文本呈现的氛围既急切紧张又温暖舒缓,没有倾注于渲染灾难的悲情凄惨,没有愤世嫉俗地怨天尤人,而用重笔表现了病毒肆虐中,顶天立地大写的“人”:奋不顾身同病毒作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携手取暖勇敢面对。在同一片天空下,每个人都是大家庭中的成员,关爱永在。一个人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后的态度,可以说是人品的展现和考量。《秋,浓了托翁故居》是作者参观俄罗斯莫斯科“列夫·托尔斯泰的故居博物馆”后的一篇游记。文本有对故居等自然环境氛围的描绘,从入门的庭院到室内状态再到后花园,但其主要笔力还是落在表现人物、还原托翁形象上。托尔斯泰全家在这座故居里住了十九年,“每个房间摆设得都好像主人还在这里过日子一样”,室内的陈列可以想见的丰富,为故居的书写,提供了大量素材。正如一百个人眼里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不同旅者笔下的托尔斯泰故居,也会有不同样貌。熟读托尔斯泰著作,同为写作者,江扬对故居的书写,别有情怀。看到客厅煤气吊灯下摆放着二十多副盘碟的长形餐桌,她脑海里出现的画面:“不知有多少个白天或者夜晚,托翁家里高朋满座,成为文学艺术精英的沙龙。契诃夫、列宾等一串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这里与托尔斯泰探讨文学和艺术,甚至激烈辩论。比托尔斯泰小十六岁的列宾常常与他发生争执,在艺术上他们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分歧。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友谊。他们仍然继续交往,也继续在所有方面发生争论。与此同时,列宾也继续画着托尔斯泰的肖像。”作者游走的目光又定在:四周墙面挂着一幅又一幅尺寸不小的油画,多是画家“列宾为托尔斯泰及夫人和女儿画的肖像,既是艺术杰作,也是俄罗斯日常生活的真实反映”;看到镜框里镶嵌着画家帕斯捷尔纳克为《复活》所作的三十三幅插图,她不由回忆起当年自己废寝忘食阅读《复活》的情景;二楼的“三角钢琴边的陈列台上,放着肖邦、海顿、韦伯和莫扎特的乐谱,都是托尔斯泰的最爱。这个地方,也是当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等许多著名音乐家和作曲家到访并演奏的地方。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走廊尽头托翁的书房,他耗时十年在这里完成了名著《复活》《伊凡·伊里奇之死》等近百部作品。吊灯下的长桌、四周墙面挂着的油画、镜框里的《复活》插图、三角钢琴边的陈列台上、走廊尽头的书房,作者通过这些并置意象,将现场细节融合耳闻目睹相关资料的描述,呈现了全知视觉下,托翁生前的生活、创作和交往, 故居里充满了笑声、杯盘碰撞声、争辩声、脚步声、钢琴弹奏声……文本虽然不是为托翁作传,但生动深刻,谈笑尽鸿儒,笔下有白丁,生活的、创作的、艺术的、骨肉丰满的托翁形象,呼之欲出。作者仿佛身在其中,笔者读来也颇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对革命传奇人物格瓦拉,作者亦不吝浓墨。在古巴圣克拉拉,亦即“格瓦拉市”,面对格瓦拉纪念碑上的铜像,文本落笔情深:“高高的纪念碑上,巨大的格瓦拉铜像正目视前方。身上依然是一袭戎装,威风凛凛;样子依然是右手握着卡宾枪,腰间挂着手榴弹和水壶;神态依旧是在时刻准备战斗。从他灼热的目光中,我仿佛看到出生在阿根廷富庶家庭的格瓦拉,从医学院里走出来,驾驶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沿着安第斯山脉穿越整个南美洲,经阿根廷、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到达委内瑞拉。社会的不公,贫穷的无处不在,深深震撼着格瓦拉年轻的心灵。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与成为著名的研究人员或是为医药科学作出实质性贡献一样重要,那就是帮助那些贫苦的人民’。”由对铜像的面部表情、全身披挂等细节的生动描述,缅怀了阿根廷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医生、作家、游击队队长、军事理论家、国际政治家及古巴革命核心人物——英雄格瓦拉传奇的战斗的一生。盛赞曰:“带着浩浩正气,带着无畏的魂魄,带着革命的豪情,在生命陨落的瞬间是那般美丽、灿烂。”“一个男人死去,一个神话诞生。”“从此,真身化为了永恒。”“默默地三鞠躬,献上我对格瓦拉的最后敬意。”《另一种朝圣》和《做客洛克菲勒庄园》颇为引人。参加股神巴菲特的股东大会,受邀前往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庄园做客,不是常人能有的机遇。作者现场就近接触股神巴菲特本人和深入洛克菲勒庄园后,留下的如是文字颇堪品味:巴菲特给年轻人的建议是“投资你自己(Invest in yourself)”。“当你领悟了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你会发现竟然是人生真谛:‘成功很简单,老了以后你爱的人依然爱着你’。”几天来我一直在想,“许多人赚钱的动力是为了财务自由,当你真的置身财富之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得到‘自由’而不被其挟制呢?”人挺立生活的勇气,伟人如托尔斯泰、格瓦拉、股神巴菲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显然颇为作者所崇敬。崇敬是一种深藏于心底的感情,一种情怀,指对人或事物的敬仰。不同的人崇敬不同的人与物,表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看见经济发展、交通便捷,旅游事业空前兴盛,游记在网上铺天盖地,旅游文学随之水涨船高,得到更多的关注。旅游文学是旅游过程中主体游者对客体(自然和人文景观)所做的文学描绘。旅行地点,以及所到之处看点的选择,取决于旅者个人喜好。“喜好”即所爱。人各有所好所爱。如去莫斯科,不是谁都愿意在托翁故居过多用去有限的旅游时间;到古巴也非人人会专程去瞻仰格瓦拉······

江扬的旅行,多投奔有历史积淀、传统深厚、人文精神浓郁之所在。诚如她所言:“当城市变成遗址,当繁华变成虚无, 当岁月渐行渐远,我依然愿意站在这里,看那暗淡的刀光剑影,听那远去的鼓角铮鸣,追寻那千古不变的爱情故事。”( 见《木马带去的传说》)她敬佩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以冒险家的勇气和大无畏精神,“在海洋图未标注的茫茫大海上整整行驶了七十天。在这之前,从来没有人航行得那么远,也从来没有人离开陆地航行得那么久。”(见《浅浅的海水,缓缓流》)她对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历史的丰厚和包容精神青眼相加。“世界上如果有一见钟情的话,我知道,无论你走到哪里,那一定是伊斯坦布尔。”或许有人认为这句话,纯粹出于土耳其著名诗人奥古兹姜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但读罢《木马带去的传说》文本的描绘,当会令人信服此言不谬。古罗马统帅恺撒大帝曾在这里取得大胜,“我来过,我看见,我征服!”的名言千古回响。“奥斯曼帝国把版图从巴尔干半岛延伸至维也纳,让欧洲人闻风丧胆几个世纪。还是在这里,古老的丝绸之路从中国盛世王朝逶迤而来,连绵数千里到达的西端终点。”君士坦丁大帝公元325年建成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在成为东正教的宫廷教堂九个世纪后,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入主君士坦丁堡,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为清真寺,变成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圣索菲亚大教堂又改造成基督徒和穆罕默德信徒共同享用的一个宗教博物馆。“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同聚一堂,在此共融。一种来自宗教的心灵感动,远比建筑本身更让人动容。”面对当今世界由于宗教和社会制度等引发的矛盾斗争, 伊斯坦布尔的这种历史包容精神,值得借鉴发扬。作者的这句感喟,有更多言外的深刻意义。抚今追昔,风云变幻。黑海“以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波涛,书写着沿岸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六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悠久历史”。作者饶有兴味地沿途跟踪寻觅着这些国家遗留的历史碎片。如,乌克兰敖德萨城市的地下有一条世界最长的通道, 纵横交错迷宫般的网络,弯弯曲曲地引领旅者“到十月革命时期党员们聚集的场所,也是《布尔什维克》报纸印刷的地方。列宁的头像、苏维埃的旗帜、老电话机,墙上的壁画与石雕,还有后来二战时期抗暴指挥部和游击队员在这里避难的遗物,一件件呈现在世人的面前”。这个在苏联时期被授予“英雄城”最高荣誉的敖德萨,如今竟成俄罗斯邻国乌克兰“通向黑海的视窗”。(见《黑海,你从未平静》)沧海桑田,世事无常,并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悠远,未免惊叹,却无须“怆然涕下”。这世界天天巨变!历史、现实、文学、艺术……作者妙笔下,芸芸众相。莫斯科河畔掩映在一片白桦林中的“新圣女公墓”,那里有“26000多名对俄罗斯民族和历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精英长眠于此”。作者对这些美好的灵魂以“心灵的方式,献上自己的一份尊敬、一份动容、一份寂静……”阿联酋“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世界新兴超级富豪迪拜,“华丽得让全世界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时间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金钱,石油才是金钱”。因一部电影闻名于世的“泰坦尼克号”邮轮出生地,《荷马史诗》书写特洛伊战争的特洛伊古城遗址,荷兰风车阵,阿姆斯特丹的伦勃朗故居和梵高博物馆,布兰妮城堡里世界独一无二的“巧言石”,欧洲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村落斯卡拉布雷,爱丁堡罗琳的“哈利波特诞生地”的“象房”,南太平洋十字路口的斐济,夏威夷的火山口,保存完好的唐朝最早木结构建筑南禅寺,菲律宾战争岛,以及以莲花为象征的澳门······率领考察队三次远征太平洋,三次进入南极圈史诗般航行的库克船长的名言是“我不打算止于比前人走得更远,而是要尽人所能走到最远”。《一千零一夜》里的宝石之乡斯里兰卡,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文化遗产——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完好无缺地保存在科伦坡国立博物馆。都柏林可称为作家的天堂,那里不仅有作家博物馆, 有两个作家桥:“詹姆斯·乔伊斯桥”和“塞缪尔·贝克特桥”,还有以书中人物名字命名的“布鲁姆”全国性的节日。每年6月16日,来自世界各地的乔伊斯书迷们,依照书中人物的装扮,沿着布鲁姆走过的路,在都柏林奥康奈尔街上,共进万人“乔伊斯早餐”,全然仿效布鲁姆的食谱。文学的魅力竟如此之大,想来为不少作家艳羡。迹近七大洲,万千世界眼底尽收。江扬幸甚!江扬新著里的篇篇文本,一言以蔽之曰:美!美在丰富饱满的内涵。作者善于把对人和万千物象的感性印象,融合主体经验,将历史和现实世界,建构得生动多彩,气象万千地扬着生命的风帆。美在诗性的文学语言。忘了在哪里看过这么一段话:语言世界反映物理世界是经过文化世界这个中介。换句话说,语言是文化折光之下,表现物理世界的。经过文化中介表现物理世界的语言,既有江扬本真的, 又附丽了她个人的精神、情怀、气质、温度、思考、判断,焕发着诗性的光芒。试看她的海:“清晨的云从海上弥漫过来,乳白色的雾气袅袅升腾。那样的深,那样的浓,像流动的浆液,缓缓地罩住了行驶中的轮船,罩住了岸边的沙滩,罩住了树林里的屋顶。雾化的海水在深蓝、浅绿、灰白之间不断地变换,显得有点魔幻。站在阳台上的我,任雾气轻轻地缠绕,钻进我的发间,钻进我的指尖。”(见《你不是一座孤岛》)  对海的层层描述,折射出作者当时的心境:因有友情相互支持和人间大爱托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冷静从容。梵高和他的《向日葵》,似乎已成为大众情人。江扬直面《向日葵》原作时,仍不免震撼动心。在她心目中,梵高与其“向日葵”合二而一,倔强地勃发着灿烂的生命光彩:“站在象征梵高化身的《向日葵》前良久,因为他就是那么独一无二。无论是他的生平,还是他的画,都像在一片混乱之中生出来的美。”“画作中纤细而繁复的花萼叶片,丰富的肌理层次,充满遒劲的爆发力,仿佛雕塑一般。这阳光般的花朵,这花朵的生命力与灿烂色彩,像闪耀着的熊熊火焰。只有欣赏到原作的人才能看见这样的质感,才会被这亮得似乎要将画布燃烧起来的鲜黄颜色所震撼。”(见《风车转动的瞬间》)雨,如此风情万种:“爱尔兰的雨很具感性。时紧时慢,时急时歇,忽而潇潇,忽而洒洒,那么自信地主宰着一层轻薄的雾霭,似烟,如云,游荡着,逸流着。”(见《风笛吹过的地方》)我曾与江扬同游菲律宾战争岛,二战时岛上发生过美日对抗,激烈惨绝。往事并不是风,不能一旋而去:“海风在旧军营旋起了一股风,竟然像一根飘带在那里游走。望着扭曲的钢筋,累累的弹痕,这个曾经发生过多么惨烈斗争的战场,如今,没有了士兵,没有了尸体,没有了一地的血迹。一切都没有了。往事就像这风,一旋而悠悠远去。但你能感知到,它在人们心里引发的惊涛骇浪。”(见《战争岛》)她认为,对“幸福”,也可以这样理解:“那年斐济被评为“幸福感最强的国家”,因为有高达百分之九十三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快乐。快乐,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愉悦,一种心灵上的满足。部落近乎贫穷,土著过着在我们看来最简单的生活。也许,他们的快乐,来自心态的满足和乐天知命的生活哲学。”“其实,快乐就那么简单。”(见《第一缕阳光》)贴切优美的文字,婉转飘逸着诗情画意。文本的景物描写,不但高度契合着作者当时的心境,亦将人和万象的精气神诗意地外化。江扬新著的文本之美,还美在结构缜密,张弛有致,雍容和谐;美在情感充沛而不滥情,表达得深沉理性节制。读如斯文本,对我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所以答应作者为该书写点什么,或许也因了一点私心:先睹为快!

作者简介

白舒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文综》杂志副总编辑。

寻美的眼睛 审美的人

一一我读《同一片天空下》

李硕儒                                                                               

读江扬《同一片天空下》,激赏之余,总觉思绪绵绵,有话要说。记得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人的需求大体分五个层级,即:从低级的温饱需求、安全需求,到情感和归属需求、到他人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后来,他又在人的最高需求中增加了知识需求和审美需求。马克思也说过:"未来的人都是审美的人"。通读全书,我以为,作者就是一位"寻美"和审美的人。江扬在几十年中,几乎走遍了大半个地球,所到之处要么历史悠久文明荟萃名人足迹深深,要么开化未久史迹模糊属常人难至之地,可不管走到哪里,一双寻美审美的眼睛都发现开掘出那么多的美景、"美人"、美物和美的意蕴,之后挥笔成书与读者共审共享。请看她呈现的美景:"有一种风景,静静地矗立在地平线上,那就是风车。风车转动的瞬间,我望见了你。你从海平面下显露出来,带着昔日海上马车夫的霸气。"有实物,有画面,我们几乎闻到了大西洋海水的咸味,几乎望到了随风转动的风车,甚至还有堂.吉柯德屡战风车的镜头……不用说我们也知道,这就是欧洲最西部那个靠填海造田、曾经显赫一时的海上霸权王国荷兰。正如欧洲流传至今的"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风车,转动着荷兰的民族文化,转动着人们对天空的热爱,转动着童话般的幸福。"读着这样有横向有纵向有实体有抽象的描写,有谁不思维翱翔生出诗一样美的想象!"斯里兰卡像一颗晶莹的珍珠,镶嵌在广阔的印度洋海面上。如同释迦牟尼洒下的露珠,浸润着这片与佛结缘的土地。""窟内遍布着竖立的雕像,斜倚的卧佛,还有数不清的壁画。赤脚走来的信徒,手上捧着鲜花,静静地或跪、或站在佛像前诵经祷告"纯洁似露,神圣如佛,作者并以人(拜佛的信徒)绘景,将斯里兰卡这个佛教之囯描绘得如天外之境,我们几乎能看到佛前燃着的香火,能听到善男信女们虔诚的诵经声,不由得,一种宗教之美栩栩而生。"300多个环状珊瑚礁和椰林摇曳的島屿,散落在南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斐济是地球上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180度国际日期变更线刚好贯穿其中,成为世界上最东也是最西的国家。"难得一见的地域美!是天涯?是海角?这如梦如幻的所在谁不想一睹为快!这就是作者寻美眼睛的独到处,最后她还不失时机地诱惑我们说:这里"光芒射向海面,海风乍起,海浪跳跃,搅起一海碎金。"又加了一把兴奋剂。仅从上面几处描写,我们就不能不钦佩江扬那双寻美掠美的眼睛,写美绘美的笔触。然而,游记,作为文学家族的一员,景描得再美也难绘情,难述深邃的历史、情怀与哲思,达不到对一地一域的审美境界,作者深谙其妙,她的篇篇游记往往都离不开人物、故事直至人心,哪管聊聊几笔,也能点出文章的眼睛和底蕴。且看下面几例: "二楼宽敞的大厅里,三角钢琴边的陈列台上,放着肖邦、海顿、韦伯和莫札特的乐谱,都是托尔斯泰的最爱。那个地方,也是当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等许多著名音乐家和作曲家到访并演奏的地方。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字迹娟秀的手稿,纸片已经发黄。阳光下的摇椅,似在等候托翁躺靠片刻。"一种静态美,氛围美,不用描述,我们已经能入神入心地感觉到托翁就是在这些音乐大师们的音乐氤氲中净化心灵、滔滔哲思,蜕变了他的宗教式的观念转化,最终成就了那部呼唤救赎自我救赎的亘古名著《复活》,读着这样的描述,我们似乎看到托翁依旧坐在那把摇椅上,看着我们微笑。作者渡过那"水如酒的海域",奔向被称作"格瓦拉"城的圣克拉拉,"途经一个又一个城镇村口,出现最多的都是格瓦拉标志性的头像,在墙上、旗帜上和人们的衣帽上。古巴用图像诉说着对格瓦拉的敬仰和缅怀。"一种缅怀和敬仰的具象美。格瓦拉这位出生于阿根廷富庶之家的医学院学生,为了解救贫苦人民,先是志愿参加古巴的解放战争,革命成功他成了古巴的二号领导人后,竟无半点留恋、只给卡斯特罗留下一封告别信后,又重新披挂,分别奔向刚果东的金沙萨和南美洲的玻利维亚丛林中,开展"游击中心"的革命战争,终于倒在尤罗山峡的血泊中……正如作者感叹的"一个男人死去,一个神话诞生。"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一篇不长的游记叙写了一个时代、一种信仰、一位英雄诗意壮美的一生!"灰色两层楼房,没有围墙,没有铁门,离路边也就三五米远。他在这里生活了近六十年也没有换过地方,与周边邻居的别墅比较,显不出任何豪华。"这个坐落于奥马哈原本印第安人居住地的院落,就是世界著名富豪、股神巴菲特的住宅。富而不奢,贵而不骄,没有一丝土豪气,一种纯粹的俭朴美。他的理念更纯朴:"成功很简单,老了以后你爱的人依然爱着你。"以景托人,至少,这位股神的财富伦理、财富道德已一语道出。诗人的眼里处处有诗,恶魔的眼里处处是猎物。一个人要能寻到世间之美并达到审美境界,一要有一颗至真至善的心,二要走过足够长的路,三要读过足够多的书,这才能培出悲悯之心的土壤,生出人文之心的情怀,这也就是马斯洛要将审美需求列为人类最高需求的原因。江扬懂得这些,她无论写何时何地,文章长短,大都以诗意的简洁之笔,点出当地的地域、历史、气候、景致和人文人物,这就使文章有了眼,有了魂,有了独有的风采。请看,她在写夏威夷美丽的天与海、奇妙的火山后,还是将重墨浓彩放在航海探险家库克船长身上:1778年11月,库克船长的船队误打误撞地发现并登上了夏威夷群岛,初来乍到,那里的土著人将他们当作神来供奉款待。可是当库克率船队从白令海峡返回时,土著人发现他们并非神明,于是,从前那盲目的信仰变成无言的怨恨,两方混战中,"一代伟大的探险家库克被人用石头击中后脑,倒在海边挣扎着呻吟着,鲜血染红了他身边的海水……死时他的脸部朝下,贴着被浪花不断冲刷的那块大石头……"这位18世纪出生在英国北部村庄的孩子曾经三次远征太平洋,三次进入南极圈,"足迹遍布未知的塔布岛、澳大利亚、新西兰、马克萨斯群岛、夏威夷、复活节岛和威廉王子湾……为世界地图增加了5000多英里的海岸线。"文字不多,却渲染出一幅令人百感交集的审美画卷:千帆竞渡,神灵崇拜,愚昧打斗,英雄葬海……崇敬?感叹?慨然?凄然?谁能说得清楚?这就是审美的价值和力量。旅游已成了现代生活的日常,写游记、读游记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带着什么样的眼睛去旅游,游记文学如何写?我以为,《同一片天空下》是一部美好的参照。我和江扬认识多年,遗憾从未深谈过。谢谢她以她的作品带我开阔了眼界,赏了那么多美景,结识了那么多古今贤人,也让我认识了她的人她的文及至她的审美。

作者简介:

李硕儒,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当代文学编辑室主任,大型文学期刊《小说》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委、编审。

 

《龙裔文学》集锦0038 《蓝月》作者:依然



文集《蓝月》概要

常常在遇见,遇见一个人,遇见一片景,遇见一种心情,遇见自己。把这些小小的遇见写下来,便是这本文集的来历。过去记在心里,时间久了,心里放得太多。心这座博物馆已经够大了,怕依然装不下,扩建一个博物馆是不可能的,每一个凡夫俗子都注定了容量,我并不特殊,所以从未徒劳打算去扩张,也算对这个世界持守一种自我的本分。我还年轻,需要把太多的空间留出来,给将来。每一篇在结束时都有一个日期,若是真想回首,随时可查考。日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某时我有了一种忧患意识。我开始担忧这些小故事如果不储藏起来会被时间淹没,然后被弃于越来越久远的河床干涸,慢慢随着时间而风化而失去本来的面目,随记忆流失,并且捎走自己某年月日如山涧清泉的纯净。我是一个天生就不愿意舍弃的人,既然不愿意使得博物馆的空间越来越拥挤以致于放不下,又不愿意舍弃,于是写在笔下,笔是另外一个博物馆,它可以把心中的挪出来,不管人们怎样定义,而我发自内心。说不上到底是散文,还是小说,抑或是长篇幅的随笔,或者是游于几种文体之间而无法界定。本来就这样,所有的思维地带都无法泾渭分明,文体又何必?我不是一个传统的写作者,也从未思考过去创新,几乎是出于一种任性,每每云游于文字之间,不过是自得其乐,不过是打发一些零散的闲暇时间,不过是一种自在的安静的储存。至于这样一种自娱自乐的储存,给予我自己的意义远远大于给予读者的意义,所以我给予每一个字以尽量的忠诚。无法否定人性拥有自私的一面,即便在行行文字之间,我不过是以我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看待和描写这个广阔世界之中一个个极小极小的人物以及一件件极小极小的事情,就像一花一草一叶,没有浪涛汹涌,没有高山威武,这些极小极小的,并不能反映什么,仅仅是种种我本人所认为的生动记录,记录一些微小的发生和存在,给我自己带来书写的乐趣的同时,也希望能给别人带去一点快乐。充斥着玫瑰香味的青春越走越远,但愿这些恣意随行的文字,留住一些美好轨迹。

精彩片段选登

这篇因为伍哥而写的书信式散文发布在《君可散文》一栏目里,是这个栏目从去年九月以来的第一次更新,此时已经是二零二零年三月二十九日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美国东北部各州的居民都隔离在家,夜晚宵禁了。回到这个栏目,没有任何复杂的感受,只有极淡漠的心情。就像漫无目的的我在感受孤寂之时偶然捡起了地上一支不知道是谁遗落的笔,像是很久以前自己失落的,所以似曾相识,又像是别人失落的,于我没有任何别后重逢的感情。捡起它,我便写了一封书信,打算快递给一个从没有见过的熟悉的陌生人,没有地址和电话的熟悉的陌生人。怀着一种称之为茫然且无奈的心情,便把它分享到了田广韵迎(微信群名),一个最近我会来但不常来的微信群。我感觉是这篇书信式散文让我熟悉了这个微信群,让我认识了蓝月。如果之前短短的一些天里我对这个微信群和蓝月有了认识,那不过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就是这样的情形:我在一扇玻璃门之外看见了这里,这扇玻璃门之内的人也瞥见了我。不过是这样一扇门的距离,远也不是,近也不是,却是模模糊糊。我现在已经不愿意去糖兄和钱兄的群里玩,国际交流群虽然是唐兄和我一起筹建,想必是鹊巢鸠占了。唐兄失去了和我的联系。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我再也看不见热热闹闹的他,他也看不到一路抒发情感的我。失去妈妈之后,唐兄说时间会医治所有的伤痛,这句话我的同胞哥哥对我说过,还有其他人对我说过,但是我似乎只相信过唐兄所说的,虽然是同样的一句话。我想忘记过去,包括国际交流微信群和唐兄,包括糖兄和钱兄。有些事情是必须逝去的,自从妈妈走了以后,我就是这样想了。一个人要变成一副硬心肠,才能达观对待从前。一个人要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即使是故意装出一副洒脱的模样,也比沉浸于悠悠过往要好。所以,当蓝月来和我说了几次话之后,我便点开了她的头像。在一片白色花海之前的蓝月,抬头仰望天空,染过的栗色头发柔软,就那样自然落在肩膀,落在那件朴素的白色T恤上。她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就在我沉思的那一刻,她用诗歌向我介绍了自己,就像是在最恰当的时候给我递出了她的名片。她的文字是自由,潇洒,飘逸,不拘一格。像她的头像,抬头望出一片高远,且不管头顶是蓝天白云,还是略微灰蒙的天空,都不重要了,只仰望着的,便是深处,是高和远,是不羁。她的侧影是安静的,唯有安静,才可以这样不在眼前地望出去。



作者简介:

依然,原名甘芳名。出生于中国江西省,定居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文学硕士,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会员,专栏作家。写作题材包括诗歌,散文,随笔,小说等,大量作品发表于各种期刊以及网络并入选多种版本文集。出版散文集《情可枕》,诗歌集《自那以后》,诗歌集《布法罗的春天》,散文小说集《蓝月》等。

 

《龙裔文学》集锦0037 《听大雪落满耶鲁》苏炜自选集

作品介绍: 



  几经周折,散文自选集《听大雪落满耶鲁》近日将在国内出版。前此别的公众号刊发过的哈佛傅高义教授生前写的《我们的“中国儿子”》一文,是尊师为此书写的序文;此文,则为文集的后记。

  此书翻到最后一页,当我试图想为它的结篇稍稍留痕时,不期然涌到笔底下、荧屏上的,竟是这两个字眼:光亮。

  曾经走过早熟而孤独的童年,曾经坠入过弥天黑暗、血火险难与漫漫长夜,也曾经被陌路感、零余感与荒芜感,填满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转折沟壑,每一颗拦路石子的缝隙。首先是因为:文字-文学,母语-汉字,成为我跌宕生命中第一道自拯的光亮,也成为帮助我半世人渡过各种挫折、危机、难关的永恒的光亮。进而,文学,把我锻造成了一个追光人。所以,当这本自己近年散文随笔文字的自选集行将付梓之时,我仰望着这道仓颉造字时令得“天雨粟,鬼夜哭”的文字之光,是深怀一种敬畏与感激之情的。

  一晃眼,在文学-文字从业(网语:“码字”)这条路上,已走过半世纪的长途了。在我看来,对文字(语言)的敏感,是文学的天职。文学,是语言(文字)对世态的救赎;而语言创造,则是文学对于语言(文字)的救赎。同样,文学是心灵的媒介,语言(文字)则又是文学的媒介,离开这两个媒介——文学、语言,人的心灵,便无安顿处。写作,就是这么一个语言-文学-世态-心灵互相救赎的过程。因之,文字于文学,向外看——外化而成的,是“意境”;文学于文字,向内看——内涵的尺度,就是“境界”。

  为文之路,我确是把语言-文字,放在第一位的;同时也如先贤王国维论诗词高境时所期待的,把“意境”与“境界”,放在文学书写的第一位。这本小小集子,其实是我对文学的感恩,对文字(语言)的膜拜,对文学意境和文字境界的追寻,也是对一己心灵安顿的漫漫来路的一点回顾与瞻望。

  我承认,无论个性与文笔,自己都不属于很冷很“酷”的那种类型。曾经有文友诚恳针砭过我的下笔不够“毒”,也曾经有同行书友因约稿又退稿事嫌弃过我的为文太“暖”。——我想都是的,都属实,也都认账。笔耕几十年,先先后后,磕磕绊绊,写过长短小说、散文随笔、诗词论文、歌词剧本,等等,我发觉自己诸般为文的立意先行处,总是“冷”不起来,“毒”不起来,也“陌生化”-“距离感”不起来。对于文字表述的多向维度,这未尝不是一个弱点,一个缺陷,甚至成了某种窠臼。自己也确曾真诚地勉力过“笔路纠偏”,试图在为文风格上“脱胎换骨”,但,都失败了。就以此书的篇什而论,当我从过往林林总总的文字丛林中像伐木选材一样,把它们一根根选出来拎出来时,我发现,自己反复择取的,始终还是那种“有亮度”“有温度”的文字——似乎有点单一、也有点无奈,我甚至发觉:几乎舍此无他了。所以我只好干脆坦诚面对:“光亮”与“温热”,或许正是此书的母题,也是我人生的母题吧。

  大学时代曾啃读过《文心雕龙》,近时忽然因某文事触发而翻出来重读。《文心雕龙·宗经》提出的文章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附会》篇又云:文章应“以事义为骨鲠”,“以辞彩为肌肤”,“以宫商为声气”。——掩卷低回,我忽然因之释然了。为文之高旨,莫过此六义也,可不都与人性与文字的“温热”与“光亮”相关么!

      我现在属于“一天不写,心疲骨卸”的类型——说白了,就是写作成了一道“痒”,一种“病”,一个习惯。无论清风朗月或者雨雪霏霏,在我的耶鲁“澄斋”或者家居“衮雪庐”,只要照屏面壁,进入一杯茶,一本书,一支“笔”(键盘)的世界,我就会逸思鹰扬,心智畅快,灵息通透,身骨滋润。想起孔老夫子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庄子《人间世》曰:“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一儒一道,无论“游于艺”或“游于心”,关键还在这个“游”字。我享受这种以文字悠游于生命长河与寥旷天地间——与古哲今贤把晤,与过往时光照面,同山海烟霞鱼鸟浪花会心,跟此岸彼岸东土西域世界对话……悠游,这是“散淡秋光”中的另一种异彩光亮。

作者简介:


      苏炜,中国大陆旅美作家、批评家,现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曾任耶鲁东亚系中文项目负责人,文革中曾下乡海南岛农垦兵团十年(1968-1978),中山大学中文系77级,1982年赴美留学,获洛杉矶加州大学文学硕士,后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助理,1986年回国工作,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90年后定居美国。曾出版长篇小说《渡口,又一个早晨》《迷谷》《米调》《磨坊的故事》《远行人》、学术随笔集《西洋镜语》、散文集《独自面对》《站在耶鲁讲台上》《走进耶鲁》 、交响叙事合唱知青组歌《岁月甘泉》、歌剧《铁汉金钉》《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古体诗词集《衮雪庐诗稿》等。

 

《龙裔文学》集锦0036 《用双脚阅读地球》 作者:陈浩泉



序诗〈阅读地球〉

少年时我用眼睛在地图上旅行当我成长我用双脚去读地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历年来的游记结集。作者足迹遍及美加、欧洲、韩国、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河西走廊、华东、海南岛和武夷山、庐山等地,内容为作者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河山胜景与文化风土兼备,夹叙夹议,生动活泼,颇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新冠疫情期间,读者正可安坐家中,与作者一起神游世界各地的佳景名胜。作者以双脚与风景相遇,用文字书写地球;读者因字与风景相识,用阅读畅游地球。      本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全书311版,配彩图一辑。原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陈建功推荐,南昌大学公仲、韩国外国语大学朴宰雨、韩国国立釜山大学金惠俊三位教授撰写序文。 

精采片断

历史长河吞噬阳关

阳关和玉门关都是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之后的西汉时期设置的,两个关城皆为当时的都尉治所,分别为南北两条丝路的必经之地。据说,当年唐三藏从印度取西经后,就是从天山南麓经阳关回来的。

但随着海上丝路的兴起,陆上丝路渐渐没落,终于千百年来其名如雷贯耳的阳关也被历史长河吞噬了。当年通往西域要塞的阳关已完全消失,如今只剩一处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当地建了一座阳关博物馆,通过图片、文物和文字的解说,让游人缅怀阳关的历史。进入阳关遗址的范围,我们就见到了张骞和王维的雕像,耳畔也传来《阳关三叠》的乐音,心底里顿生思古之幽情。

博物馆里,讲解员向大家介绍“战神”霍去病和“飞将军”李广当年抗击匈奴及张骞出使西域的事迹。展出的实物有汉代的围棋,各种兵器,战马和马车的种种配件……最令人惊讶的是展品中竟有一具二千年前的婴儿干尸,至今保存完好。

走出阳关博物馆,向后面的荒漠旷野走去,那才是真正凭吊阳关遗址的地方。

这时候,出现在右前方的远处,是一座早已废弃了的烽火台,正前方是步行不久即可达的碑廊。长长的碑廊竖立着一些现代名人的题诗、题词碑刻,如娄师白、赵朴初、关山月、胡绳、李锡铭、常书鸿、黄华、李济民等,还有香港书画家郑家镇的题诗,这些都是他们游览阳关遗址后留下的墨宝。娄师白所题的是“阳关三叠”,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则是:“展示三危无上宝,迎来四海有情风。”

碑廊前右边竖着一块巨石,上书“阳关故址”的大红字,左边一较小的石碑,则有“丝绸之路遗址”的浅绿色字。据说,我们面前的旷野就是阳关大道了,而左边不远处还真的有一座独木桥。两千多年前的阳关早已消失,导游说,我们前方那一片烟霭迷茫之处应该就是当年阳关的所在地了。

      有人跑上右前方小山丘上的观景台去了,我却只站在碑廊前,凝视眼前的那一片苍莽荒凉。日月依旧,但历史确如一条无情的长河。早已流逝、浪淘了昔日的繁华辉煌。我站在今天的河畔,努力向历史的另一端回望,期望能追寻到一点雪泥鸿爪、吉光片羽,希望能把这些历史碎片在眼前拼凑成一幅图景。

      突然,有人策骑着一匹褐红色的骏马飞驰而至。那人下了马,马儿就站在“阳关故址”的石碑旁。那就是渥洼池的天马吗?“丝绸之路遗址”石碑旁的破旧木头车是刚从独木桥那边推过来的吗?我有点迷茫了。

 名家推荐      

浩泉先生,玉树临风,骨貌淑清,不像一个以双脚丈量世界的人。说他少年即有志于此,我原也不信。然而他却真就做到了,我辈何等羡慕。更难得的是,他博学而多识、敏锐而多情,笔墨细腻而内敛,蕴积深厚而节制,儒雅文风,读来令人嫉妒。时髦形容心情所称“羡慕嫉妒恨”,独不敢苟同“恨”字。作家爱自然爱和平爱古今爱天下,这一襟抱不能不感动我。吾爱陈夫子,风流天下闻!                 

——陈建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原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      

书中大自然的奇妙优美,人文历史的丰厚久远,叫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此书真值得反覆阅读收藏。                  

——公 仲  (南昌大学教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会名誉副会长)      

这是一部足够让人饱尝到「空间之行、时间之旅、心灵之游」的作品集。《用双脚阅读地球》,很值得一读。                 

—— 朴宰雨(韩国外国语大学荣誉教授,韩国世界华文文学协会会)

相信通过《用双脚阅读地球》这样的优秀作品,读者们即使不通过真正的物理位移,也能依托共情共感,真实体验到环游世界的美妙,跟随陈先生的脚步与足迹,徜徉于文学的海洋。

          ——金惠俊(韩国国立釜山大学教授、现代中国文化研究室主持人)



陈浩泉简介

      陈浩泉,先后任职记者、报社编辑、电视台编剧、出版社和杂志社主编等。东亚大学新闻传播系毕业。现为华汉文化事业公司及维邦文化企业公司董事经理、总编辑,香港作家联会前理事、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会长,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副会长。

      已出版诗集《日历纸上的诗行》、《铜钹与丝竹》(三人合集)、《诗恋》;小说《海山遥遥》、《追情》(《扶桑之恋》)、《香港狂人》、《香港小姐》、《电视台风云》、《断鸢》、《香港九七》、《天涯何处是吾家》、《寻找伊甸园》、《他是我弟弟,他不是我弟弟》(编著合集,韩文版)等;散文随笔《青果集》、《紫荆˙枫叶》、《泉音》、《家在温哥华》、《鹿野山庄稿笺》等,共近三十种。部份作品被收入海内外多种选本和香港与加拿大的中学或大专教科书与辅助教材,部份被翻译为英文、韩文发表与出版。

      曾任同济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获南昌大学首届中国新移民文学研讨会颁授「突出贡献奖」,加华作协颁授「加华文学贡献奖」,以及台湾「海外华文著述奖」与加拿大卑诗省政府嘉奖状。其生平被收入《香港文学作家传略》、《中国文学家辞典》、《台港澳暨海外华文作家辞典》、《中国新诗大辞典》等辞书。

 

《龙裔文学》集锦0035 秦剑长篇小说《冥土》

长篇小说《冥土》概要

无论你活多久,活得怎样?你了解灵魂生活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的社会没有这样去做,人们为一己之私,活得忘乎其形。

2020年初,纽约客三男一女遁世隐居,随电影摄制组猎奇东方鬼城,无意避开了疫情。老者“取权”为乐;做起了管理西方人灵魂的冥吏,直至如今。一对年轻男女“取情”为乐;男随女羽化成仙,做了这里的天子娘娘及她的守护神。中年富翁“取色”为乐;与城中“冥土幻妇”贪欢而亡。在冥土下面的地狱绑匪,却不定时地骚扰以上人士,把冥土上下的天界和人间搅得白昼不分。这是一本关于人在生死之间,“化本体露灵魂”的书,反映世人面临消亡前的生活。

长篇小说《冥土》大纲

小说有二十三个章节,先后是登报 、进城 、迎客、鬼城姻缘、鬼城情话、鬼城市长、鬼城规矩、鬼城办公地、说服鬼城、鬼街、鬼画屋、马铃声中鬼影来、意淫者面唔、梦弄鬼城夜、鬼城问道、神画进行中、灵魂名册、三老论道、盲画师爷、鬼城后事、祈望人灵、鬼城卦象、鬼城羽化。

四个读者在纽约见报,知道有人要到东方的一条大江边去拍电影《鬼都》 ,好奇而至。尤其鬼城有一千九百多年历史,盛传全世界所有人死时他(她)的灵魂当天就到鬼城报到来了;还有鬼城上午走的是人、下午走的是鬼,说词久了大家信以为真。鬼城在江河交界的冥河旁,往来新旧两城要靠木船拉纤过河,老城保留着刀耕火种,一派古朴;新城有电灯和宾馆可接待游客。德国富商施密特丧妻后心灵孤独本想去鬼城散心,意外投资电影成了制片人,他在认识当地演员芳芳后沉溺爱河,原在西方的淫场混迹,难改癖好却被鬼城少妇牵走魂魄,为逮住一只芳芳喜欢的蝴蝶坠入山崖,命归鬼城。法国女郎雅克琳从巴黎到纽约再到东方鬼城,在从业模特到芭蕾舞台的数年中阅人无数,天天被猎艳者围捕深感美是一种负担,世间劳累,心想若去做偶人自认有眼可看、有耳可听、有嘴勿说,没有是非诡言,便可学千年鬼城的天子娘娘嫁给泥人天子;为此民间思想者美国青年吉米十分崇尚此女,誓言先做护花者、再做护花神,此男言而有信、色而不淫一直到女友“羽化”。南非退休政客德拉米尼也是旅居纽约的侨民,闻之鬼城神秘,竟妄称上帝派他去那里当市长,管理西方人的灵魂,鬼城古朴民风听之任之,从此他手握亿万灵魂,名册上的故人来来往往;老人回顾他官场生涯多有歉疚,政敌、绑匪、女下属的灵魂在鬼城缠绕他;民间以往出现过的好人、坏人、名人、凡人在他身边层出不穷,他奚落富商施密特,助力年轻的追梦者雅克琳和吉米,在遥看三个同伴风华远去后回过头,德拉米尼依然面对阳界芳芳的色诱和从阴界蹿出的绑匪侵扰。此外,书中压邪的三对人 物 —— 异类双料的鬼画家、祖传神韵的方记者和平头翻译,让这四个洋人“魔兽点卡、茅塞顿开”;而在鬼城三老,即少龙观悟心道长、鬼城盲人师爷和学界泰斗张先生的运筹下,洋人们置身冥土,把缌麻百夫行的故事演绎始终。


作者简介

      秦剑: 美籍华人,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会员、影视导演。

中国报刊上发表有散文、小说连载《欧洲散记》《台湾纪行》;报告文学《长江探秘者》发表于、电影文学剧本《寻找幸福》等。导演电视片、电视剧、电影70多部集。有《人性的毁灭》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到台湾访问的影视编导,带本人编导的故事片《黄埔军魂》《黄埔情》参加台湾金马影展(当年大陆作品只能展映);也是第一个到欧洲编导拍摄纪录片《欧盟15国巡礼》的中国编导。其1994年导演制作的《中国远征军》故事大片剧集,是首部触及这类题材的作品,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欧美(法国和美国)和亚洲(韩国和日本)出版发行;2001年获美国杰出人士移民身份定居纽约,第一个编导911故事片《纽约祭祀》由美国HBO影视频道、哈佛艺术馆、纽约台湾电视台等机构放映、收藏;其后编导的电影《鬼都》《放牛女》应邀在联合国总部放映。2019年获世界意大利米兰多元文化艺术奖金奖;2020年初完成编剧和导演的商业电影《曼哈顿的华人保镖》、《狮龙兽部队》;2020年2月编导了全球首部 新冠疫情故事片《14天》,于同年3月上线面向全世界观众。目前本人已撰写47万字和拍出样片的美国影视剧本《飞虎英雄谱》待疫情期过后完成;近两年创作小说《成功人士》、《纽约女人》、《你、我、她》、随笔《陈香梅二三事》和长篇小说《冥土》(美国南方出版社出版约17万字)、《百女图—“淫与善”》。

 

《龙裔文学》集锦0034 《三五年是多久——旅美散记》 作者:马平



【作品简介】

      《三五年是多久——居美散记》是美国《华人》月刊创办人马平的自选集。全书九十余个短篇虽非波澜壮阔、悬疑惊险,却以坦诚隽永的笔触,让人见微知著;固属作者一家之言,倒也道出万千旅美华裔新移民的甘苦。马平穷廿多年之心力,办出一本图文并茂的中文杂志并在报残书荒中站稳脚跟。那行行足迹、浅浅笑意与斑斑泪痕,都晕渲在本书的字里行间,令人不忍释卷。

      马平来美前在号称八朝古都的开封。本可在大学安享束修的她偏偏“好高骛远”,一跺脚来到美国西南边陲的圣地亚哥,从此再未挪窝。据说旅美之初,人问将会盘桓多久,她总答称“三五年吧”。谁料一番周折之后,竟在第一个“三五年”之后,訇然推出当地第一本中文月刊《华人》。

      无论马平日后行止如何,与新世纪同龄的《华人》月刊已经为岁月留痕,为时代存证。同样,她的这本“居美散记”满溢着创业的艰辛、亲情的可贵、友侪的难得,心路历程中的五光十色,值得大家一读。

      三五年是多久?子曰:大哉问!

【精彩片段】

我于美西时间1994年5月19日下午五点到达旧金山机场。

临行时为我送别的挚友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笑着说,三五年吧。

三五年是多久?

这“三五年”里,曾经背著书包在学校里和年轻学子一块混过,每一门课都不容易,但每一次考试没掉过链子。可惜的是,学了不少,从时间上来算至少可以拿个学位了吧,然而我没有。因为是不系统地选有用的课,自然不会跟学制学分学位挂钩。

这“三五年”里,曾在一家华文报社打工。说是编辑,无非从别的大报上剪剪贴贴,没有自己的东西。可这从早到晚的剪贴,让我想起从小就喜欢剪画报,然后分门别类贴在家里的橱上门上。难道说做编辑也有童子功?

报纸越来越不景气,致使老板无限期拖欠所有员工的工资。我确实应该找退路了。考虑又考虑,决定做自己喜欢又能做的事情——办一份属于自己的杂志。

我的想法刚一说出,立即遭到所有亲友的极力反对。各种理由不一而足,还拿出“想让谁破产,就劝他办杂志”的行内老话提醒我。第二年,我又蠢蠢欲动,依然遭到强烈的反对。我开始默默准备,在经过两年多扎实的准备之后,第三年,我不再声张,一个人悄悄开始,一直到我推销广告业务最后找到我老弟,他才知道,我的杂志马上要出版了。后来他在作者聚会时打趣说,我给大姐准备的水龙头没有派上用场!

十九年来,我自认忙得还算有成效,二百多期杂志的几百名封面人物为我的杂志串起了一条海外杰出华人奋斗的红线,上百位优秀作者的美文充实了杂志的丰富内容,无数真心喜欢杂志的读者,奠定了杂志存在的坚实基础,更有众多广告商友提供了一以贯之的慷慨支持,即便是疫情严峻的今天,依然不离不弃。我感谢二十六年来所有关爱我信任我帮助我的亲人和朋友,因为他们的爱,我才艰辛地、忙碌地、快乐地走到今天。

回顾过去的“三五年”,“我来了,我看到了,我战胜了”;

未来的“三五年”啊,你将拿什么来款待我?



 

【作者简介】

       马平(Ping Ma),祖籍山东。曾任教于河南大学教育系。1994年5月来美。先在某华人报社任编辑,2001年10月创办美国《华人》杂志至今,是美国境内唯一一份以华人人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月刊。拥有一个坚强的团队和多种新媒体平台及《华人新一代》杂志。“在美国办中文杂志,其乐无穷!” 愿与所有亲爱的读者成为朋友!

微信ID:wechineseinamerica

【作品评论】                

我读马平

——《三五年是多久》读书杂感

李 岘

      《三五年是多久——居美散记》是由美国南方出版社2022年出版的美国《华人》杂志系列丛书(WE CHINESE IN AMERICA Series)——文学佳作专辑第二辑,是美国《华人》月刊创办人马平的自选集。出版社在书讯介绍中引用该书序言概括为“全书九十余个短篇虽非波澜壮阔、悬疑惊险,却以坦诚隽永的笔触,让人见微知著;固属作者一家之言,倒也道出万千旅美华裔新移民的甘苦。”点评非常准确,但是作为一名读者,特别是我与马平相识了二十六年,经历过她书中提到的至少五、六个“三五年”,所以阅后感慨万千,遂落笔成行。

      记得许多年前马平写过《我读李岘》一文,似乎我今天再写《我读马平》有相互吹捧之嫌,但是我找不到比这更加贴切的题目。作为挚友,我们因文字结缘——她在二十八年前开始编辑我的作品中读懂了我,我在见证她创办《华人》杂志和多媒体的二十年中了解了她。然而,《三五年是多久》一书让我更加深入地走进马平的内心世界,在字里行间读懂了马平一个又一个的“三五年”。

      阅读这部书之前,我知道马平是一位对文学天生聪慧、对工作吃苦耐劳、对人生积极乐观、对朋友助人为乐,但是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却发现马平还有那么多我不太了解的优秀品格:对于爱的浪漫情怀,对于知识的迫切渴望,对于家人的感恩之心,对于动物的怜悯之情……可以说,我是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互补出一位具有人格魅力、情感浪漫、天资聪慧、爱好广泛、积极进去、乐观向上、刻苦好学、善待他人、同情弱者、谦虚谨慎的马平!

      这绝非溢美之词,因为以我和马平在任何场合下都可以直呼其名的友谊,我不需要奉承她,她也不需要用虚伪的言辞来包装。尽管书中收录的许多文章我在报刊杂志上读到过,但是间歇式的阅读与这次整体阅读的感觉不一样——书中浓缩了马平在生命中诸多个“三五年”间的喜怒哀乐,涵盖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个人经历与情感,冲击力很强,让我有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感觉,所以一吐为快。

      《三五年是多久》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集《初来乍到》中,马平通过近二十篇短文说明了自己初到美国时从好奇到失落,在彷徨中寻寻觅觅的复杂情感,但是不论碰到了什么困难,她都会云淡风轻地笑对一切困境,并且带着积极的心态来接受新的语言和新的文化对自身的挑战。她在书中说道“美国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她给我们华人提供了相对平等的机会,提供了通过奋斗去实现自己价值和梦想的可能性。她督促我们不断学习,永不言弃,去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我们根系故国,也热爱美国——这个移民的大熔炉,我们的第二故乡。”所以,她在《上班路上的风景》中提到的那条街道,因存在不同族裔的帮派势力,犯罪事件时有发生,但是她仍然能在新移民的聚集地看到美好的一面,与载歌载舞的俄国老人们相濡以沫。另外她在《这是个给人快乐的国家》《角色转换的苦与乐》《夜行记》等文章中,都可以看到新移民初来乍到异国他乡的生存挑战,但是马平的文章里看不到抱怨和气馁,更多的是苦中作乐,让读者先是忍俊不住,而后五味杂陈。其中一篇《送我一只玫瑰花》让我格外动容“多少年来,我一直以令旁人难以置信的耐心,等待着那个送我一枝玫瑰花的人。此刻,我终于为自己买来了这枝玫瑰。我把它插在一个美丽的水晶花瓶里,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桌上我的相架旁,然后轻轻地对自己说:谢谢你送我一枝玫瑰花。”即使这样催人泪下的情感,也包裹在马平看似云淡风轻的文风中,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第二集《缘分天空》是以二十多篇文章记录了马平到美国,特别是创办了《华人》月刊杂志结识的友人趣闻轶事或者人物素描。她在题记中写道:“如果把人生比做一条船,能作为船客同舟共渡,是一份缘。如果把人生看作天空,能化为白云同享寥廓,也是一份缘。我试着把其中一些朋友写出来,就是记录下这份珍贵的缘分。”我当然是其中的一位,题为《与李岘的文字缘》,并配上了我作为首期《华人》杂志封面人物的图片和不久前出版的文集《李岘视点》的图书封面……可以说,这对于我来讲是一个没有意外的惊喜,因为这就是马平,她永远都是由衷地赞美和肯定每一位与她和《华人》有着不解之缘的人。

      很多人都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又有多少?马平做到了,所以《华人》月刊有了二十年的诞辰,记录了二百多位封面人物的人生故事。

      第三集《亲情似海》以十多篇文章对故乡、祖母、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和侄子等亲人的感念。她在题记中写道:“亲情,是扯不断打不散的筋脉骨肉之情,是血浓于水的大海一样的深情。” 可以说,这一部分的内容对我比较陌生,因为马平是媒体人,她在人前极少谈到自家的事情,所以我在阅读这些文章时,被那些近于素描般的叙述文字所打动,通过《谜一样的父亲》《母亲与花》《老娘的豆腐渣团子》《老弟出了本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全译本》《侄儿小龙》《故乡的记忆》才了解到独身一人的马平并不孤独,她不仅有《华人》相伴,有文友相随,还有喜欢读书的老爸和喜欢作画的老妈分享自己的工作成果,有做律师的弟弟和法学博士的妹妹一路同行。即使是记忆中的老娘(外祖母)、兄长和侄子,她也对许多往事记忆犹新。在这一集里,我像揭开了谜底般地恍然大悟:马平对人对事大度为怀的优秀品格,源于有一个物资清贫却精神富有的原生家庭。

      第四集《信马由缰》占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近三十篇文章。马平在题记中写道:“来美近三十年,依然喜欢像一个旅游者……由着性儿,写上几句,留个念想。”然而,我就是在这“信马由缰”中进一步走入马平的精神世界,并且是那种不经意的幽默语言让人在忍俊不住之后生发出同感、拍案叫绝。首篇《原来我是小确幸》中有这么一段话“换件衣服,摸摸口袋,发现居然有钱;电话响了,拿起听筒发现是刚才想念的人,你打算买东西恰好降价了,在超市排队付款时,你站的那一队动得最快……它们是生活中小小的幸运与快乐,是流淌在生活的每个瞬间且稍纵即逝的美好,是内心的宽容与满足,是对人生的感恩和珍惜。这些都是小确幸。” 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马平为何有常人没有的乐观主义精神,为什么在困难面前从不抱怨!她在《鸡趣》《我被一只狗所感动》《我的小宝》中表现出来对宠物的认知及养鸡养狗的生活体验,使我在生动的细节描写中看到了另一个侧面的马平——外表看似不拘小节,内心却包含着柔弱而细腻的一面。

      总之,《三五年是多久》,是一本语言质朴、文风独特、行云流水般娓娓道来的居美散记,它可以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下品味出作为新移民在美国的酸甜苦辣。

      与我,这本书使我更加读懂了老朋友马平的人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