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 TODD CORNELL
最初开始学中文的时候是在台湾。那时我工作在一家语言学校 - 国语日报语言中心。国语日报其实就是一份给小朋友看的报纸。刊登的文章基本由易到难,适合小朋友们看的文章也都带注音符号音标。我在国语日报语言中心学会了繁体字的同时又学会了南方腔。其实,在去台湾之前,我已经会用中文说最基本的餐厅用语了,比如,要一碗饭、要筷子、喝茶等。这样,我到了台湾就不会饿死了。我在台湾呆了不到两年就把中文的基础打好了。我刚到的时候住在当地的一个台湾家庭,是由太平洋基金会帮我安排的。我通过一个在美国认识的台湾人联络到基金会,他们安排我在一个台湾牙医的家庭住一段时间。幸亏也碰上过春节的时间就和这家一起过的。到台湾后才得知上对外中文学校就能每个月申请签证上加签。只需要在学校报名交学费后能获得加签。每个月必须出境加签,而香港则是最便宜、最近可选的地方。飞往香港当天返回台湾就可以只需出境就行。就这样,月月飞往香港,月月加签。这样过了一年多。我的中文很快就有了进步。天天在说中文—上街讲中文、上学讲中文,只有回家能说一点点英文,因为家人学过英文。不过还是天天头疼,就象在台湾学的一句《伤脑筋!》学的中文就是伤脑筋!刚到台湾跟家人学的各别词都学的带台湾腔的音。第一次学说“Passport”就学了“富造”的音。不久后就有人纠正我发音说讲的跟台湾当地人一样就教我学“护造”。纠正后好几年才改成标准话“护照”的发音。因为我中文的基础是在南方打的,所以直到今天跟不认识的人讲电话时,说话还是南腔北调,偶尔有对方说听不出我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我就会很开心。
有一次飞往香港从罗湖过关到深圳准备坐长途列车前往北京。当时的深圳还是个渔村,一个小村庄,也没有什么高楼大厦。连火车站都是个普通的红砖房。砖房有个小窗子,我就在那个窗口买到了去北京的火车票。坐上火车三十六个小时之后才抵达北京。那次刚好是夏天,天气非常炎热,火车上没有空调,只好开开窗子兜兜风凉快凉快。在火车上认识了一个回北京的年轻旅客。这个人特别客气,告诉我可以帮我安排住处也可以给我当导游,而且都不要钱。只需要让他结所有的账然后我给他外汇券就可以了。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反正我也拿不到人民币他付多少我就还给他多少外汇券。几年之后我才知道他赚了我很多钱。不过没关系,我还是玩得很开心。我也看到了很多可能很快就会看不到的一些地方。有一天,我在天安门北京饭店附近散步时看到一个卖冷饮的小摊儿。当时有两位女服务员穿着纯白色的衣服包括小白帽,看上去好像是护士。那天的天气忒别闷热,我很想喝冷饮,就走过去对一位服务员说:“我想买汽水”。但我说的话里带有南方腔的“汽髓”。那位服务员看了我一下,愣住了。她没听懂,就问了她的同事“他说什么?” 同事乐得回答“他想买汽水儿啊!”我也愣住了!听她讲的《汽水儿》根本想不开这跟“气髓”有什么关系。不过汽水买到了喝得很痛快。虽然在北京才住了几天,我却对北方话和南方话的区别印象蛮深!几年以后,我去北京呆了六年。我下了不少功夫把普通话的发音改进很多,而且也学了不少北京话,甚至连“盖了帽儿了”都会讲。
后来,我在北京工作时,有一个朋友教了我一句“狗拿耗子”。我这个老外的脑子里立刻想到Tom and Jerry,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心里觉得很可笑,狗在干猫的活儿。有一天上班,老板要用车,让我提醒司机。我就准备去找司机觉得也可以练习一下新学的的句子。找到了司机以后我就很得意的说:“别认为我狗拿耗子,不要忘了今天老板用车”。司机马上指着我的鼻子跟我翻脸:“你这么大的人还不懂事”!我当时也没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包括也有骂人的意思。这次的教训使得我再也没有轻易的去说那句话。
在去北京工作前,我在杭州工作 - 在杭州饭店做大堂经理。饭店里有两位开面包车的司机。需要去哪儿办什么事都由他们开车。每次他们都很愿意拉我去哪儿。每次都喜欢跟我聊天。其实我想他们一定觉得好玩,听老外说中文真是逗死人了!有一天,一位司机很耐心的教我一个成语“知识渊博”。他说,如果有人说你的中文讲的好你就可以这样说。我很高兴,觉得学了一个新词。过后每次有人说我的中文讲得好我就很骄傲的说“知识渊博”。不知讲了多久以后才有人告诉我这句话的真意,并教我说“才疏学浅”。
在中国住了六年之后,有一次因为工作关系出差到咸阳。一天晚上跟几个中国和外国朋友一起去酒吧。我跟朋友坐在一起的时候,有一位公安局的人坐在别的桌子上,跟朋友在一起穿了公安制服。不知为什么他就走到我们的桌子前,拿着啤酒来跟我说:“你是美国人吧,我一直想认识一个美国人。我们交个朋友好吗?”我真的很高兴也觉得他把我看得很高。心里想的一定要让他觉得他比我还高,我就回答说“我没有文化!”他盯着我看一直看,看了了一阵子就说“你没有文化,那我不要跟你交朋友!”转身就回到他的桌子坐下了。我很纳闷儿。为什么我说自己没有文化就搞得他很不开心呢?我问了在座的几个朋友。他们就给我解释了为什么同时也教了我一句成语“指桑骂槐”跟我说在中国文化里不可以在他人面前说自己没有文化,否则很容易被误会。以后我又学到一句成语“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从此以后,我就知道有的时候说话一定要小心。
中国话学久了,就会发现说话前一定要好好想想自己要说的话里有没有可能引起误会的词语。但是,作为一个老外,有的时候我只能说“请多多指教”。
作者简介:康鸿熹 R TODD CORNELL, “ 地道的”美国人,毕业於中国内蒙古大学,并获得美国教育学硕士。现任美国科罗拉多州孔子学院副院长。美中作协理事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