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岘
作为《华人》月刊杂志的创刊封面人物,作为杂志专栏《李岘视点》的撰稿人,作为“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文学佳作专栏”的负责人,至今,我已与《华人》一路同行了整整二十三年。当《华人》杂志邀请我为 2024 年的特刊写一篇回顾文章时,我想不出比“我与《华人》”更为适合、更能表达情感的题目了。
《华人》诞生于 2001 年 10 月。当时我正在拍摄12集电视纪录片《飘在美国》,创刊人马平在采访我时看到我家墙壁上一幅我的个人照片,与她设想的每期都以被采访者的照片做杂志封面的策划不谋而合。于是,这张照片就成为《华人》创刊号的封面,以《李岘,你到底要什么》为题,将我推到了公众面前,也因此使我便与《华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为华人写过封面人物,开过《李岘视点》专栏,以读者和作者的身份,交替目睹了杂志的发展与壮大。创刊百期时,我以一篇题为《大漠、绿洲、奇葩》表达了对《华人》取得成就的由衷祝福:“《华人》如奇葩般在一片绿洲中脱颖而出,而这片绿洲便是华人的魂;华人社区的壮大,又使这片绿洲在美国大漠般的版图上越发凸显出来……正如创刊人马平所言:来日方长,我们还有二百期、三百期的时候!”
光阴似箭,月复一月,随着一位位华人精英的面孔出现在《华人》的封面上,伴随着他们的人生故事,杂志真的即将迎来三百期的辉煌。
《华人》月刊是美国为数不多的以华人故事为核心、中华文化为灵魂、文学与艺术为美学的中文期刊。她如同一面镜子,细腻而真挚地描绘着散居在美国的华人身影。它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从初创的艰辛到面对自媒体冲击的坚韧,从未中断过一期。
美国这个以英语为主流的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体,华语的存在如“离离原上草”,以顽强的“一岁一枯荣”的精神溶于美国的主流社会。而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自《华人》创刊以来,便承载了用母语为华人发声、在汉语中彰显华夏精神的办刊宗旨。
2004年马平总编辑请我在《华人》杂志上开办一个专栏,于是我把《李岘视点》定位在东西文化的比较上,力图通过中美民俗现象反思双方文化的差异,以期缩短这种文化错位带给新移民的困惑。那时,我会常常会收到读者的反馈,有人向我讲述他们的移民故事,有人告诉我每月为看到杂志不惜开车专门去取,还有人从不同的途径反馈给我或杂志社有关他们的读后感。这一切无疑都说明了《华人》在读者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十三年过去了,我见证了《华人》杂志的成长和壮大,也目睹了创刊人兼总编辑马平秀发中泛起的缕缕白发和她脸上年年叠加起来的皱纹。三年前,当她将《华人》总编辑的职位交给州立大学教授刘丽容博士时,我和她一样万般不舍。然而,此时此刻,当我写下《我与〈华人〉》时,我突然意识到《华人》能持之以恒地走到今天,是因为刘总编也以同样的爱心悉心守护着《华人》,即便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她也没有放弃,并且坚持以全彩印刷,使杂志更显生动。
我很感谢刘丽容总编辑在《华人》杂志中保留了《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文学佳作专栏》,使美中作协会员有机会在精致的纸媒上刊登作品。美中作协专栏每期六页,图文并茂,在“洛阳纸贵”的今天,作协会员都很敬佩刘总编坚持传统媒体的奉献精神,庆幸自己在自媒体时代还能借《华人》的纸质平台发表文章。
是的,《华人》杂志在二十三年的似水流年里,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文化的长河,传递着海外游子的心声,诉说着在大漠绿洲中生长的故事。如今,《华人》一如既往,像一株奇葩,在英语世界中独自绽放——不靠任何政府的资助,在纸媒举步维艰的今天,依旧如大漠里坚韧的小草,每月定期为我们带来深情与希望。这不仅是出版界的坚持,更是信念的守护,是文化根脉的传承。在我心中,《华人》不仅仅是一份杂志,它是时间的见证,是一代游子心中的灯塔。它用近300期的杂志,陪伴过无数新移民度过了初到异国他乡的囧境,见证过众多华人精英曾有过的迷茫与坚强,也呈现出中华文化的艺术之美和文学的精神力量。
最后我要说的是,在《华人》的纸页间,我与无数同胞一起找到了精神归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愿《华人》这片绿洲,在未来岁月中继续滋养更多漂泊的心灵,继续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
(首发《华人》月刊杂志2024年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