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文·
胡亚楠
“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一个世纪后,任公的这句话还可以道出中国社会中最大问题之所在——公德缺失。
公德者何?顾名思义,公共道德。当今中国,公德定义中所包含的如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乐于助人等等,已与20世纪初任公所谈之公德大为不同。先贤所谈之公德缺失,体现在民族和国家认同的缺失。而今之公德缺失,则体现在民众对现代化生活方式的陌生和无归属感。这种缺失一方面说明了中国社会仍然处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阶段;另一方面也在提醒社会精英阶层,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依旧是民众思想意识的提高和转变。
宏观上所讲的“道德”,事实上是局限于规范个人行为的。无论是信息发达的今天,还是信息闭塞的古代,道德都是相对普世但又相对个体的。这在中国经典哲学体系中便有所体现。比如儒家的君子、道家的圣人、墨家的贤士,他们都共享着一定的道德原则,但同时又有着自己对道德独特的追求和解释。而随着中国古代帝制的不断完善,儒家从基本的个人道德规范变成了整个社会主流的道德体系。对此任公则认为,正是因为千年来“独尊儒术”之故,才导致了“中国道德之发达,(但)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因为大体上的儒学经典都是教人何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个体,强调家族之伦理,而鲜谈社会国家之伦理。
事实上,任公在当时并没有点明公德缺失之根源。儒家的思想道德体系本身就是从个人规范的层面上一步步拓展开的。在皇权社会,民众对社会和国家还是“家天下”的认识,所以以规范家族伦理见长的儒学来作为当时的“普世价值”再合适不过了。如果人人都能达到儒家经典中所提君子之行为规范,人人都能严守君臣、父子、夫妇之伦理,那皇权必然稳定,天下必然太平,社会必然和谐。而在此环境内,公德必然无失。20世纪初,任公眼中中国人之公德缺失真正的根源在于——当“社会”和“国家”两个词的现代定义在中国出现之后,广大民众还并没有相匹配的思想意识和知识结构,从而导致了原始道德体系的崩塌和新道德体系标准下的旧民众行为的反差。这个解释也适用于今天中国社会民众的公德缺失。
当今社会,公德是一个人现代化的体现,而之所以公德缺失,是因为中国社会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民众并没有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在中国现代化的大城市,如上海、北京,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人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地铁里乱扔瓜子皮,甚至街边随地大小便等等。这种行为对大部分从小就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群来说就是公德缺失,但对于很多上了年纪或是没有长时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群来说,这种行为并不会让他们产生道德愧疚感。换句话说,这些违背公德的人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公德意识。就拿随地大小便来说,如果这个行为放在农村,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为什么?因为在农村,民众本来的生活习惯就是如此。在田间地头,随地大小便不仅不触及公德,反而对农作物或土壤还起到了施肥的作用。而在这种生活习惯下,这群人也不具备使用公厕或预防内急的意识,所以才导致了媒体上屡见不鲜的随地大小便现象。再比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看红绿灯,这种现代化的行为规范对于半辈子生活在没有那么多机动车和使用红绿灯来管控交通的农村民众来说,是很难形成意识去遵守的。当一个相对落后的生活方式与当今先进的现代化生活环境相碰撞,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用现代化道德标准衡量下的公德缺失,而实质则是社会民众现代化意识的缺失。
中国社会公德缺失的根源还在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对民众所造成的归属感缺失。城市打破了原有社会的亲族关系——原来一个村子里家家户户可能都认识,甚至就是一家子,姓一个姓,比如以姓氏为名称的地名:李家屯、赵家店等。但城市则不一样,尤其是现代化的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亲族血缘变成完全陌生,每个人都变成了城市中的一个模块,有着自己的分工。而在城市中,归属感的建立则更多取决于社会层面,如经济基础、文化认同、教育程度等。为什么有人会在街上随地吐痰而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呢?为什么有人会随随便便将喝完的饮料瓶顺手从车内扔到马路上而不会随手扔到自己的车里呢?答案很简单,因为那是自己的家和自己的车。在面对私有领地或财产的时候,人们会自然地产生归属感,而归属感则限制了他们超越道德或规范的行为。但很多民众在面对城市的时候,他们是缺乏归属感的,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大学毕业后来到这里打工的“移民”,或是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甚至对于大部分的本地人来说,城市发展的速度也会让他们对自己的城市感到陌生。没有归属感,更何谈大众道德层面的认知呢?
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归属感缺失所产生的公德缺失现象也是一样普遍的。比如说在美国,凡是大城市,如纽约、芝加哥、波士顿、洛杉矶,它们的市中心(downtown)都是脏乱无比,而且治安很差。再比如说法国首都巴黎,去过那里的游客都会为巴黎街道的脏乱而感到惊讶。原因是一样的,那就是大部分生活在这些大城市里的人群,要么是因为谋生而来到这里,要么是因为旅游而来到这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济收入、文化背景、教育程度、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等的一切,所以很少有人对这些城市产生归属感。反观美国城市外围的居民区和小城镇(排除低收入社区和城镇),道路都是格外整洁,民众素质都非常良好,即使他们所受教育程度可能不高。为什么?因为那里的环境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因为他们的家就在那里,所以他们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或小城镇就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而当归属感建立之后,道德观念就自然会在社群中产生,并达到共识。
公德缺失的另外一个源头则是私德缺失。很多情况下,违背公德的行为也同时违背了私德。比如以插队(“夹塞儿”)为例,它表面上是破坏了公共秩序,违背了公德,但其本身也是一种偷窃和欺骗行为——“插队者擅自占用了他人的时间和机会”谓偷窃,“故意使用虚假的行为以掩盖事实真相”谓欺骗。当今,我们要肯定随着教育程度的逐步提高,中国民众的公德意识也正逐步提高。但中国教育系统中,尤其是基础教育环节中的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还依旧相对薄弱。对于公德缺失这类问题,社会的进步是十分缓慢的,只能靠一代又一代在教育上的完善去推动整个国家的进步。
对于公德缺失更深一层的认识则是任公所提出的“寡过主义”。说得简单一点,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说得再通俗一点,就是“少管闲事”。中国社会现如今真的是将“少管闲事”奉为经典——“老人摔倒了没人扶”、“老外跳水救人”等等头条新闻不断出现在媒体上。很多民众都认为中国社会充斥着冷漠,但反过来还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别人的事儿少管”。事实上,这个社会现象所反映出来的并不是公德缺失,而更直接的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的丧失。但反过来,我们是不是也会经常听到“多管闲事”的例子呢?我们所谈之“寡过主义”在当今现代化中国,特指那些有能力和义务承担责任却妄自推卸的人。相反,那些“享权利而不尽义务”亦无能力之人最好独善其身,如果要他们在关键时刻心怀公德而尽其义务,那多半会酿成历史悲剧。
21世纪,中国乃至全世界都面临着网络公德的新问题。当网络发展成我了当今社会的主导,当社会从工业化迅速跨入信息化,人类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有的道德体系不能满足新一级的社会构成,而主流价值观也随着信息的分化逐渐丧失了原有的价值。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社会的公德缺失问题就愈发严峻。适应现代化生活、拥有现代化思维是每一个中国民众所要重视和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