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夫差登场

太子终累,于公元前495BC,成为吴国的第二十五代国君,年号夫差(参考批注七:夫差的真名是终累)。安葬父亲用了十万人丁,数头大象, 挖池  石,堆丘,吴王合闾的遗体封在三重铜棺内,然后将铜棺放入覆盖银的池(夫差应该是最早放水银入墓穴的第一人,水银会产生毒气,防盗墓,后来秦始皇亦仿效)。然后将黄金等物及三千把宝剑包括鱼肠剑陪 葬,再在上面堆满巨大的石,如果有人想要挖他的墓,那是相当困难的。地点就是苏州郊外的地方,封墓的第三天,坟上走来了一只白虎,所以后来人们称此地为虎丘,即现今之苏州虎丘。(当时的吴国仍有土堆葬,“虎丘”是从平地堆起小山丘而成,合闾葬在此巨石山丘之下,可能是怕楚国或其他人来挖他的墓)。秦始皇为了要得到这批名剑,曾经把虎丘翻了多遍,仍然找不到宝剑,或许己经找到而不愿意告诉任何人吧!

   公元前 495BC 夫差接位之后,首先要做的是报父仇,有文献记载夫差在宫中,专门安排一些仆人(亦有说是伍子胥所安排的),在他出入时告诫他不要忘记越国杀父之仇。他在太湖很高调地训练水军,并在苏州灵岩山下建场地,让军队练习射箭技术,凡此种种都是高调地为了要进攻越国而作准备。

柏举之战 吴占楚都

栢举之战,春秋末期的一场大战,是吴国与楚国的一场生死战,发生于吴王合闾九

年,即公元前506BC,吴国联合唐、蔡二国,攻打楚国,占领楚都。

    故事是从一个贪字开始:话说楚昭王十四岁生日那天(楚昭王大约十岁登位,由两位叔叔子西和子期辅政),在生日宴会上,河南上蔡地区的蔡国献上一件狐裘和稀世佩玉,蔡侯本身亦穿戴上同样的狐裘和佩玉,习惯了横行于朝廷的楚令尹囊瓦,当然也想要一件狐裘,就伸手向这个芝麻般大小的蔡国蔡侯,要他身上所穿着的狐裘,蔡侯不给他,囊瓦拍案大骂蔡侯,没有拿狐裘来孝敬他已经是目中无人了,现在他伸手要,蔡侯竟然胆敢不赶快送上,简直是不识抬举,于是下令把蔡侯软禁起来。

    与此同时,生日宴会的另一边厢,唐国(湖北随县)献上一匹骏马给楚昭王(骏马名肃爽)。令尹囊瓦一见,当然伸手向唐侯要宝马,但唐侯就是不给他,囊瓦亦命令把唐侯关了起来,于是乎两侯被软禁了三年。

    三年后,唐国及蔡国人都分别准备了宝马和狐裘,送给囊瓦,这样才把蔡侯和唐侯赎回国,两侯都立誓要报仇,但凭两小国的力量,如何攻打超强国楚国呢?  去找晋国帮忙,晋国自从与楚国的城濮之战之后,都不大振作,好像没有劲似的。唐蔡两国商量过之后,决定找新兴起的强国吴国,来帮忙报仇。

    柏举大战的经过:吴王合闾九年,公元前 506BC,吴王合闾想要攻入楚国的首都郢。 但为孙子所劝阻,孙子分析给吴王说,楚国的军队,乃天下之劲旅,不能与之正面交锋。要入郢都,要靠天意(楚国的实力,在当时的世界来说,跟古希腊是不相伯仲的!可见楚国当时的国力是如何强大了)。况且吴国在长江下游,楚国在中游,吴国水军要逆流而上,是很吃力的,加上楚国的重兵都驻守在东部安徽江淮地区,凭吴国现时的军力是很难正面突破楚国的重兵。唯一的机会就是从楚国北方的后门进入楚国突袭(正如孙子自己所说的出奇制胜,攻其不备),另一方面从南方水路假装要跟楚国正面作战,扰乱楚军,这样机会便增大了。

刚巧在这个时候,唐蔡二国正要跟吴国合作,联合攻打楚国报阶下囚三年之恨。唐蔡吴三国当然一拍即合。

公元前 506BC 冬天,吴王合闾、孙武、伍子胥率领几万余吴军,静静地绕过楚国东侧的重兵区,一直去到楚国东北部边境,与唐蔡二军大汇合,之后弃舟从陆路南下攻楚。攻楚的其中一个成功因素就是要快,兵贵神速,因为楚国每次要调动大批战车兵马都要花上一段时间,龎大军队是很难走小路走快捷方式的。在这个时候,吴国先派出几千名先锋特种部队, 那是孙武所训练出来的特有步兵种,只穿轻甲,手持吴国的利剑,(吴国的武器,名闻天下,现今可到博物馆看吴王夫差矛、勾践剑,仍然是寒光闪闪,锋利无比,二千五百年后,还可以把十几层薄纸切开,现代的人们还不太清楚,到底当时是如何制造出此武器的。在战斗时,普通的青铜武器一碰上吴国武器,会被砍断)。

这批穿轻甲的特种部队,前进的速度很快,己到了楚国的后门,之后往南下,攻破地势险峻的义阳三关,大隧、冥阨和直辕(河南信阳南部),而长躯直入楚国腹地,占据汉水右侧柏举的地区,即是在楚国首都郢(湖北江陵)的东岸。

在汉水的左侧郢都,楚国已调动重兵设防,准备保卫国都。 就在此时, 吴王合闾、孙武和伍子胥率领的数万吴军,己赶至柏举,与先锋部队会合于柏举。这场名闻春秋,奠定吴国称霸中原的柏举之战,正要开始。

    保卫国都的楚军主帅是令尹囊瓦(子常),及左司马沈尹戌,带领庞大的楚军应战。楚军分为二,先由令尹囊瓦率兵与吴军周旋,牵制吴军,另一半楚军由沈尹戌带领迂回到吴军后方,摧毁吴军的舟船,并封销及堵塞汉水的陆路关口,完全切断吴军的补给和后退之路,令数量比楚国少几倍的吴国军队,处于后无退路,前有大军的处境,之后楚军一同会合,前后夹攻吴军,吴军必定全军覆亡。于是楚国沈尹戌便出发去吴军的大后方了,但当沈尹戌刚刚出发不久,令尹囊瓦却改变主意,自己现在就先去攻击吴军。 吴军为免遭腹背受敌,马上移师后退,囊瓦以为得到战功,而紧追不舍,在湖北汉阳附近的大别山,与吴军三战,但三战都惨败,楚军士气大挫,主帅令尹囊瓦逃去而不知所踪。这时候还未到达吴军后方的沈尹戌,接到了楚军大败的消息后,除了吐血之外,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只好返回去收拾残局,他集中所有的楚军,与吴军在雍澨(湖北京山)作一场生死大战,结果沈尹戌战死沙场,楚军大败溃散。三万余吴军对二十万实力强劲的楚军,只花了十多天便攻入楚国首都,吴军五战五胜,加上有三大军事强人将才,在当时实在难出其右。

    吴王合闾九年,公元前 506BC,11月28日,吴军攻入楚都郢,(湖北荆州江陵)。《左传》《吴越春秋》及《列女传》都有不同的记载,只有十七岁的楚昭王急忙逃离首都,《史记》记载他先逃到郧后再逃到随国。楚国大夫申包胥则徒步千里到了秦国首都雍城,向当时的秦哀公求助,出兵救楚,因为楚昭王的妈妈是秦国公主。

    《史记》又记载到伍子胥及伯嚭入郢都之后,为报家仇,从墓中挖出楚平王尸体而加以鞭打。鞭尸之事,引起很多学者议论纷纷,地方志,历史 书,传记,各说各的。有说只有伍子胥一个人,但只是鞭打楚平王之坟而矣,有说甚至割下楚平王尸体的头等等,根据在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古竹简的记载:吴王合闾九年,公元前506BC,吴兵入郢,子胥,伯嚭鞭平王之尸以报父仇。(参考批注九:伍子胥鞭尸之谜)。

    吴国占领了楚国已经超过半年了,秦国这时候才答应楚大夫申包胥,出兵救楚,并且派了两位将领公子蒲和公子虎,率兵数万,战车五百乘,从陕西入楚国北部,吴军马上派吴王合闾之弟夫慨迎战,夫慨被秦楚联军所击败。

夫慨被撃败之后,眼见越国偷袭吴国获成功,吴王仍然留在楚国不返, 于是静静的返回吴国,想自立为王,吴王合闾不敢怠慢,命令伍子胥,孙武等驻守楚国,自己立即班师回吴国,把假国君夫慨赶出了吴国。夫慨唯有投奔楚国,被楚昭王封在棠溪地方,后来成为覆姓棠溪氏。

留守在楚国的吴军,军力有限(吴王合闾当然不会把大量精兵交给留在楚国的楚人伍子胥的),敌不过秦楚联军,终于在公元前505BC,七月份, 全部退回吴国。而楚昭王才可以在同年得以复位。

在吴军退返吴国之前几个月,公元前505BC,南方的小国越国,见吴王身在楚国,大部份吴军都在楚国,国内空虚,于是越王允常想趁机偷袭吴国,但结果被留守在吴国的军队所击退。

檇李之战 公子光战死沙场

    吴国国库储备数年之久,又准备行动了,今次的目标是中原争霸!但必须先铲除后顾之忧的越国,因为越国趁吴王在楚国的时候,伺机偷袭。

    吴王合闾十九年,公元前496BC,夏天,越王允常死去新丧,其子勾践登位,立足未稳,于是吴王合闾亲率大军,进攻越国,勾践领兵迎战,吴越两军在檇李(浙江嘉兴)相遇,面对当时刚刚攻破强楚,赶走楚昭王的吴军,勾践却毫无惧色,异常镇静。他先派敢死队连番数次冲击吴军,试其实力。久经训练的吴军当然动也不动。勾践马上改变策略,使出他预先计划好的反传统战术,命令一批死士冲向吴军,在吴军准备迎战时,这批死士突然间停止前进,叫口号,然后在吴军阵前,表演自杀闹剧(见《史记》),吴军都摸不着头脑,从来未见过与敌方对阵时,会有如此胡闹,于是都争着来看表演,左中右三军阵势顿时大乱,更未想到这竟然是越国的战术。

    正在此时,越王勾践带领精兵冲入吴军阵内,直杀向吴王合闾的方向,乱了阵的吴军才恍然大悟,见形势马上且战且走,退到姑苏地方的时候, 吴王合闾在混战中,跑脱了一只战靴,脚姆趾中了箭,战靴被越国将领灵姑浮拾了回去作战利品(亦有地方志说是被越国将领灵姑浮用戈撃伤了脚趾),吴军此时马上退兵七里(见《史记》),之后吴王合闾见脚伤越来越严重,于是正式立太子夫差为吴王,临死前嘱咐夫差勿忘记越国杀父之仇!一代枭雄,吴王合闾公子光,从此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了,吴越之间的结怨,在这个时候开始,更加深了。

古吴国吸纳多国人才

    话说楚国那边厢,在吴王合闾登位那年(公元前 514BC),楚国奸臣费无极仍然“帮助”楚王处理朝政事务,事无大小都得到他的“帮助”!

有一次楚国令尹囊瓦准备到大夫伯却宛家中作客,(《史记》称他为伯州犁),大夫伯却宛请教费无极如何准备酒菜,费无极想陷害他,便对伯却宛说令尹囊瓦对酒菜不讲究,只爱好在宴会里欣赏人家的收藏品,尤其是甲胄兵器等等。伯却宛不疑有诈,于是在家里放置了很多甲胄及珍藏的兵器,准备等令尹囊瓦来晚宴时鉴赏一番。令尹一入门看到到甲胄兵器,大吃一惊 ,转头狂奔。伯却宛还以为令尹不喜欢他的收藏品!

在奸臣费无极纔言之下,大夫伯却宛得了连合吴国来反楚国的谋反罪, 令尹囊瓦本人也亲眼见过“证物”,难道还有假的吗?于是费无极“帮助”楚王下命令:大夫伯却宛犯叛国罪,全家抄斩。

伯却宛的孙(有文献说是的他儿子)伯嚭逃脱,直奔吴国并投靠伍子胥, 在伍子胥的推荐下,当起吴国的大夫,帮助吴王合闾图谋国事。

    吴国吸纳了多国人才,正是人才鼎盛,只可惜少了些军事领袖来帮忙。吴王本身就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有勇亦有谋,鸡父之战就可以看到他的雄才大略,重兵当前仍然是临危不乱,分析力强,以寡敌众指挥若定(参考批注八:鸡父之战)。

     后来伍子胥介绍了一位军事天才,此君并非别人,乃是兵圣孙武是也。孙武其人,先祖乃陈国大家族,陈国公子陈完,被卷入陈国宗室斗争之 中,于是跑到齐恒公那里去避难,改姓田,是为田完。在齐国担任“工正”之官职,就这样在齐国开枝散叶,后来田氏更取代姜氏成为齐国国君(姜太公于周朝时被封于齐)。陈完后代孙武,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齐国将 领,祖父更因伐莒国有功,封得采邑,被赐姓孙,故此孙武由陈姓,改田姓,最后改为孙姓。少年时代,家族卷入崔杼和庆封之乱而被迫全家逃到吴国,定居苏州郊区的太湖旁,后来写下十三篇名闻古今中外的必读兵书《孙子兵法》。

    在伍子胥的介绍下,获得吴王合闾召见,吴王读完他的十三篇著作,认为理论相当好,但未知道能否作实际应用,于是随手一指,问孙武能否将宫女训练成为一支军队,更命他作为宫女兵的将领。孙武毫不犹疑,马上叫几百个宫女,立即列队,披甲受训,立吴王的两位宠妃为队长,之后孙武警戒宫女们现在的身份己经是军队,不再是宫女了。必须接受他身为将领所发出的命令,并说明抗命惩罚等等事项。于是开始击鼓操练,数百宫女嘻哈大笑没有人去理睬孙武,宫内上下一遍笑声。孙武于是又重申一遍,警戒军队们若不听命于将领,军法将会如何如何处理,清清楚楚地再解释一遍之后,命令第二次击鼓起步操练,宫女兵们仍然嘻哈大笑, 当军法如儿戏,为将的孙武不禁大怒,召军事执法官问道,为将的三番四次宣明军训,而军士不听从的话,应如何处置,执法官说依军法当斩,于是孙武命令处斩那两位队长(吴王的两位宠妃)。接下来的训练过程,便相当顺利地将整批嘻哈大笑的宫女,迅速变成一批可供号令的“战士” 了。

    吴王见两位宠妃被斩,显得非常不悦,孙武说原来大王只是空谈而矣? 伍子胥为了急于为父亲报仇,所以希望吴王用孙武为将,这样攻打楚国的日子就快到了。于是为孙武说好话,说将来攻破楚国和雄霸天下的,就要靠孙武此人了。吴王合闾被“雄霸天下”一语中的,便拜孙武为将。

吴国开始依照孙子的方法训练军队,由于南方地区水多,不适合战车的战术,于是演变出南方独有的兵种,例如轻甲利剑,专于近身战斗,行军和调动速度较快,善于长途尾追或攻击等等的战斗部队。

吴王合闾自从广纳各国人才之后,简直是如虎添翼,于是展开了当时每一位君主都梦想的霸业。 首先被吴王用来开刀的正是当今强国楚国。合闾三年,公元前 512BC,吴王攻破楚国的属国钟吾与舒邑,杀了先前向楚国投降,接受楚国封于舒邑的两位吴王僚胞弟,盖余和烛庸。并且灭了楚国的盟国徐国,徐国亦是东夷中最强的国家。吴王欲顺势入楚都城,但为孙武等人所谏而暂时放弃。第二年,吴王又伐楚国,攻下六邑、灊邑、巢、弦等地。之后于公元前 510BC 伐越国,但只占领数十公里范围后便退回吴国,没有占领越国,令越国后来成为吴国的后患。

吴王合闾六年,即公元前509BC,楚昭王为了要报三年前被吴王攻入楚国并夺取城池的仇,派令尹囊瓦(子常)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去攻打吴国,结果楚军大败,吴军把楚国大军围困于豫章这地方,俘获楚国公子繁,并攻占楚国的巢邑后才班师而回

吴王合闾公子光

在吴国,很多很多年过去了,又到了传位的时候,可能是古公亶父的遗传,年老的吴王寿梦,遭遇到同一样的传位问题,就是他有五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眛,四子季扎,五子蹶由(有文献说寿梦有第五子名蹶由)。寿梦想把王位传给季札,因为人人都赞赏季札是一个大贤人,可以成为一个仁爱贤明的君主,但季札却坚决拒绝而不受,因为他是第四子,怎能有废长立幼之理,直至寿梦二十五年,公元前561BC 吴王寿梦临终时唯有立下兄终弟及的遗旨,希望这样会把王位传到季札。

   长子诸樊接位之后,他改变了吴国一惯以守的作风,主动向邻国强楚攻杀,在公元前549BC,楚国的附庸国舒鸠在诸樊的帮助下向楚国谋反, 结果舒鸠被楚国所攻占,诸樊为了替舒鸠复仇,于公元前 548BC 兴师伐楚,与楚交战,在安徽巢县攻城时候,他身先士卒,第一个冲进城门,结果中箭阵亡。他的剑还在,可以在博物馆里看到,是1958年在安徽淮南蔡岗一个墓中发现的。

   诸樊之后,根据先王寿梦遗旨,由其弟余祭继位,成为吴国的第二十一世君王。当时的春秋局势是,各国诸侯内部斗争得很激烈,尤其是王族之间,争位夺权无所不有,于是国与国之间的事,暂时无闲去兼顾,大地好像静了一阵子,暂时亦没有战争。到吴王余祭三年,公元545BC,齐相国庆封政治角力失败,获罪于齐,逃到吴国去,吴王余祭当然欢喜接待,同时还把朱方県(今之镇江附近)给他作为奉邑,更将公主嫁给庆封。

   楚国此时正开始了新的权力斗争,楚国的国君康王死后,儿子郏敖即位,而他的长辈叔叔围却只当了令尹,于是新国君和他的叔叔之间便开始了权力的争夺战,余祭看准这是攻击楚国的机会,于是先从吴国的后门,楚国的附属国越国着手,在余祭四年,公元前544BC,吴王余祭伐越,越国在没有楚国的支撑下,那里是吴国的对手,吴王余祭大胜,并俘获了大批越人,他分派一部分越国俘掳去看守吴国的船只。

   三年后,余祭七年,即公元前541BC,楚国皇叔围杀了他的侄儿郏敖而自立为王,是为楚灵王,在他即位三年后,即余祭十年(公元538BC), 召集部分诸侯,在申这个地方会盟,以诛叛贼庆封为借口,攻伐吴国,杀庆封于其食邑朱方,吴王余祭为了替庆封报仇,于同年带军队攻入楚国, 占领楚国三个城邑后离去。次年,余祭十一年(公元前 537 BC),楚国灵王反攻吴国,楚国之精鋭部队前进时,在雩娄(鹊岸)这个地方被吴国所击败,楚军唯有班师回朝。又再过了一年,余祭十二年(公元前536BC),徐国太子仪楚出使楚国时被拘禁,后来得以逃脱返回徐国,于是楚国想派兵攻占徐这个小国,但与徐关系密切的吴国出兵相救,楚王派令尹子荡从南昌出兵阻挡吴军,但吴军却在房钟这地方,把楚军杀个惨败,于是吴楚之间,双方都休战了一段时间。

五年后,余祭十七年(公元前 531BC ),吴王余祭在踏上其中一艘由越国俘掳所看守的船的时候,被他们行刺身亡,于是余祭的弟弟,寿梦的第三子余眛继位,是为吴国的第二十二代国君。

余眜登位的第二年(公元前 529BC),楚国公子弃疾逼死楚灵王后,自立为王,是为楚平王。吴楚两国的国君都是新继位,两者暂时都没有太大的野心,两国因此而得到几年的安息。

    余眜登位的第四年(公元前     527BC),余眜病死,继位的事,本来是父传子的,后来先王寿梦与大家商量过之后,大家才决定更改为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把王位传到季札,现在该轮到季札登位了,但是季札就是一直坚持不想登位,这个王位空缺究竟如何处置   呢? 要用那种方式传下去好呢? 根据以往先祖们的惯例,方法很简单, 就是一家人商量一下,推举出一位人选,或改变继位方式,当时的季札可能就是这样想。可是余眜的长子州于,在没有跟家族商量过之下,在公元前 524 BC 擅自继位称王,是为吴王僚,吴国的第二十三代国君。

    由于他继位的方式,是未与家族商量后得到认同的,例如是否回到父传子的方式呢?并不明确,若从辈份来计算,他又不是长辈,比他还长辈 的,例如大伯、二伯的儿子们,大有人在,他这样的登位方式,形成日后吴国六百多年历史里,唯一的一场家族相残大悲剧。(古今中外,有那几个国家在他们的历史里,只有一场血腥的斗争?更何况有六百多年历 史)。

    吴王余眜的长子州于,擅自登位成为吴王僚,他大伯诸樊的长子,公子光当然不服,他是长子嫡孙长辈,却没有人来问他,或跟他商量过此事就擅自登位,他那里会服,因为他本人亦有意思想当吴王的。于是暗地里策划夺位之路。

    吴王僚二年,公元前 525BC ,吴王僚派公子光率兵去伐楚,那是一举三得的妙计,如果公子光获得胜利,那功劳是归于吴王僚,若果他战死沙场,他就少了一个想夺王位的人,若果战争中有甚么损失的话,就可以归罪于公子光了。

    这是公子光的第一仗,可以说是小试牛刀,他有祖父寿梦的遗传,有勇有谋,有胆色,当年还在种田打渔的祖父,只上了几年速成军事训练,就能够把当代几位名将,打到闻风丧胆。现在寿梦的孙公子光,奉命领兵伐楚。吴国以水军为主,逆长江而上,交战于天门山。一开战,楚国一惯的精鋭先锋部队,迎战前冲的吴军,结果被公子光杀退,楚的先锋大将都被吴军杀了,楚军见此立即改变战术,将左中右三军连结成一体,直冲向人数很少的吴军,吴军抵挡不了而彻退,在一场水战中,连主力舰“余皇”号都被掳去。公子光想到回去被治罪的话,就一定是死路一条,倒不如战死沙场。于是便召集余下的残余部队,重新组织,先派部分勇士潜入楚营作内应,到了晚上待公子光的军队逼近楚营时,营内勇士首先发难,楚军忙于对付这班勇士,公子光便趁机从另一方向冲入楚营,杀退楚军并夺回“余皇”号。老虎归山,楚国以后的日子可苦了。

    公子光回到吴国之后,虽然对楚之战没有大胜,但是他智勇的形象,传遍了吴国大地,经过了这一仗之后,公子光雄心万丈,和充满了自信,于是更积极地策划夺回王位的计划。终于在吴王僚五年,公元前 522BC,这个归山的老虎,得到了翅膀,就是楚国的伍员(伍子胥)辅助他。

伍子胥投靠公子光之后,一个是想夺权后发展其霸业,另一个是想籍吴兵为自己报

家仇。当然没有其他人比伍子胥更了解楚国了,他们的计划是先取得王位后再作打算,

于是伍子胥推荐了专诸这位刺客给公子光, 夺王位的计划就这样开始了。

    先由公子光缴请吴王僚到他家里作客,享受一顿吴王僚最喜欢的烤鱼晚宴,然后由刺客行刺他。

    专诸经过多个月烤鱼训练之后,变成了一个烤鱼高手,等时机成熟后, 便开始了古吴国唯一的一幕血腥家族悲剧。吴王僚当然了解到公子光一直想夺他的王位,所以吴王僚身边的护卫很多,除了近身护卫外,还有三个人,一个是他的儿子庆艾忌,另外两个是吴王僚的胞弟盖余和烛庸,这三个人都是大力勇士和将领,且手握重兵,公子光要耐心地等待时机。

    不久之后,楚平王死了,吴王僚立刻派两个胞弟,趁楚国国丧,领兵攻打楚国。但是当吴军行至安徽怀远的地方时(《史记》说是六,灊二邑),被楚国军队抄了后路,胞弟二人暂时只有停滞在那里。四叔父季札出使外国,加上吴王僚的儿子庆忌(亦有称庆艾忌)在河南地区,正在联络其他小国攻楚,公子光见此时乃大好机会,于是立即行动,缴请吴王僚到他家吃烤鱼宴。吴王僚身穿犀牛皮厚甲付宴,并带来很多近身待卫(《史记》记载从王宫到公子光之家,一直到席旁,都布满待卫)。

到专诸烤鱼的时候,待卫要他换上另一套衣服,在宴会中央烤鱼,大家正在等吃烤鱼,公子光说脚患发作要去换药,离开了会场。专诸在烤完鱼之后,准备呈上给吴王僚,由于太近吴王僚的原故,他的脖子上都被士兵架着有倒钩的长柄铍,只要他有任何危险动作,拿铍的士兵马上可以把他杀掉。吴王僚观察了一会,认为万无一失了,厨师专诸手上身上都没有武器,又不能随便乱动,难道就用那条小鱼来攻击他? 所以很放心地准备吃那香喷喷的烤鱼。 厨师専诸在吴王僚面前,动作很慢地伸手入鱼腹,取出那锋利无比的鱼肠剑,刺死了吴王僚,而他本人亦当场丧生。(专诸的墓还在。鱼肠剑乃吴越铸剑大师欧冶子之作品,他闻名古今的名剑有:龙泉,泰阿,湛卢,巨阙,鱼肠等稀世名剑。另外还有夫妻铸剑师干将,莫邪铸造的雌雄名剑干将和莫邪剑)。

吴王僚被刺杀的消息传出后,公子光马上带领埋伏在地下室的精兵,冲入宴会厅,将吴王僚的近身待卫杀死,其他兵士见状都不敢再有所行动而听命于公子光。吴国六百多年的历史里,仅此一场的流血政变就此结束(有地方志说地点就在今之泰伯庙)。

    公子光登位,号阖庐,为吴国的第二十四代君王。是公元前 514 BC。

吴王僚的夫人当然早已有心理准备,所以当吴王僚被刺杀的消息传出之后,她马上逃回家郷,住在她哥哥河洛地区的河南固始県,死后亦葬在该处(由此亦可以证实吴王僚的家族方言是河洛语,最近在河南固始发现侯古堆一号吴夫人墓,内有陪葬物,包括珠襦绿崧石和珠子等等)。

根据地方志说吴王僚葬在苏州城外的塞拉利昂,他的两个胞弟,投降并居住在楚国(《史记》说受封于舒邑),吴王僚儿子由河南到了卫国,结纳死士,等待为父亲报仇。

     吴王阖卢(亦有称作阖闾、合闾、合卢、合卢等等同音异字)登基之后,任命刺

客专诸之子为卿,伍子胥为行人,就在这个时候四叔父季札出使回来,合闾想让出王位

给他(见《史记》),但是四叔季札仍然是坚持不接受。

合闾自从登基之后,想做一个贤明的君主,亦想开创自己的事业,他选贤与能,施行仁政,又从自身做起,例如诸侯贵族们居室都铺上几层席(吴席),但他却只用一层,人家吃饭大鱼大肉的,而他只吃一款菜,见《左传·公子光》的记载:食不二味,居不从席,室不崇增,器不彤缕,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生活像一户普通百姓)。

吴王合闾接受伍子胥的提议,建城廓以守备,实仓库以巩固社稷,于是选了地方建造一个周长几十里的大城,名为合闾城(可能是今之苏州 城?),城内有八个陆门,八个水门,北城门叫阊门,又叫破楚门。西城南门叫蟠门,东南城门叫蛇门,(越在己位属蛇)。北城门叫平齐门,城内建筑了周长十里的吴王宫殿。

合闾登位之后才一年(513BC),就顾虑到如果不除掉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庆忌迟早会对他不利的,因为他们都是有勇亦有谋略之人。于是秘密地跟伍子胥商量过之后,伍子胥便推荐了一位刺客名要离。

要行刺庆忌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此人身驱高大,力大无穷,且终日甲不离身,身边有很多侍卫,是不能从正面去刺杀他,一定要用计从他的侧面入手。

     伍子胥找了一位身材矮小的刺客,因为看上去就已经没有威胁的感觉了,亦没有

人想到要防范他,要离的所谓缺点反而变成他的优点。

    要离先使出苦肉计,假装得罪吴王合闾,将他治罪,杀了他的妻儿并斩了他的一只手,他逃出吴国,投靠了庆忌并准备一同复仇,就这样很快便接近庆忌。有一天,要离与庆忌和各侍卫都在船中,只有一只手的要离, 突然间抢去其中一个士兵的矛,转身想去刺杀身穿厚甲的庆忌。从士兵们的惊叫声,到矮小的要离持长矛在人群中转身这剎那间,己有足够的时间,给久经训练的近身侍卫把他挡住。庆忌没有杀他,只捉住他的腿把他的头浸在水里, 庆忌可能觉得他很可怜,想复仇,想妻儿,想得多了便神经错乱而矣,完全不知道要离其实想行刺他的,所以没有把他杀掉,浸他的头入水里只不过想他淸醒一下,之后就把他放了。

但是真正了解实情的要离,觉得犠牲了自己和妻儿,任务还没有达到且受了羞辱,于是几日后伏剑而死(他的墓还在),行刺的秘密,当时应该只有伍子胥,要离和吴王合闾三个人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得知此秘密 的?要离行刺庆忌的事迹,亦只有在《吴越春秋》这本历史小说才看到有记载,其他文献例如《左传》《史记》等均没有记载此事,可能是没有“内幕”消息吧!后来有文献记载到庆忌被要离刺死。之后亦有文献记载庆忌出现在夫差的时代,庆忌和其他人应该是完全不知道吴王合闾曾经秘密派人行剌过他的。

古吴国登上历史舞台

吴国自第五世周章之后,好像是完全离开了历史的舞台,没闻没问的沉寂了四五百年。在大地东南角的一隅,过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但是,忽然之间,吴国又在历史舞台上再次出现了,并且发生了一连串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甚至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还会常常提起当年的往事,就好像是昨日才发生过的,电影、电视、小说和戏剧里,都可以看到这些往事。

 话说当年周武王大败殷商,统一大地,分封了诸侯,正式册封周族长子泰伯的后人周章为倭吴地的诸侯国君之后,就再没有人提起倭地的吴国,静静地几百年又过去了, 在公元前 585 BC,泰伯十九世孙寿梦,成为倭吴地的新国君之后,文献《史记》出现了“寿梦……吴始作大”的一句话,就这样揭开了倭吴国辉煌历史的第一页。

直到寿梦的时候, 倭吴国仍是中华大地东南方海滨,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国,从泰伯的第一天起,人们就不问世事,只想过打打渔,种种菜的生活而矣,完全没有其他野心。转眼己经是春秋时代的中后期了,中原这边厢,在周平王东迁之后,局势风起云涌,各诸侯都想争做霸主。比较强大的诸侯有秦穆公,晋文公,齐桓公,楚庒王。这几个诸侯为了争中原做霸主这个位置,互相攻杀,民不聊生。尤其是晋国和楚国互相攻伐达五十年之久!(历史学家称为城濮之战,在公元前 632BC)。而各国内部亦没有平静过,例如楚国内部因为宗室亲属之间争位争权,互相厮杀,造成国势渐衰,大不如前。晋国方面,领导权被大夫所取代,宗室完全乏力,加上四氏族(韩赵魏智)的明争暗斗,晋国大势己去矣。由于这几个大国的国内有内斗,暂时无时间向外出兵互相攻杀,给中原百姓一个喘息的机会。

就在这个时候,楚国发生了一件星星之火般的小事,却点燃了东南大地的燎原大火。这场“大火”是这样开始的:话说楚国的大夫申公巫臣,喜欢了一位大夫的寡妇,名夏姬。但同时间这位夏姬却被大将子反所看中, 子反的权力大过申公巫臣。(《史记》有记载),经过一番明争暗斗之后,巫臣赢得夏姬并一同逃往晋国,但巫臣在楚国的家族,在子反的䜛言下受到牵连而坐罪。

晋国与楚国打了五十年仗之后,仍然未忘灭楚之意,现今楚国大夫巫臣逃到晋国,对晋景公来说是正中下怀,于是晋国想出一套新战略,就是先联合楚国周边的小国来制楚,第一步是先联合吴国这个无名小国(公元前 584 BC),巫臣为了向楚国大将子反复仇,于是自愿出使吴国,带着妻子夏姬和儿子狐庸到访吴王寿梦,教当时生活休闲,只懂打渔和种菜的吴人各种中原新游戏,那就是战术,兵阵,和车战之类的玩意,对连战车都未见过的吴人来说,那实在是好玩的东西,倭吴之地水多,湖泊多,人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舟是船,现在来了些马和用马来拉的战车,还可以坐在上面转左转右的,感到非常新奇又刺激。申公巫臣后来更把儿子孤庸留下当吴国的外交官,这正是晋国的目的,扶植吴国,令楚国腹背受敌而矣。在巫臣的儿子辅助之下,吴王寿梦开始与中原各大国交往,亦开始登上春秋的政治舞台,他出席了诸侯集会,如晋国的联盟大会等。

在巫臣两父子的速成训练之下,这个弱小的倭吴国渐渐地变成了晋国和巫臣所愿意见到的, 那就是拥有一支可以攻撃别国的军队。

正当巫臣出使吴国的时候,楚庄王便命令大将子反(其实应该是子反叫楚庄王下命令才对)带兵攻打吴国边境小镇,想给吴国一个小小的警告和惩戒,但是做了多年类似楚附庸国的吴国, 被楚国无故出兵欺侮, 于是与楚国开始摩擦结怨而演变成战争。《史记》亦有记载,于公元 581BC, 吴王寿梦见自己的军队具有攻击能力,而且还有中原战车!于是决定派兵伐楚。楚国听说小小的吴国胆敢攻击我大楚,简直是岂有此理,于是楚国派名将子反,带领精兵浩浩荡荡来教训教训吴军,结果一开战,吴国便迅速打败了子反!一个原本只识种田打渔的,只花了几年时间受训,一开战便打败了在楚国威风八面,连楚王都不敢得罪的春秋名将子反 !可见寿梦果然非等闲之辈,难怪文献都说:“自寿梦吴始作大”。

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于公元前 579BC,楚国为了要替二年前的惨败而复仇,这一战命令子重为帅,曾被吴兵削去半边眉毛的大将子反押后,带领着楚国最精锐最庞大的军队攻打吴国雪耻。在山(浙江湖州)一开战就被吴国军队突击,楚国主将邓廖被俘,楚军马上撤退,但被吴军从后面擂鼓吶喊追打,并且攻入楚国国境,取城邑,车驾等为战利品。楚王、子反、子重躱在暗处里吐血。中原大地一片哗然,如此强大的诸侯国,由名将名帅领军,结果两战两惨败,后来的一段日子里,楚国不敢再提向吴国用 兵。晋国这强国花了五十年也应付不了楚国,如今见这个乡巴佬,还未正式受过军事训练,竟然两场仗都可以打到楚军四散奔逃,晋国开始担心吴国会日渐强大起来。

古吴国历代的君主

吴国的历代接班人:(参考《史》)   

第一世:泰伯,在无锡没有子女

第二世:仲雍,在无锡有一子名季  第三世:季简,生长子叔达,次子叔夏

第四世:叔达,生长子周章,次子仲

第五世:周章,生子熊遂。 周武王封周章为吴国国君, 有文献说周武王封周章之子召公于北燕(即幽州涿郡),封另一子毕公高于毕(在大梁,故称梁国,即后来的汴梁)

第六世:熊遂,生子柯相

第七世:柯相,生子强鸠夷

第八世:强鸠夷,生子余桥疑吾

第九世:余桥疑吾,生长子柏卢,次子柯卢

第十世:柯卢,生长子同繇,次子仲

第十一世:周繇,生子屈羽

第十二世:屈羽,生子夷吾

第十三世:夷吾,生子禽处

第十四世:禽处,生子转

第十五世:转,生子颇高

第十六世:颇高,生子勾卑

第十七世:勾卑,生子去齐

第十八世:去齐,生于周惠王时代,卒于586BC,生子寿梦

第十九世:寿梦,生于周襄王三十二年(620BC),卒于周灵王泄心十一年九月(561BC),葬于赢博,生五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扎,五子蹶由(有说寿梦只有四个儿子)

第二十世:诸樊

第二十一世:余祭

第二十二世:余昧

第二十三世:僚(名州于)

第二十四世:年号合卢(合闾)(名光)

第二十五世:年号夫差(名终累)(参考批注七:夫差真名是终累)

古吴国泰伯的故事

泰伯们从周原出发,到了江南水乡「倭」区,开始过落地生根的生活。(“倭”

亦写作句吾、攻吾、乌、倭,勾句吾,具,干吾,干䱷,到后来的“吴”、等等无数

的河洛语同音异字)(参考批注十:倭与倭)

    当地的人们说的是倭地语,泰伯与家人说的是古代语言之一的河洛语, 所以后来的文献记载夫差等泰伯的后人在倭(吴)国说的是周族方言(即是《史记》所称的河洛区,就是泰伯的家乡语言河洛语)(参考批注五:河洛语),虽然泰伯与大家都暂时未能沟通,但由于当地的人很快就知道他是周族长子,于是推举他为首领,泰伯亦乐于接受这个职责,他带领大家从水利,耕种,饲养,文化等等都有很大的发展,为日后六百多年历史的倭(吴)国打下根基,泰伯为当地人们所爱戴的领袖。你看三千年后的今日,人们还在纪念他。尤其是他以歌为教学材料的概念。他的歌被收集在《诗経》里,六朝时候的《陈书》亦提及此事,后人称之谓“吴歌”。

    泰伯所居住的地方就是无锡的梅里,附近住的都是当地居民,头发短短的,多以捕鱼为生,身体本来已经晒得很黑,但还在身上涂了黑碳灰或纹了身,令人看上去就更加黒了,黑色在古河洛语的发音是“All”,所以中原来的人称当地的居民为“All”人(意思是黑色的人,指他们喜欢用黑碳灰涂身),他们所住的地区,就称之为“All”人之地了。

   泰伯入乡除俗,亦称自己为“All”人,称自己建立的地区范围为“All”地,(到后来扩大成为国之后亦称为“All”国)。当时仍然是周朝的金文,甲骨文时代, “All”地在三千年前的泰伯时代是很少有文字的,文字的历史记载更是少有,到泰伯的五六百年之后当地才出现些“文字”,(参看勾践剑及夫差矛上面的文字)。所以当地的“All”人们多用口述而绝少有文字的历史记载留下,直到后来当地发展出比较健全的文字的时候,人们才将“All”这个音“写”成了“句吾”、“干吾”、“攻吾”、“倭”、“勾吴”、甚至后来才出现的“吴”字等等,都是“All”的同音异字而矣。

   泰伯住在梅里之后,鉴于附近有诸侯国喜欢攻击和抢掠其他的部落,于是他领导大家像以前在周原一样筑「城」保䕶其部落人民,后来人们称之为“All(吴)城”,参看文献是如何记载此事:

  《舆地记》记载:泰伯当殷之末,中国侯王数用兵,恐及于荆蛮故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廓三百余里(这里不是指城墙,乃是指天然障碍例如山之类)在吴西北隅,曰故吴墟。

  《史记》记载:太伯所居城在苏州北五十里常州无锡県梅里村,其城及家现存。(司马迁时城还在)

  《正义》记载:(作者为张守节)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県,东南六十里, 至十九世孙寿梦居之,号句吴。

  《史记》司马迁说的是从苏州出发北行五十里到梅里,张守节说的是从另一地方常州无锡県出发,往东南方向行,六十里便到梅里。

  泰伯所建的吴“城”,一直被他的后代所居住,到第十九代的吴王寿梦, 还是住在那“城”,从来没有离开过。文献记载在唐宋时代,吴“城”还在。

  我们来看看有关于吴城(泰伯城)的其他故事:

  司马迁可以说是目击证人,他在公元前116年(116BC)即是夫差之后的三百五十多年,汉武帝时代,才二十歳的他己到过吴城(泰伯城),见《史记·列传》太史公曰: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这里说的春申君故城,乃指泰伯的吴城,因楚王把吴城封与春申君)。

  《史记》谓春申君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

  《皇覧》曰:吴王太伯冡在吴县北梅里聚,去城十里,太伯始所居地名句吴。

  《江阳県志》:谓吴被越所灭,越被楚所灭(楚之春申君被封到吴城为邑, 所以说春申君故城即吴城)

  《吴越春秋》及很多地方志都记载到吴城(泰伯城),亦记载到从泰伯仲雍起一直到吴国第二十五代的吴王夫差为止,二十五代人都住在无钖、苏州、梅里。从来没有离开过那地方,亦没有突然间从别的地方搬到梅里、苏州或无锡。

  看看其他文献有关泰伯到倭(吴)地的事实记载:

  《左传·昭公三十年》吴,周之胄裔也(周王室后代),而奔海滨,不与姬通

(周王室都姓姬,太伯在内)

  《左传·哀公十三年》吴人曰:于周室,我最长。(夫差在黄池诸侯大会时候的发言)。有学者认为夫差等人非周室后代,只想附会周室后代来提高自己的身份(参考批注六:夫差与周宗室)

  让我们来简单地看看倭(吴)国开国国君泰伯的其他故事,泰伯的真名不详,(河洛语称男性长辈为太伯、泰伯或大伯)

  泰伯乃姬姓,周朝古公亶父的长子,黄帝的后人:

  黄帝⋯⋯少昊⋯⋯蟜极⋯⋯帝喾(音库)⋯⋯后稷⋯⋯不窋(音竹)⋯⋯鞠⋯⋯公刘⋯⋯庆节⋯⋯皇什⋯⋯差弗⋯⋯毁隃⋯⋯公非⋯⋯高圉⋯⋯公叔祖类⋯⋯周太王亶父⋯⋯泰伯。

  泰伯的出生日期不可考,有说是大约殷高宗商朝时代,卒于帝乙四年? 三月初三(年份日期待考),亨年九十多岁。

  为何孔子称赞泰伯“三让”,“三让王”故事的由来:

  《论语·泰伯篇》谓:大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一向卑视蛮夷的孔子,都这样称赞泰伯,难怪司马迁将泰伯列入《史记· 世家第一》。

“三让王”里的第一让,是指泰伯与其弟仲雍还在周原的时候,父王古公亶父

要传位与三弟季历,身为长子的他把王位让了出来(二弟仲雍亦没有反对)都是

为了遵从父亲的旨意。

   第二让是,当父亲古公亶父寿终之后,他们兄弟俩回去奔丧,文武百官,家人都要求泰伯登位,但是他和二弟却仍然遵从父王的旨意,让位与三弟季历第三让是,季历(周文王父亲)接位后,扩大周领土,励精图治,忌于殷商而被喑害之,泰伯仲雍此时又回到周原奔丧,季历之子昌(后来的周文王),和文武百官再次要求泰伯登位,这时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父王及三弟都死了,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王族宗室,不知犠牲了多少性命,打了多少场仗,才得到这个机会,无论辈份与才能,泰伯和仲雍都是绝对可以胜任的君主,但他们仍然坚持遵从父王的遗愿!让位与他的侄儿昌,为了孝顺父王,放弃大王不做, 而宁愿回到“荆蛮”之倭吴地。难怪孔子及历代数不清的帝王将相都非常尊敬这位三让天下的“蛮夷”泰伯 了。

   泰伯在位共四十九年之后,卒于殷商朝代的帝乙四年?(日期待考),三月初三,享年九十多岁,葬于无锡鸿声鎭鸿山, 据地方志记载,泰伯得倭吴地人的敬仰和爱戴,来奔丧的人,万人空巷。 后来人们都一直纪念着泰伯,感谢他对倭吴地区所作出的贡献,在他去世的三千年后,人们仍然在他的忌日农历三月初三,在鸿山举行纪念仪式。

   历史记载东汉永兴二年(154AD)汉桓帝刘志下令吴郡太守糜豹,修建泰伯墓。另外有文献记载的大型重修是在康熙十二年(1673),历代帝王将相名仕都到过泰伯墓。

   泰伯墓的所在,不同文献都有记载,《南徐记》谓泰伯宅九里鸿山,泰伯所葬,《史记·皇览》《后汉书·郡国志》内记载刘昭的对话:“臣昭按无锡県东皇山有太伯冡,民世敬修焉,去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在”。

   泰伯墓位于无锡以东十五里的鸿山南麓,陵墓依山而建,内有月牙池, 棂星门,戟门,享堂,丹陛甬道,拜坛,月台,四面碑(乃建于明朝天后三年,由整块石     成,正面雕有泰伯墓三字),莹城,罗城,和用青石砌成的墩等等所组成,整个墓完全是帝王级的排列,为江苏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泰伯墓之外,还有泰伯庙,亦是东汉永兴二年(154 AD),汉桓帝下令将泰伯的旧居建成祠庙,历代亦有很多帝王将相到泰伯庙参拜过,现在看到所剩下的主殿,乃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所建的,清朝时候亦有 修建,正㕔横匾写的“三让高踪”乃乾隆皇帝御笔。 泰伯家饮水用的水井还在,井水仍是清彻可见。

  泰伯死后,传位给弟弟仲雍,之后传给季简,再传给叔达,到第五代周章的时候,当时在周章曾曾祖父的家郷周原,发生了惊天大事,就是周族人姬昌(周文王)的儿子姬发(即周武王),在中原的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BC 1月20日),撃败和推翻了商朝,建立起新的朝代周朝,并大封宗室为诸侯,封太伯的第五世后代周章为倭吴地的诸侯。(参考批注二:周武王伐商纣王)

 倭吴国由第五世周章至第十九世寿梦,历史上都没有记载甚么,可能是无仼何大事发生过,没有野心,没有战争,大家都是打打渔,种种菜,休闲地在这块渔米之郷生活,一天又一天的过着曰子。

古吴国故事的开始

古吴国的故事,就是从后稷开始说起的,后稷的后代主要住在大河洛地区,即是咸阳附近的彬県,汾河平原以南,渭河以东及洛阳等地。并且一直与夷狄各族混合杂处生活在一起,经历了很多很多世代。

   后稷的部落,其实是一个小国,名豳(音彬,现今的陜西彬县,亦即是周族的前身),与夷狄混合生活了很多年,大多相安无事,直至有夷狄名熏育族(又称严允、猃狁、荤粥等,《诗経•“采微”》亦有提及到此事,在汉朝之后,成为匈奴(匈格奴)(匈牙利)的先民,见《史记•匈奴列传》)薫育族経常搔扰后稷部落,他们不单止要财物,还要后稷部落的土地(见《史记•周本纪》),于是在商朝武乙六年,公元前1200BC(大约3200年前),新的后稷部落领袖,古公亶父(黄帝的二十五世孙,死后葬于岐山),他觉得虽然与薫育族打起仗来,都可以取胜,但不想双方面的族人有所伤亡,况且跟夷狄们同住了很多世代,与他们通婚的大有人在,己経很难去分出谁是谁了,亶父不忍心发起这场战争,于是决定把土地让给他们,从大本营彬県,举族搬到有姻亲关系,两族互婚的羌人部落的地区,那地方名周原(陕西岐山県),从此称自己部落为“周”。此事在古代历史里都有记载《史记卷四周本纪》《诗経·锦》《吕氏春秋》《尚书大传·略说·下》等等都有证实此事,古公亶父当时亦得到商朝的认可,在岐山正式建立诸侯国,名周 国。时年为商朝王武乙六年,见《竹书纪年》,因地处羌人的周原,故此黄帝后代的姬姓族人,从始改称为周人,但仍然是姬姓,同时亦开启了周朝。近八百年的基业(参考批注一,周族与羌人的故事)。

   周太王古公亶父举族迁至岐山下的周原地区之后,就定居下来,先去除他们本身戎狄游牧民族的习惯(要留意的是文献记载他们想去除本身戎狄游牧民族的习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戎狄游牧民族!泰伯的母亲是牧民,难怪吴国早期出土的三脚鼎等等,脚很高像游牧民族的鼎,与吴国后期的不同),开始营造城廓,建房舍,设宗庙,立百官职位,无论在文化,农业技术与生产方面,都比以前有进一大步的发展,慢慢地周族强盛起来,富甲一方。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大(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公季),在古代长子称伯,二子称仲,三子称季,据文献记载,当时古公亶父认为第三子季历最贤能(但并不表示泰伯是无能之辈,你看泰伯后来开创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吴国),其实最重要的是季历的儿子昌(即是后来的周文王),昌又称西伯(四伯),昌出生时有祥瑞出现(见《尚书·帝命验》的记载),说到昌(周文王)儿时己有王者伟人的风范,亦是一名神童,古公亶父有意先传位与三子季历,后再传位给季历之子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这样周族就可以更兴盛了,事实证明古公是对的,后来周朝达八百年历史之久,《史记·周本纪》古公亶父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

   当时传帝位是立嫡立长的,怎可以无缘无故地废长而立幼?岂不是见笑于天下?在经过父子、家族商量过之后,长子太伯及其二弟仲雍为了孝顺父王的旨意,让位与三弟季历,亦同意离开周原(就连二子仲雍也让位)。

   搬家对泰(太)伯来说并不难,在未搬到周原的时候,以前跟父亲古公亶父都是过着牧民生活,祖先公刘时代,常常将整批族人搬来搬去的,(从甘肃庆阳搬到陕西),反正亦是刚刚搬到此地周原,泰伯的母亲亦是牧民羌族,所以搬家并不是难事,也习惯了,难是难在搬到那里去?

   泰伯仲雍们研究一下形势,长江北部都是和他们常有矛盾的殷商统治势力范围,自己身为周族长子,可能会遭杀身之祸,至于西北方这地区, 以前就是因为他们才搬到周原的,现在怎能再搬回去。当时整个大地羣雄割据,有数以千计以上的诸侯小国,《史记》说周初就有一千八百个小国,各有其地盘(看后来周武王灭商时,有八百诸侯参加会盟就可以想象了)。(参考批注二,周武王伐商纣王)。经过一番探查之后,可以生活下去而又不会被当地人打压,加上又还未有统治者的地方,那时候就只有江南水乡这个地区了。这地区原来已经有先进的文化,例如六至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遭洪水冲走淹没之后,到了泰伯时代,这地区竟然沦落为“荆蛮”之地。(参考批注三,文明之地变荆蛮)

   泰伯们从周原搬家到江南水乡这个地方,搬起家来利用水路会较陆路容易,在扶风岐山、宝鸡门前就是渭河,向东行可接黄河出海,往南行可入嘉陵江,之后可转入长江顺流直达太湖无锡等地,至于三千年前,先祖们是如何从水路漂流到很远的地方?(参考批注四,结连与格兰)

   泰伯仲雍为了孝顺遵从父王的旨意,让位与三弟季历,找个借口搬出周原,但是仍然保持密切联络,见《吴越春秋》《论衡》记载;殷商武乙二十一年,大王古公亶父卒,兄弟二人回去奔丧。后来三弟季历(周文王父亲)被商朝暗害而死,泰伯仲雍又再次回到岐山奔丧。

简单重温被遗忘的古代

在这个古吴国故事未开始讲述之前,我们来看看古倭吴国之前的其他故事,先来了解一下己被我们遗忘了的古代,我们从那古代的人物谈起,花两三页的篇幅,很简单地再重温一下这个令人沉闷的话题。

   中华民族已有数千年历史,要硏究起古代的人物来,太遥远了,真是谈何容易,学者们提出的意见又很多,我们就归纳他们的见解来探讨一下。

   学者们都认为先从数万年前的冰河时期说起,当时因为天气极之寒冷,生活在地球北部的人们,慢慢地向较暖和的南方迁移,学者们通常称这批人种为蒙古利亚人(或称黄种人),他们现在还在北极圏附近生活着,像冰岛北部,斯干的纳维也北部 ,鲜卑利亚(意即鲜卑人之地,译作西伯利亚(鲜卑利亚),现在改称为通古斯加(党项羌人),加拿大北部, 阿拉斯加北部等地,蒙古利亚人往南迁之后,与不同的人种混合,后来为了易于分别, 给他们起个不同的名字。

   百越人:部份蒙古利亚人从寒冷的北方向南迁移 ,慢慢地迁往东南亚 , 成为百越人种(所谓岛人或南岛人),后来有部份百越人沿海北上到了中国南部,东部和㴾海周围。

   最近的DNA 鉴定证实 ,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族与台湾的某些原住民是同一批人,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并将其拍成电视记录片。另外由夏威夷大学及其他几所大学所

组成的联合研究组,研究关岛,夏威夷,菲律 宾,新西兰 ,福建南部,台湾等地的原

住民之间的关系,从他们的音乐,舞蹈,语言,生活习惯等等来硏究,认为众原住民之

间,他们可能曾经是来自同一批族人。

   阿尔泰族人:部份蒙古利亚人迁移到黄河流域成为此族。(阿尔泰就是金的意思)

   突厥族人:部份蒙古利亚人迁往黄土高原 ,河套等地成为此族 蒙古族人:部份蒙古利亚人分布在河北平原地区成为此族。

  通古斯族人(党项羌):部份蒙古利亚人迁移至㴾海周围和朝鲜半岛成 为此族 ,是古代羌族的支系,党项羌或唐兀(唐兀是党项的同音异字,是色目人,党项日本语读作通古斯)。

  东夷族人:部份百越人与通古斯族人混合成一民族 ,称东夷人(讨渔人) 分布于中国沿海东岸,或古代的日本,唐宋时称他们为“蛋家”,“东夷”日本语读作"Tall-i" (讨渔),河洛语谓打渔的人,向大海讨渔的人。

   藏缅族人:突厥族(在黄土高原、河套的蒙古利亚人 )与印欧语系的吐火罗人合并(吐火罹文字后来影响欧洲语言)合并之后西迁至中亚,之后又再与另一支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混合。于是突厥,吐火罗,雅利安三族大混合,一起生活了很多年,我们称之为“混合突厥族”。

  很多年之后 ,三族大混合的“突厥族”离开中亚,往东方迁移,到了昆仑山,河西走廊一带时“突厥族”分成两大批族人,一批留在当地或往南迁移,称“藏缅”族,另一批迁往东方去,称“汉缅”族,(或简单地称“汉”族)“藏缅”族里,有羌、藏、蜀、巴、氐等族人,都分布在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及四川等地区。

   往东迁徙的“汉”族,多居住于湟水流域、渭河上游、甘肃天水、陕西宝鸡等地。

   印度古藉记载:大约公元前1500年,即3500年前,已有雅利安人入居北印度地区。

   古倭吴国的故事,就是从这批原始“汉缅”族开始说起,这批东迁的“汉缅”族人后来演变成为“华夏”族,演变情形大约是这様的:

   前仰韶文化:这批古代早期的“汉”族,散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创造了前仰韶文化。

  伏羲氏文化:部份古代“汉”族带着前仰韶文化向东行,遇上在沿海的东夷(讨渔)人 ,并与东夷人的海岱文化混合 ,成为太昊伏羲氏文化。

  神农氏文化:公元前3000BC(大约五千年前)原始“汉”族和“东夷”族大混合成为新的一族,族中出了一位首领神农氏,族人便进入耕田农业为主的新经济生产时代 ,就是神农氏文化。

  黄帝部落的出现:神农氏文化的末期 ,原始“汉”族中出现了两批族裔:有熊

氏(又名少典氏)和有牛氏,两族通婚之后繁衍成为黄帝部族。

  炎帝部落的出现:原始“汉”族中的有熊氏,与另一原始“汉”族通婚,之后繁衍成为炎帝部族。

  阪泉大战:黄帝与炎帝的部落相争 ,在汾河下游(今河南西北河洛地区) 用战争方式解决了。炎帝部落被黄帝部落接管,结合成为新的部落,称为“华夏”族,“华夏”族多散布于华北平原西部,汾河平原南部及中部, 即是后来司马迁《史记•封襌书》所说的“河洛”地区,后来人们称这地区的人为“河洛”人,称该地区的语言为“河洛”语。

   涿鹿之战:中华三大始祖之一的蚩尤(苗语读作“子尤”是父亲的意思) 乃山东附近东夷族的首领,为了与炎帝黄帝部落争夺统一天下,于是在2584BC大约4600年前(参看《大荒北经》)蚩尤联合苗族领袖夸父,和他带领的苖、瑶、畬三族联军,以战神蚩尤为大统领,与炎黄二族展开大战,炎黄部落擒杀夸父,受重伤的蚩尤死在郊野(坟墓至今犹在),大败的三苗部落南逃至湖南、湖北。东夷族返回山东泰山一带。华夏族占领大部分河南地区,定都于新郑,后来黄帝更将炎帝,三苗及东夷等各大族连合起来,成为新的华夏民族。

   让我们来简单重温一下古代民族的始祖,黄帝的故事,黄帝乃原始“汉”族首领,有熊氏之次子,有土德,被称为“黄”帝,号帝鸿氏,有熊氏,帝轩氏等等,妃子乃西陵国之女,名嫘祖,教民养蚕,抽丝和织耕等科技。

  黄帝生于寿丘(山东曲阜县之东北六里)本姓公孙氏,居轩辕之丘,故名轩辕,

又长居于姬水,之后改姓姬(从黄帝到夫差都姓姬)。

  黄帝时代发明了很多东西,有些至今还在用着,因为常住水边,开始造舟造船(甲骨文时代己有舟字)又有织耕,养蚕抽丝等等当时的先进科技。

  黄帝的长子名少昊,赢(燕)姓,东夷部落及赢姓部落的首领。(东夷人以燕为图腾,多以燕(赢)为姓)。

  黄帝的次子名昌意,昌意生颛顼(黄帝的孙),颛顼生喾(音库,黄帝的曾孙)。

  喾三十岁为帝,迁都于毫邑(河南河洛区西北之偃师県),帝喾是炎黄二帝大联盟的首领。

  帝喾有四妃,长妃名姜源,有邰国国君的女儿(有邰国即陕西武功县)。

  帝喾的长妃姜源生子名弃(黄帝第五代孙)弃又称为后稷,为农业天才, 长大后教人种五谷生产而丰收,为周族人的祖先。

搜遍中日历史记载

我们搜索了中国古代的历史 ,亦搜遍了日本古代的历史 ,在那些古代日本的文献里,找到了有关倭吴国吴王夫差和他后代在九州岛的记载 ,那就是倭吴国吴王夫差后期的历史记载,在中国历史里是完全找不到的,因为中国历史只记载到越王勾践最后一次入吴之后(473BC),中国历史就再没有任何记载夫差以后的数据。权威历史文献《史记》(作者司马迁,140BC,陕西韩城人)在那次事件的几百年之后,才写下了极令人费解的几个字而矣,作为倭吴国在浙江地区的终结 ,司马迁没有作其他解释, 我们相信他当时亦没有任何有关倭吴国的资料可寻,因为若果有的话,司马迁或许会多写几句的 。

   还有文献《魏书•倭人传》,这本文献被日本学者奉为经典之作,有人花了很多年去研究此文献,亦被认为是在日本以外,唯一能够看到有关于记载古代日本的重要历史文献。可惜的是,此文献正名是《三国志•魏书》第三十卷,“乌丸鲜卑东夷传倭人略”,并非单单是指古代日本,倭人散布在很多不同的倭地方!作者陈寿(西晋 280AD 时代人物),根本就未到过古代九州岛倭国(即今之日本),何来传记?答案是《倭人传》里有很多是抄袭班固(32AD-92AD)《汉书》的,尤其是抄袭《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下》。(参考批注十四 《魏书•倭人传》的故事)(批注十:倭与倭)。   

   究竟倭吴国在浙江地区的最后一段日子是如何,几本不同版本的中国历史小说文献里,都记载得非常含糊。但在另一边厢,古代的日本文献中,却记载了很多有关于吴王夫差及吴越相争之后,倭吴国在古代日本九州岛継续发展的故事 ,例如日本古代文献《新撰姓氏录》 《松野秘录/牧野文库》《松野日记/神习文库》《诸家祖先考》《大日本史》《古事记》《日本书纪》《筑后国史》《尊卑分脉》《群书类从系㘠部》《姓氏家系大辞典》《寛政重修诸家谱》《藩翰谱》《日本纹章学》等等四十七本文献以上,都记载到倭吴王夫差和他的后人,到了倭吴地的对岸,即倭吴地的另一边古代九州岛熊本、福冈。(“日本”是600AD才改称的,之前都称“倭”国),靠着强大的海军发展下去,如何从姬氏改姓松野氏,由倭吴国改称“日本”国等等更详细数据,可以说是二千多年前吴越相争之后的下集,其中的日本古代文献,是亲王或皇室人员所编撰,可信度极高。日本近代的参考文献有《埋藏古代氏族系図》作者尾池·诚。亦有《松野一族》作者松野·陆奥夫。这些种种数据在古代中国历史里是无可能找到的,原因是当时的夫差倭吴国己搬了家,根本无史可寻!

前言 后记

前言

  我想,人们若果知道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相争之后,还有下集继续下去的,一定会很想听这个故事。话说当年勾践“卧薪尝胆”之后,带兵攻入吴国⋯⋯。人们误以为吴越故事就此结束,其实不是的,由于所有中国历史或历史小说记载自从越入吴之后,就再没有吴国的消息了,吴国后来怎 样?千百年来,大家还在猜!其实在另一边厢的日本,若要参考有关古吴国甚至夫差的资料,起码有四十多本文献以上,只不过人们对此话题不感兴趣而矣。

  一提起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越国,马上就会联想到很多精彩的故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美女西施,勾践之复国,鱼腹藏剑刺吴王,忠臣伍子胥之一夜白头,伍子胥报父仇之鞭尸,吴王合闾大破楚师,兵圣孙子之《孙子兵法》,楚大夫之哭诉秦庭,范蠡西施之西湖泛舟, 还有很多人们很熟悉的经典吴越故事,都是最佳的题材,写成小说,拍成了无数电影,电视剧,编成话剧,京剧,越剧,评弹,粤剧等等不计其数。多少年来,人们还是津津乐道,有的是真实,有的是后人所虚构,无论怎样都是很精彩的故事,但是这些故事都只是上集而矣,还有更多吴越故事下集,是人们从未听过的,因为在中国历史里完全找不到这些记载。那就是夫差与后代们,搬家到了古代日本九州岛,再建立“后”倭吴国的故事, 都记载在日本古代的历史文献里。下集的故事包括有:夫差舰队东渡日本九州岛,吴王夫差在古代日本的族谱,“卑弥呼”之海军称霸,千年之谜“卑弥呼”是谁?东倭吴国与西倭吴国,“倭吴国”改称“日本国”至今,夫差后代(松野“主马”,祖先是姬姓)与日本战国时代的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等等很多故事,这些故事都可以在古代的日本历史文献里找到的记载。

   我们所说的古吴国 ,是指春秋战国时代的古倭吴国 , 共分有前期的倭吴国和后期的倭吴国 , 前期的倭吴国由公元前1100BC的第一代君王泰伯开始,直至公元前473BC (吴王夫差廿一年)越王勾践最后入吴为止 。地点在今之浙江安徽等地区 ,前期的倭吴国共有六百多年历史。

   后期的倭吴国,是指当越王勾践最后一次攻入吴国之前后,夫差搬国到古代日本九州岛的福冈地区开始 ,(后来延伸至京都奈良一带)。后期的(九州岛)倭吴国由吴王夫差开始(第一代国君),一直至到现在。

   春秋末期的吴、越、楚三国之间,年年争战,当时的战况非常激烈,是兵荒马乱的乱世,谁去留意战况而不逃命的,所以当时的真实战况应该很芜糊。二千五百年前此地区的文字非常不普遍,见出土的文物便知道了,文字不发达,战况又不太淸楚,但在此事的几百年后,居然有作者能够记载出当年的详细过程!再加上楚国越国在吴国国都的多番扫荡,烧光了吴国仅有的书册记录(那时的书册是一大卷一大卷竹片做的,搬起书册上来要费很多人力,战争期间人们赶快逃命,那里有时间去把大批书册搬来搬去的)。后来秦始皇又烧了数量很多的书册,所以有关吴越的真实记载,能留下来的絶少,就只有寥寥数本文献简单地记载有关吴越的事迹,例如:《吴越春秋》《越绝书》《史记》等等。由于越国最后攻入吴国之后,吴国的历史就这样停了,没有再记载下去,于是后来的人们纷纷推测,说吴国亡了,说夫差自刎了⋯⋯之后的二千年来,述说吴越事件的就只剩下这几本文献,没有别的选择,后人们开始相信这几本文献所说的一切。慢慢地由推测的故事演变成历史事实。但这几本留下来的文献,各有各不同的历史故事版本,而且都是在吴越楚相争之后的四五百年后写的,都是作者们重新臆想和猜测出四五百年前吴越楚之间所发生的事,再写下来的文字记录, 其故事的准确性确实令人怀疑,因为毕竟己経相隔太多年了,亦留下很多谜团,正等待后人去解开。

 

后记

  原来后记是在本书的最后一页,但笔者不想大家错过这精彩的一篇,故此把后记放在前面。 话说笔者为了要更深入去了解此谜团,于是亲自多次到了日本、九州岛的福冈、熊本、久留米和八女市等地区。

   熊本就是远古时代吴越相争,吴王夫差大撤退到了古代日本九州岛之后, 在那里建立筑紫国(后吴国)范围的地方,那地方以前称“竹斯”“菊池”“筑紫”等等同音异字。现在该地还可以见到有菊池神社,后来由熊本地区慢慢往北方迁移,范围扩大至现今之九州岛福冈,亦在福冈附近的夜须地方立足下去,夜须周边的山峡名松野山峡,夫差后代多聚居于此地,694 AD 更以所居之地为姓氏,由“姬”改姓“松野”氏。

   在夜须、松野山峡这地方是一大片极之广阔的平原,土地属肥沃的黑 土,河流纵横交错,难怪在古代这地区是国家的粮仓。地方志亦记载到古代的粮仓就在附近。

   我们来谈论一下本书的重点关键性人物,就是筑紫国国君盘井是也。在书内已多方面证实此人的确是吴王夫差的后代,亦已经证明了吴王夫差族谱的真伪。在这里表过不提。笔者在福冈夜须南部的八女市附近古墓群,“岩户山”古坟堆,在三百多个古坟中看过盘井之墓,乃众墓之中最高最大者,位于山顶,眺望山谷。地方志和有石碑上的石刻字,说明此乃盘井墓之所在地也。并记载当年盘井之墓上有很多站立的石人,现今的资料馆内仍然保存着部份石人展览。亦有地方志记载到后来当地有豪族盖城堡时,搬走了大量的石人去建城墙。八女市有日本著名的“八女茶”,“八女茶”乃当年日本僧人从远古吴国苏州的灵岩山附近茶区,把茶种带回日本八女市地区引种成功。现今苏州灵岩山上还有石碑为记。

     墓内的入口可以见到大神宫,乃「吉田」大神宫是也,左边的石柱刻着“吉田”

氏子中,乃“吉田”氏子女的意思。“吉田”氏乃吴王夫差的“姬”氏于 694 AD  改

姓“松野”氏,传到“松野”氏的另一支派松野重光这一代人(松野重光仕织田信长,

卒于1583AD  ),再传到他儿子松野重基的时候, 把“松野”氏改为“吉田”氏。

“吉田”氏乃筑紫国国君盘井后人也。所以为何盘井墓入口刻有“吉田”氏就是这个原

因。

   再上到盘井墓地山丘的最高点地方,见到一间神宫的原址,用现代仪器测出骸骨就在此旧神宫之下。(笔者一直在怀疑,这座墓的确很高很大,是一座人工修建的大山丘,后圆外方的墓,很有可能就是古吴王夫差的墓?因为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境内,找不到夫差的墓)。

  根据日本古代正统历史文献记载,盘井之死有几个不同的说法,有正统历史记载筑紫国国君盘井于 527 AD  不服新朝廷而叛乱,天皇派兵杀了他。亦有正统文献说筑紫国国君对天皇不敬而被杀。更有正统文献说他叛乱朝廷后逃入山中死去。各说各的故事,真假难分!

  但地方志却完全没有记载到筑紫国国君盘井(或称“满”)有背叛朝廷这回事!当时应该是一件大事,而地方志居然没有记载!可能因为筑紫国国君“倭王满”拥有他自己筑紫国的朝廷,不须要去背叛任何其他朝廷!那只是后来新“日本国”历史官加上去的“罪名”。畿内奈良的“东倭吴”国和其他“倭吴”国合并之后,并于 600AD 把新统一后的国家,改称“日本”国。后来的历史官记载历史时,认为应该以“日本”国为正式朝廷,其他的都不是朝廷,例如九州岛西倭吴国的朝廷,就不是朝廷了。若然不承认“东倭吴国”“日本国”为正式朝廷,那就是“背叛”朝廷!

   让我们简单地分析一下情况,若果“东倭吴”国(当时还未称“日本”)要从畿内地方向九州岛福冈筑紫国(“西倭吴”国)进攻的话,一定要动用海军,因为九州岛是个岛。就算出动大量海军去进攻九州岛的话,亦未必可以取胜,对方可以暂时撤退,茫茫大海,到那里去找他们。到那时候留守在九州岛抑或返回畿内?正是进退两难!离开九州岛敌人又会返回原处,驻守在九州岛?畿内朝廷又不放心,大量海军驻守他乡会生变化。加上畿内国内没有海军保护易生危险。若只派少量的海军去攻打九州岛,根本是无济于事。当年“东倭吴”国的景行天皇亦说过他们(“西倭吴国”“筑紫国”)有八十枭师(乃国家级海军),其锋不可挡也!见《日本书纪》,可想而知,要去攻打九州岛倭吴国和杀倭王满(盘井),实非易事也。所以地方志完全没有提到倭王満(盘井)叛乱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事实上没有发生过。

   况且筑紫国国君倭王满(盘井)和东倭吴国(后改称“日本”)的天皇,是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批注十六:神武天皇后代的姓氏)。另外日本的“金川”氏族谱记载:“姬”姓的倭王满(盘井)就是筑紫国国君,乃畿内东倭吴国(即日本)孝元天皇长子大彦命的后代,九州岛倭王满是吴王夫差的后代。(姬氏于694AD 改姓松野氏,倭王满是金川氏的始祖)。换句话说,九州倭王满是东倭吴国(即日本)孝元天皇长子的后代,孝元天皇亦是夫差的后代,由此证明他们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

   筑紫国地区的地方志很少提及当时筑紫国国君盘井与新朝廷交战,亦无清楚提及交战的战场在那里?或双方阵亡的军人葬在那里?倘若盘井真的背叛“朝廷”,犯如此滔天大罪而被杀,“朝廷”还会容许他们选择一个好地方高调地将他风光大葬吗?他的陵墓大到像一座山丘,墓的形状和当时天皇陵墓的形状大致相同。盘井墓上站立了很多大石人,还有很多家族成员都葬在盘井墓附近!

   九州岛的西倭吴国,由夫差起到最后的国君倭王牛慈,把西倭吴国政权交给东倭吴国而统一为止,足足长达千年历史之久!可是一点点西倭吴国历史记载也看不到!除了文字在当时不普遍要靠口传之外,真正的原因可能是统一后的东倭吴国(后改称“日本”),要以日本新朝廷的历史为“正确”的历史,其他倭吴国的“历史”都慢慢地被淘汰而消失。我们只有在地方志找到片片断断的西倭吴国“历史”记载!

编者的话

编者的话(上篇)

   公元前473年,11月,一个很寒冷的深秋,越王勾践顷尽全国所有的军队,过太湖入吴国。当时吴国的国都早己人去楼空,都搬走了。因为三年前的笠泽之战,大势已去的吴军,无力再抵抗越军而惨败,勾践撤退时亦说过他会再回来的。九年前,吴王夫差带尽吴国所有精兵北上黄池争霸, 奉命守都城的太子友违背父命,开城门与勾践交战而被偷袭,越兵入吴都,抢光烧光,吴国从此一蹶不振。

    那个寒冷的深秋之后,中国历史里再没有提起吴国,那一次应该是越王勾践的最后一次入吴。之后吴国究竟怎样了?二千四百多年来,仍然是个谜。这就引起笔者的好奇心和兴趣,于是花了多年的心血,想一探究 竟,目的是为了要解开这个谜团。翻查了无数中国古代的历史记载,发现很少有提及吴越事迹的,就算有亦记载得不详尽或可信度极低,较有权威性的历史小说有《吴越春秋》和《越绝书》,都是吴越之后四五百年间写的历史小说。《史记》没有交代清楚究竟吴国最后是怎样了,《资治通鉴》只用一句「吴亡⋯⋯子庶入海为倭」作为吴国的终结而矣。

   这个二千多年来的历史谜团,笔者经过数载寒窗,在日本翻阅过无数日本古代的历史文献,(例如在东京国立国会图书馆内,有些日本古代文献只能在图书馆内阅览,不能外借的),在那一大堆杂乱无章的古代日本历史记载中,花了多年时间整理之后,终于找到些蛛丝马迹,来破解这个千古谜团。

   虽然本书内有很多资料是二千多年来,首次展露于世人面前的最新发现,尤其是在中国历史文献里完全找不到的答案。笔者是中国和日本两边,千年来第一个愿意花时间去找寻这些数据的人。但笔者絶对不敢说这是一本学术性的书籍,只是想给大家茶余饭后,提供多一个新鲜的话题,解解闷而矣。亦可以说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述这个老生常谈的“吴越故事”。笔者希望与大家交流一下意见,目的是想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兴趣,能继续发掘出更多的历史新发现,让我们来惊喜一下。由于书内有很多数据是第一次发掘出来的,难免会有错漏之处,就希望大家原谅和指正!

 

编者的话(重磅篇)

    鹿儿岛地区,是日本古代历史的发源地,正统日本文献记载:日本开国者是天孙(日本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的孙),带领日本的开国者共六十四人,渡海坐大船降临(抵达)此地区。要知道当时能造大船的国家,只有齐国、越国、和吴国,唯有吴国要离开本土,坐大船撤退到倭(吴)地的另一边,即今日的日本九州岛,到九州岛是没有陆路可走,只有坐大船的。 那六十四人的名単,日本文献是有详细记载的,他们大多数有个“命”字,表示他们都是重要人物,例如王子,公子等等。亦证明当时渡海到古代九州岛的六十四人,和居住在高千穂山的人,多数是古呉国的王族命脉。

  天孙们到达今之鹿儿岛県雾鸟市,在高千穗山脉停留并居住下来。天孙娶了山神的女儿,后来在高千穗山脉生了二子,长子海幸彦,次子山幸彦(彦是王子的意思),天孙及开国者们,就在高千穗山脉地区设下住处(后来称为高千穗宫)。

  哥哥(长子)海幸彦的后代,就是隼人。日本原住民熊袭人和隼人都是同一族人,哥哥海幸彦是该族人的祖先,参考日本古文献「古事记」,记载到海幸彦的出生,和记载到海幸彦乃隼人阿多君之祖先。后来他们的部份族人往北上,到了熊本及福冈一带,建立政权,笔者称为九州岛西倭吴国。

     弟弟山幸彦娶了海神的女儿豊玉姬为妻,生了一子,亦生活在高千穗宫内,文献

记载山幸彦的儿子在高千穗宫出生,山幸彦的孙在高千穗以北的阿苏山出生(九州岛倭

吴国的范围),山幸彦的孙就是神武天皇。

  后来神武天皇从东倭吴国的日向国(高千穗山附近)出发东征,征服了奈良一带之后,建立了另一个政权,以神武为开国之君,笔者称为东倭吴国。

   西倭吴国于 55OAD 让出政权与东倭吴国,并于 600AD 统一东西倭吴国而改名日本,于是日本历史从 600AD 开始写起,从前的九州岛西倭吴国历史因此消失了。人们以为九州岛的西倭吴国不存在过。东西倭吴国有血缘关系,都是吴王夫差的后代,当然是远古吴国泰伯的后代。

   古代日本除了倭(呉)国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小国的,只不过歴史只记载当时的倭(呉)国而矣,倭(呉)国后来改称为“日本”。

   高千穗山以北有地方名五个濑町,五个濑是神武天皇兄长的名称。

   由于天孙日本开国者等人,及他们的后代,都聚居在高千穗山脉,所以高千穗山亦称作太伯山,一点都不出奇!很多天皇和后代死后都葬在该山或附近,亦称作诸冢村或诸冢山,故此高千穂山亦称作诸冢太伯山。

   鹿儿岛神宫,(原是太伯记念神宫),宫内参拜天孙之子山幸彦,参拜海神之女豊玉姬(山幸彦之妻)。亦参拜泰伯,后来隼人作乱,与朝廷武力对抗达二十年左右,因而改为参拜海神而不参拜「姫氏」的太伯,亦可能将太伯改为其他名字来参拜。

   隼人之乱始于 700AD 日本大宝元年,萨摩三头目领兵与朝廷对抗,其中一个首领是ヒメ(读He-mee,姬氏也)。冲突的高锋期在 720AD 日本养老四年,隼人将朝廷派来的使者杀害,于是朝廷派大军前往征讨。但此事件不同文献有不同的版本。

    根据日本古代太宰府管内志的记载:太伯山在儿郡和臼杵郡之间的高山(即是高千穗山),太宰府的记载谓:太伯山上有一所石房子,相传是吴的太伯居住过的。

   其实应该是这么多太伯的后代在此山区居住,盖了一些建筑物以纪念祖先太伯,一点都不稀奇(没有盖才是稀奇呢!)。正如很多泰伯的子孙, 在各地建立建筑物以记念其祖先泰伯一样。况且很久以前,在日本九州岛那山区地方,人烟稀少,当地绝少人知道太伯是谁,他们亦得不到任何经济利益,亦无可能发展旅游业或观光区,所以当地人没有此必要去说谎。

  根据最新资料,现今有学者在高千穂太伯山捜寻到一所小型的太伯神社,当地人把太伯公当作土地公来参拝,山上亦有碑文,介绍太伯山的由来等等。

  在高千穂山附近的城市,可以见到有太伯小学或每年的太伯节。

   根据“日本书纪”宫内庁,书陵部藏本的记载如下:

    天孙(天照大神的孙,名天津彦彦火迩迩杵尊),死后葬于埃山陵,又称可爱山陵,九州岛筑紫日向国,今之萨摩川内市。

    天孙之子山幸彦(名彦火火出见尊),死后葬于日向国之高屋山上陵,今之鹿儿岛雾岛市沟辺町。山幸彦是神武天皇的祖父。

    天孙的孙,(山幸彦之子,神武天皇的父亲,名彦波澰武鸬鹚草葺不合尊),死后葬于日向国的吾平山上陵,今之鹿儿岛鹿屋市吾平町。

  这些人物都是夫差和泰伯的后代!