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美中作协会员崔淼淼新书《翡墨庄园》出版

   

 

简讯: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会员崔淼淼近日出版了长篇都市爱情小说《翡墨庄园》,由美国南方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是一部有关异国寻梦、美食、绘画、爱情和救赎的小说,讲述伤痛和医治伤痛、逐梦和圆梦的一种生命历程,将四种不同的人生体验由四个截然不同的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呈现出来。

作者像造物主那样精心安排书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大到人物之间的关系设定,矛盾冲突的起源和发展,故事脉络的穿插走向;小到每个人物的外貌性格和心理世界,欲望和现实之间的碰撞和取舍等等,都经过作者反复思考斟酌。每个角色都呈现出一幅清晰的图画,将每个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为模式都鲜明刻画在上面。作者就像一个舞者,不停换穿不同角色人物的鞋子,以他们的视角去感受世界和周遭发生的事,将两代人的恩怨情仇淋漓尽致展现出来。

 

WechatIMG68.jpeg

                          片花

 

她是独闯天下的女娇娃,从记者到老师,从画家到作家,短短几年间她完成了人生的蜕变。

他是众人倾慕的翩翩贵公子,盼亲生母亲而不得,却盼来离奇身世。 

他倾心苦恋她,一路追随她的身影,漂洋过海踏浪而来。 

她是出色的女厨师,他是浪谑的老饕加纨绔子弟, 

她是气质美如兰的画家,她是为爱而伤的浪女, 

他是才华横溢的摄影师, 

多年前,他们神秘相遇,成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多年后他们相遇却不相识,命运又将怎样安排他们的感情线… 

他和她,她和他,红尘局中人在情感的跌宕起伏中,揭开一个个谜团,在一场场前世今生的因缘纠葛中,埋藏苦痛,期待雨过天晴那日...... 

这一生,好长。

 

精彩节选

 

第二十七章《远去非洲》部分:

 

一个月后,在非洲肯尼亚的马赛马拉的露营地上,晒得黝黑的张哲头枕双臂躺在满天星斗的夜空下,嘴里衔着一根野草,仰望着深邃无边的天空。


不辞而别,离开C城已经这么久了,那里发生的一切就如前尘往事一般遥远缥缈,那么不真实地若隐若现在记忆中。他摸摸胸口,那痛却依然还在,没有消失。此时此刻,梦瑶你在哪里?又在做什么?张哲心里思念着,默不作声。面对甚嚣尘上的身世变化,张哲本就已经备受打击,又无法面对接踵而来的媒体骚扰,他选择远离,远离那个痛苦的伤心地,那个是是非非缠绕的地方。于是,扛着一台专业相机只身奔赴遥远的非洲肯尼亚。之前,由于得到了斯卡图片社的签约,他决定在非洲开始自己孤独的采风旅程,同时也平静一下心绪。


这一个月,星夜兼程。他离群索居,一个人住在马赛马拉的大草原上,风餐露宿,一顶牢固的帐篷、一把小刀、一个小铁锅和一架专业相机陪伴着他。


青天白日下,满面灰土的他放眼望去,晴朗的天际一片烟尘喧嚣,动物大迁徙的壮观场景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得这么直观震撼。角马铁蹄奔驰,飞扬起烈烈风尘;斑马黑白分明,矫健灵活从他面前疾驰奔逝。


从坦桑尼亚到肯尼亚的千里沃野上,生命奔腾不息,如山如海的动物们扬起漫天尘埃,成群结队的羚羊、犀牛和大象在奔跑迁移,与这片美丽寂静的土地融合得那样完美。


他看见乞力马扎罗的雪,想起海明威笔下的故事,不禁潸然泪下。


这一切是如此新鲜刺激,强烈冲击着张哲的视野、感官和灵魂,一路边走边看边回想,他深深感叹人类的渺小无能,相比之下这个自然和宇宙又是多么博大浩瀚。


有时,张哲一个人独自站在川流不息的马拉河边,看着逝者如斯的河水无尽流淌,昼夜不停,他想起自己的身世和感情禁不住放声大哭,任泪水冲刷着心中的苦涩,任河水冲刷着草原上和人世间一切深藏的隐秘角落。


夜晚,他也会一个人架起铁锅,一边煮着肯尼亚红茶,一边仰望着漫天摇摇欲坠的纷杂灿烂的星斗,看着四周温和的羚羊和斑马酣睡起伏的柔和身躯,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如此美妙,又有什么不可以原谅,不可以放下。像这些无忧无虑的动物们一样,去接受阳光雨露,去面对四季更迭和人世变化。


在这里他和土生土长的马赛族土人交了朋友,用笨拙的手势互相交流,有时土人们会带着他一起出外打猎。每逢这个时候,张哲就很兴奋,他总是带着他的相机,趁着打猎抓拍了许多珍贵的镜头。


在他的镜头下有一群群怡然自得奔跑的小羚羊,它们美丽的橙白相间的皮毛油亮光滑;还有漫山遍野悠闲吃草的斑马和野牛。他的镜头中,狮子不再那样可怕,而是威严有度的一家之主,尽职尽责守护着自己的领地家园,与母狮子和小狮子们恩爱嬉戏,甚至年迈雄狮伤痕累累的悲壮模样也在张哲的镜头中让人感动无比。这些动物被他赋予了人类的情感,有了不同的艺术表达语言。


“每一个人,每一个动物,都活得如此艰难,既然如此,又为什么不去学着怜悯接纳,为什么不勇敢接受生活的馈赠,无论是苦还是甜。”每按动一次快门拍摄,他心中总会涌出这样的感慨。


每当他目送优雅的长颈鹿走进深绿的树丛,看着它修长的身影消失在绿叶丛中,就忍不住叹息。这里所有的动物都能和谐共处,虽然也有人类社会的杀戮和残害上演,可是动物们依然有条不紊过着自己的生活,生物链严丝合缝地衔接演变。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他轻轻吟咏起苏轼的词句,内心突然开朗许多,人生这样渺小短暂,为什么不能看清个人的情感得失,为何偏要在苦中自苦?


一个月后,当他扛着相机只身辗转到蒙巴萨的时候,整个人已经黝黑健壮得像个非洲人。只是,这让他的笑容显得那么开朗明媚,露出两排洁白整齐的牙齿,眼睛里布满了笑意。他在马赛马拉拍摄的许多风景照片纷纷被人高价买走,因此他的手头越来越宽裕,有了足够的资金生活后,他开始在蒙巴萨一带享受阳光海滩的度假时光。

 

蒙巴萨是著名的沿海之地,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悠闲缓慢,仿佛时间都慢了半拍,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人们不由得气定神闲,脚步悠然,多了许多懒散闲适的滋味。

 



购买《翡墨庄园》请点击如下链接:

        1.Barnes&Noble:

 https://www.barnesandnoble.com/w/32737-22696-24196-22253-miaomiao-cui/1139032739?ean=9781683723318

2.                Book Depository:

https://www.bookdepository.com/-Miaomiao-Cui/9781683723318

 

        3.Amazon:

https://www.amazon.com/%E7%BF%A1%E5%A2%A8%E5%BA%84%E5%9B%AD-Chinese-Miaomiao-Cui/dp/1683723317/ref=sr_1_1?dchild=1&keywords=%E7%BF%A1%E5%A2%A8%E5%BA%84%E5%9B%AD&qid=1620255713&sr=8-1

        4. 其它链接请到美国南方出版社网站查找:

        http://dwpcbooks.com/product/html/?343.html

作者简介

WechatIMG69.jpeg

崔淼淼,旅美画家、作家、中国语言文化教师、摄影师,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会员,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员,美中艺术家协会会员,亚洲艺术协会会员,曾为大奥古斯塔美术家协会会员。在美创立个人艺术工作室,两度在美举办个人画展,丙烯画作品多次入选各类国际画展并获奖。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等,发表在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出版中篇小说《翡墨庄园》,筹备出版长篇小说《氿云瑶》和散文集《倾斜的玉壶》,文学代表作有《走进精神疾患的围城》、《辽宁偏远地区教育行》、《聚焦儿童孤独症》、《烛九阴》、《黄梅雨入芭蕉晚》、《掬一捧云水繁华》等。


 

简讯:“母爱无疆 寸草春晖”征文活动揭晓

简讯:“母爱无疆 寸草春晖”征文活动揭晓

 

Picture1.jpg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与《华人》杂志共同举办的“母爱无疆 寸草春晖”第十二期命题征文由此次征文主编胡沅主持。征文活动从2021年2月开始,在美中作协众作家的积极参与下,经过主编历时一个半月的征稿、审阅、沟通、修改和编辑,在2021年3月底完成,共有17篇文章参选。参选的17篇文章全部被《华人》杂志选中,并在2021年5月的《华人》杂志上刊登。

        以下是入选《华人》杂志的作品(图片),以《华人》杂志发来的图片编号顺序为先后顺序,欢迎大家阅读。也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通过“即时话题”栏目中的“美中作协第十二期命题征文《母爱无疆 寸草春晖》”征文版面,查看和阅读此次征文作品http://www.chinesewritersusa.org/jishihuati-blog/2021/3/29/-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秘书长胡沅报道  

简讯: 跨越疆域 万涓成流——《龙裔文学》公众号正式上线

         历经数月的调研、论证及实施,由美中作协主办的公众号《龙裔文学》创刊号,终于在2021年5月1日这一天问鼎网络。

      《龙裔文学Literature by Descendants of the Dragon》的总编辑李凡予说:龙的子孙遍及天下。除了生活在中国大陆的14亿中国人,世界上还有198个国家和地区一共生活着6000多万华人。这些侨居在海外的华人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文学家并创作出一部又一部极具海外生活特点的优秀作品。由于地域不同,所在国文化差异,加之缺少广义的华域传播手段,许多优秀的作品往往不为祖国和其他地域的华文读者们所熟知。《龙裔文学》微信公众号是梵品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受美国中文作家协会委托基于微信公众号系统创建的,专为海外华人作家群打造的文学传播交流平台。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主席李岘博士在《龙裔文学》创刊号上写道:《龙裔文学》旨在传承和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的影响,也希望能籍此孵化出更多的用汉字书写出“由身份变化、文化迁移、多元共存所带来的冲突与融合”结晶出来的海外华文文学佳作,并能够与海外独自笔耕的文友及独守一域的海外华文作家团体携手并进,在彼此置身于海外多重文化共生的热土上,突破国族界限,强化以人为本的主体性,通过外在“离散”的生存状态,去挖掘人性内在的复杂情感,书写“龙裔”的华彩篇章,为世界华文文学的兴盛做出自己的努力。

   《龙裔文学》作为月刊,每月更新一次。为了便于浏览检索,公众号设有一级子栏目和二级子栏目。在公众号首页最下端分别有《世华速览》、《佳作萃读》、《美中作协》三个一级子栏目。点击一级子栏目就可以看到二级子栏目下拉菜单。

WechatIMG1389.jpeg

  一级子菜单

        A1、《世华速览》:以世界华文作家圈动态信息为主,以下拉菜单的形式,设置三个二级子栏目《华人文化世界热点》、《世界华文作家动态》、《各国作协消息快报》。

        A2、《佳作萃读》:以华文作家最新和最著名的作品赏析和推介为主,以下拉菜单的形式,设置三个二级子栏目:《新作赏析》、《佳作品鉴》、《CWAA有声频道》。

        A3、《美中作协》:是专为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会员开设的专有栏目。打造美中作协的专属宣传和推送平台,以下拉菜单的形式,设置三个二级子栏目:《CWAA每月集锦》、《每月一书》、《CWAA笔下的美国》。

 

 二级子菜单

         A1、《华人文化世界热点》:以短消息形式追踪世界华人文化层圈中的热点。

         A2、《世界华文作家动态》:关注世界华人作家的最新动态。

         A3、《各国作协消息快报》:服务各国的华人作家协会,关注其大事件、动态新闻和会讯等文化交流讯息。

        B1、《新作赏析》:立足整个华文作家世界,推介有影响的新作。

        B2、《佳作品鉴》:佳作共赏,文坛集萃,推送必达。

        B3、《CWAA有声频道》:作为美中作协首创的《CWAA有声频道》,通过链接推送优秀在《喜马拉雅》结集播发的有声作品,分享佳作。

        C1、《CWAA每月集锦》:按CWAA每月都有“每月集锦”,推介每个月的优秀作品。

        C2、《每月一书》:精推CWAA作家的优秀作品

        C3、《CWAA笔下的美国》:首创独家原创的随笔板块,通过CWAA众位作家,从不同的视角围观美国众生态。 

    作为《龙裔文学》的总监制,李岘说:《龙裔文学》作为纯文学的拥趸者参与到“世界华文文学”这个大家庭中,她冀求能承载更多更好的跨文化视域的文学作品,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华文文学团体一起为世界华文文学的兴盛付出自己的努力。文友们的优秀文学作品是撑起《龙裔文学》的脊梁;读者们的阅读率是我们“龙”的命脉!

请大家点击收藏《龙裔文学》二维码,关注每个月月初发布的《龙裔文学》最新作品。为了方便大家转发,编辑部制作了👇二维码图片,欢迎大家转发。谢谢!

WechatIMG1209.jpeg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报道

2021年5月1日

简讯:幽默风趣 意味隽永

简讯:幽默风趣 意味隽永

——记美中作协2021年首期随笔论坛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2021年首期随笔论坛“观察力想象力与写作的关系”,于4月24日美国西岸时间下午4点,通过云端会议的形式举行。由作协德高望重、著述丰厚的资深华文作家周愚先生主讲,作协艺术委员王玮主持。参会人员有:李岘、葛杭松、樊瑛、何绍义、崔萍、胡沅、蒋见元、谭瑞钦、袁浩潮、李凡予、史德亮、强颂锦、李宜璇、崔淼淼、陆青、苏飒、余惠芬、郝晋、萧昆等近三十位美中作协成员。      

本期论坛主讲人周愚先生

本期论坛主讲人周愚先生

       主讲人周愚先生向参会者分享了他几十年的创作经验和体会,讲述了他的写作历程和写作方向,并以他自己的随笔作品《出卖大日本》和《咖啡黑白讲》为例讲解了如何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如何树立责任心和使命感,如何追求自己的写作风格。演讲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富有洞见,赢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赞赏。其中,周老先生以一个诙谐幽默的故事开始且在通篇演讲中都贯穿了“理趣”特色的演讲方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的,如果说杂文是“小中见大、锋发韵流、辛辣讽刺、嬉笑怒骂”;那么,随笔就是“小中见趣、温文而雅、幽默风趣、意味隽永”。

        周老先生的演讲结束后,参会者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在有关为谁而写作、不在公共场所说涉及种族歧视言论的重要性、以及对目前言论自由的一些看法等方面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大家各抒己见,君子和而不同。

        最后,美中作协主席李岘博士做了总结发言。她高度评价了周愚先生的创作成就,并代表协会为周先生颁发了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文化使者奖。       

        两个半小时的论坛,大家在结束时依然意兴盎然。

部分与会者

部分与会者

论坛主持人王玮

论坛主持人王玮

      

周愚简介: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创始会长、北美华文作家协会前副会长、美国中文作家协会顾问。出版长篇小说《情桥》、散文集《美国居,大不易》、报导文学《女作家的风采》、游记《天涯赤子情》等十九部专着。获得过洛杉矶地区杰出华人文艺类成就奖、联合报征文报导文学首奖、中国文艺协会(台湾) “五.四”文艺奖章、世界华文文学杂志(大陆)小说一等奖等奖项。

WechatIMG1923.jpeg

简讯:锲而不舍 更上一层楼

简讯:

锲而不舍 更上一层楼

——记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21年4月9日美西时间晚上8点召开,主席李岘、副主席文昊、秘书长胡沅、财务长谭瑞钦、理事崔萍,五位作协理事会成员全部出席会议。

作协第三届第二次理事会2021、4、9.jpeg

        首先由李岘主席就今年1月9日成功举办第三届理事会换届全体会员嘉华年会、捋顺艺委会的工作方式、艺委会论坛和征文运行情况、新会员入会有关事宜、作协有声频道独家广告赞助经费的使用,以及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作协成员的作品所做的拓展努力等,对本届理事会第一个季度的工作,做了全方位的汇报和总结。

        会上,李岘主席提交了协会创办《龙裔文学》公众号的六个文档,以及艺委会工作指南修改稿等,供理事们讨论通过。

        经过四个小时的热烈讨论,作协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全体通过了如下决议和事项:

        一、全票通过作协创办《龙裔文学》公众号的策划与方案,由李岘作为总监制、李凡予作为总编辑,开发这个新的展示平台。会上全票通过了其中的三份文档,对另外三个文档提出了修改意见,并由理事会于4月12日全体投票,通过了修订稿。

        二、重申了每位理事会成员的职责,并对理事会的某些工作进行了调整。例如:今后李岘主席除统筹作协工作,还偏重于作协拓展计划、有声频道、艺委会运作,以及对作协网站刊登的文章进行把关。其它如刊登文章、简讯、纪要、征文版面等,有关网站技术方面和其它与技术有关联的事宜,由作协副主席文昊统管。

        三、通过了艺委会工作指南的修订稿。

        四、确认了刊登在作协网站和作协文集上的作品仍然延续“散文、诗歌、随笔、小说、论说文、戏剧”的形式分类。

        正如会上理事们所说的,美中作协是一个难得的华裔作家们聚集在一起,挥洒才情、追逐梦想的地方,作家们肩负着义不容辞的、神圣的使命,任重而道远。美中作协也正在为作协的文学创作者们开拓更广泛的园地,让我们一起锲而不舍,更上一层楼。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秘书长胡沅报道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简讯: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2021年第一次散文论坛成功举办


        2021年3月27日太平洋标准时间晚上7点至9点半,美国中文作家协会艺术委员会通过ZOOM平台成功举办了“2021年第一次散文论坛——狭义散文与随笔的区别及狭义散文的特点”。本次活动只面向美中作协成员,由作协艺术委员樊瑛主持并主讲。李岘、刘秀平、苏飒、胡沅、崔淼淼、陆青、崔建奇、谭瑞钦、史德亮、蒋建元、强颂锦、王玮、崔萍、郝晋、王智等美中作协成员出席了此次散文论坛。

主讲人:樊瑛

主讲人:樊瑛

        首先,主讲人樊瑛以PPT的形式为大家介绍了何为广义散文、何为狭义散文、狭义散文与随笔的区别以及狭义散文的特点,并且以刊登在美中作协网站上的《梦醒风起时 》、《轻启那扇门》、《风铃入耳》三篇散文为例,详细解说了如何写好狭义散文。

        之后,与会成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李岘、刘秀平、苏飒、胡沅、崔淼淼、陆青、崔建奇、谭瑞钦、史德亮、蒋建元、强颂锦、王玮、崔萍、郝晋、王智都先后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看法和不同的感受,也为完善作协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历时两个小时的激烈讨论,不但让大家进一步厘清了狭义散文与随笔的区别以及狭义散文的特点,而且大家都觉得余兴未尽。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啊,犹如抒情散文的意境一样,虽然作家们是隔着电脑屏幕交流,但心情却恰似站在山头,登高望远,浩瀚无涯,情满于山而不止于山;也仿若伫立海边,心潮澎湃,激情荡漾,文思如翻腾的海水溢满山川大地。 

         详情请见本次活动纪要:http://www.chinesewritersusa.org/jishihuati-blog/2021/4/4/2021

与会作协成员左起:苏飒、李岘、郝晋、崔建奇、樊瑛、胡沅、陆青、崔萍、王玮、蒋见元、刘秀平、史德亮、崔淼淼、谭瑞钦、强颂锦、王智。

与会作协成员左起:苏飒、李岘、郝晋、崔建奇、樊瑛、胡沅、陆青、崔萍、王玮、蒋见元、刘秀平、史德亮、崔淼淼、谭瑞钦、强颂锦、王智。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秘书长胡沅报道)

简讯:《难忘的2020年》征文活动揭晓

WechatIMG702.jpeg

为了配合美国《华人》杂志发起的“纪念《华人》二十年”的征文活动《难忘的2020年》,美国中文作家协会举办了第十一期同名命题征文。自征稿以来,共有十四篇参选。截止到2021年3月,由美国《华人》月刊杂志于2021年1月开始,连续三期刊登了部分文章,共有十篇入选。本期主编李岘在“即时话题”中留言: 有人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可能就是一座山!不假。一个小到普通人看不见的新冠病毒,却在顷刻之间颠覆了全人类的生活方式——国与国之间的断航,人与人之间的隔离,转眼已经一年有余。作为作家,我们不可能对疫情无动于衷。所以,作协的部分成员积极参与美国《华人》月刊杂志题为《难忘的2020年》举办的征文活动,与读者分享我们在这段艰难时日里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

美中作协自2016年以来,便与美国《华人》传媒集团联手,不定期地推出不同文体的命题征文,先后以《华人周末》报专栏连载和《华人》月刊杂志选登的形式,连续十期刊登美中作协的征文作品。借此机会,我们衷心地祝贺《华人》传媒集团总裁、《华人》月刊杂志总编辑及发行人马平女士,二十年如一日地带领编辑团队,为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创建了一个神圣的精神家园。祝《华人》传媒越办越好!

本次征文入选作品,以作协成员投稿和发表的时间顺序与文友分享,欢迎大家阅读(也可以点击“即时话题”栏目第十一期命题征文,查看全部参选作品)。

征文第一期👇

李岘万法唯心1.png
李岘万法唯心2.png
李岘万法唯心3.png
WechatIMG965.png
WechatIMG969.png
陆青1.png
陆青2.png

征文第二期👇

杭松1.png
杭松2.png
陈剑平1.png
陈剑平2.png
郑茹菁1.png
郑茹菁2.png

征文第三期👇

崔萍1.png
崔萍2.png
谭瑞钦 2.jpeg
周愚.png
谭瑞钦.jpeg
郝晋1.png
郝晋2.jpeg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记美中作协2021首场小说论坛

简讯:

2021年2月27日,美国太平洋时间4:00pm-6:00pm美中作协艺术委员会成功举办了首场小说论坛云讲座。讲座由小说艺术委员史德亮主持,北美著名华文作家曾晓文老师主讲,出席者有作协会员、世界各地的写作者和文学爱好者近90人。

主讲人曾晓文女士

主讲人曾晓文女士

讲座伊始,作协主席李岘介绍了作协的概况。强调了美中作协希望为美国独自笔耕的文友们搭建一个:激发创作热情,创造发表作品、推动作品、收藏作品的平台。为热爱华文文学的读者们提供一个具有独特经验、视野和表达方式的作品渠道,展现“背着灵魂走向远方”这一海外华文文学作品的特质。

作协主席李岘博士

作协主席李岘博士

图为作协网站“作家作品”栏目为作协会员设立的个人作品专栏

图为作协网站“作家作品”栏目为作协会员设立的个人作品专栏

Screen Shot 2021-03-01 at 5.29.32 PM.jpeg
图为作协成员2015年至2020年期间出版的专著部分

图为作协成员2015年至2020年期间出版的专著部分

为了感谢华美银行多年来对作协活动的鼎力支持,作协网站以独家赞助“旅美作家CWAA有声频道-命题征文栏目”的广告形式加以感谢。并向华美银行圣地亚哥分行主管杨霞女士颁发了文化大使奖。

银行.png
Screen Shot 2021-03-01 at 9.11.21 PM.jpeg

随后,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史德亮博士介绍了现居加拿大的曾晓文老师的主要文学成绩,包括发表、出版多部中、长篇小说以及三十多篇短篇小说等。

主持人史德亮博士

主持人史德亮博士

曾晓文老师依照构思、草稿、二稿、定稿的顺序,分享了她的短篇小说创作的经验。她以《苏格兰短裙和三叶草》《鸟巢动迁》《卡萨布兰卡百合》《全家福》《时光之翼》等为例,就灵感,人物、情节、视角、叙述、开头、中间、冲突、结尾、描写、细节等生动地展开话题,提供了详实的内容和独特的见解。她建议大家及时记录灵感,把握小说的编排、重组现实的特色,创造戏剧性高潮,并强调反复修改的重要性,提出短篇小说要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同情感,努力达到令人思考、惊喜、感动、甚至惊艳的效果,还坦诚地总结了自己在创作中应汲取的教训。

演讲结束后,作协会员崔建奇、强颂锦、赵燕冬、何绍义、崔淼淼、孙若滨以及其他文友进行了精彩的提问。问题覆盖短篇小说的章法、特色,写作目的、海外华文文学的主题内容等,晓文老师耐心地一一做了答复。在回答好短篇小说的特色时,她说:“一般说来,应该有一个吸引人的开头,中间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出色的描写、精彩简练的对话、震动人心的高潮和耐人寻味的结尾。好的短篇小说就像瀑布一样,飞流直下三千尺,然后戛然而止、令人回味、令人赞叹。”

部分与会成员

部分与会成员

部分与会成员

部分与会成员

部分与会成员

部分与会成员

听众们对曾女士的精彩讲座反响热烈,先后以口头或者书面聊天的方式表达谢意,如郎莉写到: “感谢曾老师的精彩演讲,真诚分享,干货满满,认真聆听,收获颇多!” 王威写到:“谢谢晓文以自己创作的感悟和经验所做的精细叙述,与大家分享了宝贵的资源。”主持人史德亮和李岘主席也代表作协感谢晓文老师,并向她颁发了美中作协“特殊贡献奖”,在温馨的气氛中为论坛活动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Screen Shot 2021-03-01 at 9.21.25 PM.jpeg

曾晓文简介:

    加拿大华语作家、编剧。南开大学文学硕士、美国雪城大学理学硕士。旅居美国9年,从2003年起定居多伦多,做过信息系统分析员、IT经理、资深IT总监等。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梦断德克萨斯》《移民岁月》;中短篇小说集《重瓣女人花》《苏格兰短裙和三叶草》;散文集《背灵魂回家》《属树叶的女子》;译作《绿山墙的安妮》等十部;还著有电影剧本《浪琴岛》,担任30集电视连续剧《错放你的手》编剧。作品进入2009年和2017年中国小说学会小说排行榜;获联合报系文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北京广电局优秀剧本奖、全球华文散文大赛奖、海外华文著述奖等十几项;2019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中国芯传奇》(合著),获大湾区杯网络文学大赛 “最时代奖” 。作品被收入海内外多种文集和中加大学、中学辅助教材,并被翻译成英语。为加拿大中国笔会前会长、美国中文作家协会顾问,北美作协会员。

(由本次主持人史德亮整理报道)

美中作协永久会员顾尔石新书《食魔》(合著)出版

简讯:

美国中文作家协会永久会员顾尔石近日出版了25万字长篇民国题材小说《食魔》(合著),由美国南方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是一部讲述农家少年石磨因贪吃遭逢家难,被迫漂流上海觅食,最后成食魔走火入魔,并因此悄悄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巨轮的故事。

        时值上世纪三十年代,城头风云变幻,城中众生扰扰。心地单纯的石磨只求一饱,然世事无如吃饭难,他因抢食火神庙贡品几乎送命,幸为花烟间老板娘大阿姐救助。历经艰辛之后,他精于辨味的天生异秉逐渐显露,终于得到沪上闻人杜月笙和军统创建者戴笠的赏识,在华格臬路杜公馆专司饮食提调,成了上海滩无人不晓的“食魔”。奇人而有奇疾,食魔是“天阉”,不能人道,好在他的世界只需满足口腹之欲。

杜月笙和戴笠皆是风云人物,且有识人巨眼,食魔因缘际会,竟成为许多大场面中的主角——东北军易帜后入关、国联调查团遇险、两广事变、淞沪抗日会战。    

        食魔懵懂依旧,却屡屡凭他“提调”过的食物(他只会吃,不会做)在无意中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但这亦可说是天意:食物永远是中国人的天。

        天从来就不是仁慈的,石磨的母亲、三林塘的船家、法捕房的汉奸、高安路牛奶棚的杂工、虹口的白俄妓女、老靶子路河豚店的日人店主、广东王陈济棠的厨娘皆为食而死。

        就是强悍的大阿姐也逃不过这样的命运,连累食魔失去他舌头的魔力,堕入无味的地狱。杜月笙一语点拨,食魔 “身祭” 后逐渐恢复,终在重庆被川菜和奇食“牛漩”打通食脉,从此进入了神一般的境界。凭一条灵舌,他可以拯救戒毒后不思饮食的张学良,玩转日本商界大亨船津辰一郎,甚至还以味牵线,成就了杜月笙和孟小冬的好事。

        然而欲望之极幽暗如渊,即使它是属于神的。没有人能够猜到,食魔最后如何走火入魔,又如何在身后悄悄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巨轮。

        一饮一啄,自有因缘。《食魔》的故事真耶幻耶,读者鉴之。但其对食物和味觉的刻摹精彩绝伦,如有神助,堪称华文世界第一!

3 顾尔石新书封面照片.jpg

        购买《食魔》请点击如下链接:

        1.Barnes&Noble:

        https://www.barnesandnoble.com/w/39135-39764-remain-   keller/1138400521?ean=9781683722847

        2.Book Depository:

        https://www.bookdepository.com/%E9%A3%9F%E9%AD%94-Remain-Keller/9781683722847?ref=grid-view&qid=1614581325544&sr=1-30

        3.Amazon:

        https://www.amazon.com/%E9%A3%9F%E9%AD%94-Chinese-Remain-Keller-ebook/dp/B08QDY4M5P/ref=sr_1_32?dchild=1&keywords=dixie+w+publishing+corporation&qid=1546790808&sr=8-32

        4. 其它链接请到美国南方出版社网站查找:

        http://dwpcbooks.com/product/html/?343.html

作者简介:

顾尔石,上海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曾任职上海新闻界记者,编辑多年。继任职上海社会科举院外国文学研究室。八十年代末赴美留学,获商业管理硕士学位。后任职于北美世界日报社工商记者和专刊编辑二十余年至今。

早年从事外国文学翻译,曾出版长版译作《神秘的高墙》、《来自地狱的女人》、《花花世界》、《麦克唐纳学校系列丛书》,并发表其他散文、随笔、记实文学等近百万字。来美后专职从事新闻报导,并出版长篇传记文学《道生庄轶事》。

由作者顾尔石供稿

由作者顾尔石供稿

简讯:一场气氛活跃的思辨研讨会

2021年2月13日晚,美西时间8:00pm - 9:30pm作协艺术委员会论说文组举办了第一次研讨会,会议由论说文艺术委员郝晋主持并主讲。

        郝晋博士是美国中文作家协会资深会员,曾任太原理工大学教授,现为美国富士康(Fii-USA)高级工程师。工作之余涉略历史、文学等,著有畅销书《让孩子自己去打拼》。其它作品散见于海内外华文报刊、博客。

主讲人郝晋博士

主讲人郝晋博士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作协主席李岘,作协会员苏飒, 崔萍,樊瑛,胡沅,王玮,谭瑞钦, 萧鹏飞,史德亮,崔建奇,浩瀚大海等12人。        

        研讨会开始,艺术委员郝晋分享了自行制作的由雨果著作想到的与论说文写作有关的PPT。他说:论说文好比文学领域中的“物理学”, 是一种几乎纯理性的文体。 虽然也讲究遣词造句优美,句型结构规范;但论说文的核心是要讲清楚一件事、一个道理,建立一种说法(立论), 反驳一种说法(驳论)。他认为论说文的核心本质是“思想”;论说文写作与思想内容的关系好比是车与乘客。 论说文的突破点在于:不惟书(书是其他人的思考积累、知识积累), 不惟上(文学与政治权势) 。但是论说文也需要避免 “为赋新词强说愁”,为“突破”而突破,成为诡辩。 论说文是知识与思考的结晶,论说文逻辑需要严谨, 知识和判断力需要不断积累才能升华。随后, 他介绍了自己的一篇文章《从雨果两部作品解读传统自由派核心思想》,并且将其作为讨论的具体内容。

      李岘、胡沅、王玮,谭瑞钦,崔建奇、史德亮、萧鹏飞等都先后发了言。研讨会气氛活跃,大家畅所欲言。讨论的内容除了涉及研讨会的主题外,更多地是对郝晋所分享的论说文和雨果原著所涉及到的部分思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评论。研讨会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思想和逻辑思辨的机会。

照片左上起:郝晋、李岘、苏飒、胡沅、樊瑛、崔萍、王玮、谭瑞钦、萧鹏飞、浩然、史德亮

照片左上起:郝晋、李岘、苏飒、胡沅、樊瑛、崔萍、王玮、谭瑞钦、萧鹏飞、浩然、史德亮

  美中作协艺术委员郝晋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