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狗》

                         

作者: R TODD CORNELL

 

                                   第一篇

        我在哈尔滨市呆过五年就感觉哈市的冬天很长。外面的天气虽然极冷,但冰灯琳琅满目能融化最寒冷的心。每年松花江结冰之后就处处能看到一堆堆的大冰块和用冰雕刻出来的各种各样冰灯。夜晚,整个城市就慢慢地被灿烂的冰灯照亮。大马路、十字路口都摆出白天象水晶晚上看起来像水果冰棍一样的艺术作品。

       虽然“冰城”的冬天能吸引许多异国他乡的人士来参加每年一月五日的《冰雪节》,但无论如何外面可呆的时间并不多。秋裤棉裤、毛衣外衣都只能给予短暂的防寒能力。四肢、耳朵、鼻子都慢慢被东北的刺骨寒风麻醉。我每天上班虽然离家很近,走过马路三分钟就到,但在冬天走过去连鼻孔都在寒冷的空气中结冰,并且呼吸不顺畅就咳嗽。很快,我发现东北人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屋里面过日子。

       从小我就喜欢养宠物。小时候养过各种宠物包括在哈市也养过鱼、鸟、鼠。二零零六年的夏天,我和一位好友去逛松花江旁的狗市——卖宠物的市场。我虽然喜欢看各种鱼、鸟类,但顺便看到小狗蹦蹦跳汪汪叫一样感到可爱。我以前在中国养过狸猫。一九八七年在北京路边捡的小猫咪带回家就养了十二年。我搬哪儿,那只狸猫都跟着走。从北京搬到深圳,那只狸猫就跟随我一起坐上了飞机;一九九九年离开中国的时候,那只狸猫也跟我一起回美国了。狸猫带去美国的手续也不算十分难,带上了健康证、疫苗证等飞往美国即可。

       养宠物能给我带来一种快感,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有他们陪伴,而且上班时小宠物能自己在家里玩耍睡觉等着主人的归来。我养的宠物都养至它们到老。我尊敬牠们的生命,从牠们那里得到快乐就不能不还牠们以关心和责任。以前,我虽然养过狗,可是心里一直想养一只北极狗——哈士奇之类的狗。有一天我逛狗市就看到两只才八周左右的小北极狗。明显看出两只是兄弟,一只大一只小。看哥哥那只两个眼珠子不一样颜色,一个咖啡色一个天蓝色,即漂亮又可爱。卖狗的人发现到我在注意它们,他就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玉米粉撒给小狗吃。五六只小狗仔立刻开始跳动,比刚才活泼多了。

       直到那天,压根没想过在中国养狗的我,开始有了养狗的想法。跟我一起逛狗市的那位朋友和我已经认识了几年,关系相当不错,几乎能说是两肋插刀的哥们。我向他表示了养狗的想法,他也觉得不错。只有一个问题——如果养了以后,回国带不走的话,怎么办? 一定要有安排,不能没有人养,要不然我就舍不得。我问他“如果我带不走的话,你愿不愿意养?”他也没养过狗,但当我把养狗的经历讲给他听,他也理解了我。经过一段思考后,他决定养。他发誓若我带不走的话,他一定会养!

       我们决定了第二天回狗市去买那只小北极狗哥哥,并计划和一位开车的朋友一起去。我们仨去,由他们俩来讨价还价,尽量让卖狗的人认为是他们买,中国人可以讨到最低价。

       第二天一早我们三个人就去了狗市。走到前天摆摊子的地方,那位卖狗的人已经在那儿了。他摆出来的桌子上还是那五六只小狗仔。我们走到摊子不远的地方已经看到那两只狗兄弟。走过去我的两个朋友看了一下问道“那只多少钱?”卖狗的人回答“八百八。”。我在旁边看了看两个小兄弟抚摸了一下狗哥哥也看了一下狗弟弟,突然间想到我父母说过的话“最好的狗是老小,最小的那个”。我看了一下狗弟弟,两个咖啡色的眼睛,感觉却比狗哥哥小多了。两只小狗身子很小,就跟一般人的拳头那么大,细细的黑白灰色的毛竖了起来使小狗显得胖乎乎的。两个朋友问了一下狗长大将会长多大。卖狗的人连想都没想直接往后面指了一个已经长大了的哈士奇说“就那么大!”。我看了一下小哥哥小弟弟又看了那只大狗,很难相信这两个小东西会长那么大!我把狗哥哥拿到手里抚摸了他的小头。小狗也没有很大的反应好像也没有多大力气。卖狗的人一直观察那几只狗仔不要接近桌边,走到桌边的话要马上把小狗捡起来放回桌子的中间。一会卖狗的人又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玉米粉撒到桌子上,狗很快就兴奋起来,汪汪叫斗来斗去地吃着玉米粉。我看了那只狗弟弟也把牠拿到手里,明显没力气。我把牠放到地上,盯着牠免得逃跑。小狗弟弟一落地,连走都走不稳,走了两步感觉小屁股在后跟不上前面。可怜的小东西,连站都站不稳差一点就跌倒。心里酸酸的感觉,我立刻把牠捡起来放回桌子中间了。 

      我的两位朋友想先离开再回来“讨价还价”,所以就跟卖狗的人说了一声“再说。”我们往松花江江边走。

  (待续)

 作者简介:康鸿 R TODD CORNELL  地道的”美国人,毕业於中国内蒙古大学,并得美国教育学士。任美国科拉多州孔子学院副院美中作协理事会理事。

 

《学中文的碰碰车》

 

作者:R TODD CORNELL

        最初开始学中文的候是在台湾。那我工作在一家言学校 - 报语言中心。国就是一份小朋友看的报纸。刊登的文章基本由易到,适合小朋友看的文章也都注音符号音。我在国报语言中心学会了繁体字的同又学会了南方腔。其,在去台湾之前,我已会用中文最基本的餐了,比如,要一碗、要筷子、喝茶等。这样,我到了台湾就不会饿死了。我在台湾呆了不到两年就把中文的基打好了。我到的候住在当地的一个台湾家庭,是由太平洋基金会帮我安排的。我通一个在美国认识的台湾人联络到基金会,他安排我在一个台湾牙医的家庭住一段时间。幸也碰上时间就和家一起的。到台湾后才得知上外中文学校就能每个月申请签证上加。只需要在学校名交学后能得加。每个月必出境加,而香港是最便宜、最近可的地方。往香港当天返回台湾就可以只需出境就行。就这样,月月往香港,月月加这样过了一年多。我的中文很快就有了步。天天在中文—上街中文、上学中文,只有回家能一点点英文,因家人学英文。不过还是天天疼,就象在台湾学的一句《伤脑筋!》学的中文就是伤脑筋!到台湾跟家人学的各别词都学的台湾腔的音。第一次学“Passport”就学了“富造”的音。不久后就有人正我说讲的跟台湾当地人一就教我学“造”。正后好几年才改成照”的音。因我中文的基是在南方打的,所以直到今天跟不认识的人讲电话时说话还是南腔北,偶听不出我是南方人是北方人。我就会很开心。

        有一次往香港从关到深圳准途列前往北京。当的深圳是个村,一个小村庄,也没有什么高楼大厦。站都是个普通的红砖房。房有个小窗子,我就在那个窗口到了去北京的火票。坐上火三十六个小之后才抵达北京。那次好是夏天,天气非常炎,火上没有空,只好开开窗子兜兜凉快凉快。在火认识了一个回北京的年旅客。个人特客气,告我可以帮我安排住也可以我当游,而且都不要。只需要所有的然后我他外券就可以了。我是个好主意。反正我也拿不到人民他付多少我就还给他多少外券。几年之后我才知道他了我很多。不没关系,我是玩得很开心。我也看到了很多可能很快就会看不到的一些地方。有一天,我在天安北京店附近散步看到一个的小儿。当有两位女服务员穿着白色的衣服包括小白帽,看上去好像是士。那天的天气忒别闷热,我很想喝冷,就走一位服务员说:“我想汽水”。但我有南方腔的“汽髓”。那位服务员看了我一下,住了。她没听懂,就了她的同事“他什么?” 同事得回答“他想汽水儿啊!”我也住了!听她的《汽水儿》根本想不开跟“气髓”有什么关系。不汽水到了喝得很痛快。然在北京才住了几天,我却北方和南方的区印象蛮深!几年以后,我去北京呆了六年。我下了不少功夫把普通音改很多,而且也学了不少北京,甚至“盖了帽儿了”都会

        后来,我在北京工作,有一个朋友教了我一句“狗拿耗子”。我个老外的子里立刻想到Tom and Jerry,猫和老鼠的画片。心里得很可笑,狗在干猫的活儿。有一天上班,老板要用我提醒司机。我就准去找司机得也可以练习一下新学的的句子。找到了司机以后我就很得意的:“别认为我狗拿耗子,不要忘了今天老板用”。司机上指着我的鼻子跟我翻:“你么大的人不懂事”!我当也没明白的含包括也有人的意思。次的教使得我再也没有易的去那句

        在去北京工作前,我在杭州工作 - 在杭州店做大堂理。店里有两位开面包的司机。需要去哪儿什么事都由他。每次他都很愿意拉我去哪儿。每次都喜跟我聊天。其我想他一定得好玩,听老外中文真是逗死人了!有一天,一位司机很耐心的教我一个成“知渊博”。他,如果有人你的中文的好你就可以这样说。我很高得学了一个新后每次有人我的中文得好我就很傲的“知渊博”。不知了多久以后才有人告的真意,并教我“才疏学浅”。

        在中国住了六年之后,有一次因工作关系出差到咸阳。一天晚上跟几个中国和外国朋友一起去酒吧。我跟朋友坐在一起的候,有一位公安局的人坐在的桌子上,跟朋友在一起穿了公安制服。不知什么他就走到我的桌子前,拿着啤酒来跟我:“你是美国人吧,我一直想认识一个美国人。我交个朋友好?”我真的很高得他把我看得很高。心里想的一定要得他比我高,我就回答“我没有文化!”他着我看一直看,看了了一子就“你没有文化,那我不要跟你交朋友!”身就回到他的桌子坐下了。我很纳闷儿。什么我自己没有文化就搞得他很不开心呢?我了在座的几个朋友。他我解什么同也教了我一句成“指桑槐”跟我在中国文化里不可以在他人面前自己没有文化,否很容易被会。以后我又学到一句成者无意,听者有心”,。从此以后,我就知道有的说话一定要小心。

        中国学久了,就会发现说话前一定要好好想想自己要里有没有可能引起会的词语。但是,作一个老外,有的候我只能多多指教”。

 作者简介:康鸿 R TODD CORNELL  地道的”美国人,毕业於中国内蒙古大学,并得美国教育学士。任美国科拉多州孔子学院副院美中作协理事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