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
打开新近出版的《全球华语词典》,“博客”、“部落格”、“部落客”、“网络日志”,赫然在目。仔细看这几个词的解释,意思一样:都来自英文blog。之所以有这么多名目,源于它们用于不同地方。“部落格”,用于台湾;“部落客”,用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博客”,用于中国大陆(内地),它也有一地异名者,“网络日志”是也。正所谓异名同指,命名各有自己理据,足见华语资源的丰富,更足见世界华人的智慧。无法不令人击节赞叹!
不过,我更关心的是这几个词的命运。语言是个有机体,和世界上其他许多事物一样,无法逃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大自然法则的操控。同一事物,不同名称,按照语言规律,最后只能优胜劣汰。那么,谁将胜出?
除“网络日志”外,这几个词均为音译。而音译者中,笔者以为“部落格”当属最佳。其一,语音和原文更接近;其二,兼顾了意义,使人联想到作者格局于自己的部落,耍文弄字,痛苦或快乐着的情境。从这一角度看,“部落客”也合情合理,找不出什么缺点。比较起来,“博客”一词实在乏善可陈:既无“部落格”的近音距译音之美,也无“网络日志”意义之明白如话,更不像“部落格”意蕴深厚,使人浮想联翩。至于“网络日志”,只是意译而已,更无甚特色,可以说上优点的是符合汉语的习惯,可以见字明义,不至于被加上舶来品的标签而遭受白眼。
然而,最有可能的胜出者应该是“博客”!何以如此?健康,不意味着长寿;好食品,不意味着人人喜欢吃。“博客”在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上做得并不理想,就好像一个人,但它却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光。天时,是它出生的时间好,事物一出现,它就应运而生,恰逢其时;地利,是它生在了大陆(内地),使用人多;人和,是人们喜欢双音节。问题在于,上述诸点中,天时方面大家都一样,“博客”并无特殊的竞争力;地利方面,店大欺客,部落格、部落客的使用者占据地盘太小,没有太大竞争力,它和“网络日志”也是同等,大家至多打个平手;惟独人和方面,“博客”好像独占鳌头,其他几个或许会自愧不如。
不过,笔者以为,仅仅是双音节还不能预测一个词的必胜地位。例如,“网络日志”完全有可能根据汉语的规律组合成“网志”,更何况三音节词并非没有生命力。王彥坤《现代汉语三音词词典》收录的三音词就达5000条。应该说,“博客”的力量除了“人和”的优势外,还有其他旁门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是,“博”由一个纯音译形式,如今成了新词语中的“语素”,例如:微博、博主、博文、写博、博友、博坛等等。如果说,双音节还不能作为“博客”维持生命力的保障的话,这些词语的出现则成了“博客”的强大保护伞。
更有意思的是,“博客”还引发自己衍生了一个新义——指写博的人。这是“部落格”之类所不具备的。中国古有门客、食客,侠客,后来还有房客、骚客、剑客,今天仍有房客、顾客、香客、说客等等,“博客”又给“客们”增加了新的成员,这大概是“博客”的创造者所始料不及的。
词语的生命在于应用。看来“博客”的历史地位已经确定了。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南国的榕树,尤其是那低落下来的长长的“须”,它生于树,但同时又是树的营养的提供者,是它们和主干一起,使得榕树葱茏茂盛,生机盎然。我们的语言不也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